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罗汉鱼趴缸的水不好可以重新开缸吗

查看: 3609|回复: 20
好不容易终于把家里的鱼缸水混问题解决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
一个多月前,家里的鱼缸忽然水混,而且是越来越混,试过很多方法,更换滤材,换水,换鱼食,加入硝化细菌,nnd,全都没用!
周六那天终于忍不了了,新买了25瓦的上过滤泵(原装是20瓦),紫外线杀菌灯,水质净化剂,新买硝化细菌!
昨天东西都到了,到家开始工作,拆下来上盖,拆掉原有的过滤,水泵,更换过滤棉,瓷环,活性炭,装好紫外线杀菌灯,通电工作,这个时候水混的程度已经看不到鱼缸背景的画了!
装好上盖,让水泵,杀菌灯工作,开始换水,换了三分之一的水,倒进去30ml的净水剂和30ml的硝化细菌!开始等待!
经过一晚,今天早上水彻底干净了,折腾了一个多月的水混问题终于解决了!继续加硝化细菌,巩固一下!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9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88 天连续签到: 16 天[LV.8]&
放活性炭不好的,硝化菌杀手啊!
回去就给拿下来!这一个多月给我折腾的,啥都试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
花残月缺gd 发表于
放活性炭不好的,硝化菌杀手啊!
回去就给拿下来!这一个多月给我折腾的,啥都试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7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0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希望能彻底解决!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0 天连续签到: 2 天[LV.6]&
支持,顶起!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28 天连续签到: 9 天[LV.9]&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希望能保持住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71 天连续签到: 438 天[LV.10]&
应该是杀菌灯起的作用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9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前期水没养好~~杀菌灯啥的没用过~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8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0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好办法。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9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水的问题有时候很揪心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66 天连续签到: 3 天[LV.9]&
希望水质能够保持住,有可能是净水剂短时间的作用,建立平
衡的硝化系统需要长时间的规律换水和规律喂食来维持的,时
间久了可以适当的加点硝化菌,不建议每次换水时都加,硝化
菌是好氧菌,当大量分裂的时候会大量消耗鱼缸的氧气,最后
导致硝化菌的大面积死亡
发帖分 +2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
如果过滤足够 开缸开的好 有耐心多等一段时间 等硝化系统稳定以后再下主鱼 不会出现浑水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
严重怀疑只是净水的短暂效果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7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0]&
呵呵,加油!
感谢分享经验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8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主要是净水剂的功劳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57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7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楼主辛苦了
Powered by查看: 5444|回复: 16
旧鱼缸重新开缸的顺序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
旧鱼缸重新开缸的顺序(1)第一天先注入普通自来水进缸(2)第二天运行过滤桶系统及上滤设备及加入“水质安定剂”两瓶盖(3)第三天在过滤桶第二格的物理过滤棉中夹着2~3只死虾(4)第四天在水中放入硝化细菌两瓶盖(5)第五、六天什么也不用做(6)第七天抽去缸内的四分之一水,再放入新水,再加水质安定两瓶盖(7)第八天放入小鱼闯缸(8)第九天如见闯缸的鱼没事,即可把装有龙鱼的塑料袋先放入水中20分钟后,即可从塑料袋把鱼倒入缸内。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三步 放氨?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8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有那么麻烦么?
不用那么长时间吧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放水质安定剂干什么???????????????
旧缸新开缸通常很简单。。。用旧缸原有虑材。。。24小时过滤,28度水温。大氧。硝化细菌可加可不加。几天水就养好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太复杂了。
我闲置3年的小缸。
消毒+清洗共半小时,养水2天半,下鱼(买和放 花了1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88 天连续签到: 4 天[LV.6]&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0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
个人有个人的高招,很好的经验帖,学习了,多谢!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97 天连续签到: 2 天[LV.7]&
我觉得水质稳定剂不太好~~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28 天连续签到: 81 天[LV.9]&
开缸养水,不应该放水质安定剂,对鱼不利。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
我觉得不放水质安定剂比较好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太费事啦,消毒,放水过滤,加硝化细菌一周即可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不错,这样的顺序还挺好,最好第一步高锰酸钾消毒.后边的认同,另外闯缸时间再长点更好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 天连续签到: 4 天[LV.2]&
放水质安定剂干什么???????????????
