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去深圳港大医院官网读Msc值不值?

在香港科技大学 (HKUST)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请实际在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就读过的各位朋友回答。回答时烦请注明就读的学位(本科、交换、MSc、MPhil、PhD等)。
我从2006年至2011年在科大读本科,回忆10个细节,供你参考。一刚入学时,除每天尽情享受的本科生3号宿舍180度无敌海景外,我最喜欢的是学校内联网(my.ust.hk)。我们可以在网上预订学习室、研讨室;预订球场;充值在电脑房打印的费用;通过其Email系统查看所有与己相关的通知;查看教师信息;申请当前累计成绩的正式本;预留图书馆的图书或电影;借阅香港其他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注册、修改及取消课程;下载和上传跟上课有关的资料和作业等。这些事项的制度化及自动化,有效消除相关人事障碍。如有其他需要,学校的注册处、学生处、学系、宿舍办事处等部门可透过Email或面对面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二半年后,我在电影学会上庄。「庄」,即学生会旗下某一属会的执行委员会(也称「内阁」);「上庄」,即参加选举、并在胜出后的一年里管理该属会。要正式成为一属会的内阁成员,需两步骤:在选举中获得足够票数(类似美国选民选总统);选举后在属会的年度大会(AGM)中获得确认(类似美国参议院确认国务卿)。竞选和AGM那两个月刺激、有趣、难忘,学习到的创意、责任感、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对制度的尊重,终身受益。说说AGM。与会者有:我们11人(新庄,Cabinet-Elect,必须出席)、现庄(通常出席)、上庄(不时出席)、会员(难得出席)。2007年的AGM一共开了5段,每段约12小时,基本在星期六。AGM有三大议题,一是我们新庄成员逐一站起来,接受大会质询(类似美国国会听证)。这是最艰难的部分,现庄和上庄会对你过去一个多月选举中的作为及将来一年的计划,巨细无遗地质问。3P(主席、外务副主席、内务副主席)的质询各长达数小时,其他庄员至少也要被问一小时。其他属会的AGM,常有女生被当场问哭。另外两大议题是分别对几十页的《电影学会年度计划2007-08》和十几页的《电影学会年度预算2007-08》逐条审议。这两部分考验回答人的想象力,因为问题大多属假设性质,现庄和上庄期望你对一切未知与突发有所准备。当时我被质询,一站起来,现庄最漂亮那位女生问,「你是不是穿了你爸的西装?你不知道不能穿短袜吗?」第二天,我立刻到旺角荷里活购物中心买了一套黑色的修身西装,加一条幼领带。自此,我穿皮鞋再也没漏出过小腿。多年以后,我回想,这应是我认识「politics is perception」的最早时候。三下庄后,我与一位庄员,创办一个网上影评节目。后来我们和香港主要的电影发行商都有联系。一部电影上映前两星期,电影公司举办媒体优先场,送我们两张票。优先场不划位,我们俩就混在众(真)影评人里排队,没有出现过《安妮荷尔》里面需要请出麦克卢汉老师的情况。优先场多则一周4次,少则一两次。我们贪得无厌,除非要考试否则都去看。因为主要观众白天要上班,场次多安排在晚上9点后,看完经常已经半夜,幸好地铁开到一点,往来科大的小巴开24小时。通常在看完电影的第二天,两人逃课到我的宿舍录制节目,之后由我编辑,上传到Youtube。我的合伙人博学多才,口齿伶俐,远在我之上,录音时我需忍受巨大压力与羞辱,更别说有时候我的舍友也在房间里。两年后,因为用了几段侵犯版权的音乐,Youtube封了我们的帐号,删除全部短片。四2006年入学的150多位内地同学中,有北京文理状元、广东的4位状元(当时使用标准分),「基本都是放弃清华北大来的」。大伙学习好、学习努力,这本来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因为香港当时实行七年中学、三年大学制,我们150人需先读「零年级」(Year Zero)。专门给零年级修的科,包括两门微积分(Math023 / Math024)。我也不怨天尤人,但是大学第一年给我两个「C-」,打击不小。我与计算机科学自此渐行渐远。不幸的是,只有系里面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申请转系;幸运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四个副修学位(Minor Degrees)向所有本科生敞开大门,只要向学校宣布(declare minor),即可修6科。我手按圣经,面对学院的曾小姐,宣布了两个副修:中国研究、通识研究;选了12科,三年级的时候再申请选一门研究生课程《现代文学理论》。我很喜欢这些人文社科课:一般是30人以下的小班,堂上讨论激烈,教授记住我们谁是谁,有问题随时可以去办公室或者发Email问他们。印象深刻的有《环球政治》《中国商业史》《中文语法专题》《西方短篇故事》《香港政府与政治》《音乐、戏剧与表演》《文学主题:爱情与死亡》《1750年至1914年的欧洲社会变革与社会思潮》等。这13科带我参观更大的世界;给我很多「A」和两个「Dean's Award」;使我也可以在拿成绩单时像其他高分内地同学一样,在「蘑菇」面对大海与太阳,斜四十五度角,面带微笑,眺望远方。五我非常感谢教《文学主题:爱情与死亡》和《现代文学理论》的陈老师。她博学、热情、聪明、清晰、精准、开明。有一次,她不记名地用我期中考的答案在堂上评论。我的答案写《断背山》,其中论及「原来这个爱情故事更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决……」。陈老师正经地指出,「主义」不能乱用,你可以说Jack比Ennis浪漫,但说话要严谨、要考虑清楚。这画面后来常在我脑海里回放。后来,我休学一年的那段时间,有一次敲陈老师的门找她聊天。期间我问,老师你觉得《战争与和平》怎样?老师说写得很好,简单说了些感受。我接着小声地告诉她,因为名字很长很多,我没看下去……老师说,没所谓的,那些名著凡是看不下去的都不需要看,好书很多。我大受鼓舞,从此少看了很多书,成了一名文盲。你可能认为,这些事芝麻绿豆,说得婆婆妈妈。是我辜负了科大的写作训练,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我很对不起大家。六读《音乐、戏剧与表演》时,我们同学要分成两组,各自排演一场音乐剧,作为期末考试。科大真是卧虎藏龙,我们组十几人,均「理工商」科(当时仅此三大本科),但是作曲、填词、编曲、乐器、排舞、表演、服饰、道具、宣传、领导,居然各项都有高手。现在想起来,也啧啧称奇。一个多月的排练,通常选址大学中心(University Center)的舞蹈间,有钢琴,有落地玻璃,有无敌海景,大家心情愉快。临近演出时,巧遇赛马会大堂的「E-Board」大电视投入使用。我Email学校的公共事务办公室,得到王先生的积极帮助,赶在演出当天,投放了「E-Board」史上第一个非组织性学生广告。演出在大学书店旁边的艺术厅(Art Hall),座位不够,后面站了很多观众。演出很成功。感谢卢老师的热情指导,他真的很能唱,遗憾我在全班唱歌最难听。七在科大读本科,出国(非学术)交流机会多。这里使用「括号」的修辞手法,因为我孤陋寡闻没听过出去的同学主要是学习而不是玩乐,估计我认识的人都是功利邪恶的,不计成绩就不努力。150多位内地同学中,很少没有出国做交换生。我是其中一个。我一共获得、或几乎获得3次交换机会:慕尼黑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维珍尼亚大学。第一次,因为申请时没注意到那里不讲英文,不想学德文,就推了。后两次,因为准备公开考试等个人原因推了。这是三个遗憾。不过还是出去过两次。一是语言中心举办的LIBRA,专门伺候英语不好的一年级学生。科大给钱,去到当地,早上学英语,下午旅游,晚上住在当地人家。我们一行20人,分配到罗托路亚,一个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的城市,人烟稀少,气候宜人。我所住的家庭,有一半毛利人血统,夫妻分别是我两倍大小,女儿8岁,儿子6岁。太阳很晚下山,晚上马可斯或阿罗哈带我去行山,说《魔戒》在那里拍摄过;或者马可斯给我一辆几千元的自行车,带我去山地赛车;或者我们一家5人驱车去野餐和游泳。有一次山地赛车,我从5米左右的斜坡急速翻跟斗摔下来,座椅在空中被折断,其下的铁管直插我腹部。幸好落地时铁管不在身体正下方,逃过一难。这算是见识过了极限运动。另一次是WATUSA(Work and Travel USA, 去美国工作旅游)。去到加州的南太浩湖,跟罗托路亚一样是度假圣地。住在加州这边的汽车旅馆,早上步行3分钟,跨越州界线,到内华达州的赌场工作。数了70晚的小费,花在20天的旅游,东西岸各10天。以我简单肤浅的见闻,首都华盛顿最好逛,博物馆够多,而且到白宫那天,巧合遇上刚从北京奥运会回来的乔治W布什总统乘坐海陆一号(Marine One)降落玫瑰园。原来有3架一样的海陆一号间隔出现,以扰乱恐怖分子——此乃literally「长见识」。八科大急功近利、忽视人文,我有不满。有一次,看到「大字报墙」的一篇文章,立意浮夸假大空,文法混乱欠逻辑。于是,我也写了篇大字报,建议学校加强中文及人文教育。可以想象,虽然趾高气昂,我那篇文章也写得很糟糕,但我诡辩地将自己的没文化,归咎于学校的中文及人文教育。后来,我将文章用Email发给校长。校长回复我,说建议很有趣,会分享给校方其他高层。我觉得很受尊重,很高兴。虽然,两年之后,科大正式开办第一个非「理工商」的本科学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环球中国研究学士」(Global China Studies),我的功劳为零,但我当时依然觉得做人充满力量,开心了很久。九科大生活紧张,以「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闻名于天下。读完二年级,我以「学业太紧而不能多看看其他书」为由申请休学一年。现在君子坦荡荡了,我会承认主要原因是贪玩。刚申请休学时,学校不批,说通常只给半年。感谢计算机系的主管老师,跟他来回几封Email之后,他很体谅,就批准了。纸包不住火,宿舍办事处很快发现我不上课却在占据学校公认最珍贵的资源——宿位,勒令我立刻滚蛋。我写Email给他们,获得14天的缓刑。利用这段时间,我找到了让我「屈蛇」的好同学。之后一年,我常常隐居在他和他舍友的房间,继续享受科大的无敌海景。非常感谢我的同学。也非常感谢科大,没有管得过分严格,让我逍遥法外,他日我功成名就,一定回来捐钱。休学一年,的确有较多时间泡在图书馆探索。我很喜欢HKALL(香港高校图书联网),可以借八所大学的书,3天后送到科大图书馆的前台,看完后可以直接投进科大图书馆的还书箱。好像同时读了八所大学一样。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败,不出意外我成了借书不看的暴发户。我的图书馆网上借阅记录,从2009年开启,显示我一共借过343本。后来,《如何谈论你没有读过的书》英文版发行,我总算找到了精神领导。十我住得离科大不远。前不久,我办理了图书馆旧生证和体育设施旧生证。毕业后,图书馆新翼建成,海景座位大增,我喜欢回来看书看海。此答案即在LG1自习室的玻璃墙前写成,现在是时候去LG4健身房「做gym」。
