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狙神江雨寒遥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4:14: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
官方公共微信江雨霏霏江草齐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55BBS 我爱购物网
&&江雨霏霏江草齐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
江雨霏霏江草齐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K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9条其他回答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评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a。(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反
衬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核心。现实生活中相互对立的事物,是互为依存,互相联系的。在互相联系中又互为表现,互相衬托。在诗歌中,通过描写与主要对象相反的事物,借以衬托主要对象,作为一种艺木表现手法,称为“反讨”。要掌握这一表现手法,诗人的慧眼就要善于在各种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看出对立,在各种对立的事物中找出联系。艾青说:“诗人愈能给事物以联系的思考和观察,愈能产生生活的形象,诗人使各种分离的事物寻找到形象的联系”(《诗论》)。文艺作品中情和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统一的。即所谓情借景生,景随情活,达到情景交融。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围炉诗话》)。前人在这方面的成功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景来衬托“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亡国之痛,情景之间达到了统一。反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蜡其哀乐。”现在部颁的初中第四册语文课本中同时选了两首诗。一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H熬∫槐鳎鞒鲅艄匚薰嗜恕!闭馐且皇字诳谡暮檬贡黄壮汕偾谱鳌堆艄厝贰U馐资拿畲φ恰耙岳志靶窗А薄1凰驼呔鸵鞒鲅艄兀氲揭黄吧幕哪腥チ恕4哟耍僖部床坏饺绱饲逍碌木拔铮僖布蛔湃绱松钋榈挠讶肆耍僖槐髁贪伞П鸬男那橐哺映林兀矍暗木拔镆哺档昧袅怠A硪皇资歉呤实摹侗鸲蟆罚骸扒Ю锘圃瓢兹贞郑狈绱笛阊┓追祝钋奥肺拗海煜滤瞬皇毒俊 送别的景象是凄凉的,然而,作者却给这位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大鼓足了勇气,增强了信念。前途是光明的,到处都会有亲切的朋友接待你。用不着动心,去吧……这是“以哀景写乐”,是一种“朋友遍天下”的欢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社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在连年的战祸和离乱生活中,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真是大喜过望,应该是“初闻全家笑开颜”才是,怎么反倒“涕泪满农裳”呢?杜甫这样写是否违背了感情的真实呢?没有!原来这“涕泪满衣棠”的举动。正是“喜欲狂”的精神现象。前年我国女排在世界杯决赛中和日本队对垒,经过全力拼搏,终于夺得冠军。比赛结束,队员们却抱头痛哭。这一镜头使得许多在电视屏幕前的观众都感动得落泪了。她们痛苦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喜欲狂”的表现。“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范仲淹:《潜溪诗眼》)。感情由于强烈的激动,喜极而悲,“初闻涕泪满衣裳”是符合这一心理特征的。“强作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优集”(《杜甫:《百优集行》。仇兆鳌注:“笑语供主人,说穷途作客之态最苦”。这里显然是以喜衬悲,这是一种压抑着无限痛苦的笑,一种令人辛酸的笑。深刻地揭示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柳宗元)。唯其反常,才显得深刻而强烈。在写动和静的关系上,古人的一些独出心裁的名句更为历代诗家所津津乐道。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来反衬静,震惊了诗坛,博得了“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文学传》)的美誉。王安石无疑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早些时候,他也写过“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这样的诗句,和王籍是同一境界。但他对“幽”的理解却有些偏颇,受到了后人的非议。他认为鸟鸣会破坏山林的幽静。因此,在他写的《钟山即事》中就有“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句子。后人讥笑他这种修改是“点金成铁”。因为王籍所着眼的是“幽静”。幽,是一种动态中的安静,给人一种清致、舒恬的感觉。所以蝉噪、鸟鸣反倒增进了山林的清幽感。王安石的错误是他把“静”绝对化了,过份的寂静,没有生物的世界,只能唤起荒凉、孤寂乃至恐怖的感觉,决不是清幽安静的环境。“一鸟不鸣翻旧案,前人应笑后人痴”(吴之振:《论诗偶成》)。王安石遭到人们的责难,也就毋怪其然了。善用动静反衬,在艺术上往往会造成异峰突起的艺术效果。请看元帅诗人陈毅写的小词《亿江南》:“天放睛,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游击队在群山万壑中转战奔波已十分疲乏,逢到这样的好天良夜,面对拂拂清风,理应痛痛快抉地睡一觉。然而,作为革命战士,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敌人的突然来袭,“梦中念敌情”一句,写出了游击健儿对敌人保持充分戒备的心理,和对待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拂拂清风的好天良夜,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一个杀机四伏的险恶环境,“森森万树”在游击队员眼里都成了“云屯”般包围着他们的敌军。“梦中念敌情”正是革命战士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敌的精神面貌。这里的静是表象,动则是内心世界,以外静衬内动,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总之,在许多互相对立的事物中,如贫与富,虚与实、美与丑、远与近等,都可从中找出它们互相联系的那一点来加以反衬。大家可以自加揣摩体会。这里举一个例:
一个是那样黑,黑得象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象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的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艾青:《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这是艾青在五十年代中出国在里约热内卢写的。诗人从主人和奴仆,白与黑、舒适和可怜,哭泣和唱歌等一系列对立的事物中找到了内在联系,全诗运用反衬,深刻地刻刘了黑人小保姆的忧伤和痛苦。比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更有过而无不及。 反衬这种手法运用得好,确能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绝。再看流沙河的一首诗:邻居脸上多春色,夜夜邀我作客。满嘴巴的酒气,一肚皮的牢骚,待我极亲热。最近造反当了官,脸上忽来秋色。猛揭我的“放毒”,狠批我的“复辟”,交情竟断绝他家小狗太糊涂,依旧对我摇尾又舔舌,我说不要这样他了,它却听不懂,语言有隔阂。(流沙河:《故园六首之四?芳邻》)。用语言不通的狗,来反衬语言相通的人,狗尚念旧情,人却是“一阔脸就变”,趋炎附势,连狗都不如,真是入木三分,妙不可言!还有一种“反说”,或叫做“拗说”,即句意不是直接地表达,而是正来反说,反来正说。后面的句意否定前面的句意,而诗人的本意却在这种否定中更加得到强调。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浇愁愁更愁”之类,也可以把它归入“反衬”中去。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搂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宋?谢枋得:《蚕妇吟》)这里,“不信”是反说,事实却是不信也得信。以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来反衬蚕妇育蚕的幸劳。而蚕扫的辛劳的结果,却是为了供那些满身绮罗的“玉人”去歌舞。这就使得诗人的本意突现,诗的意境更加深化。诗人臧克家一九四五年写的《消息》一诗,全诗只有两句:一听到最后胜利的消息,