旧缸新开缸通常很简单。。。用旧缸原有虑材。。。24小时过滤,28度水温。大氧。硝化细菌可加可不加。几天水就养好了。。。
胡茬子 发表于
08:47 赞同///////////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用得这么麻烦吗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知道还教别人
Powered by查看: 3252|回复: 8
怎样才能养出一缸好水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
怎么才能养出一缸好水?水质的好坏怎么鉴别,请教高手,谢谢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415 天连续签到: 1415 天[LV.10]&
上面的链接,楼主参考~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98 天连续签到: 50 天[LV.6]&
合理的过滤,合理的投喂食物,合理的换水,合理的清洗滤材,合理的日常维护。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
学习 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6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怎么才能养出一缸好水?水质的好坏怎么鉴别,请教高手,谢谢了
taotao521 发表于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养鱼,兴高采烈的把姑姑给的几条红箭和20厘米的小缸拿回家,接上自来水把小缸灌满,用手大概量了下水温,感觉差不多,然后一股脑把鱼倒入刚灌慢水的小缸中,幸福的看他们游来游去。然后悲剧就发生了,鱼儿病的病死的死。
& && &相信以上情况很多鱼友都遇到过,这是为什么呢?自来水不能养鱼吗?其实自来水中含有对鱼有害的 “氯”
& && &自来水添加氯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但自来水通过氯气消毒后,部分氯气会残留在其中,这种残留的氯气称为余氯。余氯具有强烈的毒性,所以自来水的余氯必须收到严格的现在,例如,我国自来水水质标准余氯允许范围是0.2-1.5ppm,一般低于1.0 ppm以下。
& && &自来水是我们养鱼的主要水源,如果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只要余氯的浓度超过0.02ppm,即可能对鱼粘膜产生强烈的腐竹,超过0.1ppm,对于有些敏感的鱼类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直接使用自来水(包括局部换水)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 && &氯气在水中大部分已经形成其他的化学物质,这些氯化合物,姑且称它们为“余氯家族”如果我们能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对余氯进行很好的处理,确保养鱼水源的健康。
& & 把少量氯气(Cl2)溶入自来水,氯气将不容易再以原来的游离态存在,应为氯气的化学性质相当活泼,很容易于水(H2O)或存在于水中的其他还原性化学物质起反应。首先,它能直接于水作用,形成次氯酸(HCLO),其反应如下:
Cl2+H2O—--HClO+H++Cl-
& &&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会发生有限的解离反映,其反应如下:
HCLO—H++CLO-
& && &除非氯气的浓度高于1.0ppm,否则游离态的氯气都将以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离子形态存在。两者的相对浓度于pH有关。当pH越高时,HCLO越低,CLO-越高。例如pH6时,HCLO占96%,CLO占4%。pH9时,HCLO占3%,CLO占97%。HCLO浓度越高,越具有杀伤力。而水族箱中鱼类和水草的PH范围在pH7左右,这个环境下次氯酸(HCLO)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 && &余氯是自来水新鲜度的指标,而且可以确保自来水用水安全,但如果直接用来养鱼,必须先除掉余氯
这里介绍几种除去余氯方法
1,可采用活性炭过滤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市面有出售)
2,添加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可以快速去除余氯。(市面有出售)
3,由于余氯是一种挥发性物质,自己会慢慢挥发,所以可以进行晾晒隔天使用,同时加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曝气)和太阳暴晒都会加快余氯挥发。
三种方法中个人最推荐的是曝气去除余氯。
