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逃歌词伤声改编歌词的不多不少

&blockquote&没想到随手一答,竟然变成了目前排前列的答案。这也说明最有建设性的答案未必都是排在前面的。题主妈妈提了个好问题,所以能引发这么多的思考和回应。我细细阅读了多个回答,尤其是年轻姑娘们的回答,真心高兴,因为她们热情而富理性,回答的时候有理有节,注意体谅题主的心情,同时也尝试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议。&br&我最初的回答的确并没直接呼应题主当下的难题,这也是我自称虚晃一枪的由来。我写回答,首先是为了提醒自己:别忘记了随时和女儿沟通哦,别以为现在平稳,将来就不起风浪。这就是知乎的好处:&b&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视角,供提问者进行多方位的参考&/b&。也让每个参与交流的人获得多视角看问题的机会。谢谢大家。&/blockquote&&br&著名中学教师王金战的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他说:&br&&b&孩子3岁以前,父母应该是放任型的;孩子3-13岁,父母应该是权威型的;孩子13岁之后,父母应当是民主型的&/b&。——以此回应诸位朋友关于及时树立父母权威的疑问。&br&&br&&br&===下面几段是&b&补充回答&/b&===&br&思考了数日,我想以这样的思考来直接回应题主的难题:&br&&br&看过美剧《老友记》的不少朋友,都很喜欢里面的瑞秋。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点来看,瑞秋的妈妈也该担心万分:该女未婚先孕,罗斯对她一往情深,她却节外生枝地看见来应聘的帅哥动了心,不仅如此,还主动“勾引”帅哥,后又对帅哥始乱终弃........可是,个人生活上看起来这么“乱”和“不堪”的瑞秋,为什么又能得到这么多网友的喜欢呢? 因为在“乱”的另一面,她还有着不可救药的纯真,她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小宝贝,一心一意对待朋友,不容任何人质疑自己的专业追求(罗斯起初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才使得瑞秋愤而离去)。&br&&br&其实,《老友记》里的三位女孩,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曾“乱”过? 菲比还惹过“脚踏两只船”的麻烦,但她很快就知道这样一点都不好玩,追二兔而不得一兔。莫妮卡更是经常遇人不淑,可最终这几个女孩子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真爱。&br&&br&在种种的“乱”象中,我们能看到这几个女孩都有共同的特点:坚守并热爱自己的职业,以此保持人格的独立。 你可以为这几个女孩在恋爱中的“糊涂”叹息、着急,但实际上你又知道,&b&她们不会惨到哪里去,因为她们从未动摇自己独立的根本&/b&。&br&&br&因此,这几天我也在反思网友们对我最初答案的赞美,我想,即便我和孩子爸爸做了这么多努力,也&b&未必能够在恋爱观上左右女儿的选择,我们是恪守传统的一代,但生长在更为开放时代的女儿,她未必会走和我们一样的路&/b&,未必真的能按照我们的想象去走她的情爱之路。说不定她也会经历瑞秋、莫妮卡和菲比们的那种“乱”。类似自慰器、震动棒等东东,在我们成长的年代闻所未闻,而在女儿们的时代,这些都是动动手指就能获取的信息和物品,朋友间的交流必然会冲击父母们长期试图灌输的观点。&br&&br&所以,也许有一天,我的女儿也会出现题主遇到的这一幕。我想,我会和她探讨,她有没有做好随时收拾好身心,甚至收拾残局的准备。&b&我不会把女儿设想成一个被动的角色,所以不会用“随便给人上”这种说法来贬低女儿&/b&。我会和她讨论,中国的大环境与美国的瑞秋们所处的大环境有何不同,她的种种选择有没有妨碍她自己的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如果女儿在恋爱中的种种选择,无涉她的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我就会再和她&b&聊聊如何保护好女性的身体,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性爱乐趣时,能不能尽量也让自己的身体为生育、为遇到希望稳定下来的伴侣留好本钱&/b&。&br&&br&&br&&br&&br&======下面是&b&最初的回答&/b&=======&br&&br&&br&我的女儿还小,12岁,希望将来她和我们之间,尽量避免出现题主说的这一幕。&br&&br&为此,我们自打她读小学以来,慢慢地越来越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而这一点,在孩子读幼儿园期间,我们是做得很不够的,因为陪伴不足,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所以至今她还赖在妈妈身边睡觉。如今,她最盼望的就是晚上妈妈能听她嘀嘀咕咕,我们母女经常开卧谈会,什么都聊,女孩儿的发育苦恼当然也会聊。她也会和爸爸聊天,和妈妈吵架的时候,爸爸这个润滑剂就特别重要了。不过,孩子爸爸最近缺乏成就感,因为母女俩很少吵架了。&br&&br&我们除了会倾听她的一切话,也相当重视她的隐私。4年级时,她煞有介事买了两本上锁的日记本,宣布这是她的秘密所在,我们允诺绝不会偷看。而后就真的从来都不过问。结果她憋不住了,说日记本不再上锁,我们可以看。但我们还是不看,小屁孩的日记,有几多可看的,况且她每天呱呱呱地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讲出来了。到最后,小家伙简直有种“求求你窥视我”的心态了,一个劲希望我们看,倒让我们觉得好笑,但也还是不看。从此,她对上锁日记本再也不热衷了,我们也照样从不翻阅她的日记本。相应地,孩子也比较尊重我们的隐私,她知道不经允许,不能翻我们的抽屉和包包,尤其妈妈说到做到会处罚她,同样妈妈也从不刺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的,这一点她很服气。妈妈在家,对爸爸的隐私和女儿的隐私全都不刺探,因为妈妈连自己的密码都记不住,哪还会花心思记住别人的密码。&br&&br&不过,她现在还是小学阶段,会不会到了中学后有些不同,还得拭目以待。&br&&br&但是,的确在生活中也看到类似题主的例子。比如有个朋友,她和青春期15岁的女儿,平时天天都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她和我们一碰面就会诉苦,说孩子如何与她斗智斗勇,不听话,她长期监控女儿的QQ和手机。我有次听烦了,问:那你听她的话吗? 她说:哪敢不听啊。 我问她怎么个听法,她说,平时开车接送女儿上学,女儿和同学坐在后面,聊得热火朝天,她大气都敢不出一声,由着她们讲,但是听得心惊肉跳,又觉得不干预怎么行。这不,她女儿考上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中,需要住读,这位紧张焦虑的妈妈放下了手头的大部分工作,和老公商量,在女儿的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全家搬到那里住,这样可以天天守着女儿,女儿顿顿回家吃饭,然后再回学校住。&br&&br&眼瞅着朋友的累,自然会早打主意,心想如何能避免这种猫鼠游戏。如今还只是小学阶段,看起来还平稳,也算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综上,大概是这些:&br&0&b&.坚决树立父母的权威,&/b&不准孩子用不礼貌的态度与父母较劲。女儿11岁时,很想挑战父母的权威,总想试探父母的底线,此刻我们坚决阻止了她的任性,毫不通融。这样就&b&避免了她朝着熊孩子方向一路狂奔的妄想&/b&。孩子从此变得理智多了,遇事懂得反思和转弯,不再钻牛角尖。如此,我们也不再刻意树立权威形象,但是把必须尊重父母的调子定下来了。(参看这篇讨论&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该不该打孩子&/a&的回答)&br&1.&b&女儿想聊心事的时候,一定给她时间,让她尽情倾诉&/b&,如果她只是需要我们听听,那就不说什么,如果她征求意见,那就斟酌着给建议。如果感到她负面情绪较多,就适当帮她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比如不要纠结于同学、老师的弱点和不足,也看看他们的长处,同时反思一下自己这么不爽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她看待人际关系问题的心态就平和多了。&br&2.&b&和她聊恋爱的价值观&/b&。