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电影叫什么被多少个学校有权利开除学生吗开除

《古惑仔》系列害了人吗?是如何害人的?
按投票排序
628 个回答
其实是真的害了。黄秋生做客香港议员黄毓民的节目时,主持人们调侃叫他大飞哥,他谈过这事:「我到内地拍戏的时候,遇上当地的青年,见我就叫我大飞哥,年少时看了古惑仔加入黑社会,很崇拜我,但我看他手指都被砍断了,心里是后悔的。以前拍这种电影,教坏了不少后生仔。」
其实我觉得真正害人的不是其中的暴力,而是把人情看得过重的价值观。我仗义我就可以不劳动了,我仗义我就可以不上学了,我仗义我的人生就圆满了。仗义是一种品质,但不是生产方式,而《古惑仔》系列,却把“仗义”两个字推上了圣坛,让太多人以为我仗义我就能走遍天下了。但实际上是,仗义是一种美好的性情,而性情是不能当饭吃的。很多人甚至盲目鄙视那些用功学习和劳动的人,而自己借着青春期的荷尔蒙遇事就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人甚至不分析是非曲直,盲目“仗义”,从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但又总觉得有那么点心虚,到底是心虚什么呢,自己也说不出来。所谓的”兄弟之间的感情“,因为这种单一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渠道,而被夸张了。人情永远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交往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不能构成社会生产,不是人类的生产力、生命力。在人的生命力中,生产力才是生命尊严的根本所在,人性的光辉,只是光辉罢了。本体不在,光环焉附?只靠人情维系的社会体系,是一定会崩塌的,因为没有躯干。真正的香港黑社会都是以生意为本的,暴力只是解决问题的简洁手段。而那些电影弱化了生意,强化了人情,这种“我仗义,我自豪”的浮躁价值观延续了几十年,至少两代人。我想,与《古惑仔》系列有脱不开的关系。很多人,绝大多数人,是为了打架而打架的。即使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潜意识里也是如此,无法否认的。遇到问题,努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发现最佳方式是暴力之后再使用暴力,是正常的生活;找个岔就想着“嘿,管刀揣着好些日子了,今天可算能出鞘了,走起!”肯定不是健康的生活。。————————————————————————————————————————————另一方面,稍显畸形的呈现方式,对反对和惧怕暴力的人来说,降低了“仗义”的价值。让人们觉得如此廉价、不清醒、缺乏理智的仗义,倒不如不要的好。从而形成了“优等生”“差生”的两派分化格局。一派崇尚学习,鄙视仗义;一派崇尚仗义,鄙视学习都不健康。你们看那些三观很正的人,上学的时候都不会是两派分化的成员,起码心里不是分化的。而最最悲哀的结局是,前者失去朋友,后者失去自我。无一不是缺憾的人生。^^^^^^^^^^^^^^^^^^^^^^^^^^^^^^^^^^^^^^^^^^^^^^据说上了知乎日报了~受宠若惊。评论里的反驳我就不回了,因为我觉得都是理解的问题,不是回答的问题。之所以说最大的危害是把人情看的过重,是因为:其它所有的危害都显而易见是错误的,是人们知道是错还要去犯的,这样的危害,并不可怕。可怕的危害是,把它当成是对的,好的,真善美的,但实际上却不是的。这是愚昧的源头。我记得我爸爸跟我说过一件事,说某好朋友找他一起去干事业,每年他什么都不做就能拿十几万,那还是多年以前。他没有去,他说:因为干什么都不能越过大哥。我理解他的想法,但是,我也知道这其中的不健康。他们把辈分、情义看的过重,在我看来是愚昧庸俗的思想。如果是我,我会出去挣更多的钱,回来给大哥花。追求实际的利益才是接地气的、清醒的做法。至于那个圈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不是什么危害,因为就算你去接触那个圈,选择这种社交方式,你也会渐渐认识到@yolfilm所述的那种情状,然后选择深入还是远离,这一点上,古惑仔电影并未造成实际直接的伤害。而更多的人学习的崇拜的只是那个敢做敢当的浩南哥,那个有黎姿那么漂亮又善良有趣的细细妹(小结巴)女友的浩南哥,那个小人物但是又在台湾取得成功的男人山鸡。他们把这当成好的,来喜欢和颂扬,很少会想起那个九龙冰室里瘸腿的浩南哥。人情饱满的社交可以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但是却没有实体的尊严,因为没创造价值嘛。时间久了,人就会陷入外强中干的自我保护机制,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干高尚的事,却仍然找不到自己踏实的尊严。外强中干会使人越来越抵触批评,抵触改变。这种精神上的腐蚀,是逐渐深入骨髓的,是会在『非古惑仔圈』里悄然蔓延的。这还不算最大的危害么?说实在的,那些标榜『仗义』的人,往往是爱『仗义』的人,而不一定是『仗义』的人,他们也不爱『仗义』的人,因为他们爱不起,不能理解,而且自惭形愧。