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南大学夏令营20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初试成绩排名包括单科不合格的吗?

东南大学相关信息:
东南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网最新资讯
东南大学热点文章
东南大学热门话题
考研网地方站【计算机考研专业深度分析】细分专业介绍+ 导师介绍+重点院校推荐
第一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现状及发展& & 1.1 细分专业介绍& & & & & &
& & & & & &
&&&&&&&&&&&& &&& &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著名导师介绍&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重点院校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专业课完备复习规划&& & & & & &&
& & & & & &&&&
1.1 细分专业介绍
1.1.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硬&通吃& & & &专业简介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主要研究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其研究方向众多,包括嵌入式软件、图形图像与多媒体、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与编译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北京大学该专业有20多个研究方向,软件与硬件方面均有所涉及。该专业竞争比较激烈,大部分研究方向如信息安全理论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智能、信息安全、新型程序设计与方法学、软件自动化、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软件工程、先进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都是现今比较热门的方向。  近几年,嵌入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电子、医疗、军事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国内IT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我国40%的软件产值来自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技术已迫在眉捷,因为它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砝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急需的嵌入式开发人才同时3C时代所需的增值业务开发人才也非常抢手,已出现至少30万一50万的人才缺口,其中嵌入式专业人才缺口15万,移动增值专业人才缺口接近35万。  备考建议  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都会考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这4门中的几门,这就需要考生根据所报考院校的参考书目来复习专业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数据结构五百题》一书中的题目类型比较丰富,考生口碑不错,可以用来复习。  就业信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可选择的就业方向很多,只要与计算机有关的,无论是网络、编程还是关于图形图像的工作都能够很快上手,可以说是 &软硬&通吃。虽然该专业就业前景看好,但是在找工作时,仅靠基础理论是绝对不够的,基础与技能并重才是成功就业的关键。毕竟最受企业欢迎的还是能独立解决问题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很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推荐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1.2计算机系统结构&&深入&计&心& & & &专业简介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功能分配、软硬件界面的划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其中,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之一。随着家电智能化趋势的加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嵌入式技术应用非常广,如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子字典、可视电话、数字相机、数字摄像机、机顶盒、高清电视、航天航空设备等。此外,人工智能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热门方向之一,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专家系统软件、机器博弈软件等)。该领域的研究还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备考建议  各个院校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初试科目大致相同,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及计算机原理、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而复试可以选择的科目则比较多,考生选择方向时,不妨多注意一下复试的科目。比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复试的笔试内容。根据二级学科的不同分别有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和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控制、多媒体技术等几个科目。考生应对自己将来要研究的方向作充分的了解,准确判断自己擅长的科目,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复试科目。  就业信息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不仅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还要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相对而言,该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高性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研究领域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工作。该专业还涉及到一些硬件和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知识,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公司,比如Microsoft、IBM、HP、AMD、Autodesk、Intel、Sun、Oracle、SAP、Bayer、BEA、Sybase、NCR、中兴、华为、微创软件、汉得咨询、振华港机等,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  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与开发能力并重& & & &专业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包括网络攻防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与智能信息检索、数据网格与知识网格、计算机视觉与虚拟现实、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等。如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方向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为核心,以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智能防火墙技术为突破口,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随着国内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升级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相较而言,网络工程师的就业机会比软件工程师要多,可在数据库管理、WEB开发、IT销售、互联网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开发和客户支持等领域发展。  备考建议  大多数院校会选择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等科目进行考查。尽管考试科目大致相同,但是各个院校的侧重点不同,如北京交通大学的题目较基础,题量较多,虽说难度不是很大,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熟练度。  就业信息  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编程开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最主流的数据仓库平台是ORA-CLE的数据仓库工具,在国外,一些特殊数据仓库如NCRITEREDATA的人才非常紧缺。所以对于数据仓库方向的同学来说,不妨选择一些人才稀缺的行业,不仅可以避开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且薪酬也比较可观。也有很多企业招聘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算法工程师,识别、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如美国虹软公司、中科院深圳研究院,都要求应聘者精通C++、VC、MATIAB,熟悉图像处理基础算法,还要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积累。市场对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向的毕业生要求较高,很多院校在研究生期间就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实习环境,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已在图象处理、模式识别、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人工智能领域主持承担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医学图像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人脸识别、复杂时序信号的识别、中医舌脉像信息处理、传感器网络、生物信息学等方面。这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也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著名导师介绍
