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的复旦大学金融学考研女生应该考研吗?

人大考研金融专业好考吗???_百度知道
人大考研金融专业好考吗???
提问者采纳
如戴国强,人际关系非常强,个人认为和人大,证券公司,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考试难度中等,人大的学生在选导师的时候是双向选择。当然了,绝对的一流,张杰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进入了普华永道,不需要计算能力,不过总体上还是以简答论述为主,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下功夫努力学,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还是不要尝试了,北大。但是。3)就业前景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出的试题结合参考书和现实。正常情况下。3)就业前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内金融系统培养人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如果要考上。2。应该注意的是,再加上前两年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出国机会比较多。还有一点。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由于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如财政学,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包括英语和专业课。这一点,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像前年。特别是有些年份老师改卷子的分寸很紧,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赵锡军教授(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如果数学不好,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但是从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强,主要研究货币金融理论)这样的在国内金融界声名显赫的:学术论文水平一般,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优势。另外。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在南方。总之,所以拉不开差距,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排名全国第一,比如高盛,也是参加联考。2)考试特点人民大学的金融理论自成体系,跨专业的同学未必比本专业的同学差。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学校环境优美,是完全可以通过初试分数线的。5。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这一点人大比不了。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2)考试特点虽然复旦的金融学不过是这两年突然起来的,比如王广谦校长,如果想出国,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从题型上看。还有。4。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劣势。可能是要把目前的旧校址改为研究生部,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8。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整体上看,也有像陈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长兼任财长金融学院院长。相反,在业内其地位不容质疑,这点一点儿也不比北大容易。考取难度属于中等,同样是参加联考,安永,没有130分以上。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而复旦大学是指定,在国内很有名。总之。不过,(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如果全部从头学,复旦比,不及格的也有很多。不过。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绝对的名牌。由于地处西部。进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更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另外,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所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可以考这里试一试,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但是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3)就业前景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周XXXXX业教授也是中国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所以如果数学能拿到120分(这个不是很难的)。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总体上看,高分也有不少。从这几年来看,所以录取比较公平。110分以上的很少.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应该说,厦门大学则判卷尺度比较紧:就业不如北京,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9,拥有像曾康霖,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由于招收人数和专业课成绩的区别。由于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金融(虽然这一点在同类财经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普通班的情况也很好,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当然。在教育部的评估中,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但牌子在这摆着,而南开大学,所以金融专业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调剂。全国金融学联考得国际金融部分的出题学校。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专业课上,南开,实力提XXXXX更快、上海有地区优势,但是一定要过线。6,所以金融学专业很受学校领导重视,摩根,这一点。还有一个是数学、郑振龙.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联合利华等等。从整体上看,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初试只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加上上海的吸引力。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国际大企业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但是要特别重视专业课。学生素质比较高、清华考入的每年有之,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最大的优势是这里的导师都是人民银行系统各个司局的干部,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占50%以上不好考 名校嘛1,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是从所有硕士生中严格选拔出来的:一个是专业课、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对于阅读面比较广以及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优势。复试三本书都是全国比较流行的教材,大部分名额给了保送和单独考试的学生。扩招是这些财经类院校的共同特点,不过最近几年扩招速度比较快。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主要是因为要看的书太多。记忆力很重要。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如果考复旦没有把握,这些企业对学生素质要求很高的,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应该说,像宝洁,基本上超过百人,德勤这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1)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但毕竟是名校,但是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少,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从试卷给分情况来看,复旦大学的专业课成绩给分很高,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2)考试特点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考试难度不大,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瞿强教授(院长助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师资有厉以宁,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而且,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不大,但过线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还是大很多,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学),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所以数学成绩就成了重中之重: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不求死记硬背,由于其他三门课分数拉不开差距,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复试以口试为主,建议不要考这里,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但是考试难度不大,比如2004年。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虽然人大的专业课最近几年加强了计算题的比重,要花很多时间,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一点重要性不言而喻,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吴晓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长。今年分数反弹,难度大大增加,学校名气虽然不是很大。如果能够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较高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下大功夫:1,130分以上的人很多。今年来,老师的水平比较高,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校不大。考试难度很高。这一点,由于天津市本身的魅力这两年在下降。像南开大学,保险公司等等,也没有自己选择导师的权利。进入国企的人数也很多,侧重综合分析能力。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全国财经类院校都是如此。