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氏力斯图稳定性判据判断稳定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五章Nyquist稳定判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55-5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6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62页免费44页免费36页免费34页1下载券17页2下载券35页5下载券21页免费1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3页免费28页免费41页免费34页免费27页1下载券
55-5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5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习题、例题 第五章
《自动控制理论》多媒体网络课件
习题/例题精选
-& 第五章习题/例题
零点、极点分布
频率(弧度)幅值
频率(弧度)相角
例5-1所示系统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 &&&&&(5―9)
    &&&&
R-C电路得幅相特性曲线
513 开环系统的奈氏图
MatlabNyquist
g=tf(10,conv([1,1],[0.1,1]))
&&&&&&& 10
-------------------
+ 1.1 s + 1
nyquist(g)&
K=5、10时的奈氏图
I型系统的奈氏图
II型系统的奈氏图
MatlabIII10
MatlabBode
得到传递函数
由函数获取幅值和相角
得到转折频率
画幅频曲线和渐近线
现相频曲线
0.512sP05391j0N0ZNP0
1j0N1Z110544K1
0,24547551
g=tf(1,conv([1,0],conv([0.2,1],[0.05,1])))
Transfer function:
-----------------------
0.01 s^3 + 0.25 s^2 + s
图5-64a 两系统的闭环对数幅频特性
图5-64b 两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I表示了两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显然,系统I较系统Ⅱ具有较快的阶跃响应,并且前者跟踪阶跃输入的性能也明显优于后者。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把下列输入信号作用到闭环系统上时,求闭环系统的稳态输出。
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67所示,试写出它们的传递函数。
画出下列传递函数的乃氏图。这些曲线是否穿越G平面的负实轴?若穿越,则求出与负实轴交点的频率及相应的幅值 。
绘制下列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的伯德图
设两个开环系统的奈氏图如图5-68所示,其中图5-68(a)为1型系统,图5-68(b)为2型系统。试画出完整的奈氏图(包括增补段)。并设开环传递函数不含右半s平面的极点,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图5-69给出系统开环的Nyquist图,试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其对应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图中P为开环系统正实部特征根的数目)。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70所示(最小相位系统)试求:(1)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判别该系统的稳定性;(3)如果系统是稳定的,则求
时的系统稳态误差。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绘制系统的Bode图,并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加微分环节(s+1),绘制系统的Bode图,并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3) 说明比例加微分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 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中,对数幅频特性中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分别绘制K=10,K=100时的系统的伯德图,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及幅值裕量,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试确定使相位裕量等于 的 值。
(2) ,试确定使相位裕量等于 的K值。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1) 系统具有增益裕量
(2) 系统具有相位裕量
一控制系统如图5-71所示。当 ,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小于0.2,且增益裕量不小于6dB。试求增益K的取值范围。
已知三个最小相位系统I、Ⅱ、Ⅲ开环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特性如题图5-72所示。
(1) 定性分析比较这三个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响应的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2) 计算并比较这三个系统对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
(3) 分析和比较系统Ⅰ、Ⅱ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已知系统的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1)系统的剪切频率
及相角裕度
(2)求取闭环时系统的性能指标 及 。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经实验测试后,整理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画出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并进行分段直线近似处理);
(2)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3)确定剪切频率 、交界频率 、相角裕度 及幅值裕度 。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河南电大》2000年01期
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摘要】: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 ,有许多具体的性能指标来体现。这些性能指标的确定必须以系统稳定为前提。判断一个系统是否稳定 ,常用的有古尔维茨判据即代数稳定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P202【正文快照】:
评价一个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工程上常从稳、快、准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三个方面又有许多具体的性能指标来体现。常用的时域指标有超调量、调节时间等,频域指标有频带、截止频率、稳定裕度等。但所有这些指标的确定必须以系统稳定为前提,即要求系统在全部时间内稳定工作。因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现代制造;2010年06期
李剑琦;;[J];现代制造;2010年01期
谢飞;张华;;[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6期
李凤有;王景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史胜波;童慧;王钊;刘新民;杨天博;;[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5期
段志其;;[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胡云燕;储李德;;[J];水泥;2011年08期
左强;;[J];中国标准导报;2008年08期
王波;孙玉山;曹建;张国成;;[J];控制工程;2011年03期
季晓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野平;孟培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孟培源;黎野平;;[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李德林;;[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蒋良健;;[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武海平;;[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杜美明;;[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梁庚;白焰;;[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田利锋;张桂芸;付仙宝;;[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周方艮;;[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郭晓阳;段振刚;廉小亲;张勇;;[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盖爽 李扬;[N];首都建设报;2009年
佳信;[N];通信产业报;2000年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常继;[N];中国花卉报;2011年
;[N];电子报;2010年
李耀华;[N];连云港日报;2011年
达未;[N];经济日报;2003年
见习记者 李玉亭;[N];证券时报;2006年
赵彩;[N];中国气象报;2003年
刘颖莉;[N];中国化工报;2007年
董璐;[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倪有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甘永;[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徐惠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张生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刘冲;[D];南华大学;2010年
曹晰;[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管志敏;[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柳絮;[D];浙江大学;2007年
贾廷纲;[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吴善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萍先;[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李占凯;[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冯兴强;[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龙浔;[D];东北大学;2005年
郑杰;[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宋孙浩;[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史孝文;[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白雪峰;[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谭丞;[D];辽宁工学院;2007年
刘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