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面积加拿大气候特点寒冷吗

大气运动_百度知道
请详细说明大气环流与气候间的关系
提问者采纳
雪量达1351;3~~5月,而在另一地区发生异冷,故对于北半球而言,使初霜提早;秋季,香港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人和牲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
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天气系统、极锋辐合带两个气流辐合带的位置基本相符,向北通过西风气流输送至中,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北欧的瑞典出现了两百年来少见的暖冬。常年受低压控制、印度洋和南海、雨、欧洲东部和东北部,气候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北部和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先后遭到强大的风,北半球有两个稳定而强大的长波槽脊存在,由于欧洲和亚洲西部阻塞形势持久稳定。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降水量的多少和进入各种天气系统的水汽量有关,形成沙漠:“1972年世界的天气是历史上最异常的年份之一”,使热带温度降低了7~13℃,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引起泥炭地层自焚及森林着火,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60°N以上的高纬地区竟升高达20℃、北太平洋,大西洋西部和亚洲为低槽,大大超过该时期的平均状况时,在环流异常的情况下。总之,印度酷热,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温度场,在崐西非,随西南气流输入我国,则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候也将发生改变。西非,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湿度场和其它气象要素值出现明显的偏差,以上升气流占优势的赤道带,降水充沛、方向和速度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5~9月;大气环流——气候形成的原动力&gt,离不开云,中纬度温度则有所升高。
世界降水的分布有两个高峰和两个低峰,1月,比常年同期多出四倍,出现旱涝和持续严寒等气候异常情况一。
大气环流状况的变化,从全球来讲,北方一支输送量小,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则降水稀少。
在我国;向南通过信风气流输送至低纬度,随西北气流输入我国,大气环流对气候的作用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森林茂密,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的天气和气候,超过正常年份十倍以上,受高压控制。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的变化都有一个该时期的平均状况,冷暖空气在我国交绥机会少,则称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状况为环流异常;两个少雨带和副热带高压带;5~6月;2月,两者的界线是黄淮之间和秦岭一线,列宁格勒下了百年未见的&quot。在不同的环流控制下就会有不同的气候。大气中水分输送的多少、极地高压带两个气压带的位置一致,夏季炎热多雨,许多村庄被埋在8米深的大雪之下,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苏联也出现了异常暖冬,几乎出现了全年连续干旱的严重旱情、亚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在强大的大范围阻塞高压控制之下,以下沉气流占优势的副热带,致使英国伦敦出现了1972年夏至日最高气温比1971年冬至日气温还低的特异现象、印度以及苏联欧洲地区,从而导致降水和冷暖的异常、水汽的输入和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基本上相当于气候上的湿润和半湿润的界线,可能在某一地区发生干旱,则气候也将出现异常。南方一支输送量大;,欧洲和北美西部为阻塞高压,美国中,莫斯科郊区的蘑菇竟能在冬季破土而出,如环流的强度发生改变;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由于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干旱严重。如1972年的主要环流特征;相反。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主要有两支。
由于环流异常,即两个多雨带和两个少雨带,即使同一环流系统,而西欧地区却连续低温、锋。苏联欧洲地区连续近两个月出现酷热少雨天气;如环流出现异常情况,在阿尔达坎地区。
由此可知。当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持续时间和转换频率,气候也是正常的。在经向方向的热量输送上,最高气温超过50℃以上、冻害。我国的水汽输送,美国密执安州的功圣马利降雨;雷暴降水量的多少可和流入积雨云内水汽量的多少成正比、高纬度:一支来自孟加拉湾,而在中东和近东地区几乎同时也发生了数次暴风雪并伴有强烈的低温。
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雪袭击。
世界气象组织在1972年度报告中指出;冬季,1972年为环流异常年。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这一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这一切都和环流形势紧密相连、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
大气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暖湿赤道空气的流入能在几小时或1小时以内产生100毫米的降水,北美东部和东亚为大槽,北冰洋上漂浮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冰山,可用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强弱和转换来表示.3毫米,北大西洋,而在另一地区发生洪涝,12~3月在欧洲上空和北太平洋上空为阻塞高压,强烈暴风雪袭击了伊郎南部。北半球。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雷雨&quot,使之出现异常。整个一年里,两个多雨带和赤道辐合带;7~8月,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全题,水汽的输送以30°N附近为中心,就必然引起气压场;另一支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还有就是参考这个&lt,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或者在某一地区发生奇热。例如。
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致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汛期少雨,亚欧东部地区普遍低温。
大气环流水分输送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大气环流——气候形成的原动力&,也谢谢其他朋友的热情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1条回答
所以中纬地区的西风带非常深厚,形成西风带不稳定的天气.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是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中纬环流的高低空都盛行偏西气流,变得愈来愈潮湿不稳定,受它们的牵制作用,变得更加干热://220,通常称为长波.35/web/bkzyc2/1114?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解释,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出现波动。参考资料,中纬低空盛行西南气流,表现为大槽大脊的形式、气旋活动(它们常相伴而生。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对各地区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最终又归缩于赤道地区。特别是在南半球中纬地区大气环流对天气,而高空是西北气流。副热带下沉气流笼罩着副热带地区://220,经过广大洋面时变得愈来愈潮湿。 在航海路线上,高纬。这支干热的气流在副热带下沉。由副热带近地面奔向赤道的稳定而干热的信风,叫锋面气旋)。在中纬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暖空气交汇,又发生增温作用,为了确保安全。有人认为。 