他们只是爱『办事漂亮』的人,而这种人绝对不是完全仗义、单纯的人。人们所谓的仗义,仍然是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仗义的人,从来没有因为多喊几句浩南哥而变仗义,只是变得更容易激动罢了。但有的人却以为,打人的时候更用力了,自己就变得更仗义了。什么叫仗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能先人后己。不仅需要血性,更需要勇敢、坚强、大气。而这些事,不是打架才能看出来的。很多人,只是喜欢那样看起来很仗义的青春罢了,真遇上涉及彼此利益的事,不管是爱和平的还是爱打架的,其中算得上仗义的人都是少数中的少数。而古惑仔系列却给了人们一个幻想自己很仗义来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梦,而实际上,大多数人既没有创造自我价值,也没有很仗义,真的只是混罢了。少数人没有创造自我价值但是确实仗义了,也只有吃亏和浪费掉自我成长学习的最好的年华的份。你别说『我还收获友情了呢』,那些没有浪费青春和在那个圈里吃无谓的亏的人也没耽误收获友情,而且因为圈子里健康的样本更多也更多样化,收获的友情往往也更多而且更多样化。
看了这么多血淋淋的答案,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年真是捡回一条狗命哪。初一的时候,没接触过古惑仔,但也是年少轻狂的毛头小子一个,竟然堂而皇之地抢了我们年级扛把子的马子。尼玛现在打出这几个字我背上冷风就嗖嗖的啊,这放黑帮片里面按着剁一天都不冤啊。而且作死的我,接到他马仔的警告之后还我行我素啊。别以为我有多大势力,我就是一被老师揍了只会偷偷扎他车胎,还要躲到厕所里面等人都走完才下手的小怂逼啊!!该来的迟早要来。宿命是躲不过的。在一次元旦晚会结束之后,那扛把子气势汹汹地把我逼在墙角,一卷裤腿,秋裤上面绑了一圈军绿色的布袋,上面的兜里面插了好几把明晃晃的尖刀,尼玛,当时差点尿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扛把子不过是个瘦瘦弱弱的少年,留着飘逸的长发,一缕明黄色的发丝垂下来一直到眼睛那儿。然后掐着我的脖子说了一句我听过最动情的话:“好好照顾她,不然我砍了你”。然后少年一甩刘海,吆喝了一声后面趾高气昂的马仔们,就消失在深邃的夜色中.......就这样,快意恩仇,杀人无形的江湖侠客,终归过不了儿女情长的缠绕羁绊,在艰难的抉择后留下了我这眼浊体重的凡夫俗子,独自在苍茫的暮色中瑟瑟发抖。莫走英雄,留下来,干了这杯女儿红!不得不说,琼瑶阿姨,我这条命都是您救的啊!!/(ㄒoㄒ)/~~
上小学的时候,我由于过于调皮,数学成绩直线下降,被父母送到县里一所私立小学里,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古惑仔》,并了解到这部电影对城区能够比较便利地观赏VCD的男生们的影响。我发现,五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都有一个所谓帮会。两个“老大”,一个姓蔡,一个姓赵,两人互相称兄道弟,一群马仔在他们后面簇拥。他们平时的主要行为是什么呢?1.讨论《古惑仔》的情节,模仿古惑仔的言行,除了浩南哥,当然也有马仔自动带入山鸡、包皮等人物,惟妙惟肖,有几分角色扮演的意思。(还好还好。只是把当时的我吓得不轻,因为他们天天把脏话和砍人放在嘴边,好像杀个人都不会当回事的,我当时老是怕他们盯上我。)2.上课时喧哗吵闹,与老师直接对抗,以授课无法继续为成就(完全超出了当时我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老师做错了什么,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想让课堂正常进行);3.讲义气,讲义气的表现就是彼此成员有摩擦就一起上打群架。弄不到砍刀,就上钢管(还好还好)。记得有次在操场上操练,绿化不好,又有风,只见两班人马尘烟飞扬,煞是好看。4.看哪个人不爽,一起欺负他。包括但不限于暴力。一个比较皮的四年级男生,不知道什么情况得罪了蔡姓大哥,过程我不知道,但我看见他血流满面尘灰烟火色涕泪横流泣下满衣裳跪在校园当间嚎啕大哭。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被搞得那么不堪的人,老大的马仔们在旁得意哄笑,其他同学大气不敢出。5.帮内的同志也不安全,老大喜欢捉弄自己的马仔。私立学校学生要住校;有一次宿管老师出去了,帮会成员开始狂欢,赵姓老大兴致高涨,命令他们之中最贱、平时最爱狐假虎威挑衅良民的人去操钢管床架。那个贱男开始还以为老大在开玩笑,欲赔笑免死,奈何老大威严,他哭求都无用,只能一边哭一边扶着床架对钢管做出操弄动作,老大和马仔们在一边哄笑“用力点,再用力点”,其他同学噤声。也不知道这位同学此后是否对“义气”有更深刻的理解。6.有一次两个老大闹了矛盾,两个班之间气氛很紧张,跟帮会无关的同学被勒令不许跟邻班同学交往,在邻班有朋友的就受到威胁,不许彼此说话,否则有你好看。这些事情本身的恶劣程度我不做判断,我要说的是当时的我真的很害怕,充满了不安全感,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而学校对于帮会乱象基本无计可施。