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中的股票 零和博弈弈体现在哪里?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弱化及中国的应对.pdf4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全球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全世界数以千计的科研学者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
暖的主要原因,因而如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当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问
为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1992 年 6 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然而,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实践中
未能得到充分尊重与落实,由于气候变化谈判涉及的利益非常复杂,利益多元化导致了全球谈判
阵营的碎片化,该原则有面临被混同为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采用单轨制后效力被弱化的趋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并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然而,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产业
机构和能源构成及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无法承诺碳排放绝对量的减少,只能从降低
单位 GDP 碳强度着手实施减排,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气候变暖对我国自身经济社会生活影响的扩
大及国际低碳经济浪潮的推进,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要直接面对绝对减排义务的问题,也将进一步
融入到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中。
本文分析评价了当代国际社会气候谈判各主要利益集团的谈判立场和分歧,得出共同但有区
别责任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探讨中国在应对国际气候谈判时所面临的压力、困境及应对方案。
笔者以为,当代国际社会在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国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地球大温室成了一个大“囚室”,气候变暖让几十亿人陷入一个超级“困境”,更糟的是这些“囚徒”分居世界各地,根本不知道我在这里心旷神怡开着大马力汽车驰骋,和你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海水里的农作物有何联系。
  目前,全球就正在应对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囚徒困境”问题,如果合作,会产生最优的结果,但各国又都有不合作的动机。
关于“囚徒困境”中的博弈论及其他
本节导读博弈论毕竟是数学,更确切地说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谈经论道自然少不了数学语言,外行人看来只是一大堆数学公式。好在博弈论关心的是日常经济生活问题,所以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囚徒困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我们应该追问兴奋剂泛滥的原因,而不是有没有服兴奋剂。许多选手认为,别人都在服药,如果自己独善其身,将无法与对手竞争。
我没买房,房价还是涨了,因为我不能保证其他人也不买房;如果我买房了,房价以后大跌了怎么办?因为我不能保证其他人都买房。
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微波炉大战……价格战的结局也是“纳什均衡”,结果是谁都没钱赚。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
什么是“囚徒困境”
一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搜出了被盗财物。但这两人只承认偷盗,不承认杀人。为了让他们承认罪行,地方检察官对二人说,按偷盗罪要判1年刑期,但如果谁承认杀人,则只判3个月监禁,同伙判10年刑,如果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则将被判10年刑,同伙只判3个月监禁;如果两人都坦白交代,则都判5年刑。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一般的博弈问题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局中人(players)又称当事人、参与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strategies)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做的选择和赢得(payoffs)集合。
事实上,在囚徒困境中,采取合作策略还是非合作策略,还主要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因为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最好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背叛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双方都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造成博弈中最差的结果。
第一,无论做任何决策还是考虑问题应该有战略眼光,从长远出发,做正确的决断。第二,保存对手就是保存自己。本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共谋发展,避免两败俱伤。第三,如何取舍义和利,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该做的第一个选择。
“囚徒困境”与全球气候问题
本节导读如果说“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是理想化的摆脱囚徒困境的策略,那么出卖“兄弟”以还得自己的平安,则是处于囚徒困境下本能的选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中也有鲜明体现。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各国在承担成本和分享收益上的不均等,气候谈判陷入了“囚徒困境”的僵局,特别是主要排放大国之间并未就减排相关问题达成一致。
十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气候灾害让“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京都议定书”等词条逐渐进入人们的话语。   “变暖”的后果并不像字面上那么和风细雨,继续用“变暖”一词描述环境恶化带来的气候危机,这种轻描淡写的措辞,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
  气候变暖和其它牵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际问题一样,在公共领域也是颇多迷障。
  大气层不分国界,气候变暖,是对各国政治家良心的考验。政治动乱可以不闻不问,种族屠杀可以视而不见,再强的军事力量,却不能把气流拒之门外。[]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有不同的。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著名经济学家Ross Garnaut(郜若素)说,一个重大的挑战是,发达国家是否能够承诺并深入履行减排方案。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如果各国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各国都会得到更大的收益――然而,每个国家都有动机从其他国家的减排中获益,而自身不支付任何减排成本。通过交流和单边支付承诺,能够减少囚徒困境的发生。
  然而,要有效地进行交流,并对分享合作成果达成默契,则尚需时日。[]
从“囚徒困境”看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那些认为可能从长远来看才会出现的,现在已经在发生了。因此谁敢保证像《后天》、《2012》等电影中那些悲观的预测不会就在不远的未来发生。
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发达国家曾在历史上大肆破坏环境以求发展,而今为了维持其自身的强势地位更是不肯改弦易辙放弃高消费、高消耗的生活、生产方式,甚至还以转移其高污染产业、出口垃圾等等方式转嫁危机。地球“公地”已是伤痕累累、满目苍夷,实际上已经没有退路。
“地球村”的村民们同乘一条船,想的竟不是同心协力、乘风破浪而是如何排挤他人、做大自己、享有最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了打击对方不惜玩“釜底抽薪”的游戏竟至于忘了自己也在同一条船上,搞得好好的一条船虽不会马上下沉坠海但也早已经是残败不堪的了。
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对抗走向合作。虽然局部小冲突层出不穷,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剑拔弩张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尚且如此,我们更没有理由拒绝环境领域的合作。
视点:走出“囚徒困境”,只有选择相信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已经不仅仅是世界重要论坛的“谈资”和“话题”,而是切切实实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然而,谁来提供,怎样提供以及如何分配收益、承担成本成为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问题”背后最大的问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单独提供这一公共产品。
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近十年来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话题。因为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本身又充满争议。由于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没有就减排承担规定的义务,这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不满。
要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A计划,就必须要实现破局:在全球“公益劳动”中的主动担当,摒弃那种耍滑头的行为。中国古谚中的“大智若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只愿扮演聪明的智叟角色,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坏。
中国在一些方面就像是美国在镜子里左右颠倒的倒影。美国迄今为解决气候变化最为认真的努力来自州和地方一级以及私营部门。在中国,主要的举措一直来自国家一级的党政机构并往往由于地方官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而大打折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上都是现有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参与气候变化问题谈判是中国尝试参与甚至主导构建国际制度新框架的重要平台。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中国的立场对整个哥本哈根会议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前的政治困境不是“是否要”而是“如何实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之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而毫无疑问,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一个良好的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可以把减排成本降低50%。
一本不能不读的书
博弈论代表着一种新概念、新方法论、新分析方法和一种全新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凭借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几篇值得阅读的博客
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当博弈参与者能学会估计其他参与者背叛的可能性,他们自身的行为就为他们关于其他人的经验所影响。
圆满的谈判必须使双方利益需求获得一定的满足,因此,一次成功的谈判活动,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博弈”,参加谈判的每一方都应该是胜利者。
理性会带来感情的清醒从而走出感情的漩涡,其实囚徒困境只要回到感性的本源中,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个问题也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一切都很简单。
您认为化解“囚徒困境”的关键是什么?
