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报名事业单位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让我帮忙报名凑人头,会有影响吗?

您好,请,&
热门搜索:
您好,请,&
加载中,请稍候...
& 省(市、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写作
折&&&&&&扣: 4折
作  者: 华图教育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2
页  数: 196
字  数: 312千字
开  本: 16
ISBN 号: 978-7-300-20175-7
上架时间: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有了很大变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曾指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于2012年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面覆盖。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这类考试,考生往往很难找到真题和大纲,从而难以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复习。为了使广大考生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考试信息,及时做好备考工作,华图教育集团集合事业单位考试方面的一线名师,对各地事业单位历年真题和考情考务进行深入分析,历数月而著成这套《省(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本套教材以真题为依据,以事业单位招考要求为导向,集权威性与时效性为一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的图书体系
  本套教材包含了各地事业单位考试的全部科目,除了常规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之外,还包括《计算机专业知识》、《财务专业知识》、《文秘·管理专业知识》、《法律专业知识》等专业科目,方便报考各类职位的考生有针对性地选择。
  2.权威的知识讲解
  事业单位考试是一门年轻的考试,对它的研究和分析,都是基于真题。本套教材精选各省(市、县)的历年真题,从中总结出此类考试的难度、题型、备考方法等特点,参考国家政策及部分省份的考试大纲,对这项考试进行全方位的讲解。
  3.最新的考情分析
  本套教材结合各省考试时间、科目及考试大纲,对事业单位考试的考情进行科学预测,为考生展现出事业单位考试的重难点及变化趋势,让考生知己知彼,打有准备之仗。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书中出现纰漏和瑕疵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考生、读者予以批评指正。华图教育衷心祝愿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如您有任何疑惑,除拨打全国客服热线9外,也可按照下面提示进行咨询:
  邮箱:
  电话:010?4
  2015年1月
  第一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的概述5
  第一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考情分析5
  第二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题型分类9
  第三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与申论的异同12
  第二章给定材料写作题16
  第一节给定材料的阅读16
  第二节给定材料写作真题解析20
  第三节提出对策三步走22
  第三章无材料作文写作题28
  第一节基本的两种写作文体28
  第二节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2
  第三节议论文的三大要素41
  第四节题目拟定44
  第五节开头写作45
  第六节过渡句的使用49
  第七节结尾写作50
  第八节材料写作理论政策储备51
  第四章公文写作与处理55
  第一节公文概述55
  第二节公文写作60
  第三节事务性文书写作74
  第四节公文处理80
  第五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素材集锦83
  第一节时政热点解读83
  第二节重要文件一览127
  第三节经典范文荟萃165
  第六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真题精选177
  2014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试卷177
  2014年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精选)182
  2013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岗)试卷184
  附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86
  随着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地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其火热程度不亚于地方公务员考试。
  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材料写作。如上海、湖北、山东、浙江、安徽等地的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均加入对材料写作的考查。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教材都还只是停留在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的开发阶段,对事业单位材料写作的内容涉及很少,“小申论”的概念研究也并没有系统化和规模化。针对这一形势,华图教育为了更好地满足考生的需求,在把公务员考试培训做大做强的同时,致力于将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培训迅速发展起来,为广大考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事业单位录用考试比公务员考试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这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地方特色”中寻找到考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与培训系统,研究出应对考试的“地方特技”,这是我们在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培训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对各省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真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课过程中考生们提出的一些应试需求,本教材着重讲解操作性极强的写作方法,并给考生准备实用性极强的写作资料储备,在已经形成的、经历过市场检验的申论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材料写作”的特色,分别对“小申论”“无材料写作”及“公文”三种不同的写作题型给出应对的策略,这样的教材在提高广大考生材料写作能力方面,才能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想在事业单位招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在应试之前了解考试的相关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简介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共有125万多个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人数超过3 035万,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成为法人实体。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成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组织建立或由企业集团成立。
  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相对应。不同的是,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而我国的事业单位则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由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有些则是由我国的社会自治能力不足造成的。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根据国家的财政补助的不同,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自主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工作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宗旨
  1.事业单位的性质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具有强制力,工作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
  2.事业单位的宗旨
  事业单位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具有管理和服务职能,其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四)事业单位的特征
  1.依法设立。事业单位的设立,根据不同情况,由法定审批机关批准依法登记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法人登记。
  2.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从事的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服务活动,一般不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3.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一般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的需要财政完全保证其经费,有的则通过从事一些经批准的服务活动取得部分收入,但取得的收入只能用于事业单位的再发展,不得用于管理层和职员分红等。
  4.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是组织机构而不是个人,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和经费来源,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五)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特点
  招考职位和时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次数较多,并且每次招考的职位种类多样。
  考试内容:主要有《行政能力职业测验》、《综合应用能力》、《申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不同地区其组合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考试难度: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相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来说容易一些。
  (六)事业单位的待遇
  薪酬待遇:自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来,薪酬得到大幅度提升,薪酬待遇具有公平分配原则。相对企业而言,工作稳定,考核方式比较宽松。