& && &曝气不仅除余氯,还可以溶氧,促进髙氧微生物降解去除重金属:压缩空气通过管道和布气设备在水中形成细小的气泡,向上浮动通过水层,不断以新的界面和大气接触,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水处理方法,或使气体从水中逸出,去除水中的氯气和氯胺还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或使氧气溶入水中,以提高溶解氧浓度,达到除铁、除锰或促进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一句话总结:自来水中含有对鱼有害的余氯,我们要经过曝气等方法排除掉,不能直接用没有处理的自来水养鱼
第二篇,自来水余氯试验篇
发表第一篇后,大家有认同的也有疑惑的,主要的疑惑是有很多鱼友直接用自来水换水,并没有对鱼产生任何危害,那么是不是说余氯的危害根本够不成威胁,
不同地区的自来水的余氯是大不相同的,换句话说别人可以直接用自来水换水,不代表你就可以这样做。而且余氯的多少就算同一个地方也不是不变的,这取决于自来水厂,他们会根据情况的投入,比如下雨天,他们就会投入比平时要多的氯气来进行消毒。我就深受其害,因为根据测试结果,公司养鱼的水是可以直接用自来水的,所以鱼缸设计成自来水直接缓慢连续滴流到鱼缸,溢出的水从下水管流出,达到自动换水的目的,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而且省去人工换水,但实际是鱼三天两头的得病(包括起霉,立鳞等等),尤其是在下雨过后尤其严重。找到原因后对鱼缸进行大调整,换水采用先曝气的方法,这个调整效果非常明显,调整后到到现在鱼基本没得过什么病。
在这里呼吁大家不要小看余氯对鱼的伤害,对自来水进行曝气是非常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还有其他好处(上一篇中有介绍),可以说有百利的事情。
曝气多久能去除余氯呢?这也是鱼友经常问的问题,下面用我自己不完全的方法测试提供大家参考(为什么说不完全,因为我的测试相对水的容量,打氧泵的功率都有限制)。
水温:15度。
水体积:半米高,直径35厘米的水桶装满。
器材:28W的小型气泵一个。
曝气时间:9小时(晚上10点,到早上7点)
结果如下:
也就是说同样条件下曝气一个晚上的水就可以使用了。
不过请注意,这个测试毕竟是局部数据,水的体积很大是不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提高温度是不是可以加快等等的问题,希望大家能进行测试,期待大家的测试结果。
一句话总结:不同地区的自来水余氯含量是不相同的,同样地区不同时刻的余氯含量也可能不同。
第三篇,开缸综合症。
& && &当我们把自来水中的余氯去除,温度,pH调节完毕,现在可以放鱼开养了吧。但事实是这个时候放入的鱼还是一条接一条的死去。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典型的新池症侯群(New Pond Syndrome)这里我们把他叫做开缸综合症。开缸综合症总的来说是指用新水养鱼,初期引起的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说明用新水养鱼是非常威胁的。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问新水应该是最干净的水,怎么会危害到鱼儿的安全?
& && &事实上,问题的纠结不在于新水还是旧水,而在于饲养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是否被真正的建立,因为只有建立微生物的生态平衡,鱼的粪便,剩余饲料等产生的有毒的物质,才能被转换成无毒的物质,才能形成良好的鱼类生活环境。
& && &可以确定的是,凡是新水开缸,初期水中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是无法马上被建立的。这样一来,鱼的排泄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就容易在水中被积累下来,当其含量达到危害鱼的健康的浓度的时候,可能导致鱼类疾病的发生甚至急性中毒而死亡。
& && &新缸综合症是一直很难避免的现象,但如果深入了解后就可以缩短危害的时间,减轻危害的程度。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下让无数养鱼新手头疼不已的新缸综合症
新缸综合症的成因
& && &鱼缸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系统没有被建立就是新缸综合症的成因
& && &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明什么叫做微生物生态平衡系统。简单的说,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系统是指微生物生活环境中,由于互相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鱼缸中的微生物生态,是一张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应为它们不依赖外界而独立完成,维持着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变化。
