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芙的聪明伶俐是什么意思表现在哪里?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图书馆读书俱乐部书评征文作品集
“树叶是好的,一切都好”(一等奖)
&&&&&&&&&&&&&&&&&&&&&&&&&&&&&&&
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他是一位长胡子老头儿,在俄国文学史上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关注小人物的成长,用笔触碰心灵。他和和果戈理、莫泊桑一样,都是“小人物”的代言人。
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让他一举成名,也让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说起《穷人》,首先要说的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方式。一封接一封的书信,让人倍觉亲近和温暖。透过一封封书信,我们也看到了两颗紧紧相连的心。
女主人公瓦连卡拥有一段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但却十分短暂,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使她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孤儿。没有依靠,生活拮据,还处处遭人唾弃。幸运的是她遇见了他——马卡尔,一个懂得心疼自己的人。
印象中的马卡尔是一个正直善良、上了年纪的穷老头儿。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却对瓦连卡百分百真心。他慷慨大方,倾尽所有来帮助她。她治病的钱是他用衣服换来的,他甚至还搬到她的附近来保护她,还有偶尔的糖果、鲜花……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心疼女儿一般,又像一位绅士追求心爱的女子一样。总之在他的心目中,瓦连卡胜过所有,她就是他生活中的一束阳光,带给他生活的希望。而这一切不是亲情,也胜过爱情,它是一种“父亲般的友善之情”!
是什么力量让两个人走到一起并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呢?我想,除了爱,除了人性本真的善良,还会是什么?
在小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写到了很多穷人:女仆、瓦连卡的表姐、乞丐、大学生等等,而最可怜的要数戈尔什科夫,生活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让他时来运转,紧接着又让他被死神召唤。他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写满悲凉,充满讽刺的一生。他的死,难道不就是一种生存的挣扎,一种生活的反抗,一种反抗无效后的绝望吗?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中都被贴上了“穷人”的标签,于是他们像无人问津的野草,没有人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然而,即便在荒野中,他们也互相依偎,互相鼓励,忍受暴雨的洗礼、阳光的曝晒、风霜的折磨,始终顽强地跟命运较量,在艰难中一步步赢得生存。
村上春树曾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更说出了我的心声:他们虽卑微如尘埃,但比起那些卑鄙丑陋、心怀诡计、斤斤计较的人,他们活得更真实,更自在。因为有爱,当然也更幸福!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细腻的心或一双敏感的眼睛,拥有这些的人想必是善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几乎也是穷困的,但他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去体悟、观察和想象,把凄苦的经历诉诸笔端,告诉我们:贫穷的人,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仁爱的胸怀,便会过得满足、感到幸福。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树叶是好的,一切都好。”是啊,人性本善!相信只要种下“善”的种子,即便穷困,也是幸福的!
&&&&&&&&&&&&活着:一曲暖人心际的人生悲歌(二等奖)
&&&&&&&&&&&—读余华《活着》的心灵震撼
&姓名:柯纪兵&
&学院:文学院
立冬稍后,宜昌的天气就变得很冷了,尤其暮色的降临似乎成为地底下寒意开始窜出的信号,使得人连连打颤。在晚上我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一幅幅画面像幻灯片从我眼前出现,尽管我喝着热水,但字里行间的故事让我冷由心生,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到底是一段怎样在土地上苟延残喘的命运!
正如王德威在《当代小说二十家》中所言“写实主义万应万灵,从当年的为人生为革命,到今天的为土地为国家,正是一脉相承”。小说从40年代一路写来,经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的历史开元,以及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小说浸透在激变的历史背景下,所处时期可谓浩浩汤汤,大气磅礴,但事实上余华却是以一个忙碌在田间的老农来呈现故事,依靠他个人的视角讲述几十载的艰难岁月,着眼于小人物、小故事、小环境,正是这样的“文约”和“词微”向我们诠释了农村土地上的“命途多舛”,矫揉也好,造作也罢,在我看来,小说确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虽说成书于九十年代,早已过反思文学的高峰,但特定时期人物的遭际,故事的背景让我们隐约看到反思的踪影。
小说的叙事结构创新意味浓厚,以一位收集民间歌谣的乡村艺人为故事的棺椁,老人的自序故事成为真正的主角,并且小说中间或插进第一叙述人物的“我”(采集歌谣的艺人)和这位农人的对话,使得小说徘徊在故事与现实之间,两层世界一进一出,故而我们读得很清晰,在被拉出主体故事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获得回味与思考的时间,得以整理前一段的信息,如此我们自由的出入于小说,读来毫无“耽溺”之感。
故事基本上可以看成老农人的自传:曾经堕落挥霍的福贵终日在青楼吃喝嫖赌,混事干尽,连回家都要人背,嫣然一副败家阔少爷的样子。在龙二把福贵的家产赢光之后,他的人生出现戏剧性的转折,一无所有的他不得不开始埋头苦干的日子,先是老父亲凄凉离世,福贵成为龙二的佃户,家珍的回来使得一家五口得以齐聚,但福贵不幸被抓了壮丁,在国共战火纷飞的前线,福贵死里逃生两年之后再回家乡,可是母亲早已枯坟一座,年幼可爱的凤霞也成了哑巴。时随事迁,土地改革席卷中国大地,龙二成为人民专政整治的对象,外部世界风云变幻,小之又小的富贵一家自然也被波及。人民公社运动蓬勃开展,家里的东西一夜之间都没了,有庆辛苦养大的两头羊也被公有化。接着是著名的大炼钢铁,一家人熬夜守在汽油桶前,家珍不幸罹患软骨病;五六十年代之交的大饥荒成为后来很多人的心病,更是直接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有庆饿得喝水来充饥,凤霞挖到地瓜会拼命去维护,家珍带回来屈指可数的救命米甚至招致其他人“揭锅”、“掀褥”;熬过饥荒后,有谁料到主动献血的有庆会被抽干,天真可爱的小生命成为第一个躺在那家医院的家人;长大后的凤霞嫁给了踏实能干的二喜,一家人理当如凤霞出嫁那般热热闹闹,迎来温馨的日子,可待产的凤霞偏偏死在自己临盆的时候;两个孩子先后死在自己的前面,家珍在命运的折磨前就再也没有了抵抗力——安静的离世;好在苦根给福贵、二喜带来一丝希望,生活的盼头全在苦根身上,二喜不久死于工程事故,成为第三个从医院抬出来的家人;苦根也未能幸免,他因为吃多了豆子而被撑死,福贵变得孑然一身,认识的人一个一个死去,自己却活到最后,于是才有这位与耕牛相伴的老农人,这位给我们讲述一生磨难与挣扎的福贵。
