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题历史,两题,求解

初中历史题目求解,急!_百度知道
CDAABBB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是其中观点维新变法创建了许多新制度,并且影响了后期的预备立宪,是制度层面科教兴国是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不解释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新文化运动彻底反封建,促进思想解放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直接排除另外三选项纯手打,望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5.C 6.D 7.C 8.A 9.B 10.B 11.B 12.C
清晰度不行,还是倒着放的。
5a6d7b8a9b10b11a12c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徐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第一学时)
一、破解初中历史教学的&瓶颈&
南通市从2004年起,初中历史学科就开始实施新课程。6年来,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在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许多教师没有《历史课程标准》,更谈不上以课标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教教材&甚至是读教材;三是只管教,不管生成;四是训练不当堂进行与及时评讲;五是初三年级比较正常,初一、初二应付的多,而且兼职教师多且不稳定等。笔者曾经听过一位兼职老师上的一节初一历史课。我观察到该老师的手中自始至终拿着两本书,一本是教科书,另一本是教参。老师时而念念教材,时而读读教参,即使读书,有些字也读错了,如&齐桓公&念成&齐恒公&等。把&霸主&说成&霸王&,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霸,诸侯之上为周王,诸侯岂能成霸&王&,只能称霸&主&。整堂课黑板上没有留下一个字,学生还算有耐心,除了少数学生做小动作或睡觉外,大多数学生还是听老师上完了这一课。听完了这节课,我陷入了沉思。身为兼职教师,&先天不足&,可后天为什么又不思进取呢!很显然,课都没有备,教学效果只能是无效甚至是负效。据不完全统计,兼教历史的教师在我区初中历史教师中占比大约为80%,他们的课堂教学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区初中历史教学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决定了我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 首先,要大力加强师德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勉励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学校安排兼职教师实属无奈之举,一方面因为学校普遍缺乏专业历史教师,另一方面因教师结构不合理造成有些教师工作量不满,把历史课当作平衡工作量的&砝码&。既然是工作量的一部分就应该把工作做好。我们常说教师工作的神圣,因为它是培养人的,为师者都是为人父母或兄或姐,如果你能把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事实上应如此,每个家长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输不起!),那么你就真的可以静心教书,去除浮躁,潜心育人。说实话,国家对教育是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把每一节课都上成教师自己满意、学生也满意的课作为教师对自己提出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第二,学校安排兼职教师应基本稳定。因为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对课标、教科书都是陌生的,基本上没有专业知识的积淀,他们需要先学后教,边学边教,这也是他们的为难之处。可以采取的一个过渡办法是兼职教师连续教同一个年级比如初一,几年下来,初一的教材基本上也就熟了,在教材熟悉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研究。第三,教师自身应有提高历史学科素养的紧迫感,最好、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认真读书。读的内容可以是历史专业书,也可以是历史通俗读物,特别是读历史教学专业杂志等。只有阅读,才有积淀,课堂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也才能有高效课堂,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也才能过幸福的教育生活。第四,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这些教师进行&菜单式&培训。或是教研部门组织培训;或是与完中老师师徒结对,听课、上课的切磋成为常态,同时,学校要将此列入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从制度上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水平。
初中专业历史教师的状况相对而言好一些,但他们实施历史新课程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跟着感觉走&还不是个别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感觉偏离了方向,不按课标、想当然的组织教学(有的教师没有《课程标准》,这可能有学校没有发到教师手上),课标要求与真实课堂是&两张皮&。我曾经听过某历史专业老师上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本课的课标要求是: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作用。可是,这位老师却大讲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进程以及历史意义和拿破仑战争。很明显,这偏离了课标,暴露了教师的课标意识不强,学习目标的定位有偏差,教材的处理欠妥,整堂课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差甚远。本课的内容应该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教学:(1)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是为什么?因为巴士底狱里关押的都是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犯,打开监狱,释放范人,烧毁监狱,这是引起轰动的事情,说明新兴势力向封建势力发起猛攻。(2)《人权宣言》的颁布,其意义在于法国开始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人权宣言》提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就是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因为资产阶级的财产越来越多,而这时,资产阶级是进步的阶级。(3)法兰西第一个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取代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这三件事自然得出法国大革命的意义,而无需死记硬背。至于拿破仑和他的帝国,主要是《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战争。拿破仑自己说过,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不是打了许多胜仗,而是他组织制定的《法典》,因为《法典》永恒,并成为后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为世界的近代化作出了特别的贡献。所以,学生在学完这课后,不仅知道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拿破仑战争(这在学习之前,很多学生就已经知道),还知道《人权宣言》和《法典》,那就说明教学有效了。