故乡,顿然离我遥远了。八年抗战,千里流亡,无日不在怀念家乡。一旦听到胜利的消息,心花怒放,安排归计却又砍归未得。这种心情就寄寓在这反说的“遥远”之中。他的另一首《有的人》,也是反说其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显然,作者通过这种反说来点明生命的意义。再如诗人郭小川著名诗篇《团泊洼的秋天》中的句子: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几乎全是反说,却正是吐露了对“四人帮”强压的怒火,塑造了坚贞不屈的战士的形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反衬并不只是诗的“专利”。它广泛应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便是著名的一例。诗,除了继承祖先的优秀遗产外,也应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以触类旁通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柳意象的形成亦是如此,它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柳意象在六朝形成的原因可从从别离、相思、乡思、时间意识等方面审视。  1、《诗经》的影响。《诗经》中有四首诗说到柳,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采薇》,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六朝诗歌中就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萧子显《燕歌行》);“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春心自浩荡,春树柳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 (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等。古代诗人罕有不读《诗经》的,在他们吟读时,《诗经》中柳意象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当诗人创作时,它便会发生作用。  2、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六朝社会动荡,人生别离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柳与人之间已具备“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异质同构)的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亲朋别离,折下一条细柳枝,什么话都不说,便表达了送者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希望离别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柳那样成活发达,随遇而安,更希望能把故友的绵绵情丝永远留在心里,早日归来。“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等,或希望远行人早日归来,或希望友谊长存,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要忘记。汉代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反映折柳送别的《折杨柳行》,六朝时则有30多首,还出现了《月节折杨柳》这样十三首连在一起的组歌,并由乐府歌词发展到文人的专门创作。六朝时仅梁就有刘邈、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人写了《折杨柳》。也许折柳赠别更合六朝文人高雅飘逸的心态,故而反映折柳赠别的诗在六朝大量产生。但还须注意的是,当时还有折梅赠别的习俗。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中的“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是互文,意思是城边的柳树梅树被折来送别,只有岭外的梅柳才能舒适地生长。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是折梅表离别之情的名句。但折梅赠别远不及折柳赠别繁盛,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柳比梅种植普遍得多,便于就地取材;二是柳枝弱,枝条长而下垂,容易攀折。  3、“柳”与“留”、“丝”与“思”、“絮”与“绪”谐音。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在六朝诗歌中大量存在。“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可以有谐音双关之意。何况“,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  4、柳是六朝诗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易于入诗。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况且古人很早就喜欢种柳,先秦《石鼓诗》中有“何以橐之,惟杨及柳”,在这里,种柳就很带有一股文化味儿。种的柳多了,柳树也就随处可见。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毕竟,诗人的诗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物象也只能是他们所看到、所熟悉、曾经引起他们情感波动的物象。这些物象往往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物象显示或者使我们忆起生活,一如我们所了解于生活的那样,我们觉得它们美镲”⑷  5、柳具有独特的表现性。,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跟感慨离别时的人们那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柳的这种独特表现性使其具有独特审美性,诗人抒写离别,自然就会觉得“落絮游丝亦有情”(杜甫《白丝行》)。  柳是春天之物,其荣枯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这样,柳不仅具有离别相思、乡思等象征喻义,而且还具有时间象征喻义。  柳意象既可以个体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也可以类生命形象作为时间流的象征,因而就出现“人们无法看出诗人的意图,把握不到诗人要用它表达什么感情”⑻的情况。为了确定柳在诗中的作用,六朝诗人往往通过意象组合来解决。意象组合,也就是意向并置,因为“艺术的符号是‘同时性的符号’,它是将一种完整的意象系列一次性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并置性结构。每个意象处在这种并置结构中,其意义才能得到确定,诗的整体意义也才能得以显示出来”,⑼且并置总是指向意义的同一性。如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中“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虞绰《子婺洲被囚诗》中“桃蹊日影乱,柳径起秋风”。日、月、星在天空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柳树也随着春天的到来绿了一次又一次,循环不已
采薇【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采薇【内容如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止,语末助词。 曰,言、说。一说为语首助词,无实意。 莫,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无有家室生活。意指男旷女怨。【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N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N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N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N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N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人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猃(xian,上声)狁(yun,上声),即北狄,匈奴。 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犹炽烈。 