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首页中药鉴定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_西南林业大学教务系统成绩查询_西南林业大学教务网期末查分选课网站
&|&&|&&|&&|&&|&&|&&|&&|&&|&
全国高校名单
                              
西南林业大学 高校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专题提供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网站信息,西南林业大学教务系统成绩查询,西南林业大学期末查分,西南林业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网站,西南林业大学招生录取信息查询等
西南林业大学基本资料
2015大学最新排名:招生网:就业信息网:博士硕士点:官方网站:教务处管理系统网站:
西南林业大学院校地图
最新教务处信息
&&&&&&&&&&
最新高校信息
&&&&&&&&&&
最新2015高考信息
&&&&&&&&&&&&&&&
西南林业大学最新动态
2015西南林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05-3002-0705-1105-1105-1005-1007-0207-02
02-0802-0808-2008-2008-1908-1908-1208-1208-0908-09
2015西南林业大学成绩查询期末查分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管理系统网站
10-1010-10
12-2612-26
高校最新动态
02-0705-1105-1105-1005-1012-2612-2610-1010-1007-0207-02共 11 条信息&&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0条信息/页&&转到第页
91高考网高校专题页面信息来源于各院校官方网站,主要为广大高考生提供各高校历年本科专科录取分数线、大学教务处考试成绩查询查分方法、招生网2015录取结果查询官方网站,学校简介等!91高考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数据为准。
All Rights Reserved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
新梦网艺考提醒: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专题页面每天实时(多次)更新,欢迎各位考生收藏本页面!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
来源:新梦艺考网 
08:49:20 
↓快来点评一下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怎么样吧,看看其他网友对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的评价↓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成绩查询】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合格线】
先阅读这里:各位考生大家好,本网页为新梦网艺考为各位考生整理的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招生网专题,包含: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艺术类专业录取查询、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艺术类专业合格线、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专业考题、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等信息!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最新消息】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录取查询】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录取原则】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历年考题】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招生计划】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网2015年艺术类考生问答】西南林业大学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云南省会市,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学校起始于1939年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该校博士授权前):学校的并列全国第5位、位居全国第5位,(博士授权前)并列全国第6位。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校园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所属地区 中国昆明
外文名称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主要院系 林学院、理学院、园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等
简称 西林,西南林大
国家重点学科 林学,木质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
校训 树木树人至真至善
硕士点 54个
创办时间 1939年
博士点 5个
类别 公立大学
院士 刘兴土,李文华
学校类型 农林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主管部门 云南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 省部共建高校
现任校长 刘惠民
知名校友 王震洪
西南林业大学
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1个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云南 性质类别:农林类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邮政编码: 650224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zb@学校网址:http://www.
西南林业大学起始于1939年的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于1978年独立建院,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经2000年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管理体制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目前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校园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绿化优秀高校”称号。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干,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主要实施本科和硕士教育,配套实施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校占地12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132万册,数字资源量27416GB,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外文数据库。现设有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滇派园林研究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森林保护研究所、竹藤研究所、木材工业研究所等研究与设计机构;拥有植物、动物、木材、昆虫、病理标本等馆藏丰富的标本馆以及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具有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科学硕士点5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11个一级学科被列入省硕士学位授权点“十二五”建设规划、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林学一级学科被列为省院省校教育合作咨询共建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挂牌重点学科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外国留学生40余人。现有教职工11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为379人,其中正高职人数为107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突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者7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 目前,设有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16院2部,全日制在校生1468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13人,本科生13538人,外国留学生37人。学校现有国家级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几大科研平台,同时还一有批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实验示范中心、高校示范实验室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和教学平台。学校在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保护、竹类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鸟类、鱼类、蚁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近5年来,到账科研经费1.79亿元;学校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3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等奖5项,其它级别科学技术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70余部。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与法国、德国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我校所有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均对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泰国、波兰等国开展了本科生联合办学项目,以及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研究生短期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项目。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麦克亚瑟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以服务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以服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以服务区域林业产业发展为主,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我校6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科类涵盖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踊跃报考。校址及邮编: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650224)学校网址:www.招生办咨询电话:Email:zb@
