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刘丁方针

-= 西安理工大学组织部欢迎你 =-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公道 正派 严谨 求是
西安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欢迎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
校内web站点
电话:029-2312261
西安市金花南路5#
西安理工大学708#
邮编:710048
.:工作动态:.
2013年度党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2013年,组织部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在校党委的正确和有关党群部门、各基层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部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和队伍建设等工作,推动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加强学习、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保障重点工作,兼顾常规工作,同时重视加强组织部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一、精心组织、全力以赴,保障重点工作
(一)认真做好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
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党代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组织部作为党代会筹备工作的责任单位,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程序、加快节奏,全面推进第七次党代会各项筹备工作。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热点疑点要点500问》,掌握相关规定和要求,明确工作程序和步骤。根据校党委工作安排,先后起草了《中共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关于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西安理工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通知》,做好筹备工作的动员和部署,确保筹备工作有序开展;起草了《关于西安理工大学第七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明确选举办法,分配代表名额,对经基层党组织选举产生的226名代表组织了资格审查并分组;起草了《关于做好中共西安理工大学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提名推荐工作的通知》,制定“两委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产生办法;组织对“两委会”委员候选人的“三上三下”酝酿提名;起草了“两委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简介,组织完成对“两委会”28名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和11名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考察,并整理考察报告和干部任免审批表;起草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两委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提名推荐报告、党费收支情况报告和《关于中国共产党西安理工大学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协助校党委做好与省委高教工委和联系常委的沟通协调工作,配合省高校第二督导组开展对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全程开展督导检查;领取和发放《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等学习材料12000余册;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起草印发《中共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各个阶段工作安排;做好意见征求汇总、谈心谈话、对照检查材料撰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情况通报会等各阶段各环节有关具体组织、推进、宣传、总结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各基层党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1.配合完成校级领导班子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积极配合省高等学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工作小组完成校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提前编印、发放《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2012年度述职报告》295册。召开了校领导班子好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大会,各类人员共170人参加了大会。撰写报送了《西安理工大学2012年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及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2.认真做好校领导班子研判工作
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校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认真分析,深刻研判,查找班子和成员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形成了《西安理工大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报告》。
3.认真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干部任命、推荐和考察工作
6月补充配备了两名专职副校级干部,组织部认真配合,做好崔亦国副书记、李建竹纪委书记的宣布任命工作。12月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教工委在我校推荐、考察了一名副校长,组织部积极配合,组织200余名干部、教师参加提名推荐和谈话考察,120余名干部、教师参加书面征求意见,及时完成有关材料整理、认定工作。协助省委统战部做好致公党陕西省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人选考察工作,及时提供罗兴锜副校长相关材料。
4.配合省委第六巡视组来校开展巡视回访工作
10月14日—18日,省委第六巡视组对西安理工大学校巡视整改工作进行回访,组织部安排校级领导、正处级(含主持工作副处级)干部和二级教授共80余人进行了谈话,撰写了有关班子建设及干部工作整改工作汇报材料,及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并组织了巡视回访汇报暨反馈会。
在上述党代会筹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工作中起草工作文件10份,起草相关工作报告13份,撰写通讯稿3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受到了省委组织部宣教处、高教工委组织部、省第六巡视组和省高校第二督导组等的充分肯定。
二、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做好常规工作
(一)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工作
1.以新“十六字”方针指导发展党员工作
认真学习中办发[2013]4号文件精神,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2次编制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安排发展党员工作。全校年内计划发展党员955名,截至12月19日实际发展党员8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5名)。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党员发展程序,启用了新版《积极分子考察写实登记表》、《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表》和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修改了入党外调函;积极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自查,认真总结发展党员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并纠正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2.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案例征集工作
为总结基层党支部活动的创新实践和新鲜经验,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共征集到创新案例19份,从中遴选3份优秀案例报送省委教育工委。
3.严谨细致开展党内统计工作
组织各基层党委认真开展党内统计工作,及时更新党员管理系统数据,完成党内统计半年报。目前年报统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4.继续加强党员学习、教育
做好党建学习材料订购和发放,订发《当代陕西》、《党建研究》、《党建》、《高校党支部建设》等党建学习材料4000多册。组织师生参加了“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党员干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的学习更加深入。
5.加强党费收支管理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相关规定,加强学校党费收支管理,利用校园网向全校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公示了我校2011年党费收支情况,并对2012年度学校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形成了自查报告。同时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各自党费收缴、使用情况。
(二)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
1.严格遵守组织程序,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
制定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及时对任期届满、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考察,并提请相关会议讨论研究,稳步推动干部工作进程。为进一步严肃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制定了《中共西安理工大学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有关规定》,加大干部选拔工作相关进程公开力度,利用“知行网”公布干部任免职文件,进一步保障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了选人用人透明度、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梳理、编制了干部工作示意图,努力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相关流程。
