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公会怎样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3课辛亥革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怎样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xuesheng_百度知道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怎样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xuesheng
提问者采纳
新政”包括管制改革(裁旧衙门,在接受了西方知识后,对士兵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改革教育(停科举、经济改革(成立商部。新军的编练产生了两个清朝统治者始料不及的副产品、设学堂,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颁定商律,同时也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奖游学和定学制)。在新政的内容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编练新军和改革教育,在新式学堂和留学运动中诞生的知识分子。新军的官员大多选用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生。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进行得最为彻底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走向了清廷的对立面。新军已经是一支接近于近代化的军队、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和开办警政):一是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的崛起、奖励工商)等,所以新军的官兵素质也比旧军要高,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奖励留学政策的实施、劝办商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为旧式士类的解体和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二是为清政府的最后覆灭准备了掘墓人、添新衙门和整顿吏制),新军最终成为反清革命的一支力量,甚至要超过教育本身,成为反清革命的又一支基本力量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其他类似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港澳台联考试卷--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港澳台联考试卷--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1.本专题内容跨度很大,重要的历史事件较多,不宜在教学中铺陈过多的 历史事件,复习时应根据课标要求,理清主线,突出重点事件。可以用列表的 方法,归纳革命史的主要内容,以呈现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2.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一方面在分析具体事件时联系当时的 世界形势,加深对外来侵略和人民反抗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把历次列强侵华 战争及人民的抗争联系起来对比分析,理
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的加深以 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屡败而抗日战争却取得胜利的原因。3.引导学生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个角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一是西方 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 索。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的分析,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5.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的认识可以首先 通过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来认识,然后结合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的史实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6.联系时事,可以围绕中日关系做适当的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认 识: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联 系中国近代以来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探讨抗日战争胜 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与必修2及必修3的相关内容相联系。可以联系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 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内容,理解列强 侵华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背景;联系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等内容,了解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联系必修3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 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等内容,体会近代中国人向西方 学习和思想不断解放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促进作用。?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频考点 考纲要求 高考热点考情报告 1.命题规律:本专题包括了整个中国近代史中政治史的部 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20 09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涉及本专题的有10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 题;2010年有12道选择题;2011年有13道选择题,5道非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对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 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等知 识点的考查;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涉及的 也较多;从考查的史实上看,考查较多的是历史的转折点或与现 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 2.命题预测: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是面对 近代列强侵华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局面,中国各阶级、阶层 、政治派别、政党的抗争和探索,包括抗争和探索的背景、内 容、特点、结局、意义、局限等;二是近代中国政治的变革与 世界大环境的关系对现代中国的影响。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 选择题都会继续出现,但仍将以选择题为主。同时重视从文明 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角考查相关内容。联系现实热点,如中日 关系、中美关系、国共两党关系等,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过程 中的有关探索和国共关系方面的史实应格外关注。1840年至1900年西 1.两次鸦片战争、甲午 方列强的侵略与中 中日战争 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辛亥革命的背景、结 局、意义与局限,孙中 山对革命的贡献 4.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辛亥革命 和国民革命运动 5.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 军民抗战的史实、结果 产党的成立 及其原因和意义 6.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主要史实、意义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 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考真题1 (2011年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 (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 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规范全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鸦片流毒中国危害国民的身心, 故C项错误;A项和B项是并列选项,指的是鸦片造成兵弱且损害身体;而更严 重的是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参考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考真题2 (2011年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 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 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 ”(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图8[规范全解] 因为是政治讽刺漫画,因此题干材料中的“野蛮”与“文明” 都带有反义的特点,由此判断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蛮 性。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皆与“政治讽刺漫画”这一主题无关。[参考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考真题3 (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5)中日双方对日发生的 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 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 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 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规范全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观点及对待史料的态度。关于甲午中日 战争爆发的场景的记述,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A项准确揭示了 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B项排除;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参考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考真题4 (2010年天津文综,8)《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 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 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 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 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规范全解]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通过材料分析抗日战争中全民抗战的特点 。从材料中“亡国灭种的危机”、“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 分性”等关键词可以判断为抗日战争中的全民抗战。A、B两项与民族觉醒 不符,D项与民族危机不符。[参考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高考真题5 (2009年天津文综,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 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 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规范全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把材料信息与 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分析。 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 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 建。而A、B、D三项的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参考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第6讲19世纪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1.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借虎门销烟发动①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南京条约》。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由一个独立 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58年,签订《③天津条约》; 1860年,火烧④圆明园,签订《⑤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 ? 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借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之机挑起战争,在打败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订《⑥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 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组成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1901年迫 使清政府签订《⑦辛丑条约》,巨额的赔款不仅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而 且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在北京设立的⑧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 营,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之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 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易错扫描】 1.