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九阴真经糟老头头怎么刺杀

凯撒又如何!
凯撒又如何?
&&&&&&&&&&&&&&&&
——读史观影随感
看罗马帝国史发现那些三四世纪的皇帝们一个个丧命仅仅是顷刻之间的事情,书页的正面还在写他为当上皇帝贿赂讨好军团士兵费尽心思,背面已经就写到了他死于非命,不是和皇位竞争人干群架战死,就是他自己的部下要另寻出路借他的头颅向新主请功,再者就是在惶惶不可终日下进行大清洗,砍掉了无数头颅后仍然找不出那个主谋者,直到此人亲自站在他的面前将罗马短剑刺进他的身体。所以我搞不懂帝国到底有什么好,罗马皇帝有什么好?让地中海变为内湖的庞大帝国让那些皇位上的男人彻底变成它的奴隶,永远别想抽身离开,他们战时要亲临前线,紧要关头还要身先士卒,平常的日子中更要警惕那些驻扎在遥远边境上的罗马军团将军挑战自己的权威。看《非常三百年》时我总是想起那个被蛮族人用标枪似的武器刺死在罗马边境行省沼泽地的皇帝,还有那个被萨珊波斯帝国俘虏去当马垫的皇帝,据说死后被波斯人把皮剥下来当作战利品展览。也许东方的皇帝们应该庆幸自己是何等的幸运,他们即不用御驾亲征,也无需担心那些边防上的统军大将,但是他们的死相仍然千奇百怪,让人叹为观止。翻看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史书,没有几个皇帝可以享受自然死亡的殊荣。皇帝们既孤独又缺乏安全感,民众们站在他们面前高呼万岁,可是皇帝们的寿命能够迈进知天命的岁月就已属奇迹。“国王死了,国王万岁!”这句法国历史中常常出现的声音,如今看来显得是那么深刻而冷漠!
看美剧《Rome》一二季时,我真是不太喜欢那些毫无美感的演员,现在想想,且不说剧情中有多少扯淡,但是主旨还是比较忠于历史的。谁规定凯撒一定得气质出众?庞培不可以衰老成一个糟老头?克里奥帕特拉非得要妖艳无比(历史上令她成为传奇的是她的智慧和手腕,并非那平平的相貌)?读刘瑜老师的影评,我是那么的赞同,仿佛就是一个真相摆在那,大家都不愿意却看,但是刘瑜老师就非要将它说破,是啊,凯撒又如何?独裁者又如何?专制者又如何?最终都将成为命运的弃儿!近来翻看有关前苏联的书籍,那个格鲁吉亚的山民,在克里姆林宫的最后日子里,多少已公开的资料显示他就算不是死于谋杀还是可以被定论为死于亲密战友在他发病后的“反应迟钝或消极怠工”(看看那些曾经在场人的回忆相当有意思:作家К.М.西蒙诺夫作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参兼了这次会议,后来他记述了自己的印象:“我有一种感觉,从后边的房间里出现的政治局的老委员们以一种深藏在心里的、不表露在外面的但是能从他们身上感觉到的如释重负的感觉,这在他们的脸上掩饰不住地流露了出来——大概,只有莫洛托夫除外,他不露一丝声色,仿佛石头一样僵硬。至于马林科夫和贝利亚,他们在主席台上讲了话,讲得生动、有力、务实。他们的声音、他们的举止中的某些东西与他们讲话的正文之前的序文以及这些讲话的与斯大林的病情相关的哀痛的结尾部分不相吻合。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那里,在主席团里,人们解除了某种压迫他们、束缚他们的东西,他们有点像是孩子被去掉了尿布一样,难道不是这吗?”)。&
研究独裁或专制制度的专家用证据一再强调:独裁者是最孤独的,同时也是最暴戾和多疑的。这个评价用在那个格鲁吉亚人身上真是量身定做般的合适不过。吊诡的是,沙皇这个称呼据说是凯撒的斯拉夫语音译,那个格鲁吉亚人不是沙皇的后继者吗?虽然前朝的沙皇被他们灭门,但仍挡不住后继者最终向他看齐!如今这位同志被俄罗斯的教科书定义为最成功的领导人,不知地下数百万死于大清洗的人作何感处?历史真不愧是一块好擦脚布,怎么用怎么好!