她无疑很关心父母对于恋爱的看法,知道妈妈是那种&b&不见兔子不撒鹰&/b&的人,还是比较佩服的。我们告诉她,人生的要义不在于早,而在于准。所以妈妈到了大学最后一年才决定恋爱(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里&/a&),那是因为看见目标了,不然就一直等着,不凑合。而我们要女儿也要得比较晚,但是外公说:&b&要的早不如要的好&/b&。这些观点对她大概都有触动。她问我们上中学时难道没看到好男生吗?我告诉她,因为妈妈看了一些书和电影,觉得上面的好男生,中学班上都没有。她也和我们一起看了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会很喜欢里面的一些品貌双全的男生,我们问她,班上有小男生将来会成为肖程那样的人吗?她摇摇头。——肖程是《产科医生》里的男主角。她也很喜欢《包青天》里的展昭这种大侠气质的男生,目前她在小学更是遇不到啊,所以小学是不必操心她的早恋问题了。况且我们聊着聊着她就会说,至少也得是爸爸这样的啊!像外公那样就更好了。爸爸听她用“至少”形容自己,不爽;外公听了很开心。听她头头是道分析点评班上一个个出众点的小男生小女生,暗暗佩服:小丫头,门儿清啊!&br&3.&b&了解各种妇科知识&/b&。这是从5年级就开始做了,我们给她看了协和张羽的书《&b&只有医生知道&/b&》,这里面讲了女孩子婚前怀孕,而且还是宫外孕导致大出血的案例,她看得脸色发白。——&b&这本书,建议每个有女儿的父母都买给孩子读,自己也读&/b&。 然后是带着她看电视剧《产科医生》,全剧都看完了。因为平时很少看电视剧,所以这部电视剧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一边看,一边讨论里面的产科案例,以及人物关系,里面有多种恋爱关系,每一对为什么匹配,她都会和我们聊得不亦乐乎。后来我们又一起看美剧《摩登家庭》,这里面更是现身说法在讲美国家庭如何看待女中学生的早恋,我们也同样敞开来和她一起讨论,观察她对里面各种人物的看法。她每每畅所欲言之后,又若有所思。&br&4.&b&让她坚持量比较大的有氧运动&/b&。青春期袭来,各种烦躁情绪总是难免,我们的女儿11岁就长到1米5几,胸前也有了小小的花苞,一度极其在意打扮,但半年后就不在意了。我们有意引导她坚持大量的有氧锻炼:长跑,跳绳,步行,打球....如此,一来保证了她不会发胖,能一直拥有优美矫健的体型,二来&b&运动帮助她抒发了烦躁的情绪,有效缓解了青春期带来的情绪紧张和冲动&/b&。她现在已经知道,如果心情烦躁,就使劲运动半小时,出一身汗,啥烦恼就都没了。&br&5.&b&坚持劳动&/b&。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方面,我是从不够坚定慢慢过渡到毫不含糊,认识到参与劳动带给孩子的诸多好处,所以要求她必须参加劳动,这样她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就慢慢变得全面了。她从买菜中学会理财和安排家人的生活;从扫地擦桌子中体会到劳动让环境焕然一新带来的美好感受;从做好一顿饭菜带给家人的喜悦中体会到平凡生活的美好,人人都能够创造。我们一起劳动,也能交流不少感情,那种团队协作的氛围,让她很投入,也很喜欢。这样,她去别人家做客或旅游时与他人相处,也就不再是个甩手掌柜,而是也能随手就帮大人的忙,大人也就不会排斥她,更能平等地对待她。这便增强了她的独立意识和信心。&br&6.&b&大量阅读&/b&。12岁的她,少说也有上千册图书的阅读量。在班上她这一点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她的作文能力也因此而突出。大量的阅读带来丰富的思考,这也是她和我们有聊不完的天的原因。最近她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但天天都要看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去年暑假她读完了全套的金庸,今年则迷上了还珠楼主,寒假有一大堆武侠书等着她呢。但她不是只看武侠,而是什么书都读,前面讲过我们会带着她读《只有医生知道》这样的大众医学科普书,类似《让家人吃得更健康》的书她也会读。我们希望灌输给她“&b&知识带来自由”的观点&/b&。家里到处都是书,所以她也会经常随手翻阅我们在读的书,和我们讨论。&br&&br&&blockquote&大家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尤其是平时阅读量不大的朋友,还以为12岁的小学生读上千册书是多么的了不起——想想看,一套《丁丁历险记》就是20本,一套《蓝精灵》也是20多本,一套《猫和老鼠》也是20多本,各种文字少的绘本也计入内,&b&纯文字的书,读过的大概至少有六七百本&/b&,比如,全套的“双桅船”系列就是80多本,都给她买齐了,动物小说有5-6套,每套都有10本左右,《可怕的科学》系列,前后买了也有五六十本,科普系列少说有5-6套,每套十多本,都会反复读的。“国际获奖儿童小说”大概前后也买了三四十本;曹文轩等国内儿童文学名家的书,基本上都会给她买齐;《哈利波特》全集、《福尔摩斯》全集、《金庸》全集都读过。四大名著读的都是全本的连环画,每套也有几十本,那就没有计入千册之中。各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各个系列书,几乎都买齐。&br&&br&&b&女儿读书多,主要有几个条件&/b&:&br&1)老妈是做出版的,自己酷爱读书,所以也喜欢琢磨给孩子买什么书,会给孩子挑选好的童书版本,这样译文质量高,原创质量也不错。&br&2)她平时在家没电视可看,没有网络可上,没有手机可玩,只能看书,并因此觉得看书太有意思了。会不会落伍,不会。因为周末和假期还是会带着她上网和看视频的,ipad和手机也有机会玩,所以她很珍惜,如此,也能保护视力。而有阵子给她用智能手机,她偷偷地随时随地玩游戏,视力很快下降。不再用智能手机后,她的视力就恢复了。现在她用的是诺基亚的一款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br&3)我们允许她吃饭的时候看书,她早饭和晚饭都在家吃,加起来每天都能有一个多小时读课外书的时间,不然平时功课忙,她就没有这么多时间读课外书了。——以前有家长质疑这么做对消化不好,我们自己长期边吃饭边看书,啥事儿没有,所以放心让孩子也这么做。平时很注意给她配好保护眼睛的台灯,且她读书就在我们旁边,随时可以监督她的坐姿并观察光线是否充足。&/blockquote&&br&就不再列更多了(比如她还练了6年的钢琴并继续在练,平时还在坚持练习乒乓球)。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她的过程中有意引导的,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和孩子有着大量的交流。这些交流,让我们对她的成长心里有些底,她也因此比较重视父母的意见,知道父母的意见和建议都有哪些出发点,知道我们会尽量以理服人,但会很在乎她是否也以尊重父母的方式和父母交流。&br&&br&对未来的中学时期,我们也多少还是心存不安,但和孩子最初上小学时相比还是笃定多了,因为已经知道该如何提前学习一些知识,以作预备。另外,陪伴孩子成长12年,彼此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比较牢固的信任,对彼此的行为方式都有了较多的认识,孩子对我们的爱确信不疑。更大的信心则来自于看到长期的相处中,孩子已经认识到节制的重要,她慢慢懂得了衣食等物品都不可浪费,粗茶淡饭自有美好。劳动是美好的,和亲人在一起亲密相处是美好的。有了这些做基础,即便对她即将到来的中学时期有些忐忑,我们也还是比较有信心。&br&&br&再回到题主说的那个问题,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因为无论我的妈妈还是我的婆婆,她们都比较开明,也许因为她们自己都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婚姻也都比较美满,所以她们对我的恋爱乃至婚前有可能的性接触,都采取了宽容明智的态度,比如我恋爱后第一次去公婆家,婆婆会悄然为我们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放一盒安全套,此举令我爱人大为感动,也令我羞涩之余颇感受尊重和温暖。我妈妈则明确地告诉我,说:闺女,如果怀孕了就告诉爸爸妈妈,奉子成婚我们能接受的。
没想到随手一答,竟然变成了目前排前列的答案。这也说明最有建设性的答案未必都是排在前面的。题主妈妈提了个好问题,所以能引发这么多的思考和回应。我细细阅读了多个回答,尤其是年轻姑娘们的回答,真心高兴,因为她们热情而富理性,回答的时候有理有节,…
