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600字初中作文:寒假生活中针对某一现象展来评论,一事一议,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分解析:略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多比“不如我者”王延群①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文言!②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人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生活享受方面的比较就会带来危害,因为那是现实的。人们常说,人总是看见自己碗里的肉少,所以才会不停地奋斗,而追求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因为有形的东西总是有欠缺的,所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这就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满腹牢骚,心生嫉妒。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健康长寿。③的确,生活中不恰当的攀比,给了人们许多烦恼和困扰,让许多人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因此,我们常劝慰自己或他人“少与别人攀比”。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如果能与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害处,还可激励人们的斗志,鼓舞奋发进取精神。最重要的在于你与人比什么、怎么去比。会比,使人笑;不会比,使人跳。既然人生在世难免一“比”, 就要学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比较法就是:多比“不如我者”。④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就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美国作家亨利·曼特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朝我们的后面去看看,还有比我们不如的人,比一比那些缺吃少穿比自己更差的穷人,这样你就会有知足感和自豪感了,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⑤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清人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就是讲知足是通过向下比较而感悟的:“人生尽享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⑥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活法,要有自己的快乐坐标。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生活智慧。(原文有删改)1.文章开头引用《小窗幽记》和《长生秘诀》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2.结合第四段中亨利·曼特的话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3.文中划线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4.有人说,人应该有上进心,就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这样才能有追求的目标。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多比“不如我者”王延群①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文言!②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人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生活享受方面的比较就会带来危害,因为那是现实的。人们常说,人总是看见自己碗里的肉少,所以才会不停地奋斗,而追求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因为有形的东西总是有欠缺的,所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这就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满腹牢骚,心生嫉妒。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健康长寿。③的确,生活中不恰当的攀比,给了人们许多烦恼和困扰,让许多人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因此,我们常劝慰自己或他人“少与别人攀比”。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如果能与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害处,还可激励人们的斗志,鼓舞奋发进取精神。最重要的在于你与人比什么、怎么去比。会比,使人笑;不会比,使人跳。既然人生在世难免一“比”, 就要学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比较法就是:多比“不如我者”。④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就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美国作家亨利·曼特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朝我们的后面去看看,还有比我们不如的人,比一比那些缺吃少穿比自己更差的穷人,这样你就会有知足感和自豪感了,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⑤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清人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就是讲知足是通过向下比较而感悟的:“人生尽享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⑥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活法,要有自己的快乐坐标。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生活智慧。(原文有删改)【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小窗幽记》和《长生秘诀》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结合第四段中亨利·曼特的话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小题4】有人说,人应该有上进心,就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这样才能有追求的目标。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海门市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多比“不如我者”王延群①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文言!②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人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生活享受方面的比较就会带来危害,因为那是现实的。人们常说,人总是看见自己碗里的肉少,所以才会不停地奋斗,而追求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因为有形的东西总是有欠缺的,所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这就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满腹牢骚,心生嫉妒。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健康长寿。③的确,生活中不恰当的攀比,给了人们许多烦恼和困扰,让许多人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因此,我们常劝慰自己或他人“少与别人攀比”。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如果能与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害处,还可激励人们的斗志,鼓舞奋发进取精神。最重要的在于你与人比什么、怎么去比。会比,使人笑;不会比,使人跳。既然人生在世难免一“比”, 就要学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比较法就是:多比“不如我者”。④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就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美国作家亨利·曼特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朝我们的后面去看看,还有比我们不如的人,比一比那些缺吃少穿比自己更差的穷人,这样你就会有知足感和自豪感了,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⑤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清人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就是讲知足是通过向下比较而感悟的:“人生尽享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⑥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活法,要有自己的快乐坐标。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生活智慧。(原文有删改)【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小窗幽记》和《长生秘诀》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结合第四段中亨利·曼特的话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小题4】有人说,人应该有上进心,就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这样才能有追求的目标。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省海门市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
