第3个因该怎么组

第三期 如何运用三三一三理念控制成本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在谢谢我们在上一节跟大家谈到控制成本应该具有怎样的理念,那我们从每一个角度跟大家做了一个分析,最后,跟大家报告,从控制成本来创造利润这一块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非常快的,那么,在控制成本上面,在企业界的这个推动,怎样才可以达到整体性的效果,我们首先从整个组织的运作来加以操作,达到全员控制成本的效果,那么,要全员控制成本在组织上第一个,我们要运用的理念是什么?就是三线管理的理念三线管理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针对每一个控制项目来研究哪些单位是
&&&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在谢谢我们在上一节跟大家谈到控制成本应该具有怎样的理念,那我们从每一个角度跟大家做了一个分析,最后,跟大家报告,从控制成本来创造利润这一块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非常快的,那么,在控制成本上面,在企业界的这个推动,怎样才可以达到整体性的效果,我们首先从整个组织的运作来加以操作,达到全员控制成本的效果,那么,要全员控制成本在组织上第一个,我们要运用的理念是什么?就是三线管理的理念三线管理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针对每一个控制项目来研究哪些单位是属于第一线的执行单位,哪些单位是属于第二线的执行单位,哪些单位是属于第三线的支援单位,以整个公司的控制成本来说,有说,控制成本最主要是财务部会计部的功能,所以控制成本只要财务部会计部,努力地去控制这样就行了。如果照这样的观念来操作,控制成本一定失败了。因为很多成本的发生,发生的根源不在财务部,会计部,而要求他们控制这样的话效果很差,所以,财务部会计部就不断地拼命地找各种成本的问题跟缺点,拼命责备很多成本的发生,还有费用发生的单位,要求这个要求这个,使财务部变成全公司最受人讨厌的单位了,效果也是很差。
&&& 事实上,我们来看看,以采购成本来讲,采购成本你说,叫采购单位去做,因为是他负责的,其他的单位都没事,这样做起来效果怎么样?可能会有效果,可是,效果是很差的,因为采购成本还牵扯到什么?从上一集的说明里面就提到,你怎样,第一个就是我们购买材料,所谓料源的开发,料源的开发,由采购源开发效果是很差的,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技术跟品质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研究发展单位来配合,还有,材料买进来以后,用到我们的产品上面,到底好不好,这个就牵扯到生产单位。比如说,以生产成本来讲,你说,生产成本的控制最主要是生产单位来做就好了,这也不对,生产做得好不好,牵涉到什么?第一个,生产的设备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常常发生故障,设备是不是非常精良,做出来的用机器做出来的产品是不是都是好的,还牵扯到什么?原料,买进来原料质量行不行,如果是质量比较不好的原料,是合格的,可是质量比较不好在临界点,生产上用起来是很困难的,生产效率怎么提高?
&&& 另外,材料单位买材料常常缺料,缺料就要停线,在这种状况下,怎么能够生产效率提高?还有品管单位对于品管的训练跟要求等等,事实上也影响到生产单位,设计的单位,研究发展单位,他研发各种产品,材料规格变更来变更去,这些都影响到,所以,生产成本的控制也不是第一线的生产单位所能够百分之百就能够做好的,还必须要其他单位来配合。
&&& 所以,总而言之,我们对于整个组织的操作,各单位的配合,我们必须要根据成本跟费用的项目来确定第一线的主办的单位,第一线的执行单位,就是所谓主办的单位,第二线支援的单位,如何支援把成本控制住,叫做支援单位,协办单位,第三线后勤单位也是协办理单位,所以简单讲成本的控制怎样才能做好?第一,主办单位跟协办单位,每一件事情怎么做,才能做到很好的地步,这是第一点,你要结合各个单位之间的力量,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怎么结合?最主要靠很好的计划,所以,控制成本要控制成本的计划,然后降低成本要有降低成本的计划,这是计划的部分,第二个部分是什么?制度,很多靠制度来推动,在制度里面规定,主办单位该做什么,协办单位做什么,怎么做,计划里面也是这样的规定。在各种费用里面,也是一样。哪一种费用,比如说,交际费,营销部门或者是高层人员交际费花得最多,那么,他是主办单位,主办人,协办单位,协办人应该做什么事情也是一样要计划有制度,除了这两个就是各种操作方法,这种操作方法有些,要把它做成操作规范,比如说,机器设备怎么操作,每一个工作站怎么操作,生产单位就要做出生产操作规范出来,生产操作规范是什么?生产效率跟产品品质最根本的东西,这些把它做好,训练好,要求好,我们产品的效率跟品质几乎成功了60%、70%其他就是各单位的配合。当然,关于生产操作规范怎么操作,因为非常重要,我们在后面课程里面,会跟各位详细报告,怎样设定,怎样推动,怎样要求。
&&& 所以一个是计划,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方法跟技巧,这个,就是要不断地来训练,各单位之间如何配合,这是属于三线管理,在组织的操作上面,每一件事情操作,不管是主办单位该做事情,或者是协办单位该做事情,任何一件事情都分成三层的人,一层就是执行的人,实际操作的人,比如说,生产车间里面,工人生产产品,他就是第一道的执行者,那么,采购成本,采购员就是第一道的执行者,比如说,总经理请客,去外面请客招待,那么,总经理就是执行者,所以,我们在操作的时候,通常分成三道,第一道是执行者,执行者你在做各种计划,执行跟检核的,所谓CDPA,管理循环的控制的时候,要做得非常彻底,一步到位,这是第一道。