林学院林学院是西南林业大学成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主要开展森林培育与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开发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5人、讲师41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52.5%。教师中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人,“云南省选拔培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1人。“森林培育与经营”云南省教学团队1个,“竹藤科学”云南省创新团队1个。林学院现设有林学、林学(双外语)、(森林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农学(药用植物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400多人;拥有林学一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经理学、植物学、森林培育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果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硕士学位授权,在读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并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云南省第三批重点建设专业1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双基实验室4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和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并设有云南社会林业与山地发展中心、生态工程研究所、木本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中心、经济林研究所。森林植物标本馆收藏有285科、2000余属、5000余种近20万份植物标本,以壳斗科和竹亚科收藏最具特色,并附设有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植物特色标本室。标本馆于1992年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列为中国10个入选世界大标本馆之一。生命科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11年成立。学院将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对特殊人才的需求上,将学科建设与云南省特有的林木、花卉产业及林产品生产、加工相结合,同时将教学、科研、产业有机的联系起来,建设成为具有自己专长特色的生命科学学院。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遗传育种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动物学综合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实验室等。设备总值800多万元,大于5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30台件,现有专职实验人员4人,承担着本院三个专业以及其它学院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毕业实习及老师和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保护生物学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以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为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特色。从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森林、园林园艺、花卉、草坪等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森林植物检疫,生物与仿生农药的开发研制,消防工程(包括森林消防和城市消防),野生动物及濒危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规划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公众意识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学院拥有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学3个硕士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消防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森林保护学实验室、动物学综合实验室和消防工程综合实验室,设森林保护学、动物学和消防工程3个教研室,建有消防产品检测室,昆虫、林木病害与真菌、野生动物标本室等;合作共建两个实习实训基地,分别是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学院现有教职工68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3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名,硕士学位教师32名。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攻关项目1项,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和信息计划专项各1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9项,昆明市科技局项目2项,其他课题29项。的五年间,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20余篇,SCI论文32篇。主编和参编出版论著教材15部。发表昆虫、真菌、鱼类新种60余个。另外,学院在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力求以特色立足,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应用性,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需求。园林学院园林学院以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特色。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植物资源与培育、观赏花卉、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及服务。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于1987年开设,1997年升为园林本科专业,2005年获城市规划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硕士点,2001年园林设计实验室获省级示范实验室,2003年园林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学科获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08年园林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实现了园林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园林植物与学科,园林规划设计实验室现为省级示范实验室,园林专业现为省级特色专业。结合现有学科和专业、教师队伍、实验设备、资质等,在原有西南林学院城市设计院和滇派园林研究院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园林学院“风景名胜区与旅游规划研究院”、“园林规划设计所”、“园林工程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所”、“花卉研究所”、“城市生态研究所”、“环境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形成以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和西南林学院城市设计院名义下的“三院七所”格局。为各研究院所创建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环境条件,为学院搭建实践创新载体,本实验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学院和社会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服务体系,以大学生初次创业为重点,在观念引导、技能提升、政策服务、多方扶持、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提供帮助和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做贡献。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的前身为西南林业大学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于2001年9月独立建院,是西南林业大学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教学科研院系。现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包装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为国家Ⅱ类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具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覆盖“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和“”3个二级学科。自2010年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4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学院下设木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林产化工教研室、包装工程教研室、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研究室、木材标本室、生物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综合实验中心,设有校内实习工厂与校外实习基地。其中2008年获准成立省部共建“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为云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为云南省高校工程中心。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具有强大的仪器、设备和场所作为后盾,现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院木材标本室,现有木材乔木标本3000多号,在国内同类标本室中位居前列,当中有一些珍贵的热带、亚热带及云南特有的树种标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4%;40%以上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2005年以来,学院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为4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948”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在各类科技期刊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批准和申请专利1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包括: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先进科技集体奖1项、云南省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学院所开设的《胶粘剂与涂料》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胶粘剂与涂料》、《木材学》、《人造板工艺学》和《家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6门。学院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教学为根本,以科研求发展,以服务求效益”的办学理念,强调特色,强化实践,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在社会办学力量的支持下,先后有十余家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励基金来奖励优秀学生。