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达到平衡时割绳子2的拉力T是多少?人可以超过河床多少米?

重物悬挂于绳子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是50N,后来绳子以100N的拉力拉着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1】开始运动后1秒内物体上升多少米?【2】开始运动时经多长时间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000J
重物悬挂于绳子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是50N,后来绳子以100N的拉力拉着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1】开始运动后1秒内物体上升多少米?【2】开始运动时经多长时间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000J 5
高一物理求细解
.解:⑴设g=10N/kg,
由G=f拉=mg得:m=G/g=50/10=5(kg)
由:F-G=ma 得:a=(F-G)/m=(100-50)/5=10(N/m2)
∵t=1s
∴h=1/2at2=1/2×10×12=5(m)
⑵设物体运动ts后机械能增加2000J,而V0=0,则依题意有:
1/2mV2+mgh=2000
1/2ma2t2+1/2mgat2=200
1/2×5×102t2+1/2×5×10×10t2=2000
500t2=2000
t=±2
∵t是时间只能为正数
∴t=2s
即:物体运动2s后机械能增加2000 J。
其他回答 (4)
5米,g取10,s=0.5at^2 a=(100-50)/5
仔细的过程
拉力50就是重50了,f=ma
(1) f拉-mg=ma 故a=(100-50)/5=10m/s2
s=1/2 at2=0.5*10*1=5m
(2)机械能的增加等于除重力外合力做的功
s=m
由s=1/2at2
t=2s
合力F=100-50=50
加速度a=F/m=50/(50/10)=10
① 开始运动后1秒内物体上升S=1/2*a*t^2=1/2*10*1=5 m
② 机械能的增加量=合外力所做的功=F*s
/2*10*t^2 解得t=【8的平方根】
静止的挂在绳子上拉力是50N,说明物体的重力是50N。以100N的拉力拉绳子,则由F-mg=ma,得a=10m/s?
s= 1/2 at?=5m
设上升s(m),则由2as=v?→mgs+mas=2000→s=20m
再由s= 1/2 at?→t=2s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西部奇人――把罗布泊当成自家后花园的人 - 旅途人生 -
开拓旅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西部奇人――把罗布泊当成自家后花园的人
“沙漠王”“疯教授”“赵大爷”“活地图”“拼命三郎”“生命罗盘”这不是六个人,这是一个人,他就是赵工。直到现在,凡是到西部来探险的,上至联合国官员、国际探险队,下至民间旅行的自游人,不找赵工策划和做向导,岂能成行?
他是第一个进入昆仑山无人区探矿的&疯教授&
  他是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创建者
  他是保护罗布泊野骆驼的“活地图”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王”
  他就是西部奇人――赵子允
  《人物》栏目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我刚看完
[ Last edited by 老梁 on
at 14:15 ]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CCTV-10《人物》
& &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一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学期刊,自从爱迪生在一百年前创立了这份杂志后,它很快就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学者发表最新学术见解的专刊。一九八五年,一篇关于青藏高原地质概况的论文在《科学》杂志刊登后引起了轰动,它推翻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青藏高原的错误认识,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地质成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对文章中缜密的论述以及大量详实的资料感到震惊之余,人们意外地发现,这篇具有大家风范的论文居然来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地质工作者,他的名字叫赵子允。
& & 日?新疆昆仑山无人区?海拔4300米
& & 司机罢工?补给车瘫痪
& & 8国科考队受困
& & 向导赵子允成为众矢之的
& & 我是向导 不是找车的 也不是队长 我的责任已经完成了
& & 这不是租的车 而是青海金农看着我的面子支援我的车 用上两个月
& & 一百天都你把这个车修好就行 并不是租的车 要是租的车 你还租不到
& & 车 且末县一个车也没有
& & 百分之六十我绝对要送到司机手里 两万五在银行压着 完成任务
& & 全部给 而且这个价格是当着咱们三个面的定的 我都有签字呢
& & 跟他说不清楚 装油吧 装油
& & 又不是成田的钱 是我的钱 我跟你解决 两千三
& & 我给他借钱他也不干 他现在耍无赖嘛
& & 点一下兄弟 账的问题 亲兄弟明算账
& & 脚汗春节让他压一百块钱押金他不订 这个车就派出去了 本来这个车他也看上了 这个行程 这个责任应该他负责任
& & 一百块钱我能骗你多少钱 他把中国人骂的不是人 我准备往死里打 要不是看他是外宾 他骂中国人我把他往死里打 我们青海的这些同胞都会帮我呢 你不要小看中国人
& & 我叫赵子允 新疆地矿局的高级工程师 在新疆从事野外工作四十五年
&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发出召唤的时候,到深山中去探宝,为社会主义建设寻找矿产资源成为一代青年的崇高理想。在时代的大潮中,赵子允选定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
& & 一九五八年五月,刚刚从西安地质学校毕业的赵子允千里迢迢来到新疆地矿局区域调查队报到。报到的当天,他领到了单位向新参加工作的学生们提前发放的一个月工资------人民币五十四元。这件事儿让他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
& & 同期(赵子允)
& & 我说我没有工作 我怎么能拿这么多钱 当时我说国家对我们太照顾了 我一定要好好工作 来报答国家对我们这些学生的关怀 当时五十四块钱 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 & 作为一名毕业新生,赵子允最初被安排到地矿局机关负责保管矿石标本,程序化的工作使他感到报国之志受挫,7天后,他主动要求调到了条件艰苦的野外勘探队。
& & 同期(赵子允)
& & 当时思想比较狂妄 既然选到这个地质专业 我要到无人做过地质工作的地方 叫万古荒原 不毛之地 发挥自己的热
& & 五十年代的新疆是一片名副其实的地质空白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几乎没有人在这片方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上做过地质调查。
& & 塔克拉玛干沙漠 噶顺戈壁
& & 罗布泊 昆仑山
& & 20世纪80年代
& & 新疆全境无地质盲区
&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调队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赵子允六十年代勘测过的部分地区重新进行了测量,人们发现,赵子允当年用简单工具得出的数据与今天测量的结果几乎完全相同,在地质复测中,这种现象极为罕见。一九八八年,全国第一次评定专业等级,只有中专学历的赵子允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在地矿局众多候选人中获得这一殊荣的只有三人。
& & 荣誉的背后是无人喝彩。生死由天的野外生活塑造了赵子允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他能够面对恶劣环境下的生存危机,却搞不懂如何在城市中圆滑处世。
& & 同期(赵子允)
& & 我这个人来自于农村 山东人性格比较倔强 经常得罪领导 干活比别人出力 但是得到了报酬和赏识 那是最少最少 那也可以说 我参加工作四十五年 没提过级 没进过职 就是一直是队长 就是因为得罪上级 不会看着上级的颜色行事
& & 同期(朋友和赵子允)
& & 脑子 脑子没有 不知道 胡来的呢 规定原路返回嘛 中国人随便跑嘛 外国人原路返回嘛 对不对 咱们按宪法办事 中国人有集会 结社旅游的自由嘛 是不是 我们没有违反宪法嘛 按宪法执行嘛 外国人当然他不去 按规定的路线批准路线走
& & 同期(赵子允)
& & 现在用上了 走
& & 一九八一年赵子允在探矿过程中发现了阿尔金山海拔四千米的特大野生动物种群,他在报刊和杂志披露了这一消息,并亲自担任向导,带领国家有关部门深入这一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考察。一九八三年,全国最大的阿尔金山野生动物保护区正式成立,它的总面积达四点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其它一百多个保护区面积的总和。赵子允从一名勘探队员,一下子变成了环保功臣。
& & 同期(赵子允)
& & 我什么动物都想吃 我啥动物都不喜欢
& & 在建立阿尔金山保护区前
& & 赵子允被撤消野外分队长职务
& & 原因是
& & 率队非法猎杀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牦牛
& & 同期(赵子允)
& & 这一打唏哩哗啦打了三十三头(野)牦牛 队长给我撤掉了 当地政府批准了 但是林业主管部门没有批准 哎呦 罚款罚了四万嘛我们单位 那时候八一年四万块钱挺顶用的
& & 同期(赵子允)