先介绍本人背景:本科浙大计算机,现在是博士第三年,方向也是计算机方向。所以我更多从PhD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和前面msc提到的有较大出入。下面分项来说:1. 学术懒的看后面长文的,我的意见在此:学术上来讲,和大陆最大的区别是这里的研究更加尊重研究本身的客观规律,不会有所谓的政绩工程和大跃进,老师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身上。和北美名校的差距在于缺乏一种贵族气质,缺乏一种做研究要真正推动领域发展的责任感和动力,更多地是对顶级会议和论文数量上的追求。单就计算机来讲,我个人愿意把港科和北美排名20-50的学校相比。以计算机系来说:A. 毕业要求各位有志于读phd的大多会先关心这个。系里没有硬性要求,毕业要求由导师确定。听说过最高的是6篇conference+2篇journal,最低的1篇conference也有。总体来说,认真做事情4到5年都是可以毕业的。快的3年,慢的6年也都存在。B. 教授能在港科拿到教职的教授,phd中publication的top数量一定都不少,而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陆/local/外籍也比较平均。带学生的风格也大不同,有的是事必躬亲,也有的是只指一个大方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重要。C. 研究只说我了解的average的情况:简言之,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年top conference和journal都会有,但是少有一些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工作。大家平时谈论的也多是top的数量,往俗了说,就是缺乏一种责任感和情怀。当然这和国内大多数学校连top的门还摸不到的比,这优势还是很明显。也有少数一些老师坚持在做自己的东西,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冷门。总体来说,在这里读PhD还是会接受到严谨的科研训练,最后能拿到什么高度,要看个人造化,毕业时不同学生的差距也还蛮大。D. 毕业出路计算机而言基本不愁。不过这可能是和CS本身而不是学校更相关。PhD毕业正常国内BAT基本无压力,很多师兄也都直接到Google MS这些大公司的北美总部。投身教职的也有一些,不过是少数,教职是在亚太地区为主。2. 生活学校本身建在海边,去市中心的话要先小巴转地铁,大概40分钟左右。离学校最近的居民区生活中心坑口,大概小巴十多分钟。学校的公共设施还是颇为齐全的,从各种生活必须到运动场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不用经常跑出学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无论环境还是风景都是顶尖的。吃的方面,学校食堂的价格确实比外面要便宜一截,每餐在20到40之间。至于口味,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北方人来讲,我还是不太能适应的。。。住宿现在的政策是所有postgraduate(包括mphil和phd,不包括msc)都只保障两年的住宿。校内住宿方面,都是一个apartment里面有4小间,有的小间会被划分为双人间,面积在6~8平米左右。一个apartment共享厨房和卫生间。至于校外住宿,前面提到学校本身在海边,周围住宿的选择也不多,所以直接的后果就是住房作为一个刚需,不但条件不是很好,而且价格也是远高于校内。以唯一一个能步行到学校的住宿地方大浦仔为例,今年的行情基本都是要到六七平米的单间,4000HKD/月左右。这也源于这些年不停扩大的PG规模,然而学校一直拒绝为PG学生解决校内住宿的问题。曾经在12年的时候,大陆学生曾经自发组织过抗议活动,但是因为某位学校高层的高压而作罢。3. 氛围本科生和研究生其实是相对分裂的两个团体。本科生以local学生为主,而研究生多以nonlocal学生,尤其是大陆的学生为主。A.本科生确如上面的回答提到,就工科而言,平均local本科生的水平并不高,以我做助教的课程为例,大多数最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多是大陆生。local学生对各种社团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的热情很高,甚至超过本身的课程。但就商科而言结论可能并非如此,之前看到过一个从北大到港科交流的本科生,他自己还是很佩服港科这面商科学生的专业性。以我接触到的这面大陆的本科生而言,平均而言是要比大陆学校的毕业生质量要高,但是顶尖的数目是没有清北一类学校要多的。至于本科生怎么选择,这完全就是个人偏好,我个人感觉在香港这面见识还是会多一些,在清北知识深度可能会更好。B.研究生研究生的水平其实差异很大,既有想好好做些research的,也有是稀里糊涂就入学了的。不过整体上来说,大家发paper还是都会盯着top的会议和期刊,在这样一个氛围下推着走只要自己愿意去做,而且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基本到毕业的时候都可以有不错的paper。优秀的毕业生是可以达到北美名校的标准的。私下里,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们还是有很多娱乐活动,经常一起出门吃饭啊逛街啊等等。大概这样,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
谢邀。很早就关注了这个题目,却一直不敢回答。怕答的不好误导了大家,但后来想想如果这个都不答,那知乎上也没有什么我可以回答的题目了吧。简单说说本科四年来学渣的个人感受,算作自己的大学总结吧,也为其他答案做一些补充。背景: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专业ECE,有两个minor(副修): Math和IT1. 关于生源每年广东和北京是本科生的两个主要来源,一届内地生大概是140到160人,广东加北京要占到100人。前两年广东60北京40左右,但这两年貌似变成了北京60广东40。而通过和同学聊天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北京的同学高考分数一般高于北清的录取分数线,而广东以及其他省份的同学高考分数一般低于北清的录取分数线。当然了这可能跟北京提前报志愿以及北清录取人数相对较多有关(请不要跟我讨论北京考生有多容易考上北清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知实行了平行志愿以后会有什么变化。但在很多非北京同学的眼中,科大属于北清之外的第二选择。2. 关于学术主要靠自觉。正如其他知友所说,科大香港学生的平均水平是要低于内地生的,而且个人感觉香港学生的水平是商院&理院&工院。可能也是出于照顾香港学生的原因,这里的课程和考试往往比较简单,对难点不会做太多要求。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你不怎么学习,考前突击一下,绝大多数人也是能够高过平均分甚至是拿到A A+的(特指ECE)。另一方面,科大工院的绝大多数课都不签到/点名,一个学期不去上课也不会对成绩有什么影响。而很多课又都是提供课堂录像的,所以期末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在图书馆刷video“预习”。另外,由于课本通常较贵(几百上千港币),而工院多数教授的课件做的比较好,只看课件也完全能够理解内容、应付考试,所以一些同学会不买课本。我大学四年从未以正价买过一本课本。(从学长那里买来和影印版不算,这些可能有五六本)哦对了,科大图书馆是提供课本借阅的,但通常一次只能借两小时。基于这些原因,在科大即使你不太认真学习的情况下,成绩也不会太差。由于缺少“班”的概念,没有排名,同学间的学术氛围相比也没有内地那么浓厚。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肯定没有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大学扎实。感觉上来科大交换的内地本科生多数都能虐爆全场无压力。我个人而言,虽然每个学期都会有几周时间每周N个due,每天睡不到6小时。但总结下来,我还是认为自己离“努力”这个词还差得很远,每个学期基本只有一门课谈得上是认真学,而不是考前突击的。而结果也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到3.7的GPA(4.3满分)和学神学霸们差了十万八千里,基本属于honor research这个option里最差的之一,不过轻松过完大学四年能有这个结果也是可以接受了。其他方面,多数教授人都很好,每个教授每周都有自己的office hour用来答疑,你也可以自己跟教授发邮件约时间问问题包括套磁等等。3. 课余生活科大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要坐20分钟的小巴才能到最近的地铁站,甚至送快递都属于“偏远地区”。这无形中增加了科大的同学们“下山”的成本。当然了,也符合“清水湾职业技术学院”的苦逼气质。我在科大交女朋友之前基本是很少出门的,因为科大基本满足了日常生活所需,出门也基本是要去买特定的东西或者是和同学出去聚餐之类。有了女朋友之后出门的频率大大增加,但最多也就是一周两三次,去了很多以前不怎么去的地方,吃了很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但四年下来,还是有很多想去而没有去的地方,比如毕业前一直想去的西贡市区以及很多郊野公园,也有很多想吃而没有吃过的东西。