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弹性水力学公式基本公式的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
>>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单元法
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单元法
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精品教材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立刻节省:&6.00
所属分类:
基础化学-第三版
高等数学-上册-第六版..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
线性代数专题分析与解..
线性代数重点 难点 考..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CAD/CAM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图解金工实训
机电传动控制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
机床数控技术
机电液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控制基础实验
液压与气压综合实验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
& 工程制图习题集
&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基础(含力学)
&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 工程实践
& 工程材料及应用
& 工业机器人
& 现代设计方法
& 数控技术及装备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 机械基础实验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
&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
& *资深教师编写,权威专家主审
& *适合普通本科院校教学需要,理论够用为度
& *切合用人单位需要,强化主动工程实践
& *紧扣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现教学改革方向
& *探索案例式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学习
& 开发配套电子出版物,提供全面增值服务
&&& 本书是为&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课程编写的教材。简明而系统地讲述弹性
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应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打
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编写过程中,尽量将弹性力学基础部分写得通俗易懂,对重点
方程给出详细的背景介绍,在有限元部分的ANSYS应用中,通过给出求解实例的
具体操作步骤,使解题非常形象化,便于学生应用有限元软件&有据&可查,能够按
步骤完成求解过程。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新颖性、启发性。
&&&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在新年伊始,春节伊始,&十一
五规划&伊始,来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精品教材&这套丛书写这个
&序&,我感到很有意义。
&&&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的
发展,毛入学率由低于10%达到了高于20%,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
跨入了大众化教育。显然,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而更新,教育质量
观也必须与时俱进而改变,从而教育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而多样化。
&&& 以国家需求与社会发展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是今后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前几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机
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高校机械专业提出了机械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的多样化原则,各有关高校的机械专业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国
家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办学途径,有的已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有
