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称取碳酸钙和氯化钙溶液密度混合物48克,溶于适量的水制成溶液.取出该溶液的1/3,

1.把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m克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用1mol/l盐酸中和至终点消耗盐酸30mL;若取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余下的固体质量占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多少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把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m克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用1mol/l盐酸中和至终点消耗盐酸30mL;若取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余下的固体质量占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多少
1.把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m克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用1mol/l盐酸中和至终点消耗盐酸30mL;若取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余下的固体质量占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为多少?2.38.4g铜与适量浓硝酸反应,当铜溶解后,收集22.4mL(STP),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忽略N2O4的存在)
(1)n(HCl) = 1*0.03 = 0.03mol反应后溶质是NaCl,所以n(Na+) = n(Cl-) = 0.03mol因为是从250mL溶液中取出25mL得到的,所以原固体中n(Na+) = 0.03*250/25 = 0.3mol若取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则得到Na2CO3根据Na原子守恒,得生成的n(Na2CO3) = 0.3/2 = 0.15molm(Na2CO3) = 106*0.15 = 15.9g所以余下的固体质量占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 = 15.9/m * 100% = (1590/m)%(2)不能用方程式计算,因为气体中可能是NO和NO2的混合物生成的22.4ml气体中含有N原子数 = (22.4/ = 0.001mol又因为38.4g Cu物质的量 = 38.4/64 = 0.6mol0.6mol Cu与1.2mol NO3-结合是从Cu(NO3)2所以实际消耗的n(HNO3) = 0.001 + 1.2 = 1.201mol Cu(NO3)2中有两个NO3-,所以NO3-是Cu物质的量的两倍,要乘以2
1、用元素守恒方法解答。滴定到终点,那么溶液中溶质就是氯化钠,那么原溶液中n(Na)=n(NaCl)=1mol/L*0.03L*10=0.3mol。加热至质量不变,那么就剩下碳酸钠,那么n(Na2CO3)=1/2n(Na)=0.15mol,m(Na2CO3)=0.15*106g=15.9g。w=15.9/m*100%=1590/m%。2、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生成硝酸铜,二...某同学称取碳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5g,溶于50g的水制成溶液,向溶液中加100g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_百度知道
某同学称取碳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5g,溶于50g的水制成溶液,向溶液中加100g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量,得沉淀的质量为10g.求,向溶液中加100g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C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钾的质量,溶于50g的水制成溶液、干燥,过虑某同学称取碳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5g
提问者采纳
3%.答;&nbsp,解之得.8g:x==13;wordSpacing,生成KCl的质量为z.9g.1g105g×100%≈15;100&nbsp:1px">10010g:1px solid black">16:nowrap:nowrap;(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normal">=<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right.1g100g×100%=11:1px">×100%=:normal:normal"><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wordW 149x& y&nbsp:normal"><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nbsp:wordSpacin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g.8g+14:1px">138100=z10g;wordW&&wordSpacing:1px solid black">10g×149100=14;wordW z∴=11:normal.1%:&nbsp:1px"><td style="border-bottom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碳酸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解: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是从石灰窑中取出一些白色固体,故可能是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和与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盐酸质量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少.故如果,则说明白色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钙.故答案为:逐滴加入的稀盐酸并震荡,直到固体恰好全部消失,共消耗稀盐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1112@@3@@@@物质的鉴别、推断@@@@@@105@@Chemistry@@Junior@@$105@@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12@@3@@@@猜想与事实验证@@@@@@96@@Chemistry@@Junior@@$96@@2@@@@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20@@3@@@@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97@@Chemistry@@Junior@@$97@@2@@@@科学探究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33@@3@@@@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98@@Chemistry@@Junior@@$98@@2@@@@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36@@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98@@Chemistry@@Junior@@$98@@2@@@@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66@@3@@@@酸碱指示剂的使用@@@@@@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70@@3@@@@证明碳酸盐@@@@@@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15@@2##912@@96@@13@@2##920@@97@@13@@2##933@@98@@13@@2##936@@98@@13@@2##966@@99@@13@@2##970@@99@@13@@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为了做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的实验,老师请同事从石灰窑中取出一些白色固体,现带来几小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探究目的探究步骤现象证明固体是否存在CaO(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少量水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____证明固体是否存在CaC{{O}_{3}}(2)向(1)所得滤渣滴加_____溶液没有气体冒出发现和提出问题:石灰窑是工业上用于石灰石高温煅烧制生石灰的,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班级的同学提出了以下问题:从中取出的白色固体是什么呢?假设和猜想:通过对石灰窑中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甲同学猜想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钙,乙同学猜想该白色固体是氧化钙,丙同学猜想该白色固体是___.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进行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是CaO.深入探究:丁同学做完整个实验后提出了疑问,氧化钙在空气中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氢氧化钙,现在这份白色固体中存不存在氢氧化钙呢?他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又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纯净的氧化钙固体放在试管中,逐滴加入C%的稀盐酸并震荡,直到固体恰好全部消失,共消耗稀盐酸{{M}_{1}}g;再取相同质量的该白色固体放在试管中,___,根据___这一数据分析,丁同学确定白色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钙.反思和评价:\textcircled{1}化学实验注重仔细观察,严密思考,\textcircled{2}定量实验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textcircled{3}...某NaCl与NaNO3的混合物5克溶于水,配成50毫升溶液,从中取出10毫升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0.574克.求原混合物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要具体过程.谢谢.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某NaCl与NaNO3的混合物5克溶于水,配成50毫升溶液,从中取出10毫升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0.574克.求原混合物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要具体过程.谢谢.