美剧罗马中的安东尼
曾经有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采访普京父亲的文章(那是2000左右,普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报纸上),我读大学在图书馆看到的,书中的一个场景让我悚然一惊,普京父亲指着墙上的彼得大帝画像对记者说,“我希望我儿子成为那个人”。看来俄罗斯真是缺不了沙皇似的铁腕人物。可是幼稚的我就是看不出他有什么能让我感兴趣的,只是觉得电视上播放他的录像时,我真实的感受是他怎么总是一副克格勃的眼神和表情,后来才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克格勃。看来人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经历特征的。那个曾经在打架中当拳头落在眼睛上都不闭眼的小男孩(一本普京的传记中说他小时候打架时眼睛被打肿也睁大眼睛,为的是看清自己的对手,若闭着眼就看不清对手了。),走上克格勃之路,走上总统的位置成为俄罗斯的领路人,没有什么好奇的了。
无论把拉丁文的“Caesar”音译成法文的皇帝,还是斯拉夫语的沙皇,这个响亮的称呼其实即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别人的。看盐野七生女士的《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书时她提到她在意大利时,有一位在警界工作了几十年的警察经常去她家找她借不同版本的凯撒传记读。有一次与她聊天时,说自己若生在古罗马共和国晚期,凯撒的时代,自己最大的心愿是甘心做凯撒军团里的一名百夫长。我不得不佩服这位警察的务实和自知之明,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凯撒的,多数人有他的野心,但永远也不会有他的才干和智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无数个男人做过自己的皇帝梦,“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成功的就那几个王朝的开创者,其余的人只不过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为人作嫁衣,最终落得的下场是砍掉别人的脑袋后被别人砍掉自己的脑袋。
罗马帝国时代,对皇帝(拉丁语Imperator)的尊称是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帅、元首。),如同在东方我们称皇帝为陛下一样。可是这个尊称的始祖Caesar又如何呢?他在《高卢战记》中大谈他的丰功伟绩,可是我却记得那些数万计饿死冻死在罗马军团和高卢王的反抗军两军对垒的中间地带的老弱妇孺。高卢王把她们赶出去是因为她们是累赘,除了多耗粮食影响军心外没有任何用处,罗马人则更不会可怜她们,高卢人要自己断绝自己人,关罗马人什么事?不加以屠杀就不错了。电影《凯撒大帝》中的一个场景让我过目难忘:那些在风雪中慢慢冻饿至死的老弱妇孺哀嚎之声昼夜不绝,这凄惨至极的人间惨剧丝毫也动摇不了罗马士兵和高卢士兵的铁石心肠。凯撒在那些渐渐被风雪掩埋的数以万计的尸体中间看见了他女儿朱里娅的身影,待他细细察看后发现真的是他的女儿,十八岁的朱里娅怀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站在空旷的白雪大地上,脚下躺着无数妇女和儿童的尸体,而从天国飘下的鹅毛大雪将渐渐淹没她们绝望的面庞。朱里娅瞪着一双无神却忧怨的大眼睛看着凯撒不说话,凯撒越看越害怕,突然惊恐的叫了起来。惊出冷汗的凯撒看着跑进军帐的卫兵,确认这仅仅只是一场恶梦而已。