的正在考虑深刻变革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已呈现百花齐放、各
得其所的繁荣局面。精英教育时代规划教材、一致模式、雷同要求的
一统天下的局面,显然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形势的发展。事实上,多
年来,已有许多普通院校采用规划教材,就十分勉强,而又苦于无合
适教材可用。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学为
本;教学大计,教材为本。&有好的教材,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鉴
可借,有道可走。师资、设备、资料(首先是教材)是高校的三大教学
基本建设。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材不在厚薄,内
容不在深浅,能切合学生培养目标,能抓住学生应掌握的要言,能做
到彼此呼应、相互配套,就行,此即教材要精、课程要精,能精则名、能
精则灵、能精则行。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主动邀请了一大批专家,联合了全国几十
个应用型机械专业,在全国高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保证了当前形势下机械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交流了各校的教
改经验与教材建设计划,确定了一批面向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学科精
品课程的教材编写计划。特别要提出的,教育质量观、教材质量观必
须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更新。大众化、多样化决不是降低质量,而是
要面向、适应与满足人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面向、符合、激活学生个
性与能力的多样化特点。&和而不同&,才能生动活泼地繁荣与发展。
脱离市场实际的、脱离学生实际的一刀切的质量不仅不是&万应灵
丹&,而是&千篇一律&的桎梏。正因为如此,为了真正确保高等教育
大众化时代的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对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
估,各高校正在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
也因为如此,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机
械学科的精品教材,可谓正得其时。
&&& 我感谢参与这批精品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我感谢出版这批精品
教材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有关同志!我感谢关心、支持与帮助
这批精品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单位与同志们!我深信编写者与出版者
一定会同使用者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高教材的水
&&& 特为之序。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
&&& 2006.1
&&& 目前,有限单元法已经在航空、造船、机械、冶金、建筑等工程部门广泛应用,并取得显
著效果,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计算方法。现在各行各业都已经拥有
了一定数量的商业有限单元法程序。如何使这些程序为更多的人掌握和应用,极大限度
地发挥和应用这些程序解决工程问题,是教学上必须考虑的。同时,高等学校的工科本科
生和研究生选修有限单元法的人数逐年增加,对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机械类专业的本
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学习有限单元法主要是为了应用。但有限单元法商业程序不是一个
&傻瓜&类的应用程序,它是基于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用有限单元法求解结构的应力、
应变问题就是基于弹性力学的知识建立起来的,对弹性力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
关系到有限单元法程序应用的效果。所以,本书在介绍有限单元法之前,先介绍弹性力学
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读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本书分3篇共11章:第1篇介绍弹性力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第2篇介绍有限单元法
理论;第3篇介绍ANSYS有限元软件的应用。考虑到本门课程是一门较难学的技术基
础课,在编写本书时,在内容和编排上做了以下考虑。
&&& (1)在第1篇弹性力学基础中,不要求学生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解答,而是侧重对弹