&&& 第二道就是他上一级的主管,比如说,车间的工人,上一级的主管就是生产的主管做好什么工作呢?训练指导跟监督的工作,平常不断加以训练,训练到非常精良的地步,然后各种操作的过程当中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指导跟监督。以这个编财务报表来讲,会计员,就是执行者,他的上面会计主管,平常要加以训练,然后他做的时候要指导跟监督,再上来上面还有主管,叫做间接主管,这个间接主管也是要做好训练指导监督的工作,不过,直接主管跟间接主管他们监督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直接主管是直接督导执行者,那么,间接主管他督导对象主要是直接主管,督导直接主管第一有没有做好督导工作,第二,所管辖的单位整个组织的绩效是怎样。
&&& 各位可以看到在成本控制上的做法,假定一个公司是这个样子,各个单位之间的配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第一线的执行单位,第二线的支援单位,第三线后勤单位,每一件事情都有基层人在执行,然后直接主管在督导,间接主管再督导,这个叫三道管制,各单位配合叫三线管理,然后这个执行层,直接主管,间接主管叫做三道管制,各位可以看到整个操作连起来变成一种网状,实际上在这里也没有办法画成立体,实际上三线管理上三道管制它就变成一个立体的管理,这样就可以产生全面性,整体性进行的效果。
&&&&那么我们在控制成本的时候,在方法上面怎么来操作呢?我们运用两个理念,一个理念叫做什么呢?叫做一贯性的理念,一贯性理念是什么意思?就是做任何成本控制或者降低成本的时候,首先就必须要跟所有相关的人沟通观念跟建立共识,沟通什么观念建立什么共识?第一个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降低成本,为什么要控制成本,要激发大家意愿非常愿意去做,第二个是什么?我们推动的这个策略或者战略也就是方向,要朝什么方向来做,另外我们推动的方法是怎么样?整套计划跟做法怎么样?要让大家来知道,然后执行的时候来共同执行,在这个中间各部门的配合,跟刚才谈到三道管制,一道一道来督导,这个事实上,也是一个沟通观念的过程,成果怎么样也要让大家知道,这样的话,大家就有一个充分的参与感,才能够产生组织凝结的效果,一贯性的管理第一个就是沟通管理建立共识,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有战略,我们控制的战略跟管理的战略,也就是策略,这些要很明确地定义出来,另外在战略的定立过程中还要定目标,这个目标也是一个方向,它是属于策略这一级的层次,接下来才是什么?才是定计划,定制度、方法这些把它设定出来,这是第三层,第四层就是不断推动执行跟整合。
&&& 那么一贯性理念就是我们推动任何降低成本,一定要有理念有策略有计划有执行。前后一贯,一已贯之这样才能产生效果,我举一个案例,我做第一任总经理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报废率,我提到,线圈变压器很小,做坏就要扔掉,扔掉就是报废,这个报废率我们是8%,我就跟大家讲说,我们的报废率8%,美国跟其他比较好的分厂是3%,所以美国要求我们从8%降到3%,跟所有同仁这样讲,请问效果如何?这叫什么?言者谆谆,听着藐藐,因为8%,3%听起来好象距离他们很遥远,这个在沟通观念建立共识上面,意愿上面大家就效果很差,后来就想了一个办法,把1%的报废率里面相当于多少材料成本,把它算出来,结果算出来大概是1%,一个月是5万块人民币,8%跟3%相差5%,每个月5%就相当于报废多增加25万对不对?一年是多少呢?一年乘以12是多少?25加上50,多少?300多万对不对?300万。那么,所以我就跟所有同仁讲,我说,各位同仁,我们的报废率多了8%,相当于一年丢掉300万的材料成本,人工费用那个还不算,我还跟大家讲,说,你们说,王永庆非常有钱,在1977年的时候,王永庆企业很大,他就是一个大富豪,各位有没有听过王永庆?很多人都听过,我说我看你们比王永庆还有钱,因为王永庆他不会随便把钱扔到垃圾桶里面,你们一年扔了300万到垃圾桶里面,我看你们比王永庆还有钱,请问这样讲,沟通观念上面有没有进步?大家有没有印象深刻一点?有没有用?有用,但是用处还不是特别大,后来怎样你知道吗?我们一共分成10类别产品,有种类别的产品叫做注入成型线圈,那是最贵的,这个线圈很小,所以以一千个做一个单位,比花生米还小,我拿1000个放在一个塑料袋里面,钉在布告板上面,说这一千个注入成型线圈成本是多少钱,后面旁边还写上等于几斤猪肉,几斤大米,几斤白菜,然后还画了猪肉、大米跟白菜图形在那里,给大家看,你丢掉这一包等于丢掉这么多猪肉、大米、白菜这样大家很深刻,非降低成本不可,所以,我们沟通观念是很困难的,另外我们在设定这个制度跟方法计划过程当中,第一步是什么?让所有相关单位,一线二线单位,简单讲就是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主管,一起共同开会讨论,也是一个观念沟通过程,定案之后要推动实施的时候,你说怎么办?我把所有同仁召集起来,把那个制度跟计划方案全部印成书面,每个人一份,然后召集大家起来做教育训练,教育跟宣导,让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的策略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我的方法怎么样,大家一起共同讨论。这样讨论的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了,然后方法也懂了,接下来开始推动,不断用各种督导方法,所做的成果,用报表的方式,或者做大看板,原来是多少,现在变多少,比如说,报废率来讲,时候我们把每条生产线的报废率统计出来,这个月多少,上个月多少,都统计出来,让大家可以看到成果,而且不断开会讨论。这种做法叫什么?一贯性的理念。透过这个才可以产生整体、全面性的效果。
