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环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首善环境1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首善环境1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28:1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首善环境1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464套总数:5084454套专访:2748部会员:60349位
当前位置:
& 2014年秋高一地理基础巩固训练:3.3《大气环流》(湘教版必修1)
2014年秋高一地理基础巩固训练:3.3《大气环流》(湘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湘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1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607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章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由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可以判断该山处于低纬度地区;由高度5000米以上判断出①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所以判定③为高山草原带;②是高寒荒漠带。第2题,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坡向等因素有关,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因此,决定该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第3题,山地垂直自然带规律的形成基础是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其主导因素是热量。
答案:1.A 2.A 3.A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5.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解析:第4题,图中四座山地的年降水量均是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变化曲线各异:变率最大的是④山脉。第5题,根据四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可知,山麓地带的景观(基带)与其所在自然景观相同;①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基带可能为温带荒漠带;②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约1400毫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答案:4.C 5.B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回答6~7题。
6.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7.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A地位于盛行西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盛行西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第7题,B地自然带的分布是由于地形起伏导致的,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6.A 7.D
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完成8~9题。
8.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A.T冬18℃
C.T冬<18℃ D.T夏<18℃
解析:第8题,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b坡分布较高,说明b坡为向阳坡;雪线在b坡分布较低,说明b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第9题,永久性冰川的下界即雪线处的温度应不高于0℃,因而,其山麓的最高温度(夏季温度)不能超过18℃。永久性冰川是否存在不能看冬季气温,应当取决于气温最高的夏季。
答案:8.C 9.D
下图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10~11题。
10.某登山者从海拔500米到1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如果是在北半球水平陆地上要完全通过常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  )
A.550千米 B.1000千米
C.1500千米 D.1800千米
11.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 D.降水量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常绿阔叶林在北半球水平陆地上大约跨纬度9°故距离为9×111千米,约为1000千米。第11题,根据图示直接反映树线受纬度位置和海拔的影响;且由于降水量的差异影响植被的分布,故也应与树线的分布有关。
答案:10.B 11.A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中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呈正相关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解析:读图分析:温度的变化对②的NPP变化最不明显,NPP随温度变化而降低,是负相关;三类森林NPP受降水量的影响不大。
13.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解析:从图中看出,有机物质干重都是①最高,③最小;说明光合作用由强到弱,温度由高到低,海拔自低至高。
14.若①为针阔叶混交体,则该山可能位于(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解析:①位于海拔最低处,根据题目基带地区为针阔混交林,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二、综合题(共22分)
15.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知:
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是热量、水分条件不同。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
答案:(1)A (2)D (3)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 (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16.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H为________带,而同纬度的F却为________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5)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和分异规律,重点关注影响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及各主要自然带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解答该题关键把握以下几点:(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指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如图中D—C—B—A的更替。(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指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明显,如图中D—E—F的更替。(3)温带季风气候(H)和温带海洋性气候(C)下形成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温带季风气候(H)和亚热带季风气候(G)的形成均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答案:(1)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荒漠 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 (4)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 (5)干湿度地带分异 水分 中纬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大气环流基础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大气环流基础练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论文】高职高专环境类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初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7.1~8.1期间,当日购买维普网文档,第2篇起享受6折优惠。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高职高专环境类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8203;础&#8203;化&#8203;学&#8203;是&#8203;环&#8203;境&#8203;类&#8203;高&#8203;职&#8203;高&#8203;专&#8203;院&#8203;校&#8203;开&#8203;设&#8203;的&#8203;一&#8203;门&#8203;重&#8203;要&#8203;的&#8203;基&#8203;础&#8203;理&#8203;论&#8203;课&#8203;程&#8203;针&#8203;对&#8203;我&#8203;院&#8203;基&#8203;础&#8203;化&#8203;学&#8203;教&#8203;学&#8203;中&#8203;存&#8203;在&#8203;的&#8203;教&#8203;材&#8203;、&#8203;教&#8203;学&#8203;、&#8203;实&#8203;验&#8203;、&#8203;考&#8203;核&#8203;等&#8203;方&#8203;面&#8203;的&#8203;一&#8203;些&#8203;问&#8203;题&#8203;,&#8203;从&#8203;不&#8203;问&#8203;角&#8203;度&#8203;提&#8203;出&#8203;了&#8203;改&#8203;革&#8203;措&#8203;施&#8203;,&#8203;包&#8203;括&#8203;改&#8203;革&#8203;教&#8203;学&#8203;手&#8203;段&#8203;,&#8203;编&#8203;写&#8203;适&#8203;用&#8203;教&#8203;材&#8203;,&#8203;创&#8203;新&#8203;实&#8203;验&#8203;方&#8203;法&#8203;,&#8203;更&#8203;新&#8203;考&#8203;核&#8203;方&#8203;式&#8203;等&#8203;.&#8203;希&#8203;望&#8203;对&#8203;高&#8203;职&#8203;高&#8203;专&#8203;教&#8203;学&#8203;起&#8203;到&#8203;一&#8203;些&#8203;推&#8203;动&#8203;作&#8203;用&#8203;。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专业基础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