& & 当时处分我们时候 林业上说是 这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我们大伙儿我们队员都说 野牦牛向我们顶来 我们藏到岩石缝里边 把我们撵得屁滚尿流 请问人是几类保护动物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中英联合探险队的计划是沿北纬三十九度线徒步一千五百公里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近乎疯狂的创意来自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一八九五年,雄心勃勃的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损兵折将:他的探险队仅仅沿三十九度线行进了不到三百公里,就因干渴和迷路死光了所有队员和骆驼,全队只有两人侥幸逃生。这次悲壮的溃败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威名远扬,而横穿这一死亡禁区也成为无数探险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遗憾的是,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没有人能够比斯文?赫定走得更远。
& & 字幕:
& & 1993年 9月27号《新闻联播》
& & 新闻联播
& & 九月二十三号麦盖提县成了一片歌与舞的海洋,成千上万的维吾尔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探险队的风采,对他们来说塔克拉玛干是一片进的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 面积三十四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由于塔克拉玛干是流动性沙漠 内部情况瞬息万变 如遇沙暴将严重危及探险队员的生命 目前 有关方面正通过卫星通讯设施密切跟踪探险队的行踪中方的直升飞机也做好了紧急救援的准备
& & 在大家如临大敌的时候,赵子允却仍然是一副大大咧咧无所谓的样子,在参加这次探险活动之前,他已经拥有了累计长达七年在沙漠工作的经验,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队员在沙漠中停留时间的总和。
& & 进入沙漠 第7天
& & 负责带队的英方队员迷失方向
& & GPS失去作用
& & 赵子允通过辨别风向把全队带出了困境
& & 第10天
& & 赵子允发现储量近一亿吨的石膏矿
& & 第25天
& & 赵子允找到西域36国之一的抒弥国遗址
& & 第30天
& & 驼队连续断水7日
& & 英方准备宣布探险失败
& & 赵子允带队找到水源
& & 第45天
& & 英方的卫星航拍图与实地状况不符
& & 探险队陷入绝境
& & 同期(邱磊 探险队员)
& & 我们走那个沙丘是一个比一个大,赵工当时就说,说他们那个地图有问题
& & 同期(甄西林 探险队外围队长)
& & 外国人拿着他们的这个地图,拿着他们的这个卫星拍摄的片子,认为这么走好,我们认为这么走好,赵工就坚持要这么走,为这事双方发生了争执,甚至就吵起来了
& & 同期(邱磊 探险队员)
& & 为什么地图有问题,他(赵工)认为,当时他们(英方)是用卫星航拍的地图,卫星航拍的地图呢,如果下边有一片云彩,显示在照片里呢,做地图的那个片子里,它就有可能是块平地,而我们这个呢,是人工去测量的,就是一公里一公里那么去测量的,所以我们这个应该在地形上比他们那个准确
& & 同期(甄西林 探险队外围队长)
& & 赵工就凭着他的经验。凭着他的知识,就是认为,这个线路走,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客气的,就是如果我要采取那个(线路),可能我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 & 在赵子允的坚持下,英方队长查尔斯最终做出了让步,队伍重新回到了正确路线,查尔斯事后承认,这次矫正路线对决定探险队的生死存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 & 历时60天
& & 行程1500公里
& & 中英探险队抵达终点
& & 完成了人类首次东西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壮举
& & 这一年 赵子允57岁
& & 一九九三年的沙漠之行,表现突出的赵子允赢得了“沙漠王”的赫赫威名,他从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地质队员一下子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社会名人。慕名前来聘请他的中外机构和社会团体使他应接不暇,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新疆所有重大科考和探险活动中,迅速成为新疆探险行业的领军人物。
& & 字幕:
& & 中美木孜塔格联合科考登山队
& & 中法可可西里科考探险队
& & 中日罗布泊楼兰探险队
& & 中英老爷车塔里木拉力赛
& & 海峡两岸三地博格达峰山难港胞三人大营救
& & 中意K2(乔格里峰)联合登山队
& & 中美缅因河罗布泊大穿越
& & 旅游探险这片新天地给赵子允几十年积累的野外生存经验提供了生财之道,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这个充斥着名利之争的躁动的行业中,他将要面对的危险和伤害,远比做地质队员时要大得多。
& & 一九九六年六月三号,赵子允接到新疆某旅游局电话,邀请他到罗布泊为在楼兰拍摄余纯顺纪录片的上海电视台做向导。在这次活动中,有罗布泊“活地图”称号的赵子允和在中华大地徒步行走了八年的“独行侠”余纯顺,实现了两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会面。
& & 1996年6月余纯顺在罗布泊
& & 预定的拍摄任务完成后,余纯顺突然提出要对罗布泊进行一百公里穿越。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赵子允坚决反对在气温最高的6月份贸然闯入这片死亡地带,遗憾的是,在最应该听取向导意见的时候向导的意见却未被采纳,已经完成为上海电视台带路任务的赵子允,不由自主地成为余纯顺穿越罗布泊的向导。
& & 同期(赵子允和余纯顺)
& & 六月份呀 现在的温度呀 气温大于体温 要在37度以上 到四十度 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度 你要特别注意呀 好的 好的 要早点起来,早点走,趁天气凉快 或者晚上多走点儿路 祝你一路顺风。马到成功,再见,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穿越罗布泊成功,祝你成功 一定要成功 好的 好的 三天以后见 三天以后见
& & 余纯顺未能按时抵达接应地点
& & 赵子允数次沿原路返回寻找
& & 同期(赵子允)
& & 经过5天的寻找,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当时我就骂骂骂娘了,我说余纯顺,余纯顺呀,三天的路程,你探险三天的路程,我光找你找了5天,到底你探险还是我探险
& & 日 余纯顺因迷路导致干渴脱水死亡
& & 同期(吴仕广 新疆特种旅游向导)
& & 余纯顺死了,他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 & 同期(赵子允)
& & 一些同事同学都骂我,他说,赵工呀赵工,你是著名的向导,结果你把余纯顺撂到罗布泊了,你自己跑出来了,你怎么向社会交代,向上海人民交代,向他家属交代?
& & 同期(周凤彩 朋友)
& & 如果是你跟着余纯顺,那余纯顺死不了嘛,是不是
& & 同期(赵子允)
& & 当时我就提出来了,余纯顺,这一百公里我陪你走。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诶,赵工呀,我是世界上都承认的,我是孤身徒步呀,我一个人,你要陪我走
& & 在这个丁字路口
& & 本应左转的余纯顺却选择了直行
& & 有人认为
& & 他这一致命失误与向导的疏忽有关
& & 同期(吴仕广 新疆特种旅游向导)
& & 我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条关键的要命的这条道路这个岔口竟然没有人去给他做一个路标,做一个路标,就是因为这个疏忽导致了余纯顺的迷路,最后导致了他的死亡
& & 同期(周凤彩 朋友)
& & 那这个有可能,他(赵子允)没有给立坐标。因为他,就是说,赵子允这个同志嘛,就是有一种大大咧咧的,为啥大大咧咧,他认为他没有事,认为别人也没有事,他这种观点是存在的
& & 同期(赵子允)
& & 我特意在丁字路口放了一个矿泉水箱子,纸箱,这个矿泉水箱子比较明显,在矿泉水箱子旁边,又放了几个罐头瓶子,还有八宝粥盒子,这样非常明显
& & 余纯顺迷路的原因至今仍无定论
& & 赵子允遭到向导生涯中
& & 最大质疑
& & 日 《东方时空》
& & 同期(赵子允)
& & 哎呀,太好了,余纯顺没有完成的,你给完成了
& & 二零零二年六月十八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四川青年李勇从当年余纯顺死亡之旅的起点出发,历史性地首次徒步穿越罗布泊成功。这一次,赵子允仍然是向导之一。除了一扫六年前余纯顺事件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赵子允在这次活动中还有意外收获。穿越前在楼兰地区探路时,摄制组遭遇了一起突发事件。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我们发现盗墓者了,他们就在那里呢,他们现在有六个人
& & 那情况太严重了,情况太严重了,你们赶快返回来
& & 同期(赵子允)
& & 面条还有呢,面条不过发馊了
& & 这个墓被盗,就这个墓被盗,整个墓地全部挖空了,盗墓贼太可恶了,一些彩色的地毯和这个彩色的棺材都被他们(盗墓贼)烧掉了 地毯就是一巴掌一万块钱,这儿有三个巴掌
& & 赵子允钻入墓穴检查
& & 同期(李勇和赵子允)
& & 诶,老爷子,我来,不要紧,我经常,还有一个木头,诶,小心,老爷子,我知道,我往外头取东西呢,有什么物件吗,我来检查一下,
& & 当时的丝织品,已经被他们烧得剩一快了,看看还有其他残留的东西没有,找找,这个墓室相当大呢,好了文物全部洗劫一空,什么也不剩了
& & 日 公安人员赶到现场布置围捕任务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您的任务就是,这个,做这个向导,对!该追的时候,该堵看情况,提供建议, 对! 好吧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赵工手里面有一个对讲机,这个不知道赵工是有意识告诉我们还是他紧张得比较厉害,一直摁着对讲机的这个发射器,所以赵工和那个车上所有的声音别人听得都很清楚,赵工让司机追追追追上去,然后就追,就在前面呢,就在前面呢,各路车辆支援,赵工叫得特别地踊跃,然后呢赵工就突然特别紧张,快快快来支援,他们上面有四个人。我们只有两个人,哎呦,当时给我们吓坏了,这四个人你把他追急了眼了,怎么办呀 我们马上就到,我们马上就到 然后就听到赵工在那喊口号呢,快停车,要不然我们就开枪了,然后果然听到啪啪两声枪响,公安局的司机身上真有枪,然后就听到他们停车了,我们过去了,我们过去了,我们过去了,大家快过来,往这边走,然后听着赵工说,趴趴下,都趴下
& & 勇擒盗墓贼、李勇穿越罗布泊成功,使赵子允无比风光,很难想像,在此之前,他的表现险些使整个穿越和直播活动流产。
& & 日 罗布泊