甚至是大名鼎鼎的兰桂坊,我也只是在毕业前和几个同学去了一次,而且他们中有几个人也是第一次去。当然了,可能很多商院的同学是常去的。虽然爱不爱出门这点主要看人,但科大的地理条件确实为“出门”这件事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不像城大、理工等学校就在市中心,可以随时出去感受香港的社会和文化。我认识的很多同学都觉得四年里下山太少,没有充分体验香港的文化。当然啦,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出门少也反应出学校设施比较完善。有多个不同位置的餐厅,一个超市,不收费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室内外游泳池、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壁球场、攀岩设备、健身房等等等等。图书馆新建的learning commons好像期中以后就是24小时开放的。记得原来有过一篇文章讲述一个科大phd一年里没花一分钱是怎么生活的,虽然好像后来证实是假的,但也体现出科大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方便的。4. 关于压力科大的英文名是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但又有两个别名,分别是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和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uicide and Tragedy. 科大平均每年都会有一个学生自杀,高居全港第一。由于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风景优美的“蘑菇”处跳下去,自杀又被戏称为“跳蘑菇”。前年就有一个我认识的学姐在我所在的宿舍楼里自杀了。这样的悲剧经常发生,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1)科大缺乏校园文化。科大仅有20年校史,能有今天的成就常被称为是一个奇迹。但或许是过于注重排名、科研这些看得见的东西,看不见的校园文化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不像港大、中大都有自己的校训,校长陈繁昌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说过科大没有校训(),大家时常开玩笑说科大的校训是“上一层,落两层,请走楼梯”。科大学生缺乏精神追求,各种社团的规模也比较小,很多社团还处在刚刚创办的阶段,于是似乎只剩下了学术上的追求,压力也随之而来。(2) 内地生自我要求较高。正因为内地生成绩普遍比香港学生好,多数内地生只把内地生作为比较对象。虽然他的成绩可能能排在所有人的前15%甚至前10%,但如果只看内地生的圈子,这个成绩就比较差了。如果你的成绩长期处在所在圈子的底层,而科大的文化又十分重视成绩,心态不好的同学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也不难理解了。(3) 学术压力确实较大。这点没做过比较,只能说我知道的。之前也提到了,就算是自我认为不怎么努力的我,每个学期也都会有几周时间非常忙,每天睡不到6个小时。往往一门课在期中以后难度会一下变大很多,也经常会有一些时间各种due各种deadline赶到一起,这时候压力就会比较大了,如果是拖延症患者,可能需要刷夜甚至刷几夜才能搞定。另一方面,一直听说科大很多教授对phd们非常push。我有几次在一两点两三点回到学校的时候碰到好像是刚从实验室出来的phd。这个问题要请phd同学们来进一步解释了。5. 关于出路由于我今年毕业,就顺带说一说毕业生出路的问题。本人所在的ECE,大体上还是去美国继续读master的最多。我确定知道去向的人里面,9个master(UCLA, UCSD, UCSB, Columbia, UMich, CMU, ETH),2个phd( UPenn, Princeton),2个留校mphil,2个工作(credit suisse和香港一个很有名的牛奶公司忘了名字了- -||)。今年ECE的形式算是比较好,基本申请的人都很早拿到很多offer/AD,好像其他专业就没这么乐观。ECON很多学习很好的人只拿到了英国的学校,life science的多数人都没有申到学校。其实关于申请这个话题,我认为可能是科大平时英语教学的原因,好像大家对GT都没有那么重视,对考试的准备肯定不及相同水平的内地同学充分。我认为在GT分数上相比内地同学会低不少。总体来讲,工院、理院多数同学拿科大当做一个跳板,毕业后仍会继续出国(主要是美国)深造,而商院的很多同学会选择留在香港工作。据说大概一年会有5个人左右拿到几大投行front office的offer,而选择留港工作的人也有许多是去了小公司。还请了解具体情况的同学们作补充。6. 关于人和文化很多亲戚朋友会问我:有多少香港朋友呀,甚至怎么不找一个港姐呀之类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内地生还是处在内地生的圈子里,即使是会说粤语的广东人。有些爱交朋友的同学会偶尔跟认识的香港同学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之类的。但要称得上是好朋友,很难。当然啦,也有能找到香港人做男女朋友的,不过这种属于极少数。究其原因,还是文化不同。我曾经上过一个local庄(在社团当干事,社团的主要会员和庄员是香港人),不过干了一段时间就退出了。当然这里有一些职位不合适、庄内有一些矛盾的问题。不过跟香港人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香港学生很爱玩,我曾经问过他们,他们有些人觉得上庄的这一年的成绩是不重要的,可以用另外两年的成绩来拉。于是很多local庄可以开十几次AGM(Annual General Meeting),每次差不多从晚上七点开到早上七点,然后收拾一下去上课,内容基本就是上庄批评下庄。开完AGM之后经常还会有十几次EGM,时间也是类似的。而且往往定好是七点开会,八点人才到齐,九点差不多能真正开始。因为不能接受这样的效率,没有做到我原来想做的职位,大量占用时间,以及跟庄里(主要是主席,大家对他的意见都比较大,后来他也退出了)的一些矛盾,我便退出了。其实还是交流不够,挺对不起庄里的朋友们的。这两年香港和内地的矛盾加剧,学校里也有一些愤青整天在大字报墙上宣扬一些明显没经过思考的理论。想起有一次,某个红色为代表色的宿舍楼用纸板等材料做了一只很大的鸡放在从宿舍到教学楼的必经之路上,用作自己宿舍楼的宣传。当时好像正值十一还是某个节日,一位内地同学便把这只鸡照了下来,发到了人人网上,配以新闻联播的口吻,类似”香港人民热烈庆祝祖国成立XX周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之类的文字,明显是在搞笑。而一些香港同学却当了真,把图片截下来发到了facebook上,讲述内地同学们是如何被洗脑的,这当然引起了大波内地同学的鄙视,于是这张facebook上的截图又被截下来发回到了人人网上,讲述香港愤青们是如何脑残。到最后,发现其实这类愤青也是少数,说白了还是彼此之间不够了解造成的。7. 关于香港其实这部分本来是想好好写一下的,但刚写完人就发现可写的实在太多,其他的东西跟题目又没有太大关系,就先不写了。总的来讲,香港人的友善、礼貌让我十分感动,香港便捷舒适的地铁、发达的公共交通让我深感震撼。香港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城市,但可惜她终归不是我的家。8. 关于科大其实说了很多,但有更多的是没有说的。尽管我对科大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在收拾好东西离开的那一刻,心里剩下的也就只是留恋了。留恋火鸡、连接桥、小巴站,留恋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的海景,留恋我在这儿度过的四年里的每一天。重申一次以上皆属个人感受。附一张我在科大最后一个晚上拍的火鸡:
====================这段话很重要所以要说三遍这段话很重要所以要说三遍这段话很重要所以要说三遍无视这段话的都是耍流氓。所有图片来自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官方相册。戳泪点的文字来自于我的同学 ,这组图片最原始。我也是征求了
同学的同意之后才把这组照片分享来知乎,因为我爱我的学校,我也想把这美丽的校园分享给所有人。但烦请各位想要分享出去的同样注明图片的来源和文字创意的来源,麻烦不要只写一句来自知乎水无痕的答案,照片不是我拍的,文字创意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我觉得这样写不妥。水某在此谢过。顺便吐槽某些微信公众账号。算了我懒得吐槽你们了,简直了。====================大概就是这么一种体验吧。===要问我现在的感受呀,那应该就是倒数第二张所讲的了。毕业了要离开了,确实是一件蛮伤感的事情。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这个学校,学校官网里面有一篇文章,《科大纪事》,是一位清华的交换生一个学期的交换感受。读完之后,感觉文章写的甚是全面。于是将全文贴在下面,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我将立刻删除。本人这个寒假去趟香港,到时候有所见闻,再行补充。=====================================================================分割线科大纪事——从清华到香港的半年
清华大学 高皓  2004年春,我有幸被清华选为交换生赴香港科技大学交换学习一学期。以这篇文章纪念我在香港的日子。