其实那时候刚买了诺记的N95半年不到,新款上市也要3500块我记得。因为对iPhone太好奇了,正好有朋友去美国出差,就带了一台回来,合人民币3200多元。他又统一把带回的三台送去上海虹口区一个电子一条街上刷机越狱,我记得好象是200还是300刷一台。&br&&br&到手以后就震惊了,觉得诺记太夸张了居然能把这么破的手机卖到3500啊……诺记的系统设计思路我觉得很熟悉啊和windows一样的,都是抽屉套抽屉的菜单设计,一层层菜单进去(菜单的翻译名字还经常怪怪的),子菜单和孙子菜单们能实现无数功能。&br&&br&但是iPhone,完全不一样啊。&br&&ul&&li&基本常用的功能都在一个层面上,你可以很方便地调用。当时忽然省悟说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手机上的功能呢,然后我们在手机本身的功能层面之外为什么没想过可以实现其它这么多事情呢,iPhone的思路是对的啊。&br&&/li&&li&触摸屏很酷。当时诺记索爱和三星好象都有触摸屏,但我没买过,因为觉得他们的触摸屏更像按压屏,iPhone才是真正用摸的。&br&&/li&&li&反应速度很快。比诺记快多了。&/li&&li&可以连wifi真的很厉害。不过完全不记得当时装了什么app了,这个手机用了大约一年进水坏了。&br&&/li&&li&相机……相机真的很棒!当时我玩过一个索爱的什么型号,拍照是不如,但是感觉iPhone拍完照后面的设计都很顺畅——你可以自由地选动作,总体感觉说“我宁愿拍照比索爱差一点但是还用iPhone好”。&br&&/li&&li&因为iPhone对系统的设计思路让我觉得太棒了,就在当时的sony笔记本服役到期后换了第一代air,果然对OS系统的多点触控和办公软件印象很深刻,后来就一直用mac笔记本到现在了。&/li&&/ul&&br&第一台iPhone丢了之后我用过一段时间Palm,不堪忍受,最后还是换回了3GS,然后一路iPhone至今了。
其实那时候刚买了诺记的N95半年不到,新款上市也要3500块我记得。因为对iPhone太好奇了,正好有朋友去美国出差,就带了一台回来,合人民币3200多元。他又统一把带回的三台送去上海虹口区一个电子一条街上刷机越狱,我记得好象是200还是300刷一台。到手以后…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应该好好回答一下。&br&&br&07年,Apple 发布 iPhone ,第三季度,发布了 Mac OS X 10.5 Leopard:&br&&br&那时候我用着一个比较破烂的 P4 1.7G Hz Dell 笔记本,现在想来得有8斤沉,草榴级别的分辨率。跑着 Windows XP 32bit,我装了个 Eclipse 写着 JavaEE,用着 PuTTY 到 RHEL 上的服务器做调试部署。那时候我手里还有当年的顶级智能手机,Sony Ericsson P908i。那时候这手机 真的是顶级啊,我买的时候 8500,验货的时候一堆人跟着旁边看:如图 (笔记本在图中,左方有这手机充电座,这照片也是内手机拍的)&br&&br&&img src=&/9a46efbd649d6e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9a46efbd649d6e_r.jpg&&&br&07 年下半年,我受到 Nokia 党的蛊惑,又买了一台 N93i,这个手机你们大概也都知道,主打卡菜头。如图:&br&&br&&img src=&/7fb52d5e6057b71ffe4f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7fb52d5e6057b71ffe4fa_r.jpg&&&br&&br&直到快到年底的一天,我跟一位朋友在聊 Golf MK IV Anti-Roll Bar
&a href=&/2510287-neuspeed-rear-anti-sway-bar-28mm.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2510287-ne&/span&&span class=&invisible&&uspeed-rear-anti-sway-bar-28mm.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问题,他突然说,我给你看看照片。这时就拿出了一部 iPhone。他给我看的时候 iPhone 处于 Portrait 状态,然后他手腕潇洒的一翻,就变成 Landscape 状态,照片也就随之横了过来。到这个时候,我基本已经傻眼了,他还特别不地道的在照片上 Pinch 了一下,让我看调节螺丝的细节。疯了,我真的是疯了。&br&&br&我一把把手机抢过来,翻来覆去地看。说实话我对那个触摸屏很有感触,P908i 也是触摸屏,但是触摸的感觉完全就是天上地下。回到家,我就一直再也没琢磨
Anti-Roll Bar 的问题,满脑子都是这个手机。不过那时候我刚买了房 (上图),工资我记得6000块钱,实在捉襟见肘。&br&&br&直到 08年3月,手头比较宽裕些的,再加上我父亲说给我赞助一台笔记本。这就让我有了换手机的动力。我跑到中关村直接买了一台,用它拍的第一张照片我不方便展示,只能展示 EXIF 给你们看了,&br&&br&&img src=&/d436bcc7c1d3c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d436bcc7c1d3c_r.jpg&&&br&这就是我心心念念好久的手机啊,&br&&br&&img src=&/e767d986e930afb9fb2dce8cb2ff84ee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e767d986e930afb9fb2dce8cb2ff84ee_r.jpg&&&br&&img src=&/6d137a3b3df7ea82b8ca3ac_b.jpg& data-rawwidth=&1944&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44& data-original=&/6d137a3b3df7ea82b8ca3ac_r.jpg&&&br&&img src=&/72ddb4cf1f70da609f0e_b.jpg& data-rawwidth=&1944&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44& data-original=&/72ddb4cf1f70da609f0e_r.jpg&&&br&&br&买到它的当天,我就整夜无眠。一代必须解锁越狱才能使用。一翻折腾下来,白苹果无数次,好歹的让它进入了可用状态。我用它连上我的 Wi-Fi,狠狠的看了好久的 Wikipedia。我真的觉得,这才是手机上网,这才是“网上冲浪”,用手指操作,放大,平滑的滚动,我觉得这个浪,才是真的浪啊啊啊啊啊,&br&&br&然后,就开始每天用它疯狂的拍照。iPhone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拍照效果无人能敌,起码当时的手机,卡片相机是无法望其项背的,如图 (这是我自己忙活了一下午,用速腾的进气管和节气门替换原装的进气管和节气门的工作成果,为了配合我那个 Neuspeed 的冷进气):&br&&br&&img src=&/d5fac80b88cbd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d5fac80b88cbd9_r.jpg&&&br&从那时开始,iPhone 真的就走入了我的生活,&br&&br&虽然一代最初必须越狱破解,导致稳定性很成问题。而且那时候也没有 iTunes App Store,都是越狱后安装的各类来源不明的软件。但它给我一种感觉,这才是智能手机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符合使用习惯的网页,图片浏览方式。有了它之后,由于需要使用 iTunes。Windows 下的 iTunes 你们都知道的。外加我那时候写 Java,Windows 平台其实并不方便,所以我决心换 Mac,在我老爸的资助下,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 Mac。