& & 在穿越前,中央电视台派出探路小分队进罗布泊了解情况。在这个神秘的死亡地带奔波了一天之后,小分队和先期出发的由赵子允负责准备的给养车实现了会师。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我第一个感觉是高兴,因为你在荒原上开了一天的路,看到你的给养车,给养车是什么,就是你的命,在那儿等着你呢,(结巴),罗布泊你说它险,险在哪儿,就是几百公里的范围没有人烟,没有给养,没有水,在那里面有给养有水,那就是你生存的这个空间,如果没有,那就是一片死亡之地,所以我觉着看见我的水了,看见我的给养了,我肯定很高兴,但是在高兴的(结巴)一刹那过了以后,就产生了一个惊讶
& & 同期(吴仕广 新疆特种旅游向导)
& & 那么作为装备车,它应该是载重型大卡车,这也应该是前后驱动,四驱驱动的车,因为有些地方沙梁子,有些有沙子的地方你单驱动是上不去的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我这个野外走了不少次,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辆给养车,有勇气,敢于深入到那个地方,那是一辆没有四轮驱动的普通的卡车
& & 同期(甄西林 朋友)
& & 当时我就恼火了,这个进罗布泊人家都用三桥车,有加力的车,没有加力的车根本不能走,你来个这个车进,你这不是胡闹嘛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所以我就赶紧问赵工,我说赵工这卡车行吗,赵工呢确实是,我觉得赵工这点儿,就是一个老物探工作者这个风范在那呢,沙漠王嘛,没问题,我说赵工真行吗,没问题,他们走不过去的地方我们路熟,我们走得过去
& & 同期(甄西林 朋友)
& & 一进入罗布泊以后,气候变热,水箱开锅,车子根本不能走,但是前一半截还好走呀,因为起码还有点沙石路面,虽然拐弯,我们费劲呀,一进入特殊路面,根本不能走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车子就陷进去了,陷进去了就说,没问题,我们挖吧,这时候野外碰上什么问题咱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司机说,甭挖了,诶,我说不挖了怎么办,他说挖也没用,我说怎么没用呀,他说抱轴了
& & 同期(甄西林 朋友)
& & 哎呀,那时候气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 & 同期(吴仕广 新疆特种旅游向导)
& & 那就坏的一塌糊涂,最后还是我们从库尔勒我派来的救援车上把零件带上来给他修好,给他拖上去的,拖回土垠的,最后回吐鲁番时候空车给他拖出去的,连空车回去都是拖出去的,你说这个车在罗布泊能进吗
& &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敢用这种车辆闯罗布泊的人恐怕只有赵子允了。从一九五八年第一次进入罗布泊测绘开始,他在这里的累计工作时间已经长达八年,过分熟悉,使他把这片“生命禁区”当成了自家后院。早年间靠毛驴和双腿测量大地的低质量工作条件,以及数十年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野外生存习惯,使他无法适应现代化探险对安全与效率的要求。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同期(马挥 记者)
& & 我想,这个探路这个车,没整好,但是我们真正大部队进去的时候这个车,赵工是一定不会再出任何问题了,所以呢,我就跟赵工说,赵工再进去的车也由你准备,我们要什么什么什么样的车,赵工说没问题,我从哪哪哪儿给你调车,结果在进去的前一天晚上,我突然对赵工还是有点儿不放心,问他一下赵工,我说赵工咱们的车停在哪儿,已经停在什么地方,东西都装上去了,我说什么车,解放车,我说几轮驱动,其实我以为我这是多此一问,肯定是四轮驱动,两轮驱动,我当时昏过去了
& & 同期(邱磊 朋友)
& & 因为我没有去过楼兰,赵工说我带你去,我找了一个212开两天就带你到楼兰了,212,他就带我上楼兰去了,一个车,他就这么说,我相信他干得出来
& & 同期(马挥 记者)
& & 你把他一个人,不带粮食扔在罗布泊里,他准保活着出来,没问题,时间多长不一定,但是他准能活着出来,没问题,时间多长不一定,他准能出来,因为他知道哪有咸泉,哪能搞到什么,如数家珍,他站在一个沙丘上,随便一看,没有路能够迷住他,他不会迷路的,但是呢,他的问题在哪儿呢,他不能够把自己的独立野外生存能力,放大到他带一只队伍进去
& & 同期(甄西林 朋友)
& & 这怎么说呢,就是好像有些游击队的作风
& & 同期(赵子允)
& & 管他娘嫁给谁,咱们跟着喝喜酒就行了
& & 涉足旅游行业近十年间,赵子允由于长期使用破旧车辆带团而时常面临非议。然而,人们在指责他的同时却仍然别无选择地要请他做向导,他来自于长期地质生活与大自然性命相搏的探险理念和经验,一方面令人生畏,一方面又给人以安全感。在西部探险界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以及是非不断,无法适应现代化探险要求的游击队作风相互矛盾,使他处境尴尬,在传闻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垄断探险市场,大发横财的暴发户。
& & 同期(邱磊 朋友)
& & 有人说他挣黑钱,什么叫黑钱,说回扣,什么又叫回扣,如果我不说回扣,我说给旅行社叫代理金,叫佣金行吗,赵工是一生的他的经验,他的一生都在野外的经验,他现在他退休了没事,他现在去给旅游团做一个向导,他就是挣个一万两万算多吗?一个现在会几句英文在一个外企的职员只是做个秘书,他一月能拿六七千块钱,赵工一辈子经验他怎么就不能挣几万块钱呢,这是很正常的,我觉得赵工不是挣钱多了,而是挣钱少了
& & 同期(宗同昌 朋友)
& & 作为导游人家请他他也不回绝,就说他收一点钱吧,是吧,另外呢,借此机会呢,他还能从新能够回到戈壁滩上去,可能那他撒下的汗水更多,在那儿他是一种无声的交流
& & 在赵子允一九九三年之后的探险记录中,真正利润丰厚的旅游团属于极少数,这说明促使赵子允不断重返野外的原因除了经济利益外,兴趣和爱好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他带着一成不变的欣喜和执着,踊跃地投身于危险重重但从未真正伤害过他的大自然之中,他在试图重温那段行将逝去的昔日荣光,还是在刻意地用这种方式来躲避城市中的世态炎凉?我们不得而知。
& & 二零零四年初,应老朋友、日本探险家成田正次的邀请,赵子允在事隔十一年后以六十七岁的高龄重返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备随日本探险队第二次横穿这片曾使他功成名就的“死亡之海”。由于风湿和牙病的双重发作,赵子允最终未能完成穿越,在沙漠中坚持了三十多天后,他提前退出了探险队。
& & 2004年4月中旬,赵子允以向导身份参加了8国联合昆仑山科考队。
& & 这是一支貌似正规而实际由一群散兵游勇和国际浪人组成的杂牌军。一向因车辆落后而受到指责的赵子允破天荒地联系到两辆新型越野卡车做给养车,然而,外方队长浪费了这次租车的机会。到达荒无人烟的昆仑山脚下时,无车可租但又必须租车的赵子允,只好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向昆仑山淘金客借了一辆濒临报废的老式卡车。这一次,他仍然没能逃脱使用破车带团的命运。
& & 我是向导 不是找车的 也不是队长 我的责任已经完成了
& & 这不是租的车 而是青海金农看着我的面子支援我的车 用上两个月
& & 一百天都你把这个车修好就行 并不是租的车 要是租的车
& & 你还租不到车 且末县一个车也没有
& & 春节让他压一百块钱押金他不订 这个车就派出去了 这个责任应该他负责任
& & 气死了 好吧 就这样
& & 日?新疆昆仑山无人区
& & 补给车瘫痪?司机罢工
& & 赵子允成为众矢之的
& & 从1958年到2004年
& &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化
& & 从勘探队员到旅游向导
& & 赵子允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处世之道
& & 他拒绝改变
& & 还是已无法改变
& & 日,赵子允因车祸遇难,终年67岁。
& & 演播室
& & 天地宽,人生短。在是是非非中演绎了无数极富争议但又不失精彩的角色之后,赵子允重归大自然,把无尽的纷争留给了世人。二零零五年三月,新疆探险协会隆重成立,在这个他生前积极参与创办的探险者家园中,由于一生特立独行的风格和褒贬不一的评价,在反对者的坚持下,他最终未能被追认为名誉会员。遗憾之余,他的很多朋友却对这个结果感到释然,因为一辈子毁誉参半却始终保持着真性情的赵子允,原本就来自于一个和文明时代不同的古老而纯真的岁月,在我们这个芜杂的尘世中,他命中注定只能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奇人赵子允
  “西部奇人”赵子允有一长串封号:“沙漠王”、“疯教授”、“赵大爷”、“活地图”,但他最喜欢别人叫他“赵工”。赵工是一名退休高级地质工程师,也是一位探险家。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就像五彩湾的五彩石,多得数也数不清……
  多年前。阿尔金山。
  有一次,赵工独自骑马去找矿,正颠簸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突然,一头凶悍的野牦牛像一团黑色的旋风,从树丛中“呼”地刮过来,将赵工坐下的大白马撞倒,他也被重重的摔在了一旁!赵工忙取下肩上的步枪(当时野外工作者允许带武器做防身用),瞄准这头“阿山之王”想吓唬吓唬它。谁知那黑厮又瞪着血红的双眼,卷起一阵黄沙横扫过来!“叭!叭!叭!”赵工不得已连开三枪,射中了野牦牛的头。那黑厮毙命前还是借惯性冲上来,将半个身躯沉沉地压向赵工。赵工被这一吨多重的大家伙疯狂地一撞一压,也昏迷过去了。
  待赵工从昏迷中醒来,天已经黑了,没有明月,只有黯淡的星星,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海拔近4000米的阿尔金山,即便是夏夜山风一吹,也刀子一样直切肌肤。赵工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挤出那庞然大物的重压。他爬起来,活动活动麻木的筋骨,想摸黑走路,赶回驻地。可凭经验他预感到,只要一离开这头差点取他性命的野家伙,自己不摔下悬崖绝壁,粉身碎骨,恐怕也会被冻死或饿死!几十年野外作业,早已习惯了绝处逢生。一不做,二不休,赵工从腰间拔出猎刀,动手剥下了牦牛的皮。然后,开膛破肚,取出牛肝,捡了些干牛粪燃起篝火,将牛肝烤熟,狼吞虎咽地吃了一顿&野餐&,又用牦牛皮囫囵着裹起自己,打着饱嗝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清晨,一阵尖叫吵闹声惊醒了赵工。他睁眼一瞧:妈呀!一大群老鹰和秃鹫正在争食野牦牛血淋淋的肉。他想爬起来,不料手脚和身子被牛皮箍了个结结实实,动都动不了!原来,一夜间牦牛皮被冻成了铁筒一般。
  赵工一夜未归,同事们猜他十有八九已经“牺牲”了!天一亮,他们便全体动员,怀着悲痛的心情分头搜寻。几个队员骑着马,远远看见一头黑乎乎的大家伙正躺在路中间打滚,还咿唔有声。是熊!?是野牦牛?!像又不像,也许是受伤了?几个人壮着胆子,悄悄上前一看,哇!原来是尚活在人间的赵工!