记得张艺谋导演改编过来的《活着》也是为人熟知的,富贵的扮演者葛优、家珍的扮演者巩俐后来成为演艺界的名牌大碗,且不说二人的演技,单就表现出的故事就足够震撼人心,但片子对小说做了比较大的一些改动,比如有庆的死,凤霞保护地瓜的情节的省略,以及影片结尾的较大改动(片中并没介绍苦根的夭折,多少给人安慰),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有没有违反小说作者的初衷,我想余华是不惮用更加悲剧的死去使读者伤心的,越是凄惨,越是能达到作者的意图,要知道重建总是在废墟之上,所以干脆毁灭就要彻底。
我之所以说“暖人心际的人生悲歌”,悲歌自不待言,何以暖人心际?困顿之中愈显亲情,家珍对潦倒贫穷、一文不值的丈夫不离不弃,既有“夫为妻纲”的正面意义,又有现代女性做事的原则,从家珍对虽贵为县长但害死自己儿子的春生的态度可见一斑,不会因为春生是领导就卑躬屈膝,相反连家门都不让春生进,哪怕他道歉赔偿都不让步;福贵因家产倾荡而迷途知返,虽生活日甚一日地艰难,但都已经尽心尽力,上对老母亲可以无愧,下对儿女疼爱有加,对妻子更是相濡以沫,人活于世,于人于己尽心焉尔足以,更何况儒家八目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此皆是尔。凤霞年纪不大就开始挣工分,有庆年幼就知道父母辛苦,大雪天怕把鞋子磨破就光脚上学,二喜和凤霞的恩爱,以及他们成家后对父母的孝敬都显得弥足珍贵……在芸芸众生庸俗趋同的年代,家珍不像《呼喊》中那些没有感情可言的家长,在扼杀个性的年代足以称得上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有庆对自己所养大的羊那种特殊情感也是难能可贵的,有谁会在吃不跑的时候还担心一头羊的死活,何况是一头人民公社的共产主义羊犊。在感情的荒漠里,一家人和和睦睦、相扶相携犹如深处的绿洲,给人清新,让人慰藉,至少我们知道那个时期中国人不是都丢掉个性和人性了的,富贵一家还如摇曳的烛火般顽强地守护着最后的温暖,等待着新时期的燎原,等待着火苗的旺盛,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正如《基督山恩仇记》里伯爵所言,“等待和希望”!人类的智慧如此,人类的寄托不也往往都这样吗?暮色将近,年迈而孤独的福贵在老牛的陪伴下渐行渐远,结局干脆利落,功成身退,毫不拖沓,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意味深长,老人安静的回家究竟预示着什么,等待新的一天,亦或是等待自己的悄然离世?如果说是等待好日子的到来不免落入现实主义的俗套,若是后者则透露着一种不明了的后现代主义意味。不管如何,活着,活着吧!就算为了那些死去的家人,他们都死得那么痛苦,那么自己就好好活着吧。
&(二等奖)
—《呼啸山庄》书评
姓名:方志
&&&&&学院:医学院
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
《呼啸山庄》所述的是一个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得利和他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得利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改而爱上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给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亨得利自己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萨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多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强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的家财也据为己有。报复得逞了,但它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园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这部“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故事中的人物保持着大自然的的风貌和原始本性:质朴,率直,刚强感情奔放不羁,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生死恋,爱得这样强烈,这样真挚。真是“和山峰一样不变,和闪电一样凶猛”。
希斯克利夫说过:“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是地狱。”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为了要和凯瑟琳见上一面,他半夜去挖开凯瑟琳的坟墓。他撬开棺材的一面,还买同教堂执事,待他死后,把他的棺材一侧也撬开,以便相通。直到最后睁眼闭眼都只见到凯瑟琳而死去。这样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因为他们两人的灵魂曾经是一个不分彼此的整体,不过是肉体有两个而已。
凯瑟琳嘛~她坏~她自私~可是她对爱的执着,使她也因此散发着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混合着的魅力。
火总有灭的那一天,而人也总有离世的那一天,当希克厉追随着卡瑟琳的脚步离去,在另一个世界同游的时候,你会感叹,眼前冷冷清清的凄美,丝毫不逊色于那场风暴一般呼啸而过的爱恋。
以爱开始的恨应该以爱来结束,无法被宽恕的爱,只能永远延续下去。此“恨”绵绵无绝期,细水长流又何尝不是爱情的一种方式。不管以何种方式,直至相爱的人最终得以解脱。
暴风雨过后将是万里晴空的清爽与平静,震撼过后是深深的思索与无限的遐想。结束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生死恋情,那荒野便获得了真正的永恒的宁静。书的最后说,总有乡人说在黑夜中,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附近,看到了希刺和凯瑟琳并肩走在一起。而这也如了许多人的愿,是我们所期待的。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这就是《呼啸山庄》,象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
对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我觉得难以用简单的话语来评价,她简直就是天才,是一个奇迹。一个蜗居山乡,从不与异性接触的未婚女子,能写出爱的这么深,恨得这么透的爱情与复仇小说,简直是惊世骇俗!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为了摆脱生存的困境,保持人性的尊严,获得心灵的自由,人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经受着多么残酷的考验,面临着多么艰难的选择啊!艾米莉愤世嫉俗,酷爱自由,他曾在一首诗中写到:
&&&&&&&&&&&
我若祈祷,那唯一
&&&&&&&&&&&
启动我双唇的祈文只有:
&&&&&&&&&&&
“请别扰乱我的心,
给我自由。”
是的,短暂的生命已近终点,
这是我唯一的祈求——
&&&&&&&&&&&
无论生死,但求心灵无拘,又有勇气承受!