性力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便为学习有限单元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 (2)在第2篇有限单元法理论中,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讲述了杆系结构、平面问题
和空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这一部分内容相当第1篇和第3篇内容的衔接和过渡。
&&& (3)在第3篇ANSYS应用方面,主要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商业软件ANSYS,给出
其在解决弹性力学和机械强度和变形方面的分析计算过程。
&&& 本书力求把弹性力学和有限单元法的知识介绍得更形象和透彻些,所以,在编写本书
时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容易阅读的形式下给出数学物理基础概念,写作力求深入浅出,尽量用浅显易
懂的物理概念来讲解,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如在讲弹性力学时,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讲一
些在弹性力学发展过程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学者,使学生尽量地认识并了解他们。
&&& (2)在介绍有限单元法应用时,给出了一些典型问题的求解过程,学生在开始应用有
限单元法时,可按照书上的步骤进行,以便打下一定的基础。完成上述教学要求一般需要
50学时左右。
&&& 本书第1篇由任学平编写,第2篇和第3篇由高耀东编写,全书由任学平修改定稿。
在编写过程中,周建刚负责部分文字录入,马文生负责部分图形的绘制。
&&&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支持,特此表示感谢。
&&& 相信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有实际应用方面的参考价值,希望读者朋友阅读本
书后有所收获。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 我的邮箱:.com.cn
&&& 任学平高耀东
&&& 2007年6月
&&& 于内蒙古科技大学
&&& 第l篇& 弹性力学基础
第1章弹性力学内容、基本假定及基本方法&&&&&&&&&&&&&&&&(3)
& 1.1弹性力学内容&&&&&&&&&&&&&&&&&&&&&&&&&&(3)
& 1.2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5)
& 1.3弹性力学的基本方法&&&&&&&&&&&&&&&&&&&&&&&(6)
& 1.4学习弹性力学的目的&&&&&&&&&&&&&&&&&&&&&&&(6)
& 1.5弹性力学的发展史&&&&&&&&&&&&&&&&&&&&&&&&(7)
& 习题一&&&&&&&&&&&&&&&&&&&&&&&&&&&&&&&&&&(8)
第2章应力分析与平衡方程&&&&&&&&&&&&&&&&&&&&&&&(9)
& 2.1一点的应力状态、应力张量&&&&&&&&&&&&&&&&&&&&&(9)
&&& 2.1.1& 内力和应力及应力张量&&&&&&&&&&&&&&&&&&&&&&(9)
&&& 2.1.2斜面上的应力&&&&&&&&&&&&&&&&&&&&&&&&(11)
& 2.2& 主应力与主剪应力、应力张量不变量&&&&&&&&&&&&&&&&(13)
& 2.3八面体应力、应力强度&&&&&&&&&&&&&&&&&&&&&&(14)
& 2.4应力球张量和应力偏张量&&&&&&&&&&&&&&&&&&&&&(16)
& 2.5平衡方程&&应力与外力的关系&&&&&&&&&&&&&&&&&&(17)
& 习题二&&&&&&&&&&&&&&&&&&&&&&&&&&&&&&&(21)
第3章应变分析与几何方程&&&&&&&&&&&&&&&&&&&&&&(22)
& 3.1位移和位移分量&&&&&&&&&&&&&&&&&&&&&&&&&(22)
& 3.2一点的应变状态、应变张量&&&&&&&&&&&&&&&&&&&&(24)
& 3.3主应变、应变张量的不变量&&&&&&&&&&&&&&&&&&&&(25)
& 3.4八面体剪应变、应变强度&&&&&&&&&&&&&&&&&&&&&(27)
& 3.5应变球张量和应变偏张量&&&&&&&&&&&&&&&&&&&&&(28)
& 3.6几何方程&&应变与位秽的关系&&&&&&&&&&&&&&&&&&(28)
习题三&&&&&&&&&&&&&&&&&&&&&&&&&&&&&&&(32)
第4章应力与应变关系&&物理方程&&&&&&&&&&&&&&&&&&(33)
& 4.1一维应力与应变关系&&&&&&&&&&&&&&&&&&&&&&&(33)
& 4.2广义胡克定律&&&&&&&&&&&&&&&&&&&&&&&&&&(37)
& 习题四&&&&&&&&&&&&&&&&&&&&&&&&&&&&&&&(4 O)
第5章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42)
& 5.1弹性力学问题的分类&&&&&&&&&&&&&&&&&&&&&&&(42)
& 5.2各类问题的基本方程及基本未知量&&&&&&&&&&&&&&&&&(43)
&&& 5.2.1平面问题&&&&&&&&&&&&&&&&&&&&&&&&&&(44)
&&& 5.2.2空间问题&&&&&&&&&&&&&&&&&&&&&&&&&&(46)
& 5.3弹性力学的解题方法&&&&&&&&&&&&&&&&&&&&&&&(49)
&&& 5.3.1弹性力学的一些普遍原理&&&&&&&&&&&&&&&&&&&(49)