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坐落在九龙的东南部,但与九龙的喧闹不同,它隐在峰回路转的山林。学校依山傍海,远离闹市,林木葱郁,花草掩荫,有萧然尘外之感。科大坐拥清水湾,清水湾的确是名副其实。在日光朗照的天气里,从山上向海湾里望去,恰似一片碧蓝的绸子滑滑地铺展开来,摊得平平展展,铺得波纹细密;波光跃金,宛如丝绸在阳光下抖动的光泽。偶尔有小船驶过,在海面上激起一条白色的水线,那是裁缝手中灵巧的剪刀吧。如果赶上周末科大学生风帆俱乐部(Sailing Club, HKUSTSU)的活动,点点白帆散布在湛蓝的海面上,那千帆竞发的场面确实也激动人心。  科大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1991 年才开始正式招收学生,是香港历史上的第3 所大学。当时的香港政府为了保证本港在信息时代的领导地位,创办了这所科学技术大学。为了实现培养科技、管理方面顶尖人才的目标,香港政府不惜耗费重金。科大的建筑费用创下了历史新高。由于当时物价上涨,政府曾多次修改预算,而立法会审批辩论中的风风雨雨,也一时成为社会焦点。当时人们对科大了解不多,只是在媒体上天天看见超支,除了超支还是超支,超支使科大家喻户晓。据说以前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科大在哪里,但当科大校园不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个问题了。  科大成了名副其实的劳斯莱斯,名贵而真实。  早就听说科大是一所超豪华、超新式的大学,科研与教学设备世界一流。刚来科大时,校园建筑设计的精巧令人惊叹:所有建筑都依山势而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浑然一体。公寓靠近海边,我们去上课,就要穿过两个悬空的水泥骨架连接桥,还要经由三个分别是11 层、10 层、7 层的升降机才能到达教室——实际上就是在爬山了。整条走道是封顶的,所以称得上是风雨无阻,在清华带来的雨伞的一次也没有用过。图书馆中珍藏着校舍建设的照片,展现了完整的建筑过程,从中可以真切的体会到,有了当初的创业者的炸山推土,修筑海防,才有今日错落有致的立体校园。  科大的无敌海景不但令所有科大人引以为豪,也令外人羡慕不已。每逢周末,游客络绎不绝,还有本地人全家老小来休闲拍照。在校庆时, 清华香港校友会曾经组织过校友聚会,我遇到了一位70 年代初毕业的土木系的学长,她毕业后在香港工作三十年,亲历过轰轰烈烈开发地产的时代。她说,科大的海湾在香港是数一数二的,当年是英国驻军军士的度假胜地,后来,97 回归大势已定,这块原本是英国“自留地”的风水宝地恰好成全了科大。  置身科大校园,就像是走进了电影《黑客帝国》中那个巨大而神秘的Matrix中。学校的主要建筑物都连在一起,整个学术大楼有三十多个升降电梯,走廊通道错综复杂,每一位初来科大的人都注定会迷路。为此,科大专门开发了一套电梯选择向导(Lift Selection Advisor),从电脑中敲进去四位房间号,显示的就是里该房间最近的电梯号码和电梯位置图。可是,即使有了这个向导,就一定不迷路了吗?有一次,我和一个清华同学一块上实验课,早早地查好了实验室的位置,可还是足足地找了40 多分钟,迟到了半个多小时。望着神情迷离、满头大汗的我们,带课的TA 咧嘴一笑,“呵呵,我当年自己根本没找到,还是别人领我来的,你们可比我强多了!走廊七转八弯,真称得上是曲径通幽,走上一阵子就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推开一扇门走道露台上,看到的可能是海天一色,可能是绿草茵茵,也可能是一个神秘的庭院。这迷宫般的学术大楼算是便宜了那些以后立志进入微软的小子,经过了科大的训练,他们一定会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在西雅图雷德蒙微软总部大楼仄仄的走廊迷宫中闲庭信步罢。二  尽管资历尚浅,短短十年间,香港科技大学已经跻身世界知名大学的行列。据2004 年五月号的《mangazine"名牌》,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2003)中,香港科技大学在中国区位列第三,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均在其下。第一名的“国立台湾大学”,用了近80年的时间,目前专任教员1784人,兼任教员1192 人(2003 年统计);第二名的清华大学用了90 余年的时间,目前全体教职工7477 人,一线教学科研人员3930 人。而位列第三的香港科技大学,全体教研人员425 人,客座教师34 人,总数459 人。自2001 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MBA 排名,科大工商管理学院MBA 连续三年排入全球50 强,亚洲第一。可以用一句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话总结科大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尽管科大也是大楼林立。  科大建立的十年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集中”的一次全球华人知识精英回流的十年。在科大的教师中,80%是中国留学生,但现在大多执外国护照,另外 20%是外籍知识分子。以国籍计算,他们大约来自29 个国家。他们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又以哈佛、MIT、耶鲁、剑桥、UC Berkeley 等世界顶级名校居多。  在科大,能强烈地体会到的“知识就是财富”的真切含义。我有一个很近的同乡在科大做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年薪将近100 万港元,粗粗算来,日薪就差不多三千了。香港寸土寸金,房价高企,普通的单元房都以百万计数,许多香港人忙碌一辈子就是为买一套房。而我这位叔叔已经在城里买了一套公寓,举止言谈中都透露着生活的安然与富足。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自然能够安心于教学和科研,而这也印证了科大 “ 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延聘一流人才并使他们快乐)”策略的正确了吧。  前几年,清华开创了讲席教授组,在全世界范围内聘请大师级学者来清华任教。包括共和国第一位“洋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 Salvendy 教授担纲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当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对清华大学百万年薪聘讲席教授的热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回归。  在科大上控制课的老师在介绍学科发展历史时曾经慨叹,30 年代的清华大师云集。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纳(Norbert Wiener) 年应邀来清华大学访问讲学,这是当年清华的一件盛事,以维纳当时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他能接受清华的邀请,而且在清华呆了两年多时间,这是中国大学的骄傲。维纳回国后,又鼓动著名数学家、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终身教授冯"诺伊曼来清华访问,诺伊曼夫妇对此很感兴趣,维纳还正式向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李郁荣和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做了推荐,可惜两个月后抗战爆发,这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据说当时清华以工学院拥有的设备和装置而自豪,数学系的图书馆与MIT 的一样完善,任之恭(哈佛和MIT 的毕业生)还认为物理系的图书馆要比哈佛大学的更加完善一些。这些都是吸引这些世界顶尖学者来清华的原因。当然,不能不说的是一个不为人所关注的细节,维纳来清华的津贴是每月30 块大洋,这比他当时在MIT 的薪水高了好几倍。  科大还鼓励工学院的教授开办公司,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社会。正因如此,早在1994 年,香港的第一家互联网的公司就在科大诞生。我的一位任课老师——生于湖南,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工学、经济学双学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工学博士——就在科大的支持下,成功地吸引到了3,000 万风险投资基金,在深圳开办了一家高科技公司。这位老师周末在深圳工作,深港两地跑,忙得不亦乐乎。在学术上,他现在领导着科大的自动化研究中心,是国际上并联机构工业机器人方面的权威,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三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当时还在北京时,高校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大概意思是说当时考上清华的多是工农子弟,只知埋头苦读,穿衣戴帽不拘小节;上北大的则以干部子女为多,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衣着光鲜,两校学生走到一块,一看就很知道是清华还是北大的了。科大则是功课要求的尤其严格,在那样一个火热的年代,同学们都玩了命的学习,被兄弟院校的同学称作“拼命三郎”。没想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距离北京千里之遥的香港,居然也有类似的说法。和清华一样,科大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尤其是工科专业。科大的同学戏称UST 为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  我在清华学的专业是自动化,在这边最接近的就是电子工程了。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专业课讲授的理论知识不如清华系统,课时也要短些(科大的一个学期有14 周,清华是16 周)。不过特别强调应用,作业、实验和编程仿真都很多。