&&& 第四个理念是什么?叫做三段式的管理,做成本的控制,分成三段,第一段叫什么?叫做计划、执行、检核管理循环过程,这个要做到一步到位,可是事实上常常发生很多问题跟困难,这些问题跟困难一发生,或者应该改善的地方一发生,立刻就要加以解决,所以解决包含什么?第一,如何加以处理减少损害的程度这是第一,第二是什么呢?就是你要把问题和困难原因找出来彻底解决掉,免得下一次又再重复发生,这个是属于第二段,叫做及时改正缺点,解决问题,改善提升。再加上第三段,什么呢?就是要做定时的总结跟检讨,比如说以这个生产来讲的话,生产每个礼拜都要召开生产的会议,把这个礼拜生产做得怎么样,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和检讨,目标,成绩如何,第二,目标跟实际成绩的差异,差异如何加以改善,有什么问题、困难、缺点,还有下一个礼拜怎么做,每一件事情的推动在重要阶段就要停一停做一个总结再接着往下做,这个叫做定时的、分段、全面检讨,透过这些,我们就可以把整个事情再加上一贯性的理念推动就可以得到全面推动的效果。
&&& 我们在控制成本跟降低成本上面组织上运用三线管理,三道管制,在方法推动上运用一贯性的管理跟三段式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全体总动员,达到全面的效果,这种管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三三一三的管理。这个三三一三管理在管理上是最有效的,营销也要三三一三的管理,控制成本各方面的管理都是运用三三一三的管理,都会得到非常全面性、整体性的效果。这个是我在几十年的经验里面总结出来的,三三一三的管理这种名词跟这种整套做法在其他的管理书上面,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可能是一种独创做法,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利用三三一三推动来降低成本跟控制成本,就能够使成本得到整体性跟系统性,全面性的效果。
&&& 我们做任何管理一定都要着眼在全方位的管理,这样才能够得到系统性、全面性跟整体性的效果。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这样管理的效益才能够得到最大,在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上面,也是一样的。全面性、整体性的效果最好的方法全方法的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三三一三的管理。那么,作为这个管理运用这种理念来推动,针对管理的内容,上一集我们谈到降低成本内容来推动就可以得到很深入的效果,针对营销可以得到很深入的效果,那么,整套这个管理除了这些理念之外我们还必须有管理的策略,策略就是你要掌握正确的方向,我们常常讲,在台湾有一个讲法,策略错误比贪污还更可怕,各位想想看,一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如果你的方向走错了,策略错误,你照那样做下去,结果你达到什么成果?第一个不可能达到成果,因为你策略错误,第二个更糟糕的是什么?万一有相反的错误的成果出现更是糟糕,使得整个经营管理的效益不但没有得到加分还会减分,减得很厉害,产生很大的损害,所以我们对策略跟方向要掌握得非常好。
&&& 因此我们在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里面最主要谈到理念的部分,我们在控制成本,首先从整体性来看,控制成本是整体经营管理的一部分,要做好五个部分,第一就是企业文化,第二对外战略性的营销,第三这个才是成本的部分,制度管理跟成本控制部分,第四是运用控制预算制度整合,最后学习组织加以提高,这是我们第一节所讲的。第二节我们主要针对成本管理的内容,从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到各种费用有什么内容,然后,我们努力来降低,从怎样来创造管理利润,得到多大的效益,最后我们谈到在组织上跟方法上怎么操作,这三个合起来,就是控制成本的整体理念,我们照这个理念好好来操作就可以得到成功,再加上我们后面讲的方法策略跟制度策略,最后才是每一个部分细节的操作和方式。好,那我们这一节就跟各位讲到这些,谢谢大家。有两组数字,要从第一组选三个数,第二组选一个数,进行组合,怎么编写程序?_百度知道
有两组数字,要从第一组选三个数,第二组选一个数,进行组合,怎么编写程序?
如第一组为1到20,第二组为1到10
提问者采纳
用C编写程序,让小学生输入一道两个数的加发题,等学生得出答案后,再告诉第二个文件OFFER.TXT的格式为:第一行是一个数穿厂扁断壮登憋券铂猾字S(0≤S≤9 9),表示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某校初三年级举行了一次考试中,将学生成绩进行整理后分成五个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二,三,四,五小组频率分别为0.3,0.15,0.1,0.05,第一小组的频数是40.
(1)求参赛学生的人数;
(2)参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应落在哪一个分数段内(不必说明理由)?
(1)根据频率总和为1求出第一组的频率,再由题意得出第一小组的频数为40,从而根据频率为由总数=频数÷频率计算;
(2)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后,各段成绩由小到大排列,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
解:(1)第一组的频率=1-0.30-0.15-0.10-0.05=0.40,
∴学生总数=40÷0.4=100(人);
(2)由(1)得学生总数为100,
∴可求出第一组的人数为40人,第二组有30人,第三组有15人,第四组有10人,第五组有5人,