因此,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增加阅读,勤于研究,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惟有如此,才能顺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貌出现根本性改观的春天早一点到来,师生真正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重要性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第一个步骤。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步骤,但是有疑问才是探究的开始,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探究性学习也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让学生想问,会问,敢问,积极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融入角色
首先,教师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其次,我们教师要用亲切、和蔼、幽默的语言,设身处地的课堂提问,形成一种朋友式或娱乐节目主持人式的交流,让学生自愿、开心的融入角色之中。再次,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身心投入到每堂课的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让学生们的情绪悄悄被点燃。
2.角色互换
当学生克服了大胆提问的心理障碍,而且也开始对学习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兴趣,可这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学会正确提问。这时即可来个师生的&角色互换&,如果学生总是问一些不得要领的问题,那么他们的正确思维能力还是没有形成。那么让学生学会问,掌握提问的方法,知道从何而问,问些什么,这个任务又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及时评价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要正确树立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千万不能用类似嘲笑和不满意的情绪来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问从&问&开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培养探究质疑的学风,而探究质疑的学风来自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的背景,启发引导学生从想问、敢问到会问,并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点,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第二学时)
三、 课堂教学中几个常见历史学术问题的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方式。由问题的设置、过程的设计,到课堂教学中随机处置,无不显现出教师的教学境界和智慧。让学生进入这种学习方式,对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正确的价值观,无疑具有巨大意义。本人作为教研员听课比较多,这方面感触颇深。
  教育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既然是科学的活动,就离不开思想与实践,没有思想与实践的教育都是空泛的。我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应定位于一种较低层次上的历史学研究。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一般都具有学术意味。基础教育中的学术与成人社会的学术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是学术就要研究,是研究就要有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无不体现出研究者一定的学术思想。不同的结论就是不同研究思想的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研究者,而且,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更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对于社会科学的学习,思想永远是学习最强的动力。所以,问题的设置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应该饱含思想性元素。这些元素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分析思考后形成的。这些元素来自哪里?来自教材、社会、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等。谈几个例子:
  1.关于太平天国的教学
  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二是有关失败原因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导致的民众反叛。这类反叛大多有其合理原因,值得肯定。而后人的态度倒是更有意思。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人都对其作出过评判。现在教师大都只是常规地讲原因,没有利用历史人物方面的素材,而这些恰恰是更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失败原因较为传统的两个观点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样讲是很空泛的。&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强人所难,不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历史。那时候,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都还没有传人中国,哪里有科学的理论?从另一方面说,太平天国其实还是有理论指导的,它借用了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和概念,引申为符合洪秀全革命需要的&三原&。当然,基督教对洪秀全发动革命是否真有指导意义,是可以有不同看法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基督教义中有没有科学的理论成分?基督教的力量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都是不容否定的,至少信奉基督教的主要区域是当今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讲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很有些问题,可引发的思考包括:农民阶级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才没有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当时体现在哪里?现代中国社会还有哪些?为什么一定要讲某某阶级的局限性?我们一直在讲哪些阶级的局限性?无产阶级有没有局限性?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其他阶级都有而它没有?这是否合乎我们一直推崇的理论?如果有,又是什么?如果一个阶级生来就没有局限性,那早就由它一统天下了,&大同&就实现了。用政治性的结论解释历史是说不通的。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学