  内部晋升:事业单位晋升的空间大、时间短、晋升的方式灵活多样。
  外部晋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选拔考试,通过后,可以转为国家公务员编制。
  社会地位:享受国家事业单位待遇,社会承认度和信誉度都较高。
  二、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概述
  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市)级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公布用人单位成绩名单,也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招考公告发布在各级人事网、人才网网站上,笔试和面试分数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四六比例。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流程如下:
  (一)个人报名
  网上报名一般要求报名人员登录指定的报名网站(如各地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信息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后,不能再更改。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也有部分地区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这就要求考生持相关证件去现场报名。
  (二)单位初审
  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在报名期间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如果招聘单位在几个工作日内(各地方规定不同),未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会公布咨询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提供咨询服务。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一般都留存有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三)网上缴费
  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后,可在第二天至查询时间截止之日前登录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要于规定日期前登录当地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各种相关表格和准考证。
  (四)资格审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需按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五)笔试
  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而定。
  (六)面试
  面试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的人选。
  (七)考核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的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同一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根据实际需要,既可先进行考核也可先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考核小组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考核对象,并写出书面考核意见。考核、体检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八)签订聘用合同
  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经过公示后无异议的,由聘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报人事厅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由人事厅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知书》,凭《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知书》办理调动、派遣等相关手续,双方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通常不得超过6个月;但如果受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限内)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
  (九)监督检查
  为保证招聘工作的公正性,招聘单位要最大限度地实行政务公开,及时面向社会公布招聘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将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公开招聘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三、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区别
  见表0—1。
  表0—1
  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
  发起机构中组部和人事部,地方、省、市组织部和人事厅,各用人单位上报岗位需求。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
  笔试组织实施机构多数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各省、市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
  报名方式一般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人数少的现场报名。网络报名。
  笔试考试科目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知识测试。公务员考试笔试国家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共基础和专业课,警察加心理测验和体能测试。
  人事编制考试录用后是事业单位编制,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后,方可转为公务员编制。公务员考试录用后有公务员编制。
  面试考试组织方式由事业单位在人事机构指导下自己组织。由国家或地方人事部会同用人单位命题并组织实施(非考试中心)。
  试题难度考试较简单(因为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试题简单即可区分优劣,但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考试较难(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但试题难并不意味着难以考取)。
  上报职位需求考试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自己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考试由各用人单位将职位需求数量和描述报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国家)、人事考试中心(省)。
  第一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的概述
  第一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的概述
  第一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考情分析
  一、从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看设置写作题的必要性
  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写作题。如上海、湖北、山东、浙江、安徽等地的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均加入了对写作题的考查。为什么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首先从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出发探讨一下。
  根据1998年国务院发布,2004年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的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是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担当着发现和解决社会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职责,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社会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细致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的工作性质要求应聘这一岗位的人员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则需要通过写作题这种主观题来进行测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写作题的重要性,那么无论是从应对考试的角度,还是做好工作的角度,考生都应该充分重视写作题。
  二、 从招考大纲中看写作题的比例
  上面,我们已经从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上探讨了设置写作题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就从各地的招考大纲中看一下写作题出现的形式和比例。
  大纲示例
  2014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
  (节选)
  一、考试科目
  天津市201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和通用性较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笔试阶段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计算机类)两科。
  (一)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计算机类)为主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
  四、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写作水平。
  基本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写作是测查应考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题型介绍
  基本常识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化试题。
  写作部分要求应考者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要求应考者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
  2014年河北省直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节选)
  省直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的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职业能力测验
