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种植的杉木林寻线仪官网怎么变生态林了

会同第二代杉木林集水区水质生态效应
(2102),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2001-7)资助的部分内容.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大气中浮游的尘埃微粒,随着降水而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尽管其含量很低,但长年累月随雨水输入,它们成为了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会同林区是我国著名的杉木中心产区,在该地区经济建设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方面,特别是在涵养水源、调节河流径流、维持自然水循环、平衡和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笔者依据连续5个水文年的定位监测资料,对该林区的第2代杉木林生态系统水质中化学元素的贮滤功能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设在国家林业局重点生态定位研究站之一的中南林学院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该站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5′,北纬26°50′.海拔270~400m,相对高度150m以下.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杉木林分布广泛:其面积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5%,其蓄积量占全国人工林总蓄积量的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循环和水文功能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不仅能了解杉木人工林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规律,还能了解其对区域水分循环甚至长江中上游的水分循环的影响。本文运用水量平衡法,对会同站第Ⅲ小集水区第二代杉木人工林2005年的水量平衡及各项水文功能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在现有经营模式下杉木人工林各项水文功能、水量平衡格局的变化规律。寻找森林经营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林业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具有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降水量1077.50mm,其中221.57mm被林冠截留,林冠截留率20.56%。通过林冠对降水的截留,减小了降雨对林地土壤的影响;林冠层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抑制了林地土壤水分蒸发,保持了林内土壤较高的含水量。凋落物层是森林的又一个重要层次...&
(本文共69页)
权威出处:
尖峰岭热带林集水区一组水质背景值及水质生态效应*陈步峰林明献曾庆波周光益李意德邱坚锐摘要采用定位观测和多流域检测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林集水区水质及水质生态效应,41个检测集水区径流7.01≤pH<8.04的区域占81%,pH值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DO≥6.0mg/L的占90%,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BOD5≤3.0cm/L占90%,TDS≥11.1mg/L占98%,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4项检测值为I类水质标准;热带山地雨林系统对雨水中水质项的有效功能为:径流中DO、pH、TDS、Mn浓度增加,BOD5、总N、总P浓度降低,热带原始山地雨林系统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益。故实施原始林保护及扩大,对源头水保护、净化、林区居民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关键词尖峰岭热带林集水流域水质森林生态系统的水质效应尖峰岭林区位于热带北缘,是海南岛热带林的典型代表,随着海拔梯度分布有7个不同的植被类型,在区域环境生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对...&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一公顷树林的生态效应1ha树林,每年可产木材15m3,1ha树林,一天可蒸发水份1800t,吸收热量45万千卡,能提高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减低噪音;1ha树林,每天能吸收1005kgCO...&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棉田盖草已作为一项增产、改土、保苗的生产措施予以推广,其根本作用在于改善棉田的生态环境。本文拟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来探讨盖草的生态效应。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分别于6月20日、6月30日、7月9日、7.月19日盖草,·不盖草为对照。结果如下: 1.土壤性状。 8月18日取样分析,盖草对棉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养分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见表)。 不同处理土镶的物理性状及养分抉况 (3)团粒结构。盖草土壤微团聚体含量为67.25%~73.71%,比对照增加1.35%一7.81%,而且盖草时间越长,微团聚体增加的幅度也越大。这是由于草逐渐腐解所产生的胶结物质,对土粒胶结的结果。 (4)养分状况。盖草土壤碱解氮比对照高5一Zlppm,速效磷比对照高0.8~9.Zppm,有机质比对照高0.03%~0.07%,这是由于盖草腐解后释放部分氮磷养分暂时补给土壤,同时也补充了一定的有机质。 容盆比盆田同合傲团彼田阅掩以娜盆邃效确有饥...&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煤与生态究竟订什么关系呢?笔者从内蒙古门治区的一次经济战略研讨会上了解到,在大兴安岭和广袤草原上的林牧区居民,长期以来,沿袭着以树术、草根为燃拳:}的生活习惯,于是更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林牧区煤矿的兴建和开发,在“以煤代木”,“以煤代草”,保}rl草原、林地值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十年来,自治区在地方煤矿建没上,注重林牧区矿点的合理布局,使林牧区燃料结构发生了巨火变化。给祖国北疆的生态工程注入了绿包希望。 据专家预测,一吨煤可以替代20亩的草,也可以替代近2吨的木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靠山吃【Jj,靠林靠草的林牧民已历经了伐.术取火、挖草作炊的漫长岁月。高寒地带的林区深部有30多万人口,边远牧区有不到200万人口,他们却活动在内蒙古三分之二的空荡疆域上。 如果没有煤的话,每年就有200多万立方米的木料被烧掉,大约1000多万亩草场、山地上的草根和泖柴破毁得荡然无存。传统的愚昧落后和无可奈何的选择,惩罚营人类自...&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技术的非生态效应1.1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当技术的脚步踏上了自然的土地时,原本和谐、平衡的自然就无片刻安宁。随着人类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自然的承受范围就越来越小。当人类的活动冲破自然的最后一道底线时,自然就开始向人类报复: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灾害频发,各种流行病盛行等环境问题开始层出不穷。