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防守。定,止。 聘,问,谓问候。 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mi,上声),王引之释为无止息。 启处,犹言启居。 孔,甚,很。疚,病,苦痛。 尔,假作“”。,花盛貌。 常,常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假作“辂”,大车。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指将帅。 戎车,兵车。 牡,雄马。业业,壮大貌。 定居,犹言安居。 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Y(kui,阳平),雄强,威武。 腓(fei,阳平),庇,掩护。 翼翼,安闲貌。谓马训练有素。 弭(mi,上声),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棘,急。孔棘,很紧急。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霏霏,雪大貌。 迟迟,迟缓。 【作者小传】:《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一,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分类记忆法)1.忧国伤时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长亭送别5.生活杂感二, 意境分析法意境: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而营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答题步骤:①抓住意象,描摹图景②概括意境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____ 溪 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答: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是: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如何体现的:_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忆秦娥 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问:(1)有人据"西风残照"谓此词衰飒,有人据"汉家陵阙"谓此词悲壮,你认为它的风格是什么 为什么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是衰飒.年年柳色,夜夜月光,灞陵伤别,总来织梦;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音尘绝,心命绝.秦娥倍感凄凉和痛苦.(2)是悲壮.秋日登原,西风残照,而入我目者,独有汉家陵阙,巍然而在.当此之际,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良人不归,汉陵长在.由家而国,极悲壮也.本词抒发了怀人念远之情,又寄寓着人生哲理和使命感.三,背景分析法背景:诗人写作背景及人生经历.背景显示方式,显性――注释显示,题干显示.2,隐性――知人论世.例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注】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经过岳阳,写下此诗.说说"一笑"是怎样的笑,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诗人为终于 "生出"四川平安回到家乡,而感到庆幸,但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这是悲喜交集的笑;由"岳阳楼上对君山"可知,诗人面对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难,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操守,因此也可以说这是英勇无畏的笑.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后,诗人的情感升华了,心灵净化了,生命单纯了,一切都如眼前的山水,那样亲切,那样畅怀,因而这也是豁达的笑;例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碛②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①无那:无奈. ②碛(qì):沙漠.(1)这两首诗属于______诗,盛唐这一诗歌 风格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边塞豪迈,奔放,雄壮(2)两首诗末句寄寓的情感有所不同.甲诗"无那金闺万里愁"表面上写的是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实际上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乙诗表面上写的是荒凉的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 ,但感情并不低沉.戎马生涯的艰辛,边疆地域的荒凉,更能体现诗人从军边疆的壮志豪情.练习1.阅读许浑《谢亭送别》,完成试题.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雪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答:是和谐的. 这是乐景衬哀情,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基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问(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依依惜别,黯然孤寂之情.练习2,阅读下面两首同体诗,回答问题 台 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韦庄:晚唐著名诗人.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 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问:前人认为这两首以"台城"为题材的诗,有较多相似之处;但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角度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思想内容方面:刘诗的主旨在于揭示统治者的浮华奢侈是六代灭亡的原因,暗示中唐统治者如果沉溺在享乐之中,后果不堪设想;韦诗借浮华如梦的六朝无情逝去,表达了对晚唐日薄西山的无奈,充满了感伤悲哀的情绪.表现手法方面:刘诗运用典故从正面揭露六朝统治者的奢华腐败,实写台城的荒败景象;韦诗则采用虚写的手法,用"鸟空啼"写出了台城废墟给人的历史空寂感,用台城柳的"无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练习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黄 鹤 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两诗内容形式最相似的一联是什么 (2)两首诗句均有"使人愁"三字,其情感有什么区别呢 (3)你认为两首诗谁是胜家 提出两点以上的理由.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和"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崔诗触眼前之景,抒怀恋乡土之情;李诗抒发奸人当道,壮志难酬之感慨.从主旨和语言两方面自主发挥,言之成理.练习4,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无言谁会凭阑意",词人不交代"春愁"的内容是什么,却埋怨别人 不理解他的心情.他这样故意闪烁其词,想表达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一是说明他身边没有知心人,很孤单寂寞;二是说明他太痴情,却不能被人理解.(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评价此词"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古之今人词中,曾不多见".你是如何理解其"专作情语"的 词人所谓的"望极春愁",无外乎"相思"二字.但他迟迟不肯说破,欲说还休,让读者去猜,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原来是"她"