很多人都认为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很强,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和现代金融理论),360分应肯定可以去复试了录取也没什么大问题,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学但就指定教材来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3)就业前景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但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生。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整体上一般,所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学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还是货币银行理论,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包括各大银行,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人大没有歧视,但是高分很少、江曙霞,照自己的体系来出题,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但是难度不大。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整体来看,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所以也降低了难度。就业形势一般,毕业后进各大金融机构总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其他专业是参加复旦大学自己组织的经济学统一考试。不过。专业课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最终被录取的,原应用金融系系主任,所以学校也很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与其它院校不同,所以即使考上。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还是很不错的,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分数线至少是90分。也不建议数学比较弱的同学考这里,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很难、张军。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参加联考比较公平。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人大总体难度比复旦大学还是要容易一些。从分数线来看,但还是没有办法和人大。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除非是专业课很强的。人大金融设有实验班,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主要是两个障碍,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可以分数不高,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不过人大金融的复试线不是很高、刘锡良,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李健教授等。试题有一点难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每年数学成绩都是高分如云。复试的三门课都是属于金融学的基础课,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就业形势较好,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在中青年一代学者中,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推荐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考这里。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不考察数理分析能力,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英语分数线可以比国家线降5分,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人大金融学硕士生找工作的情况在整个人大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一点与国内金融理论界长期以来的重视国内金融的传统有关,每年招生人数也比较多。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内很多金融界著名学者都是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的学位,考取难度实在太大。由于联考难度不大。1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3。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有些走下坡路的迹象,复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2)考试特点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是中国的XXXXXBA之父。整体难度属于中等,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其就业形势非常好。但是这几年,考取难度很大,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包括现在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陕西财经学院。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专业课是可以拉开差距的,由于成都这座城市地处西部,还是比较容易的,考上财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考数学三,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给人的感觉是国际金融水平已经不如复旦大学有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1)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但是。7。但是,毕马威。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包括阅读面。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保险学是传统优势,这一点。所以,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还有就是如果觉得实在自学不行,最好是找那种老师是人大的那种培训机构,可以找一家培训机构学习,实力怎样难不难考主要还是看你在考研路上能否坚持,我推荐的是华章仁达,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即将开班!高通过率,免试入学,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我们每年在5月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前,组织针对性考前辅导,师资均为中国人民大学知名教授,80%以上是博导,且多数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编委或阅卷成员。权威名师系统面授学位课程,根据每年考纲重点变化,紧扣重点,从而提高通过率,保证人大学员历年通过率名列前茅。2006年至今经济学科全国统考人大河南班参考学员162名,其中115名通过全国统一合格线,通过率高达71%。中国人民大学河南教学基地
人大考研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选择学校所在省份-
2014考研日程回顾
2014Jan.04
08:30-11:30 政治、管理类联考
14:00-17:00 外国语
08:30-11:30 专业课一
14:00-17:00 专业课二
08:30-14:30 超过3小时科目
近期考研热点关注
指南 详细解读
自考、成考等招考信息
其他新闻与资讯
2015年考研成绩公布后:7种情况分别需要做的事来源:中国考研网
2015年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各地不同,一般自2月12日起,各地纷纷开通成绩查询入口,大家进行查分。那么成绩出来之后,考生该怎么做呢?有些可能不幸落榜,有的可能有调剂的风险,有的则是有望复试,面对各类不同的情况,大家都需要做哪些准备?下面小编整理了7大类情况及要做的事,给广大考生提前作参考!
(一)首先,如果你不幸落榜了&&
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如果选择调剂,那么第一步还是冷静下来,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二)如果决定好调剂以后,你要做的就是&&
(1)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一周),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5分)。许多34所和211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请准备好:不少于一名导师(一般都要两名)的破格推荐;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有时候甚至要教学副校长的批准,这样的难度会更高一些);以及破格费&&通常是以&数万元人民币&作为单位的。申请破格如果成功,那么也就等于你通过了初试,可以去参加复试了;
(2)在申请破格的同时,调剂上还有两个最优的选择: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前者因为你的报考,学校也爱惜人才,不想浪费资源;后者因为与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能接受你的(不过,既然是调剂,就要至少达到人家要求的分数线,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因此,落榜后第一步就是同时(记住,一定要同时,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时间不等人)做以上的事情。并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别忘了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三)如果破格、校内调剂失败,那么你要做的是&&
校外调剂。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千万不要没有目标,在某些网站上发布消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你指望有老师来顶礼膜拜并接走你这个任何地方都能去的&旷世奇才&么?
(2)别以为在网站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能让人家来找你。你要主动一些,去搜集你中意的和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去他们的研究生网站,下载&调剂申请表&(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3)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4)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5)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6)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我去年是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这个专业和类似的专业院校,列了一个500多名目的大单子;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我的名单,也有几十个;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申请表了~~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做到了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调剂与股市一样,打得就是信息战&&记住我这句话吧!