伟大的凯撒事后应该明白这不是梦,这是一个征兆,可以说它是一个吉兆同时也是一个凶兆。庞培派来的信使正在来往高卢的路上,他带来了消息,凯撒唯一的女儿朱里娅死于难产,刚出生的幼儿也夭折了。庞培与凯撒之间的纽带已断,更糟的是庞培将继娶另外一位共和国古老家族的女子为妻。同盟已裂,剩下的就只有敌对和开战了。跨过卢比孔河(Rubicone),对凯撒来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了。是坐以待毙还是强拉着别人跟自己一起往死路上闯,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强者永远选择后者。两百年后的东汉有一个宦官的孙子同样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成了众矢之的,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慕虚名而处实祸”的危机。这同样是一个强者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他从参加讨董卓之后,事实逼着他东征西讨,以至于他虽本志有限,最后总是弄得不能放手。十八路诸侯谁也真正服不了谁,如同黄仁宇先生所说,纵使他们想合作,也找不到一个合作的逻辑。袁绍出生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他的对手曹操(被他的对手们嘲讽为一个阉人的后代)却还想维持东汉的中央政府。袁绍用自己傲慢的行动告诉他幼时的玩伴,讨董卓时的同盟曹操,“你一个宦官的后代,瞎跟着起什么哄”!官渡之战不可避免了。
电影宾虚中的剧照
凯撒与庞培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和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复杂不了多少。不就是龙头老大与后起的小弟之间的不可调和吗?法萨卢斯战役在凯撒与庞培之间打响同样注定是无法挽回。被凯撒打败了的庞培到处流浪,那不再伟岸的身躯和丧气的神情令我不忍目睹,这是那个目空一切、志得意满、神采飞扬的庞培吗?岁月的残酷对曾经的强者是如此的不留情面,当他在马车上对孩子们讲他和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二世在非洲狩猎狮子时的美好时光时,那满目的慈爱中仍掩藏不住那被凯撒打败的绝望,英雄末路竟是这般的凄凉。可是更凄凉的还在后面,他想去埃及寻求老朋友的儿子的庇护,站在埃及的海边,他与他的妻儿一起等待托勒密十二世之子托勒密十三世的答复,答案来了,这个有着弑亲传统的法老家族怎么会帮助一个落难的罗马将军?托勒密十三世的刀斧手当着庞培妻儿的面砍下了庞培的头颅,无头的身躯无力的瘫软在海边的沙滩上,喷涌而出的鲜血顿时染红了大片海水,庞培的妻子Cornelia目睹这残忍的一幕,唯一能做的是捂住儿女们惊恐的眼睛。胜利者凯撒慢悠悠的来到了埃及,心不在焉地将象征庞培权力的戒指戴在了自己的手指上,却让人移开了那个失败者的头颅。在埃及重新调整了一下埃及的王位继承人后,他过起了让后世男人们艳羡的风花雪月的日子,唯一意外的收获是一个叫凯撒里昂(Caesarion)的儿子,而这个令罗马元老院异常尴尬的私生子,后来的当权者屋大维处理的可是相当的干净利落。时间的沙漏永不停歇,凯撒的好运到头了,公元前44年3月15日这一天,凯撒在元老院被他的政敌刺了23刀之多,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摔倒,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孤独的躺在庞培雕像的脚下,庞培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空洞无物,这是多么吊诡的一幕。
