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重无上全方位有用没?

您当前的位置:
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 上大学还有用吗?
  大学年年扩招,学费不断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读书无用论也在不断滋长。面临高三冲刺的同学们,或多或少也受到影响。根据《高考金刊》的读者调查,有60%的同学对未来感觉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不知道如何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记者本期采访了许多高中在校生、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已经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士。就他们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如何理性地选择大学,如何看待所学专业,你的人生遥控器上,接下来该按哪个按钮。
  上大学真的没用吗?
  &知识改变命运&曾是我们笃信的一句励志名言,确实,在这一理念的召唤下,很多人成才,以自己掌握的知识找到了价值含量高的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校规模与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奋斗了多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甚至是更高的学历与学位,到头来却落得&毕业等于失业&的无奈境地。基于此,很多同学、家长开始对大学或者知识能否脱贫,能否改变命运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些家长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难道上大学已不再有用了吗?
  读大学到底有没有用呢?我们认为,读大学还是有用的。其实,评判读书是否有用,收入不是唯一的杠杆。不能因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就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一方面,如果单纯从金钱或收入来考量读书是否有用,这是对读书、读大学的一种狭隘理解。读书、考大学,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工由于拥有一技之长,且有工作经验,其收入相对来说高一点十分正常,再说不少农民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也大,为何就不能有高收入呢?
  此外,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收入低,应该综合分析原因,比如学非所用,或者说没有学到知识,师生共同&混课堂&。日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66.7%的人感觉当下大学生不认真上课情况普遍。试问,这样的老师,能教出有价值的东西吗?这样的学生,能学到真知吗?一旦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胜任工作?再加上大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难怪用人单位常常埋怨当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
  读书,读大学,当然要考虑就业、考虑收入,但还应该看到,不能从过于功利的角度看待读书和读大学。西汉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虽然此处的读书是狭义的读&书&,但毋庸讳言,读书确实具有神奇的效力,它带给人们的丰盈思想确实难以尽述。
  再说,对于贫寒子弟来说,读书、读大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捷径&。也许在今天,上大学没有数十年前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不读书更可怕,一个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人与一个没有上大学的人相比,其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有这样一句话:&除了知识,你的其他任何东西,包括金钱、房子、车子甚至爱人等都会被别人非法剥夺或占有,唯有知识才不会被别人夺走,只有自己努力获得的知识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因为每一个人获取知识的程度都有差别,有的知识你有,而其他人没有;有的知识你没有,而其他人有。总而言之,我们要利用好现在的宝贵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抵制某些偏激言论的蛊惑,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去努力,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的营养(即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势,积累竞争的资本。
   大学并非无用,只有不愿努力的学生才无用。
    温馨提示