尤其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周末班级会放电影,校方竟然也按照这些学生的需求放古惑仔,让整个学校的孩子一起看。我曾向父母反映自己对身处这样一个环境的恐惧感,他们能告诉我的就是明哲保身。终于到了小学毕业,我那时候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我觉得有一些童鞋低估了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选择的不丰富性会放大这种影响;又高估了小朋友对电影的理解和判断力,古惑仔的影片主题是否积极或有警醒意义暂且不论,你觉得小孩子真能有那种思辨思维么?能够给他们造成直接刺激的只是其中直白的暴力、性、粗口等。另外又有人拿八九十年代风靡的游戏街机、乃至70年代戴个手表也要当做资本主义思想挨批斗等现象做类比,我认为戴手表挨批斗跟现在我们讨论的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算不上一类问题;电子游戏则有一定相似性,但也不尽相同。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电影当然在切切实实的影响看过它的每一个人,它具体到每一个观众,不能用“一部电影就能影响社会、就能带坏孩子?”的宽泛诘问,或者“没有古惑仔也会有其他类似电影出现”的历史决定论,来消释掉一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大而化之地讨论青少年群体的叛逆特点,说不是电影影响人而是那些人本身的心性就有问题,说“没有古惑仔拉帮结派打架照样不少”,诚然有一定道理,但这种理性有点机械,实际上未成年人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从他们接触的人和事中习得的,一个时期的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影视作品真的有很大关系。如果当时没有古惑仔,至少他们不会有一个现成的范本去对照操作,可能组织形式和相处方式上就会往我更能接受的葫芦七兄弟之类的设定靠拢一下。
小时候一直把古惑仔听成“锅仔”···不明白为什么一群小男孩兴奋地叫嚣着“我是锅仔!我是锅仔!”蠢死了!!!后来有个“锅仔”老大做了我的同桌,我看见他生生地把“古,惑,仔”这三个略微复杂的汉字,用圆珠笔当刀刻在自己手臂上,血混着蓝色墨水,最后晕成一个“十,戈,子”这样的疤痕。真是既恶心又傻逼又可怜···所以,应该害了一些热血脑残儿童吧···
当然害人啦~我有一哥们跟我说「古惑仔里面拍得最好的一部就是 《三只手遮天》,那家伙荡气回肠的,啧啧,扒拉扒拉」,那时候大家都是零零散散租来的盗版VCD,谁也不知道整个系列都有哪些,慢慢的那阵跟风的时间过去之后,我们也都不看碟片,改网吧了,但我还是念念不忘,那三只手到底都是谁的手啊,浩南?山鸡?包皮?大飞?十三妹?知道上了大学,从网上下了全套,赫然发现了「古惑仔三——只手遮天」……突然我心中的什么东西崩塌了……
古惑仔这个片子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为了反应了香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最后导演也将思路引到了应该如何走正确的道路上。但是问题是这个片子应该进行分级。这个片子并不适合心智不健全的未成年人观看,会导致未成年人在青春期的那种躁动得到引诱而爆发,过早的进入社会闯荡,害人害己。引一句老话,少不看水浒。
不只是害人,是害死了很多人。我猜当年街上很多提刀砍人的小孩,都喜欢看这系列电影,暴力启蒙篇,每个孩子都会想成为英雄,而浩南哥的形象比课本里的英雄鲜活很多,于是,校园内外的江湖开始了。《黑客与画家》里,保罗·格雷厄姆用了十分之一的篇幅在讲美国青少年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校园里不和谐的现象,当时想,他当年是受过多大委屈。现在想来,我们中国的青少年问题也差不多这样,而《古惑仔》,是个兴奋剂。我并不反对这一类型电影,但非常反对让容易模仿的小孩看。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相关部门和有关部门,却总在折腾一些P事。
为什么现在的初中生成群结队打架的少了呢?
网络游戏的普及,让学生的集合据点从大街上变成网吧,手里的武器由钢管变成了鼠标。当年看古惑仔后上街砍人和现在玩CF组队网上pk都是青少年受媒介影响后的显著表现。
之所以玩暴力游戏没有让他们产生上街砍人的行为,除了游戏中的世界与现实差距较大,不易模仿外。另一点,游戏有可参与性,可以让人释放负能量。而电视的观看者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无法提供一个释放情绪与能量的渠道。由于青少年爱模仿的天性,同样是看到暴力想模仿,网络游戏可以提供相对应角色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满足,而电视却不行,所以他们只能拿武器到现实世界......