目前,全世界有80个国家、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淡水不足问题,严重缺水城市达110个之多,被联合国列为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万hm2,也就是每分钟10hm2的速度侵蚀土地。世界上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在逐年增加,仅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为11.1万人,因室内装修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天多达304人。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势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如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1974)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尖锐地指出:...&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
《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是200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大伦。 ISBN5定&&&&价58.0出版时间装&&&&帧平装
本书是在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南林学院会同生态站的特点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经过25年的研究实践,摸索出的一套杉木人工林生态定位研究方法。本书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群落学、产量学、气候学、能量学、水文学、养分循环、碳平衡、经营管理和服务功能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较系统的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
可供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师生、研究人前言  第一章 杉木人工林群落研究方法  第一节 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第二节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第三节 群落排序技术  第二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定位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关于生物产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法  第三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动物生物量的测定  第三章 杉木林小气候定位研究方法  第一节 观测种类的选择  第二节 天气状况观测  第三节 气压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开放分类:
会同杉木林生态站&
会同杉木林生态站 -
  会同县是我国的杉木中心产区之一,享有“广木之乡”的称誉,形成了一套传统杉木栽培制度。由于该地区森林资源经营历史长,人工林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经营的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等。根据1999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会同县杉木林的面积为5.89万公顷,占林分面积58%,蓄积量316万立方米,占林分蓄积61%,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林基地,其森林资源建设符合我国生态建设需求和国家林业发展战略中“东扩、西治、北休、南用”中“南用”的总体布局。
  除上述区域地理特色外,会同杉木林生态站在观测研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1)观测研究试验地、基础设施设备完善。有18.2公顷的长期试验基地,基地内设置了8个面积约为2公顷的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试验区,可开展平行的对比试验研究。区内有固定样地35块,6个气象观测站,有2套Dynamix林内外自动观测系统,2个22米能量气象综合观测铁塔,6座自动记录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测流堰,6套自动记录的林内穿透水、凋落物承接装置,1个ICT2000TC蒸腾测定仪,能承担完整的生物生产力、水文学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内容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任务。建有860平方米的工作和生活用房,包括1间计算机网络室、1间样品处理室、1间研究学习室、1间活动室和14间带有卫生间的研究人员宿舍,还有1间厨房和2间餐厅,可接纳40名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2)改进了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实验技术方法。把小集水区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单元,定义在小集水区可辩和可控制边界的条件下,辅以径流场封闭技术和实验设施,可以准确地测定森林水文学过程中降水输入、林冠再分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要素,以及系统内各种营养物质输入、淋溶、积累、分配、转移和输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既克服了大流域试验控制性差,又克服了一般径流场分析难以反映真实森林生态系统特征的缺点。
  同时,根据杉木人工林的传统经营制度和现代经营管理技术,8个小集水区内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试验方案:I号集水区为长期定位观测的对照试验;II、III号集水区为杉木林的代际效应试验,第1代杉木林采伐后营造不同年龄的第2代杉木林,II号集水区杉木林10年,III号集水区19年;IV、V号集水区为不同间伐强度干扰试验,IV号集水区的间伐强度为15%,V号集水区30%;VII号集水区是采伐后撂荒的自然植被恢复试验;VI号集水区为杉木林实生苗和萌芽更新的对比试验; VIII号集水区为复合集水区,研究不同集水区功能过程的整合作用和尺度演绎。
  (3)在杉木林、马尾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围绕杉木和马尾松等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等问题,揭示了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输出平衡、系统内养分的积累与分配、生物循环、凋落物分解和周转、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养分贡献、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采伐利用方式和不同间伐强度对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的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的林情和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对中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尽管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之该地区人为活动频繁,而且干扰强度大,森林资源质量差,涵养水源和固持土壤的生态功能脆弱,水安全成为该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问题之一。