我有一门课,每次实验都要单独评分,占总评的5%,而实验内容都是比较复杂的实际系统,要按时完成每次实验并非易事。在学期中也是大考小考不断,有的科目还有好几个Mid-term。  在这样的压力下,学校也曾经发生过一些过激事件。就在我们来交换的前一个学期,一位土木系本科生因为不堪重负、跳楼自尽。这在香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校长朱经武也承认“科大的读书压力的确是大了点”,不过他用MIT 学生的例子勉励科大同学:每当他看到MIT 的毕业生,总会问他们何以如此的成功,这些学生的答案总是“We worked like a dog”。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便被发现得到了很多知识,而且经过这样的训练,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了。  不过,平心而论,对我们交换生而言,课程的难度还主要是在语言上。科大是一所完全采用美式运作的大学,除了极个别人文课程特许使用中文外,其他课程一律使用英文教学,而行政管理、组织教务、考试制度等全都如此,凡是科大发布的官方文件,如果使用中英文双语发行,那么在文件的末尾一定有这么一句话“本文件由英文译出,内容中英版本若有差异,则以英文版本为准”。难怪许多美国来的交换生都觉得科大和一般的美国大学没有什么区别。  在学习上难度之一是要学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个还相对好办,多听多问多记也就罢了。最有挑战性的是对考试题目的准确理解上,没有什么电子词典可供参考,还要准确理解,分毫不差。我有一门期中考试就忽略了一个关键单词,搞错了题意,白白地丢了很多分——正是这种压力使人不敢懈怠。幸好最后的成绩还是很令人满意的,我在科大学选的四门课中,有两门的成绩是“A+”,另两门是“A”。  到了一所大学,不能不说的就是图书馆了。科大图书馆的一绝是拥有的一个4层楼高的共享大堂,墙体是玻璃幕墙的,将近180 度的张角令人在任何一层都可以饱览清水湾的美景。读书累了便甩甩手,捶捶腰,远眺大海,遐想片刻,无限惬意。  由于建校不久,大部分藏书都很新,绝大多数是原版英文书。从书架的一端看过去,那一串串不认识的专业术语简直有点让人发晕。由于书多人少,每个人可以同时借很多本书。我们本科生可以同时外借25 本,如果无人预约,则可须借两次,每次期限4 周。刚来的那些天,我是看中一本就借一本,没几天宿舍原来空荡荡的书架就摆满了。有一次我报了一摞书,借还书处的工作人员扫了几本,说剩下不能借了了,理由是借数已满。我当时先是一愣,后来心里暗乐:“原来25 本也可以借满呀!”  在图书馆,还可以外借音像资料和杂志,音像室里有好多经典电影,录像带、LD、VCD、DVD 一应俱全,既可以借出去,也可以在馆内看。既看了电影,又练了英语听力,一举两得。另外,这里扫描是免费的,看到好文章便可以毫不犹豫地“据为己有”。四  在科大里有这样一种广为接受的主流观念——最有前途的同学往往是那些GPA ( Grade Point Average )是B/B+,而热情投身于各种组织中的学生领袖们。能做各个组织的领导者,interpersonal skills 自然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左右逢源;而成绩中上,又表明他们有足够的intelligence,能够有效地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在大陆和台湾,念书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对经济至上的香港人来说,教育并不是那么重要。在香港这个以商业为中心的社会里,“最有前途”的意思是赚足够多的钱,成为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尽管对于学界泰斗、政府高官,香港人也表示出足够的尊敬,但是大多数中产阶级和社会平民父母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朝一日能在商海中闯出一片天地。  这种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本科生的毕业选择。与大陆现在如火如荼的考研热相反,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香港同学都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读研究生: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找工作了。这里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次我和一桌化学系的同学吃饭,聊起来毕业选择的话题。他们中所有人,毫无例外,都选择直接工作,而且决不做化学方面的工作,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这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从这些化学系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这种择业观念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到毕业时瓜熟蒂落。到了下一届新生循环往复,也没有人怀疑,仿佛理应如此。  有人说,许多大陆同学读研、推迟就业,为的是缓解就业压力,为找到好工作增加筹码。就我的观察,在这个问题上,香港和内地同学的意识存在着巨大分野。大多数香港同学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读了硕士、博士就一定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其继续读书,还不如在业界的摸爬滚打几年、积累实际经验实在!香港同学更注重实际,完全靠书本并不能做好生意,而选择了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学术。如果不是对研究有足够强烈的兴趣是不会走这条路的。返观大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将来的没有清晰地考虑,只是先把读博士的机会这个稀缺的资源抢到手再说——他们以为这样就会使自己增值,或者干脆把学位当敲门砖。可是,缺乏源自内心的学术兴趣和“其九死而犹未悔”的毅力,读博士也是痛苦的,甚至还会把人生道路弄得愈走愈窄。当然,弹丸之地和泱泱大国的种种差异也是观念不同的原因之一,但是我想,只有对自己充分地自察内省,只有对职业生涯的统筹关照,我们才可能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抉择。  我们这些大陆交换生都有这样的感受,论其本科课程的学习,科大同学的平均水平不及我们所在的学校,但是local 博士生却几乎人人都很强,带我们课程的TA 就是明证。与其说是选拔体系把成绩最好、同时真正对学术感兴趣的人筛选出来,还不如说是这些人自己留了下来、而又没有其他人闹哄哄的争抢。  当然,香港的700万人口不足以支撑几所大学研究的需要,科大的博士研究生有不少就来自大陆。这些大陆学生构成了科大规模不小的群落,几乎处处都能听到有人讲普通话。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是很滋润的,奖学金扣除学费和生活费后每月还能剩下4、5000 港元,差不多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了——他们还在读学位。一起上街买东西时,能明显的感觉出他们和我们消费观念的不同。和我一起交换过去的一位经管的大三女生就特别羡慕这边的师姐,不用咬牙跺脚地下决心就能轻松买下那些名牌化妆品。  不过科大博士生做研究的压力是很大的。有一次吃饭时,一位EEE(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电机及电子工程系)的正教授谈起培养研究生时说,他常常告诫自己的研究生,这里是资本主义香港,拿钱是要出活的,干不好就回家去。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实验室内部的研讨会(seminar),在场的所有人都来自大陆,包括老师。在讨论到一个重要的专业细节时,作报告的博士生请求用中文表达,老师不同意。结果那个博士生用生硬蹩脚的英语解释得满头大汗,讲着讲着自己也糊涂了。老师大怒,开始拿自己的博士生开刀,甚至还说“这么简单的问题搞了几个月还不明白,那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别说是那个被训的博士生和跟他朝夕相处的同学了,就是我这个局外人也是听得心惊肉跳,脸上热热的。不过,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使得每位学生不敢懈怠,度过充实的五年时光,也才使科大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五  科大的大学生活与清华大异其趣,以致我回到清华后还适应了好几天。香港的法定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在学校里也大体如此。第一节上课时间是早上9 点,而我这学期选的课只有一门是第一节有课,每周的其他时间都是十点半以后才有课。有些科大同学则在选课时干脆不考虑上课时间是早上第一节的课程,这样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当然,起得晚,睡得也晚,两者互为因果。香港同学特别喜欢熬夜,有时是做课程project,有时是社团协会通宵开会,有时是三五知己海边BBQ(Barbeque),当然也有人玩PC Game 从傍晚到黎明。在这里,似乎不分什么白天和黑夜,在任何时间,都有人在学习,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做实验,有人在打游戏。我到那边也入乡随俗了,常常是凌晨一点多从实验室赶回公寓,路上还常常遇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满脸疲倦抑或精神百倍地赶到学校机房通宵赶作业去了。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我在香港这半年,最大的支出就是吃饭了。