多比“不如我者”
①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文言!
②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人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生活享受方面的比较就会带来危害,因为那是现实的。人们常说,人总是看见自己碗里的肉少,所以才会不停地奋斗,而追求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因为有形的东西总是有欠缺的,所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这就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满腹牢骚,心生嫉妒。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健康长寿。
③的确,生活中不恰当的攀比,给了人们许多烦恼和困扰,让许多人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因此,我们常劝慰自己或他人“少与别人攀比”。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如果能与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害处,还可激励人们的斗志,鼓舞奋发进取精神。最重要的在于你与人比什么、怎么去比。会比,使人笑;不会比,使人跳。既然人生在世难免一“比”, 就要学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比较法就是:多比“不如我者”。
④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就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美国作家亨利·曼特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朝我们的后面去看看,还有比我们不如的人,比一比那些缺吃少穿比自己更差的穷人,这样你就会有知足感和自豪感了,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⑤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清人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就是讲知足是通过向下比较而感悟的:“人生尽享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⑥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活法,要有自己的快乐坐标。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生活智慧。
(原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引用《小窗幽记》和《长生秘诀》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第四段中亨利·曼特的话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
3.文中划线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
4.有人说,人应该有上进心,就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这样才能有追求的目标。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槐花盛开时的怀念  ①我一时说不清是什么缘由,这棵小槐树总在我脑子里萦绕,或许是竞秀公园看到一树树怒放的花朵?或许是我现在住的门前要扩路伐倒了好多大树?  ②我这半生以来住过不少地方,像后平嘉胡同、南关的张家场大院、王字街、撒珠胡同、石柱街、东升街、军分区宿舍等,院里院外的都有不少树,惟独这棵小槐树,让我不能忘怀。  ③缠绕上小槐树还是住在东升街的时候。每到植树节,我们那条街都要种树,可几乎没有能活到第二年春天的。种树的人很负责任,年年种,一般情况下就是在去年的原坑,将死树拔了,死根刨了,种上新树。也不知是哪年,我们家院门口的这棵小树儿竟活到了第二年春天,细细的身子长出了嫩嫩的叶。真是奇迹,这棵有人种没人管的小树。  ④我一天到晚出门进门总能看到它,它活了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看到它长出了叶子还感叹了一句:它是命大!再过一年它还活着,还悄悄地长粗了长高了。有人可以在它身上晾尿布&了。也有串亲戚的把驴拴在他身上,当顽童们逗耍驴的时候就把小槐树拽得一弯一弯的,有点儿点头哈腰的意思。它有什么办法呢?别说是小槐树了,就连我们不是也有没办法的时候吗?  ⑤住户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朝它泼污水了,没有小槐树的时候随便在这儿泼脏水多心虚呀,这下行了,浇树呢!小槐树让他们偷了懒还有施恩的感觉。  ⑥说实话,我也没有管过它,比如冬天&给它缠一些草绳什么的,但却得到过它的好处。夏天儿子坐在门口等我们下班,小槐树那点不多的叶子组成一小片绿色的云,为儿子挡住了阳光。那样的景象让我心动,小槐树呀,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既然你活下来了,那就要冷也能抗得,热也能挨得。  ⑦忽然有一年的五月,它也开出一嘟噜醒目的槐花。就那么一嘟噜,开得太白了,太刺眼了,我的天,你也太胆大了,你怎么敢开花呢?你不太招摇了吗?我知道你没错,本来就是你开花的季节,就是你飘香的季节,可这环境太险恶了!果然我再看到它的时候,那惟一的一嘟噜槐花不见了,地上还多了一些本来应该是在上面长着的叶子。我心里禁不住有几分忧伤,正是槐花盛开的时候。  ⑧我没有等到来年再看到它开花的样子就又搬走了。我想它再开不会只有一嘟噜了吧。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去看过它,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狠心。写到这儿我已经知道为什么要写你了。我听说那儿建小区了,好多街道都不存在了,我不想去证实,也不想得到你英年早逝的消息,就让你在我的脑子里年年不断地长大吧,到了五月你就开满树的白花。1、作者为什么以“槐花盛开时的怀念”为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为什么在第2自然段交代曾经住过的好多地方的院里院外都有不少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缠绕”一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槐树第一次开出了一嘟噜醒目的白花,作者为什么不高兴反而替它担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抨击了社会上的哪些不良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最后一句“就让你在我的脑子里年年不断地长大吧,到了五月你就开满树的白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论文写作中考复习 要点归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 1、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亦称论说文,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 理等逻辑形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 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类议论说理的文章或提出某种见解, 从正面剖析事物,论述事理,或是发表意见
,驳斥别人的不正确观点。作者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它一般都得从大量的具体 材料中引出普遍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 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学生常见常用的议论文有读后感、杂文、评论、演说、序 言、书评、随笔等。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过硬,论证合理,语言精炼,有严密的逻辑性。写议论文应 当注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立论和驳论、议论的层次。写出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不是一朝 一夕之功,但议论文写得符合要求应该并不太难。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就是作者提出的看法和主张。一篇议论文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 分论点,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的。确立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必须 正确、 鲜明, 也就是态度要明朗, 认真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新的见解富有实际意义和新鲜感, 绝不是老生常谈。 (2)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一般是用事实、道理、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确凿的事实、史实及统计数字等。否则,论点 就站不住脚。 论据的基本要求是: 切实为说明论点服务, 既要可靠又要典型, 事实胜于雄辩, 是最好的论据。 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 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 使用论据证明论点时, 论据要充足,还要注意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要真实可信,才能增强说理的效果。 (3)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①论证的方式 论证的方式,一般可分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在论述过程中,有 时也对反面的论点加以驳斥,但这种驳斥是为了更充分地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写驳论,先摆论敌的错误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加以反驳,在反驳中进一步阐明自己的 正确观点。