角斗士剧照
命运的宠儿屋大维(Gaius Octavius
Thurinus),从希腊的阿波罗尼亚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他的好友阿格里帕和梅塞勒斯,日后他们铁三角的关系将上演忠诚与背叛的好戏,这里就不说了。回到罗马的屋大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受欢迎和待见,尽管他被凯撒在遗嘱中指定为继承人(屋大维的母亲阿提娅是凯撒的侄女,凯撒领养了屋大维),他仍不得不在权贵中游说,在元老议员和士兵中耍尽手段,还厚着脸皮称颂西塞罗是“父亲般的人”(而此时西塞罗的年纪足够当他的爷爷,可见政治游戏中的人喜欢甘爹甘妈义父义母是源远流长的),为的是得到足够的士兵拥戴和元老院对他身份的认同。《Rome》中那个出场只有十二岁,面目清秀,富有哲学家气质,总是试图让母亲明白任何事情要讲理讲逻辑别总想着耍小手腕的小男孩,这时其实已经在屋大维的身体里死去了,他将以另外一个名字复活:Gaius
Julius Caesar(后来他将另一个新创的称号也加了进来,全名变为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凯撒的灵魂将在这个曾经叫屋大维的孩子的身体里寄宿,直到他变成罗马帝国的开创者,为自己加冕一个新称号:奥古斯都(Augustus),才会悄然退场。屋大维将自己从里到外粉饰的和凯撒一样,工于心计,不断的转换权谋的策略,今天还称为“父亲般的人”的西塞罗在他和安东尼、雷必达的谈判桌上,被毫无留恋的当作礼品转赠给安东尼。看着安东尼将西塞罗的舌头和手掌钉在罗马广场上,新凯撒(屋大维)内心波澜不惊,阿提娅此时应该是很高兴吧,她一直希望她的儿子能够成为舅父般的人物,如今是达成心愿了。如今的新凯撒看着“父亲”被割下的舌头都没有感觉,日后对她这个母亲的冷淡和漠视她也不应该有异议了。
公元前31年9月2日,亚克兴角战役(又译阿克提乌姆海战)中,安东尼成为庞培一样的失败者,无处可逃最终选择自杀,数日后克里奥帕特拉也不得不用自杀的方法来保存自己最后的一点尊严,新凯撒此时已经扫清了他前进的一切障碍,但是权力的独裁者总是选择把事情做绝以绝后患,凯撒里昂,那个被称为万王之王的小男孩如今却成了新凯撒的新烦恼,想起他时新凯撒总是万分不自在,如果他是父亲(凯撒)真正的继承人,那我是谁?这的确是个痛苦的思考题,与哈姆雷特那句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不分伯仲。人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中(无论这危险是实际存在的还是可能的隐患),就会产生恐慌,为清除危险则是无所不用其极。公元前30年8月新凯撒下令杀害了自己法律上的兄弟凯撒里昂(凯撒里昂是凯撒的亲生儿子,罗马法律上是凯撒的私生子,若他被屋大维的竞争者宣布为凯撒的合法继承人将直接威胁到屋大维的地位。因为屋大维唯一的权利基础是他是凯撒的养子和继承人,因此他才受到罗马公民和军团的拥戴,“太多的凯撒”会威胁他恺撒唯一继承人的地位。),既然我是你的儿子兼继承人,那么我的地位就不容置疑。少年时代的屋大维是凯撒最喜欢的甥外孙,凯撒对他的喜爱胜过他那个外界谣传的私生子——布鲁图斯,为了他的前程把他送到希腊去学习,即使当他有了真正的亲生儿子凯撒里昂后他仍然在公元前43年9月13日立下的遗嘱中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罗马人按照法律不会承认一个外国女王生的孩子是凯撒的合法继承人,选择屋大维作为自己的合法继承人是凯撒在当时情况下最好的安排),可是罗马的未来仍不在凯撒的预料之中。