& && &换句话说,活在鱼缸中的各种微生物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生态内物质的循环,也只有这种循环不断,鱼缸内的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才能被建立。
& && &在细菌世界中有两种细菌对于鱼缸水的自净作用具有莫大的贡献,一种叫做异营性细菌,靠摄取有机物维生。第二种叫做自营性细菌,靠摄取无机物维生。
& && &不管是异营性细菌还是自营性细菌,它们都是无处不在的,即使在新开的鱼缸中,没有放鱼之前,水中也早已经有这两种细菌的存在,只是它们的数量不多罢了。
& && &当第一批鱼放入鱼缸不久,这些细菌就活跃起来。大约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异营性细菌就开始吃鱼缸中的有机物(如鱼的粪便,饲料残渣),并且大量释出高毒性的氨或硫化氢。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就是异营性细菌的排泄物。接着自营性细菌随后有摄取异营性细菌的排泄物为食,并将之转化为无毒的自产物(硝酸盐等)
& && &由于这两种细菌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封闭的鱼缸水质得以养殖的顺利进行。不过其中最大的问题也是照常新缸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细菌的繁殖速度差异很大。
& && &一般来说,异营性细菌的繁殖速度比自营性细菌的繁殖速度至少快1000倍以上,只要有足够的有机物存在,他们就可以进行大量繁殖。因此,随着鱼的排泄物的增加,他们的数量也会急速增加。自营性细菌却繁殖的相当慢。异营性细菌大量增加后,它们的排泄物也大量增加。自营性细菌由于繁殖速度慢,数量少,异营性细菌的排泄物无法同时消化,导致这些有毒的物质在水中积累起来,不出几天,异营性细菌的排泄物(氨或硫化氢)就可以多到威胁鱼的生命,此时就是新缸综合症开始发生的时候。
& && &同时过多的氨或硫化氢也会抑制或杀死异营性细菌,这时自营性细菌会慢慢成长,直到异营性细菌和自营性细菌平衡为止。
一句话总结:新开缸初期,主要是自营性细菌数量相对太少不能完全转化有毒的氨,导致鱼生病甚至死亡。
第四篇,鱼缸中的杀手--氨
& && &在自然界湖泊河流大海等水域中,水中生物的排泄物,尸体及有机物的残骸会在底层沉淀遗留下来,如果长期积累下去,这些水域中会堆积如山,水质也会日渐恶化。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见到这些场景,那么这些生物的排泄物,尸体及有机物的残骸都去哪来了呢?其实它们都被微生物异营性细菌分解掉了。
& && &异营性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我们的鱼缸内这些细菌也一直都存在。
不同种类的异营性细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会将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例如鱼的排泄物,剩余饵料,鱼类尸体等 ,分解作用后消失于无形。
& && &所有异营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速度都非常快,只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半天内就可以繁殖数亿个细菌。我们鱼缸中基本满足异营性细菌的生长环境,所以只要食物(有机物)充足的情况下异营性细菌就会自己飞速的成长,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
& &&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异营性细菌的排泄物(氨和硫化氢),它们都是有剧毒的,并且会在水中沉淀,积累(主要指氨,硫化氢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当浓度超过安全量,就会将鱼毒死。
& && &氨对鱼类的毒害反映非常强,他是亚硝酸盐的十倍,在浓度很低的水体中,就可以使许多鱼类产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氨对鱼类的毒害情形根据浓度和鱼类的不同而不同。
在0.01-0.02ppm的浓度下:
& && &鱼类可以忍受一段时间,但长期下去也会慢性中毒会干预鱼类渗透调节系统,破坏鱼鳃的粘膜层,减低血红素携带氧气能力。鱼类症状表现有,如常在水面喘气,鳃转为紫色或暗红,比较容易瞌睡,食欲不振,老停留在缸底不活动鱼鳍或体表出现异常血丝等。
在0.02-0.05ppm浓度下:
& && &氨会和其他疾病加速鱼类死亡。
在0.05-0.2ppm浓度下:
& && &会直接破会鱼类皮肤和肠道粘膜,照常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同时伤害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0.05-0.2ppm为致死浓度,鱼类会急性中毒迅速死亡。
& && &水中的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氨(NH3),另一种是铵(NH4)。氨有剧毒,铵无毒。一般氨测试剂所测试的是氨和铵的总浓度,有时候测试出总浓度非常高,但鱼却很健康,那是应为水中铵的比例大。
& && &氨于铵在水中是根据PH来互相转化的,PH越高,水中所含有毒的氨(NH3)的百分比也越高。例如PH=9时,水中有25%的总氨是有毒的氨(NH3);PH=7时有毒氨的含量只占总氨的1%。在酸性水中,有毒的氨(NH3)基本不存在。所以氨的毒性会因PH升高而增加。
氨对鱼类具有强烈的毒性,只有把氨控制在极低的浓度下,才不会影响鱼的健康,控制氨的浓度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 && &1,换水降低氨的浓度,这是短期快速降氨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 && &2,把水的PH调整到弱酸性,也就是PH&7的状态下,水中有剧毒的氨会转化成无毒的铵。但这种方法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存在非常大的潜在威胁。和换水一样只可作为短期快速降氨方法
& && &3,可以大量种植水草,水草能以吸收铵的方式来间接消费氨,铵可以作为一种氮肥成为水草的养分。在一定的PH以及温度下,水中的氨和铵会有一定比率的转化关系,铵减少时,部分氨就会自动转化为铵,氨也就减少了。水草对铵的吸收可以降低氨的浓度,在水草茂盛的鱼缸中,氨的威胁也就非常小了,是根本控制氨的方法之一。
& && &4,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统,培养大量的硝化细菌(自营性细菌中去除氨的主力细菌),这种方法也是生态平衡体系中的一环,自营性细菌会直接吃氨,最终转化出无毒的硝酸盐。只要能培养住够多的消化细菌来转化氨,氨的浓度就能长期稳定的保持在非常底的安全浓度范围内,这也是在没有大量种植水草的鱼缸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一句话总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氨(按),氨是鱼的粪便,剩余饵料等有机物而来,氨有剧毒,铵无毒,它们会根据PH高低进行转化,可以通过换水,种植水草,培养硝化细菌进行去除。
第五篇,去除剧毒氨的过程--硝化作用
& & 在我们了解氨的危害后,首要任务就是去除掉有害的氨,而通过换水等短期方法不是长久之际,养龙的鱼友又以裸缸(不铺沙底,没有大量的水草)居多,所以培养自营性细菌就成了消除氨的主要手段,在自营性细菌中一种叫硝化细菌的菌种又承担了绝大部分转化氨的的职能。我们研究培养自营性细菌,其实就是要培养自营性细菌中的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使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在使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叫做硝化作用。
NH3+1/202----NH2OH
NH2OH+1/202----NOH+H2O
NOH+1/2O2—NO2+H+
从完整的硝化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结论
1,硝化作用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细菌进行的,他们配合紧密,才能使NO2不在水中积累,硝化细菌其实是泛指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最后在氧化成硝酸盐的细菌,所以硝化细菌又分两大菌种,亚硝酸菌和硝酸菌。
2,硝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氧,所以水质中的含氧量也决定反映效率。
3,反应中产生的酸(H+)会导致水的PH慢慢降低酸化。这里非常清楚的说明硝化系统健全的鱼缸,PH是会下降的,下降的多少取决于硝化作用的旺盛程度。
4,反映会放热,使水温上升。
& & 上图第一步亚硝酸菌会把氨吃掉产生亚硝酸盐。请注意亚硝酸盐对于鱼类有明显的毒性,不过没有氨的毒性大,亚硝酸盐的致死浓度为10-20PPM,而氨只需0.2-0.5PPM,所以亚硝酸盐的毒性远低于氨的毒性。不过这并不代表它的危险性低。低浓度的亚硝酸盐,会降低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容易使鱼类患上各种疾病,它常被视为是鱼类致病的根源。低浓度的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主要有:
1,使血液的携氧能力逐渐丧失。这是一种慢性中毒现象,它会破坏红血球,使血液携氧能力逐渐丧失,大约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5PPM左右,某些鱼类会发生这种现象。
