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原理的原理?

上海庞驰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有限
类型:经销商
联系人:卿小姐
本网采购热线:7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上看到的,谢谢
主营产品:制氧机,呼吸机,护理床,轮椅车,雾化器,血压计,血氧仪,助听器,防褥疮垫,吸痰器,助行器等。
主营业务:中国
该商家其它产品
其它商家同类产品家用制氧机的原理是什么
温馨提示: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物质,呼吸新鲜的氧气有助于缓解压力,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家用制氧机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那么家用制氧机的原理是什么?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物质,呼吸新鲜的氧气有助于缓解压力,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家用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那么家用制氧机的原理是什么?
  家用制氧机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家用制氧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它们的原理分别是:
  1、电子制氧机
  目前在药店较常见.它的原理是采用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溶液中氧化及还原析出的工艺.因而不会象电解水制氧那样产生危险的氢气. 整机运行比较安静.但这类产品在搬运及使用的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倾斜及倒置.否则其溶液会流入输氧管中喷入鼻腔.对使用者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使用制氧过程容易产生其他的氧化物.制出的氧气含有化学物质.此类制氧方式耗电较大.据专家介绍.现在世界上最好的电子制氧机使用寿命也难以超过1000小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溶液具备合适的浓度.否则不能正常出氧.选择电子制氧机的顾客维护工作一定要做好!
  2、分子筛式制氧机
  是一种先进的气体分离技术.物理方法(PSA法)直接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即制即用,新鲜自然,最大制氧压力为0.2~0.3MPa(即2~3公斤),不存在高压易爆等危险。
  3、富氧膜制氧机
  这种制氧机采用膜制氧方式,通过膜对空气中氮分子的过滤,达到出口氧气30%的浓度,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小等优点。但是采用这种制氧方式的机子产生的是30%浓度的氧,略高于正常空气氧浓度,更为适宜长期的氧疗保健,而不能用于严重缺氧状态下的急救。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关注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婆婆在家里每天都会念叨的话,我知道,...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
读者关注的疾病
医疗器械销售排行榜
医疗器械关注较高商品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制氧机的原理
制氧机的原理
氧机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氧一般是通过此物理方法得到的,大型空气分离设备一般设计的较高为的是能让氧\氮等气体能在爬升与下降的过程中充分置换温度,得以精馏. 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
其他回答 (2)
制氧机叻原理是:用一种技术把空气中叻氧气全部分离出来,然后又通过一种技术把氧气全部弄到制 氧头!最后,就有咯制氧机叻诞生!
大型空气分离设备一般设计的较高为的是能让氧\氮等气体能在爬升与下降的过程中充分置换温度,得以精馏。
家用制氧机中,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
我们常说的“制氧机”英文表述为“ Oxygen concentrator ”意思是氧气收集器。按原理市面上常见两种氧气收集器第一种是用分子筛产氧,第二种是使用“附氧膜”又称“富氧膜”产氧。
首先应用“富氧膜”的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开发了一项高流量富氧膜的批量生产技术,研制了4种类型不同流量的膜装置,从1986年1月起开始销售该装置。其首先并非应用于制氧机而是富氧空调,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某公司也希望生产富氧空调引进了富氧膜技术,但由于空气中氧扩散的速度根本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快,富氧空调一直只是一种噱头,未见实效。日本人好美容,后来松下针对美容市场开发一台浓度30%流量3升的富氧膜制氧机,投放市场而且受到日本女生欢迎,销量很好。随着小型分子筛技术进步,富氧膜制氧机轻便的优势渐渐消失,虽然松下公司在2008年开始逐步停止了富氧膜制氧机的生产,但松下公司从来未有把富氧膜制氧机用于医疗或保健领域。
第一台“分子筛”PSA制氧机,最早是德国德林公司制造的,距今快100年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小型分子筛制氧机开始进入家庭氧疗领域,那时的机器比现在大部分国产的机器还笨重5升机器差不多要50公斤。和中国不一样,国外(包括美国和印度)做家庭氧疗都用5升机器,原因很简单5升每分钟,5升纯氧吸入到肺部时被扩散混和剩下约41%,(我们知道潜水用氧是50%)这是可以长期适合肺泡交换氧的纯度,肺泡浸润在50%及0.06Mpa以下的氧环境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50%的肺氧环境是最为有效的体内氧交换环境而又不会发生氧中毒。(一般低流量或低浓度的氧吸入到肺部已经被被扩散混和到和空气相差无几,这和吸空气是分别不大的)。吸氧压力长期过大会损害肺泡,国外严格控制吸氧压力不能超过0.06Mpa 。
目前大部分医疗用制氧机采用了PSA(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技术,它是基于吸引剂(沸石分子筛)对空气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氮的分离。当空气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床层时,氮气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由于吸附剂具有其吸附量随压力变化的特性,改变其压力,可使吸附交替进行吸附与解吸操作。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制氧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