常见的驳论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 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在立论性文章中有时也批驳谬误,在驳论文 中,批驳的同时也阐明正确的观点。只是前者侧重“立” ,后者则侧重“破” 。 ②论证的方法 演绎法。把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前部直截了当地摆出,然后把论据一条一条地叙述,支 持前面的观点。论据可以合写成一段,也可以按一个论据一个自然段的方式排列。论据写完 后,文章便可以结束,也可以再加一段,重提前面的观点,并作进一步的阐说。 归纳法。采用与演绎法相反的手段,先逐条分析,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 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列出论据,论据应力求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以增强说服力,最后自 然地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证法。它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说明道理的方法。作为证 明论点的典型事例,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于书本。 析理法。即道理论证法,用做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 作中的精辟见解、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作为论据, 具有很强的 说服力。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是人们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 用作论据能够起到有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喻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 方法。 引证法。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 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 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比证法。也叫对比法,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相反的情况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说明事物的本 质,并以此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在对比论证中,可比的因素很多: 一种是纵比, 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对比;另一种是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种现象,这个人和那 个人进行对比;再一种是正反对比,即将不同事物作比较或对照。还有主次对比、轻重对比 等。其中包括正反论证和对照论证。正反论证要求先提出论点,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 行论证。 对照论证则对有关的若干事实及其某几个方面进行对照, 然后加以分析, 得出结论。 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归谬法。归谬论证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 的,然后加以言理引申,得出荒谬的结论来证明对方论点的谬误的方法。 3、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有引论(引子) 、本论(正文)和结论(结论句)三部分。 一般是在引子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即中心论点(文章的主题) ,点明题旨;第二部分在 正文部分分析问题(本论),摆出有利的事实,即运用有关论据,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这 部分内容较多,还可以分层;最后部分解决问题(结论),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总结全 文,强调中心论点,深化主旨,或提出希望和要求,发出号召。 引论,通常就是提出全文要论述的中心问题。议论文的开篇也可不拘一格,或用名句引 入,或用材料、故事、寓言引入,或先摆出某种生活的社会的现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 心论点。 本论,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分析问题的方 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有并列式和层进式两种。 并列式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横 也叫 式” 层进式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 也称 “纵式” 它是对问题一步比一步深入地进行论证。 。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把要讲的道理论述深刻,增强文章的逻辑力量。 结论,一般指把问题分析透彻、清楚后得出结论。 4、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论点。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②要 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③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 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④层次要清楚。⑤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 人。⑥论据要充分。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 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议论中的说明 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 或是议论的补充; 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主要是为论点提供依据, 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5、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要用恰当的逻辑词表示文章的逻辑性;② 要注意自然段与主题句的运用, 即用自然段表示出文章的逻辑性, 并在每段中用主题句说明 要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③重视句型结构。写作时应注意每句的重心和句与句之间的衔 接,使句意一环扣一环,避免松散。 6、读后感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欣赏一部作品(包括影视、戏剧、绘画等等)之后,把所产生 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写读后感是供材料作议论文的基本类型。 解析读后感, “读”是“感”的前提与基础,而“感”是“读”的继续与发展。如果不掌 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犯相互脱节的毛病,写出文章来,也会不着边际,离题万里。 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读懂所提供的材料,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引出自己的看法,去阐发自己的感想和体 会。 ②理清自己的思路,抓住重点,把主要问题说清说透。或褒或贬,都要观点明确,立场 鲜明。 ③不能大段地照抄所提供的材料,而侧重点应该是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写 出真情实感。这样的“感”才不空洞宽泛,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④要写感受最深的东西,感情真实,不矫揉造作。 ⑤表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引用原文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而且不要过多过长。 ⑥选择好角度,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蜻蜓点水、写不深入。最好是从自己感受最深处着 笔,集中一个观点,说深说透。 ⑦要善于联想。通过类比、对比、象征等方法的有机运用,使思路开阔,内容厚实,形 成说服力。当然,联想要紧扣中心,否则会导致牵强附会,偏离题旨。 ⑧恰当处理好“感”与“叙”“感”与“评”的关系。 、 “叙”是为“感”服务的; “感” 着重在作者的感受上, 而不在于对所供材料的分析和评论。 切忌把读后感写成文章分析或评 论。 7、一事一议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 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写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①态度要鲜明。对美好的事物,要毫不含糊的肯定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则明朗的表 示否定和憎恶;对同志和朋友的不正确的言行,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热忱的帮助。 ②要找准论点。一般只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实际生活中最需要议论的某一点,讲得透 就行了。首先,要对所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了解得很清楚,这是议论的基础。其次, 立论要符合事情、现象或材料的本意,不要生搬硬套。