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案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总结,进行更高效率的教学。
——《物理教学案例》专题简介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有初中物理导学案吗_百度作业帮
有初中物理导学案吗
初中物理公式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序号公式适用范围各物理量及单位1ρ=m/v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ρ
密度kg/m3
体积m3g/cm3gcm32v = s / t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v
速度m/ss
时间skm/hkmh3P = W / t求做功的功率、功和做功时间P
时间skwkwhh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序号公式适用范围各物理量及单位1G = m g 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G
9.8N/kg2F浮=ρg v求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体积F浮
ρ 液体密度
kg/m3v 排开(浸在)液体体积
m33P =ρg h求液体的压强、密度和深度P
Paρ 液体密度 kg/m3h
深度m4P = F / S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
压力NS 受力面积 m25W = F S求机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离W
做功的力NS 做功的距离
m6η=W有/W总求机械效率和有用功、总功η 机械效率W有 有用功JW总
J7I = U / R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I
电阻Ω8P = U I求电功率、电压和电流P
A9Q=I2Rt求电路产生的电热Q
s10Q = m q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质量、热值Q
(J/ m3)11Q = cmΔt求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Q
热量Jc 比热容J/(kg ℃)m 质量kgΔt温度差℃12F1L1=F2L2求作用在杠杆的力和力臂F1 F2 动力和阻力N L1 L2 动力臂和阻力臂
m三、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公式适用范围公式适用范围F浮 = G-F拉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F浮 = G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W有=Gh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W总 = F S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F=1/n(G+G动)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S = n h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η=G / n F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 = U2 / P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P = I2 R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P = U2 / R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W = U I t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Q = P t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有,现在书店有好多,一定看好是什么版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初三物理导学案
(11)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0页
文本预览:
初三物理导学案
(第 1 课时)
一、自主学习 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 1.什么叫杠杆?(结合活动 11. 1 和图 11-1、11.2 思考)
2. 杠杆上有哪五要素?各怎样定义?通常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结合图 11-3 分析思考)
3.怎样作力臂?
4. 什么叫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 为什么实验中先后两次 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要多次实验探究?(结合实验和图 11-4 思考)
5. 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杠杆原理, 是谁最早总结出来的?图 11-5 所说的现象有道理吗? 能实现吗?为什么?
二、讨论交流 1.对上述自主学习中 5 小题的认识和理解。 2.分析杠杆的五要素,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三、课后作业
认真阅读思考本节课所学内容
初三物理导学案
一、当堂训练、交流
(第 2 课时)
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 平衡, 这样做是为了 ,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 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右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 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 0. 5N, 杠杆上每一格长 5cm, 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上表中。 实验 次数 1 2 3 动力 F1/N 1.5 1 1 动力臂 L1/cm 10 20 20 1.5 阻力 F2/N 1 10 10 阻力臂 L2/cm
(1)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 小明的第 3 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
2.试回答“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在杠杆已经调节平衡后,小明同学继续实验,他改变了动力大小, 杠杆不能保持平衡,左端上翘,小明随即向左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在 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此时相关实验数据。小明实验操作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 如何改正?
(3)实验中,有一个小组他们经过一次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动力 F1/N 4 动力臂 L1/cm 5 阻力 F2/N 5 阻力臂 L2/cm 4
于是他们认为: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存在什么问题?
3. 如图所示,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相同、每个钩码质量相同,为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 A.在支点左边离支点两小格处挂四个相同钩码 B.在最左端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在左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初三物理导学案
4. 如图,OB=0.2m, BA=0.3m, m 质量为 4kg, 拉力 F 多大才能 拉住杠杆?
5.右图中,秤砣质量 0.5 千克,OA=4 厘米,杆秤平衡时 OB=48 厘米, 若不计枰杆
第1页/共10页
寻找更多 ""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26期
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
【摘要】:正近年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得到广泛的认可。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一、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导学案。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简洁地将重难点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快速看懂,并找到教学重点和学习方法。第二,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个性特点、学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进行全面的思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近年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得到广泛的认可。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一、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导学案。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伟东;;[J];才智;2013年19期
顺明旻;;[J];教师;2012年15期
唐凤花;李翔;黄飞;蒙科祺;陈细玲;;[J];青春岁月;2013年23期
居树山;;[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7期
黄凯;;[J];考试周刊;2013年60期
张文英;;[J];教师;2014年18期
周玉欣;贾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子郁;[D];宁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雯静;;[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年Z1期
马可;;[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张丽娜;;[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0期
朱秀芳;;[J];考试周刊;2011年02期
陈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年06期
陆亚东;;[J];物理教学探讨;2009年04期
邵宏;;[J];学苑教育;2010年20期
蒋杰;;[J];技术物理教学;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甘威;[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6期
;[J];中学物理;2000年12期
高贤熙;;[J];物理教师;1991年01期
贺承德;丁娟;;[J];物理教师;1991年01期
丁敏方,张松标;[J];宁夏教育;1993年12期
金爱清;;[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陆远军;[J];物理教师;2004年11期
朱正平,徐建国;[J];宁夏教育;2005年03期
杨兴文;;[J];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刘佳家;;[J];考试周刊;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盛建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谢宏军 武都区三河初中教师;[N];陇南日报;2008年
冉辉 贵阳十七中;[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古浪县裴家营初级中学 郭玉琛;[N];武威日报;2009年
海安县李堡镇初级中学 吴爱华;[N];江苏教育报;2009年
威宁自治县牛棚中学 朱科林;[N];贵州民族报;2010年
吕琳新;[N];黔西南日报;2010年
河南许昌椹间一中
颜闯;[N];学知报;2010年
剑阁县白龙中学 苟政芝;[N];广元日报;2010年
睢阳区李口一中
李良峰;[N];商丘日报;2010年
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初级中学
孙玉锋;[N];学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照成;[D];广州大学;2011年
程秋荣;[D];苏州大学;2012年
付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吴茜;[D];苏州大学;2013年
汪翠翠;[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萨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赵海芝;[D];苏州大学;2012年
栾孟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李伟文;[D];延边大学;2010年
王筱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