会同杉木林生态站完整地获得了杉木人工林水文学过程数据,总结出了林冠截留、树干流、穿透水、土壤渗透、地表汇流与产流、地下径流及对降水过程的响应规律,分析了常绿阔叶林林冠截留量、土壤入渗率和蓄水量,对估算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具有科学价值。研究了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和樟树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及分配状况,测定了杉木林和樟树林土壤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和碳收支平衡,确定了杉木林具备碳汇功能的时间为10年,为评价森林在区域碳平衡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研究了杉木林采伐迹地自然植被恢复的生物量动态、养分积累和土壤养分变化、物种生物多样性变化和生长对策,亚热带不同演替系列(马尾松、枫香、檫木、麻栎、木荷、黧蒴栲、樟树)的光合速率和生物生产力,丰富了亚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内容。
会同杉木林生态站 -
  湖南会同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位于我国亚热带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5',北纬26°50',海拔高度300-500m之间,相对高度150m以下。处于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的中山丘陵地段,该地区的森林资源对长江中下游生态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自1976年开始,中南林学院在这里开展了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相应地设置了大量固定样地和修建了若干试验设施。该站自1979年建站以来, 共占地面积约2300余亩,其中建有实验室和办公楼房600m&SUP&2&/SUP&,8个面积分别约为2hm&SUP&2&/SUP&的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试验区,6个气象综合观测场,2座高22m的气象水文等综合因子梯度观测铁塔,6座测流堰系统,1座水文观测室,2个三角堰自动记录穿透水装置,40个树干茎流测定装置,2个20m&SUP&2&/SUP&凋落物和穿透水承接器,这些装置均安装了自动记录仪。试验林地通过法律手续取得了长期科研使用权。为了满足科研的需要,在中南林学院内还有专用的化学分析室、计算机室、资料室、样品和标本室等,建筑面积达240m&SUP&2&/SUP&,室内有设备150多台(件),其中上万元的设备18台(件),包括新添置的美国Li-COR6400P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澳大利亚ICT-2000TE森林小气候测定系统等先进设备。可供植物、土壤、水样的化学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模拟。自建站以来,国家、省、中南林学院等已在定位观测的基础设施、仪器购置和科研等方面累积投资达1170万元,为定位站完成各项科研、监测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区域从国际区位来看,会同定位站地处亚热带,与世界同一纬度地区相比,除了我国在该地带有森林植被分布外,其他的基本上为荒漠、半荒漠。而且研究区域内森林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碳平衡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家区位来看,该站为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为地形较开阔的丘陵山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带性植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在维系该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林业建设角度来看,该站为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仅有的2个集体林区定位站中的1个,且人工林经营面积大,为我国速生丰产林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内容的一部分,定位观测可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学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会同定位站还在湖南省朱亭林区、国营莽山林场、沅陵林区和广西省禄峰山林场、广东粤北林区设置样地150余块。
  会同定位站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工作,涉及森林生态学、森林水文学、森林能量学、森林气象学、森林土壤学、干扰反应、代际效应等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是: ①南方集体林区杉木、马尾松等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持久生产力维持机理的研究; ②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研究,包括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和水文循环规律研究; ③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定位观测和评价; ④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生态功能研究。
  主要内容: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演替动态规律的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森林水文效益研究;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经营模式的时间与理论的探讨;环境退化地区恢复生态学的研究与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亚热带森林生态个体、群落光合作用特性及对全球气候变迁的响应;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公益效能综合评价的体系;生态安全等研究。对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人类生存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湖南会同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在1976年,中南林学院根据IBP研究成果,以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在国内率先开展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为我国提供了第一篇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宝贵资料,标志着我国生态学进入了生态系统研究阶段;1978年开始对杉木人工林的结构、功能进行深入了研究。在坚持以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同时,为了开展与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还对马尾松、温地松、黄柏、杜仲、厚朴、黑荆、黧蒴栲等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