再次,立论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 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论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 ③叙议不要脱节。通常是开门见山,围绕论点概括地介绍所要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 然后就事论理,自然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论点。当然,也可以 先提出论点,再简括叙述事情、现象或材料,然后展开议论。还可以先概括叙述事情、现象 或材料,然后围绕事情、现象或材料展开议论,最后在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方式可以 灵活多样。总之,要叙得简要,议得集中;理从事出,事理折服人。 经典分析 1、微型议论文曾是各地中考常见的一种作文命题 微型议论文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字数一般限定在 lOO―3OO 字。 “麻雀虽小、五脏 惧全” 微型议论文亦能考查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综观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微型议论文 , 的写作主要有三种题型。 ①填空式。即半命题作文,如: 成功,在于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工作、事业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你认为成功在于什么呢?请完成文题,写一 篇(或段)二百余字的短文。 (湖北荆州 1992) 这种文题要注意“填题” 。一要理解题意,必须细细品味已知部分的隐含信息,从而 填出标题。二要填通题目,就是既要合乎语法,又要合乎逻辑,务必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慎 重考虑,不出偏差。三要创新避俗,少填“熟”题,而在“小” “巧” “新” “美”上下功夫。 ②供料式。这种文题先提供材料,然后让你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如: 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小议论文。 学生食堂:饭后,剩饭剩莱满桌,大块馒头丢在地上,老师傅不禁摇头不止。 教室一角:中饭后,桶子里倒满了饺子、炒鸡蛋、鱼―― 家庭饭桌:妈妈: “你吃包子怎么光吃馅不吃皮,这不是浪费吗?”女儿: “怕浪费你 吃呗!” (吉林 1991) 这类题型,无论所供材料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写作时都得认真审读材料,分析材料的 含义,然后提炼观点。多则材料特别要注意综合归纳,把握论述要旨。 ③辩论式。 这种题型往往提供两个方面的观点。 这两方面的观点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各有道理。考生可以选择任何一方进行论辩。 如某班举行论辩会,主持人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 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落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的记录。过了一会,这只蚂蚁又向 着原来的目标,一步步地往上爬?? A.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挫折面前要百折不挠。 B.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一再受挫要重新选择目标。 于是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论辩,正方赞同 A 的观点,反方赞同 B 的观点。假设你参 加这种论辩,请写一份 200-300 字的发言稿。 这种论辩,实则是一篇精短的议论文,不管你赞同哪一方,都要围绕你赞同的观点 发表见解,同时也要针对对方的观点提出看法, “论”得要有理, “辩”得要有力。 2、近年来大作文开始青睐议论文 2000 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卷提供了《多余的椅子》一文,并点出该文“珍惜时间”的主题, 要求写一篇读后感。 2003 年福建三明卷的题目是: 假如说,生活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小事就是晶莹的水滴。古人云: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平凡小事,你可以记叙经历, 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 请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道题,写一篇文章。 A.一件难忘的小事 B.小事不小 要求:将选定的题目抄写在第一行格子的中间;字数不少于 600 个;文中涉及的人名、 地名、单位名一律用甲、乙、丙或 A、B、C 代替。 显然,这里的《小事不小》为题,就是为了“可以阐述观点”而设置的,与第一题写记 叙文并列提举,就是当作一篇大作文看待的。 3、时兴的话题作文给议论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肥沃的土壤 例如: “与时俱进”是说同时代一起进步。中学生也在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 应有新的特点,新的形象。请以“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文章内容应合乎情理;文章内容反映出你对该话题的关注与思考;500 至 800 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2002 年武汉市) 以“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为中考作文的话题,鲜明地体现出要求考生投入生活、着眼 当代、紧贴现实的命题导向。当代性与创新性往往紧密相连,本次作文的选材创新务必体现 于作者应和时代脉搏跳动的当代意识。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当代中学生极具有时代特征和 发展性。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幸运儿,在感受时代日新月异的同时,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们也应 该思考:该把什么样的形象展现给这个时代呢?是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独立 自主意识、 探究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同程度地增强??还是盲目性依然很大、 责任感普遍缺乏、 自私心理相当严重、 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之类?如何树立新时代的良好的中学生的形象, 展现 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乃是本文的立意之重。鉴于话题范围的广泛性,不妨从细小事件 或入微感受中遴选材料,或写成记叙文,大胆采用镜头剪辑的板块结构,尝试分场面、分组 合、分时段等灵活自由的表达手段,新人耳目;更可以写成议论文,直接以话题为文题,重 点论述怎样“光大形象” ,就按照“什么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如何正确认识新时 代的中学生形象”――“怎样树立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层进式逻辑关 系进行论证。无论叙议,都要注意内容的至情至理,并体现自己的关注与思考。篇幅的弹性 再大,也得控制在字数区间内;关于保密的提醒当然不能忽视,为免除误会宜多择用符号等 等,附属于作文要求之内,适当注意也只有好处。 4、越来越灵活的作文组合使得考生可以同时成就两篇议论文 例如: 写作Ⅰ 案例讨论: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 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雏 鹰慢慢长大,这时老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露、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 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喳喳直叫,只好忍着痛,扇着尚显稚嫩的双翅,离巢飞去。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 ,太懂得如何关 爱自己的孩子了。 也有人认为, 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 危险太多, 不利孩子成长。 请你针对老鹰的做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300 字左右。 写作Ⅱ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 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 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着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 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 ,狮子成了草原“猎手” 。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 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 断成功,不断进步。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2004 年荆门市) “案例讨论”更是“论” ,写作Ⅰ是要求写一篇短小的议论文。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 据论证。短论也得明确论点,论点自然由案例提炼而出。案例说的是老鹰爱小鹰的行为,人 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即为本文立论之本。 我们再看这个材料, 它所谈的是一个如何关爱教育子 女的话题,而这也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很多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面对这样的作文, 考生要避免落入俗套, 要善于联想, 最好是把它跟现实联系起来, 使说理谈看法具有针对性, 具有现实意义。