无数的英雄枭雄的传记作者告诉我们命运的诡异在于即使你是世界上最强的独裁者你也无法真正左右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历史的走向,即便你可以预测未来的格局但是最终未来还是在你的宏观规划中走样变行。布鲁图斯对凯撒慈爱的回报是用匕首刺进凯撒的胸膛,然后留下一句传世名言:“我爱凯撒,我更爱罗马”,而凯撒的儿子新凯撒(屋大维)则连说的意愿都没有,直接用行动回报了父亲的深情——下令处死了凯撒里昂。既然我是你的儿子,我将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父亲唯一的继承者,而您将被我请上高高的神坛,进行封神大典,在罗马万神殿(Pantheon)的大殿中央您将借以大理石雕像的神君形象再次复活,彻底摈弃人世间的一切感情,用专属于神的冰冷目光俯视着芸芸众生,直到我借以封神的仪式与您再次重逢的时刻到来。后世的帝国皇帝和继承人们将如我一般将你的名字与自己的血脉相融,生死与共,而我不得不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回报父亲的恩情,彰显你我无法言说的关系。这是多么荒唐的一幕,后世的罗马皇帝被人言必称为“凯撒”,高呼“凯撒万岁”!陶醉于权力的魔杖幻化出的激情快感时他们可曾想到这个称谓的真正主人,在生前死后领教了他的孩子们的双重背叛,而这些背叛全都道貌岸然地冠以“以父之名”。“凯撒万岁”,他何曾“万岁”,他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晚辈手中,而他的儿子让他彻底从一个人间有血有肉的英雄变成了一个孤独而虚无的神。
角斗士剧照
而立之年的新凯撒如今成了这个已知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主人,从一个18岁的少年开始,他的好运令古往今来无数有雄心壮志的男人羡慕不已,命运女神和胜利女神似乎对他始终专情如一,这种神的眷顾令新凯撒在后来的岁月中得意忘形过了头,妄想将帝国继承人的血脉牢牢掌控在自己的血脉之内。年迈而虚弱的新凯撒似乎忘了一件事:如同男人们出于本能总是试图永无止境地追逐不同风韵的漂亮女子一样,有翼胜利女神同样也不会专情的停歇在一个强权者的肩上不离弃,而命运女神则更加难以伺候,她的喜怒无常和冷酷无情令诸神都不免敬畏三分,更别说她会真正在意凡间那些以泥为身被诸神在百无聊赖中塑造的男人们了。现在她们已经开始厌倦了这个叫做屋大维的小玩偶,开始青睐那个名叫提贝里乌斯(Tiber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的忧郁美男子,尽管他如今已过不惑之年,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女神心中的地位。
在所有的罗马帝国皇帝中,我对提贝里乌斯的好奇心超过屋大维和五贤帝,以及后世那个冠以背教者之名的尤利安努斯(Flavius
Claudius Iulianus, Apostata),他是我最感兴趣的两个皇帝之一(另一个是提图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我好奇他与屋大维剪不断理还断的关系,唏嘘他那忧患困苦的幼年生活,苦闷隐忍的前半生以及空虚寂寞的紫袍岁月(英文中披上紫袍隐喻登基为罗马皇帝)。塔西佗在他的传世名著《编年史》中对提贝里乌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我不得不说塔西佗这样对待一个在他出世之前就已经去世的皇帝未免太不厚道了。后世若出现一位与提贝里乌斯的遭遇相同的人处于他的尴尬境遇,平心而论很难做得比他好。塔西佗评价他是一个深沉而阴鸷的人,这点我较赞同,因为大量现存的史料反映出了提贝里乌斯性格中的深沈与严苛。