直到今天,我花了几十万,每年换 iPhone,每年换 Mac,但是我没后悔过,我的职业生涯,我的生活,因它而变:&br&&br&&img src=&/65ae7f626bf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65ae7f626bf_r.jpg&&&br&&br&===========================================&br&&br&我又找了找,08年开始疯狂买 Apple 的时候,得瑟的照片,,那一年买了好多东西,好多照片找不到了,,&br&&br&23 铝边显示器 ACD&br&&img src=&/6fa7daef5edb66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6fa7daef5edb66_r.jpg&&&br&第一代 Time Capsule,那时候北京刚到,就这么一台,我拿走了,&br&&br&&img src=&/b915d80d13ff34ac3264d6_b.jpg& data-rawwidth=&1657& data-rawheight=&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7& data-original=&/b915d80d13ff34ac3264d6_r.jpg&&&br&第一代 Air,刚出就买的,当时低配的我记得16000 多吧,现在便宜多了,&br&&br&&img src=&/9cc15f54b14c96d014a9ca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9cc15f54b14c96d014a9ca_r.jpg&&&br&&br&买了俩 Mini&br&&br&&img src=&/2be93ab16f438b4b42ed39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2be93ab16f438b4b42ed399_r.jpg&&&br&&img src=&/7ba12ee97f85ae6b225ab2e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7ba12ee97f85ae6b225ab2e_r.jpg&&&br&合照&br&&br&&img src=&/365d90ffa474a393d2d122e92051db9f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365d90ffa474a393d2d122e92051db9f_r.jpg&&&br&09年,第一代 Unibody MBP 17 定制顶配雾面,比正常的镜面上市晚很久,三里屯 Apple Store 当时加上这台,也没几台。我加了 8GB 内存,Intel X25-E 64GB * 2 这俩 SSD 当时的价格跟机器差不多&br&&br&&img src=&/14ff6bc5a727faa02ea0154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14ff6bc5a727faa02ea0154_r.jpg&&&br&10年,第二代 Unibody MBP 17 定制顶配雾面,也是第一代 i7 处理器。我加了 8GB 内存,还是用那两块 SSD。&br&&br&&img src=&/1bd90ffbe5ff9a894163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1bd90ffbe5ff9a894163_r.jpg&&&br&11年,第四代 Unibody MBP 17 定制顶配雾面,我加了 16GB 内存,用了两块 512GB 镁光 M4,当时这台机器虐了一堆人,&br&&br&&img src=&/a7d91dc16e49cb533c7dbca5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7d91dc16e49cb533c7dbca5_r.jpg&&&br&12年,rMBP 第一代 15 顶配,&br&&br&&img src=&/9ca857f62f9d8c4fa5faed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9ca857f62f9d8c4fa5faed_r.jpg&&&br&12年,尝试了一把 iMac&br&&br&&img src=&/adc84c26b0edb48c576c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adc84c26b0edb48c576c_r.jpg&&&br&&br&13年,本来要买笔记本,结果发现 Apple 要更新 Mac Pro 了,就等着,换了个超薄 iMac 玩儿,配了俩显示器&br&&br&&img src=&/5c7b2e14efb9c66ad637bf2ac4f5d5b4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c7b2e14efb9c66ad637bf2ac4f5d5b4_r.jpg&&&br&14年,Mac Pro 到手,顺手弄了个 Air 再耍耍,这台 Mac Pro 几乎耗尽了我一年的电子产品预算,64GB RAM,1TB SSD,8Core 3.3G Hz CPU 选配,要了我命,&br&&br&&img src=&/2240b68aceedcccf025f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2240b68aceedcccf025f_r.jpg&&&br&年底,没忍住,买了个 iMac 5K Retina,没照片,不找了 &br&&br&先写到这里,去做饭了,晚上回来更新 iOS 设备吧,&br&&br&========================================================================&br&&br&接着来哈,以下内容一共两篇或三篇,一篇 iOS 设备,一篇 软件 篇,我心情好的话,我再往下写 Apple 产品给我职业生涯带来的改变。既然有些朋友看着我买东西觉得堵心,以下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请适时离开&br&&br&========================================================================&br&&br&在买了第一步 iPhone 后,我就基本入了 iOS 这个坑。不过,在08年,09年两年,也就是 iPhone 3G,iPhone 3GS 发布的时候,我没有换手机,原因是那两年身体不太好,没什么好心情。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我不太喜欢那两代的塑料后壳和那个比较圆润的造型。第一代 iPhone ,被我在 09 年卖掉,那两年主要使用一款三星的200块钱不到的功能机。我一直在等,等 Apple 换代,我是实在看不上 Android 那个恶心的东西,直到现在,不要问我为什么,看我个人简介。&br&&br&10年上半年,iPad 发布,实话说我对于这款产品没有什么特别的信心。我一度以为一个大号的 iPod touch 并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我依然决定试一试,就跑到淘宝直接找了代购买了个乞丐版,一周不到就到货了,这台机器的照片没有了,只有当时的订单&br&&br&&img src=&/e1e58bdaccaa_b.jp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e1e58bdaccaa_r.jpg&&&br&&br&到手以后,我慢慢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鸡肋,无论是用来上网,浏览照片,这块大屏幕带来的体验绝非 iPhone 可比,不过 iPad 那时候是 3.2.x 版本的 iOS,并没有后来的这些多任务,以及丰富的手势支持。我依然觉得,它可能会是个不错的内容消费工具。另外它有个绝配的外设产品,Apple Keyboard Dock,我不知道你们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东西当时炒到 1K CNY 一块儿,我到现在还留着他,非常好的产品:&br&&br&&img src=&/0b4aa16e8d602d6b5670f7ec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10年6月7号,Apple 在 WWDC 上发布 iPhone 4,当时包括我在内,相信好多人都被它的 Retina 屏幕震惊。6月24日,它在北美,欧洲发布。由于有了一代美版越狱无保修之类的阴影,我就没有下手买。但是我在它发布后的一周内就用了它几天。那时候真的觉得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手机没有之一,以至于我经常锁屏解锁,就为了看一眼那块靓丽的 Retina 点亮的瞬间。9月底,我去联通签约,买了一台 32GB 黑色版本,10月,西单 Joy City Apple Retail Store 开业暨 iPhone 4 裸机发布,我又去买了一台。