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为一种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物质能 ,本身就是一种

一种化学物质,无色无味,通常被当作香味稳定剂添加在化妆品中,但欧盟规定添加浓度不可超过0.1%。如果过量使用,将会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接触致癌。
一种化学物质,无色无味,通常被当作香味稳定剂添加在化妆品中,但欧盟规定添加浓度不可超过0.1%。如果过量使用,将会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接触致癌。
这是什么化学物质?
它有什么性质?
化学式及结构?
苯(benzene, 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为IARC一类致癌物。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 苯与苯基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CAS号 71-43-2   RTECS号 CY1400000   SMILES C1=CC=CC=C1   化学式 C6H6   摩尔质量 78.11 g mol-1   密度 0.8786 g/mL   熔点 278.65 K (5.5 ℃)   沸点 353.25 K (80.1 ℃)   在水中的溶解度 0.18 g/ 100 ml 水   标准摩尔熵So298 173.26 J/mol·K   标准摩尔热容 Cpo 135.69 J/mol·K (298.15 K)   闪点 -10.11℃(闭杯)   自燃温度 562.22℃。 发现历史编辑本段  苯最早是在18世纪初研究将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的。  1803年~1819年G. T. Accum制出了许多产品,其中一些样品用现代的分析方法检测出有少量的苯。  1825年,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出了较高纯度的苯,称之为“氢的重碳化物”(Bicarburet of hydrogen)。并且测定了苯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它的化学组成,阐述了苯分子的碳氢比。  1833年,Milscherlich确定了苯分子中6个碳和6个氢原子的实验式(C6H6)。  1845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从煤焦油的轻馏分中发现了苯,他的学生C. Mansfield随后进行了加工提纯。后来他又发明了结晶法精制苯。他还进行工业应用的研究,开创了苯的加工利用途径。   凯库勒双键摆动模型1865年,弗里德里希·凯库勒提出了苯环单、双键交替排列、无限共轭的结构,即现在所谓“凯库勒式”。他对这一结构作出解释说环中双键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迅速移动,所以造成6个碳等价。他通过对苯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种类的研究,发现苯是环形结构,每个碳连接一个氢。也有说法指出,把苯的分子结构画成六角形环状结构最早是法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劳伦1854年在《化学方法》一书中提出的。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凯库勒在论文没有提及劳伦的成果。  此外,詹姆斯·杜瓦发现了一种苯的类似物;命名为“杜瓦苯”,现已被证实,可由苯经光照得到。  1865年,苯成为一种工业产品。最初是从煤焦油中回收。随着它的用途的扩大,产量不断上升,到1930年已经成为世界十大吨位产品之一。 物质结构编辑本段   苯分子中的离域大Π键苯具有的苯环结构导致它有特殊的芳香性。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元环,每个碳原子接一个基团,苯的6个基团都是氢原子。  碳数为4n+2(n是正整数,苯即n=1),且具有单、双键交替排列结构的环烯烃称为轮烯(annulene),苯是一种轮烯。(参见“4n+2规则”)  苯分子是平面分子,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和6个氢是均等的,C-H键长为1.08Α,C-C键长为1.40Α,此数值介于单双键长之间。分子中所有键角均为120°,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每个碳原子还剩余一个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 苯分子中的σ键轨道上有一个电子。6个轨道重叠形成离域大Π键,莱纳斯·鲍林提出的共振杂化理论认为,苯拥有共振杂化体是苯环非常稳定的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苯环的芳香性。  从分子轨道理论来看,可以认为苯的6个p轨道相互作用形成6个π分子轨道,其中ψ1、ψ2、ψ3是能量较低的成键轨道,ψ4、ψ5、ψ6是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ψ2、ψ3和ψ4、ψ5是两对简并轨道。基态时苯的电子云分布是三个成键轨道叠加的结果,故电子云均匀分布于苯环上下及环原子上,形成闭合的电子云。它是苯分子在磁场中产生环电流的根源。 物理性质编辑本段  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苯能与水生成恒沸物,沸点为69.25℃,含苯91.2%。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  在10-1500mmHg之间的饱和蒸气压可以根据安托万方程计算   lgP = A - P/(C + t)    参数:A = 6.91210,B = ,C = 221.205  其中,P 单位为 mmHg,t 单位为 ℃。 化学性质编辑本段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C-C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一种是苯环的断裂。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  详见“取代反应”、参见“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的电子云密度较大,所以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大都是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环有代表性的反应。苯的取代物在进行亲电取代时,第二个取代基的位置与原先取代基的种类有关。  卤代反应  苯的卤代反应的通式可以写成:   PhH+X2——→PhX+HX    反应过程中,卤素分子在苯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异裂,X+进攻苯环,X-与催化剂结合。  以溴为例,反应需要加入铁粉,铁在溴作用下先生成三溴化铁。  催化历程:   FeBr3+Br-——→FeBr4-     PhH+Br+FeBr4-——→PhBr+FeBr3+HBr    在工业上,卤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为重要。  硝化反应  苯和硝酸在浓的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   PhH+HO-NO2——→PhNO2+H2O  硝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进一步反应速度较慢。  磺化反应  用浓的硫酸或者发烟硫酸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将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    苯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后反应能力下降,不易进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引入第二、第三个磺酸基。这说明硝基、磺酸基都是钝化基团,即妨碍再次亲电取代进行的基团。  傅-克反应  在AlCl3催化下,苯也可以和醇、烯烃和卤代烃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这种反应称为烷基化反应,又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例如与乙烯烷基化生成乙苯   PhH+CH2=CH2—AlCl3→Ph-CH2CH3    在反应过程中,R基可能会发生重排:如1-氯丙烷与苯反应生成异丙苯,这是由于自由基总是趋向稳定的构型。  在强路易斯酸催化下,苯与酰氯或者羧酸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酰基苯。反应条件类似烷基化反应。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    参见“加成反应”  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通常经过催化加氢,镍作催化剂,苯可以生成环己烷。   C6H6+3H2——→C6H12    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环己烷(六六六)的反应可以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由苯和氯气加成而得。   氧化反应(redox)  燃烧  苯和其他的烃一样,都能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有浓黑烟。