对所栖身的地球应有最起码的责任感…
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而不是“你们的”(自己的)问题。无论排放源于纽约还是上海,气候变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我们要吸取“囚徒困境”的教训,在处理关涉到人类的问题时要有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要相互信认,携手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制作团队 监制:李玉霄 赵国臣 策划:mondayzhang、奚流、张博涵、丁阳、周越峰、丁森兴、姚遥 美术:邓戎 制作:张伟仁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比如,是否有涉及经济利益的阴谋? 相关问题:
去看下ipcc去年的报告吧,代表了目前人类对于全球气候的最权威认识。我现在硕士的专业就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可以稍微说两句。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年代,整个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担心全球变冷,但到了90年代,发现没有继续变冷,反倒变暖了。2000年后到现在,全球气温一直保持在高位,没有继续再升高,主流观点认为这是北冰洋的周期性变冷抑制了温度的升高,到2020年后,全球温度会加速上升。要关注气候问题首先要明确时间尺度的问题,在长时间的时间尺度上全球温度波动四五度都是正常的,现在全球变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变化速率之快,是整个地球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
三年前写的,将就看吧,首先1 回答什么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以及讨论他们的意义,然后2 阐述人为气候变化的危害,3对媒体放大的“骗局”事件经过进行阐述,事实是这只是一件很正常的学术透明和分享问题,并没有任何数据是编造的,这件事情被学界最后仲裁为没有造假。4然后讨论碳交易是否是一场政治阴谋,谁在获益,5然后贴出一些气候变化的证据,6最后有讨论远古气温记录和数据来源。综下,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本来就是在科学界有争议的事情,但是认为影响气候变化,生产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其他污染排放是达成共识的事情。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科学界真实在讨论的不仅仅是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而是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lobal warming 小于属于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指天气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从几十年到几百万年的一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和持久性意义的变化。
他可以是一种平均天气情况的变化,也可以是平均天气分布的变化。举例,这种变化可以是全球温度变化,极端异常天气(比如说一个地方在历史上异常的变冷另一
个地方变得特别温暖, 也可以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复杂而奇怪的变化,比如近两年的英国),
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等等等等。这个气候变化可以是全球范围的,也可以是海洋或大陆范围的,也可以是整个人类活动范围的,
也可以是具体国家等范围的变化。在气候变化的议题里面,global warming这个议题被热议,而global
warming包括的议题也有很多,可以是广义的世界性范围某些国家地区相比自己而言气温的上升与否,或者狭义的世界平均气温的变化,还可以指世界范围性
的城市热岛效应。可以是长时期的几千万年前到现在世界的气温变化,也可以是近一百年的气温变化。此外,warming
trend造成的冰层融化与否,海平面上升与否,人类化石燃料燃烧对自然的影响等等都包含在其中。这些所有东西的研究,都会对人类发展和生存起到非常严肃
的影响。整个科学界首先是严肃的, 议题是有意义的。不是什么故意编造的故事。二:不管全球温度升高还是没有升高,人为温室效应也是存在并需要采取行动管理。
人为温室效应的存在和需要调控不需要全球变暖作为必要前提。
我就举一个温室效应的例子:城市热岛效应,指由于城市是钢筋水泥土构造,导热率高,密集不容易散热,空气污染多,温室气体,粉尘等浓度大,形成高温中心,
所以温度普遍高于郊区乡下的现象。这温度一高了,空气就上升了,空气一上升了,周围的大气就像中心涌入了,这一涌入了,城市中心形成一个低压涡旋,然后所
有污染气体,粉尘,气溶胶全涡旋在那里了成了你今天看到的污染样子。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经济,科学,工业,人口的迅猛发展导致化石燃料使用的急剧上升,排放了大量的而且成尖锐增长模式的温室气体GHG,各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LULUCF), 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和各种生态破坏等等不可持续的发展在世界范围都是有目共睹的。就单单说这个城市热岛效应,就在全球范围内上演。请问,全球气温升高,
没有升高,和这件事有关系么?全球升温,惨了,全球不升温降温,热岛还是在那,只增不减,你想怎样?再说,温室气体是什么?是水蒸气,二氧
化碳,甲醇,各种氮氧化物,氟氯烃什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仅是减少碳排放,它包括减少这些巨大量的污染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会造成光化学污染,臭氧
空洞等等问题,全球升温还是不升温,升温和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有没有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污染气体注定注定是要被减少排
放的。 碳减排也不光光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减少植被的破坏和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贮存了地球陆地上86%的大气碳源和70%的土地碳源。
而现在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破坏森林城市钢筋水泥排放大量碳源,扰乱了碳循环。使得人类居住的地域大气中碳浓度超标,从而造成和扩大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二
氧化碳融入地表水源造成水,土地的酸度升高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问题,留在空中催化和和其他气体反应,造成了二次污染等等。三,气候变化门是媒体把EAU邮件泄露信息管理不规范和还有争议的古气候气温图以及建模混为一谈,企图使气候界权威,发表界权威,联合国IPCC名誉扫地。多个调查组对EAU的邮件泄露展开调查并认可了他们的专业精神,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们伪造隐藏数据。 一方面被泄露的email只有英国东安吉利亚的大学EAU的CRU这一个研究机构,EAU大学被嫌疑在给互相的email里面唆使伪造数据,以及在被要求查看原始数据的时候,保留不提供给质疑者。事实上EAU只是重建气温模型, 原始数据根本不是他们的,要他们展示原始数据,牵扯进了科学界比较乱的数据所有权,
需要付钱买给数据,的现状。这种现状并不是什么丑闻,你想想你搜集了全世界的数据,那么多工作,你想不想收钱,你想不想和别人免费共享?EAU的问题就在
于他们没有数据所有权,而此大学又没有完善的官方的拒绝查询数据的公事公办的条例形式,所以一部分学者间的轻浮口语化的邮件,以及一些业内人士对自己模型
数据的刁侃变成了媒体捕风捉影的对象。而另一方面以Michal Mann为代表的其他气象学家也
被牵扯近来因为他们独立研究得到的结论和CRU的一致,他们可能认识但是没有任何合作,更和这次email泄露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有的是IPCC世界最
官方的政府间(所谓政府间就是由各国政府派代表去的意思)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的成员有的人则不是。其中,IPCC成员Michal
Mann的图被IPCC引用。这两件事一件是一个科学界希望自身数据共享的反省
和革新,另一件是一个主流气候界认同所以放上IPCC,却肯定有业内职业质疑的这么一个科学争议。被一些无知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个人加以了天马行空的猜测试
图找到这些科学家,研究机构,联合国组织之间暗中勾结的联系编织出一个由几个科学家主演,却可以玩转整个世界各国政府的惊天科学阴谋丑闻。然后你又信了。。。我们只来看事实timeline:Nov
20, 2009: CRU邮件争议Climatic Research Unit email controversy,指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UEA)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超过1000封的private
email被泄露并被发到网上,原因是有人质疑他们的气温变化图,要求要看他们的原始数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给予的回复的态度不尽人意之一者认为没
有基于一个诚实的细想交流。 这些邮件里面牵扯进了Michal Mann和他的hochey sitck graph,
这幅图因为被引用在IPCC的2001 assessment reports
summary里面而引发媒体的轩然大波。在媒体的参合下,演变成climate
gate气候变化门,上升成为了一场大有背景的科学阴谋scientific conspiracy,让气候界,科学界陷入巨大的信用危机。牵扯进来的人和事有:(A)Michal Mann和他的hochey sitck graph。Michal
Mann,美国物理和气候学家,现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Earth System
Science Center任director一职。 1998年,和Raymond S. Bradley还有Malcolm K. Hughes
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centuries的文章,其中包括了一张显示了地球气温在在几个世纪的稳定之后却在二十世纪末期急剧升高。1999年他们重建了数据并将年限延长到数十
几个世纪。 而这幅图,因为形状特别像曲棍球帮而被广泛成为"hockey stick graph"
而正是这幅图,成为了主流气候学家被他们的批评者批评的众矢之的。这幅图是基于北半球主要是European and North Atlantic
phenomena 地区的树年轮变化得到的其后数据,这幅图“shows the average global temperature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For the first 900 years there is little variation,
like the shaft of an ice-hockey stick. Then, in the 20th century, comes
a sharp rise like the stick's blade”(900年都非常平缓,工业革命后马上急剧上升)(B)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的政府间气象组织。由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各界科学家参与主要工作是编写气候报告提供科学技术建议给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帮助其制定决策方针。 IPCC由IPCC panel (监督委员会也是法人),Secretariat(秘书处), Bureau,和三个working group 组成。Working group I II III(每个working group有两个联席主席,一个来自发达国家,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个技术支持小组组成, working group I是研究气候体系和变化的,working group II是研究自然和认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的,working group III 是专门研究减排方案的)。panel监督委员会是由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拍出的懂行的代表组成的,而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合作组织只能以旁观监听的形式出席。IPCC的报告,由各国政府选出的科学家通过层层审核而做出的,并且IPCC不自己开展科学研究,
而是根据搜集评定综合已经发表的学术著作而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设意见。IPCC于2007年与Al
Gore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IPCC在2001年的第三个报告的summary里面引用了Michal Mann的hochey sitck
graph而遭到全方面的信用危机。(C)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和Phil Jones:CRU