直至 2011年,我一共买了 4台 iPhone 4,你们可以看出我多喜欢这手机,&br&&br&&img src=&/62ab82d42e07ea621ebe_b.jpg& data-rawwidth=&2486& data-rawheight=&1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86& data-original=&/62ab82d42e07ea621ebe_r.jpg&&&br&&img src=&/c23fd952d7ca810f54aa9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23fd952d7ca810f54aa94_r.jpg&&&br&2011年,有一款重要的产品发布,那就是 iPad 2,这次我没找代购,直接从美国托朋友带了两台回来。由于上次买 Wi-Fi 版本不爽的经历,这里直接定了 Wi-Fi+Cellular 64GB 版本,配合高德导航是出门一绝啊。另外就是 Smart Cover,这东西带出门吸引眼球的功力比 iPad 自身还高,我一哥们拿过去折来折去玩儿了半天,&br&&br&&img src=&/d7fa630afa17326defb169d_b.jpg& data-rawwidth=&2488& data-rawheight=&1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88& data-original=&/d7fa630afa17326defb169d_r.jpg&&&br&2011年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Macworld 展会首次来到中国举办,我当时是被主办方聘请作为他们的独立顾问的。我给他们介绍了 Apple 产品,列了一张长长的外设厂商表单,这也是你们在第一届 Macworld 上多少能看到一些靠谱厂商的原因,后来的几届,我不跟他们合作,最终也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样,满眼都是手机壳子厂商参展。&br&&br&图为我在 IDG (Macworld 主办方) 做内部培训,&br&&img src=&/6eafc25eb24f28ffde3d77bee6b774c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eafc25eb24f28ffde3d77bee6b774cc_r.jpg&&&br&图为我购买的一堆 iPad&br&&br&&img src=&/b5ad5f141aeef2a3d8012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b5ad5f141aeef2a3d8012_r.jpg&&&br&&img src=&/b091f1d15d05b953fdca59cbc8733104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b091f1d15d05b953fdca59cbc8733104_r.jpg&&&br&一堆 iPad 和 iPhone 4,都是我的,&br&&br&&img src=&/8ba0dfefa3afa5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8ba0dfefa3afa5_r.jpg&&&br&这一年开始,我从新浪微博开始出街,开始虐待各种不服,也被认为是果蛆的典范,&br&&br&2011年下半年,iPhone 4s 出现,我当时被 Siri 吸引,而且那时候黑色白色同时发货,我就买了两台,&br&&br&&img src=&/f6fa179e8d71fe5b647f42d8bf34ef0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6fa179e8d71fe5b647f42d8bf34ef07_r.jpg&&&br&图为我用 Reflector 将 iOS 设备显示通过 AirPlay 到 iMac 的截图,&br&&br&&img src=&/f2360ceb45a5cbcc9a63c6c2c854f3a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f2360ceb45a5cbcc9a63c6c2c854f3a2_r.jpg&&&br&iPhone 4s White,你能看到上面的 App 截图,ignition 是我目前发现的最好的远程桌面工具,Prompt 我一直用到现在,在手机上 ssh 到服务器进行控制再美好不过。Tweetbot 不用说了,那是 iOS App 开发历史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你们会发现,无论 4 还是 4s,到 Apple Store 申请维修或换机,他们都是先给你拆开确认你的机器是原装才能给你操作,这一政策的改变,与我有一定关系,但是细节我不能说了。&br&&br&&img src=&/45be5fef1d989a539ef1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45be5fef1d989a539ef1_r.jpg&&&br&iPhone 4s Black,与我的白色机器设定一模一样,我随手摸出来就能用,不会有困难&br&&br&&img src=&/38e85fe7db54dae1c34991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38e85fe7db54dae1c349910_r.jpg&&&br&2012年,Apple 发布了 iPad 3,也就是 The new iPad。这一代虽然又厚又蠢,可是它是第一代配备 Retina 屏幕的 iPad。更为重要的是,Apple 发布了 iBooks Textbook 格式和 iBooks Author,这让我看到了希望,于是重新激发了我要写 OS X 相关书籍的信心。我马上在发布会后给我在美国的弟弟打了电话让他给我去弄一台,也就是图中的这一台,这是它在加州出租车上的样子,&br&&br&&img src=&/eb05ed0c6877_b.jpg&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1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eb05ed0c6877_r.jpg&&&br&这是它到了北京的样子,&br&&br&&img src=&/d6bdabcdf1723ebedf07b5d1ccae7c26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6bdabcdf1723ebedf07b5d1ccae7c26_r.jpg&&&br&从收到它开始,我开始疯狂的写书,然后用它做了我第一个外包的 iOS App,服务器端,数据接口,到 iOS App 本身,都是我一人搞定的,当年的 Java 技能派上了用场,这一票挣了三万块钱,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信心,&br&&br&&img src=&/4c1c3eea5a8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c1c3eea5a82_r.jpg&&&br&图中是高手进阶最初版本的稿件 (它最初不叫 高手进阶,而叫 少数派报告),我用 OmniOutliner 写的,Mac 写累了就换 iPad,iPad 写累了再还回来,&br&&br&&img src=&/09859fab22a970f69bdb4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09859fab22a970f69bdb4_r.jpg&&&br&&img src=&/e41a79dfd946b0e652faa7ab094cb0a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41a79dfd946b0e652faa7ab094cb0ac_r.jpg&&&br&这是高手进阶,第一次通过 iBooks Author,在 iPad 上预览的照片&br&&br&&img src=&/490e197e0bb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490e197e0bb_r.jpg&&&br&&br&这是 高手进阶 第一版&br&&br&&img src=&/cd45efc455c45c33edec1e33f0816fe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cd45efc455c45c33edec1e33f0816fe2_r.jpg&&&br&12年,我出版 OS X 高手进阶 Mountain Lion 版本,这本书也是在 Mac 和