各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40,30,15,10,5,
由于总数为100,则中位数应为第50、51名的和的一半,而30+40=70,所以中位数在第二小组内.
答:参赛学生的人数是100,参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应落在59.5~69.5这个分数段.当前位置:
>>>有10个不同的数字,从中取出两组数,第一组4个数第二组3个数,要..
有10个不同的数字,从中取出两组数,第一组4个数第二组3个数,要求第一组中最小的数比第二组最大的数还要大,则不同的取法种数为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根据题意,要求第一组中最小的数比第二组最大的数还要大,即第一组中的数都比第二组中的数大;则可以转化为在10个不同的数字中,任取7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前3个在第二组,而剩余的在第一组;则实际的取法种数为C107=C103=10×9×83×2×1=120种;故答案为12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10个不同的数字,从中取出两组数,第一组4个数第二组3个数,要..”主要考查你对&&排列与组合&&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排列与组合
1、排列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全排列:把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这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3、排列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4、阶乘:自然数1到n的连乘积,用n!=1×2×3×…×n表示。 规定:0!=1 5、排列数公式:=n(n-1)(n-2)(n-3)…(n-m+1)=。
1、组合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3、组合数公式:; 4、组合数性质:(1);(2)。 5、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
从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可以知道,两者都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n,m∈N)元素,这是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它们的不同点是:排列是把取出的元素再按顺序排列成一列,它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系,而组合只要把元素取出来就可以,取出的元素与顺序无关.只有元素相同且顺序也相同的两个排列才是相同的排列,否则就不相同;而对于组合,只要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如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排列,但却是同一个组合。排列应用题的最基本的解法有:
(1)直接法:以元素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一般元素,称为元素分析法,或以位置为考察对象,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一般位置,称为位置分析法;(2)间接法: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总排列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排列的定义的理解:
①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②只有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时,两个排列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一样或元素不完全相同,排列顺序相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③定义中规定了m≤n,如果m&n,称为选排列;如果m=n,称为全排列;④定义中“一定的顺序”,就是说排列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进行判断,这一点要特别注意;⑤可以根据排列的定义来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只有符合排列定义的说法,才是排列问题。
排列的判断: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依据是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且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m≤n)不同元素的问题就是排列问题,否则就不是排列的问题,而检验一个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的依据就是变换不同元素的位置,看其结果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就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若没有变化,就与顺序无关,就不是排列问题.