1.2.1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张 钹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科研成果先后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电子科技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以及智能控制  E-mail: dcszb@mail.  Tel:010-  通信地址: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吴建平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专家委员会主任、网络中心主任。1994年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个国家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003年担任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形式化技术和协议测试、高性能路由和交换技术等  E-mail:jianping@  Tel:010- 传真: 010-  主页:network.cs./teacher/wujianping
  杨士强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主席、IEEE 会员。近三年杨士强教授在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在 MPEG 和 AVS 标准化工作中提交 10 余份提案。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和浏览、视频分析和流化技术、分布式多媒体系统、视频压缩、嵌入式多媒体  E-mail: yangshq@  Tel: 010-
1.2.2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杨芙清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级顾问。她对程序自动化的早期研究成果,被国际杂志称为是&程序自动化研究早期的优秀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多道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一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项目)青鸟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多项863高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等
  俞士汶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主持了多个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际、两岸合作项目,自1993年起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  E-mail: yusw@  Tel: 010- 传真: 010-
  唐世渭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据库专业方向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和&973&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Web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等  E-mail: tsw@  Tel:010- 传真:010-
  肖建国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1994年5月,主持研制成功北大方正高档彩色出版系统,为我国高档印刷品的出版印刷技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中文出版机构。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应用、彩色图像处理Internet与信息安全  E-mails: xjg@icst.  Tel:010-
1.2.3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 伍民友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网格计算中心首席科学家。已在多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如 ICPP、CATA、PDCS、CAINE、Euro-PDS等。他是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组织的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与系统委员会成员(),由于伍民友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系统、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贡献,他的名字被载入美国名人录()及国际资讯科学名人录(),1996年被选为IEEE资深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互联网与宽频接入网及无线网络与传感器网络  E-mail:mwu@  Tel:021-
  陆鑫达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室主任。曾承担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863项目1项,以及电科院等项目。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1项:&校园级自适应元计算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完成九五期间所承担的211工程&高速信息网工程&中的子项目&高速计算技术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及应用、异构计算及元计算(包括Grid计算)、网络计算及其编程环境、机群计算(包括体系结构及中间件)、遗传和进化算法在映射和调度中的应用、分布计算及移动计算、智能代理等  E-mail:lu-xd@cs.  Tel:021-1.2.4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潘云鹤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4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潘云鹤院士是中国智能CAD领域的开拓者,他将AI引入计算机图形学,提出智能图形学的新概念,基于知识的真实感图形描绘技术、天空漫射光照模型和空间感色彩模型。潘云鹤院士所负责完成的国家攻关、863等15项科研均具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在全国计算机应用等大型展览会上多次获一等奖,因形象思维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表彰,评为&七五&先进工作者。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形象思维、计算机图形学、智能CAD、计算机美术、工业设计  E-mail: panyh@sun.  Tel:9
  卜佳俊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重大基础软件产品开发专项子项1项、负责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移动多媒体、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CSCW。  E-mail: bjj@cs.  Tel: 01.2.5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 朱传琪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所长、博导。近年来,朱传琪教授主持了并行化编译系统AFT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在1997年被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1996年&并行化编译系统 AFT&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为&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在程序并行性分析能力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并行计算,并行处理  E-mail: cqzhu@  地址: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上海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Tel: 021- 传真: 021-
  周傲英  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近年来,曾先后担任PAKDD、DAFAA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和WAIM'2000的程序委员会主席,论文集由Springer出版社作为LNCS系列出版。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及对外合作项目等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四次获上海市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  E-mail: AyZhou@  Tel:021-1.2.6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 洪炳熔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计算机系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副主席、FIRA中国分会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人工智能、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智能机器人、传感融合技术、自主导航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网络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E-mail: hongbr@hope.  Tel:8  主页:http://www.firachina.net