可是艾米莉发现,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生存困境,心灵才能获得自由,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重返大自然,才能得到净化,得到永恒。他在小说中给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命运安排,以及他自己病重后拒绝治疗,拒绝服药,不能不说是这种人生观,生死观的形象体现。
少年·中年·老年(二等奖)
&&&&&&&&&&&&&&&&&&&&&&&&&&&&&&&&—读《活着》有感&&&&&&&&&&&&&&&&&&&&&&&&&&&&&&&&&&&&&&&&&&&&
姓名:李柄宏&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到了作家意识到得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余华的《活着》,这部讲述着小说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故事。通过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的语调去描述福贵极其艰辛的生活经历,让我也真正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福贵的那一种伤心却又踏实的感受······
一、&&&&&&&
&少年去游荡
少年时的福贵是一个迷茫者: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玩世不恭的性格让他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缺乏责任心。家境的充裕让他误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来的很简单,所以,福贵迷上了赌博,认为能够轻轻松松的赚大钱,从而“光宗耀祖”。必然中的偶然,他输光了他的家产······
人人都有年少的阶段,会走入歧途,会犯下错误。其实,歧途和错误都是难免的,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在歧途与错误之中醒悟:明白什么事儿该做,什么事儿不该做,什么事儿值得去做,什么事儿不值得去做。
我想少年时单纯的福贵收获到的最大的道理在于他输光家产之后,他爹告诉他:
“从前,我徐家的老主宗不过是养了只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语重心长的话语让福贵真正懂得了脚踏实地。
也许,人在年少时就应该较多地去接触社会,让社会对年少的轻狂有所洗涤,让人能够在此之中真正成长。
二、&&&&&&&
&中年想掘藏
年少百家后的福贵懂得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道理,从而他更加珍惜他和他的家人所拥有的一切。
他想通过他的奋斗去弥补他年少时让家人所失去的。但是,造化弄人,他在城里为他娘找医生的过程中被国名党强行拉去服役。在服役中,每当生死攸关时,福贵总会想到他的亲人,想到家人还在家中等待着他回家······这种义无反顾的责任心,让他那个尸横遍野的军队中顽强地活了下来,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家······
中年是一个人奋斗的黄金时期,常言道“三十而立”,在家庭构建后,人就开始了一种向往,向往着家庭的幸福与和谐,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奋斗去为家庭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想中年时的福贵虽然未能让他的家庭有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他还是一直为了他的这个家庭,在活着中奋斗,在奋斗中活着。
三、&&&&&&&
老年做和尚、
福贵的人生是悲惨的,在他年老之时,有且仅有他一人活着······
回忆龙二和春生,想到人生的波澜起伏,他最终明白: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当一个人经历了世事老去时,很大程度上,他已经有了自己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将欲望看淡,将一切看轻。也许,人的生死只是人生两种状态,而并非是对立着的······
福贵在生命最后的道路上,选择和一头自己取名为“福贵“的老牛一起度过,寡欲无为的思想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在经历了大风大雨后,人生便是一道清新的彩虹······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三国十一年二等奖)
姓名:李曾求&&
学院:法学院 &&
2003年,小学。每天仅有两枚硬币当早餐钱的我,读书的爱好早已萌芽。是付出了吃半个月炕土豆(那年月物价真好)的代价,才换得一本线装本的《三国演义》在手中。
那年,罗贯中的这六十多万字,花了我足足一个月的功夫才看完。之于小学生而言,明朝人的白话小说实在是文言的厉害,不过看书到底是个渐入佳境的过程,待读至后半部分时,书里的文言词大都能瞎蒙个意思了。不过看的如此之慢的原因也并非在此,而是着实太精彩!男生,又是小孩子,战争和打架什么的最青睐了。
那时一度以为,三国的人打仗真白痴,一边站个将领,身后军马千千万却是木偶一般。往往是大将间互相臭骂几句,只听得鼓声雷雷处,方见大将策马出阵。高手对决,常是“几百回合,难解难分”。而令我觉得最富有快感的,却是描写武圣人云长兄等不世出之高人打菜鸟的场合,“战不三合,斩于马下”,“正待看时,已手起刀落”,寥寥数语,想象无穷。
后来,学了历史和语文,才明白罗贯中是因了难以描写古人真正的“大兵团作战”,故而创造出了将领PK的模式,所谓在情景描写中突出重点大抵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后来的后来,身边的伙伴、同学都纷纷读起了三国(大约与那段日子央视少儿频道重播《三国》电视剧有关),这下可把年少的我给乐坏了!