  在一次全市性的教研会上,上课老师最后留出几分钟,要求学生们向听课的教师们提问。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一位学生问:为什么&五四&后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位教师做了回应,一个从传统的&十月革命&分期角度解释,另一个从领导阶级角度解释。学生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无产阶级领导了就是&新的&。如果学生追问:当时中国无产阶级的人数有多少?那么少怎么领导?既然反帝反封建的基本目标一致,为什么就有旧的和新的之分?我看只能拜读《新民主主义论》了。由此我想到很多。教学中常见的,一是将革命单一理解为政治斗争,二是将革命单一理解为劳动者对统治者的反叛。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我理解,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不外乎三:一除旧布新,二社会生产力增长(财富增长),三社会日益文明。历史上的政治革命大致两类:有产者的革命与无产者的革命。什么人才能领导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对旧时代弊端和新时代精神有深刻理解而又能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大致有思想家、富人、贵族、当权者。不同的人领导的革命有两种不同的后果:有产者领导的革命能够建立新制度,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和社会日益文明,无产者领导的革命建立的是以平均主义为表象的特权体制。从历史看,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都是由有产者领导的。岳麓版必修2第72页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时引用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发人深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
  3.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学
  教材上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股票投机过度导致&黑色星期四&,股票是什么?股市崩盘为什么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这些现代社会常见的元素,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并不充分。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解决许多大问题。20世纪的西方经济,先是自由主义的泛滥,之后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集中垄断时期,80年代以来弗里德曼倡导的经济自由化运动席卷全球,这是一个方面。政府介入经济生活以及监管的度也是一大问题。加强介入和监管,使得西方保持了自大危机以来相对平稳的高速发展。而在我们国家,政府的这种职能被极度夸大了,以至于到现在大到行业政策,小到公交月票都要政府监管,当然这不排除旧体制的影响。部分教师还在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为什么是固有的?固有的是不是特有的?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市场,凡经过市场就有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也就是说,供需矛盾是市场(商品)经济特有的,这种经济形态充满刺激和诱惑,这正是&黑色星期四&的基本原因。在听课时,有老师还是用传统理论来解释: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危机。生产社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问题似乎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但公有就能克服吗?我们以往一直把发生经济危机当作是一定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由,认为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经济危机无法根除。&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也就是人们对市场的判断错误。经济危机只是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不能再套用陈旧的说法。要教给学生的结论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写上去的不见得就是真理。
  4.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教学
  有老师从理论上分析其发生的多种原因,其中有一条&无产阶级直接创造财富,而财富却被少数富人占有&。教师的依据是旧版人教社高二历史上册第66页上有这句话。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这种现象历史上有、现在也有,但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理由,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解决,税制改革、征遗产税、福利制度、劳资谈判等。这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问题是,老师这样讲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什么是财富?&直接&与&间接&的区别在哪里?&直接&是否比&间接&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如果说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是财富的直接创造者,那么人类的智力活动就只能是间接创造财富。按这一逻辑,我们不需要资本的积累,不需要管理,不需要设计,不需要财富论坛&&&第一生产力&说也应该否定。历史教学不能无视现在社会的存在。历史教育应该增强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要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调整、更新,不能一味遵从教科书。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
  5.关于谁创造了历史
  某次听初中一年级《伐无道,诛暴秦》一课,到结尾处教师点题:陈胜吴广起义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是典型的教师观念先人为主。这里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陈胜吴广起义究竟创造了什么历史?第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说陈胜吴广的首义之功不为过,他告诉后人,老百姓过不下去就造反,或可富贵(真正富贵者仅朱元璋一人)。这里要看创造者的主观意识,看能否创造体制外的新东西。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说易做难。秦王朝两课六目,只两目讲秦末农民战争,分明主要是讲秦始皇,怎么非得点题到人民群众呢?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特指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包括知识分子,所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也不包括统治阶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吗?历史是人创造的&&不管是哪一类历史,如秦桧;任何社会、任何时候离开具体的人谈论人民群众,都是没有意义的,何况人民与群众又是两个不能类同的概念。历史教科书讲的都是不同时期的精英们如何或长或短地主宰了历史的走向。秦始皇较之陈胜吴广,更多见诸历史记载、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秦始皇。
  6.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
  上课铃响,老师播放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节选,问&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称和作者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开讲,整节课都在讲戚继光,并没有展开。&英雄&,这是一个人人都喜欢谈论的话题,学英雄、做英雄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试想,我们如果就着英雄的话题引导下去,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英雄是什么?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要是能充分反映学生的个性偏好(倾向),因材施教就精彩了。了解学生是多数老师常说又常常忽略的,了解了学生心中所想,教育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再往下想更有意思: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看关于英雄的影视作品?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或许是本能的东西;为什么人们关于英雄的看法会有较大的差异?因为价值尺度的不同,或是不同的人价值判断权利的差异;为什么我们宣传的英雄都是过去式的?因为国人传统的&盖棺定论&说。这使我联想到英国人对前曼联巨星贝斯特的纪念活动。贝斯特有酗酒、性滥交、逃税等多方面劣行,但是,英国人并没有因为他的这些劣行而忘记他为足球做出的巨大贡献。贝尔法斯特数十万人为他送行,英国各地举行悼念活动。英雄应该根植于大众,为大众普遍接受;英雄应有类别、程度之分,而非极少数政治人物、科技精英的专利。英雄离普通大众越远,这个年代的英雄就会越少,人们做英雄的欲望也就越低。
