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下列图甲所示的是等大摆放位置使梯子最陡的是

当前位置:
>>>一幅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把三角尺的每条..
一幅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把三角尺的每条边看成线段,请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找出图中一对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2)找出图中一对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3)找出图中的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并求出它们的度数.(不包括直角尺自身所成的角)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正确即可得分.(1)如:DE∥CB,DF∥CB,FE∥CB.(2)如:ED⊥AC,FD⊥AC,FD⊥AD.(3)如:钝角:∠GFD=135°,∠CGB=∠FGE=105°.直角有:∠ADE=90°.如:锐角∠GCB=30°,∠AFD=45°,∠CGF=7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幅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把三角尺的每条..”主要考查你对&&角的概念
,平行线的判定,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行线的判定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角的基本概念:从静态角度认识角: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从动态角度认识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顶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则这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像叫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①因为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角的两边无所谓长短,即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无关。②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③根据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角的表示:角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如∠1,∠α,∠BAD等。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平角:180。的角,当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时,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即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边在始边OA的反向延长线上时所成的角;直角:90。的角,即线OA绕点O旋转,当终边与始边垂直时所成的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周角:360。的角,即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边与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角的性质:①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②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③角可以参与运算。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1度记作“1°”,n度记作“n°”。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1°=60′=3600″。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注意:①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②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公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还有下面的判定方法:(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定义。
判定方法的逆应用: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即平行。两条直线平行于一条直线,则三条不重合的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6a⊥c,b⊥c则a∥b。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垂直的判定:垂线的定义。
发现相似题
与“一幅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把三角尺的每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1122381984391071380687220358221692当前位置: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回答下列各题.(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假如你是空气质量观察站的人员,发现一些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正不断剥蚀.请根据这一情况,探究石灰石不断剥蚀的原因,(3)你假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4)你作出上述假设的根据是什么?答:______(5)作为空气质量观察员,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答: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借助一个金属梯,将问题稍微复杂化了一点.其实问题依旧简单,第一还是问实验现象,第二关于实验的优点,先前进行的很多实验,其实氧气很难与白磷完全反应,所以现在我们将白磷分散开,也可以说增大与氧气的借助面积,更利于反应的进行,使氧气能够尽可能被消耗,使结果更加准确.&&& 石灰石的剥蚀,有物理因素,当然也有化学的因素,在这里我们需要从化学的角度去考虑,石灰石能够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而大气污染造成空气中酸性气体的明显增多,使石灰石的剥蚀的速度加快和明显.一旦确定这一点,就要去取样确定空气的明显酸性,既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也可以使用pH试纸.故答案为:(1)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3)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4)酸性气体能与石灰石反应,大量的酸性气体能显著地腐蚀石灰石(5)提取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样品;将适量的空气样品通入蒸馏水中;用pH试纸测通入空气样品后的蒸馏水的pH和未通入空气样品的蒸馏水的pH,并进行比较.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主要考查你对&&空气的成分,酸雨,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空气的成分酸雨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
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易错点:&&&&&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概念: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1)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O2SO2 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 SO2+H2O==H2SO3 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 2H2SO3+O2→2H2SO4(2)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N2+O22NO 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硝酸 3NO2+H2O=2HNO3+NO(3)酸雨与大理石反应: CaCO3+H2SO4==CaSO4+H2O+CO2↑ CaSO3+SO2+H2O==Ca(HSO3)2 (4)此外还有其他酸性气体溶于水导致酸雨,例如氟化氢,氟气,氯气,硫化氢等其他酸性气体。酸雨防治:(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知识拓展:1. 酸雨区 某地收集到酸雨样品,还不能算是酸雨区,因为一年可有数十场雨,某场雨可能是酸雨,某场雨可能不是酸雨,所以要看年均值。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为轻酸雨区;pH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其实,北京、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市也收集到几场酸雨,但年均pH和酸雨率都在非酸雨区标准内,故为非酸雨区。 2. 我国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不同化学实验现象: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1)放出大量的热。(2)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 (3)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1)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液态)的物质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能够感觉列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无忌”。1.忌把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表述颠倒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火星四射”,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2.忌把物质的名称当做实验现象物质的名称是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通过外表现象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描述现象时,切不可把物质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氧化镁。 3.忌把实验结论当成现象实验结论需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总结出来。在物质的鉴别时要根据实验现象才能确定物质,而不能没有现象直接得出结论。如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能直接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应该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结论),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是氧气。 4.忌表述现象表面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困难。 5.忌把“白色”与“无色”混淆白色是指物质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而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物质所产生的现象。如纯水是无色液体,氧气是无色气体,碳酸钙沉淀是白色的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近几年的各地实验题侧重考查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对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命题主要有:①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 ②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的目的:③给出实验方案,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④改进实验方案。⑤根据已知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对某问题进行探究。⑥在探究实验中,对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进行评价。