2,使一些代谢器官功能下降。导致鱼类体力衰退,精神不佳,容易患病。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5PPM-2.0PPM就会发生,要根据鱼类对亚硝酸盐的抵抗能力而定。
3,亚硝酸盐的毒性会增强氨的毒性。举例来说对于一些鱼类的氨的致死毒性为0.5PPM,当水中同时含有亚硝酸盐时,可能氨的浓度在0.3或0.4PPM就可以杀死这种鱼类。
& & 不过一般的鱼缸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会特别高,因为亚硝酸菌繁殖的同时,硝酸菌也在繁殖硝酸菌会把亚硝酸盐吃掉,当两种硝化细菌达到平衡亚硝酸盐就会保持在非常底的浓度下。
& & 亚硝酸盐是一种非常不安定的化合物,他也可以在有氧的水中被氧化成硝酸盐,如果检查出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也可以通过加大水的溶氧量来进行转化。同时换水也是短期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句话总结:在没有水草(包括藻类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培养硝化细菌(分为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去除剧毒氨,其过程叫做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会消耗氧气,降低PH,最终产生硝酸盐。
化细菌是我们淡水养鱼去掉氨的关键,有很多鱼友也对他存在不少误解,比如硝化细菌可以让水变清澈这都是错误的。下面会分两篇来介绍硝化细菌,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特性,和硝化细菌在鱼缸中生存的环境。
第六篇,硝化细菌(1)-特性介绍
在自然界同执行硝化作用的硝化细菌共有两类:
第一类是亚硝酸菌,它能在有氧的条件下,以氨为食物,把氨转化成亚硝酸盐,从中得到能量。
第二类是硝酸菌,他能在类似的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 &&&所有硝化细菌族群都是喜欢充足氧气的细菌,它们能在鱼缸充足的氧气的环境中自生,不过硝化细菌生长速度慢,而且必须附着在固体上才能进行生长,进行硝化作用。鱼缸中的底沙,过滤器材,活石,都是硝化细菌落脚的地方。我们开始养鱼,当水中产生氨的适合,硝化细菌也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生长,附着在固态表面,以氨为食物,进行消化作用,把氨去除掉,最终产生排泄出硝酸盐。
& &&&在放大镜下大部分的硝化细菌都成杆状,同时均为单细胞细菌,在水中的硝化细菌都具有能游泳的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细胞的数倍意思,柔软纤细,可以规则波浪状伸缩运动,使菌体能在水中游动。但也有少数不具备活动性的品种只能生活在水底,直到死亡。
硝化细菌的附着性
& && &硝化细菌在水中,它们一直跑来跑去不停运动,而漂流中的硝化细菌是不能进行硝化作用的,必须等到硝化细菌附着在固体表面安定下拉后才进行,生活在水中的硝化细菌个个都是黏附固体表面的高手,只要它们附着在固体表面,马上就会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把自己给粘在固体表面上。随着硝化细菌繁衍,数量不断增加,一团一团硝化细菌彼此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层生物膜包在固体的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固体表面会形成一层绿至褐色的胶状粘膜,一般成为生物膜。并且生物膜厚度会慢慢增加,增加到一次厚度自行进行部分脱落。但如果环境受到干扰,突变,或是是食物缺少硝化细菌也会脱离进行游动寻找更好的栖息场所。
& && &在我们的鱼缸中都要有为培养硝化细菌提供固体,让他附着在表面,比如说活石,沙底,陶瓷环,细菌屋等生物滤材,表面积越大的滤材能生长更多的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
& && &硝化细菌是自营性细菌,所以硝化细菌像植物一样,主食是氨,同时也必须要吸收无机物营养物质,例如,铁,锰,磷,钾,钙,镁等无机离子,以用于代谢合成许多它生长所需的化合物。因此对于硝化细菌来说,它的反映生长和植物一样复杂。我们可以通过换水(自来水)来补偿这些物质。
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
& && &如果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对比,氨化细菌要比硝化细菌繁殖快的多,举例来说,一个氨化细菌繁殖周期评价约为22分钟,就是22分钟后1个变2个,然后在翻倍成4个更具科学家评估,在20个小时以后1个细菌可以便成109个。可见氨化细菌繁殖惊人的速度。而硝化细菌就逊色很多。