这里可以考虑两点:一是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独生子女增 多了。 然后有理有据有分寸地结合老鹰的做法, 来分析人们在教育子女上这样和那样的看法、 做法。也就是说,论据既可依据案例,更可结合现实生活,现实的事例必须典型,否则缺乏 说服力。论证要事理结合,这样可以避免空谈,倘用正反对比则更能把见解说透,增加文章 的价值。短论的篇幅也不可忽视,命题之间已有明确的规定了。谈自己看法类的文章,能够 看出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 所以平时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储备, 具体写作中要注意说理 的辨证性,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和看法,同时也要避免极端或犯绝对化的错误。 写作Ⅱ,即所谓的“大作文” ,举足轻重。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格式标点, 都不能马马虎虎。这里给了材料(材料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开启思路) ,却是做话题作文。 话题就像孙悟空给唐僧们划的一个圈(圈内的活动是尊重并弘扬个性的) ,不出这个圈自然 安全。本文旨在说好说透压力与成长的正比关系,压力促进成长,压力和成长便是不可忽略 的两个相互为用的重要因素。文体没有限制,将本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者其他什么文都 行,宜于临场发挥和创新。事实上考生更多的选取了写议论文,这样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驾 驭材料,迅速立意,进而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等等。规定了 600 以上的字数,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制约。 附:写作Ⅱ解读与评点 【题析】 有一则材料: 香港启德机场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闹市的时候,乘客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 上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 ,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 大灾难。深究其原因,有人说正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 一点差错,启德机场因此才成为最安全的机场之一。这里说的是一个相同的话题。 压力,使“最危险的机场”成为“最安全的机场” ,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 “猎手” 。正所谓“压力效应” 推而广之,人生莫不如此。我们何尝不是总给自己点压力, 。 让它唤醒我们的斗志和韧性,让它加速我们的成长! 压力或来自挫折,或来自挑战,或来自苦难,抑或来自志向目标,以及来自家庭、民族 和社会。压力即动力。人往往是有惰性的,如同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压力就会失去发展的原 动力而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样, 人若没有了压力, 便会缺少前进的动力而甘愿在平庸 中虚度年华。压力又是阻力。过重的负荷不能成为动力,相反只能成为进步、发展的阻力。 解读写作Ⅱ,一目了然这是一个寓言故事类的话题作文。而且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比较 容易把握,它就是:压力,可以使人不断成功,不断进步。由材料提炼出的话题“成长需要 压力” ,可以说审题立意上的难度都不大。然而,要写好这篇文章,有三点是必须引起重视 的:一要充分看到“压力”的作用,强调在成长过程中直面压力,自觉“加压” ,勇于“加 压” ,把压力变为动力;二要正确把握“成长”与“压力”的关系,善于分析事物得以成立 的具体条件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说过程中要避免“单极强化” ,即强调了这一点,却 忽略了其他。三要言之有物,旁征博引,列举名人事例,增加说服力量,而力避空泛议论, 无病呻吟。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构思写作文,不应单纯只为了得分,也应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只 有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深刻了,才能写出打动人的佳作。 【选文】 压却无声 学生怕考不好,顶着父母的压力;老师怕教不好,顶着学校的压力;学校怕办得不好, 顶着政府的压力;政府怕治理得不好,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我怕和长识的同学分开,顶着 命运的压力。无形的它,又有谁能真正明白? 拿起小学的毕业照,手指在上面缓缓滑动,企图认出一个同学,然后回忆起什么。可是, 我失败了,只有手指在懂,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无言。 我害怕,我怕我再次和现在的同学分开后,会不会是这样。虽然我们互相约定不要忘记 对方,但是小学时我和他们不也有过这样的约定么?有?好像没有,不记得了。 这股无形而又无情的压力压得我好累,偏偏在这时,中考又来了。面对这一张张陌生的 面孔,心里更是难受,个个都埋头,不想别的,只做卷子。这卷子就像一封告别信,写给认 识的同学、不认识的校友和带着恨与爱的老师们。我很恨,狠狠地想摔掉这卷子,但这个几 毛钱的东西却把我的命运压在了下面,命运求我不要摔,我忍住了,但我想发泄。 突然,我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对啊,我懂了,这卷子并不是告别 信,而是??让我们在喧嚣中得到片刻宁静,沉淀思绪,开拓视野而至心凝形释。 我长大了吗?对,你长大了,长大了! 压力无形,别人说它“坏” ,我却认为它是“润物细无声”那样,滋润人的心灵――压确 无声。从小,我就想找到长大的秘诀。原来,它就是压力,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味道了――压却无声。 压却无声?压确无声。 (荆门沙洋考生 鲁语) 【评点】 压力知时节,关头更无声。本文道出了中考的无形而强烈的压力,紧扣话题命意,即学 习的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进而“长大”了,压力乃是长大的秘诀。文章开篇排 比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压力”现象,引发思考;接下来以初中生活的即将结束说学习之 紧张,压力之切身,情绪之繁复,乃至感悟至深;篇末点题,晓喻压力之情味。文章有一定 蕴涵,结构浑然,语言挥洒自如,颇富意识流态,令人掩卷亦不禁长思若干。 虽说是一篇议论文,文笔表现倒也不俗。首先运用谐音手法,给文章起了一个亮丽的名 字: “压(鸦)却(雀)无声” ,第一眼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正所谓“题好一半文” , 而且文末对该词的恰当变通――压确无声――又使人不禁眼前一亮, 大大增强了该文的得分 点。开头一段的排笔句式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倒数第二段的运用名言则彰显文采,而末段 巧妙的一问一答又照应了题目。 这些高人一筹的写作技巧, 应该是与较强的写作基本功颇有 关联的。综合创新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中学生写议论文,先要掌握基本常规,由一而始,举一反三,然 后再千变万化。 1、通盘考虑,整体布局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 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 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 个新的结论。 这就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总分式写法。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 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便是答难式的写法。如果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 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又是对比式写法。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本论部分的结构 安排,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 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 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 2、求新求异,生机盎然 立意上,根据求异思维的流畅性,在一个命题面前,尽量多设想几个论点,尽可能挖掘 事物的多义性, 以扩大选择余地, 这样便可从中选取最有现实意义并有话可说的论点进行论 述。 选材上,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原料,使议论文写作成为“有源之水” ;要经常搜取新 的信息,使其成为议论文写作的“新鲜备液” ;要时时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不断更新方式 和内容,与时代同步前进。 结构上,从两方面抓起:一是讲究开头结尾,突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和结尾归纳论点的 思维定势,开头可用设问、用小故事等等来引出论题,结尾力求深和新。二是运用多种论证 方法阐明论点,多方面分析问题。 3、标题闪亮,首当其冲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 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 在 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 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 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 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 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 佳。 4、开篇夺目,锋芒自见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 。