  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适应事业单位岗位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试题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一般情况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为125题左右,答题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二、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聘者对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包括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公共管理、公文写作、职业道德、人文、国情等方面。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为病文评改、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写作等,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答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上海市2013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
  (节选)
  一、考试科目
  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基本素质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基本素质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基本素质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
  三、考试内容
  …………
  (二)《综合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题
  提供较为典型的案例材料,要求分析案例中所给出的事实,回答案例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法律基础、公共行政等。
  文书写作题
  根据给定材料按常用公文格式的要求拟写公文,或对题目给出公文进行改错,使之符合常用公文格式。
  材料作文题
  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报考者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作文的答题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措施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流畅。
  2013年吉林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
  (节选)
  一、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设定为《通用知识》。
  二、考试时限
  时限为90分钟或120分钟,满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全客观或主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客观化试题和主观化试题的答案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填涂或填写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上。
  四、考试题型
  客观化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
  主观化试题题型为短文加工、文章缩写、实用写作等。
  五、考试参考内容
  …………
  (五)实用写作
  1.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公文的特点与功能、公文的种类、公文的文体与格式等。
  2.写作。规范性、事务性公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
  2013年江苏省省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节选)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的通知(苏办发〔2011〕46号)要求和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人员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省属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
  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考试是由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组织的、为各类事业单位招收聘用新进工作人员而进行的考试,是按照确定的招聘计划,针对相应的空缺职位面向社会公开组织的竞争性考试。凡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人员均可参加。
  通过测试应试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二、考试科目及测试方式
  (一)考试科目
  管理岗位为: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
  通用类的专业技术岗位为: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
  工勤技能岗位为:综合知识
  (二)测试方式:均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范围、内容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测试范围: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理论知识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技能等。主要内容如下:
  综合知识测试内容:
  (一)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二)法律知识:法律基础理论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等。
  (三)管理知识:管理基础理论和公共管理基本知识,社会管理创新,非营利组织理论等。
  (四)道德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五)语文知识和公文知识:现代汉语知识,通用公文格式、规范,公文处理及事务性公文写作。
  (六)经济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
  (七)科技知识:基本科技常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等。
  (八)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
  (九)社会事业知识:事业单位及其改革,从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工作必备的专业基本常识。
  (十)时事政治与基本常识:近一年来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重要会议、社会热点问题及自然、人文、生活、安全等常识和国情省情等。
  能力素质测试内容:
  综合分析:对文字、表格、图形等资料的分析。
  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与理解。
  专业素质测试内容:
  本专业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1.法律类岗位:法律的基本理论,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机类岗位: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常用办公软件的相关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论和相关应用等。
  3.英语类岗位:掌握一定量的通用词和短语,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能来理解书面材料的能力,具有将难度适中的英语书面材料译成汉语的能力。
  4.经济类岗位:
  (1)财会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家有关财务、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审计岗位:审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
  (3)统计岗位: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软件使用,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其他岗位:经济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惯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试内容权重: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确定相应的比例内容。
  四、题型和时限
  (一)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材料处理题、写作题等。
  根据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不等题型。试卷均有主观题和客观题。
  (二)考试时限:《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和《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两门科目均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知识》为90分钟,满分100分。
  大纲解读
  本书中对写作题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与写作有关的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讲,上面5个省份的考试大纲中“材料处理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文书写作题”都可以纳入到写作题的范畴中。这些题型不但都出现在了事业单位招考的考试内容当中,而且基本占到了50%左右的比例,因此,准备好写作题对提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分数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题型分类
  结合事业单位工作的需求能力及各省大纲中对写作题的描述,我们可以将写作题划分为以下几类题型:
  一、给定材料写作题
  又可以称为材料处理题、案例分析题等,是通过给定200~800字的材料,让考生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提对策的题型。这种题型的材料大多是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但不同于“申论”的材料,此类题型的材料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在提出对策这方面上,除了按照我们后文中提到的“三步走”外,还必须对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储备,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出针对性、可行性都很强的对策,从而写出比较好的策论文。
  真题示例
  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以“用劳动托起梦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不久前,一则名为“午休的工人”的照片在网上引发无数感慨。画面中,2名工人席地而睡。从他们穿着的工作服和身上的泥点可以看出,这是两名建筑工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纪宝成说:“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工人是多少人的梦想。越苦、越脏、越累,就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又是多少人的信念与追求。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其他制度没有及时改革与跟进,以至于现在年轻人越来越重视金钱,只乐意当白领。”
