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两物体在旋转,两绳的长度相等d,两物体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m,不计重力影响,求两物体之间拉力.谢谢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
A 、GA:GB=1:1
B 、GA:GB=1:2
C 、GA:GB=2:1
D 、不好判断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1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解析试题背后的真相
当前位置: >
> 将甲、乙两物体自地面同时上抛,甲的质量为m,初速为v,乙的质量为2m,初速为v2.若...
将甲、乙两物体自地面同时上抛,甲的质量为m,初速为v,乙的质量为2m,初速为v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甲比乙先到最高点B.甲和乙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相等C.落回地面时,甲的动量的大小比乙的大D.落回地面时,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广西
A、由于甲的初速度大,故后到最高点,故A错误;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初位置的动能,根据动能表达式Ek=12mv2,甲的动能是乙的两倍,故在最高点时甲重力势能是乙的重力势能的两倍,故B错误;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落回地面时速度与抛出时速度等大,故两个物体落地动量相等,故C错误;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落回地面时的动能与抛出时的动能相等,根据动能表达式Ek=12mv2,甲的动能是乙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好范本试题专家分析,试题“将甲、乙两物体自地面同时上抛,甲的质量为m,初速为v,乙的质量..”主要考查你对&&竖直上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竖直上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
1、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vt=v0-gt;h=v0t-g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gh。 3、①运动到最高点v=0,a=-g(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max=; 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
1、内容: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3、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示方式: ①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 ②系统减少的总重力势能ΔEP减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ΔEK增,即ΔEP减=ΔEK增; ③若系统只有A、B两物体,则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即ΔEA减=ΔEB增。 4、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①用做功来判断:分析物体或物体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②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③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问题,除非题目特别说明,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机械能也不守恒。
发现相似题
与“将甲、乙两物体自地面同时上抛,甲的质量为m,初速为v,乙的质量为2m,初速为v2...”相似的试题有:
查阅次数试题题文
Copyright & &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
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
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D.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
16、人用手拍桌子时手会感觉到疼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____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
17、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______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
18、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9、将一块砖平放、竖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三种放法中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______放,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_____放。
20、 “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
下载完整版《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无答案 )》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