科大的饮食以广东菜为主,我们吃的套餐做得很精致,有菜有汤,也很可口。只是每顿都要花上20 多港元,最便宜的也是15 元—— 还可能吃不饱。科大里有一间麦当劳,价钱与其他套餐差不多,而估计还要便宜一些。我觉得这学期吃的麦当劳比我之前吃过的总数还要多——只是在吃完后担心垃圾食品对健康的损害。我的老乡陈叔叔对我特别好,时不时请我到科大最好的餐馆吃饭,改善伙食,我因此尝遍了饭馆里几乎所有粤菜风味。他还常常邀其他教授共同进餐,而饭桌上的谈话则令我受益匪浅。  说到吃饭,不能不提起科大一个非常棒的全校性活动——“卓贤汇( confluence dinner )”。 “卓贤汇”,从名字上看就是群贤毕至,聚会交流。校方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与科大学生共同进餐,每桌十个同学,外加一位外请嘉宾和一校内辅导员,每场宴会一、二十桌,每周举办两至三次。这项活动是强制性的,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不过几乎没有人抱怨——宴会是免费的,相当于学校一个学期请所有本科生免费在学校最好的餐馆里吃一顿正餐!请来的人大多投身商界,也有少数政界、学界精英。嘉宾名单和简要情况由组织者给出,方便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也可以通过宴会开始前的一个简单的鸡尾酒会先与不同的嘉宾接触后再决定落座。于是,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十几桌觥筹交错,畅谈人生,在饭桌上,业界打磨出的真知灼见和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激荡交融在一起。宴会不但是科大学生开阔视野的地方,也是同学们的社交活动的宝贵机会。很多学长正是通过在“卓贤汇”上结识的贵宾,成功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六  我们刚到时正赶上科大各级学生会和社团组织换届选举,趁机也了解了科大学生组织的情况。  科大所有学生组织都隶属于校学生会 (HKUST Student Union, SU)。校学生会分为三个机构,既(1)普选评议会,校会的权力机构,相当于学生议会,有几十个普选评议员组成;(2)干事会,功能相当于大陆学校的学生会,有会长(相当于学生会主席)一名,内、外务副会长各一名,秘书若干(相当于各部部长)组成干事会内阁,负责校会常务工作,对外代表科大学生会的及全体科大学生;(3)编辑委员会,负责校刊《振翅》及子报《振翅"高飞》的编辑和出版。校会下主要有3 大系统:(1) 院系学生会,(2) 宿舍学生会,(3) 各种社团组织,这里主要说说后两者的。科大有6 座本科生公寓,每间公寓建成年份不同,社区文化也各异的。每个Hall SU 都有自己的名称,如Hall Ⅲ 叫“冰川”,而每个Hall 又有许多楼会。我们住的是Hall Ⅵ楼分两翼,每层便有两个楼会,一共10 层楼,所以就我们一间Hall 便有20 个楼会。因为科大不设班级,楼会便在该层tutor 的指导下的行使内地大学班级的某些功能。粗粗算来,这已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了。而另一个重量级的就是社团协会了。科大的近百个社团协会都隶属于校学生会。不管是艺术团中的合唱队、舞蹈队,还是体育协会中的风帆协会、网球队,不管是兴趣为主的摄影学会、辩论学会,还是信仰为先的基督徒团契、天主教同学会。名称也统一使用科大学生会字样。如科大电台全称为"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会校园人民广播电台(People's Campus Radio, HKUST SU)"。  换届选举中,上面提到的百余个社团组织差不多都在两、三个星期内投票完毕。几十个候选团队花样迭出的推广活动,融会成了科大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科大的选举体制与清华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科大实行直接选举,所有注册会员都可投票;二是选举前组阁,即以候选内阁为单位参加竞选,而不似清华先选出主席后再由主席组阁,所以在争取选票的过程中是十来个人齐上阵。仿佛当初设计校园时就考虑到了竞选的需要,校园内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即主楼后面的香港赛马会大堂,这里是从宿舍去教室、图书馆,进出校门的必经之路,而且大堂有透明的天棚,可谓风雨无阻。十几个候选内阁成员统一服装,不同的组织往往根据自身的独有文化做出不同的选择,一般学生会同学着正装,而一些兴趣类社团则专门精心设计了特色服装。  所作的推广活动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最常见的就是派发各种各样的小礼物了。派发的礼品包括文件夹、作业纸、圆珠笔、店铺优惠券、日历、纸袋、时尚杂志、VCD 和DVD、刻录光盘、甚至还有盒饭、保健品、爆米花和鲜榨橙汁,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小玩艺儿主要来自商家赞助,也有少部分是候选内阁成员自掏腰包。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抽象的职位之争已经变成了具体的一本本杂志、一张张优惠券、一沓沓作业纸了。对于大多数普通会员而言,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固然重要,但是最实在的却是能够享用的福利。那个候选内阁拉的赞助更多,派发的礼品更丰富,就说明他们有更好的社会活动能力,来年的福利就一定会更好。Hall Ⅱ的学生会候选内阁曾经在楼上挂出了一张硕大的彩喷海报,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赞助商的商标,有几十个之多。真是很难想象,这几个大学生寒假中一家一家地找,一家一家谈的艰辛。不过,看这阵势,今年当选应该的没什么悬念了吧。  礼品所有社团都有的送,而且不只是送给本社团的成员,路过的人人人有份。如果来者不拒的哈,几天下来,几十个文件夹应该没有问题。当然,这么多礼品,同学要是分不清是哪家送的,那可糟了。怎么办?喊口号!候选内阁成员大家一字排开,优雅地微笑,高喊着口号。手里拿着塞过来的小玩意儿,不好意思不放慢脚步多看几眼,记住候选团队的名字;更不好意思的是,有时下楼梯的只有你一个人,那边便远远地就开始喊了,有时还是唱歌,直到你走过这一字长队。  花样还不止这些,有一个社团叫“游踪社”(Yo-hoo Club),其实就是组织大家郊游了。他们居然用竹杆儿扎了一个花轿,路过的同学可以享受八抬大轿的威风,在拥挤的人流中居高临下,悠哉游哉。工学院学生会弄了个游乐园活动——沙袋打靶。我试了试手气,居然一击全中,得了头奖。心里暗自得意——没白上清华的射击课!还有什么抽奖、吸盘飞镖……一切能想到的活跃气氛、吸引观众的招数都用尽了。想想看,几十个候选内阁用在同一个大堂里面,面对上下课川流不息的人流,又塞东西、又喊号子,又唱歌、又抬轿,那是一种多么热闹而混乱的场面。大堂周围就是图书馆、教室和实验室,活动的噪音自然“流毒甚远”。为此,学校学生事务处处长曾专门给全校师生发过两封邮件,希望大家尊重科大的校园文化,在这两周中能够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竞选活动热热闹闹,一片繁荣景象,可竞选中的酸甜苦辣、一波三折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和经历的了。今年科大校学生会干事会候选内阁可谓命运多舛,只有一个候选内阁,被我的一个同学戏称等额选举。就是这个候选内阁,本该在两星期选举结束,不过徒生意外,一次是选举委员会弄丢了一页选民名单,一次是赞成票未超过半数,中间经过两次补选,从学期初一直持续到了学期末。七  清华的交换生都被安排在科大刚刚竣工的New Hall 中了,又引起内地兄弟院校同学们的一番感叹。我住在公寓三层,一面是绿树如织的山壁,一面是迷迷蒙蒙的海湾,每天早晨在鸟鸣和涛声中睁开睡眼,感觉人与自然原来可以那样接近。  与大陆的大学相比,科大的住宿条件而绝对是一流的,细节是从来不用自己买卫生纸和洗衣粉,宿舍楼里永远有充足的供应。每间宿舍都用电子门卡出入,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记录每次开门和关门信息,大大增加了安全性。Common Room有公用的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空调是1 块钱1 小时,热水24 小时供应,随时可以洗澡。特别羡慕的是研究生宿舍,一人一间独立寝室,私密性考虑得细致周到;四人一间公用客厅和厨房,大家过得其乐融融。还有,服务人员的态度总是那么好——我说不了粤语,而他们的普通话也不怎么样,每次交流都挺费劲的,可对方的每次都是不厌其烦,还总是担心他们耽误了我的宝贵时间。  同世界主流大学一样,科大没有班级这个概念。教务管理由院系完成,而同学的全人教育,社区交往则主要是以宿舍为单位。我们住的New Hall 建筑有两翼,于是每一层都被安排成了男生翼和女生翼,每一层楼有一个tutor,由研究生担任,大体相当于我们这里的辅导员。不过tutor 不掌握同学的学习成绩,也不参与奖学金评定的决策等,而只是负责维持秩序,建设社区,或者说,tutor是培养同学的教练员,而不是一哨定音的裁判员。 tutor 与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了,tutor 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的背景和个性,在科大公寓这个多样性的社区里面帮助同学们成长。  宿舍里的活动很丰富,有每周一次的分享会 (Sharing Session,SS),还有不定期的聚餐、生果会、BBQ 等。Sharing Session 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学期初大家自愿结成三人小组,每次一个小组主讲一个话题,也可以组织大家讨论。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由于科大的宿生来自本港、大陆、欧洲、北美及东亚,这种个体的离散性和整体的多样性使得Sharing Session 精彩纷呈。什么话题都有可能讨论,什么气氛都有可能出现。既有大学教育改革的讨论,又有吉他伴奏的赛歌会;既有讲鬼故事比赛;又有追女友技巧谈;既有气功魔术真人秀;又有韩国同学展示民族文化。