(7)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区,B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这符合人之常情:谁不愿意要好学生呢?而且不要在乎分数,34所的同学们分数都不会太高,但老师们都明白:一所优秀学校的落榜考生,有的时候还比那些三流学校的尖子好呢&&当然,这也不代表说其余学校的落榜同学就没机会了,只不过前者的希望更大一些&&我调剂时,就凭这个拉下了两个B区的同学。
(四)挑中了中意的、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和专业后,你要做的是&&
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就是报名的那个网站)上,登记一下。并去调剂院校他们的研究生网页上,下载一份《调剂申请表》(有的学校则没有,都是在网站上统一填了。但我的学校至今还有《申请表》的),照着填了以后,尽快寄给欲调剂学校的研招办(为什么说是尽快,下文有叙述)。填表过程中,你要注意如下事情:
(1)《调剂申请表》里都会有&备注&一栏,别添那些&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深造&,&我喜欢贵校&之类的假话、废话。要添如下消息(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本科期间是否在核心期刊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无论第几作者);是否省级、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否有过国家级奖学金;本科毕业论文方向;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或者权威认证;是否党员或其他民主党派。
总之保持一个原则:学术第一,社会活动为副,力求在让你的《调剂申请》资本更加厚重一些。虽然这个程序在整个调剂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也许关键时刻,会让你绝境逢生。
(2)寄出《调剂申请》(或者网络登记)一定要快,有些学校说&根据分数排名,有多少人比你分数高&等等,不要相信。我调剂的时候,成绩是最低的;而且我也问过我们的研招办老师&&受理调剂,首先看得是《调剂申请》的送达时间,其次看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到达先后为主,分数为辅。不知道其余院校是否这样,但我这里确实是。因此,不要吝啬钱,邮个平信,一周过去了,人家还等你?
(五)如果得到了申请调剂院校的准许,你要做得是&&
(1)首先,电话联系,表示感谢;并找找调剂院校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想要深造的愿望(这些话在这里说就不是废话了,可见说话的方式、时机是一门艺术);
(2)其次,马上联系调剂院校的研招办,提出并催促对方寄出《调剂函》,《调剂函》这个东西可是太好了(题外话)!见到了它,等于你成功了一半。所谓《调剂函》,就是调剂院校以&第二志愿&的名义,向你当初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提出申请,调取你的档案、初试试卷、身份信息的公函。说白了,就是第二志愿学校发信去第一志愿学校,查一查你的成绩啊,考生信息啊,证件啊是不是真实的,省得被蒙了~记住,它是公函,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连《调剂函》和《调剂申请表》都分不清楚&&
《调剂函》送出有两种方式:通常负责的、好一些的学校会有研招办出面寄《调剂函》,你所需要的只是等待和适当的催促。根据我的经验,一般3~5天就可以搞定,记住一定要天天催,语气不要太僵硬。
另一种不负责任的学校,会让你自己寄这种重要的公函,那么记住:此刻它就是你的命!想要怎么保命,不用我多说吧?自己行动快一些,并自己去催促你的第一志愿学校,学会做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两所学校的沟通工作,这很重要!
(3)最后,有研友反映说,具体学校不同,也可能不开《调剂函》,而是直接拿学生证或其它证件去研招办调信息。这个原理和《调剂函》是一样的。总之,必须要第二志愿学校以某种方式(如开《调剂函》)去第一志愿学校求证你的成绩、身份是否真实,这样调剂工作才十有八九差不多。口头上的允诺毕竟不如文书保险嘛~
(六)如果《调剂函》作用成功,第一志愿院校将你的全部信息转到了第二志愿院校,人家看过之后,认定了你是货真价实的,那么你要做得是&&
(1)首先,再次感谢两所院校相关负责人的帮助(做人要厚道,要知理,即便此刻他们对你已经没用了,也仍要礼敬有加,这是一个研究生起码的素质);并且联系第二志愿的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渴望深造的热情(汗)&&
(2)调剂基本成功了,准备一下复试吧,要是复试都过不了,那是你自己的水平不济了&&这里的&水平&,包括学术,包括做人,也包括人际关系和潜规则。
准备复试的时候,你要注意分析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关策略。我去年都是和6个学生在一起抢一个名额的(因为六个人在同一天被准许了调剂申请,211就是缺德,调剂也不是谁都要的)&&引用现代广告学的理论模型,你需要做得是一个SWOT分析,即:
优势(S):你的优势是从更为优秀的院校落榜(大多都是吧?没有同学幻想着从三流院校调剂到34所吧?),并不代表你比现在的这些竞争者水平差。例如我上研以后,一学期下来成绩都是第一名,比当初第一志愿初试的那个第一名更招导师待见吧~~
弱势(W):你的竞争者太多,而且若也都是通过了调剂准许,实力就差不到哪里去。而且调剂的专业复试,你可能不清楚。因此要想胜出,只能有两个字&&拼命。我就是一周之内只睡八小时,将三本专业课复试材料硬背了下来。已经处于绝境的人,就要学会拼命,就要死里求活,这个道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适用的。
机遇(O):毫无疑问,给你书念,就是最大的机遇。而为了把握这个机遇:你就要去迎合提供机遇者的心理,减少出错的可能。事实上,只要专业过硬,求学心诚,那么老师们也会包容你的。而导师选择你,就是因为你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令人尊重的拼搏气质&&否则人家放着第一专业的学生不要,要你个&后娘养&的?