于是,回家路上,我们玩起了互提人名字号的游戏。一人说:“赵云!”一人便立即答上:“字子龙!”在最熟悉《三国》的一个时期,竟然到了就算提问一个在书中刚露面就“死于乱军之中”的“三流”小将,我们也可以对答如流的地步。换做当下,怕是已经全然没了当初那份“雅兴”了吧。
于是,体育课上,我们会相邀在那个尘土满天飞的操场,寻几根长木棍,或唤作“青龙偃月刀”,或呼作“丈八点钢矛”,“两军”交战,总是胜负立判,我乃“常败将军”一枚,多数时候充当的是“丢盔弃甲”(扔了木棒)撒腿就跑的角色。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游戏,还是忍不住喟叹一句:“那时候多快乐啊!”
转瞬间,十一个年头竟已如白驹过隙般的一晃而去。保留着每年暑假重温一遍《三国》的习惯,也算是对儿时的一点缅怀了。而今,当我再战战兢兢的回过头来审视这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时,对书中那些或有勇有谋或武力超群或德才兼备的风流人物,仍是充满了景仰与歆羡。少了些对战争、武力的崇拜,多了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
至于广为文学批评家所诟病的罗贯中在书中流露的忠君思想、拥刘贬曹等等不足,我都不愿有任何反驳抑或赞许。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有它不能逾越的局限,当一本书经过了五百年的历史洗涤后,依旧还能够带给我们成长、思索、阅读的快乐,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多的去苛责她呢?
恰值三大举办这个“我最喜爱的名著”征文活动,随性就写下了这自说自话的几段文字。最后,很想问一句,那时候陪我一起读《三国》聊《三国》的伙伴们,你们,都还好么?
&我看《红楼梦》中的“梦”世界(三等奖)
姓名:谭云霞&&&&
学院:外国语学院
&梦,虚幻迷离的代表。《红楼梦》亦是一个梦,“甄士隐梦幻是通灵”,“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一切是梦,以梦始,以梦结。梦,抑或是悲剧,抑或是虚无。《红楼梦》中的“梦”字包含了很多很多。宝黛之恋如梦,“钗黛合一”的完美女性如梦,家族永恒如梦,封建制度的延续如梦。那些都很美好,或许曾经很美好,但都只是幻境。
《红楼梦》是曹雪芹弹奏的一曲千古绝唱,周汝昌曾评价《红楼梦》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作品”吴世昌也曾说:“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它是我们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我而言,《红楼梦》就像一座山,使我望之生畏。
有人说评红楼就像攀登云梯那样,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能在学术上攀登得多高,它就能给你多高的层次。很惭愧,我能力有限,境界不高,只能在云梯底座徘徊,旨在《红楼梦》这个大世界中寻找一个很小很小的世界,去感受它的无穷魅力。几经寻觅,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小世界——“梦”的世界。
我所谓的“梦”的世界并非指《红楼梦》中所涉及的梦境或者说是去探索梦文化,而是单单从“梦”字出发。《红楼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如梦一场。它以梦开始,以梦结束,中间又有形形色色的梦;不仅如此,里面的人物也有梦一般虚幻凄惨的命运。正如我的朋友在高考之际送给我的三句话: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如梦人生。
&“梦”是一个很虚幻、很抽象的东西,我们常常用它来组一些词,如:梦想、梦幻、梦呓……而我认为曹雪芹将这部巨著命为《红楼梦》是有极深的意义的,当然我在此并不想也不能去深究他的取名艺术,我关注的是《红楼梦》中的“梦”字,我认为这个“梦”字包含了四层意思,即“四梦”。
因为“梦”大多是很美好但又是虚无缥缈的,常常是不可能或是很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我认为,它有时可以与悲剧相通。《红楼梦》中的“一梦”是指宝黛之恋如梦。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自由恋爱”,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们有木石前盟,贾宝玉还曾对林黛玉说她死了他就当和尚去,可见情之深、情之切。然而,他们的爱情是得不到祝福的,上至王夫人那些主子下达袭人那些丫鬟都要扼杀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未来。连连日甚是疼爱她的贾母也不允许他们在一起。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里,贾母探望林黛玉之后对凤姐说:“我方才看他却还不至于糊涂,这个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种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在这个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自由恋爱存在的,一切都是包办婚姻,家族联姻。《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美好结局也只是属于唐传奇而已。因此,宝黛的爱情悲剧是注定了的,一边是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一边是悲声浮荡,凄清寂静。即使真心相爱,但却不能相守相依;即使有木石前盟,但却抵不过金玉良缘,即使“约定终生”,但一个遁入空门,一个又作了北氓乡女。他们爱情如梦一样美好,却也如梦一样凄凉悲惨,这为“一梦”。
“二梦”是指“钗黛合一”。这里的“梦”是指美好但不易得。“钗黛合一”是指兼容宝钗的温柔敦厚、端庄贤淑、谙熟世故和黛玉的楚楚动人、内惠外秀、才华横溢。这种性格是曹雪芹所赞美的,拥有这种性格的女性不仅是在那黑暗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今这充满竞争的社会,她们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不过像那种“钗黛合一”的完美性格的女性却是很少很少的。
“三梦”是指家族永恒之梦。“没有哪一朵花常开不败,正如没有哪一个人总在巅峰上。”
同样,也没有哪一个家族能永远兴盛庞大永不衰败。纵然是贾家,在封建社会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家庭,最终也免不了衰败。抄检大观园其实就暗示了贾家的衰败之路的开始。这在那个朝令夕改、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很寻常,可能今天还受帝封赏,享受荣华富贵;但可能明天就龙颜大震,要将其满门抄斩。在当今社会也是一样的,很多富二代或富三代挥金如土,不思进取,整日浸在灯红酒绿之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祖辈、父辈的辛苦打拼的家业最终毁在了他们手里。即使后辈努力拼搏奋斗,但总会遇到一些意外,如信誉问题、金融危机、战争……最后也会毁于一旦。社会、世界总会努力维持着平衡,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它不会让某一些人、一些国家、一些地区等总处于天平的高端。因而家族永恒也只是一个“梦”而已。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始终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得遵循这个规律。因此这第“四梦”是封建社会持续之梦。或许曾经封建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也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但是在明末清初,它的作用并不大,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明末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出现了。但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的压制,它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哲学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应当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在当时,很显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已不太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虽然统治者曾适当的调整过上层建筑,也出现了短暂的“康乾盛世”,但由于他们都没有也不敢触及他们的统治基础——小农经济,只是小修小补,因而挽救不了衰败的命运,封建制度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在明末清初,已出现早期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其实,我更倾向于相信曹雪芹受到了这些思想家的影响。因此,封建制度的延续只是一个梦,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这是我所认识、理解的“梦”的世界,或许与曹雪芹的红楼世界相去甚远,但这确实他给我的一个小天地。
品红楼,如品香茗,愈发甘醇;读红楼,如读社会,尽知天下。
&我最喜欢的名著(三等奖)
-读《傲慢与偏见》
姓名:王萌&&
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所有的英国女性作家中,Jane是我最爱的一个,而《傲慢与偏见》是她所有作品中我最爱的一本:轻喜剧的风格,在幽默中包裹着尖锐的讽刺,各种真实活泼的人物,青涩的别扭的爱情,就算跨越了这么多年依旧不会褪色。