  王晓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语句输入原创者。1991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突出科研成果&汉语语句级智能输入&,其拼音语句输入技术先后授权美国微软、日本富士通等公司使用。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声图文智能计算、商业智能等。  E-mail:wangxl@insun.  Tel:4
1.2.7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孙钟秀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持研制了我国国产系列计算机DJS200、DJS200/XT1G、DJS200/XT1P等操作系统。1982年10月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ZCZ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后又主持研制了多个实用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分布式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了异构型分布式操作系统ZGL;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同步算法:令牌算法等。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计算和操作系统
  徐家福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代表性成果有:1.研制出我国第一个ALGOL系统、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多种规约语言;2.参加制定ALGOL、COBOL国家标准;3.率先在我国研制出数据驱动计算机模型FPMND;研制出兼顾函数式和逻辑式风格的核心语言KLND及相应的并行推理系统;4.完成8个软件自动化系统,如基于自行设计规约语言GSPEC的NDAUTO系统,基于FGSPEC的算法设计自动化系统NDADAS和自学习软件自化系统NDSAIL等。  主要研究方向:高级语言、新型程序设计与软件自动化1.2.8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陈火旺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专家。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设计成功我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年任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银河-Ⅰ&获1984年中央军委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1987年起主持面向对象集成化开发环境研制,建造了国内首例面向对象环境;1989年起领导并主持非单调推理系统研究,把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这两项目分别获1991年、1993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领导完成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卢锡城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专家、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研制成功银河-Ⅲ并行巨型机系统,70年代参加了&远望一号&测量船中心计算机研制,设计了交换器系统;80年代参加了银河-II研制,主持研制了高速网络软件系统;负责研制了银河仿真机系统软件;2001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目前正担任&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该项目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大规模分布与并行处理
1.2.9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陈国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并行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神经计算等  E-mail: glchen@  Tel:
  黄刘生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无线传感网络专业委员会发起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科院、军队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等  E-mail:lshuang@  Tel:
1.2.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
& & & &李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计算机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带头人。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副组长。在并发程序语言和知识库理论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发展结构操作语义方法的学者之一。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并发语言翻译理论,开创了并发语言的比较研究方向,上述工作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计算机科学、大规模网络计算
  马世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973项目(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01课题&海量信息系统规律、模型和维护机理研究&和国家863重大项目&资源环境应用网格系统构建&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环境下计算的模型、逻辑和计算的动态统计行为研究、海量信息处理的计算模型研究、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特别是各种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第二章 重点院校介绍
& & & 2.1 上海交通大学& & &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与中国乃至世界软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保持同步,以最迅速最贴切的姿态响应产业界对软件人才的市场需求。采用工程化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与产业界紧密合作,联手培养&面向领域的、高层次、开放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人才。针对不同起点、不同背景的求学者,学院因材施教,提供本科、硕士、工程硕士等多种类、多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掌握领域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及管理经验的优秀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项目管理人员。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傅育熙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计算机科学  &胡 飞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测试、控制、实时系统、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小型飞行器控制等  &赵建军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面向方面软件技术(AOSD),程序分析与验证,新型程序语言设计,高可靠软件系统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理解与维护,软件复杂性度量,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等  &邹恒明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高可靠软件设计、高可用信息系统(灾难防止与恢复)、安全云存储
  &2.2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所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所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在职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27人(含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1人。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
& & & &专业课程笔试  考试科目:编译原理、离散数学  计算机编程能力上机考试  语言:C++  编程环境:VC++6.0  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包括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除参加以上复试外,还须加试(计算方法+数据库)。