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误用内外因关系分析。认为内因 是主导,进而认识到中国国内的背景就是内因,所以误以为主要原因在中国 。其实,战争是英国人发动的,所以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才是内因。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认识,部分同学错误地认为一半是殖民地, 一半是封建的。事实上,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 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 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 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壮大。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二、两次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1.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1851年,洪秀全率众发动⑨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 式建立政权,为拱卫天京,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 达到全盛,但随之而来的天京事变却使其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3)纲领: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1859年,?洪仁\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这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义和团运动 (1)口号: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 国侵略者,带有朴素的爱国情感。但最后该运动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 压下失败。 (2)影响: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 焰。【易错扫描】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 民族矛盾的尖锐。 2.误以为太平天国作为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标志是《资政新篇》的颁布,其实 《资政新篇》已超出农民战争的范畴。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是因为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二者关系不能颠倒,没 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 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专制,近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1.近代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段侵略中国的?为什 么中国在历次战争中一败再败?[导思] 对于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要注意结合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来分析 。手段主要是侵略战争。对于中国失败的原因要从中国和列强两个角度分 析,并从两种制度的对比中得出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落 后。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答案] 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 和原料产地。手段:利用军事手段发动一次次的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 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且蓄谋已久。根本原因是落 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温馨提示】 从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与碰撞的视角审视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在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开拓创 新、睦邻友好的形象矗立在世界舞台。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西方殖民 势力的到来,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19世纪中期,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机器声和坚船利炮的轰鸣声,西方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 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市场的愿望 。在这两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虽然英勇抵抗,但最终都以战败而 告终,这种结局反映出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落后 的农耕文明受到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 【对比分析】 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发生于西方工业革命 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②目的都是打开中国的市场。③结果都强迫清政 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2)不同点:① 发动侵华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 略。②目的上,前者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③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 地。④影响上,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同,前者是开始的标志;后者 比前者程度加深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导思] 评价重要文献注意三大要素:性质、积极性、局限性。首先对《天 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和产品分配这两大内容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得出文献 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再根据《资政新篇》的内容,分析出它要发展资本主义 的观点,然后从当时的环境、中国的经济基础、世界潮流等方面进行讨论, 说明其为什么没有实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阶 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 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对比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1)颁布的背景 不同。前者颁布时,太平天国正处在强盛之时;后者颁布时,太平天国已走向 衰落。(2)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 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义经济。(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迫切要求废除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不是农民革命实践 的产物,没有反映广大农民的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4)作用 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者没有发挥实际作用。(5)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同。前者要求建立绝对 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农民阶级小农意识的反映;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 彩,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 望。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一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与史学研究动态【情景材料】 马克思在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时指出:“运动一开始就 带着宗教色彩,但这是一切东方反抗运动的共同特征。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 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起的现存政权的震动,白银的 外流,外货输入所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等等。”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将太 平天国运动看作是一场革命。 1862年,他在《中国记事》中极其悲愤地对 太平天国作出了新的论断:“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 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 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 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知识解读】 马克思是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对太平天国运动进 行评价的。其实,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一直是极富争议的。研究太平天 国运动史的专家简又文先生认为,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来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并由此得出太平天国大 破坏论。而同时代的罗尔纲先生,却热情讴歌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反抗 精神,甚至是创新精神。简先生与罗先生,两位同是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同样 有着极高的史学造诣,得出的观点却是如此的迥然不同,主要是看待历史问 题的角度不同,我们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一定要从不同角度,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来进行分析研究。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典型例题】 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 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 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 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封建统治C.造成了社会动荡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解析] 太平天国先后提出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改革内政、建设 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二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大业【情景材料】 日中国台湾网杭州消息:“第五届两岸发展研 讨会”28日在杭州落下帷幕。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台湾问题与21世纪中 华复兴”,参会的近百位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促进两岸关系向前发 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在大会发言时指出,妥善处理台湾问 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如果两岸不能统一,还存在分裂的状 况,就不能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实现。只有两岸完成了完全统一,才是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当前在推动和平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如何扭转被“台独”分裂势力所扭曲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错误倾向, 这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知识解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政府早在元朝 时期就对其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怀 抱。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又一次与祖国分离。随着海 峡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台湾问题越来越引起华夏儿女的共同关注,实现统 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问 题,也是当今时事热点和高考复习需特别关注的问题。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典型例题】 乙未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 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 贺”。