本年度,共调整处级干部66人次、科级干部79人次,其中:
(1)处级干部:提拔24人(其中正处6人),试用期满正式聘任3人,任期届满续聘12人(其中正处2人);平调18人(其中正处7人);退二线4人(其中正处3人);免职5人(其中正处2人)。
(2)科级干部:提拔17人(其中正科5人),试用期满正式聘任1人(正科级);平调5人(其中正科2人);退二线6人(正科级),免职干部1人(正科级)。
安排布置了33名校管试用期满科级干部的考察和16名任期届满续聘科级干部考察工作,整理、送达49名科级干部考察通知,填写66份科级干部考察记录表,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已完成以上49名科级干部的考察、聘用工作。批复共青团任用干部5名;校核院管科级干部提拔、届满续聘、平调、免职共15人。
(3)干部竞聘:组织了4批次干部公开竞聘(其中1批科级干部竞聘工作正在进行),共公布岗位28个,报岗人员97名。通过前期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答辩、考察、会议票决等步骤,提拔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6名。
(4)干部考察、管理:年内累计组织20场28名干部述职、测评,参与测评1449人次。组织干部谈话考察1600余人次,撰写考察报告78份。到相关单位宣布处级干部任职决定42人次;在干部考察过程中,坚持原则和工作要求,尊重参加谈话的干部和教职工。及时整理干部资料、更新干部数据库,补充、完善了处级干部任免审批表;妥善保管处级干部档案,做好干部和党员有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年内共印发干部任免职文件27份,校核院管科级干部任免职文件8份。
(5)干部信息报送和年报统计工作:根据高教工委要求,及时整理、报送了正处级干部名册和67份《干部任免审批表》。按照高教工委《关于进行2013年干部年报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我校干部年报统计工作。学校干部队伍整体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干部队伍结构合理,活力较强。
2.积极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和参加培训推荐、组织工作
起草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选派青年教师进行校内挂职锻炼工作的意见(试行)》。推荐王辉同志在教育厅办公室挂职;李永阳同志挂职商洛市柞水县团县委副书记,推荐司建辉、曹升虎同志参加赴重点县和重点示范镇挂职锻炼评选。年内累计推荐40余名干部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党校、国家行政教育学院、省教育厅等组织的学习培训。
3.细致完成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工作
根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及时督促10名校级领导和157名处级干部填写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正确引导领导干部进行自查自纠。
4.安排好干部民主生活会和校属单位年终考核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全校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制定了召开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实施意见,有序安排了2012年度干部民主生活会,形成了有关工作报告。协调、组织好2013年度校属单位考核工作,共14个二级教学单位、37个职能处室分类分组参加了工作考核。
5.其他工作:就新人事代理人员参加干部竞聘有关事项,对十余所高校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会同党办、人事处开展了人才工作调研;配合审计处对5名处级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办理正处级干部和正高职称人员出国政审28人次,办理大学生报考村官、公务员和选调生政审24人次,办理退休人员行政职级认定9人次,办理新入职、离职、离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110余人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办理参加分房排队人员行政职务审核200余人次,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查阅相关人员档案。按照2012年省级新一轮“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安排,申请1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资助对口帮扶单位略阳县白雀寺镇何家坪村建设。
三、注重学习,加强组织部自身建设
2013年,组织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明确人员分工、加强团结协助,部门内部真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
同时,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有关学生活动,承担党课、十八大精神宣讲、形势政策教育等,促使组织部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工作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所提升。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作论文《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工作中尽可能合理安排、加快节奏,但仍有些工作未能按计划及时完成,如近期一批科级干部竞聘工作进展迟缓,主要原因是工作预见性不强、提前谋划不够;党员发展,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虽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但实际工作中缺少跟进、督促和研究;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与基层沟通不够,解决问题欠主动;党建及干部工作制度建设滞后。
2014年,我部要继续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积累工作经验,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相关办法和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党建理论研究与工作创新;要修订《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处、科级干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合理安排、把握节奏,做好各项干部工作。
&&&&&&&&&&&&&&&&&&&&&&&&&&&&&&&&&&&&&&&2013年12月
&&&&&&&&&&&&&&&& &&&&&&&&&&&&&&&&&&
建议使用IE4.0以上浏览器,800*600模式浏览以取得最佳效果
CopyRight&1949 - 2002, 西安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Web Design By FangNan陕西省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陕西省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的前身为&陕西省工业装备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12月转建为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为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丁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 自动化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东华教授。
实验室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依托,采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是依靠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的科研开发实体。实验室在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基础上,把复杂系统控制和智能信息处理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促进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增强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基地。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4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1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3人,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占63%,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0%。近3年,实验室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3人、霍英东研究基金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3人、陕西省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262人,形成了以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实验室目前用房总面积为2,760m2,其中研究用房2500m2,办公用房200m2,资料室60m2,并设有学科特色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高性能云计算研究平台、以及海外专家办公室等。同时,实验室下设14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500余套,总价值达3200余万元。
2.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控制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工业过程为对象,分析运动过程的瞬态性能和稳态特征,给出确定主导运行过程的特征时空尺度和相关运动特征参数的有效方法,研究建立基于机理、数据和知识的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验证方法;开展复杂控制理论、支持向量机、量子控制理论、模糊神经网络等多种辨识与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
该项研究拟为大尺寸硅单晶直拉生长装备、大型电站锅炉空预器、高精高速磨齿机、冷/热轧机等实际工业对象的建模、优化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恶劣&环境下关键变量的检测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高温、高速或高压等恶劣环境下,通常的检测方法(如点测量、接触测量和离线测量等)无法直接应用或难于检测复杂工业系统状态信息的问题,运用先进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和现代光电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远程通信等相关技术,围绕图像检测、电涡流检测、激光测量、远红外测量等非接触检测方法和原理,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从接触式测量向非接触式测量、离线测量向在线实时测量、单点测量向多维场测量的转变,设计与开发智能控制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该项研究拟用于解决长距离、大流量复杂输气管网系统的故障检测,高精高速液压及数控系统智能化设计与制造、在线装备故障诊断,晶体生长时直径、液面位置和温度检测,电站锅炉漏风间隙测量,以及轧机对中和速度检测及实时信息处理。