  不光野牦牛对赵工闻风丧胆,就是比野兽还可怕的“野人”见了“赵工”,也往往肃然起敬,退避三舍。
  1994 年夏天,赵工带中法可可西里科考探险队,正在阿尔金山一带活动,突然与一群私挖金矿的土匪遭遇。
  “留下汽油和吃的,走人!”一个小头目抡着自制手枪,张牙舞爪地叫嚣。赵工歪歪邪邪地戴着那付跟他闯了半辈子的墨镜,慢腾腾下车来,点燃一支“莫合烟”,悠然地吸了一口,吐出烟圈,然后才低沉却威严地问道:“马大夫呢?就说赵工来啦!”
  “马大夫”是金矿“黑衣会”把头,在可可西里一带赫赫有名,但“赵工”的名字对他们来说,更“如雷贯耳”!他与“马大夫”有交情,而且是“政府的人”,因此,那些小喽?一听,立马叽叽喳喳连声嚷嚷:
  “赵工来了!赵工来了!”
  “快给赵工让路!”那小头目也收起家伙,面带谦卑的微笑,点头哈腰道,“赵工,您走好!”
  赵工一挥手,车队在土匪的夹道目送下扬长而去。待走出了好远,同车的法国人才敢问:“赵先生,您是教授?还是公安局的‘密探’?”
  从1995年起,赵工被特聘为为联合国科考队向导,连续5年5进5出&生命禁区&罗布泊,寻找地球上仅存的最后一批野骆驼,生死历险,战果累累。
  1996年6月。赵工刚从罗布泊寻找野骆驼回到家,就接到巴州旅游局负责人请求他为余纯顺作向导穿越罗布泊的电话。对余纯顺赵工早就耳熟心仪,他几乎没半点犹豫就满口答应,气得老伴直嚷嚷:&赵子允,你还要不要命?&
  在南疆名城库尔勒初次见面,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子的余纯顺,紧紧攥着赵工的手,激动地朗声叫道:“苍天助我。天上掉下个赵工来!”
  在赵工的向导下,余纯顺一行沿孔雀河向罗布泊进发,最初的几天相当顺利。然而10日中午,余纯顺突然提出,为了报答上海和新疆两地人民对他的厚爱,他决定独自徒步穿越罗布泊腹地。赵工一听急了,劝阻道:“从土垠到孔雀河干河床,中间要经过湖心岛、楼兰、烽火台和佛塔,路途遥远而且环境险恶,你一个人走太冒险了!”然而,像余纯顺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一旦做出某种决定,别人很难改变。
  果然6天后,余纯顺的遗体被发现在湖心岛以西11公里处。此后每进罗布泊,赵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好友余纯顺。
  早在20年前,赵工就得知新疆于阗一带有两个清代&皇家金矿&(&大金厂&和&小金厂&),历经200年的历史沙尘湮没,已经荒芜。赵工决心在有生之年,要找到这两个曾经声名赫赫的&皇家金矿&。
  1994年,赵工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且末县城东南350公里处,找到了&小金厂&。&小金厂&后来经当地政府批准,被民营企业承包开采,收益颇丰。
  2001年8月,赵工组织了一支10人的探险考察队,从于田县出发经过十数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金厂&。
  日夜,赵工在第二次赴南疆考察打通&大金厂&的&黄金线路&返回乌鲁木齐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辞世,这距他68岁生日仅剩3天......
  赵工死了!
  一个闯过无数生死大关的人就这么突然死了,真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是真的。一个在探险界毁誉参半的重量级人物的死,经过短暂的公众关注后,最终将归于平静。然而,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却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浮躁的沙尘所淹没。比如赵工。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沙漠王”勇探“魔鬼谷”
  在遥远的阿尔金山,有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称做“魔鬼谷”。去年初冬时节,年近七旬的老地质工程师赵子允,徒步穿越了长约90公里的“魔鬼谷”,并通过科学考察首次拿到了“魔鬼谷”的地理地貌和历史隐秘的第一手资料――“沙漠王”勇探“魔鬼谷”。
  初进“魔鬼谷”处处险厄丛生
  日,对出征“魔鬼谷”的赵子允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尽管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但阿尔金山高高的雪峰银光闪闪,像美丽的昆仑玉一样远远地招手,令赵子允兴奋不已。
  赵子允驱车一天一夜连续跑了1000多公里,才从乌鲁木齐赶到若羌河的源头,尽管这儿海拔在6000米以上,但赵子允丝毫没有心慌气促的症状,甚至一点倦意都没有,他对两位临时雇用的驼工说:“这次进‘魔鬼谷’,我是没打算活着回去,你们可千万要想好呀,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驼工刘江东和儿子刘新文是土生土长的阿尔金山人,也许常年在生死线上行走惯了,满不在乎地说:“赵工,你这么大岁数都不怕,我们还怕啥?”于是,他们一行3人,每人骑一峰骆驼,从苏巴什向“魔鬼谷”进发了。
  初冬的阿尔金山,草木凋零,一片肃杀,从海拔6000米沿河而下,至海拔4000米时,还看不见树,只有矮小丛生的灌木和枯黄的牧草。偶有一群一群的藏野驴、盘羊和青羊,站在远远的山峁上,警觉地向赵子允他们凝望,似乎在判断这批人会不会破坏它们宁静的家园和恬静的生活。
  下行到海拔2000米时,草木渐渐地丰茂,沙棘、红柳、胡杨……种类也渐渐地增多起来,成群的乌鸦和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飞过,留下各种各样的叫声,这正是赵子允希望看到的。他长年累月在野外作业,最怕的并不是豹狼野兽和危险,而是孤寂。
  越往山里行,路越难走。到处是横生的荆丛、红柳和露着尖牙利齿的乱石,让人和骆驼每走一步,都心惊肉跳。何况,还有密布丛生的暗河。有时,只能听见哗哗啦啦的响声,却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会“咕咚”一声掉进水里,全身覆没。
  进入“魔鬼谷”的第一天,才趔趔趄趄地走了七八公里,赵子允已摔了20多个跤。弄得浑身透湿,冻得发抖。待晚上宿营时,赵子允脱下衣服烘烤,才感觉身上这儿疼,那儿也疼,驼工仔细一瞧,惊叫:“赵工,你受伤了,流血了!”原来,他身上早已伤痕累累。
  “这才是刚刚开头。”赵子允笑着对刘氏父子说:“最可怕的恐怕还在后面呢!”
  果然,第三天过河时,那峰身强力壮的骆驼突失前蹄,不容分说将赵子允从高高的驼峰上扔下,狠狠地摔在湍急的河流中,差点没让冰冷的河水给淹死!原来,骆驼被花岗岩刺破了脚踵,疼痛难忍,才不得不出此“坏招”。驼工父子惊叫着双双去救助,赵子允才从湍急的冰水中爬出,虽然自己惊魂未定,但一看到骆驼脚下鲜血直流,心疼得不得了。他忙着先给骆驼包扎好伤口,然后才下定决心对刘氏父子说:“你们看,河越来越深,树木越来越多,骑骆驼还不如步行安全和快,干脆把骆驼放在这儿,咱们徒步吧!”