我呢,则跟大家分享了大陆旅行的照片和见闻,当然没忘了向大家介绍清华。Sharing Session也是强制性的,每位同学一学期至少参加6 次。科大的公寓每学期都要重新分配,大家也就格外珍惜同宿的一个学期,多结识几个铁哥们儿,多交几个知心朋友。八  或许因为工程师都需要强健的身体吧,同样以工科为主的科大与清华一样,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我走过国内很多大学,清华的体育设施可说是全国称冠。相比而言,科大没有清华体量巨大的综合体育馆和跳水馆,不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设施和细致周到的软件服务比之清华是由过之而无不及。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网球场、垒球场等就不必说了,科大居然还有自己的高尔夫球练习场!靠近海边的沙滩排球场、手球场爆满时,赛场上赤脚踩出的脚印、汗水浸湿的队服、气氛热烈的争抢,伴着阳光海风,还真有一番夏威夷风情。  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最好的就是所有的体育设施对科大学生都是免费的了,更令人惬意的是,周末香港同学大都回家,享用这些一流设施的基本上都是内地过来的交换生和研究生了。科大有室内、室外两个游泳池,在泳池里从来不用担心撞人或被撞,放眼看过去,整个泳池就10 多个人,基本上每人独占一条泳道。除了常去游泳,健身房也是我这个学期常去的地方,力量训练器材、跑步机、划船机、登山机、脚踏车机应有尽有。在清华跑惯了400 米塑胶跑道,在科大冷气开放的室内健身房,一边踏着跑步机,一边欣赏着窗外海景,却也别有一番情致!  学期初选课,我幸运地选中了花剑( Foil fencing )课。同班的10余名同学有两名大陆交换生,还有一位来自夏威夷大学的交换生,我们听不懂粤语,教练就用英语讲。教练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别看讲理论时温文而雅,实战练习时像是换了一个人。刚开始上课时,大家都放不开手脚,运剑拘谨,说实话也是有点害怕,于是在练习中有了默契,彼此点到为止,“剑下留情”。不料被老师识破了,叫我们逐一与她对练。我们上课穿的是练习服,就是在麻布外套中夹了一层1、2 厘米的厚质海绵。教练的手法可谓又准又狠,每次我们被击中的都是同一部位,而且决不像我们练习时那样,只是试探性地刺一下就忙着往回收;而是毫无保留、结结实实地刺在胸膛上,剑身都弯成了一道弧线。几次下来,场上的人都“哇”“呀”大叫,先前练完的同学坐在地板上边用力揉着“伤口”,边琢磨着下次怎样刺得更准、躲得更快。这种对速度、精度和力量的控制和求胜的欲望或许正是教练想在击剑中传达给我们的吧。
一学期的交换生活实在有限,不过这个学期我的确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对人生和社会的体验和思考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在香港科技大学,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那个朗朗碧空下蓝得透亮的海湾,那个暗夜沉沉下灯火通明的海湾,不时在我脑海中浮动。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科大也是一样。科大的成长是一个传奇,一个中国人奋起努力、创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促进中国和世界进步的传奇。正如科大首任学术副校长孔宪铎在他的《我的科大十年》中写道的那样, “从历史角度上看,创建科大的事迹几乎样样都是史无前例。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这么一大批华人留学生共同携手把世界主流大学的理念带回中国,把中西文化交流在一起,把东西科技的差距在校园里逐步缩减,把华人留学生爱国报国的梦想变成现实。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大一笔庞大的投资(近20 亿美元)用在创建一间大学上;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从来没有把这么大的自由度交在创校人手里;更不用说,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来没有一间大学在创建的最初的十年里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本科北清,研究生MSC HKUST。1. 学校的硬件好不好?好极了,甩北清几条街,哥在北清最尼玛痛苦的回忆就是拿着笔记本到处找电源、吃个饭回来电源被人占了,以及在图书馆找位置、吃个饭回来图书馆位置被人占了。在hkust呢,自习室(learning commons)每个座位都有电源哦,大部分图书馆座位也有电源哦。不过在自习室请记得远离各种外国人,他们都特别吵,如果遇上了,请不要客气,直接喊他们闭嘴,如果觉得一次又一次地喊他们闭嘴麻烦,就还是滚去地下图书馆自习吧。实验室什么的,不清楚唉,但是应该很好啊,学校又不差钱啊!记得有次看到一条新闻说,港科建好的时候,豪华震惊了全港,哥当时的感受是,尼玛这还叫豪华啊,没见过学校瓷砖用的这么廉价的。后来久了,是觉得蛮豪华的,各种细节上蛮用心的。港科的主教学楼就一栋,除了商学院、海洋实验室、游泳场之类的,基本都在主教学楼里。主教学楼地上几层,地下有7层,除了商学院的各个院系基本都在这里啦,实验室也在里面,健身房在里面,食堂也在里面……感觉还是很方便是不是?学校临海啊,临海有可以BBQ的地方,可以预约。2. 学校的宿舍好不好?因为是master,所以在校外住啦!只有本科生 mphil phd能够申请到学校的宿舍啦。有几次找师兄姐,去过他们宿舍啦!号称是海景房的宿舍啊,但是研究生楼只有一栋是能看到海的,那一栋是MBA住。研究生的宿舍是男生一层,女生一层。 每个宿舍有一个共用的中厅,然后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然后有四个小格子是大家的卧室,有些卧室是两人住的,有些是单人住的。租不到学校宿舍的一般就在 大埔仔和坑口住,也还方便啦。3. 学校的师资好不好?棒极了,特别是工科的师资。HKUST在建立之初,号称是唯一的一所接近 世界一流大学 的亚洲大学,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衰败了,但是还能隐约见到当初的辉煌是不是?学校的师资为啥好呢? 因为港府有钱啊,给的钱多,还提供套房,所以招来的、挖来的老师基本都是业内已经发了不少paper的老师,已经成名啦,有些还是top期刊的评委啊。港科淘汰掉的老师啊,大部分都去了港城大,浸会,港理工以及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另外要说明的是,不少老师其实都是内地人啊,不用太担心粤语啊。4. 学生好不好?本科生! local们一般首选港大和港中文,这个局面从未改变过,即使在港科以前师资明显强于港大和港中文的时候。原因呢,因为前两所建校时间长啦,校友多、知名度高一些,再一个就是港科工科强,可是读工科在本地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多啊。本科生学术吗?非常不学术啊,进校就开始做职业规划啦、参加社团活动啦、参加政治集会啦(学生会天天讨论占中之类的啊!放心,只有一种声音,就是占中的声音,贴板上贴的是跟占中相关的,半夜三更跟大家发的邮件还是跟占中相关的,贴板上偶尔的违和之声,都是内地研究生贴上去的),关心怎么挤进金融业啊!其实,做职业规划不是什么坏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只是受不了大家太理想化港校了……所以啊,想学术的本科生就还是不要来了啊,没有人跟你做小伙伴的,北清和新开张的国科大和上科大的学术氛围甩港校几条街。还在填志愿的小朋友可能不懂学术氛围的重要性,这里也懒得多说了,总之很重要就是了,你可以想象一下高中的学习氛围——比如一个好学校里可能有好班和差班,好班和差班的老师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学习氛围却大不一样。再一个要强调的,相比于港校的local们,我们北清的学生真是理想化的多,一点都不功利啊,忧国忧民的、探讨自由的意义的、探讨人生价值的……总之,学生的思想面貌比较多元化。 港校的local们啊,那就统一多了,比如很统一的职业范儿,当然有些同学会喜欢,有些同学可能不喜欢。研究生!基本都是内地的啦。港科是北清留北美的备胎啦,一般能招到北清中等或偏下的学生,港府的hkpf计划偶尔能吸引到拔尖的北清生啊。至于其他985 211的学生,成绩应该是中偏上啦。港科似乎对phd毕业没有统一的论文数量要求,但是老板们可能会有啦,听说EE平均数量是4篇多一些。不少phd发文的压力都还蛮大的,发文的期刊基本上也是业内top啦。有的强悍的phd毕业了拿到了千人。phd最后一年似乎可以去MIT之类的地方做一年研究,不过不同的系可能不一样啦。5.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不好?本科生?不清楚啊~MSC和mphil研究生!感觉跟你的本科学校有关系啦!PHD, 跟你的发文数量有关系。6. 性价比好不好?本科的性价比很差啦。你能来港科,还不如去北清呢!在北清待着,各方面收获大,不管是学术、人脉还是其他,毕竟学校资源多,而且基本上是集合了大部分同龄中的佼佼者。说北清学生只知道学习的,还是去死吧,说状元死读书的,也请去死吧~北清保证前途选择范围更大(尼玛这里别喷北清的本科生都去当官去了,听说去年清华本科生参加选调的就三个好吗,北大的不清楚,但应该不多,因为选调这个选择真心不太好!至于那些热衷于仕途的研究生——大家先看清楚他们本科是哪里的好吗,别啥脏水都往北清身上泼)。这个具体表现在地理范围大(全大陆和香港都认北清啊,而港校在大陆的认可度明显不高啊);再者你毕业了可以选择推研、出国(北美对北清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啊)、工作……国际化,这个超级虚啦。不过现在北清也能提供很多本科生的交换机会啦。你在北清读研究生的话,国际会议也很多啦!有些院系的教材授课也是全英文的啦!研究生的性价比!还可以,反正去不了北美,港科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啦。有啥漏了的,晚上再补充啦!
