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什么的诞生是不是病句类型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中学教师乡村“拓荒”教改 35万字日记催生新理论
王永明正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本报特约记者 任爽摄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乡村特色语文教改的拓荒者
  ――记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中语文教师王永明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72.07
  ●任教学科:初中语文
  ●毕业学校:吉林省电视大学,后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函授
  ●从教地点: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镇
  ●任教经历:96.08东辽县寿山镇中学(现东辽县农村实验中学)劳技教师;07.08东辽县椅山中学(现安石二中)语文教师;2007.09至今东辽县安石一中语文教师(2011.12至今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
  “修改过错字和病句,我们接着看看文章结构有没有问题?”在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中八年四班的语文课堂上,小组长王茗正有条不紊地组织小组另四名成员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
  课堂上,看不见滔滔不绝讲解的老师,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的学生;作文纸上,看不见老师勾勾点点的连笔字,跃然纸上的是同学们心灵相通的修改建议。而这样一堂开放式作文课,不过是语文老师王永明的在乡村特色语文教改新路上的剪影之一。
  老师不再是独霸课堂的“擂主”
  1996年,由于工作需要,刚刚从教一年的王永明,从劳技教师转为语文教师。“尽管课前精心准备,但教学中依然力不从心。”王永明回忆说。
  在学生和家长的不信任中,王永明开始给自己补课。除了研究教育报刊杂志中的鲜活经验,他还系统学习并掌握了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法修辞、文史哲常识等。
  王永明说:“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我心里越来越有底儿了,学生们也逐渐喜欢起我这个语文老师了。”可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跟着教了两年的学生升到初三时,学校怕影响中考升学率,又将他调回了初一。也是这一年,王永明自以为完成得不错的调研公开课,也在评选中名落孙山。
  “除了学历不达标,我还差啥?”“小王啊,当语文老师可不简单!除了储备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学校老教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困惑中的王永明。
  从此,只要县里市里搞教研,王永明都主动去。要是学校经费紧张,他就自掏腰包。寒暑假里,不管多远的地方有研修班,他都千方百计挤进去旁听。来回路费加上食宿,每次都得上千元。
  “……以上就是本文需要理解掌握的字词。”在安石一中八年三班的语文课堂上,二组同学的发言刚刚结束,三组同学就立刻把“主动权”接了过来,“我们组要展示的是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总结……”
  “其他组的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王永明既没有站在讲台上,也没有急着做出评判,而是在全班按组围成的4个小圈间踱着步子,启发着同学们继续思考。
  “以前我总觉得语文老师就是独霸课堂的‘擂主’,拿着教案不知疲惫地念。同学们要么手不停笔地记,要么听得昏昏欲睡。”同学赵宇说,“现在的语文课,老师更像个主持人,同学们自己当起了老师,大家互相提问,共同完善答案。”
  王永明说,这就叫“开放式阅读”。经过一至两个学期的训练,同学们就基本可以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课前预习课文,课上分组讨论总结、展示预习成果,全班互相提问、互相补充。
  除了“开放式阅读”,王永明还探索出“开放式课前10分钟”、“开放式评价”、“开放式批改”等教学方法,并形成了“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
  35万字《课改日记》催生“教学思合一”理论
  安石一中八年四班《积酸菜》的命题作文,学生们把积酸菜的过程、技巧都生动地记录下来,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喜悦跃然纸上,充满了生活感悟。
  2003年底,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铺开,王永明受命编写学校校本教材。利用寒假两个月的时间,王永明围绕学校附近椅子山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等,编写出了近8万字的手写稿教材――《探究椅子山》。在实施过程中,王永明又根据本校3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分别制定了活动方案,并陆续开发出《玉米的研究》、《生命教育》共11本校本教材。
  一年后,王永明听到了反对的声音:“中考哪能考椅子山的事,学了也是白学”、“这么上下去,不得耽误正课吗”。王永明说:“面对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我曾经想过放弃,可想到学生们期盼的眼神,这个念头就很快打消了。”
  为了给校本课程一个“合法”地位,王永明探索式地将它与作文教学“联姻”。学习说明文写作时,校本实践就定为观察椅子山的土特产并加以介绍;学习记叙文写作时,校本实践活动就采访身边人物;学习议论文写作时,校本教材里还有家乡风俗习惯的内容与之对应……
  这一改,不仅学生欢迎,家长认可,还得到了专家的赞同。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评价:王永明的大胆尝试为校本课程在农村教育的发展找到了出路,不仅避免了校本课程在襁褓中夭折,还为它的茁壮成长找到了适宜的环境。
  每晚,当妻子和孩子进入梦乡时,王永明还在灯下,记录着这一天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有时过了午夜才匆匆躺下的他,为了突发的灵感,还会再爬起来,扭亮台灯。
  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王永明悟出一个道理:要发展自己,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给自己挑毛病。他除了写教学反思日记,还写教学故事、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并把这些统称为《课改日记》。
  2007年5月的一个夜晚,王永明把最后一篇日记修改完后,一起身却直接倒在了地上,呕吐不止。“我心脏不好,当时就慌了手脚。我和父母连夜把永明送进了医院。”王永明的妻子林秀荣回忆说。第二天王永明被确诊为“美尼尔综合征”,不得不转至长春治疗。
  “你要是再看书写日记,我就和你离婚。”尽管在医院,妻子放出了狠话,可为了当时教的毕业班,王永明还是提前出了院。林秀荣说,出了院的王永明坚持给学生上课,抽空在镇卫生院打针,晚上看她合上眼再偷偷爬起来学习。
  在记录课改日记的过程中,王永明总结出一条规律:“教”是用文化知识指导实践,“学”是对实践中的问题或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思”则是将问题形成专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并反思效果,“教、学、思合一”就是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2010年,王老师历时7年书写的35万字《课改日记》在省里获了大奖,他的‘教学思合一’理论还获得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安石县一中校长李金福说,“随后,我们在全校推广应用这一研究成果,有效推进了学校教、学、研齐头并进,并成功申报了两个吉林省‘十二五’课题。”
  “五人组合”扩编为“拓荒队”
  “你们学校今年语文咋考得那么好?”