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本专科生和百余名硕士研究生。每年输送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学院还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新西兰、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7月成立,2011年改系为学院,现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本科专业及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土保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教研室及环境科学、环境规划、水土保持3个实验室。拥有环境科学省院省校合作共建、咨询重点学科1个(与合作),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1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与共建),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学团队1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水土保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精品课程2门(水土保持学、)。中长期研究方向主要有:退化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环境监测与管理、非点源污染控制、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为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恢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提供科技服务。现有在校本科生700多人,硕士研究生82人,教职工48人。科研方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自2001年以来,承担了国家部级课题7项,国家“973” 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10余项,以及其它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横向科技服务项目和其它合作项目100多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以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结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特色。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库平台开发和应用、网络安全和管理、基于开源平台的软件和系统的开发、信号的传输与处理、计算机硬件结构、自动化控制和嵌入式系统、计算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信息工程方向)。现有在校生1200余名。设有5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中心、4个实验室,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公共教研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信实验室、公共课实验室。教师人数59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11人,硕士29人。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和本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多年来,我系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9项。多功能电脑电化教学系统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计算机语言实验法教学方法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力求以特色立足,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培养信息科学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立足于学校林学、经贸、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以“重基础、宽口径、出特色”为办学方针,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既精通外语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院设有英语系、大学英语教育部、法语系、东南亚语系、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外语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外语语言实验中心和外语图书资料室。本院承担着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学生的外语教学工作和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常年开设英语、日语、法语、德语、泰语、越南语和韩语等七种语言的课程。现有外文图书资料1万余册,有声资料1000多种,供师生教学使用的语言实验室11间,共674座。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79人,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职工62人,占78.5%。多位教师曾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学习访问。每年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承担部分英语教学工作。我系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效果显著。全院教师注重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建设。其中教育部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主编及参加编写教材15部,专著、译著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奖论文多篇。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现正积极开展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国际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是专门从事外国来华留学生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教学的全建制教学实体单位,全面负责留学生的招生、教学与日常管理,同时通过各种校际协议与合作办学项目选送本校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出国(境)留学、游学或开展短期访问交流等项工作的教学部门。副教授1人,讲师5人,大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和学位,大部分专职教师曾先后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等国家进行教学和进修,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适应多元文化的国际教学环境。我校自2000年开始招收各类各层次的长期或短期外国留学生,至今共接纳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西班牙、委内瑞拉、蒙古、越南、泰国、老挝、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留学生以及海外汉语教师前来学习交流和攻读学位。2009年设立,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扩大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7年,国家汉办在世界范围内实行新的HSK(汉语水平考试),我校被确定为云南省仅有的两个报名和考试点之一。新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且两部分相互独立。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林业经济管理教研室,1998年与计算机中心合并成立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系,1999年独立成经济管理系,2001年7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林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培养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自1998年以来,经济管理学院已为国家输送了本科毕业生1200余人。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农村区域发展、经济学五个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拥有三个硕士授权点,即林业经济管理、和企业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56名,教授6名,副教授22名,硕士导师16名;其中博士14名,硕士36名。学院已形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学院下设经济、管理和会计统计三个教研室;有会计手工、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经济与社会统计、金融工程等五个实验室;一个资料室,藏书25400余册。国家自然基金1项云南省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云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近三年,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41篇。为了保证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在昆明、曲靖等地的黄龙集团公司、呈贡斗南花卉拍卖中心、曲靖海寨林场、云南开窍生物有限公司、昆明市电缆厂等地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教学条件。生态旅游学院生态旅游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以“生态旅游”命名的教学院系。以培养生态旅游相关营运、管理和科研人才为目标,以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操作规范与管理技术等为主要科研方向,致力于在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中推广绿色、户外、保护、和谐的生态旅游理念。森林旅游专业自199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至今,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53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有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管理3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设有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生态旅游)、旅游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64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人。学院现有在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拥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21人。现设有旅游管理、旅游信息与规划学、特种旅游与生态导游3个教研室、1个教学实践中心,并设有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与TNC合作)、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生态旅游国际交流中心、导游培训中心、旅游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教学科研机构。