一个硝化细菌中的亚硝酸菌繁殖周期大约是24—36小时,也就是说20小时后硝化细菌还停留在1个细菌的状态,而硝酸菌繁殖周期更长平均要花掉60个小时才能增值1倍,这也是造成新缸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硝化细菌的休眠
& && &硝化细菌为了适应饥饿(缺少氨)带来的压力,硝化细菌中的亚硝酸菌会进行休眠,就是说在食物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做到暂时终止生理机能进行休眠,而这种休眠可以使亚硝酸菌延长大约两年的寿命。在氨的浓度足够的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亚硝酸菌才会苏醒。在这里提醒大家购买硝化细菌时候,根据硝化细菌的这个特点,如果是固体的硝化细菌,我推断是休眠中的硝化细菌,是不会马上见效的,推荐购买液体活菌
一句话总结:硝化细菌分为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两大类,硝化细菌必须附着在固体表面上才能进行生长繁殖,以氨为食物,它们的生长速度要比氨化细菌慢的多,如果缺少食物会休眠。
第七篇,硝化细菌(2)--生长环境
& && &硝化细菌也可能因为环境恶劣而死亡,例如,温度,PH突然发生变化,或是受到外来的攻击干扰,缺乏食物等等。
& && &硝化细菌受PH影响很大,硝化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碱度,所以PH稍偏碱7—8,有利于硝化细菌,7.5-8.2之间为最佳,高于9低于6都要避免。
& && &温度越高,可使硝化细菌的活性增加,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应为温度越高溶氧的饱和度就越低,所以一般建议鱼缸水体温度不要超过30度,不低于20度。
& && &当溶氧浓度底时,硝化细菌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在鱼缸中,细菌和鱼类都需要氧气,所以曝气,打氧一定要充足。至少要控制在2-3pmm范围内。
& && &氨和亚硝酸作为硝化细菌的食物也不可缺少,但对于硝化细菌来说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氨浓度高于10ppm,可能会对亚硝酸化产生抑制作用,高于0.1-1.0ppm对硝酸化产生抑制作用,亚硝酸浓度大于0.22-2.8ppm会抑制硝酸化作用。不过氨过高的情况基本不会在鱼缸中。如果发生,那缸内生物都不会存活。
& && &光对硝化细菌的会产生不良影响,从很多相关研究中显示,光对消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抑制的现象,尤其是紫外线对硝化细菌的伤害更大。光线越弱硝化细菌的活性就越强。因此硝化细菌在黑暗中的生长要比在光照中要高。有许多鱼友询问添加硝化细菌时候是否需要关灯,我的回答是没有必要关灯后在放硝化细菌,因为虽然硝化细菌有避光性,但它们主要是附着在固定上也就是我们的过滤器材上生长,加入的硝化细菌会随水流入到过滤器材上进行扎根,只要过滤器材不要有灯光照射就可以了。
& && &治疗鱼病的化学治疗剂,在加入鱼缸后,可能会使活在鱼缸内的细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化学治疗药剂的种类很多,也各有特性,如果选择不当,会遭受药害,损伤加大。不但鱼病不会得到治疗,反而杀死有益细菌,导致氨,亚硝酸盐堆积,更加重鱼只死亡步伐。所以用药要谨慎在谨慎。
& && &有机物是硝化细菌不能利用的物质,因此如果有机物污染达到硝化细菌无法忍受的程度,它们的生长就可能会受到抑制,也就影响消化作用的进行。根据这个特性在我们的生化过滤槽中,一定尽量不要太多粪便,饵料进入,尽量在物理过滤区把这些阻挡住,并且勤清洗。
一句话总结:硝化细菌会受到,温度,PH,溶氧,氨,亚硝酸盐,光,有机物以及化学药剂的影响,我们培养硝化细菌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04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0]&
楼上的够详细啊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
好详细 学习了 谢谢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1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 52&messageid=37
学习一下有帮助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2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直接上底滤的肯定出好水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汉鱼蹭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