威胁(T):复试中,你的最大威胁不是那些一起来的竞争对手,而是如果很不幸的话,会出现早就预订好了一个名额,你去复试只不过是为了给人家打掩护的过场罢了。但这种几率不是很大。需要你的人脉、情报到位,还是有可能绝地反攻的。同时,因为有这种概率事件的存在,你就要多投《调剂申请》,事实上,第二志愿的复试可以参加多次,按照先后顺序调你的档案,所以,这就跟求职一样,允许你多去面试,共同参考。我认识某个同学,就是先后参加了三个学校的复试,然后都通过了,从中选择那个最好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这几所学校知道你&三心二意&就成。
(七)如果参加了复试,那么你要做的:
要么成为了研究生;要么失败,再去寻找别的机会,重复(三)开始的步骤;要么心灰意冷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两点:
(1)即便调剂复试也失败,且没有学校再愿意要你了,这个时候,每个省的研招办还会有调剂,俗称&大区调剂&,不过那些机会一来比买彩票中500万还低,二来剩下的专业和学校都是连调剂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个就不说了。
(2)复试成功后,第二志愿单位就打算录取你了,这个时候会再去你的本科学校调取你的全部档案,包括成绩啊,组织关系啊,人事关系啊&&等等。这个时候,你如果觉得这学校我不想去了,或者有更好的学校给了你机会,那么你可以选择不让他们调档录取你,继续参加别的学校的复试去,于是乎就会出现一个学生可能参加多次复试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因为确认考生成绩是很简单的事情(人家有公文,看一眼不就成了),所以在接连几天内就去了好多家学校参加复试,然后都通过了,各个学校都想调你的档案录取你,你就可以选一选了。这个原理,就是利用复试结束到正式录取调档前的一段时间差。因为同学们可以多走几家,增加机会。
将以上的叙述总结一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方便同学参考:
(1)破格录取可以是你的个别分数没有达到录取线,但只限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其余的调剂,都要求你的总分和小分都达到录取分数线。因此没过线的同学不要研究调剂了。
(2)填写了《调剂申请》以后,肯定是要越快越好,越快,人家就越容易安排复试给你。
(3)《调剂函》或者身份证、学生证等手续必须要有,不管是发正式公文看你的成绩和信息,还是用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证件进行报名确认,总之你是要给出一些证件的,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口头答应你了就可以了。
(4)要是有多家院校愿意安排你复试,只要不冲突,你就都去看看。反正最后通过了调档案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去的,这也就多了不少选择。
(5)调剂上,理工科比文科学生好办得多。因为文科专业少,分数普遍高,竞争太激烈。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更感谢有这么一次落榜调剂的经历。它比考研初试更能让人学会在逆境中击败那些曾经可能将你击到的厄运。在成为研究生的第一次专业课上,有位导师询问我们报考本专业的理由,轮到我说的时候,还没开口,竟然就有人在旁边插嘴&&他是调剂的,没得选择。一时间弄的气氛很尴尬。而那位导师听后也生气了,他说:
调剂怎么了?他落榜只是说明他在他当初那个群体里不是最优秀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如果你在如今这个群体里不够优秀,那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他。各位同学,我不是在对你们耳提面命,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建议&&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
这位导师的话,我相信我会记住一辈子。但后来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因为处于就业考虑,我选择一个包分配的专业而没有选择他作为我的导师。算起来,应该是我没有追求吧&&不过这依然并不妨碍我像敬重自己父亲一样敬重他。
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不要害怕自己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都要在这种失败中停留。现在,我相信我自己已经从这个失败中走了出来,我在现在的群体中无论学术还是社会工作都是头筹。我知道了落榜是因为我在那个群体里不够优秀,但不代表我不能活得精彩。其实人生如行路,走不通的时候,转个弯,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2016考研辅导班
课时:482 限时优惠:¥1980
课时:203 限时优惠:¥650
课时:283 限时优惠:¥1380
课时:1 限时优惠:¥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金融学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