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爆发C.《马关条约》的签订B.筹建北洋水师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 “基隆”属于台湾,材料叙述了台湾人民反日军侵略的史实,是在甲 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中规定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由此判断C项正确。A项属于中英之间的战争,B项属于甲午战争前的史实,D 项中没有涉及有关台湾的内容。[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一、选择题1.(2011年广东揭阳高三联考)道光皇帝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 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夷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 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强大的资 本主义工业文明,而不是道光帝屈膝投降割让香港,其畏敌妥协也是封建腐 朽的表现。 [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2011年山东济南高三调研)下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 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宗仁 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是清王朝的腐朽 统治,C项说法错误。 [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试)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 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 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 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反思中“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的“学西方 ”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所以,第二 次反思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的。[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2011年山东临沂高三质检)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 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 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 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 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据材料信息可知,义和团运动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这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二、非选择题5.(2011年福建福州三中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 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 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 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 税。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 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 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 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 (2)结合三个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 形成的。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掌握。第(2)问注意把握列强 侵华方式的变化,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从殖民瓜分到“以华治华”,直至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 (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2)材料一规定关税协定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 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材料三规定在北京设 立“使馆界”、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改设外交部、清政府严禁中国 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第7讲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一、辛亥革命1.历史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认识到应该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清政府打着“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 说。 (4)革命组织的建立 A.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①兴中会成立,决心“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B.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中国同盟会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机关刊 物《民报》。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5)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A.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由黄兴领导,后失败。 B.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2.主要进程(1)武昌起义:日,武昌地区发动起义成功,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2)中华民国的建立:③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近代 中国第一部具有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⑤宣统帝下诏退位。(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历史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⑦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⑧资产阶级共和国。(3)使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促进社会生活移风易俗。【易错扫描】 1.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的封建帝制,而非封建社会。辛亥 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中,“鞑虏”指满清贵族而非帝国主义。 二、五四运动 1.背景:一战期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⑩巴黎 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主要过程(1)前期:北京的学生进行罢课;后期:上海出现“三罢”斗争,?工人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影响 (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先锋是?青年学生,主力军是工人 阶级。 (2)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易错扫描】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领导者是一些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当时中共尚未 成立,其主力是工人,所以它具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特点。2.不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 利)。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谈谈你的认识。[导思] 认为辛亥革命成功,应从辛亥革命本身的奋斗目标来分析;认为它失 败,应从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结果来分析,角度不同,评价辛亥革命的结论也 不一样。成功的理由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失败的理由从结果、 民主革命任务和中国社会性质等方面归纳。[答案] 成功:①政治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从此,列强在中国再也找 不到一个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②经济意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意义,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 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归纳总结】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的原因: (1)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特征是君主专制、 独裁。自秦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明清时期得到高度发展,其结束 的标志是辛亥革命后清宣统帝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共和制(旧中国也没 能真正实现)。(2)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 治制度,还包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体系等。自战国以 来,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辛亥革命只是改变了君主 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其结束的标志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从经济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了 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历史功绩?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导思] 第①小问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阶级、组织等条件,五四精神, 以及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第②小问从领 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时代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五四运动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答案] 功绩: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②五 四运动使广大知识青年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 了阶级和组织准备。③五四精神影响深远。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 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精神的源头,也是今天应该继承和弘 扬的革命精神之一。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无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产阶级充当主力军且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原因:①从领导阶级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②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 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 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指导五四运动的武器,已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而是马克思主义。③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 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④从时代特点看,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对比分析】项目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目标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前途是社会主义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 相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广泛的群众基础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 义 缺乏群众基础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一 武昌起义【情景材料】 2011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昌起义门、过街城楼等 工程进行了整修建设。据历史记载,起义门原是武汉武昌古城中的中和门, 也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门中唯一至今保存完好的城门,更是2011年辛亥革命百 年的历史见证。