人文学院人文学院现有全日制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550多人,已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和专业特色。是我国的林业类高等院校中较早开办的法学专业,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自专业开办以来,为我省培养了近五百名基层法检人员。侧重培养具有良好公共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云南及东南亚社会、文化、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化意识、扎实汉语言文学基础、丰富民族文化知识的新闻、传播、文秘、编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专业人才。人文学院承担着全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并负责和主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30余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人文学院现有法学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等3个教研室以及模拟法庭、文科综合实验室、机房和藏书30余万册的图书音响资料室1个。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市中级人民检察院、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等机构共建实习基地。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28人,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21人。全院教师注重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建设。在近三年的时间,完成和正在完成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1项,省教育厅课题6项,省教学研究课题10项,校级重点课题2项,面上科研项目5项。独立完成专著5部,译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十余本,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一百多篇,获奖论文多篇。机械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西南林业大学体育部,是体育部党、政管理的领导机构。领导和主持全部门党支部的工作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体育部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质量第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不断增强体育在高校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我校是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军训工作的“先进单位”。体育部不仅肩负着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建设、教材编撰、科学研究、运动训练、竞赛活动、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以及军训等工作。体育部长期以来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体育工作之首,为全体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先进的师资培养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形成一支职称、学历结构趋于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28人,其中专职教师27人,教辅人员1人。职称结构:副教授5人,讲师14人,助教8人;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10人,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24人。在教改方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带领体育部教职工坚持走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创办我校的“”; 改革高校公体课教学模式,创立了 “三级” 新模式,并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新型分级教材《大学体育》和《大学体育分级教程》,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多次在高校体育工作大会上进行交流。此项改革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荣获云南省高校体育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省级);这是西南林业大学建校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体育课教学与教材模式的重大改革,创新了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与教材新模式。受到师生以及领导的好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素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器械健美,定向运动,游泳,体育舞蹈等,每个项目都分为初、中、高三级进行教学。公选课有:足球技战术,足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技战术,篮球规则与裁判法,排球技战术,排球规则与裁判法,太极拳修炼技术与养生,健美操,器械健美,定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教育专业课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定向运动教学与训练,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排球运动教学与训练,足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武术运动教学与训练,健美操运动教学与训练,游泳运动教学与训练,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休闲体育,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安全防护与急救等。力争将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办成以休闲体育和球类为主攻方向的特色专业。体育部从1990年开始至今一直负责管理全校学生军训工作。我们通过军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磨练意志,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们掌握基本必备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贡献。论文、论著及科研工作:目前已有多人申报了省级课题和校级课题,其中已获省级课题3项,结题1项;获校级课题6项,结题4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从2000年至今撰写论文近六十篇,其中还有几篇刊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主编或独撰正式出版教材及专著5本,内部教材2本。其中有几项荣获全省和全国的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级奖项四项;省级奖十一项;校级三项。其中“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实施研究”科研课题,获2005年云南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论文“西南林学院体育教学与教材分级教学模式”荣获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体育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05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军区司令部、云南省军区政治部授予:学生军训工作开展20周年“先进单位”;06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体育局、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08年被中国健美操协会授予:“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推广奖”;被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评为“全国定向运动――先进单位” 称号。09年被云南省学生体育协会授予: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09年被中国学生定向协会授予:中国学生定向运动“先进单位”和中国学生定向运动“示范学校”;10年被昆明市篮球裁判委员会授予:“西南林业大学注册单位”。我校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器械健美、定向运动在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中荣获过第一、第二、第三……的好成绩。体育部现有综合体育馆一个(内设标准篮球馆一个,羽毛球场地8块),游泳馆一个,有400米的标准田径场三个,篮球场24块,排球场5块,乒乓球馆一个、武术馆一个、健身房一个、体操馆一个、网球场地4块,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一个。能较好地满足体育专业及公共体育本科教学所需。继续西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身为林业部西南林业干部培训部)创办于1978年。创办以来,依据国家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学院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学校师资、教学设施等有利条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通过举办函授或脱产本、专科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高职、各类岗位培训、专业证书、干部专修等,为林业战线上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10000余名。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以林业为主的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许多同志荣获国家和省、州(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部分同学考取科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他们的成才与贡献记载了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为国家生态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不懈努力。多年以来,继续教育学院秉承“有教无类,勤学致远”的办学理念,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善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目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22个,初步形成了以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包括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各层次非学历培训的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在全国建有56个教学站点,北到内蒙古,南至海南岛,办学网络遍及云南全省,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在册学生4000余人;并积极开展与美国、德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相关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为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党和政府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本着“保证基础,强化应用”的原则,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于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在历次函授教育评估中均获优秀,2005年被省教育厅授予 “云南省自学考试先进单位”。