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 而且短句成段, 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 即入题要快, 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 因为评分标准中有 “中心明确” 的细则。 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 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 。精彩的开头,最 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 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5、中部崛起,文脉舒畅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 的写作。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 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 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 述思路。因而务必重视在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 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 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 6、论据典型,材料鲜活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 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 它首先要求真实, 切合题旨。 其次, 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 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 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 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 生新鲜感, 效果会更好。 另外, 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 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 无时代的活水, 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 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 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7、响亮结尾,强化主旨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结尾当如豹尾, 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 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 收束全文, 突出中心论点; 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 完整, 不能草率收兵, 也不能画蛇添足; 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8、语言形象,文采飞扬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畅达。一个道理 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例证、喻证、类 比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而要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就得注 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来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 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 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专题检测 1、全命题作文 (1)文题:由一件小事想到的?? 提示: 写作本文应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件事情, 把它概括叙述一下, 然后发表自 己 的看法和主张。选材时尽量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小事,并且此事与现实生活中某件事 物 有联系,从中挖掘出新意,据事论理。 (2)文题:山水有情又无情 ――谈生态平衡 提示: 本文的题目已点明了中心意思, 而且提示了文章的思路。 因此, 可以从山水的 “有 情”和“无情”两方面立意构思。 写作本文应该先从正面人手,描述青山、绿水、森林、草原以及整个大自然对人类的无 私奉献,人类从大自然得到无限的益处。然后再写现实状况,山水有情人却无情,人们争相 对大自然强取豪夺,滥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于是大自然便很不客气,给人类以应得的惩 罚,表现得非常“无情”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因此,行文时,就应摆出事实,突出文 章的中心一一―山水有情,人也应该有情,爱护大自然,否则便会后患无穷。 (3)文题:我最喜欢的名言(格言): 提示: “名言(格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可以丰富一颗纯真 的心,并带着他走向光明。 写作有关名言(格言)的文章,只要写出自己喜欢的几种理由即可。但也可以写得别具一 格。例如在阐明自己为什么“最喜欢”的同时,引用名人的事迹、地点、言论或诗句。安排 好层次,并做到开头点题,结尾和开头照应,突出文章中心。 (4)文题:鲁迅作品中一个文学形象给我的教育 要求:从鲁迅作品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教育较大的一个人物,作为对象联系自己的实际, 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我们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作本文时,首先要确定鲁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正面的或反面的 都可以,如阿发、双喜、闰土、孔乙己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教育最大的一个。在布局 结构上,最好用叙议结合的方式。但要特别注意,不管选择的形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落 实到“给我的教育”上。 (5)文题: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有人认为“开卷有益” ,有人则认为“开卷未必 有益” ,请以“ ‘开卷有益’小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看法。 提示: “开卷有益”是一个成语。 “卷”指书; “开卷” ,打开书本,指读书。读书就有好 处。这一解释在一般人心中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是值得思考的,文题中的“小议”就作了 这样的暗示。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说“开卷有益” ,这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 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读的 好书,也还有动机、方法的问题,能否有益也不可一概而论。 写作此题,还可以肯定上面提出的结论,再提出问题:问题不在书的一面,关键在于读 者是否有理解、辨别、批判能力。若有,则凡书均可读,或从正面受益,或从反面受益。 (6)文题:尊老爱幼 提示: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今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这是劳动人民的理想。在当今现实 生活中,有些人“尊老”的观念淡薄了,也有些人“爱幼”之心极佳,却爱而不教。 本题 的内涵较宽,它可以指家庭内外,也可以指整个社会。写作本文,可着重写“尊老” ,也可 着重写“爱幼” ,不必平均使用笔墨,既可正面举例论证,也可从反面说理,亦可正反对比 论证。但要做到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7)文题:要自觉 要求:联系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在现实生活中, “自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 尤其重要。生活到处都在考验我们的自觉性;下雪了,你是否自觉地去清扫马路上的积雪, 作业没完成,有好电视节目+你看不看,看到坏人做坏事,你管不管;乘无人售票车,是否 自觉交票款等。 写作本文,可抓住一件或几件事实,谈谈有关自觉的问题。 2.半命题作文 (1) 文题:____________ 的启示 (2)文题:信心+________ =成功的启示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成,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的正副标题中某部分作了限制,还有一部分需要补充。在正题等式的空白处 可加入你认为“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如毅力、智慧、胆略、勤奋等;在副标题的横线上可 填你所记叙的事件。但应该注意的是,所填的要素同所填的事件应具有内在的联系。 写作本文时,首先应根据文章题目的特点,补充完整题目,然后按写议论文的方法进行 写作。 (3)文题;从 想到的(或:从____________ 说起)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成读后感、短评之类的文章。 提示:文题要补充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句俗语,也可以是―个 故事、一首诗、一支歌等,还可以是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如“浪费粮食”“小学生的书包越 、 来越重”“随地吐痰,乱扔烟头”“遇见坏人坏事不敢管”等。