& & & &2.3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源于王选教授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是北京大学的二级科研教学机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子出版应用、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视音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拥有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3 人 ( 含双聘 1 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教授 70 余人,博士生导师 50 余名。
复试情况  复试规则:  A. 复试规模:差额复试;  B. 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C.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 &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D. 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科目:  A. 英语听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考试。  B. 英语口语和专业知识综合;  C. 计算机专业上机考  练习网址:, http://acm./JudgeOnline  上机环境: VC++6.0
& & & &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计算机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为基础,形成了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基础、新一代互联网络下的协同工作环境、软件工程与过程工程、面向领域服务的软件支撑技术与环境、虚拟现实体技术、大规模信息化工程、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多媒体与数字图像处理、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嵌入式与容错计算技术等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计算机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授31名,副教授55名。下设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信息安全系、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软件工程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网络与数字媒体研究所等单位;建有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信计算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北京市计算机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德软件技术联合研究所。
复试情况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推荐免试考生是否参加请于3月中下旬咨询相关学院),侧重对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及口语、逻辑分析、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深度考查,复试内容含专业外语、专业课等相关知识,采取笔试和口试形式。
& & & 2.5吉林大学& & &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始创于1976年,由著名教育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湘浩教授创建。1958年,王湘浩院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率先认识到开拓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毅然从代数方向转向计算机科学方向,创建了控制论专业,开展了计算机理论研究,做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为计算机专业培养了骨干人才,使吉林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2001年5月,由原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原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系、原长春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原长春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合并组成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学院有20个教研室和5个教学实验室。 有教师1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39人、副教授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学院有中科院院士 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 1 人、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获得者 6 人、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9 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 2 人、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8 人。
复试情况  复试内容  专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能力;外语听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复试形式  复试采取上机考试、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上机测试与专业课笔试100分。面试: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100分,外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总分250分。  复试的上机、笔试,面试和外语能力及格线分别设定,为60分、60分和30分,对在复试中上机、笔试、面试及外语能力没有达到及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得出考生总成绩。按考生总成绩排序,根据名额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复试科目  计算机系统结构  综合(笔试:操作系统;上机操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任选其一)  跨学科只限电子、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数学、物理、力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综合(笔试:操作系统;上机操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任选其一)  跨学科只限电子、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数学、物理、力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综合(笔试:操作系统;上机操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任选其一)  跨学科只限电子、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数学、物理、力学、生命科学、医学。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限报生物信息学方向。  网络与信息安全  综合(笔试:操作系统;上机操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任选其一)  跨学科只限电子、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数学、物理、力学。
& & & &2.6清华大学& & &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计算机系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持的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国内首批获得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2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系在总共4个分项指标中,3项(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声誉)在全国排名第一。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现有教师 486 人,其中教授 166 人,副教授 178 人;科学院院士 4 人,工程院院士 4 人;长江学者5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7 人次。
复试情况  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  专业课复试科目  计算机系统结构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计算机系统结构(必考);编译原理、软件工程(二选一)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编译原理和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原理、多媒体技术(三选二)
& & & &2.7浙江大学& & &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工业设计系、软件工程系(与软件学院共建)4个系组成。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工程、现代工业设计等4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工程2个中心。  学院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40人,副教授80人,具有博士学位63人,具有硕士学位47人。