成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全体的终生教育。为更加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步建立一个能满足社会需求、以学分制为基础,学分互换、教师互聘的开放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继续教育学院从2004年起,在云南省首家全面推行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获得2005年度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西南林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年来,西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的办学信誉,并多次得到省、部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学院将抓住机遇,创新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为我国构建21世纪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学校负责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实体单位,归口管理高职和高专学历教育、行业职业教育、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学院同时承担林业各级干部培训、干部进修、岗位技能培训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任务。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自创办以来,学院一直依托学校优越的教学实验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拥有标本室、现代化温室、计算机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生物中心实验室、组培室、化学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林场、苗圃基地等完善的教学和实习条件。除学校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外,学院还自建多功能活动室、计算机房、资料室等,在继续教育学院温泉教学区、云南省环保局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建立了可同时满足上百人进行教学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本着为地方生态经济服务的思想,学院采取多渠道办学形式,依靠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开展联合办学和定单式职业教育和培训。学院重视教学质量,大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职业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职业教育、干部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各类合格人才。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前景更加广阔。我们将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色,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契机,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开创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局面。重点研究机构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环境保护厅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共建的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在西南林大举行成立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为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揭牌。云南是全球野生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保存了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类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并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极高的价值。同时,云南又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贫困面较大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伴随生物多样性的衰减,生态系统与物种的丧失十分严重。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的建立,将从不通的角度和研究领域,系统、深入了解和认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并研究其保护对策和持续利用途径,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云南生物多样性战略,实现云南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院下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珍濒特物种监测与保护研究所、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信息化研究所5个研究所。研究院成立后,将联合相关研究机构、科研教学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资源优势,吸引和充分调动省内外、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力量,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重,搭建“联合、共享、开发、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平台,系统开展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途径研究,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提供全面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研究院自2010年筹备以来,已开展了滇西北18县生物物种资源补充调查项目,为建立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打下了基础;着手编制《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启动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今年,还将启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设”、《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起草和“云南植物类种质资源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研究”等项目。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国家为加强高原湿地科学研究,依托西南林业大学,设立的专门针对我国高原湿地保护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心”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四季如春的昆明市,成立于2007年,下设湿地生物多样研究所、湿地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湿地环境监测与信息化研究所、湿地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湿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1个公众教育部。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是从事高原湿地研究的平台,面向国内外,依托西南林学院,以理事会进行管理,主要围绕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以青藏高原、蒙新高原、云贵高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重点进行学科布局,开展高原湿地演替过程与退化机理、高原湿地与气候变化等的基础研究,以及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适用技术的研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采取联合开放的科研机制,实现研究的开放性,是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从事高原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平台,是各级政府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恢复与利用的科技支撑机构。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旨在联合国内外研究力量,以联合开放的科研机制,构建高原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平台,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治理、恢复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把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水平、国际上有重要影响,集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原湿地研究机构,促进我国高原湿地基础理论和技术进步;并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全面提升高原湿地区域的公众保护意识。促进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我国高原湿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围绕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以高原湿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为重点进行学科布局,设置5个研究领域(包括公众教育),开展高原湿地演替过程与退化机理、高原湿地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关系的基础研究,以及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湿地物种和湿地环境变化、动物疫病等的监测,以及湿地环境的宣传教育,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高原湿地资源。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是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框架下,为加强高原湿地科学研究,设立的专门针对我国高原湿地保护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归口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管理。