  每一次看,都能得到新的感受&。
  第一次是甜美的爱情,第二次是学识理智思维的重要性,第三次、第四次……就变成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点滴见解。
  无论是班纳特太太的唠叨、达西他姨妈的强迫症还是柯林斯先生自卑的自负……这样的特质好像是会也会穿越时空一样不时能在周围找到例子。&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化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至今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
对于这本书的喜欢主要在于它诙谐皆大欢喜的剧情,好像在观看一场爱情角逐中,不住不觉也加入了自己的看法,自己对爱情的细细体味,特别对于那些刚开始对爱情抱有幻想的小女生,物质还是爱情?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美好的爱情不是物质,而是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能够相互理解,包容,沟通。这就是我对于这部作品的感受。与此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不要太早对一个人的特点下结论,无论中间怎样迂回,能够走到最后并认清那样才是最好的。
喜欢《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书中娓娓道来的细腻笔触,让我们认识到简·奥斯汀这位伟大的作家,书中的温馨与浪漫大概也是很多女孩子所期待的样子,也是我喜欢着本书的最大原因,浪漫温婉的情怀在书中都得到了体现,完成了很多女孩对于爱情婚姻的最初幻想。也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样一个过程,不得不说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浅论《围城》(三等奖)
姓名:尹彬&
&&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说起《围城》一书,我是非常喜欢和欣赏的。记得刚上大学时,我是带着这本书一起来的。由于高中时一直忙于考试,虽然买了这本书,却也并未仔细看过,所以来大学以后希望能好好看看书。其实说起《围城》,第一个闪过我脑海的字眼是钱钟书,而不是方鸿渐。我之前就已经听说过钱先生的事迹,钱先生当年考清华时,数学只考了15分,却也被清华破格录取,原因是钱先生的国文和英文的造诣极深。再加上“韩少因为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而一炮而红,却也七科全挂,导致留级而后自动辍学”事迹。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要考个好的大学,就得门门功课都要好,若一门不行,都将是短板,影响自己的学习。要力争做个全才。可是这样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尽如人意,这个时代罕有大师出现。另外,钱老先生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为人十分低调,著作较少,但每一部著作都很有价值,无论是《围城》、谈艺录还是管锥编。当然钱先生和杨绛女士夫妇之间的关系和志同道合,也让我很羡慕。希望希望自己能做到钱先生的一点半点。至于《围城》,这本书是我翻过最多遍的书,没有之一。也是我至今唯一在书上做了批注的书。在大一军训(我们当时是冬训)时,在寒冷的冬天,每晚躲在被窝看着这本书,写着自己的感悟,当时感觉好温暖,现在想起来,还很是怀念。自己的批注,现在再看起来,也很是幼稚,主要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对书中句子的了解。隔了好久,再来看这本书,又有不同了解。恰逢这次课结尾时要写篇文学评论,我就想写这篇,可能不是很成熟和有道理,却也真是我的所感所悟。
《围城》一书正如作者在序里所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特性。”《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改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语言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一样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忽略气言语),《围城》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我对《围城》里句子语言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了,“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觉得这段话包含哲学思想,同时有趣也有哲理。还有,“夜仿佛纸浸透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之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皆如此类的句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围城》中比喻都恰到好处,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当然我觉得钱老也有卖弄才情之嫌,写这么好的句子新手拈来,让我好生嫉妒,只可惜自己的才学不够啊。
《围城》另一种艺术-------讽刺艺术--------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其中,比较有趣的,比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而当方鸿渐演讲的同时,听众大多数笑,少数都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画面。这明显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也是对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怪诞现象的讽刺。但其实《围城》对人性的讽刺更为明显,首先就说方鸿渐,方鸿渐归国之前,由于对父亲要有个交代,便买了个假克莱登大学假博士,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等等。再者像李梅亭、顾尔谦之徒,都有体现。其实读《围城》时,我们有时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也做过这些事,就好像在阿Q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征一样。
《围城》虽然是很久之前的作品,但它的现实意义至今犹存。比如文章所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里面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和失望,欢乐和痛苦,执着和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比如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围城,却没有找到门,没有进去;苏纹纨以为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实际她还在城外,方鸿渐本来没打算孙柔嘉进入自己的围城,可由于自己的软弱,接受了她。其实“围城”的意义就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同时“围城”困境也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可能是虚妄的,但我们应骨子里应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让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到认识和理解,让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而不是陷入虚无主义。
最后,还想讲点别的,书中对方鸿渐有个评价“你是个好人,却毫无用处”,其实有时觉得这句话不仅仅说他一个人,更评价了广大知识分子。书中方鸿渐是个软弱的、无能的、有精神追求去又屈服于无奈生活的在整部小说里,只有一个唐晓芙,是纯洁可爱的。这是因为他对方鸿渐来说,还是虚无缥缈的,可望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个幻象。《围城》中孙柔嘉是个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人物,看上去没什么主见的小女生,却工于心计,掌握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握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再说下作者吧,钱钟书是个不出世的天才,同时他也是最纯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深挚的虔诚,在学术上他不能容纳一丁点的虚伪和取巧。在这种目光注视下,一般的所谓“学者”,要不可笑也难。所以钱老一直很低调,潜心于学问,想必也是看透了生活的追求虚妄,只是在追求过程中态度是严肃的,热忱深埋于冷静之下。
《围城》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甚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正如全书的气氛,令人荡气回肠。
我写的评论没有那么精彩,也没有引经据典,全是自己的感悟和翻阅他人对《围城》评论而来,虽不是很好,但也是自己的所感所悟了。期待下次读《围城》还能有近一步的感悟!