iPad 上创作完成的,而且出版了纸质书。这本书,光电子版在一年内,给我带来了 20w+ 人民币的收入,虽然不如我出街上班挣得多,但是我喜欢自由,&br&&br&这是路透社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拍的,比拍我都拍的好,&br&&br&&img src=&/cdf1381fd6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cdf1381fd6_r.jpg&&&br&&br&&img src=&/858ccec3fd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858ccec3fd_r.jpg&&&br&还是这一年,我的 Podcast,ibuick,italk 中国区大首页推荐,&br&&br&&img src=&/7584ceab57d6fc1f6be387aa98d4f1a3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7584ceab57d6fc1f6be387aa98d4f1a3_r.jpg&&&br&这年年底,iPhone 5 出现,我从美国直接定来,用了很久,说实话我对 iPhone 5 特别不感冒,主要是由于它爱掉漆的毛病,&br&&br&&img src=&/d90580bef45b58eda1eec6bd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d90580bef45b58eda1eec6bd_r.jpg&&&br&&br&这张是 iPhone 5 刚到手后不久,我被邀请为 SEAT Leon Cupra 拍的一组广告照片,&br&&br&&img src=&/ec453e71a1a_b.jpg& data-rawwidth=&3200& data-rawheight=&3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00& data-original=&/ec453e71a1a_r.jpg&&&br&13年,没有什么特别的,iPhone 5s 上市,我很喜欢 Touch ID 的功能,但是我没买土豪金,还是选择了我自己喜欢的黑色,这一代有点问题,初期版本容易出现 CPU 脱焊的情况导致蓝屏,继而不能开机,我就遇到了,直接发回美国换的新手机,不过我还是很喜欢 5s,质感特别好,达到了 iPhone 4 以来的高峰。这两年来,我对于 iPad 热情减弱,虽然入手了 iPad mini,iPad mini 2 ,但也都是用了一个月就出手了,我到现在也为 iPad 担心,如果 Apple 再不出现什么后手招,iPad 会变的完全没有吸引力。原因我在后面说。&br&&br&&img src=&/f8bdc1822ed6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f8bdc1822ed6_r.jpg&&&br&&br&&img src=&/74f9df846a733ec31d3597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74f9df846a733ec31d3597_r.jpg&&&br&2014年,一年我也没干什么正经事,也就是最后买了 iPhone 6 Plus 而已,我特别喜欢这款手机,边缘很圆润,2.5D 的这个玻璃让我很喜欢。我第一次喜欢上这种设计,是因为 Nokia 920,但是那个聚碳酸酯外壳让我爱不起来。就是因为 iPhone 6 Plus 的出现,我才觉得 iPad 出现了问题,如果 iPad 还没有什么突破,我估计在两年内这个东西就会衰败,&br&&br&白 6 Plus 一只,&br&&br&&img src=&/2a71b132b37c8fd04d5f9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2a71b132b37c8fd04d5f9_r.jpg&&&br&黑 6 Plus 另外一只&br&&br&&img src=&/db52dac0c65bdd38bc1be9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b52dac0c65bdd38bc1be9_r.jpg&&&br&========================================================================&br&&br&软件篇占位符&br&&br&========================================================================&br&&br&职业生涯改变之占位符&br&&br&&br&从 10年底,我开始了 OS X App 程序的编写,&br&&br&最早的一个是 mfTuneKit 这个软件,你们发现 OS X 系统调优,清理软件只有外国人写的,很少有中国人,其实我这个软件算是中国程序员最早为 OS X 开发的此类软件,下载量大概在10几万次,&br&&br&11年,Mac App Store 开始,我又写了一系列 App,算是最早中国程序员的程序在 App Store 上架的人,那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在 1500 刀左右,中国区我有多狠我就不说了,我只放美国区,DesktopMonitor,ezText,iChecker,ezShare 这都是我的,有些截图懒得找了,反正就是排名靠前的都是我软件,所以你在黑我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够量,,&br&&br&&img src=&/8b490144ceabcbe48ecc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b490144ceabcbe48ecc_r.jpg&&&br&&img src=&/0d46c7b4a08ad_b.jpg& data-rawwidth=&2228& data-rawheight=&2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8& data-original=&/0d46c7b4a08ad_r.jpg&&&img src=&/9b40f7c1fb9a2cb33f127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9b40f7c1fb9a2cb33f127_r.jpg&&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应该好好回答一下。07年,Apple 发布 iPhone ,第三季度,发布了 Mac OS X 10.5 Leopard:那时候我用着一个比较破烂的 P4 1.7G Hz Dell 笔记本,现在想来得有8斤沉,草榴级别的分辨率。跑着 Windows XP 32bit,我装了个 Eclipse 写着 Jav…
想写点励志却真实的事情,那些说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拼爹社会的,你们恐怕是没有具体接触过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在我所见的环境里,能拼爹的确实是少数,有爹却拼不成的占了绝大多数。&br&&br&承认“拼爹社会”已形成的都涉及到一个认知上的盲区,就是间接承认了个人水平再不济有个好父亲也就能有个好前途,这个社会并不存在与个人能力相关的竞争关系,只要你有个厉害的爹做事时就会有人给你面子,钱与权能够搞定一切。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的。&br&&br&(为什么不想想另外的可能,因为同事都知道你有背景所以总在盯着你时刻等你犯错以找机会压制你;你的后台是某官,某官通过A领导安排你进某岗,B领导与A等级接近但存在矛盾,B为了牵制A很可能将你作为斗争牺牲品,有机会就给你出难题下绊;接近你的人不一定都真心欣赏你,还有可能是找机会想贪便宜的;如果曾表现出富有,你遇上骗子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如果你没有对应能力,一切资源都不一定是好东西,所有的助力都有可能成为阻力)&br&&br&先说前提。我工作的场所是一个在传统概念中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之前没关注,最近几年逐渐留意到,这其实是个富二代与官二代的多见地,是稍微有点钱与权的人最喜欢让孩子进入的地方,他们一般会认为这样的工作会对子女的未来有保障。从各类市领导的直亲,省级干部的裙带,当地中小企业主的儿子,煤老板的女儿,文化小圈里的名门之后... 种种背景应有尽有。但另一个现象却是,他们的父母也只能帮他们到这里了,个人能力有限的话,承担不起重要的工作,父母能耐再大,单位都不会也不敢把要岗交给他们。父亲永远不能替代孩子进行工作,而每项工作都涉及到具体相关责任。当父母的能为孩子做的,只是帮他把路铺到孩子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而已。&br&&br&老子英雄儿好汉?