提贝里乌斯
提贝里乌斯出身于共和时期流传下来的名门克劳狄乌斯家族。他的父亲克劳狄乌斯·尼禄在共和末年,曾经担任过凯撒的财务官。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之后,他成为无头苍蝇,在混乱中四处奔波。因为要躲避政敌的追捕或避免成为屋大维、安东尼之流为筹集军费而要“净化”的对象,不得不带着少妻幼儿在帝国西部边境和东部边境流亡,过着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后三头同盟之一的新凯撒(屋大维)看上了他的少妻、提贝里乌斯的母亲里维娅,年老多病的尼禄才总算不用在安东尼与新凯撒的权力斗争中左右为难,权衡利弊之后拱手将自己的少妻奉送给新凯撒作为妻子,为自己的幼儿和家族谋求到了活路。尼禄病故后,提贝里乌斯与弟弟德鲁苏斯,一起过继成为屋大维的儿子(见古罗马的收养制度),从此他成为了新凯撒(屋大维)家里处境尴尬的一员(里维娅是怀孕了后嫁给屋大维的,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德鲁苏斯是屋大维的儿子。撇开这种谣传不说,德鲁苏斯降生时里维娅已经是屋大维合法的妻子了,所以说德鲁苏斯一降生就被以屋大维的儿子对待,而提贝里乌斯进入屋大维家庭时大约已经四五岁,至于按制度正式收养可能更大些,这就决定了他与他弟弟德鲁苏斯对待屋大维的不同态度。这个时候屋大维唯一的亲生女儿朱里娅都还不在这个家庭中,朱里娅与她的母亲一起被屋大维抛弃了,直到屋大维发现自己不可能有孩子后才从前妻那里夺回了朱里娅。这种少年境遇可以说是日后提贝里乌斯与朱里娅不可调和的夫妻生活的伏笔)。
生活不容我们选择,对于贵族出生的提贝里乌斯同样如此。他在这个新家庭里起初不受屋大维的侄子(屋大维姐姐的儿子)兼女婿Maecellus的欢迎,后来又无望得到他的第二任妻子朱里娅(屋大维的女儿)的半点尊重,甚至后来屋大维的孙子们(朱里娅与阿格里帕所生的三个儿子)都在他面前表现的轻漫无礼,对于这些遭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隐忍不发。长期寄人篱下的境况和噤若寒蝉的生存环境,导致他性格中的深沉内敛越来越明显。当他并非本意为之,意外的以黑马的身份在继承人竞争中遥遥领先(屋大维三个外孙中长孙波斯图姆斯因为行为荒唐放荡,不堪重任,被屋大维放逐,剩下的鲁基乌斯和盖乌斯也在二十岁左右年纪相继亡故,于是提贝里乌斯便成为唯一合适的成年皇位继承人选了。),最终靠天时地利胜出时,屋大维仍不甘心让帝国的统治大权流入他血脉之外的人手中,抱着自己年幼的孙子与提贝里乌斯一起出现在元老院中,当着帝国所有的元老议员之面,要求他的养子兼继承人提贝里乌斯在日后身登大宝后必须收养拥有屋大维家族血脉的男性子嗣为养子兼继承人。这个要求让提贝里乌斯明白自己终生别想摆脱与屋大维家族的关系,同时也让他感到自己再次遭受了屋大维无情的羞侮与漠视。自己所有的顺从与隐忍最终只是换来屋大维更加肆无忌惮的践踏,以至于同胞兄弟德鲁苏斯的儿子、自己的亲侄子兼养子,日后大名鼎鼎的日耳曼尼库斯都敢于以奥古斯都(屋大维)孙女婿的身份向他的皇帝权威发出挑衅。塔西佗曾经在《编年史》中写下过一句名言:如果民众厌恶一个皇帝,无论他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们都不会改变他们的看法。这个皇帝其实就是提贝里乌斯,且不说他的统治如何,这句话也是屋大维的孙辈们对他的看法,无论他如何努力,即便当年他自我流放至罗德岛,他们也不会真正忘记他。这种缘于家庭内部多年无法消除的矛盾最终在屋大维离世、日耳曼尼库斯病死后不久爆发。
角斗士剧照
日耳曼尼库斯的遗孀大阿格里皮娜(Julia Vipsania