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武昌起义门整修效果图【知识解读】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 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保路运动的兴起 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 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 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 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 立,清朝逐步走向灭亡。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典型例题】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 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 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C.北洋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 料可知这是武昌起义的史实,因而推翻的应该是清政府。 [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二 振兴中华与五四精神【情境材料】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 立的。“五四精神”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其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 主、科学”。可时至今天,五四氛围越来越寡淡,多数人罔顾“五四精神”, 却单纯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半天假上。“五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令人扼腕 。笔者认为,之所以“五四精神”离我们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的 氛围不浓,甚至是非青年人群扼杀了青年的闯劲。………… 因此,“五四”不光属于青年,更属于人生的其他阶段。我们呼唤“五四” 精神,学习“五四”精神,既是对科学、民主的温习,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 一次再教育。当青年走向暮年,人生固有的精神不该消逝,“五四”精神不 该泯灭。――日《北京晨报》《别让“放假”声音压过五四精神》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知识解读】 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五四 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一次彻底地反 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五四运动所迸发的五四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它是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事业重要的源泉。 【典型例题】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 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 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蒋介石认为,“二十一条”违背了民心,损害了国民 的自信,引发了五四运动,导致了军阀的没落。从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充分肯 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答案] A?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一、选择题1.(2011年广东佛山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 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 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可知,作为资 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 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 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 [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2011年江苏盐城高三摸底考试)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 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 (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信息“1851年”“1911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 运动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思 想的影响,辛亥革命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本题选C项。 [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2011年广东六校高三三联)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民自觉”应包括“觉 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 中国的事”这两层含义。以下事件中,最能体现这种“国民自觉”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国民自觉”应该包含群众 广泛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 反封建主义、反外来侵略革命;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革命;辛亥革命 是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五四运动是最具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 [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2011年广东惠州高三一调)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 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 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A.民族工业发展,学生弃学经商创业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日军侵华,发动淞沪会战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解析] 注意时间“日”,正值五四运动时期,工人罢工、商人 罢市、学生罢课,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二、非选择题5.(2011年山东济南高三调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 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 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 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1)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 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根据材料二,指出约法实行了什么制度。这项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方面回答。第(2) 问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制内阁。这项制度的意义是限制袁世凯专制独 裁。[答案] (1)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 根深蒂固等。(2)制度:责任制内阁。意义:制约专制,限制袁世凯独裁。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第8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1)国内条件: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国际条件:②共产国际的帮助。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成立:1921年7月,中共“③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易错扫描】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与私有制;党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运动,而不是反帝反封,说明中共当时尚未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 相结合。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④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 式形成,国民革命开始。1926年国共开始北伐,但⑤“四一二”政变和⑥ “七一五”政变导致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工农武装割据 (1)井冈山道路: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而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失败后,中共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⑦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 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创建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展⑧土地革命,成 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2)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⑨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长征胜利奠定基础。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长 征胜利结束。革命转危为安,新局面开始。3.抗日战争 (1)日本全面侵华:日,⑩卢沟桥事变爆发,这也是中国全面抗日的 开始。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两大战场: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相互 配合。 (3)结果: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 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4.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人民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展开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北平谈判 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后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易错扫描】 1.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失败了。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 二次国共合作则是党外合作。3.中国的抗战除国内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外,还开辟了国外战场,中国远征 军赴缅作战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日本试图速战速决,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则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抗战 。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要“苦撑待变”。毛泽东则提出:“持久 作战”。 5.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临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的两大任务,抗日战争 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而这一大步又同时为推进中国的近 代化历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6.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是日本战败、中国 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分别出现了一次什么重大危机?危机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面对严重的危机,中共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导思]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根据时间回顾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正确地判断 出两次危机分别是大革命失败、被迫长征,然后就可以依据问题依次回答了 。[答案] 两次危机: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进行反革命大屠 杀,中国革命面临严重挫折;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 长征。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危机出现的原因:第一次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犯 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第二次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 利。 