《古惑仔》造就了一大批民工
-年轻时,因为喜欢打通宵工,跟帮派走得比较近(营业到天亮的,通常都是帮派生意)。加上後来进了社会,写东西,常要跟兄弟来往,找素材,所以,帮派之事,多少见了些。要我说。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疑神疑鬼,不装腔作势,不锱铢必究,不逞强斗狠,不偷鸡摸狗。不把活生生的性命,当作刍狗,不把杀戮,不把坐牢,当作是人生必修的功课。你就作不成黑社会。黑社会讲规矩,规矩,不是义理。黑社会讲阶级,阶级,不是情谊。义理、情谊,都是小说家、剧作家之笔,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古惑仔一类的黑社会电影,最可笑的一点,就是看的叫人热血沸腾。真正的黑社会,只会叫你寒电流窜背脊,随时随地,都要打寒颤。老大过来拍你的肩膀:「准备家伙,晚上干活。」一句话就能让你嘴唇发青。看没看过四十岁的老地痞流氓,睡个午觉,因为厄梦,把床给尿了?认识的流氓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哥,名字叫「牛僮」,背上三道刀疤,最短的也有四、五十公分长。只要天要下雨,提早三四小时,他就开始叫疼,最疼时,要疼到地上打滚。怎麽治呀,没药医,就只能吸毒了。我当时看他,只觉得人生活到这种份上,绝对是遭罪。所谓遭罪的人生,几乎没见几个日子好过的。我常跟人形容,每一个兄弟,都像是破坏粘合的瓷杯。身体,心理,都有太多的残疾。那,才是我亲眼得见的黑社会。总之,古惑仔的电影,是假的。假的不能再假。要我说,害人不浅。ps:有人在讨论串中说,我上面举的例,不是黑社会,而是暴力团伙。不说别的,我举的「牛僮」老哥,隶属的那个帮派,当年掌握全世界「《某一种》室内运动」器材生产,百分之八十以上份额。旗下,光是运动器材公司的一年流水,九零年代初,我知道就不少於十数个亿新台币。不说非法经营了,正规生意,都能到这种企业规模。(其实,该组织最大生意,全靠恐吓暴力经营的,是建筑营造业,尤其是消防防火工程……。)若他们还不是黑社会,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格称为黑社会?-
我是最近才意识到:我们这一代太习惯古惑仔影响下的暴力校园,以为所有的少年都差不多;但最近发现,现在读中小学的孩子们,“扛把子”“约架”等概念已经不流行了,要显示自己牛逼有更多其他的方式。很庆幸影响一代人之后,古惑仔终于过时了。而普世正确的观念是:最主要是看个人,有些人看多少黑帮片也不会变坏,有些人不看也会变坏。很不幸这些话说了等于没说。如果以这种逻辑,那么我们可以任凭三观崩坏 暴力 黄赌毒的电影在社会上传播,以此来淘汰被带坏的 不合格的青少年?那么电影就不用讲良心了?不必负上责任?即便是分级了,这种美化义气 美化暴力 美化以暴制暴的电影就该给成年人看了?让刘伟强拍拍胸口问自己,当初拍得如火如荼之时,从来没有想过对青少年的影响?会对社会带来有恶劣后果不?只要脑子不坏,必然是想过,甚至早就预判过的。但为了商业,为了利益,他选择了罔顾。---原文87年生人,刚好赶上古惑仔对初中和小学生影响最大那个时期。悲催的我,刚好又赶在那个时期,好死不死,因为搬家和离新家近,"反正也读不了两年",转学到当时全市大概校风最差的小学读五年级。多年后的现在,我也感叹当时对幼小的我三观造成怎样的打击。我们班已经是学习最好最得宠的班了,班上有个高个漂亮女生,是每周要主持升旗仪式的,当时谈着第三个还是第四个男朋友,是六年级的扛霸子,地位自然不凡,班上一伙男女马仔跟她混。不要以为他们所谓的恋爱只是拉拉小手。如果说有为数不少女生在小学期间就有不被强迫的性行为,不知道有多少人信。有两个女马仔会在课间拉了窗帘,在众目睽睽讲台上表演互相抚摸和扭动,呻吟的景象。恋爱,打群架,收保护费,团体内的规矩,晋升与提携,都是有规矩的。当时班上好好学习的不超过十人。然而就这样一群好学生,也对这些人见惯不怪,必要的时候会学习他们的方式和态度。两个女生在操场上打得鼻青脸肿,上课了直到班主任来了,依然互相扯着头发坚决不放,都已经成了常见的事。放学后自然各自有一帮朋友等在校门外。有女生怀孕,非被迫。并不以为耻,开口闭口“我男人……”不满12岁,各位。当时整日惶恐,最惶恐是听说七中有名震天下的"太子帮",成员有多少传奇的砍人经历,还有某校有艳名远播的"梅花帮"云云。流血事件时有发生,在小城的中小学生中倒是越传越奇,竟颇有江湖传说的意味。他们几乎都是黑色夹克,破洞裤,几根粗金属链条挂在胸前腰间。没有人不崇拜浩南哥,校门卖海报的,古惑仔卖得最好。小孩子模仿能力之强,三观塑造时环境之重要,遭遇这些电影,被煽动起想象中的义气与热血,是非常危险的事。它最坏,就是把黑社会写成武侠,把喊砍喊杀写成道义江湖。小孩子才不会明白,事实不是这样的。
回题主,是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古惑仔》是毒瘤,绝对的毒瘤。也因为这一系列电影,我对刘伟强持非常不认可的意见,哪怕拍了《无间道》这样我很喜欢的影片,但我依然觉得,刘伟强是罪人。我希望他能有机会如我们这般看到他的电影如何祸害了一代人。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县城,在我记忆中一直到初中都是风平浪静的。古惑仔是在我初中的时候上映的,当时有多火我就不赘述了,反正我们班基本上人人都看了,在校外的影碟室看的。就是这个时候,学校瞬间出了一堆吊儿郎当的小混混,打架成了大家的日常见闻,发展到后面,钢管和砍刀取代了石头,小打小闹逐渐成了流血出人命。黑帮规模不断扩大,保护费什么的,你一个月不被收一两次反倒成怪事了,你不是小混混也要做好在路上被拦下来的准备。我讲三件事。我们那时候一起去县城上学的一群哥们儿,关系都很好,小朋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打篮球,成绩都不错。后面他跟一个小混混同桌,小混混每天给他讲帮派如何精彩,他有老大罩着,人人都不敢动他,作为小弟,他还有女朋友(俗称马子),小混混每天给他讲,还把马子带出来一起玩。每天的耳濡目染让小朋很动摇。