写作要先在文题基础上找准 、 、 “感点”“评议点” 、 ,然后按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论述,阐明文题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 义,最后强调“感点”和“评议点” ,照应开头。 构思好本文,关键在于选好“感点”“评议点” 、 ,而“感点”“评议点”又是在所补充的 、 内容中产生。因此,就要抓住文题的精神实质,看准它的现实意义。但必须注意,所谓“感 点”“评议点”一般只能是一点,而不能把它扩大。这样才能集中一点,说深说透,使文章 、 具有说服力。 (4)文题:我最爱 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属半命题作文,文题中应补充的内容范围很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人和 事,如爱文学、爱读书、爱运动、爱音乐、爱旅游、爱师长、爱兄弟姐妹等。写作本文首先 要把最喜爱的对象填好,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爱的理由。但要注意理由一定要充足,否则便不 足以说明问题。还要注意文题的“最”字,它表明不是一般的普通意义上的爱。这样才能论 述得深刻,突出文章的主旨。 3、材料作文 (1)文题: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唐黎是河南省 1996 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 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 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 “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口服液。如 果我为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提示,写好读后感,首要的是找准“感点”“感点”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就材料的主 。 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 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可确立“要抵制 、 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还可以抓住唐黎的―句话确立 、 、 “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 “感点”确立之后,在论证过程中要发挥联想,通过联 想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来阐发感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或正反 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感点。 (2)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 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 问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 “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 1”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准材料的主旨。该材料的要害是照搬补丁,由此阐明自己的 观点,提出中心论点.那个裁缝的技艺高超,仿造得惟妙惟肖,但他一味模仿,不懂得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举例论证或正反论证等 方法,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不可机械的模仿,以譬示人们。 (3)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1991 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陈新民出国参加第三届小儿心脏病国际学 术会议。他的论文获奖。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在会场等待他作学术报告。 陈新民发现会议前厅悬挂的各国国旗中, 竟没有五垦红旗。 他当即向举办单位严肃提出: “请 先挂上五星红旗,我才进会场作报告! ”大会秘书处在赔礼道歉后,马上挂起了中国国旗, 陈新民满怀激情地在五星红旗下留了影,才举步进入会场。 提示: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首先要特别注意分析材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然后从中选 取一点来议论。这则材料启示我们: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时 时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因此,本文的感点应是:要时时处处 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感点提出以后,可举吉鸿昌、徐悲鸿、朱自清等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来论证感点,然 后再用陈新民以及当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 不忘祖国, 维护民族尊严的事实对感点阐发议论。 (4)文题:阅读下面材料,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级的推荐和一定的测试,选出了 20 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的候 选人。这些候选人的学习成绩、身心素质等都不错,思想品德评定都为优秀,而且在《行为 规范》 、时事政治等笔试中,都名列前茅。 一天,学校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测试。 几个美术考场的门口,扫帚随意地横在地上,抹布杂乱地躺在地上。不少候选人熟视无 睹地从它们上面跨过去,而有的候选人则将它们放到了应放的地方。考场内,候选人的面前 都放着刀片和未削过的铅笔,以及画纸、草稿纸等。大家开始削铅笔,有的人把铅笔屑削在 草稿纸上,有的则随意地削在地上或桌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反映出的问题,选准角度,提炼观点。从学生角度看, “德才兼备”是跨世纪人才的标准; “欲成大事,必从小事做起” 。从学校和教师角度看,学 校教育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然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议 论说理,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宜用开篇点题,结尾照应开头的结构形式。 (5)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上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好书(或一本 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领会材料中提供的四句名言的用意:这四句名言有一个共同的 主题, 即读书有益。 这不仅限定了作文的内容, 也暗示了作文的中心: 只能写作品的思想性、 教育性,并结合自己谈感受和教益,而不可谈其艺术性。作文时,因为“要求”中说明四句 明言只是“提示” ,不是必须使用的材料,所以,可选用一两句名言,而不必全部包容,材 料中的“提示” ,限定了本文要写成“读”“感”结合的有叙有议的读后感。写作本文时还 、 要注意,所写的感受必须和名言一致,是同向的。如果忽略了这些,而把本文写成内容介绍 或大谈读书的作用;或面面俱到,思想艺术一齐谈;或大量文字谈书的内容,感受只简单的 一句话,这些都是没有读懂材料,而离题、偏题的现象。 (6)阅读下面材料,抓住实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球王贝利踢进了 100 个球, 当别人间他哪一个球最令他满意时, 他回答说: “下一个。 提 ” 示;写好本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抓住问题实质。这则材料虽然很短,但读得懂,抓得准, 却不大容易。 阅读这则材料后, 可能得出很多结论。 如果得出 “鼠目寸光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 “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从现在做起”的结论,却有些离题了;如果得出“不能躺在功劳簿 上睡大觉”“过去只能属于历史,未来才属于自己”的结论,则是似是而非。而“不能满足 、 于已取得的眼前成绩”“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的结论,才是切合题意 、 的。前者意境较浅,只是就事论事,惟后者“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人” 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立意较深。 在准确立意以后,便可构思成文了。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论证自己的观点; 语言要简洁明了, 尽量少用关联词语、 形容词和副词, 说清说透道理即可。 ⑺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汪君,一位中国普通的女学生,在一次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以 96 分的最高分荣登 榜首,考了个“世界第一” 。平时,不论是主科还是副科,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她门 门都学得很努力。因为她觉得考出好成绩不是根本目的,关键在于真正把知识学到手,而各 种知识往往是触类旁通的。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汪君还喜欢集邮、剪贴,喜欢看体育新 闻和那些焕发青春活力的节目,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开阔视野。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短评或读后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并能联系实 际,如出现校名、人名,一律用符号代替;全文不少于 500 字。 