  7.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前不久听课,老师讲到西方国家的选举,问&由于垄断集团操纵选举,这样的选举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吗?&同学们依照这种思维惯性回答&不能&。教师接着说:&对,这样选举出来的国家政权只能是代表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当然,如果仅从19世纪以前的国家来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代表着控制这个国家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有国家形态的历史也不过数千年,人类未来的历史将更长,你能说到哪个时候国家就一定会消亡吗?我们一直把国家的存在看成是阶级存在的必然,那么,在中产人群已经占多数的西方社会,你如何划分阶级?你有多少证据能够佐证&垄断集团左右选举&?你能说现代西方国家是具体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在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职能日渐萎缩,公众服务(机构)的职能日益突现。我们国家这么些年来也一直强调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尊重历史和现实,更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看问题。
  发现和引导同学们讨论一些有意义的话题是历史教师的责任,解决问题又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细节来实现。现在多数教师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是合理的,但往往细节的处理不到位。有次听课,讲五四运动,老师要求学生讲讲如何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学生回答踊跃,其中一位说&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挺身而出&,老师说好,但无下文。这个时候如果老师顺势说一句&祖国没有不需要的时候&,那学生怎样回答?会出现什么状况?会达到什么效果?所以,教学中具有教育学意义的问题应主要产生于过程中。传统理论对我们现在许多教师的影响其实并不太大,问题主要出自我们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
(第三学时)
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或是讲授新知识内容只有10-20分钟。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是灌输式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目标,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历史知识的教学应该是基础,是不可以剥离出历史教学的;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谈。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缺失,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目标。
2.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内容,组织重点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例如,在讲授一战、二战的结束时,对世界大战的结果、影响的分析和论述一带而过,却花很多时间谈论与战争有关的某一个事件;再如,讲授隋唐时期的文化,教师只是组织赛诗活动,让学生进行背诵唐诗的竞赛。这些都可以说是对教学重点的选择、发掘、组织的不合理。教学没有重点,就不能带动全面,就没有突破,也就难以给人以深刻印象。而选错了重点,也就选错了方向。确定一堂课的重点内容、重点问题、重点活动,是教师在备课时的必需予以反复考虑的。在这方面,青年教师尤其要多下工夫,深入钻研和把握教材。
3.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但在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组织讨论、模拟、竞赛等课堂活动,如果学生尚未了解一定的知识或材料,这些活动能否真正展开?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在教学时组织抢答竞赛,对学生训练的是什么?运用提问的方法,提问的关键是什么?把问题提给全体学生还是只针对一个学生发问?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从课本上寻找知识点的讨论有无必要?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其意义并不是在于形式上,而是在于如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关键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历史进行认识。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围绕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而展开的。在学生的活动上,要让学生动脑,而不是单纯地动嘴或动手。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包括课程、教材、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而不是刻意模仿和简单借用某些方法,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4.对教科书的使用。从教学的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对历史教科书过分依赖的现象。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依靠教科书,不敢越教科书&雷池&半步,甚至是除了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别的一概不讲;有的教师还是在让学生简单地念诵书上的字句,圈点书中的知识点;有的教师上课一开始让学生看书,然后就通过提问、抢答,让学生把从书中找到的知识点复述出来,等等。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在教学关系上,学生、教师、教材这三者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而学生是处于主体的地位的,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使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不应被动地被教材牵着走。二是在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上,教科书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学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三是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材只是教学内容中知识的组成部分,而教学内容还包括能力培养、方法掌握、思想教育、情感发展等很多方面。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不能只局限在教材的使用上。
5.对电教技术的运用。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方面,现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何与课堂讲授紧密结合,使师生的活动与技术的支持成为一种同步的过程,而不是分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像多长时间效果更好,要不要对影视材料进行剪辑?运用网络上的材料和影视文学作品于历史教学中,是否要有必要予以区分和交待?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重点是不是放在记忆训练方面?如何克服技术上的干扰,解决操作上的问题,等等。