  可以说,骆驼是驼工赖以生存的最忠诚的朋友,刘氏父子和赵子允一样爱驼如命,听赵子允这么说,也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把3峰骆驼放在一片有水有草的开阔地,开始了更为艰难的徒步跋涉。
  接二连三目睹动物间的“弱肉强食”
  凭多年在西部野外考察的经验,赵子允一直怀疑“魔鬼谷”是狗熊称霸。果然,弃驼步行的第二天下午,赵子允突然发现地上有许许多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硕大足迹,和一滩滩冻得硬邦邦的动物粪便。“是狗熊!”赵子允低声警告刘氏父子,“咱们小心点,别惊动了这些家伙。”
  号称“山大王”的狗熊,此时虽已进入冬眠,赵子允开玩笑半认真地介绍说:“熊是最蛮不讲理的家伙,见人就扑,它那一巴掌,就能拍碎一头野猪的头骨。这家伙胆儿还忒大,不怕枪炮声,不怕火光,要不是冬眠,我说啥也不敢进来送死。我好歹也是个高级工程师,喂了这家伙,我还真不甘心呢!”但是,此次进“魔鬼谷”的目的不只是探险,更是为了科学考察,因此,赵子允决定循迹去寻找狗熊冬眠的洞窟。
  循着熊的足迹和粪便刚爬上一座黄土山崖,便有难闻的腥臭随风刮来,“找到这家伙的窝了!”赵子允发现在一片枯黄的芦苇的掩映下,有个一米见方的洞口,被一块块褐红色的花岗岩堵住,只留下西瓜大小的一个透气口,透气口四周又结满了长长的冰棱。“这是狗熊的哈气结成的。”赵子允给刘氏父子介绍说:“狗熊这家伙看上去笨头笨脑,其实挺聪明的。瞧!它知道搬石头,挡住自己的家门,以便安稳地睡觉。就是太不讲卫生了,你们闻,真是顺风能臭十里地呀!”
  离开狗熊冬眠的洞窟,赵子允就进入了充满杀气危机四伏的“动物世界”。次日清晨,赵子允一行刚吃过早饭,准备出发,突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一只浑身开满“梅花”的雪豹,正在追逐一只盘羊。雪豹有早晚捕食,中午休眠的习惯。只见那只盘羊慌不择路在前面奔跑,雪豹在后面紧追不舍。盘羊从山崖跳下,摔倒在沟底,雪豹也随着跳下,它身轻如猫,一纵身扑上去,紧咬住盘羊的脖子死死不放,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分钟,才慢慢松口。盘羊显然已死,雪豹这才开始剖腹挖心,看得赵子允三人心惊肉跳,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因为虎豹都有护食的习惯,在它进餐时,假如听到什么动静,或者有人打扰了它,它会一改平日不主动攻击人的习惯,毫不犹豫地扑上来。
  刚看罢雪豹勇擒“大头羊”(盘羊的俗称),赵子允又目睹了另一幕惨剧。当他们正走在一处山坳时,突然发现前面约50米处的草丛中,有动物在活动。“停!”赵子允轻轻地叫了一声,并用手势示意刘氏父子蹲在地上,不要出声,他自己则拿出高倍望远镜仔细搜索。赵子允清晰地发现有几只红背雪肚的藏狐,在草莽荆丛中跳来跳去。起初,他以为那是藏狐一家在嬉戏玩耍,不料,却听到几声猫一样的惨叫声。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几只藏狐是正在围追一头弱小的动物。也许是野兔吧?赵子允大步走过去,藏狐们一哄而散,地上留下的一具尸体,竟然是“扫雪”。这就让赵子允纳闷了:“扫雪”和藏狐都属食肉类动物,虽然比狐狸弱小,有点像黄鼠狼,因行走时用尾巴扫去身后足迹而得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狐狸一般是不会与“扫雪”打斗的,更不会也不可能吃得了机敏勇敢的“扫雪”呀?后来,赵子允才得知,藏狐一般情况下的确吃不了“扫雪”,除非是藏狐非常饥饿,或者是这只“扫雪”病了、伤了,才遭遇不测。
  走出动物世界又进“石头城”
  进入“魔鬼谷”后的第八天,赵子允一行顶寒风,踏荆棘,攀危崖,疲惫不堪地走着,突然他们被一座百米高的大瀑布挡住了去路。大瀑布声响如雷,水花四溅,景象颇为壮观!看来,攀登悬崖是无望了,于是,他们顺一条黄羊踩成的小道往上攀援。这一路攀高爬低,幸亏赵子允带着一条50米长的攀登绳做帮手。“如果没有这条绳子,我们也许早死过几回了!”赵子允得意地说:“这可是今年中亚四国登山队攀登慕士塔格峰成功后,俄罗斯队长特意赠我的纪念品呢!”当赵子允三人终于爬上山顶时,只见一座孤零零的石头城赫然呈现在眼前。
  石城四周围墙均用大石砌起,虽已残破不堪,但可以想象当时的壮观景象。赵子允经过丈量,测得城长300米,残存的围墙高3米,厚2米,有一座城门。城里有砖石修筑的房屋(洞窟),地上散落着成堆的石片、陶片(红、黑色加砂陶),还有冶炼铁、铜残存的炉渣。
  “这是一座军营。”赵子允肯定地说。
  站在这座海拔2000米的石头城上,极目望去,只见若羌县城尽收眼底,而四周除那条黄羊小道,皆是百丈深渊,“这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赵子允不由打心里对古代军事设施的建筑赞叹不已。
  回到乌鲁木齐后,经过查阅资料和请教相关专家,他们才得知这座石头城有史料记载,是一千多年前西域36国的“石城镇”。
  赵子允终于走出了“魔鬼谷”。这次探险考察,赵子允用双脚走了17天,初步揭开了人一旦进了“魔鬼谷”就出不来的谜底:这是一个猛兽毒蛇肆虐的世界,也是狗熊的天下,不容许有人去无端地骚扰它们,那些失踪于“魔鬼谷”的人,其实是被狗熊或毒蛇夺去了性命。
  赵子允还有一个最大的发现,那就是“魔鬼谷”里宝藏丰富,不但有满山遍野的红色花岗岩,更有宝石、玉石、云母、铜、锌和铅等矿藏。
  从“魔鬼谷”回来,赵子允刚喘了一口气,又忙着预备下一次出行的行囊:再赴罗布泊!
用照相机镜头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出门FB&&安全第一&&开拓旅版权所有 谢绝转载
真实什么人都有!厉害!
金牌认证会员
可惜这位天下第一向导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永远替别人点亮腊烛的人 ――记“大漠怪人”赵子允 zt
永远替别人点亮腊烛的人 ――记“大漠怪人”赵子允
 大凡在西部的探险家和旅行家,没有不认识赵子允的,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赵工。
  赵工是个工作狂,沙漠瘾,这次陪我们穿越罗布泊和他9个日日夜夜的相处,使我对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罗布泊的道路有好多条,他似乎每一条都了如指掌,谈起沙漠,雅丹地貌,罗布泊的变迁和干涸的原因等更是如数家珍。他年逾花甲,但事必躬亲,最苦最累的活他都抢着干,每到宿营地,搭帐篷,生篝火,熬稀饭,把每个人服侍的舒舒服服,顿刻忘记了一天的疲累,夜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他却一个人睡在帐篷外,象保护孩子似地小心翼翼。
  他自己也数不清带了多少团队进过罗布泊,更为探险家挑战大漠甘当垫脚石;大牌记者强荧,徒步探险家刘雨田,继承父业的陈雅丹(其父陈宗器是国际著名罗布泊学者)直至魂断罗布泊的余纯顺……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沾满了赵工的心血。他自己却悄悄地躲在家里策划着下一个探险计划。
  时年62岁的赵工,其实是山东人,却穷其毕生精力献给了新疆大漠,他毕业于西安地质学校,后函授毕业北京地质学院,在新疆从事野外地质工作40余年,踏遍新疆三山二盆(天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地)向国家提供科研、地质、矿产报告25部及相关的图件。号称“活地图”“沙漠王”。
  他先后参加过:中美木孜塔克峰联合科考登山队(任科考);中英塔克拉玛干沙漠联合探险队(作科考兼向导);中日羌塘无人区探险队(任科考兼向导);中法可可西里联合科考探险队(任科考兼向导);联合国罗布泊野骆驼考察队(任科考兼向导);中日罗布泊楼兰王国探险考察队(任科考兼向导);中、英、美野骆驼联合摄影队(任科考兼向导),海峡两岸三地(中国、台湾、香港)98年博峰山遇难港澳同胞寻找队(任总指挥);中美老爷车队拉力赛探险队(任顾问);中日丝绸之路汽车摩托车队拉力赛(任顾问)《寻找彭加木》电视摄影组等重大活动。曾发表过科学论文40余篇于中日美等杂志。赵工已列入《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家大辞典》被评为中国当代科学探险家之一(总共20名)。
  上海人对考察罗布泊情有独钟,但结局往往是悲剧性的,彭加木失踪至今仍是个谜,余纯顺魂断大漠也有点突然性,他们都在6月遭不测,6月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上海人有句口头禅“六九不调头”去年和赵工商定时,就决定安排在9月,却意地成功了,它再次证明了赵工的英明诊断:挑战生命极限只能作为战略上口号反之则是冒险,在具体的实施时,必需得科学地对天、地、人之间作一全面估价,寻找合理的突破口,才能一举获得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迁,赵工自觉渐渐力不从心,笔者亦将步入老年,在有生之年,赵工最大的愿望就是寻找彭加木,以揭开这一世纪失踪之谜,为此,赵工时时在研究最佳方案,这是大项目,如果资金装备右以保证的话,明年他将实施这一伟大计划,笔者能有机会和他再次合作,由衷心地感到高兴。 “寻找”何时才能尽头? 赵子允,大漠真正的“一怪”!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 于新疆库尔勒
                     
第一印象 zt
  当一个出生入死一生历经艰险的老人站在你面前时,你想象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想象着老人应该严肃,深沉,脸上线条刚毅,神采矍铄,目光坚定,就像《老人与海》里面的那个打鱼人。沉默而睿智。
  所以当赵子允老师站在我面前时,我有些找不着北。直到一旁的vigor给我介绍:&这是赵老师。&,我才让自己相信这确实就是那个出生入死半辈子的老人,而不是走错了门的民工。
  老人身材瘦小,和vigor有的一拚,估计他们在沙漠里遇到狼群都会安然无恙――狼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这么瘦的猎物也失去了兴趣。 脸上歪歪斜斜架着一副眼镜,眼镜腿用皮筋系着,眼睛被遮掩在后面,淹没在脸上密密的皱纹里。背微驼,难道是常年研究野骆驼的缘故?穿着也很让我大跌眼镜。照例说这种常年在野外生存的人,应该穿得像RAMBO,穿有很多口袋的裤子和背心,带着风镜什么的,最不济也应该有把军刀什么的随身携带。可赵工的穿着叫人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他,绝对不会产生任何兴趣---除了想推销衣服的人。
  当时失望的情绪里我只有0。01公分,但是在四分之一柱香以后,我的情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虽然这辈子本人犯过无数的错,但是这一次,我敢保证,这是我犯的最蠢的一次。
  这个错就是以貌取人。
  或许,真正的高手,总不会让人们看出来,当这样一个老人缓缓走过你身旁时,他所激起的是一种无声的巨大的力量。在赵工叙述的时候,我的嘴,哦我的嘴,没办法合上。
  赵工今年63岁,是新疆地矿局的高级工程师,但是他有外号,感觉像水浒。“沙漠王”“疯教授”“赵大爷”“活地图”“拼命三郎”“生命罗盘”这不是六个人,这是一个人,他就是赵工。直到现在,凡是到西部来探险的,上至联合国官员、国际探险队,下至民间旅行的自游人,不找赵工策划和做向导,岂能成行?