采取的措施:第一次,中共发动武装起义;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摸索出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粉碎了国民党的几次反革命围剿;成立红色政权,使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第二次,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 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纠正了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 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胜利地完 成了长征,使革命转危为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归纳总结】 民主革命中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诸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 革命传统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 靠群众、勇于胜利”。“长征精神”的内涵为:“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往 直前;敢于创新,开拓进取;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排除万难,挑 战生命极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这些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 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 场有何区别与联系?[导思] 第①小问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分析。第②小问,区别可从抗 战路线、依靠力量、作战方式、地位作用等方面分析;联系则需要从战场性 质、相互支持、奋斗目标等方面分析。[答案] 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 为主要矛盾。 区别:正面战场是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 依靠国民党军队,敌后战场依靠人民群众;正面战场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阵 地战,敌后战场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正面战场在抗战初 期是主战场,敌后战场在抗战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并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 战场。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联系: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日战争,大家的目标 一致,即打败日本侵略者。【知能拓展】 评价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政府在正面战 场组织的会战在打击敌人侵略气焰、延缓日军侵略进程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①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 规模会战。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才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 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 进步,同时“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但国民政府执行单纯依靠政 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使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 进攻,丧失了大片领土。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与“红色文化”资源【情景材料】 2011年是浙江“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浙江嘉兴市抓住“文 化”这个关键词,主推“烟雨南湖,运河古城”――嘉兴南湖红色文化之旅 。“烟雨南湖,运河古城”是近年嘉兴新开发的重要旅游产品,它把“红色 文化”与“非遗”结合,充分展示嘉兴作为革命圣地的红色旅游新风采。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中共诞生地――嘉兴南湖游船 【知识解读】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从 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这次闭幕会上,宣告中国共产 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 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 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从那以后, 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和“红色精 神”成为近年来的高考热点。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典型例题】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 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 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首诗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抗日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 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 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 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 [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探究二 淮海战役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推进【情景材料】 江苏省徐州市凤凰山东麓,每天旭 日东升,金色的阳光就会与山顶“淮海战役烈士纪 念塔”九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那是毛泽东挥毫题 写的塔名,与基座上“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以及 “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巨型浮雕一起,组合成对 这场伟大战役的直观解说。 当淮海战役胜利的喜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高兴地 说:“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远在莫 斯科的斯大林获知消息后,也情不自禁地说:“60万 胜80万,这不仅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 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知识解读】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共双方军队的一次大决战。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协同作 战,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海州、西到河南商丘、北始山东临城、南达 淮河的广大地区,共歼敌55.5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 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解放 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极大地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进程。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典型例题】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 “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 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 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 从材料中“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可以 判断出这一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长江以北,符合条件的应是淮海战役,其他 几个战役地点、区域不符合。 [答案] C?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一、选择题1.(2011年山东烟台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红色中华刘大白(民国七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民国7年指1918年,依据“一线红”“北极下来”等 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项。苏联建成社会 主义是在193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1921年,国民革命兴起是在1924年,都 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2011年广东六校高三三联)在翻看20世纪30年代某报纸时看到“有很多 工人、贫农以至妇女参加苏维埃代表会与委员会。长汀革命委员会成立时 召开了各界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9名民众代表,红军参加3人……农民渐次 能发表意见,他们已经实行撤回不称职的上级苏维埃代表,妇女在苏维埃中 间的地位亦日益抬高”。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 )A.报道的发表应该是在抗日战争期间B.报道的内容中反映出现了“左”倾错误 C.报道的做法符合国共两党的共同利益 D.报道的地区应该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从材料时间看,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内容看,出现了苏维埃政权,农 民有发言权,妇女的地位提高了,说明该地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时期)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2011年江苏南京高三调研)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 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 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 响。”该战役是指?(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解析] 从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十周之英勇抵抗”“此乃前所未闻 者”等信息分析,可以判断此战役发生在日抗战全面爆发后不 久,应该是淞沪会战,抵抗时间长达10周,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 计划。 [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2011年河北唐山高三摸底)某一电文中说:“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 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 ……从北面威胁徐州。”电报内容反映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C.淮海战役B.孟良崮战役D.平津战役[解析] 从材料“歼灭黄百韬兵团”“台儿庄”“临沂”“徐州”等信息 可以确定此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二、非选择题5.(2011年广东韶关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 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 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 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 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 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史纲? 无法告别的革命》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 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 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 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 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 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怎样的作用? (2)国共两次合作的破裂,分别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 得到什么认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国共两次 合作分别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抗 击日本侵略的两次合作。由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而 破裂。从两次合作产生的影响中谈认识。 [答案] (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 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 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 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 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 的自信心。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后果:第一次破裂导致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 华,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破裂导致年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 治。