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以理事会形式运作,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自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云南高原湿地湖滨利用的基础研究;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闭合半闭合高原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示范”;国家发改委和金沙江中游水电公司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虎跳峡~旭龙河段龙头水库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国家林业局-云南林业厅“高原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分区研究”等项目,在研经费共计500余万元。完成了“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北海、剑湖等近1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以及“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及数十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涉及政策、经济、社区、自然、文化、科学方面的社会服务项目。在高原湿地水陆交互作用、湿地功能区划、高原湿地湖滨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出版了有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专著10余部,发表了近100篇SCI、EI刊源,以及国内核心刊物的相关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为云南省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在国家层面支持了湿地履约工作,成功主持申报了我国第三批(云南4个、西藏1个、青海2个)国际重要湿地,并三次代表国家赴印度、尼泊尔向《湿地公约》秘书局、《湿地公约》成员国做中国政府高原湿地保护履约报告。“中心”批准成立后,依托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拨出66人编制,用于中心队伍建设,其中第一期专职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22人。已任命中心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2名、兼职副主任3名以及综合办公室主任1名。“中心”采取管理人员在学校内部招聘,专职研究人员(包括外籍专家一名)公开向国内外招聘的政策,现已到位10人,另外,本着联合开放的原则,中心根据工作需要,以项目研究为基础,联合兼职研究人员开展工作。目前,参与项目研究的兼职研究人员40余名,包括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上海、中科院长春地理所、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西南生态中心等科研院所,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松散团队。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其中第一类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图书馆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9门;云南省重点专业8个;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农业资源与环境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汉语言文学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农村区域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副 书 记:
杨宇明 刘正华 胥 辉
杜官本 赵乐静
纪委书记:
历任领导张伯林1979年1月任云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绍仪1979年2月任云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袁用之1979年9月至1983年10月任云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贡臣1980年1月至1981年10月任云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棋1983年11月至1986年8月任西南林学院党委书记伍聚奎1984年8月至1987年2月任西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段柏芳1986年8月任西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荣久1987年2月至1993年12月任西南林学院党委书记刘万堂1993年12月至1997年11月任西南林学院党委书记张贡臣1978年6月至1981年10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张伯林1979年1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郭绍仪1979年2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志1979年6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徐永椿1979年6月至1980年10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1980年10月至1983年8月任云南林学院院长1983年8月至1984年8月任顾问任玮1979年6月至1984年8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袁用之1979年9月至1983年10月任云南林学院副院长王棋1983年8月至1984年8月任西南林学院院长王春林1983年8月至1984年8月任西南林学院副院长1984年8月至1990年3月任西南林学院院长程志民1983年8月至1986年8月任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福成1984年8月起任西南林学院副院长1995年6月至1999年3月任西南林学院院长1999年7月任正院级调研员伍聚奎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李荣久1990年3月至1993年12月任西南林学院院长。
西林校训树木树人至真至善西林校歌《林业大学生之歌》是一首由我校教师姚宁华(已离校)作词、王红兵(笔名碧波)作曲,歌颂林业大学生的原创歌曲。1984年在林业部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绿叶奖》征歌评奖活动中获鼓励奖,并被收入绿叶奖歌曲集《绿叶》之中。1985年该歌曲又被收入我校组织编印、录制的云南林业歌曲选《绿色的希望》歌曲集和歌曲磁带中。从1986年至1990年每年的植树节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都把这首歌作为专题节目中的歌曲进行连续介绍和播出。《林业大学生之歌》歌词主题鲜明,比喻贴切,节奏明快、充满朝气。在音乐构成中吸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旋律欢快、通俗易唱。歌曲充分表达了当代林业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及为祖国林业事业贡献自己青春和智慧的心声和志向。日,经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讨论通过,建议将《林业大学生之歌》作为西南林学院的校歌。经西南林学院第四届工会代表大会暨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大学生之歌》歌词:我们是青松 我们是白杨 理想的根须扎在祖国的土地上西南林业大学校徽太阳给予智慧 春雨给予营养我们在黄金时代中茁壮成长啊......啊......太阳给予智慧 春雨给予营养我们在黄金时代中 茁壮成长我们在黄金时代中茁壮成长成长...music我们是青松 我们是白杨 要把那绿色染遍祖国的山岗千山林涛翻滚 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啊......啊...... 千山林涛翻滚 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增添春光......
立足云南,依托西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
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主要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配套实施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以服务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以服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以服务区域林业产业发展为主,用汗水和心血铸就 “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学校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并于2009年获批为国家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11个,本科专业61个,现有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云南省重点和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精品课程16门,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建成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名师工作室省内访问学者项目2项,云南省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项。校园集锦(20张)学校根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5个,满足了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学校标本馆被英国皇家植物园注册为我国十个世界大标本馆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遴选为科普教育基地,拥有植物、木材、林木病理和森里困从等标本60余万份,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干,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主要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配套实施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经云南省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我校新生按云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缴费,本科新生实行按学分收费,入学时按学年收费标准预收(基准学制为四年),毕业时根据学生实际修读学分进行结算,按学年预收费标准以各省级招办《招生计划报》公布的为准。我校在新疆自治区录取的“民考民”少数民族预科生在预科阶段收费标准按预科培养学校所在地规定标准执行。
奖贷助学金及困难学生资助
1.奖学金(1)设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奖学金,每生每年奖励金额分为8000元、6000元、5000元、4000元、2000元不等,奖励面超过25%;(2)部分企业及个人在我校设立了多种奖励金额不等的单项奖学金。2.助学贷款新生入校后,学校积极协助有贷款需求的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勤工助学学校设立有勤工助学基金,用于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取得相应的报酬,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4.困难补助(1)对于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资助面达35%,资助标准根据当年国家和学校有关政策执行;(2)部分企业及个人在我校设立了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设有助学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林业大学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