然后他们去看了《古惑仔》,小朋就彻底相信了,原来黑帮这么义气,这么精彩。然后就是上网,抽烟,收保护费,打架……我们对他轮番劝告,却阻止不了他一再沉沦,再后面,他就没有再来上课了。然后老师叫来了家长,勒令退学。我那时候作为班长在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他父亲愁得眼泪直流,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几个月以后,这个曾经的好朋友突然找到了我们,说要我们救他。所谓的救,就是把他藏匿起来,因为他要被抓了。他被老大教唆,犯了事,才发现老大们竟然一瞬间都变脸了,义气呢,呵呵。我们劝他第二天一早去投案,他答应了,但当晚人就不见了,还顺走了一个小伙伴的钱包。我再也没见过他,哎~初二的时候,我吃完晚饭准备去上晚自习,走到校门口的时候,一群混混来到了我们学校。这次不是小混混,是大混混,每人手上拿着一把砍刀,毫不避讳和遮掩,就这样拿着奔教学楼而去。那个平时经常对我们横来横去的保安看到这一幕,屁都不敢放一个,我本来预料会有平时吼我们那样的“干什么的,你的校牌呢,没有回去拿!”小混混大摇大摆地往教学楼走,很明显是奔着人而去的,我突然反应过来,冲到保卫亭对问他:“你怎么不管?”这个死胖子看都不看我一眼,直接门一锁,回家了。我现在想起来,依然很愤怒;几年前有个高校保安拦住歹徒保护学生的事件,你们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没法明白他有多英勇;然后我哆哆嗦嗦地冲到小卖部,那里有电话可以报警,发现已经有同学报警了。然后,我就听到了教学楼的阵阵惨叫声,那真叫一个惨啊!然后他们顺顺利利地跑出了校园,刀上还在滴血。警车是在很久之后才来的,我们班的小混混得意地吹水说,砍人的是另外一个学校的“山鸡”哥,警察是来洗地的。被砍那孩子的情况,也是个混混,他的马子怀孕了,其他的不说也罢。第三件事。那时候我初三,我们都是在校外租房子的,因此室友都是不同地方来求学的,这时候来了一个初一的学生,看起来年纪还挺大的,他挺好学的,我没有多想,教了他很多,他的成绩从中等一直爬到了前五。然后有一天,我不小心在他床下发现了一根钢管。我质问他,他就讲了,他是曾经的混混,后面犯事了进了少管所,出来之后决定浪子回头,我说那钢管怎么回事儿,他说以前的兄弟来找他了。我很努力地告诫他要撇清关系,他一直敷衍回答,有一天突然跟我说:“你知道大头么?”我当时不知道,后面搞清楚了是《古惑仔》里面改正归邪的大头。然后他就继续回去做他的古惑仔了,这时候我也毕业了,去了高中,就只是听我妹妹讲他的故事。学习自然是荒废了,他只花了一年,就成了全校的老大,人见人怕,老师都不敢提退学(这是多厉害)。我高一的时候,据说他们捅死了人,作为领头的他,再度入狱。我能说什么呢,一声叹息。这些事情,都是初中生的故事,初中生能有多大呢?我为什么对这系列电影恨之入骨,对刘伟强甚至郑伊健陈小春之流都持保留意见。如果他们能看到我们的初中生活,混混横行以古惑仔为典范整天流血事件,好学生都不能有个安全的读书环境整日诚惶诚恐;他们能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受到影响前途尽毁甚至命也没了;他们不知道会不会也心生愧疚。以上,这部电影是绝对的毒瘤。=====================分割线=================我也没想到回答会引来这么多的争论,这几天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我想澄清一下。大家说的“电影分级”和家庭教育等的原因,我很赞同,我有给你们点赞。但对于其他的一些评论,我的观点是:这个电影是毒瘤,毒害了好多人,但我没有说混混都是看了这个电影才成为混混的,也没有说这个电影是导致那些孩子走上黑社会之路的唯一因素,甚至没有说是主要因素。我说是毒瘤是因为它确实影响了一代人,也许确实不乏有人看到积极的一面,不乏很多不受影响的人,但确实也诱导了很多尚不成熟的中学生走上不归路,综合来看,依然是毒瘤!我说的是这电影害人,不是说走上歧途的孩子完全归罪于这个电影,不冲突吧?那些曲解答案并因此来喷我的,没必要吧。
没想到贴了一篇曾经写在博客里的少时故事破了百赞。看来感同身受者众啊。题主问的是《古惑仔》系列害了人么?目前已经有390个回答,包括我自身的故事在内,大都是讲述了自己受其影响的结果。下面扯点枯燥的。这题往大里说就是问《古惑仔》系列电影的传播效果对有何影响。实际上,自广播、电视诞生以来,媒介效果研究就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和5W模式,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和两级传播论,卢因做的家庭主妇选择食材的实验并提出“场论”,再到霍夫兰在美军支持下做的对提升士气的宣传策略的研究,顺带提出了态度劝服的N多技巧,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在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让后辈赞叹,而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建立传播学,著书立说,创立五大研究所,传播学自此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大分支。期间为之贡献者众,遑论三大流派中诸多受人景仰的前辈。那么,前辈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媒介内容到底对受众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效果如何?答案是纷纭的。从时间看,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从维度看,个人效果和社会效果,从目的看,有意的和无意的...