才不是那么回事。把富二代官二代们全部脸谱化概念化,就是观念中最大的思维定势式错误。另一个误区是聚光灯效应,我工作几年后才注意到二代们不只是高处的那些成功者,就是因为之前一直把视线焦点放在了少数的几个人身上,却忽视了角落中一直默默无闻又毫无特色的更多二代。含着金汤勺出生并不等于幸福,他们也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自己的痛苦和局限,有些人因为家庭原因,甚至内心的痛苦和压力比常人更大。其中有人耽于安逸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有人因极力想向家人证明自己却在尝试经营中被当肉鸡反复坑骗,有人明明父亲事业有成自己却只知沉溺游戏,有人多年潜心学佛一心不问世间事... 有人的家庭隐性离婚,父母对其成长都疏于关心导致她一直重复在忘年恋情中,有人与家庭关系不好,有升迁机会时不愿与父母商量,从来不曾运用家族力量为自己牟利。更多的是这种类型,努力工作态度乐观却像缺少点什么,人格简直可以用纯真来形容,我猜那是因为父母自小对其掌控过多,家庭的保护伞打的太大,导致其从未有过波折经历。其中最让人伤感的是这个例子,他完全是强势父亲高压教育下失败的产物,在父母过度干预人生的状态下他疯了,没有人知道他疯的原因,只是有人见过他曾沿街在深夜的长街上狂吼狂奔,此后便日益不正常。现在他每天在固定时间披着破旧的军大衣坐在单位大门口,看来往上班行人。他长得其实很漂亮,父亲据说在当地官场曾坐到重要位置,我不知道也不敢想象退休之后的老人会不会对当年的错误教育方式而感到后悔。 &br&&br&在有具体事务要做的工作环境中,这已经不是一个有好爸爸就能有前途的时代了。在一个不算腐旧的行业制度下,通过正规招聘途径获取人才唯贤是用已经是常态,有能力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在诸多官富二代位置之上工作早是寻常。这种现象在几近老朽的中小型事业单位都如此,相信在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行业中应该体现更为明显。放眼看去,父亲有能力孩子又争气的只是小部分,那些在你眼前借助家族实力脱颖而出的例子,绝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强大,与子女本身既具十足资质又肯下苦功也有莫大关系。优势家庭中的孩子,不仅成家的多,败家的也多,耀门的有,坑爹不倦的更难以计算。不能只选择性看到有利的一面,他们面临的问题陷阱同样也不是少数。&br&&br&在经商家庭中,父亲更容易用精明的眼光衡量哪个孩子有实力继承自己,哪个孩子只能一生平庸。还见过些坚决拒绝让孩子参与生意,只给他些小钱让他生活满足的家庭。在那种类型中,你可以看到他在一个普通单位普通岗位做些无风险低职责的工作,开着的却是极好的车,住的是好地段的房子... 但父母也只为他做到此处。经商家庭通常都是多子女式,家族内部本身会存在竞争关系,父母的心也常有倾向。不被看好的那个孩子因为家庭基础衣食确实是无忧了,但那也只能稍微掩盖下兄弟被认可,自己却被不被父母承认能力的潜在痛苦。&br&&br&有些聊的远了,话题回来。要知道,如果你想在职场中获得一个闲岗肥差,听起来体面事务少用不着出力的那种,你很可能是争不过官二的,人家确实有背景资源。但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意愿做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成就感的工作,就没有那种只能靠关系上的二代敢跟你争,因为你的强势资源就是你自己。从这个角度看,最好的工作岗位永远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的。(因能力与心态之差败下阵来还真没什么可抱怨的)人活着不是为了偷懒,而是更全面的完成个人价值,享受创造,蜕变,拓新的乐趣。当我们参与竞争,从来不是为了争“闲”,而是争“忙”,为了更好的将自我价值最大化实现,并让此价值能够长久发挥与延续。&br&&br&再换个角度。人们常有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一步登天的就是好的,起点高就是好的,却往往忽视了“人永远无法得到与自己不相称的那部分东西”的道理。越是轻松被推到某个位置,遇到与自己能力不符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遇见下面想拼命把自己拉下去看笑话的人就更多。世界对每个人都是不公的,这就是最大的公平所在。玩起职场黑幕的时候,穷二们的手段可能一点也不会比官二要少。你拼背景?好,我一无所有,便更加无所顾忌。实名或匿名举报,利用舆论工具扩散所谓内幕引关注,各种事务上的不配合,造小圈子形成拉锯战长期对抗... 你有亲爹我认干爹,你用钱权我用身体。人的竞争本能在那里放着,只是各自方式底限不同罢了。当具体利益当头的时候,看似稳如泰山的可能是真正如履薄冰的那一个,看似背水一战的可能并不乏力。谁都有可能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小弟能拉大哥下马,一段设计丑闻就能让一个人的前程从此笼上阴云。不想从此类角度思考,不代表这些事就是少数。(这段内容仅当开拓思路好了,提倡不作为只斗争并不是我答题初衷。远离恶性竞争的修罗场,得到的总会比失去的多)&br&&br&看到此处你明白了吗?“拼爹”现象存在,但它永远不会成为主导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它只会是各种社会现象中的一个小小的面向。但同时,我是站在一个相对中阶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有人告诉我在更上层的社会建筑中,比如军政领域此现象会比较严重,但那些就不是我能写的范畴了。对未来的打算是从政的最好不要看这篇文字,它可能会对你无用。但把人生目标定在那座独步桥之外的倒是可以自行判断,大环境是不是有那么绝对,父母能力是不是就与子女能力相挂钩,被推上去的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再掉下来。最终你的路要怎么走,个人素质要如何提升,具体还是要靠你自己。&br&&br&让我们不妨活得明朗一些,在大多数单位与工作环境中,你根本不需要争过那些父母有钱有权的同龄人,岗位与机会又不是只有那一两个,你只要争过起点和自己一样的人就好了。你真正的竞争对手根本不是在人群中比例占少数的二代们,而是与你起点一致的大量普通家庭出身。能做到一步步比同类更好,往平处看,以积极态度做事,尽所能为下一代积累下足以支持优质教育的资源,永远不忘自己努力的初衷是为了创造价值,你就已经相当了不起。&br&&br&----------------&br&&br&七月的反思:这题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说完,却被我写成了长答。你只要在毕业若干年后,回头看看有多少昔日家境远不如己的同窗混得比自己好就明白了;你只要想想有多少当初同起点的朋友活得都比自己更有底气就明白了;当然你也有可能是破茧成蝶那一个,到时你会更明白我说的。社会上财富与地位的重新洗牌无时无处不在,当你只想停留在心理舒适区,假装只看得见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却刻意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我真的就什么都不能告诉你了。
想写点励志却真实的事情,那些说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拼爹社会的,你们恐怕是没有具体接触过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在我所见的环境里,能拼爹的确实是少数,有爹却拼不成的占了绝大多数。承认“拼爹社会”已形成的都涉及到一个认知上的盲区,就是间接承认了个人水平…