  “因为我们有个‘五人组合’!”
  “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我还没接触过教育理论,什么赞可夫、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对我来说完全是新鲜词儿!”王永明说,校本教材的编写成功离不开学校另外4名语文老师的帮助,从那以后,不管谁遇到难题,5位老师都一起合作研究。课间操时的节拍声,同事家炕头上的酸菜炖粉条,稻田边的蚊子叫都成了讨论时的“作料”。
  成功经验一传出,周边的语文老师纷纷要求加入,王永明把“五人组合”“扩编”到15名教师。他为这个新组织起名为“拓荒队”,并担任“队长”。为保证研讨活动顺利开展,王永明和大家一起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起研讨制度,还聘请来专家当顾问。
  15名队友不仅交流经验、互相评课,还建立了公共邮箱和QQ群,并自筹资金创办交流刊物《拓荒者》,共同承担课题研究。“拓荒队”也成了孕育名师的摇篮,先后有多人被评为县骨干教师、市课改先进工作者,或被调到县进修学校,还有几位有了自己的专著。
  在安石一中,“拓荒队”队友政治教师鲍金海介绍,如今团队成员已经发展到31人,涉及9所学校,学科也由语文发展到英语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由中学拓展到小学。“我本人经过拓荒队的锤炼,也和王永明老师一样被评为‘东辽名师’。”
  李元昌说,“拓荒队”的成立集中了更多教师的力量,推动了农村课程改革进程,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村教师走向了科研之路。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人生箴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就要把心扎在土里,把工作放在心头!城市学校的教学方法始终是乡村教师抱养的孩子,乡村特色教育的研发才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姓一个“农”字,一个用辛劳和汗水书写出来的“农”字!
  同事评价
  王永明老师的教学方法,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缕春风。而这温暖的春天背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寒冬中,是王永明老师费尽心思的思索、探索和求索。
  ――安石一中校长李金福
  学生评价
  别看我们王老师看上去土气了点儿,可带来的语文课堂却是全新的,同学们都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
  ――安石一中学生赵宇
  专家评价
  相信王永明的成长经历会在农村教育改革史上留下一抹亮色,他所焕发出的求知探索精神,将感染更多的乡村教师,为农村教育开辟一番新天地。
  ――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320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我的滚动快速作文教学之路
学生 &作文日&
&&我的滚动快速作文教学之路
滚动快速作文网络培训学校校长& 郑福良
1998------
勿庸置疑,大师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为作文教学探出了可行的路,但仍然不能从实质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智能,不能减轻教师批改的苦役。分析其原因,主观上的因素有没有成系统的随手可用的教学范例;课堂教学缺少足够的时间保证;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制约了作文教学的效果;学生生活空间束缚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冲出生存作文的樊篱。
凭高何限意
5076 123012303
两节课完成了从写到评的全过程,没有一个同学欠交。全班除了3位同学没有完成规定的字数,其他同学均已完成。有1个同学说这种上法不好,2位说不适应,其余都赞成这种上法。老师课堂浏览批改来不及。
暴露问题:一是课堂秩序有点乱;二是提纲展示环节没落实;三是批改展示环节没有做好。
以后做法:一是对小组长的培训;二是对学生编写提纲、写评语、写反思进行指导;三是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存在问题:一是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二是评语的书写简单;三是精彩的文章不多。
一个想法:每次选出优秀的文章结集,便于下次滚动时借鉴。
两节课完成了从写到评的全过程,没有一个同学欠交。还有2位同学没有完成规定的字数,其他同学均已完成。有两点进步:一是课堂容量大,第一节课提纲展示有体现,但在全班展示效果不很好,设想安排在组间展示。二是第二节课评语和反思有进步,对学生做了字数要求;各组展示较好,分小组展示:一组好词好句展示;二组好段展示;三组评语展示,四组反思展示,五六七组点评展示情况,最后还有自由展示,三位同学上台朗读了自己的文章,台下掌声热烈。有个想法,下次各项展示在小组间进行,以队间PK形式进行,这样一来,更能激发学生热情。
我发现,每次作文下来,同学的作文速度都快了,其中还会出现许多较好的文章。通过对每次授课的反思,我的课越来越丰富,由原来的放手到有层次地引导。我知道在课堂细节上还需反复推敲。
坚持把每次作文的整个流程在课堂内完成,的确是滚动快速作文法的一项大胆创举。对学生写的指导,许多老师都会做,至于放手让学生批改,很多老师只是偶尔做,或不敢放手做,或不会坚持做的。老师的精批细改对学生能有多大作用呢?我又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指导学生批改&十步&训练法引进了我的作文课堂,前五条,像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个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我每次作文批改都要学生做好的。后五条,看中心是否鲜明和集中;看作文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真实;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是否相互照应,过渡是否自然;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我每次只提一个要求,直到学生掌握了这条要求,然后才增加要求。
比如找病句,对七年级的同学来说,就是一个难题。是不是病句,学生是有感觉的,但无法辨析病因,有时让全班同学打着灯笼来找都找不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把学生作文中的病句全列出来,会诊,修改,分类,从一点来突破,效果相当好。以后学生作文不但少产病句,就是同学文章中的病句,也难逃学生长期练就的火眼金睛。
16800830400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句类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