这是由于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大。   2C6H6+15O2——→12CO2+6H2O    臭氧化反应  苯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被臭氧氧化,产物是乙二醛。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苯的离域电子定域后生成的环状多烯烃发生的臭氧化反应。  在一般条件下,苯不能被强氧化剂所氧化。但是在氧化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苯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能破坏苯的六元碳环系的反应之一。(马来酸酐是五元杂环。)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1)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_;(5)酒精具有的用途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2)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填:易燃烧.(3)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汽化.(4)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填: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故填: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主要考查你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物理性质:1. 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2. 实例: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3.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1. 物理性质:(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密度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 (5)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6)潮解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7)挥发性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8)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9)导热性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10)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2、CO、C。(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02795331128847418935905224412&MnCl2+Cl2↑+2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2)C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杂质氯化氢气体抑制C12在水中的溶解,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干燥Cl2.(3)E中盛有的Cl2 的颜色是黄绿色,Cl2 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4)F中是FeCl2 溶液,现象是溶液从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5)G中是AgNO3溶液,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6)H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 =NaCl+NaClO+H2O.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AC.1mol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A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制备新物质,下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药品和装置: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饱和氯化钠溶液、水.装置:(1)利用上述药品在实验室中能制备氯气和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分别为氧化剂(反应物)、催化剂.(2)制取氯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用装置C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C中应盛装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气体从c管进;装置D的作用是尾气处理.(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2H2O+O2↑2H2O2H2O+O2↑.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中导管连接顺序为b→c→d→g→f;其中C中应盛装的试剂为浓H2SO4.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C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中盛有的Cl的颜色是&&&&&&&&&&&&&
,Cl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
&&&&&&&
&&&&&&&&&&&&&&&&&&&&&&&&&&&&&&&&&&&&&&&&&&&&&&&&&&&&&&&&&&&&&&&&&&&&&&&
(4)F中是FeCl溶液,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G中是AgNO溶液,现象是&&&&&&&&&&&&&&&&&&&&&&&&&&&&&&&&&&&&&&&&&&&&&&
&&
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H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土壤是人类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污染、合理利用土壤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请回答问题。
(1)有人说,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可能是环保背后的更大污染。这一说法的原因是
&&&&&&&&&&&&&&&&&&&&&&&&&&&&&&&&&&&&&&&&&&&&&& 。
(2)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喜酸性,有的喜碱性。适于一般农作物生长的PH在6.5-7.5之间,酸性或碱性过强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土壤的碱性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等盐类的水解而产生,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水解 &&&&&&&&&&&&&&&&&&&&&&&&&&;&&&&&&&&&&&&&&&&&&&&& &。指出土壤显酸性的可能原因(填出一条合理方案即可)&&&&&&&&&&&&&&&&&& &。
(3)土壤里发生着大量的氧化还原反应,许多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当土壤通气性良好时,土壤团粒的空隙里含有氧气,这时,在好气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反应得以顺利进行,土壤里的等被氧化为等。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说,微生物的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说,这些微生物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1)生活离不开化学,请你从H、O、C、Ca、Zn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物质一种,并将它们的化学式与用途填入横线上:,.
(2)08年10月27日,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行,庐城碧水蓝天即将成为现实.
①常用的净水方法还有写出一种即可).
②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理由是:;&你认为该如何做:.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1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化学物质俗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