夜已深!完稿于244寝室!
&&&&&&&&&&&&撒哈拉的眼泪——撒哈拉的故事(三等奖)
&&&&&&&&&&&&&姓名:
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收录的十八篇文章,用浪漫和悲伤,画出最纯真的三毛,最真实的撒哈拉,和最温柔的流浪。她渡重洋,履荒漠,以中国人特有的广博的同情,任侠的精神,以东方女性不常见的潇洒与诙谐,生动地记述了她壮阔的世界之旅。
它们分别是:《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白手成家》《悬壶济世》《死果》《娃娃新娘》《荒山之夜》《寂地》《收魂记》《沙巴军曹》《搭客车》《哑奴》《沙漠观浴记》《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天梯》《哭泣的骆驼》。
读三毛的作品,就像在某个温柔的黄昏,坐在沙滩上,品一杯清茗,看夕阳慢慢沉入海底。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漂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司马中原如是说。
《撒哈拉的故事》中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会出现两个人。他们一个是三毛,一个叫荷西,这两个人如同疯子一般,放弃了大好的生活不过,只身来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上生存,而原因则是因为三毛要探寻那神奇的世界。
1974年5月,三毛在沙漠中写了第一篇作品——《中国饭店》(后改名为《沙漠中的饭店》)。所谓的饭店,其实只是三毛与荷西的家。在家中,三毛展现出自己的好手艺,做出一道又一道美味佳肴。后来他们还请了很多好朋友来家中吃饭,在这荒漠之中,他们在饭桌上制造出美好而温馨的时光。文中,三毛的倔强和忧伤,她的敏感和任性,荷西的憨厚大度,豁达开朗,二人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他们的幸福更溢满字里行间。
《结婚记》《白手成家》《素人渔夫》所写的是三毛和荷西在荒漠中相濡以沫,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在荒凉的坟场区简陋不堪的家装扮成美丽的宫殿,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和诗意。简单而独特的文字,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让人读后神清气爽,忍俊不禁。
“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苦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荷西的这份感情是这样的真挚、热烈。当初三毛执意要去撒哈拉旅行,荷西一声不响整理好包裹于三毛之前到达,并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一个男孩子为了成全他执着的爱情而舍弃和沙漠相比宛如天堂的大海,三毛能不感动吗?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动听的情话和信誓旦旦的承诺,但我们总是轻易许下承诺,到最后却匆匆签下“对不起”几个大字,荷西没有向三毛许诺过什么,却用六年的等待和生命最后六年的相守相依谱写他们的爱情传奇。
读过三毛文章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个留着大胡子憨厚而痴情的男孩。荷西没有来过中国,却深受许多中国青年读者的喜爱。他们所喜欢的并不是在撒哈拉沙漠和三毛相濡以沫的男人,而是三毛笔下平凡而执着可爱的大男孩。六年的等待和苦恋,终于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成全了他和她的爱情,这颗爱情的种子吸取了大漠的苍凉,大海的深沉,开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死果》讲述了三毛在自家门前拾到一条项链,它是一个小布包,一个心形果核,还有一块铜片。她只当是哪个淘气的孩子挂上来的,由于没有人来认领,从小拾荒成癖的三毛心高彩烈的将它拿回家,洗擦后,用铜片做成小挂饰,期望看到这项链绽放出它本来的光彩。这个项链实在是太神奇了,凡是它接触过的地方,都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譬如优美的音乐突然停止,录音机的磁带缠绕成一团;刹车失灵,车技熟练的的荷西险些让大卡车撞翻;车门翘起,将三毛的手指夹得鲜血直流;甚至还发生了咖啡浇灭火苗,让他们夫妻二人差一点煤气中毒。此外,三毛之前的许多病症,也都在一天之内并发:过敏性鼻炎、头晕、胃痛、甚至下体严重出血。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无法治愈。
一切的情况都太过诡异,三毛和荷西也不知所措。后来邻居帮他们找到病因,恰是那条项链——撒哈拉威人最恶毒的符咒!邻居为他们请来当地的长老——山栋。他略施法术,镇住了那个铜片,三毛立即就转危为安,种种病痛不约而同地消失了。
虽然我们一直提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但是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仍然有许多不能用科学解释的未解之谜。就像在这浩渺的宇宙,我无法探知黑洞之外的神秘世界,很多事情不是都能够用科学的知识就能够解决的。不过无论如何,读三毛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茫茫沙漠中撒哈拉威人的神奇。