    高考临近,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和复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同学感觉自己没有明显进步,觉得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心里产生焦虑,容易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产生弃学的念头。其实,这是高三复习期的正常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期&。同学们只要树立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就能够成功克服它。另外还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学,因此就自暴自弃。据统计,2010年,全国不少省市的高考统招录取率达到创纪录的80%,因此,只要你不放弃,坚持参加完高考,基本上都有希望上大学。而不管是考上重本还是高职院校,只要你在大学里面努力学习知识、技能,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毕业后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专业,不等于就业
  在&知识改变命运&大学、专业决定人生&这种直线思维的影响下,面对专业选择,考生、家长往往会犯难、焦虑。&走出学校就找到一份好工作&,相信每个学生、家长对此都喜闻乐见。然而,每年好专业的毕业生中,能遇到这种情况的毕竟是少数。那么,在那些曾经把专业等于就业,把就业等于前途的人看来,专业在此时俨然成了他们懊恼、沮丧的原因,成了阻碍他们成功的枷锁。对此,笔者想提醒大家,尽管专业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不能让它束缚了你的人生。
  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现在文科生的就业明明就比理科生差,专业有冷热之分,好多专业、行业都日趋饱和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我们没法去改变的。圣雄甘地有这样一句名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自己。而且可以说,走向成功最关键的正是自己。
   人物1: 丁子建,外交部公务员
  丁子建一共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二次考的分数非常理想,他填报了厦门大学的历史系。尽管厦大的历史系也非常优秀,但之前家人都劝他改成新闻或者法学、中文这些更热门的专业。不过,他坚持了。
  入学后,历史学的课堂的确有些枯燥。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是继续努力地学习。历史学的学习经常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并且对资料要精确、深刻地掌握。一次一次的论文、课题研究做下来,还不提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光是所读的书,涉及的知识广度就比大多数专业的学生丰富。
  毕业后的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外交部正在招公务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报考,最终通过考试,进入外交部工作。关于&裸考&通过的秘诀,他说了一句:&对于经常写论文、查资料的我来说,考申论就像浮云。&
  人物2: 王宝,房地产公司设计部组长
  王宝毕业于天津大学2004级环境工程专业,进入大学之前他特意冲国外环境专业就业火热去的。进入大学后,听到学长们分享经验,才发现国内环境专业的就业尚未形成市场。不过,他并没有因此疏于学习。大学几年,进学生会、组织活动、参加科技比赛、拿奖学金,该做的事他一点没闲着。
  一般来说,他们环境工程的本科生大多是选择读研或者出国深造,学有所成之后再进研究所工作。王宝虽然没有打消过读研的念头,但他在学习期间有意将精力花在了民居、住宅而非水污染治理(这也是国内环境工程比较流行的方向)上。
  王宝毕业那年,一家房地产公司到天津大学开招聘会,本来招聘的没有环境工程这个专业,但他还是大胆投了一份简历。没想到对方看中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开朗的性格以及团队协作、组织能力,很快就签下了他。毕业之后,王宝正式加入那家公司。9个月后,公司派给他一项比较重要的工程监督任务。他告诉记者,接下那个任务的时间内,担心、劳累、紧张甚至抓狂的滋味他都尝过了,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迅速成熟、成长起来。
  从丁子建和王宝的事例可以看到,自己所选的专业,其总体就业形势不太好,可他们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无心向学,而是仍然踏实、专心地坚持下去。试想,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并不喜欢或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只是由于种种因素你不得已选中了它。于是,大学里你就带着抵触情绪度过4年,这将是一件多么纠结多么遗憾的事情。最终为这件事付出代价的也只有你自己。
  如果说丁子建学历史考外交部公务员的事还有些误打误撞的意味,那王宝的经历则为大家提供了一则如何成功经营自己的事例。他所在的环境工程专业同时提供了住宅、办公楼水管设计方面,水污染处理以及其他知识。他选择了专攻住宅、办公楼这部分内容(跟其他学生的普遍选择不同),这为他后来大胆向房地产公司投简历埋下伏笔。而他在学校期间积极组织活动、参加比赛,则锻炼了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这在面试及后来的工作中也成为他的优势。所以,在学习当中,同学们要牢牢掌握主动权,主动去学、去参与、去思考、去锻炼。如是,方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深圳人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边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深圳人才网。
