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的初中物理读数题是多少?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y°,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3)∠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如图,把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点A处.(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y,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式子表示)(3)∠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并说明理由.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cm,图3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mm(2)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和b的位置,如图1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选择开关所处档位
直流电流100mA
直流电压25V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2)多用电表的使用中,能测量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等.有关表头读数:最上示数是电阻刻度;中间是直、交流电压或电流刻度;最下示数是交流量程是2.5V电压刻度.因此当选择开关位于电阻档时,先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然后再乘上倍率就是电阻的阻值.注意的是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所以尽量让指针指在中间附近.当选择开关位于电压档时,根据电压量程从而选择刻度读数.同样电流档也是一样的.只有当量程是2.5V交流电压时,才读最下刻度.解答:解:(1)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10.1cm=101mm,游标尺上第5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因此游标读数为:0.05×5=0.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1mm+0.25mm=101.25mm=10.125c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4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2.3mm=0.323mm,所以金属丝的直径为:4mm+0.323mm=4.323mm.(2)直流电流100mA档读第二行“0~10”一排,最小度值为2mA估读到1mA就可以了,所以读数为23mA;直流电压25V档读第二行“0~250”一排,最小分度值为0.5V所以读数为5.7V;电阻×10档读第一行,测量值等于表盘上读数“4”乘以倍率“40”.
选择开关所处的档位
直流电流100mA
直流电压25V
40Ω故答案为:(1)10.125;4.323;(2)23;&&5.7;&&40.点评:让学生熟悉如何使用多用电表,并知道多用电表能测哪里物理量.同时知道电阻刻度盘是不均匀的,除刻度盘上的读数外还要乘上倍率;还有量程2.5V的交流电压是读最下面刻度.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1可知其长度为50.15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1可知其直径为4.700mm;(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2cm,0.19cm和0.25cm,可见操作上有错误的是学生丙,错误操作是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0.94,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是△EK0.84(取g=9.8m/s2);(3)如图3所示气垫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轨道上,滑块在轨道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轨道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调整气垫轨道,使导轨处于水平;b.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c.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数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C挡板的距离L1、滑块B的右端到D挡板的距离L2.①试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A、B的质量mA、mB.;②利用上述过程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AL1t1=mBL2t2,;③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导出的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A(L1t1)2+12mB(L2t2)2,.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方钢的厚度,如图A所示,钢板的厚度为&mm;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方钢的边长,如图B所示,钢板的长度为&cm.(2)某电阻元件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一个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将一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的电源、量程5mA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电阻箱R′以及用该电阻元件R,串联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如果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①电流刻度较小处对应的温度刻度;(选填“较高”或“较低”)②若电阻箱阻值R′=250Ω,图丙中3m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3)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精确值,有如下器材: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5Ω);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R2(0~50Ω,额定电流为0.01A);电源E(电动势3V,内阻较小);定值电阻R0&(5Ω);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要求待测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以上给定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r1的表达式为r1=;上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
科目:高中物理
(2010?马鞍山二模)I.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1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29.8mm.II.有位同学想知道家中一把小铁锁的重心位置,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轻细线一端系在小铁锁上,将其悬挂起来,如图2&(a)&所示,近似将其当作单摆处理.先用米尺量出悬点到小铁锁下端的距离L,然后将小铁锁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测出其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振动周期T.多次改变悬线长并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多组L、T的数据,作出L-T2图象如图2&(b)&所示.则可知小铁锁的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1.0cm;同时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5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III.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①待测电阻Rx:约100Ω②1个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V,内阻不计③1块直流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15kΩ④1个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⑤1个单刀开关S⑥若干导线(1)按器材的规格和要求在方框内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图请画在答题卡上)(2)实验中测得:电阻箱读数为R1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阻箱读数为R2时,电压表读数为U2.用测定的实验数据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1U1-R2U2U2-U1.(3)测得的Rx的值比真实值偏小(填“偏大”、“偏小”、“相等”).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1、△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用题中的符号L、d、△t1、△t2表示),用游标卡尽测得挡光片的宽度L如图乙所示,则L=mm(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3)该同学多次重复测量,作出a-F图,如图丙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分析可能原因为,此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均选填“A、B、C或D”)A.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B.轨道右端垫的过高&&&&C.轨道左端垫的过高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E.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三(上)周考物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1可知其长度为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1可知其直径为______mm;(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2cm,0.19cm和0.25cm,可见操作上有错误的是学生______,错误操作______.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是△EK______(取g=9.8m/s2);(3)如图3所示气垫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轨道上,滑块在轨道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轨道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调整气垫轨道,使导轨处于水平;b.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c.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数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C挡板的距离L1、滑块B的右端到D挡板的距离L2.①试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②利用上述过程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③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导出的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______.本题是对三角板中各角的度数的考查,在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度数依次是,,另一个三角板的各角依次是,,.
三角板和量角器等数学工具在中考试题中越来越多的出现,求解时要注意各工具的各自特点.
3850@@3@@@@角的计算@@@@@@256@@Math@@Junior@@$256@@2@@@@图形认识初步@@@@@@52@@Math@@Junior@@$52@@1@@@@图形的性质@@@@@@7@@Math@@Junior@@$7@@0@@@@初中数学@@@@@@-1@@Math@@Junior@@
第三大题,第3小题
第三大题,第6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仔细观察一副三角板每一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下面是用三角板拼成的一些角,请你判断一下图中所示的角的度数,将它们的度数分别填在图下的括号中.你还能拼出其他度数的角吗?试一试.(至少要拼出一个不同于上述的角)如图①、②、③、···、n,M,N分别是⊙O的内接正Δ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接OM,ON.(1)求图①中∠MON的度数;(2)图②中∠MON的度数是多少?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①、②、③、···、n,M,N分别是⊙O的内接正Δ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接OM,ON.(1)求图①中∠MON的度数;(2)图②中∠MON的度数是多少?
如图①、②、③、···、n,M,N分别是⊙O的内接正Δ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接OM,ON.(1)求图①中∠MON的度数;(2)图②中∠MON的度数是多少?图③中∠MON的度数是多少?(3)试探究∠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n的关系.
1.∠MON=360/3=120度;2.正方形中∠MON=360/4=90;正五边形中∠MON=360/5=72;3.正n边形中∠MON=360/n小明就本班同学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图1和图2是他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绘制的两份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求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在图1中将表示“田径”的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表示“其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请你估算出全年级参加“田径运动”的人数.
(1)分析统计图可知,参加球类运动的有20人,所占百分比为50%,则可求出该班学生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ד田径”所占百分比,求得“田径”人数,再补全条形图;
(3)圆心角度数=360°×该部分所占全体的百分比;
(4)全年级人数×参加“田径运动”所占百分比即可.
解:(1)20÷50%=40(名);
(2)20%×40=8(名);
(3)由图知“其它”占30%,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0%×360°=108;
(4)参加“田径”的人数为:500×20%=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多用电表读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