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行光会聚法测量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焦距时若在光屏上出现的是椭圆形的光斑原因

科目:初中物理
(2013?德城区二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所成的像与光屏上像的性质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穿衣镜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他来回调整蜡烛和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B,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A,成虚像的是图C.实验时有只飞蛾突然飞到凸透镜上把镜片挡住了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完整(填“完整”或“不完整”).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08?房山区二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东风同学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如图所示.而实验室只有两种规格的凸透镜:甲:直径18cm,焦距35cm;乙:直径4cm,焦距10cm.为了较好地探究凸透成像规律,你认为他应该选用乙透镜(选填“甲”或“乙”).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B.6&cmC.8&cmD.12&cm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实验中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或“下”)调整.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她找出两个可能的原因:①;②.(3)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60cm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放大”、“缩小”或“等大”);(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光屏上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实验中小芳将一块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此时&(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选填“亮”或“暗”)了.&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科目:初中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1所示.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如图2所示的位置,则在透镜的右侧(填:“左”或“右”)可以看到一个烛焰倒立的、放大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若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了9cm,同时像变为倒立(填:“正”、“倒”)、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填:“虚”、“实”)像.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若将蜡烛放在a处,将会成倒立、缩小、实像.若将蜡烛放在b处,将会成倒立、等大、实像.若将蜡烛放在c处,将会成倒立、放大、实像.若将蜡烛放在d处,将会成正立、放大、虚像.(2)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a点处,照相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3)先组装器材,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在未知焦距情况下,要粗测焦距,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使它的中心和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实像.(4)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的像将会变暗.(5)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6)如果他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7)小华看到装满清水的透明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如图2),就想探究它是否具有凸透镜的特点.请你帮他想出一个验证的方法.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李明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和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和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实验中,他们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一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左侧22cm处,则通过透镜可以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3)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物距在10cm<u<20cm之间取不同数值时,虽然都成放大的像,但像的大小并不相同.于是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探究过程如下:(A)他们提出“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课题.(B)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C)他们作如下设计: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选用市售圣诞音乐贺卡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作为物体,物距从11cm开始,每隔1cm选取一数据记录点.(D)量出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高度(即物体的大小).(E)实验中,分别取物距为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在光屏上出现红色发光二极管最清晰的像时,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相应数据.(F)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认识到物理学中用“线放大率”来表示物体成像时的放大倍数.“线放大率”定义为“像的高度(用字母L表示)与物体的高度(用字H母表示)的比值”.(G)算出所记录数据中不同物距时的像的“放大率”,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完成下列问题:①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与上述过程中(A)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与上述过程中(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②根据(F)步骤中对“线放大率”的定义,写出“线放大率”公式的数学表达式.“线放大率”用字母M表示,则M=.③请你帮李明小组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某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
如图所示,某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以将蜡烛放在&&&&&&&点,继续将该蜡烛逐渐靠近透镜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是&&&&&&&&&&&&。(逐渐变大/逐渐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在实验中,蜡烛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渐渐&&&&&&&&&&&(向上移动/向下移动/不移动),忽然有风将烛焰吹向左边,则屏上的像会&&&&&&&&&&(向左/向后/不动)。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0cm,A,先变大后边小,向上移动,向右1、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f=10cm.2、当物体放在A点时,U=25cm,U>2f,凸透镜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B点时,U=15cm,2f>U>f,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C点时,U=5cm,U<f,凸透镜能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成虚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4、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熟记规律的内容,能做到举一反三.故答案为:10cm,A,先变大后边小,向上移动,向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某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主要考查你对&&透镜及其分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透镜及其分类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某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118743318839238639896539310541299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5),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①请画出“u-v图象.
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2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凸透镜焦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