 新疆是片很大的土地,很大的土地上自然有很多能人,能人与能人之间未必互相佩服,但不管我们去到南北疆哪里,只要与人提起赵工的名字,得到的反应都是一一竖起大拇指,说声:“他是真正的沙漠王!”
  最初,我以为他辈份高,所以大家尊称他赵公。后来才知道:这“公”其实是「工」,是对他地质工程学家的简称。
  赵工的传奇故事数之不益。
  从1959年踏出校门,在罗布泊沙漠研究地质,四十年来,他的生命与沙漠山脉大自然结合,以武侠小说的角度来说,已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新疆地大,有些地方人迹罕至,有马贼强盗抢掠过路旅人。有位朋友某次与赵工踏上旅程,不幸遇上拦路悍匪,赵工不慌不忙向对方说:“你们是不是某某某的人,告诉他,赵工来了。一句话,悍匪马上让路。
  与江湖人扯上关系,原因是,沙漠中有许多珍贵矿物,金便是其中之一。江湖客想寻找金矿,能请到赵工,就等于请到一座尊金“前途探测器”,别外,沙漠中最珍贵的是水,有了赵工带路,就有机会找到沙漠地下水源。 想发财的要靠他,想活命的也要靠他,这就是赵工的江湖地位。
  90年,南口若羌书记临死前,立了遗嘱,吩咐人务必要请赵工来当县的顾问。
  他死后,赵工替若羌县三年内发掘了六十多处矿藏。有记者问他怎样做到,他回答“像你们发掘新闻一样,凭经验,靠直觉。”
  93年,中英联合采险队横渡“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赵工是中方成员之一。初时,英方队长看见他,质疑这“老人”会不会成为大队的负累?
  结果,赵工在旅程第十天,便发掘了一个储藏量一亿频的石矿。然后,又跟据沿途零星铜片木器,发现了古代柜络国的遗址。这是考古学上的资库。
  探险旅程完成后,一些随从的队员都纷纷把自己当作大英雄大冒险家,有人出书,有人开摄影展,各出风头。
  但赵工没有出席任何宣传的场合,他已默默上路,到大自然里继续研究他的地质去了。
  我见到赵工,是在乌鲁木齐一个下雨的傍晚。
  他骑着脚踏车,穿着背心短裤,戴着布帽老花镜,一副老工人模样,朴素淡然。
  晚饭桌上六,六七个人言谈热烈,只有他轻声细语,像旁观的陪客。 他说起野外求生的经历,藏北山区中脱离危险,在老鼠洞,六天里吃二十一只老鼠.保命求生,一只野耗牛在山脉中把他的马刺死,他放枪射牛,烤牛腿充饥、剥牛皮卷着自己保寒……
  惊心动魄的事,在他口中一述,仿佛只是大自然中几丝轻烟,淡然而过。
  那天晚饭吃到深夜,翌晨我们一早上路,临走前,再去见了赵工一次,他已连夜把我们需要的资料整理出来,并详细地交待了一些细节。对于我们冒昧前来求教,赵工的帮助,轻描淡写中有一分自然亲切。
  之后,漫长的行程里我经常念起赵工。
  某个黄昏,车子停在沙漠边缘休息,同伴与我漫步走入沙漠之中。同伴在沙丘上嬉戏,用空水瓶戴流沙然后倒出来。沙随着风,在空气中瓢流,望着这模糊而优美的画面,我忽然想起赵工。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昨日,我曾经认为自己只是一粒沙子,在生命的穹苍中默默颤抖,现在,我知道我便是那穹苍,里面蕴藏了无数为生命习气的沙。
  对有些人,沙漠是代表孤寂人生,枯燥、乏味,一片茫然,人便是沙海中一粒微小沙子。
  对另些人,沙漠令他们学会沉稳坚忍,辨清方向,明白如何与大自然平衡相处,嫌卑如沙子,胸襟如大漠,人生的悲欢哀乐都能包容接受。赵工便如此。
  英国探险队最后对赵工的评语是冷热不怕,耻辱不怕,无大悲大喜,只有对大自然不折不扣的投入。就像那瓶风中的沙,声色不好,却能优美地瓢流在那大漠之中。
以下是赵工撰写的文章
壮志一去不复还--探险家余纯顺遇难记/ 文/赵子允
壮志一去不复还--探险家余纯顺遇难记
 文/赵子允
  月,晚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员江江亥尔博士对罗布泊及哈密南湖戈壁的野骆驼进行为期50天的实地考察,准备山联合国出资在那里建立一个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保护世界上这一濒危动物。6月3日,刚回到家中就接到巴州旅游局负责人的一个电话,请我协助上海电视台去罗布泊拍电视,我很犹豫,因我刚从那里回来,一来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二来罗布泊6至3月份气温通常达45%以上,地表沙温则高达71%,常人难以忍受,不是进罗布泊的季节,电话中告知这次拍探险家余纯顺 ,是追踪现场报导,现场拍摄,我平时最佩服余纯顺这条英雄好汉,他身无分文而走遍大半个中国,要比常人行出高几倍的代价,而且已经走了10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要助他一臂之力,当时慨然答应,当天晚上登上“天鹅”号列车,4号早晨达天鹅的故乡――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
  在库存尔勒市楼的宾馆,身高1.73米,皮肤黝黑,满脸胡须,身体魁武,具有男子英雄气概的余纯顺见到我兴奋地喊:“天上掉下个赵工来!”“苍天助我!”因为只有我知道汽车直达楼梯古城的路,过去进楼要动用直升飞机、骆驼队、搬运工。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一旦大风刮起,人昏地暗,飞砂走石,鬼器狼嚎,人们在崎岖的雅丹地貌区中极易走错方向,一旦误入禁区,就别想再回来了。
  过去我们在泊地区工作时,夏季都收队回去避暑,88年曾度过夏季,当时中午气温达到人们忍耐的极限,帐篷中的腊烛都化成了水,我们都躲在四面通风的汽车上硕。一般都在早晨和下午工作,在新疆从事地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探队。工作近40年的我见了余线性顺特别高兴,我们谈天谈地谈理想、谈人生、谈政治、谈计划,直谈到日月生辉。我们俩走出阿里同在1994年,他是8月份,他还留恋阿里的生羊肉味道不错。我是5月份去探险金矿,因汽车抛锚而步行7天才到界山 达坂。7天步行150公里吃了21只老鼠。高原上的老鼠没有尾巴,用水从洞中灌出,用泥巴包着放到野牛粪火中烤。泥巴形成硬壳后沾去皮毛,剩下一个肉团,吃去精肉剩下杂碎,香极了。余纯顺高兴说:“我又跟赵工学一手……”“从提到吃既方便又简单。”
  6月6日在楼兰宾馆雷世鸣为余纯顺举行隆重的壮行仪式,维吾尔族姑娘跳起楼兰姑娘舞,蒙古族姑娘唱起敬洒歌。金碗,银碗,玉石碗,碗碗美酒敬亲人,只喝得余纯顺壮士满面红光,双手抱掌,两眼充满激情的泪花……6月6日下午,一行10人乘坐两辆沙漠车沿孔雀河北岸向罗布泊进发。  
  6月7日车陷龙城,就地扎营救车。
  6月8日进入龙城和土垠,在龙城拍电视达3小时之久,宋导演为龙城千奇古怪的地貌而感慨。当天过罗布泊在西岸一千河床旁扎营,准备第二天一早向楼兰进发。
  6月9日车行距楼兰6.5公里处停下,只留下两名司机看车,其余人员下午步行到楼兰,晚上露宿楼兰佛塔下,等第二天太阳没出来时的好镜头。
  6月10日拍完电视,中午回到停车处,实地拍摄任务大体完成后,余纯顺提出,为报答上海和新疆两地人民对他的厚爱,他准备独自由位于罗布泊东北方向的土垠(古代罗布泊的水陆码头)穿过湖心岛、楼兰、佛塔、烽火台,直达孔雀河下河床,全程99公里在,计划3天走完,6月13日在孔雀河前进桥会台。
  余纯顺主意一定,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剩余的水和食品还很充足,沙漠车沿途按计划走的路线,每隔7公里放6瓶矿泉水,总共放了70公里,计划的宿营地放了大量食品,是余纯顺亲手掩埋并做了记号,一是为了好找,二是防止暴晒。余纯顺说:“这样好的条件世上难找,如果穿越罗布泊失败,就是苍天亡我!”