6.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在这方面是有一些偏差的,例如,简单地提出一些口号,生硬地进行说教,不恰当地联系现实,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如抽象、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等等。我们所教的是历史科学,史与论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学的思想性是内在的,而不是附加的或外来的。因此,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贴切、自然,教师应当善于寓论于史,寓教于史,把历史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养分发掘出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7.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二三十岁的青年教师,虽然从教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具有了良好的素质,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上的不足。例如,在专业知识方面,功底尚不厚实,讲述历史时还显露出&硬伤&,出现一些史实上、表述上的科学性错误;在材料的选择和舍取上,主观性较强,以至用了不适当的材料,甚至把野史的材料用于教学中;在教学语言上,有的教师还缺乏准确、生动、丰富,个别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板书的书写还欠规范、流畅;教育技术的掌握还不熟练;应变的能力也比较弱,等等。
&五、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误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广大历史教师的努力,如今已积累了许多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现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双边活动中滥提问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提问。然而,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简单的问答式,不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闹,甚至有的外行人还大加赞许,其实不然。
如有位老师在教完了&郑和下西洋&后,如此展开了他的提问:
师:郑和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出色的航海家?
师:它是不是我国古代的探险家?
师:我们为不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到自豪?
生:自豪。
事实上,这些是毫无价值的、学生无需动脑筋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低级问题频繁地出现在课堂上,结果只会造成学生中枢神经的疲劳,久而久之还会严重影响学生思维深度的发展。
误区之二:教具展示取代教师讲授
历史课程的内容特点是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空间范围广──纵横几万里;内容繁多──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如果忽略了向学生提供生动的直观机会,教师只是以语言等抽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生厌,是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历史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运用一定的直观手段,这不但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表象,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但如果使用不当,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一节公开课,教师对直观教具的准备可谓充分,有录音、录像、投影、模型、挂图和小黑板,可以说&武器齐备&。在45分钟里,他不停地出示教具,弄得手忙脚乱,学生不停地调动感官,搞得目不暇接。整节课看起来热闹,但是由于教具使用过多,教师精讲的时间被挤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被冲击了,结果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误区之三:趣味教学中乱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知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是&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初一、初二历史教学,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如果再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教学中只是教师&剃头刀子一头热&,其课堂教学的状况和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许多教师认识到了激发兴趣的重要性,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激趣的方法,胡乱激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大量补充课本外的内容,有的材料不符合史实,失去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的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距甚远,和课堂教学目标相背离,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的主题。甚至有的材料低级趣味,有哗众取宠之嫌。
误区之四:创新教学中刻意追求标新立异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毫无疑问,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而事实上你要推翻现有的结论,必须有足够的材料说明,否则很可能犯错误。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慈禧太后,学生根据自己在电视、小说中的所得,说慈禧太后和青年人很&玩得来&,说明她不是保守派;说慈禧太后并不想发动戊戌政变,只是因为荣禄告诉她有关谭嗣同秘访了袁世凯的事,就这一句话才使慈禧太后大肆杀戮。教师对学生的这番阐述中的创新成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试问,这些结论正确吗?如果学生几番得到如此这般的肯定,他以后会怎样看待历史问题呢?
&&&&&&&&&&&&&&&&&&&&
附:思考题
&&& 1.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主要有哪五个方面的问题?
2.胡锦涛总书记寄语教师的&两心&是什么?
3.对非专业的历史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做到哪&四个问&?教师可以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5.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历史学术问题举几个例子。
6.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7个?
7.对教学重点内容如何处理?
8.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9.新课程中使用教科书的正确态度如何?
10.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误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数学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