3)模式识别与机器人技术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复杂背景环境下目标的图像识别与跟踪问题,采用贝叶斯分类、贝叶斯网络、线性和非线性分类器设计、动态编程和用于顺序数据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特征生成、特征选取等技术与理论,研究基于光照补偿、状态特征、图像深度和三维扫描数据等方法的目标识别与判定方法,以及在目标物的运动过程中发生特征变化时,对特定目标物的跟踪、识别与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机器人的三维视觉伺服控制,实现目标的识别、跟踪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结合,为复杂环境下多类型机器人(飞行器、移动、编队、定位、导航)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利用智能计算方法实现机器语言识别与翻译,为自动人机多语言交互实用化奠定基础。该项研究旨在建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以及系统故障自我修复与安全运行理论,实现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解决数控机床的容错控制和故障诊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实现恶劣天气下管网输油输气设备的全天候数据检测、故障维修,开发智能非接触电站设备及轧机控制操作系统。
4)复杂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Internet、交通网络、电力网络到经济网络、病毒传播网络、生物基因调控网络和神经网络的动力学演变规律,建立网络模型,理解网络的性质,预测网络的行为,并通过优化控制来调整网络的行为,如稳定性、同步性、信息和能量流动与传输等;利用生物自然进化网络方法进行协同优化;利用非线性信号处理方法,实现声纳、雷达、医学成像、语音、电子监控等信号中的目标识别、定位和处理;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实现无线通信传输。该项研究旨在建立集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内部故障模拟、推演和鲁棒性分析,提高电力网络、输油输气网络等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优化设计天然气分布式供应源管网,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实验室研究基础及水平
实验室以西安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一级学科为依托,以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长期坚持问题驱动的研究理念和指导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依托国家和省级科学研究基地,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非线性控制理论、系统优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基于无线网络的多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等为主导、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其中复杂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关键变量的检测及其工业应用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近3年,本实验室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重要技术推广项目9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3亿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55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PhysicsReviewLetter,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agation,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sResearch,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IF=7.37,EI收录150余篇。
近年来,实验室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先后应用于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综合控制、大尺寸单晶炉关键技术研发(国家重大专项)、天然气复杂管网系统的优化调度、复杂工艺条件下的高精高速薄板轧制控制技术研发等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校实用信息
中国教育电视台特约合作网站中国高校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reserved西安理工学院经管学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西安理工学院经管学院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前身为原北京机械学院工程管理系,于1958年开始招收经管类本科生,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置管理学科的院系之一。现有在校生3000多人,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良好院风。校&&&&训开拓、进取、严谨、求实创办时间1958年类&&&&别公办大学学校类型经济管理主管部门西安理工大学所属地区陕西省西安市主要院系金融系,会计系,国际贸易系,经济系,市场营销系等硕士点4个博士点2个专业设置工商管理 工业工程 市场营销
50多年来经管学院秉承传统,严谨治学,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形成了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7人。现有在读学生2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多人。学院坚持“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并重,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办院方针,毕业生在政界、学界、商界以及其他各界取得了可喜成绩,涌现了一批杰出人才。学院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4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行政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3个硕士点(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拥有5个专业学位点(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会计学硕士(MPAcc)、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物流工程硕士(MLE))以及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点。现有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西安理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陕西省一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发展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发展”是“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院设有陕西省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经济、金融学人才的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学校与法国联合举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文学(法语)双学士学位班,与法国鲁昂高商联合举办的中法金融班、中法工商管理班也设在本院。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经济学基地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保险、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物业管理。
其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按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招生,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专业按经济学类招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按工商管理类招生,工程管理、物业管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招生。
本基地班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现代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核心的严格的现代化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如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经济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本论》选读、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思想史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大型公司、新闻与出版机构、大专院校、经济研究机构、经济咨询及各种经济服务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综合管理、教学等工作。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学、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最早在国内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
本试验班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限,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两个试验班继续专业课学习。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趋势,最早在国内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试验班专业课程按民办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实际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金融理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国际或国内经济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科学研究、教学及经济管理工作。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理论发展的要求,最先在国内建立的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金融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金融理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金融部门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部门工作。