Agrippina;阿格里帕与屋大维的女儿朱里娅的女儿,屋大维的外孙女,提贝里乌斯的侄媳妇),自认流有纯正的屋大维血统,瞧不起过继而来的提贝里乌斯,并怀疑其夫之死与提贝里乌斯有关。罗马时代的史学家曾经记载过一段反映这无法避免的家族悲剧的一个小插曲:大阿格里皮娜曾经在家族的餐宴上,拒绝提贝里乌斯递给她的苹果,明白表示出她的厌恶、与害怕被毒害的恐惧,提贝里乌斯对此不满的嘲讽道:“亲爱的孩子,你因为没当上皇后而感到委屈吗?”随即转回头对自己的母亲里维娅(屋大维的妻子、大阿格里皮娜法律上的外祖母)无奈的说了一句:“她害怕有毒,拒绝我的好意”。这种恶劣关系在里维娅过世之后,由于双方缺少了调和的中间人,逐渐变得水火不容,待到公元23年提贝里乌斯的亲生儿子小德鲁苏斯早逝,大阿格里皮娜在权力投机者的煽动下开始成了反提贝里乌斯一派的重要人物,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提贝里乌斯内心的阴狠最终彻底决堤而出:大阿格里皮娜与其女小阿格里皮娜(皇帝尼禄的母亲)遭到流放,大阿格里皮娜绝食而死,其长子尼禄也受到流放身亡,次子德鲁苏斯监禁在皇宫中受饥饿而死,三子卡里古拉(Caligula,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被召到卡布里岛(公元26年提贝里乌斯退隐到卡布里岛,从此再也没有回罗马)就近监视。也许此刻我们应该庆幸提贝里乌斯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是命运女神终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凯撒,晚年的提贝里乌斯身心交瘁地看着自己身边仅有的两个皇室近亲男性:屋大维的曾外孙、亲兄弟的孙子、成年的卡里古拉和自己唯一的孙子、未成年的小提贝里乌斯,平静地说出了下面这段预言:“你(指卡里古拉)会杀死他(指小提贝里乌斯),而你又将被别人杀死。Gaius(卡里古拉的名字),你不用在我面前伪装了,即使你对我百依百顺,我仍然对你内心的残暴一清二楚。”看到这段话时读者的惊恐不亚于站在“祖父”提贝里乌斯身边的卡里古拉,其实他不必担心杀戮的剑会放到他的脖子上,因为他的“祖父”已经彻底向命运女神妥协了。知道预言会变成现实也无能为力,这就是提贝里乌斯的痛楚。选择除掉卡里古拉用来避免日后孙子被害,可是现实是即使没有了卡里古拉,未成年的孙子也无法让庞大的帝国军团臣服,元首制(拉丁文Principate,Principate源自于Princeps(第一公民))的罗马帝国无论是从法律程序上还是从现实的国情出发都无法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安稳的驾驭它,被这驾冰冷的铁血战车碾碎却是毋庸置疑的。更可悲的是除掉卡里古拉以绝后患的狠毒只不过是为后来逐鹿中原的军团将军提供一个问鼎帝位的好契机。在被卡里古拉毒害还是被新崛起的帝位觊觎者杀害这两个选项中你到底怎么选?形势不会安然的等待自己的孙子可以独挡一面的那一天,顺其自然成了提贝里乌斯最好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伟大的奥古斯都临死前说,“人生是一场喜剧,我要演好它!”可是在想起让他劳心半生的继承人问题最终落空后又不免伤感的自语“早知道这样,我为什么要结婚呢?还不如没有孩子的好。”而务实的提贝里乌斯则没有兴趣学习他“父亲”的伪善和虚伪,人生对他来说好像没什么好留恋的,还不如早点谢幕的好!
回顾朱里亚·克劳狄王朝(Julio-Claudian
Dynasty,前27年-68年,屋大维与其家族形成的王朝),五位凯撒中有三位死于非命,前两位如上所述又好在哪?对照东西方那么多的皇帝,寿终正寝的可以用手指数出来了,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前仆后继,真够讽刺的!
