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回声的条件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回声的条件了另一个回声

当前位置: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声音从一侧山传回人耳的时间为1s,声音从另一侧山传回人耳的时间为1s+3s,则声音从一山传到另一山的时间为t=12(1s+3s+1s)=2.5s,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340m/s,那么两山的距离为s=vt=340m/s×2.5s=850m,答:两山相距为850m.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主要考查你对&&回声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回声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
人耳辨别出回声的条件:人耳辨别出回声的条件:也就是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否则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这就是在屋里说话为什么比在旷野里说话听起来响的原因。回声测距离的例题剖析:例: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使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行进途中按一次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喇叭处距山脚距离是多少剖析:发出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走的路程为s1=v1t,而汽车在这段时间走的路程为s2=v2t,鸣笛处到山脚距离s=(s1+s2)=(v1t+v2t)=(10m/s+340m/s)×2s=350m,所以答案为:350m。回声定位:&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传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如图所示)。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海底的深度、河宽以及回声定位
发现相似题
与“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509421941721719327717727226541333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声现象》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
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
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
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
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
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
二、选择题
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酒精&&&&&&&&&&&&&&
空气&&&&&&&&&&&&&&&&&&&&
C.岩石&&&&&&&
D. 月球上空
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
D. 20 HZ~20000 HZ
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大小
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
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
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
D. 戴上防噪声耳塞
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三、计算题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2.振动,振动
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
4.温度,340
5.小于&& 6.17 m
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
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
10.音色,音色
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
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
13.音色&& 14.1308
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
16.20 Hz,20000 Hz
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
19.传导障碍
20.传播速度不同
21.次声波,次声波
34.C&& 35.D
37.1700 m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求老师解答: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_百度知道
求老师解答: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
table border="0">
某同学旅游时,他大喊了一廖示尺溉侔防辐囊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两山相距多远,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划船行在两山之间
来自学大教育
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1s+3s+1s)=2.baidu.jpg" esrc="http://e.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7e161c0a0bd162d985bb6a1a21ef85d4//zhidao/wh%3D450%2C600/sign=2bec8ac233bdb9/d50735fae6cd7b89e24f684d0e0ed8.hiphotos.baidu:声音从一山传到另一山的时间 t= <a href="http
解.com/zhidao/pic/item藁论侧貉乇股儿欺/d50735fae6cd7b89e24f684d0e0ed8.5s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340m/s ∴两山的距离 s=vt=340m/s×2.hiphotos://e.hiphotos
席淼&&教师
翟汉伟&&教师
洪学勤&&教师
杨英英&&高级教师
王玉兰&&教师学年度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学年度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1分×35=35分)
1、超低空飞行的飞机有时会把居民的窗玻璃振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
2、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为什么?

3、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快速刮动梳齿比慢速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
,快速刮动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

4、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利用了
的方法。
5、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天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
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嗡嗡声是靠
传播来的。
6、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km/s,光年是
单位。
7、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一米,像距物体
米,若物体向平面镜
靠近0.2米,则像与物体相距
米。
8、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
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过量的
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9、物体沿着主光轴向凸透镜靠拢,当物体进入
之内时,在光屏上,再也找不到物体成的像。
10、物体从焦点处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像越来越
,像到凸透镜距离越来越

11、如图所示中,矫正远视眼的是图
·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13、凸透镜对于光有____作用,凹透镜对于光有____作用。
14、手里拿一个凸透镜,伸直手臂通过它观看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___("正立"、"倒立")、___("放大"、"缩小")的像。
15、取一盛有水的圆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手___("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___镜,手紧靠水杯的背面时,物距___焦距("大于"、"小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可在同侧成_____的
的虚像。
二、单项选择题:(2分×12=24分)
1、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

  A.海豚能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
  B.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
  C.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
  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2、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A.音量不够
B.响度不够
  C.频率不够
D.音色不好
3、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下各种噪声中不是有利的应用的(

  A.有经验的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B.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
4、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
  C.阳光下树木的影
D.插入水中的筷,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7、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因为(

  A.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B.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光线进入眼睛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8、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9、小明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0、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11、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1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三、作图(1+1+2+2=6分)
  1、在图1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在图2中作出光线射到水面后反射和折射的大致光路。
  3、在图3中,S'为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试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4、如图4,完成光路图。
四、计算题:(3分)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当时气温15℃)
五、实验探究题:(2分)
  小林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小雪在一旁提醒她:"小林,快满了!"小林说:"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雪说:"听出来的。"小林大惑不解。你能帮小林揭开这个谜吗?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臂哑铃划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