是隶属于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个one of the leading
institutions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此研究机构最显著的研究结果是和Hadley Centre
合作的全球地表温度记录,这份全球气温记录追溯到了1850年。其中CRU负责搜集模拟陆地部分的温度记录而Hadley
Centre负责搜集模拟海洋部分的温度记录。这组数据记录为:HadCRUT,囊括了年,从北纬65度到南纬35度之间区域分散分布
的气温数据,并通过把地球网格化而赋予这些不同的气温记录点不同的影响度而建模得到结果,于1998年发表在了Climate
Monitor。气候变化门正是从他们的邮件被黑而开始的,
主要质疑他们的模型存在误导和错误,并且不分享原始数据。事实上CRU的工作其实只是搜集综合整理这些数据引入气温计算模型来重建气温记录。他们的原始气
温数据是从很多地方搜索或者买来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始数据来源是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CRU并没有享有所有数据的保存权和所有权以及公开权。CRU的director 是Phil
Jones,他在邮件事件爆发后企图整理所有原始数据公之于众,
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会花费他们很多时间甚至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而使他们陷入信用危机。 下图是 Phil Jones
的HadCRUT3气温图。3的意思是第三次审核重建。(D) Hadley Centre:One of the United Kingdom's
leading centres for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It is part of, and based at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Met
Office (Meteorological Office英国气候局, United Kingdom'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被牵连原因见(C)Nov
23, 2009, 也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两星期,Muir Russell技术调查委员会成立,对CRU
email事件展开调查。调查委员会由与CRU以及IPCC没有任何关系的学者组成,主席Muir Russell,
前公务员,爵士,前格拉斯哥大学校长University of Glasgow), 苏格兰司法任命委员会主席(Chairman of the
Judicial Appointments Board for Scotland)。调查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Nature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l,前爱丁堡大学副校长,爱丁堡皇家社科协会,苏格兰皇家名誉教授Professor Geoffrey
Boulton;前苏格兰National eScience Centre主席Professor Peter C BP(British
Petroleum)英国石油集团公司研究技术组首席执行官David Eyton; BCS副主席Professor Jim
Norton。很多气候界的科学家和组织,政府部门表示支持UEA并宣称这次investigation is unnecessary.Dec 1, 2009 IPCC 的chair Rajendra Pacjauri说会调查 CRU director phil jones,说他在邮件中表现轻率之后,phil jones辞职。Dec
4, 2009英国首相Gordon Brown秘书发表声明 "The approach of the climate saboteurs is
to misuse data and mislead people. The sceptics are playing politics
with science in a dangerous and deceitful manner. There is no easy way
out of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despite what they would have us believe.
The evidence is clear and the time we have to act is short. To abandon
this process now would lead to misery and catastrophe for millions."
虽然说得很好但是既然没人相信资本主义险恶政治嘴脸就不翻译他了Jan 22, 2010 英国The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宣布对UEA和CRU 邮件和数据共享方面进行调查。Jan 27,2010 Deputy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Graham Smith声明说从被公开的CRU与其他科学家之间的邮件没有做到FOI(英国free of information,信息公开法)的要求Feb, 12 2010 NATURE杂志(确定你知道这本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l在
被质疑者怀疑其公正性后辞职调查委员会。 对于Phillip的这次举动,调查委员会主席Muir
Russell说他很遗憾Philip的退出和认为他失去了他作为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专业性,但是他理解Phillip的退出。Philip
Campbell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各种偏向于UEA和CRU的各种言论:“没有任何证据指向UEA的隐藏数据 there was nothing
to suggest a cover-up by climate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科学家没有隐藏数据,如果你阅读那些邮件,你会发现只有极少的部分专业对话可能会让外行觉得那是错误的,唯一可能成问题的只是一些官方对于数据传播的限制,除此之外他们表现出一个研究者应该有的样子。The
scientists have not hidden the data. If you look at the emails, there
is one or two bits of language that are jargon used between
professionals that suggest something to outsiders that is wrong. In
fact, the only problem there has been is on some official restrictions
on their ability to disseminate data, otherwise they have behaved as
researchers should."March 1, 2010 The 英国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对 Phil Jones为首的CRU(UEA)的研究者进行公开提问。March 31, 2010,英国The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批
评了UEA 大学的信息封闭保留氛围“culture of withholding information”但是委员会没有谴责phil
jones。 委员会EAU大 可以做得更好来支持phil
jones和CRU当他们处理被要求数据共享的情况,UEA和CRU的科研声誉因此失误而失去光泽。 April
14, 2010 牛津大学毕业,普林斯顿大学phd毕业,曾于牛津供职,前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长earth science
系主任,斯坦福访问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前校长(rector是校长么?),英国国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首席顾问:Lord Oxburgh 通过对邮件时间的调查就此事件发表声明:真心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邮件有任何不妥,CRU这群人很妥当的做好最基本的科研工作(“absolutely no evidence of any impropriety in the emails, the basic science seems to have been done fairly and properly”
)帝国理工统计学家在听证会上说CRU很天真,但是没有更好的技术来产生更好的结果了。(David Hand, a statistician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ho sat on the enquiry panel, said the CRU
scientists, had been naive over their use of statistics,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the better techniques would have produced different
results. )July 7, 2010 Muir Russell调查委员会的结论: 对于气候变化这一严肃课题,CRU研究者们显示了他们作为科学家应有的诚实和严格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Climate
science is a matter of such global importance, that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honesty, rigour and openness are needed in its conduct. On
the specific allegations made against the behavior of CRU scientists, we
find that their rigour and honesty as scientists are not in doubt”
共有八个组织对Muir Russell调查委员会的结论做出了调查了并得出没有证据说明CRU伪造数据的结论,这八个组织是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UK); Independent Climate
Change Review (UK); International Science Assessment Panel (U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U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四:气候变化不是一场政治阴谋,碳交易的最大受益者是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中国在碳交易里面活动积极,如果中国有损失,完全可以像美国加拿大一样选择退出。经济是利益,环境效益也是国家利益。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现金也是前三大排放国。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日至日间开放签字,至今有约190个左右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条约于日开始强制生效。
美国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美国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 《京都议定书》
中国政府2002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自主提出了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欧盟于2005年设立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确立交易规则
中国2006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美国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焦点是“责任共担问题”而不是气候是否变化问题。各国政府在谁该减排多少,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多少资金帮助上没有达成共识。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立场:
”气候变化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合作应对。中国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
和紧迫性,一向本着对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有
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尽管金融危机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
化的决心不会动摇,行动不会松懈。”欧盟承诺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减排20%,并表示愿意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日本承诺的则是减