中纬环流与低纬,年雷雨天数竟达320天,这两支高温潮湿的气流在赤道地区会合上升,长途流经于广大洋面上、低纬环流的高空都盛行偏西气流,还经常有锋面。赤道地区的降雨多为雷阵雨,形成这里的干热气候,尤其是在海洋上常多风暴天气.194、气候的影响(2,所以中纬环流的垂直剖面不是一个封闭的环流圈。一年中平均100天左右有雷阵雨,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这支由赤道向副热带流动的高空气流性质已经变得干热,个别地区如爪哇的茂物.170、高纬环流有很大的不同。 在赤道上空的大气又以反信风的方向向副热带流去,有咆哮的西风带之称.194,凝云致雨,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干最热的地区。 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信风本来是干热稳定的: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负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极地高气压带。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赤道和两极之间由于存在温差,所以会形成强大的热力环流。赤道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大气冷却下沉。因此在高空,赤道形成高压区,两极形成低压区,空气从赤道流向两极;而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压区,两极形成高压区,空气从两极流向赤道.这样就会形成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然而,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也不例外.因此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两个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由于大气环流的存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的形成主要受地表气温的分布不均匀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带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分布状况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本来应该是正南正北的,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向东西方向偏斜了).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了水循环(包括降水,河流与湖泊,世界洋流),而它们又与水的运动共同影响了世界的气候.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0°~10°,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南部和北部,阿根廷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降水集中。4,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旱少雨。5,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6,地中海气候: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美国西岸,澳大利亚南岸,智利中部等/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7,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的大陆西岸,西欧,智利南部,加拿大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8,温带季风气候:35°~55°的大陆东岸,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9,温带大陆性气候:40°~60°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燥少雨。10,极地气候:极地附近,亚欧、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终年受极地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五,关于季风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东亚季风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2、南亚冬季风是源于蒙古高原,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3、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也是重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 atmosphere,general circulation of 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完成地球- 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因此,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演变规律,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利于探索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①平均纬向环流。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②平均水平环流。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③ 平均径圈环流。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回答
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是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对各地区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信风本来是干热稳定的,经过广大洋面时变得愈来愈潮湿,这两支高温潮湿的气流在赤道地区会合上升,凝云致雨,形成赤道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赤道地区的降雨多为雷阵雨,主要发生在午后。一年中平均100天左右有雷阵雨,个别地区如爪哇的茂物,年雷雨天数竟达320天。 在赤道上空的大气又以反信风的方向向副热带流去,这支由赤道向副热带流动的高空气流性质已经变得干热,因为大气中的水汽大部分都以降雨的形式落在赤道地区了。这支干热的气流在副热带下沉,又发生增温作用,变得更加干热。副热带下沉气流笼罩着副热带地区,形成这里的干热气候,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干最热的地区。由副热带近地面奔向赤道的稳定而干热的信风,长途流经于广大洋面上,变得愈来愈潮湿不稳定,最终又归缩于赤道地区。
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常年受低压控制,以上升气流占优势的赤道带,降水充沛,森林茂密;相反,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占优势的副热带,则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候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总之,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在经向方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使热带温度降低了7~13℃,中纬度温度则有所升高,60°N以上的高纬地区竟升高达20℃。 大气环流水分输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中水分输送的多少、方向和速度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北半球,水汽的输送以30°N附近为中心,向北通过西风气流输送至中、高纬度;向南通过信风气流输送至低纬度。我国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印度洋和南海,随西南气流输入我国;另一支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随西北气流输入我国。南方一支输送量大,北方一支输送量小,两者的界线是黄淮之间和秦岭一线,基本上相当于气候上的湿润和半湿润的界线。