经济学类(含经济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专业)
包含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保险学专业,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有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在金融专业设有中法金融班。本学科类有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类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结合经济理论前沿,着重研究国内外经济问题。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五个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前两年共开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课程。
财政学专业
本专业分为财政学、国家税收两个学习方向。财政学包括财政理论、财政制度、财政政策、国家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债;国家税收包括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国际税收。本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较宽广的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并掌握财政税收业务技能、熟悉财政税收制度和政策、外语基础好、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收理论与制度、国家预算、国有资产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预算会计、国际税收、外国财政与税制、税务稽查学、财税电算化、中国赋税史、税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公共管理部门,财税研究部门和大型企业(含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国际经贸的发展现状、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地区国别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外经贸公司、金融部门、证券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中国企业涉外机构等单位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
本专业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国际经济的发展现状、规律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法语、数学和计算机等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和其他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地区国别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用法语开出的主干课包括:法语基础(法语听、说、写)、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结算及经济管理案例分析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中法合资企业、外经贸公司、金融部门、证券部门、中国企业涉外机构等单位工作。
该班学生从经济学类新生中择优选拔。按规定修习的各门课程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经济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货币、信贷、银行、保险和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外语水平高、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投资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国际结算、保险学、外汇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国际投资、财务管理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金融学专业(中法金融班)
本班是为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在本校开办的、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学专业国际化教学试点项目。本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金融学和法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部分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本班学生采取前三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最后一年到法国鲁昂高商学习的模式,颁发武汉大学本科文凭。学生通过有关考试和管理环节,可直接赴鲁昂高商攻读硕士学位。本班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金融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高的法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金融数量化分析技能娴熟,能够在中西方两个平台上自由发展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国际结算、保险学、外汇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公司理财、财务管理等。用法语开出的主干课包括:法语基础(法语听、说、写)、国际商务管理的基础工具、金融和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和模拟仿真、国际商务环境、欧洲和新兴市场经济学、国际汇兑、国际项目管理、金融理论、金融管理、金融管理案例分析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涉外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该班学生从经济学类新生中择优选拔。按规定修习的各门课程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经济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
保险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保险经济领域中的保险商品关系和非商品性保险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数学问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保险管理、业务经营、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原理、保险经营学、保险法学、风险管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保险精算、保险营销学、责任保险、民商法、海商法、利息理论、社会保险等。
毕业生可在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公司(含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工作。
金融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及金融财务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组合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入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法、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跨国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工商管理类专业(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本学科大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并在工商管理专业设有中法工商管理班。本学科有本科、硕士(包括MBA、EMBA,MPAcc、MPM、MLE等专业学位)、博士多个层次,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类立足中国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结合经济、管理理论的前沿,着重研究企业管理及其经营行为与经营策略,培养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的企业综合管理和企业职能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管理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七个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并以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数学、法律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务谈判等,并结合企业的需要开设了 ERP的专业课程。
毕业生可在公司企业集团(包括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外贸公司等)、国家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外向型管理、经营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中法工商管理班)
  本班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在本校开办的、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的、与国际接轨的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试点项目。本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部分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学生前三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最后一年到法国鲁昂高商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有关考试和管理环节,可直接赴鲁昂高商攻读硕士学位。