排25%。澳大利亚虽承诺减排25%(以2000基准年)美国首席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表示,美国要等国会通过《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后,才能正式
承诺自己的减排目标。2011加拿大退出条约,因为他们认为加拿大每天排放不到全球2%的温室气体,美国是最大的排放国之一都没有包括进去,加拿大觉得自己承受不了这种减排任务,表示可以用减排的钱买吃的。2012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欧亚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主因。近30
年对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
虽然会对地球大气起到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如果气候变暖速度过快,影响将有可能是灾难性的”看了,你还觉得欧美强收我们税?你觉得,美加都能退出,中国政府还自愿贴上去,你觉得其实中国政府。。。,,,是受?。。。。。那么京都议定书有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碳交易到底怎么回事? 谁在里面获利?《京都议定书》有一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发达国家靠不可持续发展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到达今天的发达,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同时也相对没有承担那么
多的环境责任。这个原则体现在很多方面。基本方面有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
年减少5.2%。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到2012年,比1990
年排放水平降低8%,欧盟从中再分配给各成员国。而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此外,发达国家还要以金钱或者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同
时,议定书还有一个主要的绿色开发机制(CDM),
规定两个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这个额度以“净排放
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化为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和交易。这交易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
家增加的方法,以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由于发
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
成本也低。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
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这个市场而已是强制的市场也可以是自愿市场,一些大公司通过倒卖碳排放指标而从中获利。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
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
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
大的经济收入。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被《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但中国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近两年来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核 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领先全球。2007
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得73%,2008年更是惊人占到84%。目前中国有近2000个CDM项目获得国家发
改委批准,有267个CDM项目在EB成功注册。印度、巴西、中国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项目注册数目最多的4个国家,占据了全球CDM项目总数的75%。
种低碳经济既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也可以带来经济转机。他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马
上确定就要枯竭的化石能源的依赖性,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要说谁是最大获利者,我觉得是全人类以及后代。五:工业革命以后气候确实在变化,是完全没有争议的,人类对气候变化有影响需要节能减排也是没有争议的,争议的是人为因素对全球升温是否有影响,影响多大。这一结论在世界范围的学术界达成一致共识。多
种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后, 全球地表
气温变暖,高层大气变冷,极端异常天气(干燥或多雨狂风,极寒极热,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这
些都是没有疑问的被一致认可的。并且,没有自然因素可以解释今天发生的这些现象。争议的只是远古时期气温记录重建和对于气温变化周期的猜想,没有证据可以
证明地球气候处于一个什么期,科学界大部分认可并认为今天的气候变化,非常可能是由于人类不可持续发展而引起的。首先是各国科研机构:2001 17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issued a joint statement, entitled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explicitly acknowledging the IPCC position
as repres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The statement, printed in an editorial in the journal Science on May 18, 2001 was signed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Australia, Belgium, Brazil, Canada, the Caribbean,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Ireland, Italy, Malaysia, New Zealand,
Sweden, Turke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17国学术界签字,在Nature上发表联合声明。2005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 nations, plus Brazil, China
and India, three of the largest emitter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signed a statement on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statement stresses that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is now sufficiently clear
to justify nations taking prompt action, and explicitly endorsed the
IPCC consensus. The eleven signatories were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taly, Japan, Russi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11国包括世界最大的三个温室气体排放国联合签字。2007
In preparation for the 33rd G8 summit,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5 nations issued a declaration referencing the position of the
2005 joint science academies' statement, and acknowledging the
confirmation of their previous conclusion by recent research. Following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the declaration states, "It
is unequivocal that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and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is is predominantly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atmosphere. These changes will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Earth unless counter-measures are taken.“ The
thirteen signatories were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taly, India, Japan, Mexico, Russia,
South Afric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13国家联合确认自己的声明,并说非常有可能是人类原因造成。2008
In preparation for the 34th G8 summit,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5 nations issued a declaration reitera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2005 joint science academies’ statement, and reaffirming “that climate change is happening and that anthropogenic warming is influencing many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ystems.” Among other actions, the declaration urges all nations to “take
appropriate economic and policy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society and to encourage and effect changes in individual and
national behaviour.” The thirteen signatories were the sam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that issued the 2007 joint statement.人为原因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减排2009
In advance of the UNFCCC negotiations to be held in Copenhagen in
December 2009,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the G8+5 nations issued
a joint statement declar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supply are crucial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of humanity. It is essential that world leaders agree on the
emission reductions needed to combat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The statement references the
IPCC's Fourth Assessment of 2007, and asserts that "climate change is
happening even faster than
global CO2 emissions
since 2000 have been higher than even the highest predictions, Arctic
sea ice has been melting at rates much faster than predicted, and the
rise in the sea level has become more rapid." The thirteen signatories
were the sam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that issued the 2007 and 2008
joint statements.