认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两党合则两利,促进中 国的进步与发展;斗则两伤,阻碍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 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目前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专题总结(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 ? 一、近代中国百年求索的艰难历程1.百年求索的主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艰难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走俄国人的路”“走自己的路”三个 阶段。 (1)“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下学习西方的 物质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的政治 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走俄国人的路”:中共成立初期,仿效俄国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大规模 斗争。 (3)“走自己的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专题总结第6讲第7讲第8讲 3.百余年间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特点(1)有时以反侵略为主,有时以反封建为主,但这“两反”在19世纪末之后经 常相结合。(2)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 (3)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中国共产党是领 导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核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是主力军。 (4)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 (5)是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 战争最典型。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6)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新中国,清除了 列强的侵华势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能够自立自强,救亡图存,能够打败任 何一个妄想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 4.基本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把学习 外国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历程(1)探索期:成立至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到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 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 性。 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 命道路。 ③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遵义会议的召开使革命形 势转危为安。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成功原因(1)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 情的道路。(2)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地正视并纠正自身的错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认识 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3)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1.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中 共成立后,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联合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通过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 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 表和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工具,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表――国 民党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因此中共提 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国共两党开始了十 年对峙。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制造了一系列事变,1935年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 抛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近代以来中国 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上升 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由合作走向分裂,蒋介石集团在美国 支持下发动内战,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取得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新史观渗透(Ⅰ) 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 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 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 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第三、四、五专题中将逐渐为您呈现。(一)文明史观[概念解读] 文明史观又叫文明史范式。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 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 明之间需要交流。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 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 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 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 (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 现代文明等。 (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 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示例] (2011年天津文综,12)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 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 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世界文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 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 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 全民普选。――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 些特点?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 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 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 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 行分配。――摘自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 决定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 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命题分析] 本题以政治文明的演进发展为主题,从文明史观的视角考查了 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又考查了制度的差异 及发展演变趋势。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将材料信息与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即可。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答案]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 政治权利。 (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 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 行了艰难的斗争。 (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社会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二)现代化史观 [概念解读]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 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 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其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 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 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3)文化现代化 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4)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 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示例] (2010年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 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图5A.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迈向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通过一位学生 的课堂笔记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体现了现 代化史观。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有利于中国 的近代化。同时其主要战场在江浙地区,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天朝田 亩制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阻断了近代化的发展。[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一、选择题1.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 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 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 A.中英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西方列强希望获得“领事裁判权”,包庇本国 人在中国胡作非为、从事违法活动等,中国司法主权丧失,被迫给予西方国 家“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1843年即《南京条约》签订后一年,英 国通过《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 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统治B.反对外来侵略D.维护封建经济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虎门销烟是为了抵制英国倾销鸦片,防止白银大量外流,三元里人民 抗英是抵制侵略,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无关,故A项错误;虎门销烟是为了维 护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反侵略,并没有维护封建经济的目的,故D项错误。虎门销烟是反对英国的经济侵略,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反对 英国的军事侵略,两者都是反侵略,故选B项。[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 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 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 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 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要求。[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4.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 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 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B.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分析,该场运动具有一定 的盲目性;再结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可以判断应是义和团运 动。其具有盲目的排外性,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5.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 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 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 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 显?