  材料二:在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农民工成为榜单上的唯一上榜群体。《时代周刊》评价称: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并逐步带领全球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首先要归功于千千万万勤劳坚忍的中国农民工。
  材料三: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响应党的号召,带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明、“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邓建军、“马班邮路”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带动群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我深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团结奋进,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要求:符合题意,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 000字。
  2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在专用答题卡(纸)上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作。
  最近,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及灾难,紧揪着国人的心:6月4日23时,海南三亚绕城高速公路迎宾隧道发生塌方事故,致使8名工人受困,经历两天抢救才得以脱险。6月5日8时许,成都一辆公共汽车在立交桥下发生燃烧事故,致27人死亡。6月5日下午,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山体垮塌,致72人下落不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公共安全,直接与每个公民的安全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府对公共事故应急处理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形象。正因为如此,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公共安全工作,我国也不例外。在这几起突发事故处理中,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市党委和地方政府,体现了积极组织应对的能力。这几起突发的重大事故,也令国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公共安全的问题,纷纷为公共安全问题献计献策。
  其一,要想最大限度减少公共事故,保证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首先是各级政府的管理者要把公共安全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为了人,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所以我们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人。正基于此,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凡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要有“民陷于水,如己陷于火”的爱民之心,真正把公共安全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来抓好抓细。
  其二,要想最大限度减少公共事故,保证公共安全,重要的是要建立排查隐患的机制。实际上,大多数事故在发生前都是有其征兆的。比如山体或隧道崩塌前,是有其前兆的,或山体承重失衡,或隧道出现裂痕;汽车燃烧,要么是漏油,要么是车况不符合要求,要么是人为因素,等等。只要我们的相关人员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即时排查隐患,就可最大限度减少恶性公共事故发生,保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三,要想最大限度减少公共事故,保证公共安全,还应该建立群防机制。尽管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大都设有安全机构,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但仅靠一个安全部门的几双眼睛,排查隐患毕竟有限。如果发动群众都来注意公共安全,千千万万双眼睛发现安全隐患的可能就会大大提高。我们不妨设立排查隐患奖,鼓励群众关心公共安全,即时参与排查公共安全隐患。这样做,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共事故。
  我们是一个经济社会正迅速发展的国家,也是生产事故发生相对比较频繁的国家。应该说,党和政府为减少生产事故发生,近些年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包括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党政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减少人为重大生产事故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最近公共安全问题的凸显,关注公共安全问题又严峻地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面前。公共安全,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在全社会警钟长鸣,协同应对。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 000字的议论文。(3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述严密有条理,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二、无材料作文题
  这里所说的“无材料”是指材料非常少,或者只是对写作内容方向点到为止的一两句话,所给材料对写作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无材料作文”题有时候也称作是话题写作题,表面看起来是最自由、最容易发挥的,其实是材料作文中最难的,它要求考生对这一热点问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因此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本教材第五章的热点问题宝典,此外还需要对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套路和写作技巧非常熟悉,因此
  本教材把无材料作文也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去讲解,考生可以参照教材进行复习。
  真题示例
  1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主题明确,字迹工整,字数 800~1 000字。(40分)
  野藤与小树
  “喂!你还打算坚持你的道路吗?”攀缘大树的野藤向小树炫耀道。“当你仍然迎风斗雨、拼命挣扎着硬充好汉的时候,我可是轻而易举地后来居上了呢!”“你当然可以凭自己的步步高升而沾沾自喜。”挺立的小树回答道,“可是,你是凭毫无一点骨气的纠缠而爬上了别人的肩头;我却是凭我自己的骨气而长大成材的——事实不是再明白不过地摆在这儿吗?”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5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 年12 月30 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
亿人,博客用户规模2.21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23 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推动了以微博客、QQ 群、BBS
论坛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
  现在,网络的即时性越来越强,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录音、拍照、视频就可以将信息传到网上,而每一个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可能成为下一个信息发布者。速度是网络媒体本身独特的优势,但网络信息又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因此,在数小时内,突发事件可能通过新兴媒体传播、发酵,形成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近两年,在杭州飙车案、昆明螺蛳湾事件、赤峰自来水污染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巴东邓玉娇事件、番禺垃圾门事件,以及前不久刚发生的山西地震谣传案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兴媒体在这些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对社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繁荣文明,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重要命题。
  问题:请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体问题,用8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三、公文写作处理题
  公文也是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的必考知识点,公务员考试对公文知识的考核更多的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而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则通常是客观题、主观题都考,而主观题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公文知识,可用公文改错、公文案例分析等题型;另一种属于材料写作中的题型,即以公文文种形式考作文,要求考生针对材料选择一个公文文种进行写作。这种公文写作题一般都是以公文写作体式为考核的外壳,内核考核的还是材料写作的能力,因此对于公文这部分考生必须重点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党政机关文种,二是每个文种的写作格式。这两个知识点是必考的重点,也是公文在主观题考查中的主要内容。
  真题示例
  1根据下列素材撰写一份会议通知。
  发文机关:××银行教育司
  收文机关:行属各院校
  ××银行定于2014年××月××日在××会议中心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届×中全会精神,会期四天,要求各院校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参加。(6分)
  2公文改错题(下面一份公文存在多处错误。请从公文的构成要素、写作规范等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6分)
  人文学院党委:
  你院关于增补党委委员的请示收悉。经校党委七名常委在4月28日的常委会上反复讨论,并举手表决,最终一致通过。现将决定告之你们,我们原则上同意你们上报的两名同志为你院党委委员。
  特此决定。
  中国共产党××大学委员会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三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写作题与申论的异同