《芳邻》让三毛再次领教撒哈拉威人的厉害,并经常吃小亏。除了她的丈夫和牙刷,其余的都成为了公共财产。甚至连萨哈拉威人的羊也屡次侵犯他们的领地,破坏荷西辛勤盖的漂亮天窗,还从天而降,砸在荷西的头上,一羊一人躺在地上呻吟。事实上,对于撒哈拉威人来说,荷西和三毛是外来入侵者,是破坏他们平静生活的人。类似这样的土著,对他们有着本来的排斥,所以才会对他们表现出排他性。这不能说明他们不够善良,只能说他们太爱自己的家园了,害怕他们的家园被人入侵。所以尽管撒哈拉威人总是有意无意为难荷西和三毛,但三毛还是宁可和他们在一起也不愿意参与那些高级官员的白人太太温馨的谈话。相反她觉得撒哈拉威人活得更真实更加有趣,甚至连她自己越活越像个撒哈拉威人。三毛怀着一颗虔诚而宽容的心和她们友好相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给这个落后的地方带来文明的种子。
《娃娃新娘》则是记录了三毛在当地最合得来的邻居——罕地的长女姑卡结婚的故事。才十岁活泼快乐的姑卡在父母的安排下和青年警察阿布弟结为夫妇。三毛开始是怀着好奇的心去观看撒哈拉沙漠与众不同的婚礼场景,后来残暴而野蛮的习俗让她感到失望和愤怒,在当地居民眼中,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三毛对新娘深深的同情和痛心,却无能为力。作者用简单的而精炼的叙述,用真挚的感情生动再现偏远落后的撒哈拉在习俗的名义下,用着原始的野蛮和残暴对待神圣的婚礼,字里行间洋溢着三毛对蛮荒的排斥,对不幸的娃娃新娘的同情。
《哭泣的骆驼》是《撒哈拉的故事》最后的一篇。它是以撒哈拉时政为背景,以撒哈拉民族起义为主要线索进行叙述的半纪实性小说。小说中人物命运悲惨离奇,故事错综复杂。
从容就义的民族之情,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贯穿在整个小说中,和主人公一起欢笑、一起悲泣,用朴实而流畅的文笔将真挚的感情,动人的故事描绘地淋漓尽致,扣人心弦,读后让人欲罢不能。
对美的向往和自由的不懈追求让我们强烈地厌恶丑恶,排斥专制独裁和殖民主义。沙伊达是美丽女神的化身,一个行走在沙漠上美丽而古老的梦境,当你走进这个无与伦比美丽的梦时,惊羡、震惊她的神秘和美好,你不想从这个梦中醒来。但是你不得不醒来——有美丽诞生的地方,也有丑恶滋生,她们永远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时候我也会想,是不是太过美好的东西,只有用丑恶来毁灭才能彰显她曾经的价值?是的,当我们无法理解那个受到高度文明教养的可爱沙漠女子在她自己的风俗下被人们鄙视着,只能承认这种残酷的事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小诗也许是对巴西里最好的总结。这个神秘、高贵、热血的撒哈拉威青年深深地爱着他的妻——沙伊达,也深深地爱着这片荒凉的故土,为了撒哈拉的独立和自由,他忍受着和爱人颠沛流离的苦楚,和家人生死离别的悲痛,然而他也是一个忠肝义胆,热血沸腾的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纵使万劫不复,他也在所不辞。
故事是个无比悲伤的结局,美丽的沙伊达死在无知丑陋而野蛮暴戾的人们蹂躏下,巴西里带着他满腔的柔情和热情却葬送自己人的刀刃中。美丽和自由最终被丑陋和殖民吞噬,但心却被深深地震撼了。不是每一次正义和邪恶的战争,正义会凯旋归来,在这荒凉未被开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的力量那么小,那么小,微小的如同黑暗中黯淡的星辰,然而就是那么一星点的光辉和灿烂却如流星划过天际,留下不可磨灭的永恒的美丽与震撼。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
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沙漠中的繁花,她把生命的高举在世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这个世界固然是需要意义深刻的作品,需要那些发人深醒的、引发人们对现实、对人性思索的作品,但同时,也需要一些能够打动人心的简单的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小故事。世界是严肃的,是大气的,也是布满了碎花纹的。只有这样多彩的世界,才让人欲罢不能地在其中生存。
《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三毛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
龙的血脉、斗牛士的爱情与撒哈拉的根,她就是洒在撒哈拉的一滴眼泪——《撒哈拉的故事》
&我的奶酪,你在哪?(三等奖)
&姓名:朱颖吉&&&&&&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大一回家的火车上,因为有两天的路途,所以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原本只为了打发一下寂寥的旅途。当时看到书名,觉得不可思议,我那时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奶酪属于谁,到底是谁动了奶酪?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斯宾塞·约翰逊,他的视角很新颖,以三个生活在迷宫里的老鼠作为主人公,他们在迷宫里寻找奶酪,在寻找奶酪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其实,我们很多人就是三个老鼠的映射。有时候,我们会像嗅嗅,及早嗅出变化的端倪;或者像匆匆,立刻采取行动;或者像哼哼,担心事态变得更加糟糕而否认,抵制变化;或者像唧唧,发现变化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学会及时的调整。我想问一句,你觉得你现在像谁呢?