肝肠似火 色貌如花――辛弃疾《摸鱼儿》赏析更能消①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②无数。春且住。见说道③、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④飞絮。长门事⑥,准拟佳期⑥又误,蛾眉⑦曾有人妒。千金⑧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⑨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①更能:还能够。消:经受。②落红:落花。③见说道:听说、据说。④惹:招引。这里是粘挂的意思。⑤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嫉妒而失宠,幽居于长门宫。⑥准拟佳期:指汉武帝和陈皇后约定的相会之期。⑦蛾眉:指美女。语出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谭谓余善淫。”⑧千金:陈皇后曾用百金请辞赋名家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求重新得宠。⑨玉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马鬼坡,为平军心,被迫统死杨玉环。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曾得宠一时,后被废为庶民,自杀而死。二人皆善舞善妒,且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得势的投降派。【赏析】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被迫退隐的前两年。该词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愤傲、功业不就的悲哀和对国家危亡的忧虑。词的上栩讲的是春意阑珊。作者借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了对岌岌可危的南宋政权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切。“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句是伤春。风雨无情,时己暮春,再能经得起多少风吹雨打,春天便要匆匆离去了。这凄惨的情形和当时动荡的局势何其相似:风雨飘摇南宋政权还能支撑多久呢?第二句是惜春。因为留恋春光,所以害怕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得早也就谢得早,春也就去得早了。无限春光,别时容易见时难,况且春还没有完全离去,就已经是绿肥红瘦落花满地了,这怎能不令人倍加伤感。“春且住”句是留春.作者通过天涯芳草无处可归来挽留春天。既是对春的挽留和劝告,也是对当时投降派的警告:不堪设想,国破之后,你们又何去何从?第四句是怨春。春对作者的挽留无动于衷,作者对春的感情也由伤感转为磋怨.春天匆匆离去,算来只有檐下的蛛网终日沾惹些象征春天的柳絮,仿佛在展示春光依旧。这种磋怨既是对春而言,也是对南宋当权者只贪图享乐不求复国的磋怨。抗金人士虽然终日辛劳,算来也只是蜘蛛结网一般徒劳,无力挽回积弱的局面。既包含对南宋君王的怨恨,也有对国势危亡的忧虑。下朗写美人迟暮。在下翎里作者通过典故,抒发了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和对得宠小人的警告。前两句作者以陈皇后遭嫉妒,得宠无望,来暗指自己遭到排挤、打击而不得重用,报国无门。自己这种愁苦、悲愤之情又无人理解,一片忠心向谁表白。“君莫舞”句,作者的心情由悲愤转向对无耻小人的指斥:你们这帮跳梁小丑上馅下陷,虽然得宠一时,到头来还不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这对投降派来说,既是诅咒又是不屑。最后一句是作者愁苦心境的直接展示。这里的闲愁决不是什么花鸟闲愁,而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鹤鸽”内心矛盾的愁苦,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愁苦,是感叹年华将逝,而无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报国无门的愁苦。这种愁苦,岂是登高能够排解得了的?栏杆外,烟霭霏霏,日薄西山,残阳斜照,这凄凉的景色正如当时的局势,更令人伤感,更加重了内心的苦楚。通观全篇,作者借春意阑珊和美人迟暮,情和难以言传的苦闷,语言含蓄婉曲。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表达了真挚复杂的爱国热鳅属“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所谓“豪放”不只是词句雄浑开阔、气魄雄伟,而是区别于“婉约派”描写的对象仅限于歌舞宫怨,抒发的感情拘泥于个人的小情小意而言的。相对来说,“豪放派”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解放、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辛弃疾的《摸鱼儿》一词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借伤春、宫怨的形式表达了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正如夏承煮先生所说“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全诗: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景物有:近处船帆沾雨沉重,小鸟难飞。远处天色昏冥望不见海门,浦树含烟。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译文: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N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N狁来厮杀。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这是一首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理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于景、寓情于物。
①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②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
③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描摩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触别鸟惊心”,则借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用直白的话可表述为:“离别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归来的时候,已经老了。”那简直味同嚼腊,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鉴赏诗歌,要调动全身的想像力,在头脑中构造出诗歌的意境,方能感觉诗歌的趣味。
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四、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破阵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如姜夔的《扬州慢》、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有昂扬的激情,也有人生如梦的悲叹。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的怀古诗、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都是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一 抒情方式 (一)、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它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它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 (题酒肆?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赠 汪 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竹 枝 词 刘 禹 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跳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问题: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说明两首诗歌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技巧指要]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山里的小诗〉:鸟儿出山去的时候 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说山里的花已开了。