科大本科在读,内地生。也许会回答得很主观化、个人化,并且散乱。但既然是“怎样一番体验”,大约这么回答也无妨吧。从初到科大的时候直到现在,都确实觉得科大的条件是很好的。如之前答主所说,学校的内联网确实非常方便;学校的运动设施也相对齐全并且方便;宿舍环境也很好,很多本科生宿舍都面朝大海;学校里有酒吧,虽然价格并不算便宜,但是氛围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很多课程确实很水:我见到过太多人从来不上课,考试前几天才开始预习,也能拿到挺不错的成绩。很多内地学生也确实很颓——每逢周末就没日没夜地打机。我应当是喜欢科大的校园的。我喜欢在周末一个人到校园的海边,坐在石头堆上晒太阳;抑或在暴风雨来临之时,走在连接桥上感受着萧瑟;又或者在浓雾天从小巴上跳下车回到校园,隐隐约约看到主楼面前的火鸡雕塑。另一方面,我很快对校园的繁芜和嘈杂感到了疲倦。Atrium 里各个社团的活动不断,热闹非凡,我只想赶快穿过离开;课间时 concourse 里摩肩接踵,我迅速躲进旁边靠近实验室一侧的走道里;LG7 食堂层高较高,较易有回音,于是总是嘈杂不已,我于是总是快快吃完然后离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科大常常也是个抑郁的地方。对于香港这座城市并没有什么归属感。而科大校园偏僻且并不很大,夜晚时想要一个人出去走走,都无处可去。于是在一个又一个燥热的夜晚,一个人在校园里的山路上漫无方向地走着,看着远方的海,漆黑得看不出深浅。每一天爬起床,窗外的海都静止地呆在那里,除了周末以外,看不到有船只,看不到波涛——就像一幅完全静止的画一样。它于我的存在也如同一幅画——我似乎永远只是远远看着,不会和它有任何交互。猛然一想,才发现自己依然很久没有去过近在咫尺的海岸。实验室似乎总是暗无天日——的确,科大大多数实验室都埋在教学楼深处,没有窗,自然没有阳光。推开一扇又一扇沉重的绿门,穿过昏暗而狭长的走道,埋入暗无天日之中。似乎身边能称之为学霸的同学都有着高远的人生志向,我却丢失了所有的梦想。又抑或那些梦想与这一座现实主义的城市格格不入。也许如学长所说,这是一个让人找到工作却丢了梦想的城市。我不甘失去梦想,然而生性就懦弱而犹疑,没有那种持一支蜡烛独自穿越黑暗的勇气;也许这样的性格实在不适合这一座城市。来到科大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杀。但是似乎在科大读了一年多后,我现在已然没有任何想活下去的愿望。这一切和压力无关。旧日的所谓人生理想似乎永远不会实现,我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可以期盼。太多内地生都选择留在香港投身金融业,难道我也要成为埋在这一座城市的水泥森林里的一个上班族吗?那样的人生实在令我感到绝望。当然我非常清楚我绝不会选择自杀——我知道我对我的家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能够极端地伤害他们。但这亦已成为我选择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有时我甚至会极度自私而卑鄙地想,也许他们早些去世,我也就可以早些解脱,不必存活于这世上了吧。我无法料定这样的影响是不是和这所学校的气息有关——也许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如此。其实必须说是我自己的原因影响更大。大学这几年实在是颓废,缺乏自制力,毫不 self-motivated。不仅成绩不堪入目,也没参加过什么比赛,没做任何的 research,完全是什么拿得出手的经历都没有。对未来毫无规划和打算。并且大学都要毕业了还是个处男。简直就是不能失败更多。全属活该。但或许这也并非一件坏事——比起多年后再认识到自己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要强。也许多年后我亦会感激科大给了我这么一个彻底怀疑和重塑自己的机会,也许多年后我会来修改这一个回答,并嘲笑自己此刻的无病呻吟。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离校之际 一个人在lg1坐了一夜。10 11点钟还挺热闹 到了3点左右 就只剩几个人了。我不想睡 想要尽可能记住些什么 却不知道想记住什么。我收起电脑 离开外边的圆桌 买了一罐咖啡 坐进snack bar 看我借的书。看累了 我小心地朝四周看了看 没什么人 终于勇敢地斜躺到沙发上。 “偶尔也想在图书馆里不看书 只是这样坐着 仔细感受它的存在”。室内几乎没什么人了 我却没有一点儿害怕。“当我离开后 我绝不会再回来 因为科大 你太美了 却从来不属于任何人。” 到后来 连想法也没有了 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玻璃窗外。从没有星星的无边黑暗 一直看到晨光微露 日出海面。
交换过,所以匿了先看看这个短片吧,一位HKUST毕业生制作的:接着发几张图
我09年到10年在香港科大读master,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科大非典型的住宿经历。众所周知,非本科学生,学校是不一定能给安排宿舍住的,但是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所谓的off-campus住宿,也就是校外一些便宜的出租房。有人被安排在市区,有人被安排到山里村民的小楼,而我们被安排到了一个叫做三育书院的中学。没错是一间中学,该中学因为宿舍有空余所以把一层楼都租给了大学生。这个中学位于比科大更加偏僻的山区里面,从科大坐巴士还要20分钟才到。第一次去的时候被亮瞎了:这个画风,和香港其他的中学不一样啊!这是宿舍楼。宿舍内部倒是很普通的4人房。为免精神污染我就不贴图了。这是宿舍楼。宿舍内部倒是很普通的4人房。为免精神污染我就不贴图了。因为是教会学校,还附带小教堂。周末会有人来做礼拜。因为有风景又有教堂,这里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的...婚礼场地。就像这样:因为有风景又有教堂,这里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的...婚礼场地。就像这样:还有很多轶事。比如中学有个饭堂,但是因为校长是素食主义者,所以饭堂也是素食的... 另外负责管理宿舍的是一位牧师,普通话说得很好,也很照顾学生。总之住在这里是一种相当特别的体验。当然前面也说过,这个属于非典型体验,不具有代表性,大家看看就好。还有很多轶事。比如中学有个饭堂,但是因为校长是素食主义者,所以饭堂也是素食的... 另外负责管理宿舍的是一位牧师,普通话说得很好,也很照顾学生。总之住在这里是一种相当特别的体验。当然前面也说过,这个属于非典型体验,不具有代表性,大家看看就好。
先留言,有空来补充。本人本科在科大(俩学位),postgrad辍学,得过奖上过庄,算是有发言权。日更新时隔半年终于上来更新。我在科大是07年-11年,毕竟过了几年,答案仅供参考。念的4年本科,后念了一年Mphil退学。07年高考的同学可能记得,生命科学是热门专业,录取分贼高。到了港科大才知道,理科尤其是应用性较低的专业,本地人都挺瞧不上的。大家一窝蜂挤的是Business,毕业就投行那种尤其吃香,Econ Finan BBA之类的不乏学霸。我同专业的本地学生就比较弱一点,学术上和内地学生不是一个水准,内地学生可以轻松拿到很好的分数。但是同是内地来的学生个个背景强大,高考状元奥赛金牌比比皆是,在校几年长期感受到智商上的压力,副作用就是练出超级厚脸皮。科大海景是无敌的,尤其是坐在半山腰图书馆从几层高的玻璃幕墙俯瞰出去。强烈建议有机会去科大校园的人去趟图书馆,找本小说,在夕阳中消磨吧。科大有十一个食堂,从早7点到凌晨4点都有吃的。这点是相当幸福的。中餐西餐点心早茶车仔面麦当劳啥都有,还比外面便宜30-50%,大学期间胖了十斤这种事我会乱说。。。其他设施和服务也都很良心,运动场地可定,海滩烧烤也可以定;学校职员态度极好,能帮就帮,不能帮也会想办法。当然了除了万恶的宿舍分配部Student Hall Office。宿舍是科大永远的痛,宿位是不够的,每年抢位还要积分入户,甚至有本地学生静坐抗议招收内地生抢占宿舍资源的闹剧(话说他们真的好会用大字报和静坐示威表达不满啊内地学生一比下来老实的跟鹌鹑似的)教育方面,师资力量很强大,院士还亲自上本科生的课程,随时有高端学术会议在开且小本科生也可以去听。在校几年见了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霍金(谢霆锋那场交流会没去,都挤疯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急功近利,助理教授几年没出成果就危险,拿不到tenure就走人,听说07年以前有土木系的教授在观景台跳楼自杀(求辟谣)。学生的话,在教学上得到的帮助绝对是很多的,只要你愿意学,就有人愿意教。大部分的教授还是很愿意回答问题的,TA什么的配比也足够。就是压力确实大,期末的时候一人抱个枕头上机房通宵,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压力大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少,比如有内地学霸来香港之后水土不服连连挂科导致延期毕业;有内地女生在期末考试期间在宿舍上吊自杀;有江苏高考状元在科大读博后自杀数天被人发现(那间宿舍后来洗洗继续给人住)。什么?你问我为啥辍学?老子出来创业了呵呵呵。暂时就想到这么多,还有别的问题留言吧。
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大学生,来这里也才一年的时间。关于生源,关于学术,前面有很多详尽的回答。只是想在这里分享一点科大的照片,和自己眼中的科大。科大很美,依山靠海,会让你感觉特别舒服,也特别想静下来,尽管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紧凑,所以其实挺适合学术的。学校的硬件设施除了博士生的实验室以外(我们的实验室更像一个工厂)都超级棒,小而紧凑的立体式布局,会让你觉得一切都那么方便。上课,健身,泡图书馆,吃饭,去操场跑步等等,一切的转换都超级方便,第一次让你觉得原来学校根本不需要那么大,像内地,上个课都得骑个自行车,不过那也有那的好处,有人说那才是大学的feel。我也很同意,anyway,各有各的好。分享了手机中一些科大的照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MPhil毕业,科大很美,关键还是体制吧,完全美国体制,所以冲得很快。
这里的经历都很真实。但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孩子来说,初来港,会觉得香港(包括港科大)太大,是一个有无限琴键的钢琴,你似乎无法弹奏。于是乎,迷惘,彷徨,无助。这里活动确实多,但热闹是他们的,你什么也没有。这里设施确实完备,但你不一定有心情欣赏。若英文粤语皆水又想学到拔尖(理科),还是转战清北吧,这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详情可以参见我的提问。看到的也可以去回答我的提问。困惑,孤独,空虚寂寞冷。
发图不说话
特别喜欢 的回答。msc,一年,感觉就是人生最充实最快乐的一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种。住校,运气很好住的skcc,体育选修游泳于是学会了游泳,之后一周三次以上因为很方便宿舍里换好泳衣套个外套下两个电梯就到,健身房一周也能去三次以上,成年后体型最好最瘦最健康的一年。宿舍楼下有百佳超市各种水果零食各种饮料各种酒。喜欢烧味饭连吃几个月都不腻,上个月回去发现性价比依然很高一份烧味加可乐22.5港币。那一年新交的朋友很少,目前还能主动联系的只有一个,经常一天都不用说一句话,但是一点孤独的感觉都没有,运动阅读闲逛发呆,每一处都是风景都没有理由不快乐,就是一个让你一个人也能活的非常满足的地方。
没读过书,但工作过的漂过。表示食堂东西难吃,交通非常不方便,感觉坐牢一样关在山上与世隔绝,别告诉相亲父老你生活在香港哦,完全就是山上坐牢的感觉,傍晚放学放工时间等小巴等到天昏地暗。不过如果是学习的还好,像我这种工作表示很难顶啊
喜欢打篮球的就别来了。我擦一个大学就俩个篮球场。破停车场那个算半个,永远没有场地的室内算半个。再加个遥远的sea front。擦,老子毕业了要XX了FMO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大校花 老外男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