来自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其他几个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PNAS)发表了一篇名为Expert credibility in
climate change的文章,调查了1372
名气候学家的著作和引用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97–98% of the climate researchers most actively
publishing in the field support the tenets of ACC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outlined by the IPCC and
再看看各国其他科学行业对IPCC和气候变化支持和发表各种声明的有:Inter
Academy Council,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cademie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Royal
Society of the United Kingdom,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merican Chemical S American Institute of P
American Physical 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P European
Physical S European Science F 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 American Geophysical U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 European
Geosciences U Geological Society of A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 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 Canad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UK); World
Meteorological O American Quaternary A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Wildlife V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
American Society for M Australian Coral Reef S
Institute of Biology (UK);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The Wildlif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merican Academy of P American
College of Preventive M American Medical A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 Australian Medical A World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 American Astronomical S
American Statistical A Engineers Australia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ustrali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reat Lakes
R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New Z World Health
O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再来看中国专家解释(我发现抄袭业内人士的话比自己写起来利索 )中国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首
先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二者的上升幅度都表现为人类排
放源较多较强的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二是温室效应的基本物理定律能够很好地解释“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增暖”以及“高层大气变冷”的现象。三是只有考虑人类活
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过模拟而再现出近百年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四是在地表—大气—海洋温度、水循环、冰冻圈以及极端天气
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中,越来越多地分辨出人类活动的影响。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因素都无法解释当今全球变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无论是采用严格的统计分析,
还是利用气候模式模拟作为分析手段,近百年全球增暖趋势都不可能归因于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种自然因子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气候增暖。近
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虽然
会对地球大气起到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六:科学上达成共识的气候变化的各种证据。(
了解下气候界发表的Top20杂志:1 NATURE ,2 SCIENCE,3 GLOBAL CHANGE BIOL ,4 J CLIMATE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5 GEOPHYS RES LET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1974.,6 J GEOPHYS RES-ATMOS ,7 CLIMATIC CHANGE ,8 P NATL
ACAD SCI USA ,9 CLIM DYNAM ,10 QUATERNARY SCI REV ,11 ECOL APPL ,12
ECOLOGY ,13 INT J CLIMATOL ,14 EARTH PLANET SC LETT ,15 ECOL MODEL,16
GEOLOGY ,17 PALAEOGEOGR PALAEOCL ,18 PALEOCEANOGRAPHY ,19 GLOBAL
BIOGEOCHEM CY ,20 OECOLOGIA )
(1)气温上升证据Global temperature rise:抛开陷入此次信用危机的IPCC, MICHEAL的曲棍球棒图,CRU的Phil Jone的图不说,下面这幅图是一张集合了十篇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气温文献的对比图下面有他们发表的出处。(注意时间轴是不一样的)(dark
blue ): The Holocene. (blu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light blue ): Ambio. Modified as published in
Science.(lightest blue ): J. Geophys. Res..(light green
831-1992): Science.(yellow 200-1980):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doi:10.GL017814.(orange 200-1995): Reviews of Geophysics. doi:10.RG000143(red-orange ): Geophys. Res Lett.. doi:10.GL019781(red 1-1979): Nature. doi:10.1038/nature03265(dark red ):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1107046中国气象局对中国气温变化及预测结果:()(2) 海冰减少证据Declining Arctic sea ice Data:
其实,关注全球海冰变化本来就是误导性质的。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rctic Climate Research
Center pointed
out:基本上所有的气候变化模型没有怀疑的得到了北半球海冰随温室效应减少趋势,但是南半球的模拟则没有这么明确,事实上,南半球的海冰有可能增加,因
为全球变暖空气中溶解水蒸气的饱和度会增加,从而导致更多的雪会积累在南半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US)
(3) 海平面上升证据:Sea level rise
“Global sea level rose about 17 centimetres (6.7 inches) in the last
century. The rate in the last decade, however, is nearly double that of
the last century.” (Church, J. A. and N.J. White, 2006 published on
Geophys. Res. Lett) (Douglas
1997) Data source: The Permanent Service for Mean Sea Level (PSMSL),
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 in Liverpool, England.
(4) 海洋变暖Warming oceans:The
oceans have absorbed much of this increased heat, with the top 700
meters (about 2,300 feet) of ocean showing warming of 0.302 degrees
Fahrenheit since 1969. (Levitus, et al, 2009 published on Geophys. Res.
Lett)The heat is most noticeable near the Arctic, where water
temperatures are as much as 10 degrees above average, said Waleed
Abdalati, director of the Earth Science and Observation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5)极端异常天气:Extreme events:
这个最好说,中国近几年的洪水,英国这两年的天气,这两年的飓风,海啸。你不要跟我说他们在以前都是平凡发生的。举例说明:北极冰减少引发极端天气:(中
科院:Jiping Liu, 2012published by
PNAS)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可以引起冬季大气环流的变化(这种环流变化不同于AO),从而减弱了北半球中高
西风急流,使其振幅增强,即变得更具波浪状。这种环流变化使得北半球中高纬阻塞形势出现的频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冷空气从北极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入侵的频率,
造成北半球大陆地区出现低温异常。另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从而将大量的局地水汽从海