黄巢当年屡试不第,入朝为官的仕途美梦落空,愤慨的提笔在长安写下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弥漫出的舍我其谁的野心及杀气腾腾的凶狠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在黄巢之乱中被冲天大将军(黄巢自封)当作军粮吃掉的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幼(“[黄巢]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出自《旧唐书》),对于这位起义军领袖来说只是他通往皇帝道路必须的垫脚石和牺牲品而已,“革命”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吃人。吃掉贱如浮草、蝼蚁一般的流民对于这位出身盐商家庭,以贩售私盐为业,唯利是图,精于算计权衡的起义军领袖来说,何足挂齿!只要起义成功,手段与过程无人问津,也无人敢问!历代野心家们铤而走险,在铁与血的较量中,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数,因为权力游戏一旦启动,谁都无法掌控它的走向,你若不能将对手消灭,对手将会毫不留情地除掉你,革统治者的命,好让自己来做统治者,这样形成一个怪圈,凯撒之后还有凯撒,皇帝之后还是皇帝。
当冲天大将军黄巢被朝廷的大军击败逃亡狼虎谷后,昔日舍命相随的部将看到大势已去,纷纷掉过头来围攻旧时的领袖黄巢,而他自己的亲外甥林言则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得到舅舅的真传,亲自割下舅舅的首级向朝廷请功,为自己谋求生路。这般权力竞争者的出场与结局与古罗马的那些帝位竞争者是何其相似,他们的成功是如此的雷同,失败退场也是如此的殊途同归。
想起武则天与她的一位近臣的对话,也许可以解释一二。近臣(名字不记得了,好像是狄仁杰)对她进言说,她设置铜匦接受密告,并重用周兴、来俊臣这帮酷吏大量残害忠良,恐怕日后没人敢当官了。女皇让他大可放心,告诉他士人涌向官场就如同飞蛾扑向明火一般,前仆后继、绵绵不绝,大可高枕无忧。武则天以她应付官僚人物半个世纪的经验一语洞穿官僚机构的真正性格,将他们的弱点完全看穿,她从来不担心向往仕途的士人会绝迹,而面对权力这个诱人的金苹果,古今中外无数权力向往者,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不甘人后,他们的行径同样犹如飞蛾扑火,只不过是血腥的场面更让人震惊而已,局面失控的更难以想像而已,肇事者自己的结局更难以预料而已。
无数先例告诉我们政治中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权力中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当年在高卢的凯撒看到他的前辈——独裁者苏拉史无前例的向首都罗马进军之后,不但成功的铲除了异己而且还在权力中获利颇丰,随即发出向罗马进军,跨过卢比孔河的命令(古罗马法律规定罗马军队若跨过卢比孔河,视同叛国。)。凯撒军中那些不愿意与共和国开战的军官和士兵被凯撒和他的亲信们裹挟着跨过卢比孔河,最终没有退路,被迫并肩与凯撒站在一起,奋力厮杀,一步逼一步,尝试闯出一条生路。等到始作俑者凯撒被政敌刺死在元老院以后,这些曾经跟随凯撒在高卢战斗八年而幸存的老兵在不同派系斗争中晃来晃去,即没有了家庭也没有了主人,被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之流驱赶至战场为各自的利益卖命,死伤殆尽,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寥寥无几。
银河英雄传说
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
银河帝国的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凭借自己的优点而成功,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毁灭。”这句话若用来评价古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前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中的六位人中翘楚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庞培被昔日的朋友割下首级,凯撒被政敌刺死,克拉苏在与安息帝国的战争中成为俘虏,传说安息人是用熔化的黄金灌进他的喉咙,将他杀死。安东尼被屋大维打败后自杀,雷必达在看似体面的软禁生活中离世,最后的胜利者屋大维在继承人问题上被命运女神无情的嘲弄,子孙鲜有善终。
历史的车轮无情的辗过,它从来不厚待任何一个自命不凡的凡人。旧的一页刚刚翻过,新的一页才刚刚开始。
写于二0一二年十一月
凯撒:“Caesar”,自从尤利乌斯.凯撒被刺杀之后,掌握罗马实权的领导人,都宣称自己继承了凯撒家族的名号,以此显示其合法的统治地位。于是凯撒便成为罗马皇帝的称号。四帝制时此称号用来称呼副帝。
注意事项:
1、注意区分“的”、“地”、“得”三者用法标准界限。
2、重新学习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杀本拉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