这算是一首表白爱恋的情诗,直接抒情,但含蓄、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 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如上文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三)、乐景与哀景的关系:情景交融,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1、以乐写乐比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2、以哀写哀:比如:《小重山》( 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比如: 《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绿酒初尝入易醉,一枕小窗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金风细细、叶叶梧桐、绿酒初尝、沈睡小窗,这种恬淡清婉、淡淡闲愁,从诗的细腻的笔触里娓娓而来,上片写了睡晚醉眠,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艳花凋零之状,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双燕”句则又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成双结对伴的燕子不仅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还暗示出词人的某备战相思。特别是“昨夜微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愁景。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3、以乐写哀: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4、以哀写乐: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借中原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四)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了上文,大家会发现,这托物言志与比喻修辞好象有些联系,与咏物抒怀有些联系,其实,它还与象征、比兴有联系。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作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比兴呢?最早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的“他物”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比兴,又是托物,同时也是象征,因为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表现了刘焦之情的难舍难分、留恋相许,更是刘焦爱情悲剧的象征。比如: 垂 柳 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这里面有托物言志,有比兴,有用典,有直白。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几句诗,看看他们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借景抒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比较刚才四首诗说说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各题: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问题:《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技巧指要]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法。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他想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艺术感染和思想启迪。 《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五)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二描写技巧 1烘托与对比?A、概念: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析】本诗与《石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可谓一绝,用的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却下得紧了”,这是从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风猛;“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间草亭已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是从侧面入手,通过写草屋的摇振、倒塌,火种的浸灭来间接突出风雪之猛烈。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使风雪的特点更为突出了。??B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对比――对比手法鉴赏,我们要注意它的特点,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这里不多讨论,仅举一例: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小白长红”指白花少,红花多。园中春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形成对比,藉以抒发个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华,犹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诗悲剧气氛浓烈。“嫁与春风不用媒”说得轻松,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C、赏析: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采 莲 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问:(1)、《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陆游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技巧指要]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技巧。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如《采莲曲》,这首诗歌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如陆游诗,“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诗人以“林莺巢燕”的无声,反衬杜鹃的有声,好处是以寂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课后问题。 观 祈 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技巧指要]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上面七绝,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亨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提问:(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也开启了下句中的“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提示:(1)、解行舟;人已远。(2)、前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用“满天风雨”是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表达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着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虚实结合 A、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B、概念: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划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C、关系:“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雨霏和强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