  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的材料写作题,表面看起来与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差不多,但实际上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如果完全按照“申论”的教材去复习,简单地生搬硬套,只会事倍功半。本教材依据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真题撰写,在充分吸收申论理论中对材料写作题型有帮助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各省份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材料写作真题的解析,形成事业单位材料写作的一套理论体系,从而可以帮助考生奠定在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的绝对优势,从容应对笔试。
  一、异同点分析及材料写作题思维培养
  (一)事业单位材料写作题与申论的异同点
  两者相比,异同点主要体现如下:
  1.材料内容方面:多是社会热点问题及民生问题——和“申论”同。
  2.材料数量方面:比申论少,一般为3~5条,对热点问题多是点到为止,没有过多的主观倾向与解决策略蕴含在其中——和“申论”异。
  3.写作要求方面:多是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表面看起来和“申论”异,但其实质就是“申论”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模块的写作。因此考生如果对申论体系非常熟悉,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强化训练。
  此外,材料写作题目在基础的出题思路和考生应该培养的基本写作思维上与“申论”还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的。材料写作题考试也主要是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同样是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
  材料写作考查要素分析
  考查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基础:文字表达能力
  考查的逻辑脉络:阅读理解(提出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表现和原因)—解决问题(对策方案)
  (二)材料写作题的思维培养
  考生在思维培养上,要在申论的思维训练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更适合材料写作题目的思维培养方式。
  1.材料写作题目是归纳性思维,不是演绎式思维。材料写作题目命题的基本逻辑是:抽象(专家初衷)—具体(材料写作题目材料)—抽象(考生答案)。成功的标准是看考生抽象与专家抽象的一致性。
  2.材料写作题目是辩证性思维,不是教条式思维。材料写作题目重点考查全面、灵活的辩证思维。辩证法是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其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针对材料写作题目考试考生绝不能片面地、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不能把“提出对策‘三步走’”当成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答案。
  3.材料写作题目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材料写作题目考查的重点不是经验性的知识,而是公务员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思维。社会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各不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式(如“提出对策‘三步走’”)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因此,我们切不可把普遍性、规律性的抽象思维与特殊性、经验性的具体答案混为一谈。
  4.材料写作题目是实践性思维,不是空想式思维。材料写作题目考试要求“顶天立地”,即“理论顶天,实践立地”。在这里,首先是“实践立地”,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材料写作题目的复杂性。材料写作题目考查的是驾驭理论、立足实际的实践性思维,绝不是不着边际、空发议论的宣泄式、空想式思维。
  二、材料写作题目考试的常见误区、陷阱及注意事项
  答好材料写作题目,是在笔试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但是,近年来考生材料写作题目的成绩一直偏低,及格率不足10%,其根源在于很多考生不了解材料写作题目的特点,没有明确材料写作题目试题的答题要求,没有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跑题”和“不会写”是材料写作题目考试失利的普遍原因。
  (一)三大误区
  考生要避免进入下面三种概念性的误区:
  1.误认为事业单位写作考试是单纯写作——语言优美,内容空洞。
  2.误认为事业单位写作考试是杂文评论——天南海北,胡吹乱侃。
  3.误认为事业单位写作考试是学术论文——概念深奥,论证玄妙。
  (二)两大陷阱
  材料写作考试的两大陷阱:
  1.材料写作题目靠能力。
  2.材料写作题目是个性化考试(没有把握好政治方向)。
  考生要避免陷进以上两大陷阱中,认为材料写作题目靠能力,不用复习,复习也没有用,而在写作过程中又标新立异,希望发挥个性地写作。其实,材料写作题目的风格与申论一样,要求平和、中庸、凝练、沉稳。
  平和——语言朴实无华。
  中庸——观点严谨规范。
  凝练——文笔紧凑简练。
  沉稳——思维细密周到。
  (三)材料写作题目文章的“三要”与“三不要”
  要紧密结合时代,结合国家主要事务,不要脱离时代,空泛地高谈阔论;要驾驭权力来拯救世俗的不良风气,不要发表刻薄伪谬之论;文章要像行云流水,论述立足点高,切中时弊,不要锋芒毕露。
  三、材料写作题目评分标准及常见扣分因素
  (一)评分标准
  见表1—1。
  表1—1
  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论述翔实,对策合理,字数控制在800~1
  内容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4~28分)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分)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分)
  四档: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
  形式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
  奖励观点和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
  扣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 000字以内,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补充说明:写作部分主观性较大,但是着重从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评阅。
  (二)常见扣分因素
  1.审题不清
  材料写作题目考试作答要求措辞严谨,在审题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概括不准
  在材料写作题目考试的概括部分考生极易出现两个失分现象:一是抓住一点开始叙述,而其他方面则只字不提,没有对全部材料进行认真综合分析,遗漏要点。二是考生仅对材料进行表面上的复述,甚至照抄给定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找到其内在联系,无法通过现象看本质。
  3.层次不明
  在作答时,主次不分、主次颠倒、层次不明,不能清晰条理地说明问题。
  4.语言不通
  很多考生在答题时,由于平时缺乏必要的写作练习和材料写作题目考试准备,或者由于临场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能够合理规划答题时间和思路,在答题的时候组织不好语言,出现大量的错字、病句以及混乱的段落等,这些都会导致扣分。
  5.卷面不整
  由于前述原因或者在谋篇布局上没有做好,会导致出现大量勾画涂改现象。反复涂改会给阅卷者留下很差的印象,导致扣分。
  四、材料写作备考要领
  材料写作题目的备考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摆正心态,得材料写作题目者得天下。
  第二,基本理论了然于胸,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第三,多管齐下,做好资料储备工作。
  第四,勤于动手,真题就是硬道理。多做历年真题,认真梳理和分析热点问题。
  实用资料来源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评论员文章)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FM 106.1 ——中国之声
  第二章给定材料写作题
  第二章给定材料写作题
  第一节给定材料的阅读
  一、材料的类型
  材料是给定材料写作题的基础,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观点性材料和事例性材料两大类。知悉这些材料的分类、展现形式、特点及其对答题的作用,能让考生对题目的把握更清晰、更具体。
  (一)理论观点性材料
  见表2—1。
  表2—1
  内容示例特点对答题的作用
  (1)名家学者理论研究文章、成果(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1)正确,富有启发性
  (2)关于一般事实、现象、已成定论的理论等的客观结论性描述(2)如今,很多国人对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的热衷程度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元宵节迎龙灯、吃汤圆这些传统习俗,似乎远没有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有诱惑力,和家人围坐一桌吃饭、聊天,肯定也没有和一堆朋友在一起玩得high。
  有人指出,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挖掘不够和载体单一,其正在传承中“疲软”并逐渐消失。而洋节因没有固定模式且经“本土化”改造后,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年轻人淡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2)默认正确,阐明情况给问题、对策、原因、意义等答题内容以启示;
  为写作题提供论点、论据、理论支持和语句描述借鉴。
  续前表
  内容示例特点对答题的作用
  (3)专家、学者、行政官员、群众关于某一事件、现象的观点(3)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上。某“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对“传统节日符号是强化还是弱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发言摘录如下:
  学者F:春节符号有些强化了,如:回家过年强化了,现代符号春晚强化了,春节的商业运作和炒作强化了。春节的弱化主要表现为精神弱化,物化倾向加大。
  学者H:关于节日符号与仪式,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觉得一提起西方的圣诞节就想到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这些东西,节日符号鲜明突出,而中国的节日如春节,好像很难找到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符号。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能不能在我们诸多的节日符号当中找出一组而不是一个两个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节日符号,再通过各种手段突出和强化?
  学者T:我们的符号太多了,没必要非得找出一个符号。给老百姓一个宽松的节日环境,让大家想到传统,想到祖先,想到我们古老的文化,包括想到亲情。就很好了。
  (3)各抒己见,主观性强,正误兼有
  (二)事例性材料
  见表2—2。
  表2—2
  内容示例特点对答题的作用
  对某一事实、事件、现象的具体描述