洋传输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上述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如果北极海冰继续减少,我们很可能会在冬季经历更多的降雪(特别是强降雪过程)和严寒天气。
(6)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acidity of
surface ocean waters has increased by about 30 percent.(NOAA, 2012) This
increase is the result of humans emitting more carbon dioxide into the
atmosphere and hence more being absorbed into the oceans.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absorbed by the upper layer of the oceans is increasing
by about 2 billion tons per year. (Copenhagen Diagnosis, p. 36.)(C. L.
Sabine et.al, 2004)
(7) 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闯历史高点证据:This
graph,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atmospheric samples contained in ice
cores and more recent direct measurement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atmospheric CO2 has increased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ource: ) (NASA,2012)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The
European Project for Ice Coring in Antarctica(EPICA)(最大最新的世界冰心研究项目)
“Dome C ice core enables us to extend existing records of atmospheric
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back to 650,000 years before the
present. A combined record of CH4 measured along the Dome C and the
Vostok ice cores demonstrates, within the resolution of our
measurements, that preindustrial concentrations over Antarctica have not
exceeded 773 ± 15 ppbv (parts per billion by volume) during the past
650,000 years. Before 420,000 years ago, when interglacials were cooler,
maximum CH4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about 600 ppbv, similar to lower
Holocene values. In contrast, the N2O record shows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278 ± 7 ppbv, slightly higher than early Holocene
values”(在工业革命以前过去的650,000年里面,南极洲的甲醇浓度没有超过773
ppbv,在420000以前的间冰期(就是所谓的冰期之间的暖期),甲醇浓度没有只有600ppvb左右,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只有298ppvb.)
(8) 太阳活动无法解释气温变暖证据: solar cycles: 近三期的太阳周期有什么特别变化么从1975年到现在?木有。Irradiance: Physikalisch-Meteorologisches Observatorium Davos" (PMOD), International sunspot number: NOAA
(9)火山说也不能解释长期温度上升证
据:事实上,一次超级火山爆发的温室气体量可能远远超过人类社会温室气体的总和,但是这种影响机会非常少(你死了可能也还没看见),时间非常短(二氧化碳
和水是自然温室气体的最大贡献者,但是他们在大气中lifetime非常短尤其是水,只有9天相比人类排放的其他温室气体几十年几百年来说非常短),并且
集中在无人地区造成局部大气成分变化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小,更不会构成全球性的长期的温度升高。当然同时,根据2011年Sid Perkins
发在nature上的报告数据指出,全球火山平均每年喷发1.3亿至4.4亿公吨的二氧化碳,而2010年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50亿公吨。并且,据史
密森尼研究所“全球火山计划”
(GVP)负责人李·斯贝尔特说,事实并非如此。“全球火山计划”收集整理有关地球活火山的档案、分析数据和散布的消息,用40年来的数据证实地壳下面一
切正常。斯贝尔特说:“如果你着眼于过去200年的数据,会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火山爆发次数确实在不断增加。但这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实际情况,只是我们的研
究力度加大了。七:关于现代气温记录和远古气温记录
先科普一下世界气温记录的状况和来源:最早的直接气温记录也就是近100-150年来的事情,这些记录就是各地气候站的天气气球或者水温记录等。
在1970年左右,这些气候站都是在陆地上的,并且都集中在北半球。海洋气候站则皆为船只气候站。直到卫星气温记录从1979年开始而将所有海洋记录换为
卫星记录。而在这之前的,所谓的地球几千年来气温变化或者什么冰期和暖期的根据都归纳到古气候学,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建模得到的。 这
些间接的数据可以通过 rocks,岩石 sediments,沉积物,ice core冰心, tree rings, 年轮,corals,珊瑚
shells 贝壳and microfossils 微体化石等等。并且,全球气温记录搜集这种东西不是一件小工作,全世界也就没几个数据来源。 目前全球最大的几个全球气温模拟机构是(1)NASA’s GISStemp, 美国航天局和NOAA合作通过利用Global Historical Climate Network-Monthly (GHCN-M),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 数据(最大的数据库了世界上),使用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RSST) analysis.方法得到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后来美国航天局又开始采用卫星标记来记录温度) (2)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 就是这次邮件门的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CRU和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合作的项目,方法同NASA一样 (3)Remote Sensing Systems’ RSS,这是一个美国加州的公司,提供的卫星气温记录被广泛引用 and (4)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Huntsville’s UAH.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是第一个通过卫星来建立全球气温模型的研究机构。
这两种气温记录方法中,第一种气候站数据搜集方法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覆盖面不广的问题,而科研机构要做的就是通过建模除掉这些不利因素如把世界地理上网格
化,计算每个不同气候站的影响因素。第二种卫星温度记录也不是什么万能的好东西,卫星是不能直接测量温度的,他所做的就是测量低层大气中的氧分子含量,因
为氧分子含量和气温是成正比的。首先这就是一种间接手段,其次,这个低层对流层的温度应该是要比地表高的。要用来和以前气温比较,也要引用各种模型。而整
体上,这两种方法要和古代温度比较,也都要通过计算。这也就是为什么其实全球数据来源就只有那么几个,但是由于算法的不一样,会出现各种结果。再举一个例
子来解释这个就是比如气温,阳光,冰层厚度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季节变化的,不仅是这个,没几年,还有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太阳周期等等,当我们比较很长一段时
期的地球环境变化,就要消灭季节和周期的影响,这里面存在各种模型了就。这也就是你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什么标准的东西。主要建模方法
有:calculating anomalies(NASA and Hadley/CRU用这个方法); Common Anomaly Method
(CAM)(NOAA用这个方法建立NCDC的气温图); Station Method (RSM) and the First
Differences Method (FDM).NASA:); 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参考见面给出的phill jone的图; RSS:;
:这些数据和原始图都可以在其官网上找到,嫌麻烦,引用一个综
合了所有数据的图如上。其中NOAA就是当年美国航天局的表面温度记录。可以看到这四个组织得到的结论显著的相似:全球温度在1880至今持续升高。 再看古气候:冰心主要有这么几个项目:The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GRIP)wa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rganised through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Funding came from 8 nations (Belgium,
Denmark, France, Germany, Iceland, Italy, Switzerland, and United
Kingdom), and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GRIP successfully drilled a 3028
metre ice core to the bed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t Summit, Central
Greenland from 1989 to 1992 at 72°35′N 37°38′W.There was a follow-up U.S. GISP2
project, which drilled at a glaciologically better location on the
summit of the ice sheet, produced an ice core 3053.44 meters in depth,
the deepest ice core recovered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European Project for Ice Coring in Antarctica (EPICA)
i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project for deep ice core drilling in