本班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国际,具有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法语水平、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ERP与企业信息化仿真、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公司治理学等课程。用法语开出的主干课包括:初级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说、法语写作、法国概况、商务法语、欧盟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与风险防范、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外贸公司等)、国家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从事实际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工商管理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试验班学生从工商管理类新生中择优选拔。按规定修习各门课程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管理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营销原理在企业经营实践和其它非赢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培养具有现代营销意识、强烈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现代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实际工作或理论研究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商法、国际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营销、分销管理、销售管理、广告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组织营销等。
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业(中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与咨询、广告管理、市场研究和电子商务等管理工作,也适合在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工商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成员的识别、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实务。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灵活运用组织行为与人事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工资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原理、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沟通管理、劳动法学、人力资源会计、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计算机基础、比较管理学、企业文化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人事与法规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工作。
物流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物流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接受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并突出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物流管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物流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物流技术与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本专业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出发,开设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网络会计、注册会计师业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规则和审计准则,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会计和审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商法、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学、管理审计学、管理咨询、计算机会计和审计、网络会计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公司、金融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和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问题。培养具备财务管理以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和财务分析、市场营销、商法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设有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研究方向。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商务、公关、服务等业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专业英语、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礼仪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等。
毕业生可在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宾馆饭店、涉外部门、旅游景区、旅游客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秘、规划以及其他业务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本学科大类包含工程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有本科、硕士(包括工程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从国内外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前沿领域出发,着重研究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国内、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取统一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求,分别进入工程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程管理专业
该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理论融合而成的具有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因应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需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法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项目融资、会计学、经济法、土木工程概论、财务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力学、施工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机构、金融机构、政策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资产评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物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现代社会条件下物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包括物业管理理论和物业管理实务两个方面。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法律、计算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熟悉经济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和法规,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由人员、物质、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不动产系统进行设计、维护、改善和创新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国内及国外物业管理知识背景的高级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物业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屋建筑学、物业资产管理、公共环境设计、环境与安全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大型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的物业管理公司从事物业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环境设计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建筑及环境设计类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本专业得到英国房屋特许协会(CIH:Charted institute of Housing)的支持与合作,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还可进入英国的大学继续深造。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1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在核心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0余篇。每年科研经费近300万元。
学院实验中心设有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金融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ERP实验室等七个专业实验室。配备420台以上高性能计算机及其它相关专用实验设备,为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员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1]学院与国内外同行及企业界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与西电集团公司、陕西重汽集团公司、北车集团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温州国光集团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良好的院企合作关系。先后有20余人次前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与美国圣特劳德大学、日本福井大学、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多所海外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关系。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理工大学知行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