  会同生态站定位研究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小集水区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采用小集水区径流场封闭综合试验技术,建立了包括对照、间伐、皆伐、自然恢复和萌芽等在内的8个面积为2hm&SUP&2&/SUP&的集水区试验系列,设置样地150块,做到了空间尺度上的一致性和时间尺度上的连续性,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气象、水文、植物、土壤、营养化学动态、生物量变化动态和能量流动特征。实行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建设,进行系统分析和数学模拟。将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生产力、水量平衡、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与环境因子、生物因子的动态研究紧密结合,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分析。
  ①通过对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研究编录了植物名录,以重要值为定量值,按龄级用区系排队法和极点排序法,将杉木人工林划分为7大类型,并研究了杉木林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②对幼林、杆材阶段、成熟林进行生物量测定,完成了杉木林生物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并建立了杉木林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和生物量全林预测模型。
  ③采用小集水区径流场封闭技术,研究了杉木林生态系统营养库背景值,地球化学循环的流动度量值和流动过程,以及生物循环的吸收、存留和归还速率,并研究了杉木林水文学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动态和杉木人工林净化水质的功能。
  ④运用水量平衡、能量平衡和空气动力学等三种方法,研究了森林水分输入和转移流动过程。运用蓄满产流模型模拟分析了集水区产流特征和汇流机理,揭示了系统调节水分的功能。
  ⑤综合生态学、微气象学、物理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对杉木林生态系统的光能固定及其分配规律、环境能量、辐射与热平衡进行研究,揭示了森林改善环境的作用机理。
  ⑥定点定位研究了人为干扰后杉木林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植被变化和间伐与皆伐对杉木林的水文学效应,运用动态数据分析和谐波理论,模拟分析了不同干扰方式下不同土壤水分的周期变化。
  ⑦使用等效益相关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机会成本法等评价方法,通过定位研究取得数据,对杉木人林采伐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净化大气等公益效能的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
  ⑧采用定点定位连续观测以及和对照区相对比的研究方法,对第二代杉木林的生物量、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林下地被物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径流规律、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过程和生态系统生物调节恢复进行研究,探索了杉木林结构、功能和生产力的代际效应。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团体,总部设在莫斯科,通过科学、技术、文化...
协和医院负责建设,建设后按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经营管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我朋友承包了一片荒山,是从村民手中转包过来的,为改变荒山面貌,绿化荒山种植了生态林(松树、枊树、_百度知道
我朋友承包了一片荒山,是从村民手中转包过来的,为改变荒山面貌,绿化荒山种植了生态林(松树、枊树、
树)等树种。养植(有猪和鸡)这妕方式的家庭农庄可以申请国家补贴吗?我不知道这是那一种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是转包方!不是直接承包的法律义务人!
你好!我不昰法律义务人,你有什么好法子请教了
没办法!原始合同是无法更改的!。
你好!我需要怎么办
找政府申请嘛!
可以的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生态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杉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杉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摘 要:以天然更新常绿阔叶林、老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代表一代杉木林)、二代杉木萌芽天然更新林和二代杉木人工林作为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模式的系列样地,
【题 名】杉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作 者】林开敏 叶发茂 李卿叁 郭玉硕 徐c 赵均嵘
【机 构】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 第2期 30-35页 共6页
【关键词】杉木林 森林生态系统转换 酚类物质 季节变化 土壤
【文 摘】以天然更新常绿阔叶林、老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代表一代杉木林)、二代杉木萌芽天然更新林和二代杉木人工林作为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模式的系列样地,研究了不同季节(3月、6月、9月和12月)4个样地0~20和20~40cm土层土壤中酚类物质(包括总酚、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总酚含量最高(278.40~3012.98μg?g-1),复合态酚含量次之(20.67~430.54μg?g-1水溶性酚含量最低(0.36~6.0lμg?g-1)。各样地问不同土层中总酚、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含量均值的高低变化不一致,但总体上顺着森林生态系统转换的方向(天然常绿阔叶林一一代杉木人工林一二代杉木人工林),0~20和20―40cm土层中总酚和复合态酚含量以及0~20cm土层中水溶性酚含量均值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20~40cm土层中水溶性酚含量均值则无明显变化规律。各样地0―20cm土层中各种酚类物质含量总体上高于20~40cm土层,表明随土层加深,总酚、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种酚类物质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酚和复合态酚含量总体上呈现出3月和9月较高、6月和12月较低的变化趋势,水溶性酚含量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季节变化(3月至12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季节间土壤中各类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随杉木人工林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中会积累一定量酚类物质,但其中水溶性酚含量远低于使植物中毒的水平(50μg?g-1),造成杉木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杉木林,森林生态系统转换,酚类物质,季节变化,土壤
上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杉木林寻线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