  日,年仅15岁的美国少女菲比·普林斯因不堪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和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在家中上吊自杀。普林斯2009年从爱尔兰移居美国马里兰州的南哈德利市,在当地高中因为颇受男生欢迎遭到学校两伙女生的欺负。在其Facebook主页上,有同学留下大量污秽的不实留言,这给初来乍到的普林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一次放学途中被同学将易拉罐丢在脸上后,普林斯在家里上吊,结束了生命。普林斯死后,全国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大力推进实名制。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多个场合强调,尽管此举可能会招致反对者的批评,但为了制止网络犯罪,Facebook将坚决推动实名制。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描述具体、详细
  通过详细的事例描述,反映相关问题;
  具体事例可以为写作题提供素材,丰富文章内容。
  二、阅读材料三原则
  1.正确的阅读顺序
  所谓正确的阅读顺序,即先看作答要求,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在事业单位写作题中,由于作答时间有限且材料字数众多,为快速有效作答,必须具备“问题”意识,遵循正确的阅读顺序,即先看作答要求,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如果拿到题本后,不管不顾,毫无“问题”意识,径直阅读材料,往往会分不清主次,看不清重点,就犹如无头苍蝇,没有方向,找不到出口。
  下面根据一组结构图来比较一下先阅读给定材料、再阅读作答要求和先阅读作答要求、再阅读给定材料的优劣。见图2—1。
  错误的阅读顺序结构图
  正确的阅读顺序结构图
  图2—1
  七个阶段VS四个阶段,无序耗时VS有序节时,匆忙低率VS从容高效,孰优孰劣,不说自明。
  2.有效的阅读方法
  阅读中,最简单易学、最必不可少、最能发挥作用的阅读方法当属作批注。
  给定材料的内容不仅字数多,而且内容杂,要想从如此海量且毫无逻辑的文字堆中理出头绪,找准答题信息点,光凭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一些考生在阅读时思维很清晰,能够准确把握一段材料所要反映的主要内容,甚至对文中反映问题、原因、对策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也比较敏感,但是整体读完材料后却很难回忆起每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词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因为人脑并不是计算机,在不加批注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整记忆全部信息要点的,如此,不仅需要返工——重新阅读,而且也无法把握各段材料之间的联系。
  相反,如果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适时、准确地做批注,将答题的信息点、可能有用的语句标注出来,不仅能加深考生对全部给定材料的总体理解,而且在作答具体题目时还能根据批注有针对性地查找对应信息点,快速、准确、有效地作答。
  (1)批注内容
  ①对应的题目题号。
  前面已说明,阅读材料时应该先看作答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如此,为了使“问题”充分发挥其在材料阅读中的作用,并能在作答该问题时快速定位相应材料,阅读时,应于相应的材料旁,通过文字符号批注标明其对应的题目题号。
  ②主旨词。
  所谓主旨词,包括两类,一类是从题目作答要求中直接获取的诸如“原因”、“对策”、“问题”、“启示”等指向非常明确的词语,这类词语我们可以在材料的相应地方直接标注出来;另一类则是根据题目作答要求需对相应材料内容进行概括、提炼而得出的具有主旨意思的词语。
  (2)应加批注的地方
  ①答题信息点。
  答题信息点主要是针对除文章写作题以外的其他题目而言。这些题目需要作答的信息一目了然,或要求针对某一现象找原因,或要求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要求谈谈对某一词语、句子的理解,等等。如此,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就需根据题目作答要求,在材料中隐含的信息点处作批注。
  ②有用的句子和事例。
  有用的句子和事例主要是针对文章写作题而言。文章写作题主题较大,基本能涵盖材料的所有内容,字数要求较多,需要积累很多语句,如此,在材料阅读的过程中,就需尽可能地将可能对文章写作题有用的,富有哲理、语言精辟的句子和典型事例标注出来,为文章写作题标题的拟定、论证主题的确定积累素材,为文章的具体写作积累语句。
  (3)批注方法
  ①画线。
  画线是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批注方法,针对的是一般重要的信息,句子、词语都可以通过画线强调。当然,这种顺手一画应当避免泛滥化,如果通篇材料读下来,十之八九都画了线,那么它便失去了突出强调的批注意义。
  ②画圈。
  画圈主要适用于词语。相较于画线部分的内容,画圈的内容应该更重要、更突出、更精练,一般通常会在画线句子最需着重注意和强调的词语处画圈。
  ③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相较于画线、画圈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画线、画圈局限在材料原文内容的表述上,这样的批注强调无法满足全部答题需要,毕竟在申论考试中,对答案的要求是源于材料但又高于材料,要高效、准确地作答,还需对材料内容有所概括和提炼,这种概括和提炼只有借助文字说明才能实现。
  (4)批注方法训练
  基本一条就是平时做题时就要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时要对材料进行批注,为考试做好最细致、最充分的准备。
  3.清晰的阅读思维
  有的考生阅读顺序正确,阅读速度适中,阅读过程中注意标注重点信息,但仍然无法得到高分,这就是阅读思维出了问题。
  这部分考生只分析不综合,他们注重分析各段材料的内容,也能够找出各段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点,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将这些分析提炼出来的内容联系起来。联系的思维在给定材料写作的作答中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试卷是如何被命制出来的,来证实联系地看待各段材料内容的重要性。
  图2—2是给定材料作文试卷的组编过程结构图。
  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命题者只是普通的命题者,并不是某一方面问题的专家,因此他们所出的试题都是有依据的,不是擅自创造出来的。他们在命题时会先找到一个热点话题,然后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中涵盖着所有的问题和答案,他们将题目和答案剪切出来,将材料内容打乱就完成了一套试题的命制。有可能材料1与材料3、材料5中反映的问题是同一个,材料2、材料4在说明另一个问题,而将材料1、3、5与材料2、4联系起来看,也许又会发现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大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联系地看待这些材料,就容易陷入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的误区。
  图2—2
  第二节给定材料写作真题解析
  一、作答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以“用劳动托起梦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二、给定资料
  材料一:
  性质:理论性材料。
  意义:通过某位专家的观点,指出现在人们不愿意成为工人的原因之一——制度没有及时改革与跟进。
  材料一:不久前,一则名为“午休的工人”的照片在网上引发无数感慨。画面中,2名工人席地而睡。从他们穿着的工作服和身上的泥点可以看出,这是两名建筑工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纪宝成说:“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工人是多少人的梦想。越苦、越脏、越累,就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又是多少人的信念与追求。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其他制度没有及时改革与跟进,以至于现在年轻人越来越重视金钱,只乐意当白领。”
  材料二:
  性质:理论性材料。
  意义:通过美国《时代周刊》的介绍,指出当代工人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在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农民工成为榜单上的唯一上榜群体。《时代周刊》评价称: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并逐步带领全球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首先要归功于千千万万勤劳坚忍的中国农民工。
  材料三: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响应党的号召,带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材料三:
  性质:理论性材料。
  意义: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观点,介绍了当代工人的楷模,并提出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党、工人阶层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新时期铁人”王启明、“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邓建军、“马班邮路”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带动群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我深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团结奋进,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要求:符合题意,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 000字。
  三、解题思路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工人阶级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当代工人待遇及社会地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文题目“用劳动托起梦想”
可知,这篇文章可围绕当代工人阶级的一系列内容进行展开。
  这篇文章既可以分析工人阶级在现今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按照不同主体,如对国家、社会、个人等展开。也可以围绕工人阶级存在的问题,如待遇和社会地位不好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给出对策。这可以根据考生平时关注的内容及自己的经验积累做选择。
  四、参考答案
  用劳动托起梦想
  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名思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劳动是人民的根本属性。所以,祖国繁荣富强依靠人民奋发向上,人民奋发向上依靠积极的劳动,积极的劳动依靠劳动者自身权益的保障。
  可近些年,农民工合同、保险难落实,城市蓝领医疗纠纷、劳资纠纷不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人阶级沦为弱势群体,只占数量上的优势,却没有权益上的优势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制度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停留在表面。市场经济体制下,追逐利益是企业的必然目标,但有些无良企业甚至为此不惜牺牲劳动者的权益。目前我国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法律空白给企业钻漏洞提供了机会;惩罚力度不足也使企业形成了“不怕罚”的不良风气。而工人等体力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远低于白领、金领,使其利益更加难以保证;加之伴随全社会对创新和高科技的宣传和重视,体力劳动者越发弱势,终成为案上鱼肉。