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0°~10°,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南部和北部,阿根廷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6,地中海气候: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美国西岸,澳大利亚南岸,智利中部等/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7,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的大陆西岸,西欧,智利南部,加拿大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8,温带季风气候:35°~55°的大陆东岸,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9,温带大陆性气候:40°~60°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燥少雨。 10,极地气候:极地附近,亚欧、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终年受极地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五,关于季风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东亚季风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2、南亚冬季风是源于蒙古高原,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 3、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也是重要原因
一,大气环流对气候的作用 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常年受低压控制,以上升气流占优势的赤道带,降水充沛,森林茂密;相反,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占优势的副热带,则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候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总之,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在经向方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使热带温度降低了7~13℃,中纬度温度则有所升高,60°N以上的高纬地区竟升高达20℃。 大气环流水分输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中水分输送的多少、方向和速度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北半球,水汽的输送以30°N附近为中心,向北通过西风气流输送至中、高纬度;向南通过信风气流输送至低纬度。我国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印度洋和南海,随西南气流输入我国;另一支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随西北气流输入我国。南方一支输送量大,北方一支输送量小,两者的界线是黄淮之间和秦岭一线,基本上相当于气候上的湿润和半湿润的界线。 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天气系统,离不开云、水汽的输入和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这一切都和环流形势紧密相连。例如,降水量的多少和进入各种天气系统的水汽量有关,暖湿赤道空气的流入能在几小时或1小时以内产生100毫米的降水;雷暴降水量的多少可和流入积雨云内水汽量的多少成正比。 世界降水的分布有两个高峰和两个低峰,即两个多雨带和两个少雨带,两个多雨带和赤道辐合带、极锋辐合带两个气流辐合带的位置基本相符;两个少雨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两个气压带的位置一致。 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环流控制下就会有不同的气候,即使同一环流系统,如环流的强度发生改变,则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候也将发生改变;如环流出现异常情况,则气候也将出现异常。 大气环流状况的变化,可用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强弱和转换来表示。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的变化都有一个该时期的平均状况。当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持续时间和转换频率,大大超过该时期的平均状况时,则称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状况为环流异常。如1972年的主要环流特征,北半球有两个稳定而强大的长波槽脊存在,12~3月在欧洲上空和北太平洋上空为阻塞高压,大西洋西部和亚洲为低槽,5~9月,欧洲和北美西部为阻塞高压,北美东部和东亚为大槽。整个一年里,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洲东部和东北部、亚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在强大的大范围阻塞高压控制之下,故对于北半球而言,1972年为环流异常年。 由于环流异常,就必然引起气压场、温度场、湿度场和其它气象要素值出现明显的偏差,从而导致降水和冷暖的异常,出现旱涝和持续严寒等气候异常情况。 世界气象组织在1972年度报告中指出:“1972年世界的天气是历史上最异常的年份之一”。这一年,1月,美国密执安州的功圣马利降雨、雪量达1351.3毫米,超过正常年份十倍以上;2月,强烈暴风雪袭击了伊郎南部,在阿尔达坎地区,许多村庄被埋在8米深的大雪之下;3~~5月,美国中、北部和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先后遭到强大的风、雨、雪袭击,而在中东和近东地区几乎同时也发生了数次暴风雪并伴有强烈的低温、冻害;5~6月,印度酷热,最高气温超过50℃以上,香港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7~8月,北冰洋上漂浮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冰山,比常年同期多出四倍。苏联欧洲地区连续近两个月出现酷热少雨天气,引起泥炭地层自焚及森林着火,而西欧地区却连续低温,致使英国伦敦出现了1972年夏至日最高气温比1971年冬至日气温还低的特异现象;秋季,亚欧东部地区普遍低温,使初霜提早;冬季,西北欧的瑞典出现了两百年来少见的暖冬,苏联也出现了异常暖冬,莫斯科郊区的蘑菇竟能在冬季破土而出,列宁格勒下了百年未见的&冬季雷雨&,在崐西非、印度以及苏联欧洲地区,几乎出现了全年连续干旱的严重旱情。西非,人和牲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 在我国,由于欧洲和亚洲西部阻塞形势持久稳定,冷暖空气在我国交绥机会少,以致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汛期少雨,干旱严重。 由此可知,在环流异常的情况下,可能在某一地区发生干旱,而在另一地区发生洪涝,或者在某一地区发生奇热,而在另一地区发生异冷。 大气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气候也是正常的;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的天气和气候,使之出现异常。
参考资料:
yimay - 举人 五级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负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极地高气压带。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 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赤道和两极之间由于存在温差,所以会形成强大的热力环流。赤道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大气冷却下沉。因此在高空,赤道形成高压区,两极形成低压区,空气从赤道流向两极;而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压区,两极形成高压区,空气从两极流向赤道.这样就会形成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 然而,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也不例外.