  6月10日晚上宿营在土垠佛塔东侧,大家席地而坐,几瓶白葡萄酒,几听罐头,算是给壮士钱行,大伙频频给余纯顺敬酒,壮士豪放而干脆,都是一饮而尽。
  6月11日晨,余纯顺说:“昨夜做了个梦,我前妻要给我复婚。”是吉是凶是祸是福谁也说不清楚。也没办法说清楚,因为大伙都不懂占卜术。 6月11日早晨8点半,余壮士着装启程,我与他上垠话别,徐导演、李晓拍下这一宝贵的镜头,也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镜头。下午4点30分,大伙终有些放心不下,全体上了车,两辆沙漠车沿余纯步行的路线追去。一个小时后,在离土垠30来公里的湖心岛道上了余纯顺,情况良好,一切正常,大家说了些鼓励的话,我们又登车返回土垠。
  6月12日,两辆沙漠车绕行100多公里,抵达约定的接应点孔雀河,当晚9点30分罗布泊地区起了沙尘暴,天昏时暗,飞沙走石,摄制组的帐篷都刮倒了,人们只好在倒了的帐篷中和衣而睡,人压着帐篷,怕帐篷被大风刮走。
  6月13日上午,沙尘暴依旧猖獗。 中午,风沙稍有平息,我们担心余纯顺遭沙尘暴袭击迷了路,12时,我和上海电视台的孙鹭以及巴州旅游局的彭戈侠一道朝楼兰古城方向搜索了10多公里,未发现余纯顺踪影,上海电视台宋导演,李晓见我们迟迟不归,也担心出事,他们又走了几公里来接应我们。 傍晚7时许,大风再起,能见度数低,两拔人先后回到营地,均无收获。经分析,大家猜测余纯顺遇沙尘暴后,有可能在路途多逗留一天。
  6月14日我和位俊沿孔雀河搜索,彭侠和孙鹭朝楼兰小佛塔方向搜索,依旧没结果。下午,摄制组通过电台向巴州旅游局报告了情况,并且要求派车派人增授,补充溪水。消息传到巴州政府及党委,传到了自治区及北京。
  6月15日我和上海电视台3位同志在孔雀河沿岸扩大搜索范围,预计余纯顺这时滞留在孔雀河岸边。因为分手时我给余纯顺反复交代过,到达东西走向下掉的孔雀河边,不要贸然过河,那里是雅丹地貌,人极易迷路,只需要沿河上行,就可以与大家会合。
  6月16日,我和孙鹭,李晓和小伙儿分别向食品埋藏点和楼兰古城进发,看一看那里的食品和水动了没有?我们都背了两天的用水和食物,宋导演自送我等消失在茫茫沙海中,但流下了感激的眼泪,这是一支敢死队,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当我们走到烽火台北侧时,直升飞机从库尔勒方向飞来,在楼兰上空进行地毯式搜索,逐渐向孔雀河方向靠拢,因这种米格17型直升飞机续航能力只有4个小时,在楼兰上空航行了一个多小时就返回库尔勒机场加油去了。
  我和孙鹭跋涉整整14个小时,于当天下午7点抵达距楼兰东北6.5公里的一个接应点,那里掩埋的一箱矿泉水,3个油馕,6听八宝粥以及榨菜、牛肉等原封没动,我们感到事情的严重,余纯顺还在罗布泊方向,我问孙鹭,他带药否?孙鹭说他上路时,我给了他四包仁丹,他只要了两包。
  两人吃了点东西,稍事休息,又急急往回赶。当晚11时,夜幕降临,我俩精疲力尽,忧心如焚。当看到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知道巴州旅游局支援部队已经到达,他们打信号弹给我俩指引归家的方向,但是我俩腿已经不听使唤,我们在沟边采了些树枝引燃,半睡半醒地在篝火旁边坐了一夜。
  6月17日中午12点,极度疲惫的我和孙鹭,以一小时一公里的速度回到营地,便听到直升飞机在湖心岛以西11公里处发现余纯顺遗体的噩耗,两行泪流淌下来,我一屁股坐在沙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芸芸众生中,像余纯顺这样有着坚强的毅力,矢志不够的人并不太多,余纯顺的行为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志气,一种值得弘扬的精神,进入罗布泊前,余纯顺曾对我说过:“人本身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我是个浪迹天涯的人,最终还要回到大自然去,我早已肾生死十度外”当巴州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刘和平征求如何处理遗体的意见时,我依照死者生前愿望,以及国际探险界的惯例,提出就地掩埋和法医鉴定的建议。
  下午直升飞机再次由库尔勒起飞,它载来了花圈,木碑,挖墓穴杂具及四名刑侦和法医,这时候营救人员却成了余纯顺的掘墓人,搭乘直升飞机,向罗布泊飞去。
  飞机在距余纯顺遗体50米处降落了,机仓门打开,人们像离弦的箭向余纯顺奔去,多么希望他起死向生,奇迹般的活来。
  余纯顺赤身裸体仰卧在帐篷中,右手高举,左腿弯曲,像走路的姿势,睡袋,防潮垫均没打开,推测为中午避免太阳暴晒向临时搭的帐篷。帐篷门口放把出鞘的藏九。距帐篷20米处有挖坑的痕迹,是用藏九挖的,旁边放半袋牛肉干,没发现饮水和其他食品。
  现场勘察,法医鉴定,挖墓穴同时推进,飞机没有熄火,怕熄火后难以起飞返航,往返库尔勒路途飞3个小时,只给1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以上多项工作,人们按预先安排好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法医当场排除了他杀和自杀,肯定死亡时间在5天以上,尸体已高度腐烂,解剖胃中无任何食品……录像,照像,清点遗物,整容,进行得很快。挖墓人在盐喊地上掘进特别赞力,他们已汗如雨注,满手血泡。揭去盐壳,挖进盐层,排去流沙,整个现场只听到铁铣、十字镐的飞舞声和直升飞机的马达声。
  帐篷裹尸,头东脚西,余纯顺被安葬在他曾为之魂牵梦萦的罗布泊。他头枕父母邦,脚踏新疆大地,仍在走呀走!走他没有走完的路。
  彭戈侠在临时立的木质墓碑上,写了“余纯顺壮士遇难地”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举行过一个简哀悼仪式之后,飞机起飞了。茫茫无际的罗布泊荒原上增加了一座孤坟,花圈上的飘带在风中左右摇摆,像似余纯顺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飞机起飞不久,罗布泊起风了,黄色尘沙一片,飞机只好爬高,向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山中飞去,躲避沙尘暴的袭击,太阳落山时才赶回库尔勒机场。真庆幸起飞得及时,飞得大胆,我们活着回来了。
  “地面部队”,四部汽车,连夜兼程也回来了,余纯顺的亲属,上海电视报的记者杨申庆,新民晚报社记者强荧从上海赶来了,生前知已徐姑娘从乌鲁木齐市赶来了,生前好友的唁电悼同从全国各地发来,人们处于震惊和痛惜之中……
  6月22日,余纯顺壮士追悼会在巴州宾馆举行,大厅中央悬挂着余纯顺壮士的彩色遗像,条幅上联是“风雨八年走中国”下联是“魂归大漠当英名”。当地政府,机关,生前好友送的花圈摆满了大厅,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余金山老先生当场宣布:“把巴州保险公司支付的10万元人寿保险费存入银行,成立余纯顺探险基金会,支持那些有困难的探险家和学者。” 在过去8年时间里,余纯顺以凡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意志,孤身徒步大半个中国,总行程4万余公里,记录了数百万字的日记,拍摄了数千张照片,谁能料到他确选择了这块不毛之地最终长眠于罗布泊。这位来自上海的勇士,在新疆还有他未走完的很长的一段路痛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慈禧太后墓中的珍宝 - 文/赵子允
慈禧太后墓中的珍宝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她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监,慈禧棺内葬宝时,他是参加者。他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详细记录了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也是传世奇宝。
  慈禧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万两,其凤冠价值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时是一个园球,可透出一道绿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专家估计可能是两颗钻石。东陵被盗墓将军挖掘后,此夜明珠被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以逃罪责。