浅谈初中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第四中学 宋汉英 近年来“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出现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但是“不限文体”决不等于“不 要文体” 。应试者必须有文体意识,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而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不 同。比如议论文的写作必须以议论为主,而且要求观点明确,结构谨严,条理清晰,说理透 彻。如今提起写议论文,会使许多刚入初三的学生发愁犯难,甚至叫苦不迭。尽管他们在初 一、初二年级学了好几篇议论文,也作过一些议论的写作训练,但对如何写好议论文,确实 是心中无数。为使初三学生适应“不限文体”的作文题的写作,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来,平时 应加强各类文体的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这里简要谈一谈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一、 要有明确的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必须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 ,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所谓“鲜明” ,就是立 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造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 非,模棱两可。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和论据材料的统帅,也是议论文得以存在的根本因 素。 议论文的主旨就在论证作者的主张。 因此写议论文, 必须要有明确的观点 (即中心论点) 。 如何确定中心论点?首先要弄清题目的类型。议论文有不同的命题方式:有的是给题目,有 的则给材料,给题目的叫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大致有三类: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如 《俭以养德》 ②题目规定议论文的范围, 《说勤奋》 ③题目交代一个议论的话题, 《怎 ; 如 ; 如 样看待中国的“穷”。 》 然后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与论点的关系,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来确定中心论点。如《批评要 讲究“艺术”、 》《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等题目就表明了文章要阐述的观点,因而这些题 目就是中心论点。像《谈勤奋》《决心与行动》《怀疑与学问》这类题目只规定了议论的范 、 、 围,并非表明作者的观点,因而要从题目的规定的范围中确立中心论点。 《谈勤奋》 ,是要论 证勤奋是做学问的必要条件; 《决心与行动》是论述办事做学问,既要有决心,更要有行动 的道理; 《怀疑与学问》是论述有怀疑精神才能做成学问的道理。对于题目只交代了一个议 论的话题的,应从这议论的话题出发,确定自己的观点。如《怎样看待一个人的美?》则要 阐述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的观点。 给材料写议论文,需要我们读懂材料,抓住议论的话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分析从而确定中心论点。如: [例 1] 有位班干部在自习课上维持纪律,不少同学不服从,理由是他自己有时也不遵守纪 律,他没有资格管我们。从这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这则材料有两个话题可议论,一是干部应该以身作则,二是遵守纪律是自己应有的行为。根 据要求写这篇议论文只能取其一点进行分析议论。 在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时, 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从没的角度中选出新颖 的角度。如: [例 2] 齐恒公和管仲率军伐孤竹,春去冬归,蒿蒿茫茫,迷涂难通。管仲出主意说: “老 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放老马在前,人随于后返回齐国( 《韩非子》。 ) 分析角度:①经验是成功的途径;②要善于假于物;③老马只会识途,踏上新路该如何?这 三个思考角度,第一二个一般化,显然没有新意,第三个角度新颖,有时代性,联系实际, 不能以老经验自居,不能以老经验来制约新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问题,要有创新意识。 二、 要选好论据,用好论据 写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必须使用论据加以论证。论据有两种:一 是事实论据,二是理论论据,无论使用哪种论据,都必须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写作时要根 据观点的需要,审慎地中以选择,力求观点和材料的高度统一。任何材料,即便是典型最突 出的材料,如果不能紧紧围绕所要论述的观点不是紧扣这个观点的,一定要忍痛割爱,弃之 不用。如写《学然后知不足》一题,如果引用“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无纸,母亲用获画地 教他写字”这个例子,显然不妥,因为它属于勤奋成才方面的典型事例,却不能成为论证本 文论点的材料。 因而写议论文所选论据一定要与论点一致而且要正确无误, 还要典型、 新鲜。 写议论文,不但要选好论据,还要用好论据,所谓用好论据,就是紧扣中心论点,对所用的 事例论据进行分析,对所用的理论论据进行阐述。但很多学生不会用事例,简单地认为写议 论文就是提出个观点举几个例子就行了。于是在文中出现的常是有“例”无“证” ,以“例” 代“证” ,写成的议论文是观点与例子的简单叠加。比如,有个同学就材料《爱因斯坦的第 三只小板凳》作文,他提炼的观点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亮出观点 之后,第二段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时,举了以下事例:①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最终成功。②二战中美国海军在珍珠事件中遭日本重创,后来反败为胜。③哥白尼等人坚持 以太阳中心说经历数次挫折,最终还是被人世人认可。④英国名将威灵顿,在和拿破仑的较 量中被打败, 后来又重新振旗鼓, 在滑铁卢一役打败拿破仑。 ⑤有同学在做数学题遇到难题, 反复思考,终于解出了这道题。整篇文章不足 600 个字,中间论证竟用了 5 个事例,这 5 个事例叙完之后,基本未做任何分析,就用“由此看来??”结束了文章。这篇文章乍一看 似乎论据充足, 而实际上只是简单罗列了一堆松散的材料, 没有找出事例隐含的道理或规律, 也就是说这个学生选择了论据,但未用好论据。 针对学生事实论据选好后,无法说理的现状,教者应选择几种适合学生水平的分析方法,进 行强化训练。①例后评价法,即对所举事例围绕论点进行评论;②正反对比法,即举一例再 举相反例子,以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再加一两句分析的方法;③反向假设法,即举例后再向 相反方向作假设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三种方法后,就能摆脱论点、论据无法有机结合的状 况。 三、 要合理安排论证的结构。 议论文一般是由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这三部分构成的。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提 出问题――引论部分。如《谈骨气》一文,开头直接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这一中心 论点;有时也可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如《事事关心》一文,从对一副对联分析中 提出“既要关心政治,又要致力读书,两方面要紧密结合”这一中心论点;也有的中心论点 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总结得出来的,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就是在文章 结尾部分归纳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论证的过程主要安排在分析问 题――本论部分。论证的过程根据需要,可以并列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即并列式结构;也可 以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即递进式;也可采用总分式、对照式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又有更为 具体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写给材料的议论文,应该注意在论证过程中使用所给材料,其行 文结构大致如下:①概述材料;②提出本文的论点;③分析所给材料(紧扣论点) ;④联系 生活实际论证(紧扣论点) ;⑤总结(紧扣论点,照应所给材料) 。这种模式与我国文章的传 统写法 ――起、承、转、合不谋而合。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可用于读后感、观后感、影评等,掌握 这种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写好议论文, 除了要有明确的观点, 能选好论据、 用好论据, 能合理地安排论证结构外, 还得注意语言严密、生动、准确。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议论文的写作,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基 本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让他们接触范例,并设计专题训练题,使学生能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识统一起来,在“无定法”中求“定法” ,以确定自己的作文路子,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 根据文章内容和论证需要灵活运用所学原理,这样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于议论文―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议论文600字初中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