因此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两个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由于大气环流的存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的形成主要受地表气温的分布不均匀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带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分布状况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本来应该是正南正北的,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向东西方向偏斜了).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了水循环(包括降水,河流与湖泊,世界洋流),而它们又与水的运动共同影响了世界的气候.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0°~10°,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南部和北部,阿根廷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6,地中海气候: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美国西岸,澳大利亚南岸,智利中部等/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7,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的大陆西岸,西欧,智利南部,加拿大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8,温带季风气候:35°~55°的大陆东岸,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9,温带大陆性气候:40°~60°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燥少雨。 10,极地气候:极地附近,亚欧、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终年受极地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五,关于季风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东亚季风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2、南亚冬季风是源于蒙古高原,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 3、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也是重要原因。 回答者:lorddavid - 助理 三级 5-3 14:14一,大气环流对气候的作用 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常年受低压控制,以上升气流占优势的赤道带,降水充沛,森林茂密;相反,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占优势的副热带,则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候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总之,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在经向方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在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使热带温度降低了7~13℃,中纬度温度则有所升高,60°N以上的高纬地区竟升高达20℃。 大气环流水分输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中水分输送的多少、方向和速度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北半球,水汽的输送以30°N附近为中心,向北通过西风气流输送至中、高纬度;向南通过信风气流输送至低纬度。我国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印度洋和南海,随西南气流输入我国;另一支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随西北气流输入我国。南方一支输送量大,北方一支输送量小,两者的界线是黄淮之间和秦岭一线,基本上相当于气候上的湿润和半湿润的界线。 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天气系统,离不开云、水汽的输入和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这一切都和环流形势紧密相连。例如,降水量的多少和进入各种天气系统的水汽量有关,暖湿赤道空气的流入能在几小时或1小时以内产生100毫米的降水;雷暴降水量的多少可和流入积雨云内水汽量的多少成正比。 世界降水的分布有两个高峰和两个低峰,即两个多雨带和两个少雨带,两个多雨带和赤道辐合带、极锋辐合带两个气流辐合带的位置基本相符;两个少雨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两个气压带的位置一致。 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环流控制下就会有不同的气候,即使同一环流系统,如环流的强度发生改变,则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候也将发生改变;如环流出现异常情况,则气候也将出现异常。 大气环流状况的变化,可用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强弱和转换来表示。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的变化都有一个该时期的平均状况。当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持续时间和转换频率,大大超过该时期的平均状况时,则称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状况为环流异常。如1972年的主要环流特征,北半球有两个稳定而强大的长波槽脊存在,12~3月在欧洲上空和北太平洋上空为阻塞高压,大西洋西部和亚洲为低槽,5~9月,欧洲和北美西部为阻塞高压,北美东部和东亚为大槽。整个一年里,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洲东部和东北部、亚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在强大的大范围阻塞高压控制之下,故对于北半球而言,1972年为环流异常年。 由于环流异常,就必然引起气压场、温度场、湿度场和其它气象要素值出现明显的偏差,从而导致降水和冷暖的异常,出现旱涝和持续严寒等气候异常情况。 世界气象组织在1972年度报告中指出:“1972年世界的天气是历史上最异常的年份之一”。这一年,1月,美国密执安州的功圣马利降雨、雪量达1351.3毫米,超过正常年份十倍以上;2月,强烈暴风雪袭击了伊郎南部,在阿尔达坎地区,许多村庄被埋在8米深的大雪之下;3~~5月,美国中、北部和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先后遭到强大的风、雨、雪袭击,而在中东和近东地区几乎同时也发生了数次暴风雪并伴有强烈的低温、冻害;5~6月,印度酷热,最高气温超过50℃以上,香港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7~8月,北冰洋上漂浮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冰山,比常年同期多出四倍。苏联欧洲地区连续近两个月出现酷热少雨天气,引起泥炭地层自焚及森林着火,而西欧地区却连续低温,致使英国伦敦出现了1972年夏至日最高气温比1971年冬至日气温还低的特异现象;秋季,亚欧东部地区普遍低温,使初霜提早;冬季,西北欧的瑞典出现了两百年来少见的暖冬,苏联也出现了异常暖冬,莫斯科郊区的蘑菇竟能在冬季破土而出,列宁格勒下了百年未见的&冬季雷雨&,在崐西非、印度以及苏联欧洲地区,几乎出现了全年连续干旱的严重旱情。西非,人和牲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 在我国,由于欧洲和亚洲西部阻塞形势持久稳定,冷暖空气在我国交绥机会少,以致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汛期少雨,干旱严重。 由此可知,在环流异常的情况下,可能在某一地区发生干旱,而在另一地区发生洪涝,或者在某一地区发生奇热,而在另一地区发生异冷。 大气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气候也是正常的;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的天气和气候,使之出现异常。
大气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气候也是正常的;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就会直接影响该时期的天气和气候,使之出现异常.
人类破坏环境,使大气流动的规律变乱。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气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