Antarctica. Its main objective is to obtain full documentation of the
climatic and atmospheric record archived in Antarctic ice by drilling
and analyzing two ice cores and comparing these with their Greenland
counterparts. This site (75°06′S 123°21′E, 3233 m above sea level,
560 km from Vostok Station). Drilling was completed at this site in
December 2004, reaching a drilling depth of 3270.2 m, 5 m above bedrock.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re was first published in Nature on
2004/June/10这是一张集结了各种其后数据,包括这几个项目和气候争议门CRU的数据做出的地球气温变化图,可以看到,被大众广
泛引论的四个冰期也在其中,然而,就目前的科研水平做出的这张图来看,你看到了地球气候的有何规律可循?没有。人们并不知道地球气候很久以后会怎样,我们
知道的是近几千年来,地球温度大至是稳定的而在最近却异常升温。而这,和人类活动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发现网上没有特别好的中文资料,但这个话题早晚会进入公众视野,所以就来详细答一下,希望以后有人会用到。对于公众而言,大部分关键信息都可以在中找到,并且是目前最为权威和客观的信息源。但由于这是面对各国政府的,会比一般公众需要的信息更为详细,读起来也比较费劲。总的来说,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是真的,并且这种暖化是由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但是需要强调时间尺度:比如在年际到十年尺度上,重要的是这些气候系统,以及火山喷发(全球温度降低)这类独立事件。但是,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自然波动之上已经、并将会继续升高温度。这不是什么经济利益和阴谋阳谋,所有数据都是公开每个人可以查看的;这两点在科学界没有什么争议,更多的是一个科普话题和政治撬杠。值得探讨的、科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是未来会变暖多少,变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学界还没有共识,但是大量的综述、多国研究组的对比研究正在进行中,力图整合智力资源、形成共识。对于每一个科研工作而言,他/她研究的不是“全球变暖”这个话题,甚至不是“气候变化”,而是大气中的成云过程、大气痕量气体反演、海洋浮游生物动态、陆地植被遥感、冰川动力模型等等具体的领域;每一个人都只有少数几个擅长的领域,没有什么人是“全球变暖专家”,所幸对前面两点的理解仅仅需要科学常识。由于各个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同时发现了大量暖化及其后果的证据,人们认为可能会有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结果,这个话题才逐渐被关注。为了更好地预测和应对,人们组织了像IPCC这样的科学家-政府之间的沟通平台、许多新的交叉学科项目、以及像Nature Climate Change这样的专业杂志。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国协商,所以这变成了一个政治议题;可能的灾难性结果和政府间的合作能激发公众想象,又把这个变成了一个媒体话题(主要是在欧美)。同时,有的利益团体之间相互攻击、抹黑,各种阴谋论也就自然出来了。但是后来的这和科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气候门事件什么的也仅仅是个舆论事件。这个问题有太多不同的侧面,所以我拆成了三个小问题,前面三个是关于全球变暖的机制,最后一个是解释一些流行的怀疑和各个利益团体的博弈。欢迎大家提出其他侧面,欢迎指出错误或晦涩难懂之处。==================================================1. 全球气温是在变暖吗?简而言之,是的,证据非常多,目前尚没有确凿的反面证据。详细一点来说,在百年尺度上是在变暖,十年尺度内有很多波动。百年尺度上,变暖的速度本身也在增加,同时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增加得比低纬度地区快。下图取自(2007),显示从1850年工业革命到2007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上栏左图表示地面温度变化,右图显示对流层平均温度变化,单位是摄氏度每十五年;对流层是地表到地表以上10公里左右的底层大气。清晰可见北半球高纬度变化更大。下栏显示平均温度曲线,黑点代表每年平均温度,蓝线和蓝色区域表示平滑后曲线及可靠范围;四条直线是不同阶段的趋势,可见趋势本身是在增加的。换句话说,过去150年内全球气温显著升高,并且升高速率在加快。1850年以来的温度记录大部分来自于站点数据,而更早时期的温度记录则需要利用氧同位素浓度、孢粉、树轮等记录进行重建。其中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统计方法去调整误差和减少不确定性,比如站点数据对城市扩建效应的剔除。过去近三十多年来有覆盖全球的卫星遥感温度数据,有很高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也指向了同样的结论。许多数据机构都有详细的数据和可视化,公众都可以下载或查看,比如和。NASA是个很好的信息源,因为气候变化在美国有很多争议(下文会提到为什么),NASA需要向公众澄清,所以做了很多科普文章(比如)和很酷炫的实时数据可视化,在这里放一些截图和相应的链接。这个是NASA的程序,可以实时查看卫星位置、温度、降水、海平面高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这是中国的温度数据:这是美洲水分异常的数据,另一个和气候变化相关但可能更重要的主题:相应地有手机端和平板端的app,可视化方式类似,苹果版的在这里:==================================================2. 人类如何能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简而言之,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阻止能量从地球释放到太空,升高温度。可以说是有更多的太阳能被压在了大气层以内。进一步的解释相对复杂一点。一般而言,地球处在一个能量平衡当中,从太阳光的短波辐射接受能量,同时通过长波辐射(红外线)将能量辐射回太空;这一来一去能量平衡,温度稳定。大气中的每一种气体对于吸收的波长都有自己的偏好,而温室气体更偏向于吸收长波辐射。吸收了长波辐射之后气体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向地表增加能量输入(同样也是长波辐射)。升温以后的大气及地表也会向太空释放更多能量,所以最终地球仍然会达到能量平衡,但是会停留在更高的温度上。由于这些升温都是经典物理的简单机制,科学家很早就知道了温室气体的效应以及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可能后果。比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896年给出了,G. S. Callendar在1938年也给出了,但是当时并没有足够多的观测资料进行验证,所以人们在二十世纪初并没有当回事。但是,相应的基本机制是早己经有的共识。现在的观测资料和证据后文会提到。下图来源于,显示不同气体对不同波段辐射的吸收,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吸收百分比。第一栏中红色为进入大气的波段,以可见光为主,蓝色为从大气进入太空的波段,以红外为主。第二栏显示大气总的吸收比,第三到最后一栏显示几种气体的吸收曲线。以第三栏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为例,在长波区域有一个很强的峰值,说明增加二氧化碳之后会吸收更多本来会输出到太空的能量,增加地表温度。第五栏是氧气和臭氧的吸收曲线,其中UV(紫外线)部分基本被臭氧吸收。这是为什么臭氧在高层大气(平流层)时被称为生命之伞,因为它能够阻挡紫外线到达地面;而在低层大气,臭氧对长波的吸收让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二氧化碳仅仅是温室气体的一种(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其他气体,比如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有很大影响,其重要性取决于温室效应强度、人类的排放量以及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上图同时表明水蒸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人类并没有直接影响水蒸气浓度,但升温有可能会导致大气中水蒸气浓度增加,进一步导致升温,所以是一个潜在的。其他更为危险的正反馈机制下文还会提到。气候变暖是个百年尺度的问题,但是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速度放在任何尺度下都是惊人的。下图是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二氮在过去一万年以来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三种人为大量排放的气体在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升高。即使不考虑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对海水的酸化效应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除温室气体之外,人类对气溶胶和地表覆盖也有影响;这两者改变了地球的反射率,改变有多少短波辐射被吸收,进而改变全球温度。但是这些因子中有的是增温作用有的是降温作用,所以计算人类的总影响需要考虑诸多正负因子。各因子影响的具体测算可以看。==================================================3. 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吗?简而言之,是的,目前观测到的近150年间的温度升高是由人类造成。更准确一点来说,气温波动是地球系统的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有不同的范围;比如在十年尺度上,重要的是这些气候系统,以及火山喷发(全球温度降低)这类独立事件。但是,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自然波动之上升高了温度。虽然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排放会造成气候变暖,但是倒过来讲现在的气候变暖是否是由于人类影响并不容易。理想情况下,如果要确认全球变暖是否是人为造成的,只能进行控制实验,对比有人类影响和没有人类影响的情况;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没有办法进行。但是仍然有许多证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被用得最多的证据之一是温度和二氧化碳上升的曲线;其实这一条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相关和因果是两回事,完全可以是温度升高造成了二氧化碳上升,或者有其他机制影响。下面我就选取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意思、有说服力的证据。第一个是对流层底部和平流层底部的温度对比。对流层在地表以上,平流层在对流层以上,两层之间物质交换较少,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几乎全部进入对流层。