1.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是指存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之前,实验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原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要科学、正确,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器材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要以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及其他学科知识为依据,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正确性 ②可操作性,在设计实验时,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要具有可操作性③简约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原料容易获得且价格较低、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比较简便、操作步骤简便易行、实验时间比较短。④安全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药品是否安仝无毒,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爆炸、污染环境等。 (3)实验设计的类型①制备型实验设计。 ②性质型实验设计。 ③验证型实验设计。 ④计算型实验没计。 ⑤综合型实验设计。(4)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实验名称:明确实验具体要做什么。②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③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反应,要求反应个数少,消耗的原料少,原料利用率高,且反应有利于向目标物方向进行。④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发生的反应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实验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5)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思考问题的顺序 a.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绿色化;实验现象明显。 b.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 c.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其联系。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备和检验时,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②仪器的连接顺序 a.所选仪器是否恰当,有无多余仪器。 b.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取有每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处理装置。c.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原则;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经过水溶液除杂质。 d.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粗口进气,细口出气”等。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在仪器连接完毕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依装置而定,但关键是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c.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方案的评价以批判的思维方法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或不是最优的方法,选择、创新更好的方法,即实验评价。(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①原理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化学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中一定要含氧元素,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制出氧气。 ②操作可行。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如: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将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确实能生成二氧化碳,但不便于操作,无法控制反应物的量,也不便于收集 ③装置简单。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步骤。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也可以用过氧化氢跟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当然选择后者,因为后者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④经济合理。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⑤安全环保。进行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实验方案评价的主要类型 ①对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可行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一是理论上要科学合理,二是操作上要简单可行。②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评价: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实可行。 ③从环保角度评价:防治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控制 “三废”的排放。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切不可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内容框架:定量实验设计和综合实验设计: 1.定量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荻取有关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并推理出结论定量实验设汁要精密一些,要尽可能避免一些误差初中常见的定量实验有:分子组成测定、混合物成分含量的测定、物质溶解度的测定、气体体积的测定等 2.综合实验设计综台实验设计是指通过实验验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指标进行实验检验和验证: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将其组合起来制取气体、去除杂质、验证性质等。 3.开放实验设计试题从提出问题、实验的方向、仪器的选择、装置的设计、现象的观察记录到结论的推理是完全自主完成的.解答此类试题,过程要合理且完整,方法简便,现象叙述要准确,推理要符合逻辑。化学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三个定量实验:一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二是用量筒时取液体的体积,三是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1)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引起误差 ①天平没有平衡引入正负误差。②物码错位引起误差。正确放置:左物有码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错位放置:左码右物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量筒量取液体时引起误差 ①量取液体量与量筒的大小不匹配如量取10mL.液体用10mL.量筒即可,如果用 50mL量简或100mL。量筒会引起误差。②观察量筒液向引入误筹如果俯视观察凹液面(沿A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平视观察凹液面(沿B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仰视观察凹液面(沿C线) 观察值&实际值 (3)pH试纸测定溶液pH引起误差pH试纸在测量前用水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如果测定酸性溶液,pH偏大;如果测定碱性溶液,pH 偏小。
发现相似题
与“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74062246032350522386922369722678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环ACB竖直放置(保持圆环直径AB水平),C为环上的最低点.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总可以找到一个v0值,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环ACB竖直放置(保持圆环直径AB水平),C为环上的最低点. 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总可以找到一个v0值,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的AC段B.总可以找到一个v0值,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的BC段C.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能垂直撞击半圆环? 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 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D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单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物体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当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物体B的受力个数()(A)2个(B)3个(C)4个(D)1个B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上..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单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物体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当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物体B的受力个数( )(A)2个 (B)3个 (C)4个 (D)1个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B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将扫帚把横放在水平放置的支架上,恰使它在支架上能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左侧较重B.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右侧较重C.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左右一样重D.o点不是扫帚的重心,_作业帮
将扫帚把横放在水平放置的支架上,恰使它在支架上能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左侧较重B.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右侧较重C.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左右一样重D.o点不是扫帚的重心,o点左右一样重
选A既然放在O点平衡,O点自然是扫帚的重心由于杠杆原理,可知O点两侧的力臂各自乘以两侧的重量是相等的(即左右两侧对于O点的力矩是相等的,这是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而明显左侧的力臂比右侧的力臂短,所以左侧的重量比右侧重.
故选aA首先F1l1等于f2l2可知左右质量不等,排除c.d右侧l较长所以较左侧轻
问题的答案是A,
C.o点为扫帚的重心,o点左右一样重
重心两边为什么重量不一样
左右重量不一样为什么扫帚还能平衡
重心两边为什么重量不一样
左右重量不一样为什么扫帚还能平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聪明的梯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