以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研究为例,研究认为,电视暴力对儿童影响有这么几种假说,一是“免疫假说”,即会使儿童对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免疫”,认为其是可接受的社会行为,二是“模仿假说”,即儿童会在现实中模仿、学习电视中的暴力行为,第三种假说大概是说,电视里的暴力行为能够帮助受众宣泄潜在的暴力行为,继而在现实中减少了暴力行为的表达。三种假说前两种认可度较高。下面这段来自百度百科,涵化/教养理论。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学者格伯纳为代表。当时,电视媒介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教养理论的开发是为了解释看电视对人们的理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其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格伯纳认为,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涵盖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格伯纳等所称的教养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不安全感)的判断。当然,涵化理论提出后,学界中质疑声颇多,主要因其过于笼统,格伯纳随后也对该理论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以上,是为正经回答题主的问题。书本不在手边,主要凭借记忆和度娘答题,望诸位多多指正。————————————我是第一个故事的分割线———-----------------------—————————原答案之前再讲个故事。我的小外甥,3岁,每天看抗日神剧。一日,我拿起玩具枪假装瞄准,打他,说,你死啦!小家伙反应了一下,缓缓倒下,并高喊,GCD万岁!我只能说,害人的不只《古惑仔》。————————我是第二个故事和原答案的分割线————-------——————————————时间线里看见这条,古惑仔啊,我心中的痛。讲一讲我的故事吧。我想起平生第一次打架的经历,这是我最爱讲的故事。那要回溯到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古惑仔风靡天下,小镇上所有的录像厅里都传出打打杀杀的声音,门口的破烂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影片的名字,今天是《古惑仔之猛龙过江》,明天是《古惑仔之只手遮天》,几部片子天天轮播,我和小伙伴省下买冰棍的钱瞒着家人在里面看一下午,出来后就开始角色扮演。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山鸡,我那时认为老大的帮手要比老大威风很多,他总在最紧要的关头出现,救老大于危难之际,影响整个战局。但是从来都轮不到我演山鸡,甚至连包皮和蕉皮都轮不到我。我的角色通常是小喽啰甲乙丙丁中的一个。后来洪兴十三妹出现了,他们居然让我演十三妹,他妹的,我当然不干。我很气愤,从此不再和这帮没义气的家伙为伍。那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古惑仔,缠一把短刀在手上跟人厮杀,于是我想方设法的跟小镇上真正的混混们混在一起。他们都是些初中没毕业的不良少年,身上带着真的短刀和匕首,虽然我从来没见到他们用过这些武器,但我跟着他们就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古惑仔,对从前的小伙伴不屑一顾。我一直盼望能有一场轰动全镇的恶战到来,到时我会兵不血刃的放倒对方的老大,一举奠定自己在团伙里的地位。一个周五的傍晚,放学后我跟着团伙里的几位老大打露天台球,照旧傻傻地站在球台边观看。我不得不说,这群古惑仔真的很穷,他们的钱只够自己玩几盘,从来都不会叫我上桌玩,每次我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他们,适时地随声附和几句“好球”。玩到兴起之时,我们的一个混混不知怎么就和另外一个团伙里的混混吵了起来,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两拨人手拿台球杆对站着,中间分割出一条明晰的楚河汉界。我站在后面兴奋的不得了,在我看来,盼望已久的恶战一触即发,我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他们隔着楚河汉界对骂了半晌却始终没有动手。我站的有些累了,不过还是紧紧抓着两颗台球,眼睛死死盯着对方的老大,准备开打之后用台球狠狠砸他的后脑。看到我们的带头大哥抬手看表,我赶忙打起精神,心想这大概是暗号,可是我听到的却是这么一句,“操,都六点半了,老子要回家吃饭,回去晚了该被训了。”对方的老大也说,“嗯,确实不早了。这样吧,明天早上八点半在公园见面,带好你的人,不见不散。”晚上我吃过饭后早早躺下,连最爱的电视剧《甘十九妹》都没看就睡觉了,我订了两个六点的闹钟,生怕误了第二天的大事。第二天闹钟没响我就醒了。洗漱的时候我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体,那时我的身体还没有茁壮成长,身上白净的连根毛都没有,胸脯上没有一点肉,只有两颗青春痘大小的乳头,肋条骨清晰可见。我深吸一口气,把上身的肉全部集中到胸部,试图让自己能够看上去精壮一些,谁知腹部又塌陷下去,这让我更加沮丧,恨不得吃个神奇的大力丸瞬间变高变壮。我找到一条白色布带装进口袋里,又找出那根藏了很久的铁棍。我弯下腰,学着《第一滴血》里兰博的模样用力地绑紧鞋带,然后偷偷摸摸地出门,想避开外祖父的视线。那几年我被父母寄养在外祖父家里,他是个严厉刻板的小老头,每天早上都会拿一把自己一样高的大扫帚把偌大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想到我刚一到院子里就被他发现了,他大声地咳嗽一嗓子,又接着挥动手中的扫帚,居然什么话都没说。