  以工人为代表的弱势劳动者同样是国家主人,为了切实维护其权益,改变其弱势地位,政府、企业、社会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政府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切实以劳动者所需制定法律,及时针对新情况推出新办法。想要真正了解劳动者的需求,就要拓展劳动者提出问题和要求的通道,让劳动者的声音传到政府耳朵里;官员不能隔岸观火,要切实走进劳动者生活,从劳动者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等弱势劳动者所占比例,让劳动者的现状和问题得以直接传达、及时解决。
  第二,加强对弱势劳动者的教育。加强技能教育,才能使弱势劳动者掌握先进工作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更好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加强法律教育,才能使劳动者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其遭受不平等待遇;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使弱势劳动者真正赶上经济发展的脚步,适应当今工作环境。
  第三,加强对优秀劳动者的表彰,形成正面舆论引导。政府和媒体应广泛树立明星劳动者、劳动模范形象,引导社会大众对弱势劳动者的关注和支持,以标杆指引劳动者奋斗的方向。
  第四,加强青年教育引导。现今,白领、金领人人追捧,蓝领却被嗤之以鼻。歪曲的观念,影响着青年人的行为。平等科学的教育,是促进新一代青年人改变观念的最好方法。只有观念端正,行为和思维方式才会端正,弱势劳动者才能真正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更好地发展。
  第五,企业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切实从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感、薪酬福利等多角度保障员工权益,将企业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相结合,遵循十八大精神,构建和谐企业氛围。
  弱势劳动者处于劳动者的最底层,保障弱势劳动者的权益,才能真正保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才能托起中国繁荣富强的梦想。
  第三节提出对策三步走
  “提出对策”的地位在给定材料写作题目中和“申论”中同等重要,而且“策论文”也同样是写作题的首选文章类型。“申论”的对策几乎都在材料中,给定材料写作题的对策要求则更高,除了材料中提及的对策外,考生还需要对一些重要的热点问题自己储备一些对策,然后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对策倾向选择合适的对策去答题、写作。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写作和“申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材料中的信息点不像申论那么多,而且还有些无材料写作(下一章节内容),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像对待申论考试那样,只掌握阅读分析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真题中不但要求考生能分析材料,还需要考生平时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再有一个清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对策三大维度和提出对策的思路。提出对策的思路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根据历年真题分析,考生想快速突破,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提出对策‘三步走’”。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提出对策的前提是先弄清原因,因为只有先弄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使对策具有针对性。原因和对策是因果的关系,找到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找到给出对策的角度。而分析原因的前提即是要确定问题所在。所谓问题就是材料所反应的矛盾,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因而首先要明确材料所反应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无材料作文”来说,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直接给出的,不需要考生自己分析,而对于“小申论”而言,问题需要考生自己去寻找,但都比较简单。考生在“阅读理解概括材料”模块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此外,一定的热点问题储备也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地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之后就需要考生进行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宏观原因归类分析
  主要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宏观类别对原因进行分析,此教材第四章的热点问题也是按照这四大宏观角度进行归纳总结,考生可结合起来一起看。
  (二)具体方面分析
  此分析方法比较常用,针对性强,是考生培养解决问题思路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是主观因素,考生要首先分析这一层面上的原因。这一层面上的原因是比较容易分析的,一般都是很明显地呈现在材料中。由思想上引发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加大对事物的重视程度;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事物;破除封建、腐朽思想桎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增强……的意识;倡导……的理念;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舆论关注;实行典型示范;社会示范;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2.主体素质
  主体素质对于解决问题也是比较关键的。一般社会问题的发生或多或少都有主体方面的主观原因,因此考生要善于从主体素质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而由主体引发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奖励、惩罚措施;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职能部门决策、监管、执行;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加大宣传等。
  3.制度体制
  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分析是原因分析中比较难的,它要求考生首先要对国家的一些制度体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从制度体制的角度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的是,这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对策提出的角度,区别于其他问题解决方法的关键也在于不同的制度与体制,因此考生要加强对这方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些制度和机制:激励制度、利益相关制度、分工制度、规则制度、惩罚制度、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科学决策机制、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监督机制、信息的反馈机制等。
  形成由制度体制引发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完善……制度,形成……机制(体制)等。
  4.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要全盘否定政策法规,而是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去解决国家问题。考生可以多了解一些与社会热点有关的政策或法律法规,诸如房地产及建筑法规、劳动法、公务员法律法规、反腐倡廉法规、知识产权法、文物保护法、宗教法规等法规。由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引发的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补充和制定;进行和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
  5.经济科技
  经济投入、科技水平也是影响很多社会问题的关键,因此这也是考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重要角度。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表述:调整利益分配方式;发展生产,提高效益;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依靠……技术,解决……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和加快科技知识成果转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科技与伦理道德。
  6.监督执行
  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监督的作用,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无法可依,而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由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走形式的情况,因此,加大监管力度、全面落实法律法规成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必备措施。
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舆论监督);领导(上级)监管;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大整顿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二、具体落实执行主体
  在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的基础上,可以从对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落实执行主体,从而对“对症下药”的对策进行补充。这一步比较简单,考生只要找到材料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涉及哪些利益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即可。考生主要可从以下几个主体的角度去思考: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相关监督检查部门、群众、不法分子等。
  三、完善对策
  完善对策就是对准备提出的对策方案进行筛选,淘汰那些明显不可行的设想,并对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精心的细节设计,从语言上、结构上进行整体把握,要做到全面、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可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合法性