紧急招聘职位
小贴士:欢迎应聘以下职位,本站会员可直接投递简历,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先
图片新闻推荐
热门资讯排行
深圳人才网服务热线:400-&传真号码:8&市场合作:8&
()版权所有&& 未经深圳人才网(0755RC)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深圳人才网之所有招聘信息、人才简历及其它作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备案号:&&法律顾问:炜衡律师事务所文道军律师
深圳人才网服务深圳企业、推荐八方人才!深圳人才网专注于深圳本地网络招聘,提供最新的深圳人才、深圳招聘信息,是深圳人才招聘和深圳求职者的首选平台!推荐到广播
52903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叫我军嫂)
(Yoonkuma)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高考1977》,上大学有用还是没用?!_笑看繁芜_天涯博客
东北土著。出身工科。理想主义者,热爱生命。随手涂鸦,自娱自乐,以遣余生。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私人小片儿荒,文责自负。)。E:cc_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105位
(697)(68)(115)(67)(94)(33)(1)(22)(196)
(1)(1)(3)(1)(1)(1)(1)(1)(1)(1)(1)(1)(2)(2)(3)(4)(5)(5)(8)(9)(4)(8)(5)(4)(3)(9)(9)(10)(8)(12)(14)(10)(8)(9)(8)(9)(7)(11)(13)(8)(11)(12)(14)(19)(15)(11)(11)(15)(7)(9)(9)(14)(20)(16)(13)(10)(7)(8)(11)(11)(7)(5)(11)(7)(17)(8)(10)(14)(14)(19)(6)(6)(4)(4)(7)(15)(5)(8)(8)(4)(5)(3)(3)(2)(6)(10)(7)(8)(6)
&&&&&&&&&&&&&   我前段蜻蜓点水似的写了点知青片段,想努力写好,然积蓄的力量不够,写的感觉不佳。但我们不能遗忘那段历史,更不应当埋没那段历史,每段历史都会以不同形式来重复,所以历史总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反复上演着物极必反的真理。  这部《高考1977》碟片的外包装上印着“改革开放前奏曲,回顾高考开禁史实,考生必看的惜福历程”,很河蟹、很主流、很科学\\发展*观。这并没有减少我对这部片子的兴趣。  没有更多的惨烈、激情、血色、残酷,这部影片拍摄的略显平淡,平淡得如脉脉清流缓缓淌过,偶尔泛起一点点漩涡,也会转眼间倏地不见,宛如一支遥远的歌,若有若无的飘来飘去,却寒冷刺骨,穿透着那个青涩、萌动的青春。在这部影片中,对那段历史的成因已做了弱化处理,努力彰显着主流,这是必然的。  但话不在多,几句就成!在尘土飞扬、冰天雪地中,志友、强子、陈琼、小根宝这些“知识青年”衣衫褴褛,背景离乡,苦涩的青春无处安放,整整地被耽搁了十一年!什么是绝望?绝望就是放弃。小根宝甚至因为无法返城想放弃生命。  高考恢复了!这是影片的一个高潮。日,这个应当被铭记的一个日子,是感激,是爆发!于是这些把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最需要地方的“知识青年”,觉醒了,疯狂了!但重重阻挠还在前方。“出身”、“成分”、“思想改造”、“介绍信”、“证明”这一系列那个时代的产物还在阴魂不散的纠缠着他们,他们该怎样去挣扎、去搏斗……。  久远的年代,已闻不到它的气息,那时还在牙牙学语的我,记忆模糊,弄不懂“现行*反*革*命*”、“黑*五*类”、“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家庭成*分”、“知识青年”、“政治审查”、“革命委员会”这一系列词的意思,但知道压抑、颠覆定是一场无尽的苦难!也注定要迎来抗争。  当然,仅凭一部影片,是无法解读那段历史的,也不可能起到真正激励或惜福作用,我们要的是思考,这就足够了。  而现在的高考不再是梦想。考生是否在等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价学费、无限扩招、专升本、本硕连读、博士生招生点扩招,(最近还听到身边的一位硕士生说,现在硕士速成了,他这界是读三年,而下一界两年半毕业,再下一界硕士生在读两年,然后发表几篇论文就可以毕业了)。涸泽而渔,当教育变成产业,但并没有实现谁投资谁受益的情况下,如何来保证知识的质量?并且毕业后面对的又是一场场无涯的就业拼争。这与32年前高考恢复那时的考生相比,幸与不幸?福是不福?  前段重庆晚报报道,“重庆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历史又在上演着另一种绝望,重重的撞击我们习惯性思维,上大学“真的”没有用了?!  在影片中,有句台词大意是“高考,是将知识还给民族”,今昔相比,天上人间,上大学轻而易举。而当梦想实现的激情过后,面对现在人们对高考的冷漠,是否在想,除了知识,民族还需要些什么?&&&&&&&&&& &&&&&&&&& &&&&&&&&& &&&&&&&&&& &&&&& &&&& 分类: |拼命挤上大学 有用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4页免费59页免费3页免费2页¥3.006页¥2.00 5页¥2.002页免费12页2下载券4页2下载券1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1页免费9页1下载券10页1下载券11页1下载券10页1下载券
拼命挤上大学 有用吗??)|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大学文凭有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