写出一个问题中的所有排列的基本方法:
写出一个问题中的所有排列的基本方法是字典排序法或树形图法或框图法。
组合规律总结:
①组合要求n个元素是不同的,被取出的m个元素也是不同的,即从n个不同元素中进行m次不放回的抽取;②组合取出的m个元素不讲究顺序,也就是说元素没有位置的要求,无序性是组合的本质属性;③根据组合的定义,只要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而只有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才是不同的组合.
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解题策略:
1.捆绑法:把相邻的若干特殊元素“捆绑”成一个“大元素”,然后再与其余“普通元素”全排列,而后“松绑”,将特殊元素在这些位置上全排列,这就是所谓相邻问题“捆绑法”.2.插空法:对于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先排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让不相邻的元素插产生的空.3.优先排列法:某些元素(或位置)的排法受到限制,列式求解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元素,叫元素分析法,也可优先考虑被优待的位置,叫位置分析法.4.排除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解决某些元素不在某些位置的问题,先总体考虑,后排除不符合条件的。5.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策略;6.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的策略;7.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8.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9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10.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11.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12.分排问题直接处理的策略;13.构造模型的策略,
&排列的应用:
(1)-般问题的应用:求解排列问题时,正确地理解题意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善于把题目中的文字语言翻译成排列的相关术语;正确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还要注意分类时不重不漏,分步时只有依次做完各个步骤,事情才算完成,解决排列应用题的基本思想是:&解简单的排列应用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分析题意,看能否把问题归结为排列问题,即是否有顺序,如果是,再进一步分析n个不同的元素是指什么以及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每一种排列对应着什么事情,最后再运用排列数公式求解.(2)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在解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时,要从分析人手,先分析限制条件有哪些,哪些是特殊元素,哪些是特殊位置,识别是哪种基本类型,在限制条件较多时,要抓住关键条件(主要矛盾),通过正确地分类、分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基本问题,解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常见类型有:①在与不在:在的先排、不在的可以排在别的位置,也可以采用间接相减法;②邻与不邻:邻的用”,不邻的用”;③间隔排列:有要求的后排(插空).
组合应用题:
解决组合应用题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即由实际问题建立组合模型,再由组合数公式来计算其结果,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1)建立组合模型的第一步是分析该实际问题有无顺序,有顺序便不是组合问题.(2)解组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仍然是“直接法”和“间接法”.(3)在具体计算组合数时,要注意灵活选择组合数的两个公式以及性质的运用.
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
(1)应遵循的原则:先分类后分步;先选后排;先组合后排列,有限制条件的优先;限制条件多的优先;避免重复和遗漏.(2)具体途径: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排列、组合的综合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审题,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还是综合问题,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和方式,并且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②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3)解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清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主要看是,还是分步完成;②分清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主要看是否与序;③分清是否有限制条件:被限制的元素称为特殊元素,被限制的位置称为特殊位置。解这类问题通常从以下三种途径考虑:a.以元素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b.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c.先不考虑限制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数.前两种叫直接解法,后一种叫间接解法,不论哪种,都应“特殊元素(位置)优先考虑”.④要特别注意既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
(4)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解题策略:①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安排的策略;②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的策略;③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④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⑤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⑥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⑦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⑧分排问题直接处理的策略;⑨;⑩构造模型的策略,
发现相似题
与“有10个不同的数字,从中取出两组数,第一组4个数第二组3个数,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08821848672259755748844464266763608三个小组植树植树按人分第一组8人二组7人三组9人要植72棵每个小组各应植多少棵三个小组植树,植树棵树按人分配.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要植72棵,每个小组各应植多少棵?_百度作业帮
三个小组植树植树按人分第一组8人二组7人三组9人要植72棵每个小组各应植多少棵三个小组植树,植树棵树按人分配.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要植72棵,每个小组各应植多少棵?
三个小组植树,植树棵树按人分配.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要植72棵,每个小组各应植多少棵?
8+7+9=248÷24x72=247÷24x72=219÷24x72=27
那么每人植树72÷(8+7+9)=3棵所以一组植树8×3=24棵二组植树7×3=21课三组植树9×3=27棵
第一组[72/(8+7+9)]X8=24第二组[72/(8+7+9)]X7=21第三组[72/(8+7+9)]X9=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s数组删除第一个元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