&&& 5.3.2弹性力学的主要解法&&&&&&&&&&&&&&&&&&&&&(51)
&&& 5.3.3位移法、应力法及其他解题方法&&&&&&&&&&&&&&&&(51)
& 习题五&&&&&&&&&&&&&&&&&&&&&&&&&&&&&&&(56)
&&& 第2篇& 有限单元法理论
第6章有限单元法概述& &&&&&&&&&&&&&&&&&&&&&&&(59)
& 6.1& 引言&&&&&&&&&&&&&&&&&&&&&&&&&&&&&&(59)
& 6.2有限单元分析与加权余量法&&&&&&&&&&&&&&&&&&&&(61)
&&& 6.2.1微分方程组的等效积分&&&&&&&&&&&&&&&&&&&&(61)
&&& 6.2.2加权余量法&&&&&&&&&&&&&&&&&&&&&&&&&(61)
&&& 6.2.3伽辽金法&&&&&&&&&&&&&&&&&&&&&&&&&&(62)
& 6.3有限单元分析与变分原理&&&&&&&&&&&&&&&&&&&&&(63)
&&& 6.3.1泛函和变分&&&&&&&&&&&&&&&&&&&&&&j&&&&(63)
&&& 6.3.2变分原理&&&&&&&&&&&&&&&&&&&&&&&&&&(63)
&&& 6.3.3能量变分原理&&&&&&&&&&&&&&&&&&&&&&&&(64)
& 6.4有限单元法解题实例&&&&&&&&&&&&&&&&&&&&&&&(65)
& 习题六&&&&&&&&&&&&&&&&&&&&&&&&&7&&&&&(67)
第7章杆系结构的有限单元法& &&&&&&&&&&&&&&&&&&&&(68)
& 7.1桁架结构&&&&&&&&&&&&&&&&&&&&&&&&&&&&(68)
&&& 7.1.1单元刚度矩阵&&&&&&&&&&&&&&&&&&&&&&&&(68)
&&& 7.1.2结构总体刚度方程&&&&&&&&&&&&&&&&&&&&&&(71)
& 7.2直梁&&&&&&&&&&&&&&&&&&&&&&&&&&&&&&(73)
&&& 7.2.1单元刚度矩阵&&&&&&&&&&&&&&&&&&&&&&&&(73)
&&& 7.2.2结构总体刚度方程&&&&&&&&&&&&&&&&&&&&&&(75)
& 习题七&&&&&&&&&&&&&&&&&&&&&&&&&&&&&&&(76)
第8章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78)
& 8.1两类平面问题&&&&&&&&&&&&&&&&&&&&&&&&&&(78)
&&& 8.1.1平面应力问题&&&&&&&&&&&&&&&&&&&&&&&&(78)
&&& 8.1.2平面应变问题&&&&&&&&&&&&&&&&&&&&&&&&(79)
& 8.2结构离散化&&&&&&&&&&&&&&&&&&&&&&&&&&&(80)
&&& 8.2.1结构离散化时应注意的问题&&&&&&&&&&&&&&&&&&(80)
&&& 8.2.2结构离散化的技巧&&&&&&&&&&&&&&&&&&&&&&(81)
& 8.3位移函数&&&&&&&&&&&&&&&&&&&&&&&&&&&&(82)
&&& 8.3.1位移函数的一般形式&&&&&&&&&&&&&&&&&&&&&(83)
&&& 8.3.2 3节点三角形单元的位移函数&&&&&&&&&&&&&&&&&(83)
&&& 8.3.3形函数及其性质&&&&&&&&&&&&&&&&&&&&&&&&(85)
&&& 8.3.4位移函数与解的收敛性&&&&&&&&&&&&&&&&&&&&(86)
& 8.4单元刚度矩阵&&&&&&&&&&&&&&&&&&&&&&&&&&(87)
&&& 8.4.1 3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87)
&&& 8.4.2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9 0)
& 8.5载荷移置&&&&&&&&&&&&&&&&&&&&&&&&&&&&(91)
&&& 8.5.1载荷移置的普遍公式法&&&&&&&&&&&&&&&&&&&&(91)
&&& 8.5.2直接法&&&&&&&&&&&&&&&&&&&&&&&&&&&(92)
& 8.6结构总体刚度方程&&&&&&&&&&&&&&&&&&&&&&&&(93)
&&& 8.6.1结构总体刚度方程的建立&&&&&&&&&&&&&&&&&&&(93)
&&& 8.6.2形成结构总体刚度矩阵的方法&&&&&&&&&&&&&&&&&(95)
&&& 8.6.3结构总体刚度矩阵的性质&&&&&&&&&&&&&&&&&&&(96)
& 8.7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98)
&&& 8.7.1降阶法&&&&&&&&&&&&&&&&&&&&&&&&&&&(99)
&&& 8.7.2对角元置1法&&&&&&&&&&&&&&&&&&&&&&&&(99)
&& 8.7.3对角元乘大数法&&&&&&&&&&&&&&&&&&&&&&(101)
&&& 8.7.4斜边界位移条件的处理&&&&&&&&&&&&&&&&&&&(101)
& 8.8应力计算&&&&&&&&&&&&&&&&&&&&&&&&&&&(103)
&&& 8.8.1单元应力及应变的计算&&&&&&&&&&&&&&&&&&&(103)
&&& 8.8.2主应力和主方向&&&&&&&&&&&&&&&&&&&&&&(104)
&&& 8.8.3节点的应力&&&&&&&&&&&&&&&&&&&&&&&&(104)
& 8.9解题示例&&&&&&&&&&&&&&&&&&&&&&&&&&&(105)
&&& 8.9.1结构离散化&&&&&&&&&&&&&&&&&&&&&&&&(105)
&&& 8.9.2计算单元刚度矩阵&&&&&&&&&&&&&&&&&&&&&(106)
&&& 8.9.3建立结构总体刚度矩阵&&&&&&&&&&&&&&&&&&&(107)
&&& 8.9.4建立结构节点载荷列阵&&&&&&&&&&&&&&&&&&&(108)