复试情况  成立若干复试工作小组,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本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者不少于3人),由办事公正且无直系亲属报考本院的教师担任。  由各专业根据学校规定的分数线从统考生中招收的硕士名额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及时公布复试名单。实行差额复试,以参加复试人数不超过1:1.5划定复试分数线。  复试形式:上机考试 +面试(面试包括四部分: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20%、专业基础知识30%、科研经历与实践能力30%、综合素质20%),上机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70%。  复试满分为100分,复试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各专业按照考生统一入学考试成绩占65%、复试成绩占35%的比例评出考生综合分数(以总分补单科进入复试的考生入学考试总分不减分):  综合分=(入学统一考试总分/5)&65%+复试成绩&35%,根据综合分数从高到低原则依次择优录取。
& & & & 2.8西安交通& &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编写教材50余本,其中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国家优秀教材2本。冯博琴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网络2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北评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计算机系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MIT、TAMU、亚利桑那、加拿大McGill大学、日本庆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IBM、微软、Intel、国内许多高校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软件所等进行了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4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3人、副教授78人,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32人。另外,其中一位教授被评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两名教授被选为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有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三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新世纪优秀人才。
复试情况  录取按总分(初试分占60%,复试分占40%)从高向低进行。其中复试各部分的成绩比例如下:专业笔试25%,面试10%,英语听力5%。为了鼓励报考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各系在录取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应考虑优先录取报考专业学位型复试合格的考生。
& & & &2.9东南大学& & &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法生物医学信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863/CIMS&网络与数据库&工程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等一批科研实验基地,还建有东南大学CIMS技术中心、影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电子商务研究与开发中心、信息安全技术中心、未来网络研究中心等交叉学科研究机构。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拥有一支以院士1人、博导11人、教授21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精干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人才5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整体实力强。
复试情况  专业课复试科目:553 C/C++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c++程序设计教程》(第五版)(美)H.M.Deitel,P.J.Deitel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2.10电子科技大学& & & &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学科基础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系、信息安全系四个系,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 &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IBM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等实验中心,有自动推理联合实验室、智能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十余个科研机构。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02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0人,副教授5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和23%。目前,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达1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具有海外学习和访问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达33%。
复试情况  专业笔试(满分200分、时间120分钟)  外语面试(满分100分、时间不少于5分钟),口语50分、听力50分。  综合面试(满分200分,时间不少于15分钟),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 & & &2.1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应用数学两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是山东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山东省首批确定的"泰山学者"设岗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
招生专业师资情况  孙中林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数据库系统、系统集成及安全工程方面  韩燕波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系统应用集成、信息融合、服务组合、业务流程管理和协同、情形敏感的个性化服务、最终用户可用的网络应用&编程&方法和语言  杜玉越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形式化工程方法、CSCW系统、工作流、可信计算、Web服务、Petri网理论与应用等  吴哲辉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petri 网理论与并行分时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密码学等
复试情况(外语)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由研究生教育学院会同外国语学院共同组织。听力测试与口语测试相结合同时进行。成立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小组,每组由2-3名外语老师组成,分别对考生进行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为考生的最后得分。  测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总分50分):  听力理解(20分)  准备若干听力理解对话、短文,由外语老师朗读并向考生提问进行考查,同时从与考生的会话中考查其听力理解能力。  朗读(10分)  准备若干组英语短文供考生朗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语音语调,流利程度以及发音的准确性。  口译短文(汉译英)(10分)  准备若干组中文短文供考生译成英文,主要从语法与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和词汇的丰富程度等诸多因素来测评考生的口语能力。  会话(10分)  从对话时连贯表达思想的语言长短,内容的连贯性以及寻找合适词语而造成的停顿频率及长短等方面测试考生语言表达是否灵活,能否自然、积极地参与讲座或对话,话语是否得体,语言的使用总体上能否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以上四方面成绩之和为考生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  测试程序  测试前,考生在指定教室侯考。测试时,考生轮流进入考场,每位考生备考时间大约为5分钟,考试时间大约为5-10分钟。测试完毕的考生不得进入候考教室或在考场附近逗留。
& & & 2.12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60年代初,1978年由中科院院士曹建猷教授等主持恢复开办计算机科学及应用专业,1981年首批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成为铁道部重点学科。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四川省重点学科, 以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夏令营20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