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材料主要表明列强要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 “以华治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 要求。《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 华权益。《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正体现了材料的 观点。选D项。[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6.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 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 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太平天国运动中的 土地纲领得到无地、少地农民的支持;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基督教教义的思 想;“正名”是儒家思想,太平天国用来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出其进步性。干扰项是D项,太平 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主要是受阶级局限,而非时代局限。[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7.N.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 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 代人”理解最准确的是?( )A.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 C.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挽救中国的道路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共和政体在美国等其他国 家都搞成功了,所以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失败的是一代人”是因为资 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挽救中国的道路,失败的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所 以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8.《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 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 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 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通史》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思 想启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悟,B、C、D三项都不能称为深层次 原因。[答案] A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9.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这一认识指当时的共产党认识到资产阶级的重要性,促使中共制定 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从而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选B项。两党 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A项。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是工农武装 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但是此时还没找到,排除C项。这一认识对中国社会各 阶级的特点的分析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科学,为右倾错误埋下伏笔,排除D 项。 [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0.“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 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 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 标,是为了( )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 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后,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 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抗日。从题干中“向全国同胞”“争取中华民 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民族抗战”“收复失地,恢复领土主权”等信息, 不难得出是为了团结抗日,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答案] B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1.《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 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 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最有力证据 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 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价值最高。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 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第二手 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本题中C项属于第一 手史料,是最有力的证据。[答案] C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2.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 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拥戴 C.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解析] A项不正确,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 束;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可排除;D项不正确,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 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选B项。[答案] B第6讲 第7讲 第8讲 专题总结 二、非选择题13.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 ”“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 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 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 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 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2)依据材料二,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 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第(3)问,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 (4)问,考查学生对史料运用的把握。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答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 的意识;等等。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 的现状;等等。 (3)从横向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 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 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 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 占我们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 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问: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 好事? 答云: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 岁男女,你们想是育婴耶?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问: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答云: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薪俸,到了紧急时候, 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去 。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 …他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 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西方列强的侵华及不平等条约,结合材 料“教案”“官府绅士总是依他”等信息可概括中外的冲突、官府庇护等; 第(2)问,对晚清教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注意从外国侵华者的双重影响角度 来解读。 [答案] (1)西方列强侵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为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条件;中西文化的隔膜与冲突;官府的庇护。 (2)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侵华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 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考纲链接高考回眸 年份 地区 福建 全国 题号? 考点内容 18? 禁烟运动 29? 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 分值 选择? 4分 选择? 4分年间 列强侵略与中国 人民的反抗斗争2011北京海南 全国 2010 海南17? 义和团运动27?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31? 八国联军侵华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选择? 4分非选择? 12分 选择? 4分 选择? 2分山东江苏 2009 江苏 山东11? 太平天国运动6? 甲午中日战争 5? 列强对太平天国的政策 29? 环渤海区人们追求独立的革命选择? 4分选择? 3分 选择? 4分 非选择? 11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续表)辛亥革命 2011 海南 江苏 海南 福建 2010 海南 安徽 广东 2009 五四运动和 2011 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2009 广东 全国 天津 16?“预备立宪” 6? 中华民国政体 17? 辛亥革命性质 38? 辛亥革命原因和评价 17? 辛亥革命的背景 15? 辛亥革命的经过 16? 辛亥革命的影响 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 五四运动与公车上书比较 5? 五四运动 选择? 2分 选择? 3分 选择? 2分 非选择? 17分 选择? 2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浙江19? 五四运动选择? 4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续表)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1 山东 12? 国民大革命 选择? 4分广东天津 北京17? 北伐战争7? 重庆谈判 37? 爱国主题选择? 4分选择? 4分 非选择? 12分北京2010 安徽 北京 2009 江苏 广东 广东39? 革命根据地16? 国民革命运动 18? 平津战役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9?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非选择? 6分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27? 中国人追求“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斗争 非选择? 6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续表)考纲链接 高考回眸年份 侵华日军的罪行 与中国军民的抗 日斗争 2011 地区 浙江 题号? 考点内容 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题型? 分值 选择? 4分江苏安徽 北京 2010 天津 全国 北京 江苏 2009 安徽 山东 江苏 福建 天津8?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16? 中国远征军 39? 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8? 抗日战争爆发 33? 百团大战 17? 日本全面侵华 10? 百团大战 16? 抗战期间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 12? 日本侵华 8? 卢沟桥事变 17? 抗战中国共两个战场的位置 13? 二战期间的国际协作选择? 3分选择? 4分 非选择? 8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3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非选择? 16分第6讲第7讲第8讲专题总结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第三专题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共137张课件)―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