&&& 8.9.5建立结构总体刚度方程&&&&&&&&&&&&&&&&&&&(108)
&&& 8.9.6引入位移边界条件,求解结构总体刚度方程&&&&&&&&&&&(108)
&&& 8.9.7计算单元应力&&&&&&&&&&&&&&&&&&&&&&&(109)
& 8.10公式推广&&&&&&&&&&&&&&&&&&&&&&&&&&&(109)
& 习题八&&&&&&&&&&&&&&&&&&&&&&&&&&&&&&&(110)
第9章& 空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112)
& 9.1三维应力状态&&&&&&&&&&&&&&&&&&&&&&&&&(112)
& 9.2空间问题的简单四面体单元&&&&&&&&&&&&&&&&&&&(113)
&&& 9.2.1位移函数&&&&&&&&&&&&&&&&&&&&&&&&&(113)
&&& 9.2.2单元刚度矩阵&&&&&&&&&&&&&&&&&&&&&&&(115)
&&& 9.2.3载荷移置&&&&&&&&&&&&&&&&&&&&&&&&&(116)
&&& 9.2.4结构总体刚度方程&&&&&&&&&&&&&&&&&&&&&(117)
& 9.3轴对称问题的简单三角形单元&&&&&&&&&&&&&&&&&&(117)
&&& 9.3.1概述&&&&&&&&&&&&&&&&&&&&&&&一&&&&(117)
&&& 9.3.2形状函数&&&&&&&&&&&&&&&&&&&&&&&&&(118)
&&& 9.3.3单元的应变和应力&&&&&&&&&&&&&&&&&&&&&(119)
&&& 9.3.4单元刚度矩阵&&&&&&&&&&&&&&&&&&&&&&&(119)
&&& 9.3.5载荷移置&&&&&&&&&&&&&&&&&&&&&&&&&(120)
&&& 9.3.6结构总体刚度方程&&&&&&&&&&&&&&&&&&&&&(121)
& 习题九&&&&&&&&&&&&&&&&&&&&&&&&&&&&&&&(121)
&&& 第3篇& ANSYS有限元软件的应用
第10章有限元软件ANSYS&&&&&&&&&&&&&&&&&&&&&(125)
& 10.1 ANSYS软件简介&&&&&&&&&&&&&&&&&&&&&&&(125)
&&& 10.1.1 ANSYS的功能&&&&&&&&&&&&&&&&&&&&&&(125)
&&& 10.1.2 ANSYS特点&&&&&&&&&&&&&&&&&&&&&&&(126)
&&& 10.1.3 ANSYS软件的结构&&&&&&&&&&&&&&&&&&&&(126)
10.2 ANSYS软件的使用&&&&&&&&&&&&&&&&&&&&&&(128)
&&& 10.2.1典型的ANSYS分析过程&&&&&&&&&&&&&&&&&&(128)
&&& 10.2.2命令输入方法&&&&&&&&&&&&&&&&&&&&&&&(129)
&&& 10.2.3启动图形用户界面&&&&&&&&&&&&&&&&&&&&&(130)
&&& 10.2.4图形用户界面&&&&&&&&&&&&&&&&&&&&&&&(130)
&&& 10.2.5对话框及其组成控件&&&&&&&&&&&&&&&&&&&&(131)
& 10.3 ANSYS的菜单系统&&&&&&&&&&&&&&&&&&&&&&(134)
& 10.3.1通用菜单&&&&&&&&&&&&&&&&&&&&&&&&&(134)
& 10.3.2主菜单&&&&&&&&&&&&&&&&&&&&&&&&&&&&(135)
& 10.3.3选择实体命令&&&&&&&&&&&&&&&&&&&&&&&(137)
& 习题十&&&&&&&&&&&&&&&&&&&&&&&&&&&&&&&(140)
第ll章ANSYS求解例题&&&&&&&&&&&&&&&&&&&&&&(142)
& 11.1杆系结构的求解实例&&悬臂梁&&&&&&&&&&&&&&&&&(142)
&&& 11.1.1问题描述及解析&&&&&&&&&&&&&&&&&&&&&&(142)
&&& 11.1.2分析步骤&&&&&&&&&&&&&&&&&&&&&&&&&(142)
&&& 11.1.3命令流&&&&&&&&&&&&&&&&&&&&&&&&&&(146)
& 11.2杆系结构的求解实例&&平面桁架&&&&&&&&&&&&&&&&(147)
&&& 11.2.1问题描述及解析&&&&&&&&&&&&&&&&&&&&&&(147)
&&& 11.2.2分析步骤&&&&&&&&&&&&&&&&&&&&&&&&&(147)
&&& 11.2.3命令流&&&&&&&&&&&&&&&&&&&&&&&&&&(150)
& 11.3平面问题的求解实例&&受拉薄板问题&&&&&&&&&&&&&&(151)
&&& 11.3.1& 问题描述和解析&&&&&&&&&&&&&&&&&&&&&&(152)
&&& 11.3.2分析步骤&&&&&&&&&&&&&&&&&&&&&&&&&(152)
&&& 11.3.3命令流&&&&&&&&&&&&&&&&&&&&&&&&&&(157)
&11.4静力学问题的求解实例一一扳手的受力分析&&&&&&&&&&&&(159)
&&& 11.4.1扳手尺寸和形状&&&&&&&&&&&&&&&&&&&&&&(159)
&&& 11.4.2分析步骤&&&&&&&&&&&&&&&&&&&&&&&&&(159)
&&& 11.4.3命令流&&&&&&&&&&&&&&&&&&&&&&&&&&(165)
& 11.5模态分析实例&&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167)
&&& 11.5.1问题描述及解析&&&&&&&&&&&&&&&&&&&&&&(167)
&&& 11.5.2分析步骤&&&&&&&&&&&&&&&&&&&&&&&&&(167)
&&& 11.5.3命令流&&&&&&&&&&&&&&&&&&&&&&&&&&(171)
& 11.6模型创建技巧实例&&液体容器倾翻特性的研究&&&&&&&&&&(172)