某NaCl与NaNO3的混合物5克溶于水,配成50毫升溶液,从中取出10毫升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0.574克.求原混合物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要具体过程.谢谢.
设10ml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x 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58.5-----------------------------143.5x---------------------------------0.574则58.5 / X = 143.5 / 0.574解得X=0.234 g所以50m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0.234 * 5 = 1.17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17/5*100%=23.4%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填计算结果).(6)某同学欲探究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他做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溶液中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1)][][][猜想2正确][(2)][][]}-乐乐题库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知识点 &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5.0%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B&(填字母).A.NaOH溶液    &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94%&(填计算结果).(6)某同学欲探究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他做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溶液中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1)&(1)取装置②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2)&取(1)所得少量上层清夜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4-沈阳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该图的发生装置适用天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择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进行氧气的制取;(2)分析特别装置的使用方法,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方法;(3)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既能吸收水分也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检验混合气体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所以选择现象明显的石灰水;(5)分析装置质量差出现的原因,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求出混合粉末中木炭质量,再计算二氧化碳质量,最后用二氧化碳质量与混合粉末质量比,求出粉末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6)根据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解:(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2)排水法收集气体,是利用生成的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升高而把水从瓶中排出;气体聚集在容器上部,a端进气使气体无法逸出而瓶内压强增大,水从b端排出;故选a;(3)碱石灰既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探究结果,因此在本装置中,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③,用来吸收空所中二氧化碳,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为检验装置②中排出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以检验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被全部吸收;故选B;(5)图㈢中用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所以增重的量即为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即吸收了二氧化碳质量为1.1g,其中含C元素质量=1.1g×1244×100%=0.3g,即混合粉末中含有0.3g木炭粉,则含有黑色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5g-0.3g5g×100%=94%.故答案为:94%;(6)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实验方案是: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1)&(1)取装置②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2)&取(1)所得少量上层清夜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故答案为:(1)氯化钙;出现白色沉淀;(2)酚酞;溶液变红.
分析探究过程中各装置的作用,理清探究思路,根据探究思路逐步进行分析,找出符合探究思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而进行实验探究和计算.具体来说,可分为两块.一块是根据问题情景,结合可能含有的某物质的特性,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并分析得出用来计算所取样品中某物质质量的气体、沉淀等特殊物质的质量.另一块是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综合计算.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兼计算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让学生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综合计算.题型主要是实验探究题兼计算题的综合题型.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以及计算所要用到的数据;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样品中某一成分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该成分的质量除以所取样品的质量,再乘以100%,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含量;进而推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
与“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相似的题目:
究一食品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可能是氮气,可能是二氧化碳)(1)提出假设:&&&&(2)实验方法:&&&&(3)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N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1NA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禽流感”是一种H5N1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禽类发病到人类染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预防这类病毒的方法是消毒,常见的氧化剂、甲醛、碱类物质等都有较好的杀死病毒的作用.其中NaOH溶液因消毒效果好且廉价易得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工业烧碱用量增加.但工业烧碱中含有杂质碳酸钠,为了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甲、乙两实验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Ⅰ甲的实验方案是: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烧碱样品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1)甲实验员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然后过滤,重复2~3次.确认沉淀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2)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钙溶液都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Ⅱ乙的方案如下图所示:ω(1)根据乙的实验装置图分析,请你说出浓硫酸的作用是&&&&,碱石灰的作用是&&&&.按照乙的方案进行测定,将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例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该设计中还有一项也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你认为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填序号)&&&&.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③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2)经测定知,该工业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0%,某养殖户需配制2000g&&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进行杀菌消毒,需这种工业烧碱&&&&g.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2乌鲁木齐市的冬季,大雪覆盖地面,给交通带来不便.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请回答:(1)冬季清雪,除使用融雪剂融雪外,还使用除雪车铲雪,除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A.合成材料 B.合金&&C.金属材料&&D.化合物(2)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i)该融雪剂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填化学式).(ii)写出第Ⅱ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ii)第Ⅲ步操作名称是&&&&.(iv)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请你写出融雪剂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或提出道路除雪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3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资料摘要: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方案二]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再接上装置C和D.(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定律,装置&&&&(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地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分别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组:(1)实验:取石灰石样品10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04g.(2)计算: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高温&&CaO+CO2↑100&&&&&&&&&56x&&&&&&&&&&&6.04g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乙组:也取原石灰石样品10g,按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完好)进行实验,测得完全反应后C中氢氧化钠溶液增重了3.9g.由此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比甲组&&&&(填高或低或相同),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乙组实验设计也有不足之处,你的改进是&&&&.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用化学式回答:(1)当废水溶液中仅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2)当废水溶液中仅含多种溶质时,除(1)中的溶质外,还可能存在的盐是&&&&,&&&&,&&&&.
3有一干燥的还原性气体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成份,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由此回答:(1)写出a、b仪器的名称:a&&&&,b&&&&;(2)若看到B装置中固体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证明该气体是&&&&;若看到B装置中固体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3)B、C装置连接顺序能否颠倒?请说出理由.&&&&.(4)该实验装置设计考虑不周密,请写出你的改进方法.&&&&.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填计算结果).(6)某同学欲探究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他做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溶液中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1)][][][猜想2正确][(2)][][]}”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碳,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填计算结果).(6)某同学欲探究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他做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溶液中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2CO3.【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1)][][][猜想2正确][(2)][][]}”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钙水溶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