就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大二选择留在了在学生会,又在班上担任班干部。开始的时候,有时班级事务和学生会的事就会撞到一起,当时边忙边烦躁,越忙越容易出错,每天晚上都会担心,是不是有什么事没交代下去,还有事没做完?那时的我就像哼哼,心里十分抵制变化,那时的我完全适应不了变化,做事打不起精神,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付出很多,效率却不高。后来,我发现,抵制变化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遭,为什么不试着接受呢?我开始做出应对策略:每当事情多的时候,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把部门的一些事交给副部去做或者在班上和其他委员协调一下工作。为了防止把小事忘记,我自己时刻带着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要完成的事,偶尔忘记带就会记在手机上,而且事情都会尽量提前通知到个人。我像匆匆那样,想到就去做。很遗憾,我还没有成为唧唧,还在像唧唧学习的路上,不过,我有信心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发现新的奶酪。
不管我们选择了哪一方面,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迷宫中找到出路,从而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品味成功。
&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永远避不开就业,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出于待业状态,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被淘汰。我们或多或少都害怕被现实踢出局。有时候适当的恐惧是件好事,当你担心自己的无所作为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时,恐惧会促使你立刻采取行动。但是,如果恐惧已经束缚你的手脚,让你什么也做不成的程度就不好了。
那么,我想问你一句:如果不再恐惧,你将会做什么?
书中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有机会重来,一定要早点离开自己的安乐窝,早点适应变化。这样,事情会变得容易很多。我们总是喜欢说如果怎样,现在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不要跟我说如果,有那种精力想如果,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抛弃旧的观念,关注细微的变化,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那么,如何快速改变自己呢?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释然,从而迅速朝着新方向前进。经常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有哪些是对你有帮助,哪些是你绕的弯路。学会剖析自己,忧伤抑或快乐,都是你成长道路上的一种经历,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他们。
在我看来,奶酪属于谁并不重要,谁动的也不重要,关键是动了奶酪以后,对你有什么影响,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来应对变化。奶酪其实在不断变化,当你害怕改变的时候,你心中所留恋旧奶酪其实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如果你只是在感叹:奶酪,你去了哪里?那你就只能在感叹中继续感叹了。所以,无论何时,记得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吧!
&理智与情感(三等奖)
姓名:李媛媛&&&&&&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本好书,就等于一次生命之旅,终于把《理智与情感》读完了,起初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是我很喜欢的英国着名女作家简·
奥斯汀的处女作。后来深深被故事情节所感动,被那份真情所感染。这部小说与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情感的故事。英国学者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这句名言很切合这部小说的主题。
一个人既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也不能感情用事,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生活是现实的,我们要学会适应一切。作者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保持平衡。她对金钱可以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不排斥,但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我们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人,是需要融入于社会这个群体的一员,要有独特的情感与个性,也要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如同书名展现的那样,整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理智的姐姐和一个感性的妹妹。最终妹妹还是因为在爱情上受到了无限量打击,随后,终于明白了,理智是很重要的。最后,他们都找到了爱他们,也是他们所爱的人,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而简·奥斯丁写下了让人向往的结局。在看当时大多数英国用悲惨的结局去抨击当时社会险恶小说的时候,你会觉得当时社会的腐朽,会怀疑,是否真的有圣洁的爱情的存在。可是,这部小说会让你的那种消极心态烟消云散。
可能与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关吧,简·
奥斯汀用独特和细腻笔触创作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自己却终身未婚。初恋以被迫分手告终,奥斯汀选择终身不嫁,而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这段恋情没有让奥斯汀成为勒弗罗伊太太,却激励她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是他告诉她,她拥有才华。是他鼓励她在写作中追随自己的思想,尽管他俩没有在一起,但这段恋情却激发她成为职业作家。结局都是那么美好,作者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完美爱情寄托在她笔下的人物身上,我不禁为其感伤,但至少他们相爱过,作者为了恋人着想,理性的放弃了爱情,但她的心无时无刻的痛着,哪怕在她生命的尽头,她最想念的也是那个被她深深爱过的人。我相信,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愿去承认,也不愿用黑色幽默去讽刺爱情。她试着用良知和美好的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渴望,来教导我们,要善良,要相信,爱情真的存在。
人的一生就是面临选择的过程,一次落水并不能阻挠咱们再次乘船,由于每一艘新到的船都可能载着咱们的幸福泊岸。拿《红楼梦》中的角色来对应这两个人物,玛丽安当之无愧的要数林黛玉型了。聪明伶俐,又过于多情善感。看到秋日的落叶与萧瑟,玛丽安会觉得有种悲伤萦绕心头,正如当初葬花的黛玉一般。这种情感或许是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曾认为人的平生只能有一次恋情,因而她回绝了布兰登上校,恰是她那悲伤缠绵的琴声感动了上校。
一个人幸福与否,只要看她在一天停顿后,能不能感受到平静,能不能有一种充实和饱和填满心灵。倘若,经常感伤的人也是幸福的。当玛丽安弹起那首《不要再饮泣,悲伤的泉》,书外的我也沉醉在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细水流长的难过中,僻静中的难过,又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幸福,需要久长的守候,更需要始终如一的赤子之心。相比玛丽安,姐姐埃莉诺,像薛宝钗似的理智。理性的埃莉诺以一颗包容笃定的心去抚平所有的磨难。喜欢看埃莉诺温婉的笑颜,宛若可以或许减退所有的适得其反。最后爱德华回到她的身旁对她说:“我今日来这里其实不抱任何希望,我只是想奉告你,我的心将永久属于你……”最不浪漫的人说出动人的告白,一贯保持理智的埃莉诺忍不住释放自己的感情,自己脆弱的一面,放声大哭。
这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在理智战胜情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幸福……&&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聪明伶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