&&& 11.6.1问题描述&&&&&&&&&&&&&&&&&&&&&&&&&(172)
&&& 11.6.2分析步骤&&&&&&&&&&&&&&&&&&&&&&&&&(173)
&&& 11.6.3命令流&&&&&&&&&&&&&&&&&&&&&&&&&&(178)
& 11.7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实例&&曲柄摇杆机构&&&&&&&&&&&&&(180)
&&& 11.7.1& 问题描述及解析&&&&&&&&&&&&&&&&&&&&&&(180)
&&& 11.7.2分析步骤&&&&&&&&&&&&&&&&&&&&&&&&&(180)
&&& 11.7.3命令流&&&&&&&&&&&&&&&&&&&&&&&&&&(19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93)
参考文献&&&&&&&&&&&&&&&&&&&&&&&&&&&&&&&(197)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弹性力学_第6章_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50页免费30页免费19页免费56页免费16页免费 57页免费54页1下载券139页1下载券150页1下载券
弹性力学_第6章_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5.6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弹性力学理论概要与典型题解》 (王光钦) _百度阅读
简介:《弹性力学理论概要与典型题解》在阐述弹性力学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和泛函极值问题的基础上,分章节对各类常见典型问题进行了求解。其实,基本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弹性力学问题,而典型问题的编列常常又离不开经典的弹性理论内容。还有,...
暂无,预订后到货会第一时间告知!
高品质图书 正版图书,只为给你最好的体验
免费下载 电子书可免费试读,下载到手机
帮您决策 百度大数据告诉您,什么书值得读和买
编辑推荐 《弹性力学理论概要与典型题解》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弹性力学研究的对象、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平衡(运动)微分方程
斜面应力公式
应力边界条件
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应力张量
位移、应变及其相互关系
应变分量的坐标变换应变张量
广义Hooke定律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平衡微分方程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几何方程
圆柱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中的物理方程
4弹性力学问题的一般提法及求解方法
弹性力学问题的一般提法
位移法Navier-Lam6方程
Beltrami―Michell方程应力解法
应力函数及用应力函数表示的相容方程
弹性力学中的一般定理
弹性力学问题解的唯一性定理
圣维南原理
变形体虚功原理
功的互等定理
弹性力学的位移通解及其应用
位移矢量的Stokes分解
Lamg位移势
Boussinesq-Galerkin位移通解
Neuber-Papkovich位移通解
布希涅斯克问题解的应用
应力张量与应变张量的性质及应力.应变关系
主应力应力张量不变量
最大剪应力
相对位移张量物体内无限邻近两点位置的变化
物体内任一点的形变主应变与应变张量不变量
字数 26万字
页数 366页
综合评分: 8.0分
定价:¥39.50
<img class="photo-holder" src="">
<div class="cnt-wrap max-width">
<span class="author-name single-line" style="margin-bottom:0;">
帮助平台入驻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七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标系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8页免费186页免费97页2下载券8页&#165;3.0015页免费 105页4下载券23页免费20页1下载券18页2下载券27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页免费10页免费15页免费13页免费17页免费
弹塑性力学讲义 第七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标系解答|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6页2下载券4页免费2页免费6页&#165;3.007页&#165;3.00 3页&#165;2.002页免费3页免费6页7下载券18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1下载券61页免费25页免费6页免费60页免费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力学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