  这是对策最基本的要求,首先一定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要符合国家的重要政策与法律法规。
  (二)合身性
  考生在应试中必须看清题目对自己虚拟身份的要求,是以普通公务员的身份提出建议,还是要求以领导、决策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处理材料所反映的改善后意见,还是提出克服弊端的对策建议。不同的身份,所提对策方案的角度是有明显区别的。一旦考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失当,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当考生明确身份之后,考生需要将思考问题的角度,包括语言都要与自己的虚拟角色相吻合。
  (三)可行性
  要对对策本身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是提出正确对策的重要要求,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等,切记不要脱离实际情况提一些天马行空的对策。
  (四)针对性
  对策本身的正确不一定就是合适的对策,考生一定要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五)优化性
  考生所提出的对策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消耗的资源和成本尽可能少;实现对策的风险要尽可能低;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要小等。
  (六)主次性
  考生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前面分析概括出来的主题或主要问题,摒弃枝节,把握主干,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考生感到头绪纷乱,无从下手,一定要认真反复分析材料,回过头来仔细看一下自己对材料的概括,分解出其中的层次,抓住给定材料的核心思想和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不论是申论考试还是事业单位写作考试,都是要求考生切实解决问题的,因此考生所提的对策一定要具体,忌空话、套话、废话和外行话,而且考生在提出的对策中对存在的问题大声疾呼,慷慨激昂,或者严厉谴责都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珍惜笔墨,提出具体可行的好对策。这也是对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最起码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考生除掌握提出对策的“三步走”的解题技巧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提出对策常用的规范用语,如:
  法律手段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来检验有关行为的正确与错误,衡量其是否合法;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处理有关问题;
  通过有关法律程序(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调解)来解决有关矛盾、争端;
  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执法主体、依据、程序合法;
  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快有关方面的立法步伐;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法治意识;
  深化司法制度改革。
  行政手段
  制定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
  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
  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
  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
  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
  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
  重视调查研究,充分体察民意;
  重视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举行听证会;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环境;
  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心为民想,事为民办,利为民谋”;
  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
  遏止行政腐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建立预警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实行政务公开,推进民主化进程;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经济手段
  制定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政策;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治理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秩序;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化改革开放;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培育规范各种经济要素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熟悉WTO规则及有关经济法规,妥善应对经济纠纷;
  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引入和建立全新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分配机制;
  加强工商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
  建立诚实守信的经济道德、社会道德;
  按规定对有关方面实施经济处罚、经济赔偿;
  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实行政府采购制,公开招投标制;
  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预算;
  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管理手段
  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建章立制),做到照章办事;
  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搞好有关工作;
  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
  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
  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
  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节约管理成本。
  教育手段
  继续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
  加强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教育;
  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
  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
  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改革;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监督手段
  党纪国法监督;
  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内部监督;
  审计监督(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协调手段
  树立协调意识;
  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利他观念;
  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互相尊重、理解、支持、帮助;
  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
  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
  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
  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有关方面的协调;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自律手段
  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
  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
  领导干部要加强“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更要加强自律;
  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官德修养;
  自觉树立诚信观念;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严于律己,“慎独”。
  第三章无材料作文写作题
  第三章无材料作文写作题
  此部分主要是针对写作题中的“无材料作文”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所谓的“无材料作文”就像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无米之炊”,因此对广大考生来说是相对其他材料写作类题型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是能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关键题型;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因为没有材料的约束,也给了广大考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了考前认真准备的考生更大的胜算,因此对这种题型一定要非常重视。考生可从以下两方面去认真准备:一是写作的基本套路(结构、要素、题目、开头、过渡和结尾),这是一篇文章的重要部分,也是阅卷老师最关注的地方,对此写作基本套路的掌握水平将直接决定最后文章的分数档次;二是热点问题的知识储备,这是充实文章的重要法宝,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心国家大事,对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是考生写好“无材料作文”的必备理论素质。有了这样的技能训练和知识储备以后,“无材料作文”将会成为考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武器。
  第一节基本的两种写作文体
  事业单位写作题对文章的考查类型主要为议论文,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最常用的写作文体:策论文和政论文。
  一、策论文
  策论文是以政策、时事为写作内容的议论文,与一般的议论文写作要求基本一致,论点、论据与论证过程
用户咨询(共0条咨询)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售后服务电话:
客服中心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考试报名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