我庆幸着跑出院子。我还记得那天早上天气出奇的好,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实在不是打群架的好天气。我没心思欣赏路边的风景和远方的天空,一路上都在苦苦思索待会儿怎么才能一击制敌,我甚至想到如果失手打死对方的大哥那我该如何跑路。是的,跑路,《古惑仔》里都是这么说的。我想我必须要在镇上迂回一圈,摆脱对手的围追堵截,然后回家收拾行李,故作镇定地与家人道别。我后悔怎么没有提前想到跑路的事情,这样我就不会再耽误时间收拾行李。我想到我在床下的小铁盒里存了二十几块的零钱,再加上带头大哥和弟兄们帮我凑凑,这些钱应该够我跑路用了。到了公园之后,我看了看时间,才七点半,但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我坐在石凳上拿出口袋里的白布条,认真地把铁棍绑在右手上,我用力地挥舞铁棍,确保它不会在打架时飞出去。这时公园里晨练的人很多,我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没找到一张熟悉的面孔。等了一个小时,晨练的人全部都走了,公园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我心想老大就是老大,挑的时间太合适了,可时间到了怎么一个人都没来。我努力地回想昨天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地点应该不会搞错,这个小镇只有一个公园,我决定再等等。又过了两个小时,太阳升到了半空,看上去很可口的样子,像我外婆做的摊鸡蛋,外焦里嫩,高高地挂在我的眼前,此刻饥肠辘辘的我不用深呼吸肚子就已经塌陷了。我费力地把布条取下来,扔掉铁棍,用最狠毒的言语咒骂这群不守信用的小混混,他们害我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居然一个人都没来,这群混蛋,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古惑仔。回去以后,我断绝了与那群小混混的所有联系,我再不相信他们,也再不相信传说中的古惑仔。过后的几年,那些曾经混迹街头吆五喝六的小混混多半在短途客车上帮忙,他们手里攥着一把残破的钱币,神气地在老旧的中巴车上上蹿下跳,扯着嗓子争抢客人,那神情,依稀有着当年的些许风光。
答案里那个关于刀的比喻,但我略略调整一下描述的方法。我们往往会称呼犯罪工具为凶器,但凶器未必等于刀,人在冲动时,拿起任何的利器或者重物,都可以是凶器,都可以致他人伤害或者死亡。《古惑仔》系列电影就是这样的一把利器,害人的不是它,害人的是当时的环境。90年代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开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社会警力严重不足,治安问题非常严峻。因此整个90年代,经常会有所谓的“严打”。为什么要“严打”?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严打”,从这两个字中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出生于70年代晚期之后的一代人,童年时期的革命历史教育让他们认知世界的角度非黑即白,在步入青少年时期,又受到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高速爆炸的冲击,对成人世界的抵触,以及旺盛的精力都必须要有口径宣泄。而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又严重缺乏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竞技活动的政策体制,缺少寓教于乐的教学办法,缺少丰富多样的课余休闲,缺少针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社会将孩子们推上了街头,当他们走上街头,闲来无事时,古惑仔系列电影中所渲染的街头暴力文化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所以,这个问题下面很多的回答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与其说是《古惑仔》系列电影害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古惑仔。作为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在那个时代,孩子的家长们也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社会的瞬息万变,让这一代的家长一直活在极大的生活压力之下,80年代的改革开放,90年代的国企下岗和房产改制,21世纪初期的加入世贸,生活压力如打游戏一般不断升级。各种代表着资本社会物质生活的轻工产品大规模涌入中国,成人们都在互相攀比着消费,对于孩子,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的教育方法。这些家长从上一代延续下来的教育习惯,从老一辈口中传递下来的口诀是这样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是亲,骂是爱”,家长们往往会对孩子采取暴力的手段,老师的体罚也处处可见。在一个文革武斗余威尚存的时期,在公审大会频繁可见的时代,当整个社会处处诉诸于暴力之时,孩子们选择暴力也就不奇怪了。我同意应该对影视文化产品进行分级,我也认为儿童世界不应该有过多的暴力。但如果没有古惑仔电影,我们今天在回顾90年代青少年犯罪问题时,依然会有其他一部电影让我们在这里讨论会不会害人。