&p&我一看见这个问题,老婆的那张 只要一微笑眼里就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脸 马上浮现在我脑海里....只是一微笑起来瞳孔会上浮,眼睛充满了故事感的那种,什么眼妆都盖不住...&/p&&p&和成熟女人谈恋爱,和一个真正的御姐谈恋爱,你有时甚至会恨自己还幼稚...&br&成熟的女人一定很注意自己的外型,因为她深知男人把这样东西当什么了,即使她留着一头简便的好短好短的头发,你也会发现她脸上细致绷紧的皮肤,绝不肥胖的漂亮身材,漂身皮肤和漂亮身材是因为她一定管得住自己的嘴巴。她知道自己的性格容易怀旧,所以经常会在朋友聊天里或者女人的时尚商城学习时尚打扮,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你每天都会看到她穿不同的漂亮衣服上班。她会在床上反复修剪眉毛,26岁的时候都坚持戴牙套。&br&&br&&/p&&p&她受过各种各样的情伤,所以她会深爱你但是你绝对不是她的全部,只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约会不迟到,吃饭看电影更像是度过一个工作之余的小憩,甚至像个轻松的小任务。她约会的时候总是对聊天内容和约会去向很理性,然而偶尔的撒娇和装嫩,这种反差真的让你的内心醉得飘荡出来。&br&&br&&/p&&p&她对于性持绝对开放态度,但绝不滥交,在性上面,你会比幼稚或者尚未完全成熟的女人得到更多,简单一句她性经验丰富,甚至不会介意在床上对你进行教导。&/p&&p&&br&她每天有自己规律的生活,有自己的工作,会计划自己的学习,而且最能激发你的是她每天都会彻底按时地完成。她的工作能力非常专业,还有个小细节就是,她还穿着工作制服坐在你大腿上,拿着根钢笔对着电脑,用沉沉的声音给你稍微解说下她的工作的时候,哇塞这不就是我小时候梦中的女老师吗?听着连大腿都不敢动了,情不自禁笑着说句:“老师好!”,她只是微笑着说:“讲完,下课了”, 我怎么哀求她都不讲了痒死我的心!她有事业心因为她在金钱上是很独立的,因为她也明白金钱在这个世界的作用,对女人的作用。甚至对拴住男人心的作用。&br&&br&&/p&&p&她很淸楚自己的定位,和你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你处在什么心情状态要跟你说什么话,分寸衡量不多不少。你会发现你妈妈真的好喜欢她,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婆媳问题呢?&br&&/p&&p&高跟鞋被她玩弄得...可以用得心应手来形容,她连穿高跟鞋走两步都特别优雅,步伐沉稳,生活举止动作优雅利索,小女生的慢吞吞和略带傻感的举止消失得无影无踪。&br&&/p&&p&她对帅哥有极强的免疫力,即使她跟18岁欧美型男或者韩国金秀贤谈过恋爱也不会告诉你,对于想蓄势追求的男人她的对待方式会非常狠,对于过去经历的帅哥,即使他们为了她去跳楼,对她而言只是彻底的陌生人。&br&&/p&&p&和她谈恋爱最大的感觉就是,生活好像就是我的舞台,我每天都会慢慢进步,这也是她潜移默化对我的影响,但是我知道成熟是一个很痛的词,她不一定得到过什么,却一定失去过,不管是残酷现实破碎了她最美好的梦想,还是生活的五指山压扁了她有棱有角的个性。是她让我见到美女心里没有泛起波澜,我不会觉得她会先离开我,但是如果我选择离开她会优雅地作别。&/p&&p&已跟现女友(前面直接了点称呼为老婆)商量好了,大家喜欢她的话(喜欢就点赞吧亲)就爆照!&/p&&br&&p&--------------------------&/p&&p&谢谢大家的意见,我会不断修正这个答案&/p&
我一看见这个问题,老婆的那张 只要一微笑眼里就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脸 马上浮现在我脑海里....只是一微笑起来瞳孔会上浮,眼睛充满了故事感的那种,什么眼妆都盖不住...和成熟女人谈恋爱,和一个真正的御姐谈恋爱,你有时甚至会恨自己还幼稚...成熟的女人一定…
她会很诚恳地说对不起,在她做错的时候。
她会很诚恳地说对不起,在她做错的时候。
那年我22岁,她比我大9岁,但和我在一起,还带着仰慕的目光看我,说我符合对她对男人最重要的想象:和她聊得来,会修家里一切坏了的东西。她教会了我床上的一切,却还谦逊地说我是她的性导师,让她发现了新的世界和新的自己。她懂得男人无时不有的性需求,会用108种方式和你一起去探索。遇到问题,我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她却会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在哪儿,然后一起想办法。她不会把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当做理所当然,会用恰当的方式告诉你“你为我做这些,我觉得很温暖”。她做过心理咨询师,会给我讲很多心理学知识,给我讲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br&&br&她就是这么体贴宽容懂得顾全别人,我不知道这是她的本性还是岁月赐予的财富。人家说一个好的恋人,还是一所好的学校,一位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朋友,她全中。和她在一起,世界像一副美丽的长卷,在眼前一点点铺陈开来,春意盎然。&br&&br&如果现在遇到她,想必我们会是很好的恋人吧,可惜那时太早遇到,我还太过幼稚,明明过得那么开心,却还老是纠结于她曾有几个恋人和几人上过床……一次又一次,就那样用我的幼稚,把那段感情消耗尽了。
那年我22岁,她比我大9岁,但和我在一起,还带着仰慕的目光看我,说我符合对她对男人最重要的想象:和她聊得来,会修家里一切坏了的东西。她教会了我床上的一切,却还谦逊地说我是她的性导师,让她发现了新的世界和新的自己。她懂得男人无时不有的性需求,…
她不耍小聪明,也不卖萌不娇嗔。&br&&br&举手投足优雅的要死,谈吐简直酥醉如泥。&br&&br&懂的很多,但从来不表现自己懂的很多。在外人眼里就像个笨蛋,可实际上在厨艺界是个中华小当家,在居家圈是生活小能手。&br&&br&人格经济思想独立,温婉知性毫无戾气,相处时不会让你觉得特别有压力,反而会适时的帮你分担甚至承担压力和负面情绪。&br&&br&生活习惯上没有吸烟酗酒的陋习,从来没有发过火,即使偶尔略像发火的样子反而像是在卖萌,永远都是溢出的温柔,柔之不尽,整个人的思想与涵养像水一样流淌。&br&&br&唯有一点就是这种女人多半已年过27岁,或多或少单身离异带小孩,吃过很多苦,受过委屈,见过世面,珍惜生活,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是个头脑清楚做事诚信果断的雷厉风行女。&br&&br&这种成熟女人所经历的,是那些想装成熟的女人无法真正意义去效仿的,也是没法体会的。更重要的是这类成熟女人也不好驾驭,你没有吃过跟她类似的苦,没有体会过人生的潮起潮落,没有感同身受的自己带孩子并让孩子跟自己姓,有时候相处会觉得自己太渺小。&br&&br&如果你能看透并理解一个成熟的女人,那么她的一切在你心里都像个孩子,而不是说女人在私下必须表现的像个小女生。成熟没有固定的标准,成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与自我脱俗。成熟的女人会在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视野与格局的不同,最关键的是她们心里仍住着一个20岁的小女孩。&br&&br&评论区的 &a data-hash=&5b8a35ca797dbe2de2f7d3ecf4d5a6d4& href=&/people/5b8a35ca797dbe2de2f7d3ecf4d5a6d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夏吉吉& data-tip=&p$b$5b8a35ca797dbe2de2f7d3ecf4d5a6d4&&@夏吉吉&/a& 说的蛮好:“女人不成熟的时候往往像个小孩,女人成熟的时候往往带着个小孩,自己选吧。”&br&&br&暂不匿了先,但这问题实在是太隐私了,实名答就当是鼓励支持这个群体吧。我支持单身妈妈把孩子的姓改成自己的,我希望大龄成熟女人能被更多人理解和欣赏,我曾也对这个群体有过误解,惭愧。
她不耍小聪明,也不卖萌不娇嗔。举手投足优雅的要死,谈吐简直酥醉如泥。懂的很多,但从来不表现自己懂的很多。在外人眼里就像个笨蛋,可实际上在厨艺界是个中华小当家,在居家圈是生活小能手。人格经济思想独立,温婉知性毫无戾气,相处时不会让你觉得特别…
平时陷入她的温柔,危机时被她的坚强拉一把。
平时陷入她的温柔,危机时被她的坚强拉一把。
我的每一架飞机都是为你打的。&br&=================================&br&&p&我的公众平台:追女孩的学问 【搜索xuexizhuinvhai(“学习追女孩”的拼音)】&/p&&img src=&/36dcb52fb2c726e42ba43d_b.jpg& data-rawwidth=&129& data-rawheight=&1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9&&每天晚上21:00-22:00,我都会在&b&yy语音频道&/b&讲免费的两性关系公开课,并与大家互动答疑。&br&白天其它时间进入频道,你可以听到往期公开课的录音循环播放。
我的每一架飞机都是为你打的。=================================我的公众平台:追女孩的学问 【搜索xuexizhuinvhai(“学习追女孩”的拼音)】每天晚上21:00-22:00,我都会在yy语音频道讲免费的两性关系公开课,并与大家互动答疑。白天其它时间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买卖歌词改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