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滤面粉试验要哪些某仪器厂定期购买面粉,应注意什么

小麦粉食用品质的感官评定和仪器评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2.00
&&¥2.00
&&¥3.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小麦粉食用品质的感官评定和仪器评价
面​条​品​质​评​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①][][][②][][][③][][][④][][]}(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乐乐题库
&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知识点 &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习题详情
3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8%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③④⑤&(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把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是否有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①&&&②&&&③&&&④&&&(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试管炸裂&.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2CO+O2&点燃&&2CO2&.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6-镇江
分析与解答
习题“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解答;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即使加热木炭达到着火点,木炭也不会燃烧.所以必须加入氧气才能燃烧.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根据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的作用:防止澄清石灰水直接倒吸入平行玻璃管.
解:(1)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铁丝、红磷、面粉;可燃物的燃烧达到条件,即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故答案为:③④⑤;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把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是否有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使木炭燃烧.因没有氧气木炭不燃烧,所以要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前要熄灭酒精灯,使仪器恢复常温,以防试管炸裂.只通入氧气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继续通入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故答案为:步骤:操作:①点燃酒精灯;& ②无;③通入氧气/打开活塞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④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试管炸裂;故答案为:试管炸裂;②如果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故答案为:2CO+O2&点燃&&2CO2;③木炭燃烧过防止温度降低时试管内压强变小,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答案为: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验证了燃烧的条件,以及试验过程中的防止试管炸裂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主要考察你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自燃与爆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的概念、现象和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因此,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燃.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些物质(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与“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相似的题目: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原因是&&&&不是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能灭火
同学们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C&&&&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B&&改进后实&验&&&燃烧条件&CO还原氧化剂&&目的&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D&&改进后实&验&&&测定氧气含量&&检验气密性&&目的&&&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现象更明显&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3(2013o永州)如下图所示,点燃甲、乙两支蜡烛,甲燃烧一会儿熄灭,乙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武威)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2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3“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①][][][②][][][③][][][④][][]}(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①][][][②][][][③][][][④][][]}(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相似的习题。【答案】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进行分析,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使用的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石灰水反应.解答:解:(1)制取二氧化碳可以使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选用③⑥(或①⑥或①④⑤)组合,故填:③⑥(或①⑥或①④⑤);(2)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Na2CO3+2HCl═2NaCl+CO2↑+H2O(或NaHCO3+HCl═NaCl+CO2个+H2O),复分解反应;(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故填: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反思与评价]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使用的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石灰水反应,故填:二氧化碳气体中有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碳气体不纯或浓盐酸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或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与生成的沉淀反应).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查阅资料:(1)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2)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3)Na2CO3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猜想:甲:…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丙:NaHCO3加热产生CO2试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2006?甘孜州)小明对发酵粉产生兴趣.发酵粉(主要成分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可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面包变得松软可口.[假设猜想]小明认为可用发酵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1)若选择下列仪器组装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的仪器编号是③⑥(或①⑥或①④⑤).(2)写出发酵粉中的Na2CO3(或NaHCO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小明准备用少量新制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他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Ca(OH)2═CaCO3↓+H2O.[反思与评价]在实验(3)中,小明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请帮小明分析原因:二氧化碳气体中有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碳气体不纯或浓盐酸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或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与生成的沉淀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小明对发酵粉产生兴趣.发酵粉(主要成分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可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面包变得松软可口.[假设猜想]小明认为可用发酵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1)若选择下列仪器组装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的仪器编号是________.(2)写出发酵粉中的Na2CO3(或NaHCO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3)小明准备用少量新制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他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反思与评价]在实验(3)中,小明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请帮小明分析原因: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阿坝州
题型:问答题
小明对发酵粉产生兴趣.发酵粉(主要成分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可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面包变得松软可口.[假设猜想]小明认为可用发酵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1)若选择下列仪器组装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的仪器编号是______.(2)写出发酵粉中的Na2CO3(或NaHCO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3)小明准备用少量新制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他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反思与评价]在实验(3)中,小明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请帮小明分析原因:______.白度测定仪仪器介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热门关键字:
白度测定仪仪器介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 
  白度测定仪仪器介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面粉白度是面粉感官品质检验的重要指标,是直接作用于人眼的第一印象。就市场而言,白度好的面粉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实际上,相较于其他的品质而言,面粉白度的重视度会比较的高,因为在进行面粉选购的时候,我们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面粉的色泽上,只有保证面粉的色泽才会给人最好感官效果,面粉白度的检测可以使用来进行操作,简称。
  采用脉冲闪光技术(测试时灯亮,测试完灯灭),仪器不再发热,可24小时连续开机,节能环保,双触摸开关,自动校正,仪器稳定性、可靠性、故障率、灯泡寿命等指标大提高。白度测定仪利用积分球实现绝对光谱漫反射率的测量,由卤钨灯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和滤色片成兰紫色光线,进入积分球,光线在积分球内壁漫反射后,照射在测试口的试样上,由试样反射的光线经聚光镜、光栏滤色片组后由硅光电池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其技术参数为重复性:≤0.1;示值漂移:≤0.1零点漂移:≤0.1;5 示值误差:≤0.5;输出方式:3位半数码显示、内置打印机打印。
  另外,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在操作白度仪之前,虚线进行对一起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阅读,才能进行试验以此保证测量过程中的低误差;2.工作标准白板与参比标准白板是供仪器工作时作校准定标用,必须保持表面清洁,特别是工作标准白板,不能暴露在灰尘中,避免人为地影响其标称值,平时日常工作中应以参比标准白板来校准仪器,参比标准白板的量值是由随机的工作标准白板标准值来传递,工作时应注意白板的取向,注有标记面应面对操作人员;3.保持仪器光学零件的干净切勿用手擦摸,如光学零件有灰尘,应用洗耳球吹去表面灰尘或用擦镜纸擦拭,如光学零件有油迹、霉点等,应用脱脂棉球蘸无水酒精擦拭零件表面。仪器不用时,要套上防尘罩,防尘罩自制;4.在开机工作前,应用干净不落毛的棉布或纸将仪器的试样座于测量口擦拭干净,以免沾污白板及测试样品;5.被测试样表面须均匀平整,在重复测试时应保持被测样品纵横方向的一致性。对于非平整均匀被测试样(如粉末、颗粒、纤维状等)的测试,其取样方法见样品制作。上一篇:下一篇: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西湖科技园区西园八路11号
联系电话:8 75318
传真:8 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试验仪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