如果没有电影这种载体,同样会有其他载体会放大当时青少年的叛逆,让他们产生模仿的冲动。------------------------------------------------------------------------------------------------------------下面内容曾带有情绪化,因此有大段的删改(2月9日注)刘志国的答案中引用了一些数据,但是结论有些牵强……首先对1996年文化传播在国内很困难这个定义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文化部的统计,80年代末期中国大陆就已经拥有150万所录像厅,并且主要播放港片的录像带,当时的AV小电影,以及港片的流行速度,并不比今日的网络传播速度慢多少,当时国内石狮、湛江、深圳三大走私口岸也不是浪得虚名,一部港片国内的录像带基本与国际同步。香港电影在90年代最后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录像带,因为录像带会在多次翻录之后图像严重模糊,拥有母带的版权公司借助大陆的走私市场大发横财。95年之后,VCD逐渐普及,原本录像带的翻录问题在VCD时代就不是问题了,这也是香港电影市场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90年代中后期,正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整体颓废,古惑仔这种以街头暴力为主的低成本题材才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费。还有将98年犯罪问题和古惑仔直接挂钩有些盲目:要证明犯罪率的增长和古惑仔之间有关联,那么至少还得找到一个没有被古惑仔影响,又与中国发展进程相似的区域犯罪率的变化,以此来对照。当然,对于这个命题,这样的方法依然不能说严谨,但至少相对可靠一些。另外,既然论点是古惑仔影响的是青少年,那么要找到的论据,便应该是青少年犯罪率的变化,而总体的犯罪率价值有限,因为和论点之间根本没有直接的关系。
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家长管吃饭穿衣不管教育、学校管分数不管心智
包括该电影的投资人自己都说,黑帮的所谓义气,是电影的美化。别人再怎么洗地,都没办法改变这种误导。
在我所出生的北方一个并不算很小的县城里,古惑仔的影响极其之大。我小学六年级就有同班同学被另外一个学校的人拿着刀在操场追的满处跑、我初中隔壁学校一个男生因为抢夺女朋友跑到另一个人的教室拿着刀捅了过去,并在对方去医院的途中又拦了下来直接捅死、各个中学拉帮结派还有一次三个学校的学生在一起近百人打群架。那时候他们都在刻意模仿古惑仔里面的内容和行为,拉帮结派排资论辈,看谁不顺眼就一顿暴打,甚至女孩子都带刀上学,不是为了防身,就是觉得很酷。特别是耍起所谓的扇刀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逼。并且在我家住处方圆五里之内,80%的孩子只上完初中就辍学,我的两个小学同学因为杀人而判刑。时至今日,那些依然留在那里的我的同龄人仍然在春节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斗殴。两个三年之后的现在这批孩子,就很少有我们当时那种情况出现。当然我觉得那时候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别的地方不说,单纯我的那个地方,古惑仔带来的毒害十分的深。
我左脸上有一道用了很多消疤药膏已经很淡很淡的疤手上也有。其实我已经不想回忆他们是怎么产生的了虽然我感觉我读初中那时【古惑仔】的影响应该已经很淡很淡了可是我们那只是小县城。港片那会真的很火学校里各种社会和学生的小黑帮,做的无非几件事,要钱,打架,搞对象。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180斤的胖子,于是就成了被欺负的对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在我玩上了游戏以后比较缺钱的时候,终于拒绝了一次给老大上贡,不服就是干,当时混战中不知道是凳子腿还是带毛刺的钢管,弄的我满脸血。那些所谓的混子大哥也就那样子,反正我是站着出来了,手上脸上都是血。我知道了人在世界上就不能怂。欺负你的人也是肉长的,被打也会断胳膊断腿。从那以后,没人再来欺负我问我要钱,甚至还有几个大哥要拉我入伙。其实,到高中接触到【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我真得有一种前期的代入感的。至于关于题主的问题是不是【古惑仔】害了人,我想说不是的。分析分析为什么永远有人欺负别人,总有人被欺负。是一个人性的弱点。这点在网上也是一样的。总会又那么一群人,聚在一起以各种名义执行着暴力【爆吧,谩骂,人肉】这和那群欺负我们的混混有什么区别?【古惑仔】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我敢说高中生十有八九都没看过这些。甚至【坏蛋】都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了。但是校园的老大就没有了么?要钱的混子就少了么?只不过,以前他们要的钱都喝了饮料,打了台球。现在都上了网,买了游戏装备。再往前说,父亲那一辈,也是这样的。他们又是被什么影响去打了人,杀了人,坐了牢了?可见,那些所谓被【古惑仔】害的人根本不是因为电影而变坏的,而是周围社会环境影响所致的。
害人,害过我。那时我念初一,正是此系列盛行之时,放学后被6、7个高年级高个长的很凶化着妆的女同学拦住找我擂了20元钱,那是我刚找我麻要来的钱准备买练习册的还没捂热呢。现在想起这件事还是想骂一句,你马勒戈壁的 T.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学校开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