根据前文提到的温室效应原理,我们应该会观察到对流层温度增加,因为温室气体吸收了更多长波辐射;同时,我们应该观察到平流层温度降低,因为在对流层的温室气体阻止了长波辐射进入平流层加热气体。换句话说,能量从平流层转移到了对流层。而这正是卫星数据观测到的情况。下图来源,显示了1973年到2013年对流层的升温和平流层的降温。这个数据也是反驳“气候变暖由太阳周期引起”这种说法的证据,特别是平流层温度下降;当然更直接的反驳是对太阳耀度的(半个世纪以来是下降的)。第二个是计算机模型的模拟。这是科学家目前最接近“控制实验”的办法。如果模型在考虑所有已知影响因子和机制的情况下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时期变化),那我们可以再进行一次“控制模拟”,模拟没有人类排放的情况会如何。然后,我们可以比较两种情形下模拟的结果,计算自然情况下的变化,以及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带来了多大的效应。下图取自,其中黑线是观测数据,红色区域是不同国家23个模型模拟的结果(面积代表不确定性),蓝色区域是去掉人为排放的模拟结果。三幅图分别显示了陆面、全球平均和海面的温度。这个计算表明,自然波动并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趋势,而观测到的温度上升是由于人类排放造成的。关于这些模型最通俗的解释,可以看中第四点。==================================================4.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质疑全球变暖?支持/反对人类造成全球变暖的声音背后各有什么利益推动?总的来说,反对方比支持方有大得多的利益动机。目前来看情况是这样,历史上类似情况出现时也都是如此。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一次的特点,第一个是问题庞大、科学家之间需要很大努力才能达成共识,第二个是可能的后果比以前的情况更加广泛。先澄清一点这里写的“科学家”概念。媒体报道中有的“科学家”其实和大家想象的科学家是很不一样的;至少美国媒体或政客使用“科学家”一词时,常常仅仅表明该人有一个博士学位,甚至理科工科什么专业都可能,而且现在在做什么也都有可能。同时,科研中的划分极为细致,就像一个做大气动力的科学家不会了解凝聚态物理一样,一个做高分子材料的科学家也不可能了解海洋生态学;但是他们都被称作“科学家”。我在这里讨论的“科学家”指的是目前在大学或者国家研究所从事地球科学、百年尺度气候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对于不知道相关领域专家的读者,在看到各种“文献”时判断可信度最容易的办法,是看发表的杂志是否同行评审且属于),同时作者和团队是否属于你了解的大学/科研机构。这里并没有歧视私人研究机构科学家的意思;只是私人研究机构利益链条非常复杂,而且主要研究、进展仍然是由大学和国家研究所在推动的。a. 支持者的利益动机第一个可能通过支持获益的是科学家群体。一个合理的怀疑是,每一个科学家都能通过这个话题申请到更多的研究经费,于是科学界整体往这个话题上靠,形成所谓的“共识”;这也是很多(低端)阴谋论者的论点。这个怀疑的主要问题在于,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想追名逐利,那最好的方式肯定是反对这个结论,而不是支持。原因一:科学界仅仅对新的发现感兴趣。“全球变暖”人类已经知道几十年了,不存在什么进展可言,现在仅仅是每年有几篇新的文章进行最新的综述;相反,如果能够找到相反的证据,这倒是一个大发现。原因二:在全球范围内,有更多的资金愿意去支持反对者的研究,而且这些资金是来自于私人,有更多的“灰色地带”带来个人利益。这其中原因会在“反对者的利益动机”中提到。现在没有什么科学家跳出来说全球变暖是假的,是因为没有找到真的证据;并不是说科学家都很有节操,只是他们还想在圈内做人而已。对于科学家而言,被发现造假甚至是失误,职业生涯基本就毁了。最好的例子是前段时间的小保方晴子事件;从她导师自杀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这种名声对科学家有多重要。能够查到的公开说全球变暖是错的/假的人,大部分是独立机构养的科学家,或者退休的物理学教授一类人。比如影响较大的反对全球变暖的,有三万一千的签名,汇集了一些名人,并且声称大部分签名者为科学家;后据调查,签名者仅仅需要本科学历,三分之一确实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是工科,基本没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稍微提一下其中领头的;他是少数能算是“科学家”的全球变化反对者。该君退休前做卫星的,算是相关一点。不过他最有名的一点,是环境问题都反对:多年前反对“紫外线和黑色素瘤的关系”,反对“臭氧空洞是由氟利昂排放引起的”,最近又反对“二手烟的公共危害”,现在反对“全球气候变暖由人类引起”。PBS的2012年做了个纪录片,里面有很多Singer的采访,各位看看就明白了。可能获取利益的另一方是各国政府,或者具体而言是某些政客。为避免敏感,这里以美国为例。不管是气候变化还是其它更小尺度的环境问题,共同之处是问题的后果不会由问题的制造者承担,近似一种,市场无法解决,只能通过政府的法规、税收进行协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扩大联邦政府控制力的手段。我对美国政体和法律不太了解,但是有两方面可能让这个倾向(在美国)不会很严重:一方面是美国法律体系基本出发点之一是提防联邦政府扩大,所以借风使舵有一些困难;另一方面是政府上层的既得利益者并没有太大对科研经费的直接控制。科研经费是层层下拨,在上几层之后就已经是科学家在做决定了,而且常常是一线的科学家轮流决策(比如NSF的决策体系)。但是这一方面我不太了解,也希望有更了解的人解答一下。最后一个是各国政府之间会通过气候公约进行相互钳制;这一点的利弊关系和相应的制约都更复杂,下文会继续讨论。b. 反对者的利益动机反对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是各传统能源行业,以及各个对环境影响巨大的制造业。在大部分国家,传统能源行业和制造业的这些财团实际上是能操控国家决策的,更不用说媒体;同时能源行业养了一大批科学家,计算自己的环境影响和优化决策,所以能对科研造成一些影响。这个利益链条也是我个人认为全球变暖作为政治问题最可怕的地方。这其中原因很简单: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式无外乎谁破坏谁承担,但是没有财团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但是实际上,这些财团才占据了最大的话语权。对这些利益链最大的控制是市场本身,这也正是人们提出用“碳排放交易”来市场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越重要的环境类问题越会触及更大的利益链,这些利益链是可以控制政府、科学家和媒体的;类似的事情在人类工业发展中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例如,通过《寂静的春天》人们开始知道作用有多可怕,原理直观,证据确凿,现在各国都已经严格禁止;但是当时DDT已经是化工产业和农业的重要利益来源,《寂静的春天》作者已经是著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受到大量的人身威胁和媒体甚至国家农业部的攻击。而另一方面,这是1947年时代周刊上的广告:同样,流行病学第一次发现二手烟的巨大危害时,人们尤其担心对于婴幼儿肺部的影响。而是这当时万宝路的广告:其他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现在知道铅和骨痛病的关系,各国已经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含铅汽油的巨大危害是由发现的,彼时他已经是著名科学家。石油公司的反应是,先尝试人身威胁和收买。Patterson决定以一己之力毕生对抗这个事情之后,石油公司利用自己的科研团队去影响公众和政府,甚至动用资源让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排挤Patterson对大气铅含量工作的参与,即使他那时已经是公认的顶级专家。同样,由于发现氟利昂对臭氧的连锁反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他也有十几年的时间独自对抗来自整个氟利昂产业的威胁和打压。Rowland的努力促成了,是一个政府间合作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非常成功的例子(也是半市场化地解决的)。前面的例子都是滴滴涕、含铅汽油、香烟、氟利昂这些利益链条;相比涉及传统能源产业和制造业的各个方面的碳排放(全球变暖)问题,这些例子都只能算是零头。全球变暖背后的压力和利益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全球化的,没有国家自动需要为此负责,这就是所谓的国家间的零和博弈,同时也是难以解决的地方。但是碳排放问题也有一些乐观的地方。在前面这些例子里,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了本国人民,国家有责任管理,工业界惧怕公众知情于是会对研究进行直接打压;而国家政府不直接对温室气体负责,也不会对工业界直接产生压力,工业界也不会直接打压或者扭曲事实。另一个乐观的地方是因为目前的信息透明度远高于当时,大部分重要的卫星数据等都是公之于众的,很难进行暗箱操控,也不再需要“英雄”式的科学家孤军奋战。所以目前有的传统能源行业的公司已经从开始的否认气候变化到现在的承认气候变化、帮助制定行业标准、研发新兴能源。这也不是因为公司们有节操;而是因为如果大趋势如此的话,这样反而能占领先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还有其他的一些“反全球变暖”的“获益者”,主要存在于美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现在是达成减排共识的很大阻力;在很多方面中国和欧盟都比美国积极。第一个群体是宗教人士,认为这些都是上帝的事,否认科学研究。这些人和反对进化论、反对同性恋的群体有很大重合。这个原因在中国听起来很愚蠢,但是美国其实是一个宗教性非常强的国家,至少每一任总统在名义上都是基督徒。比如有一个议员说"only god can change climate...some people who are so arrogant to think they are so powerful they can change climate."。前段时间新闻报道此君负责环境和公众事务了,很多网站和facebook上相关研究的人上各种挖苦嘲讽。第二个群体是美国的右派人士,和反对禁枪、提倡缩减政府的群体有很大重合。其中可以算是基督教保守主义的人也和第一个群体重合。他们的观点是不希望政府扩大规范和管制权力,支持传统能源业发展(其中当然有利益关联)。比如,佛罗里达(很右的一个州)州长 Rick Scott 表示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全球变暖由人类引起,里分析了一些原因,里面的视频记录了佛罗里达的几个科学家试图说服州长(这几名科学家基本都是各自领域的大牛)。网传的那些全球变暖阴谋论基本都是发源于美国,应该很多都是这些群体出资撰写的。当然美国自己的媒体也是有很多反思的,前文提到的纪录片就调查了从2008年到2012年为什么阴谋论越来越流行,背后是有哪些财团在影响。墙外人士可以之间看。然后几乎所有反对者,包括Jim Inhofe这些人,都会说“我不是科学家,但我觉得……”,美国媒体也特别喜欢用这些梗开玩笑,比如Colbert( 抱歉没有能找到墙内的)或者。再有一个原因并没有直接导致阴谋论或者反对观点,而是导致人们觉得一直有反对观点。美国访谈节目有一个惯例,总是喜欢找两方观点相对的人进行讨论/辩论。而气候变化是个老被拿出来说的事儿,也总是找得到反对者,所以大家就总是有两人在那争,看起来问题一直有争议。John Oliver就是嘲笑这个事儿的。所以总体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愿意相信阴谋论的人的话,还不如相信“反对全球变暖”是一个阴谋;至少逻辑上更有可能。各种阴谋论林林总总,但是一个比较好的分辨方式是先把问题归结为一个个科学问题,再去google scholar里搜索每一个问题,看是否有可靠杂志上的文章讨论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炒股是零和博弈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