  慈禧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她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大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当时价值285万两白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估价600万两白银;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难分真伪。翡翠白菜两颗,绿叶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只满绿的蝈喂,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稀世珍宝,估值1000万两白银。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无。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仅这些填空的珍珠宝石就值223万两白银。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从1879年东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其间30余年中,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奇瑰珍宝,金玉祭品1000多件。孙殿英盗挖两太后墓后至今这些无价之宝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块数吨重的大玉为做地宫中放置棺木的寝床,送到库车县境而因故搁置。
  据估计,慈禧的随葬品值白银亿两不算过分。
  蚌佛--用淡水河嘎的贝壳制成佛状珠核体,置入牡历体内,受到外来异物刺激了牡历,分沁珍珠质将佛状珠核包围,天长日久,珍珠覆盖层逐渐加厚,就形成了珍珠光泽的蚌佛。
访问罗布人 - 文/赵子允
访问罗布人
  二十世纪初期,国内外一些科学工作者在罗布泊地 区考察时,报导过&罗布人&,生活的情景。近几十年来,有关&罗市人&的活动就很少听说了。1981年夏季,我们在罗布泊南部米兰农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罗布人&的幸存者,他们现在生活在米兰农场。这次见到的三个&罗布人&,都已八九十高龄,他们的名字分别科塔依尔、苦义和热合曼。
  &罗布人&都信奉伊斯兰教,讲维吾尔语,可能是维吾尔族的一支。他们居住在罗布泊南部阿不丹和喀喇和顺一带,有好几千人,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很少与外界联系。大约在1920年左右,由于发生一场瘟疫,绝大多数人死亡,少数人逃弃他乡。塔依尔老人就是那个时候离开阿不丹,来到米兰定居的。
  当时阿不丹和喀喇和顺一带,还到处是水,河道两岸芦苇茂密,黄羊、野骆驼经常出没,有时还以见到老虎。塔依尔老人就曾捕到过一只雌虎和两只小虎。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现在阿不旦和喀喇和顺一带。已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那时&罗布人&主要靠野生动植物为生,常乘用大胡杨树挖空的独木船,结伴下湖捕鱼。捕鱼5具主要是用罗布麻纤维织成的鱼网,也有用铁叉子的。捕捉来的鱼晒成鱼干,留作过冬食用。春夏季节,靠打野鸭、拾鸭蛋和挖芦苇根充饥。当时不会耕种。也没有吃过粮食。外地商人偶尔也来做买卖,带来的是火柴、茶叶等,换去的是鱼下和皮毛,当时准财产多,谁就是头人。
  他们在湖滩上选择高地作居民点,建造简陋房屋。房屋都是用芦苇作材料,建成方形窝棚,表面再涂上泥土。在塔里木河下游河滩上,我们曾发现好几处这样的窝棚,还拣到过去吃剩的鱼骨头。穿的是用罗布麻纤维织成的大布衣服,冬天衣服里加些鸭毛。妇女在14-15岁即举行婚礼,一男方须给女方10捆罗布麻纤维,10捆干鱼,一、二百只野鸭。独木舟是主要财产和重要交通工具,&罗布人&死后要把遗体放在独木舟内,然后一齐埋入土中。
  塔农尔老人最后还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米兰农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片大片的绿洲正向沙漠腹地扩展,纵横的人工渠道和明珠般的大小水库滋润百于涸的上地,沙漠变良田,塞外交江南的愿望正开始变成现实。
楼兰古都发现―罗布人奥尔得克 - 文/赵子允
楼兰古都发现―罗布人奥尔得克
  1000亩地一座公园式的陵墓在尉县城郊的胡场林中悄然屹立,高大的墓碑,彩色的陵墓,红砖围墙,起伏的沙丘,兰色的湖泊,红柳胡场芦苇绿染大地,给这片万古荒原带来了生机。吊唁这位发现楼兰古城的传奇式人物罗布人―奥尔得克,络绎不绝。
  1995年,瑞典国斯文赫定基金会出资,为这位陪同斯文赫定出生入死,几进罗布泊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及西藏无人区立下汗马功劳的罗布人修建的陵园。
  奥尔得克的含义是野鸭子。典型的罗布人孩子生下后,母亲第一眼见到什么,就用什么为孩子起名字。他的弟弟叫派菜,含义是手套,显然分娩在寒冬。
  奥尔得克生于1862年。1899年12月,勤劳、勇敢、忠诚、朴实的野鸭子,已经37岁,辊入了斯文赫定的探险队,深得信赖和重用,他伙同猎人阿不都热衣木,为期氏的探险生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几次挽救了探险队的灭顶之灾,并发现了几座古訇的经历,就是一部罗布人的楼兰探险史,应该载入史册。
  在塔里木河流域沿岸原始的胡杨林和浓密的苇丛中,生活着一种虎,属于孟加拉虎的一个亚种,命名兰虎,因其颜色灰兰少黄色。由于河水的减少,草原树林的枯萎,野外赖以生存的食物已经很少了,许多年来就主要靠沿河牧人的牛羊马驼充饥,有时饿急生悲,主动向人类进攻。这样迫使罗布人挖陷井、埋畎夹、按设毒箭与老虎争夺生存的权力。斯文赫安1900年元旦高价买了一只死老虎,这张虎皮一直挂在斯德哥尔摩寓所。1947年,兰虎在塔里木河消失了,至今以老虎命名的地名,还有沿用。1961年在阿尔金山发现了兰虎的踪迹,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罗布泊干涸了,塔里木河断流了,罗布人的家园没有了,他们逐水而生,跟着河水一步步退到了现今的尉犁县水草茂盛的河湾地带。他们祖传的“素习水居,鱼猎为生”。罗布人生性善良,不与人为敌,与世无争。
  1998年随《寻找彭佳木》电视摄制组访问了几位罗布泊百岁老人,他们仍居住在四面通风的红柳茅草栅蓬中,以渔猎牧为主。
  经过半天周折的寻找,在孔雀河一个辟静的河湾见到102岁的罗布人库尔班太勒,他远离尘世,寻找一方净土,过着罗布人原始的清静生活。他一口小铁锅,一顶蚊账,一张渔网,几个畎夹是全部家当。天当被、地当床,一棵高大的胡杨树下就是他的家。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村中有房他不住,宁愿与大自然溶为一体,黄羊野兔为伍,沙漠湖泊为伴。他招待我们的食品是沙漠中野生的沙枣和孔雀河水。他用古老的罗布人方言唱了几首古老的罗布泊民歌,曲调古老,歌词也古老,唱渔、唱水、唱情歌,婉转而急亢,宠亮的歌声回荡在孔雀河上,好像我们又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楼兰古国。他说:“他18岁参加了图拉赫定(赫定老爷)的探险队负责骆驼运输,总管是奥尔得克。五个人一组,管理25峰骆驼,有骆驼一百多峰”。他还说:“总管的个人爱好是吸麻烟。”有次猎犬咬死了牧民的几只羊,奥尔得克公平合理地陪偿了牧民的损失,并责令他严加看好所有的猎犬,不准再有此类事件的发生……。库尔班太勒老人是唯一在世的探险队员,很多往事仍记忆忧新,考察队员的标本是他用骆驼送到迪化的。
  现年80岁的尼牙孜汗 ,是奥尔得克的孙女,她透露了爷爷晚年一段悲惨生活及爷爷讲给她鲜为人知的探险经历。1934年,爷爷已经72高令,带领爷爷司马依沙迪克又加入了斯文赫定的探险队(中瑞西北考察团)。地时我们住在卡拉塔里木河畔。他与斯文赫定相会在孔雀河考察船队上,两人分手32年后再次相逢,两人双手紧握一起,热泪盈眶,对视很久、很久。两位古稀老人真擎友情和患难之交,就在两双紧握的大手之中,感慨的难以启唇。
  罗布人诚实、忠厚、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斯氏深信不移,斯氏中亚腹地探险的伟大业绩,连他本人不得不承认与罗布人的友好相助是分不开的。1934年4月赫氏为奥尔得克画了一幅肖像,为后人留下了尊容。
  年斯氏罗布泊探险离去之后,奥尔得克好像得了探险迷症,打渔之后的闲期,他常骑骆驼独自在无人的荒漠中漫游,无意中在雅尔当布拉克的库姆河故道以南的沙丘间,发现了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墓地和一些城堡、民居、烽燧……为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起到了先锋侦察的作用。1934年探险结束时,奥尔得克父子有功,斯文赫定特别奖给他两匹好马和一支步枪,回到家乡卡拉的草栅不久,也没土地。只靠爷爷捕渔打猎为生,渔干从尉犁县城换回粮食和生活用品。1936年爷爷的眼睛瞎了,爸爸妈妈又被国民常抓走到库尔勒干劳工去了,一去三年多,家庭生活极为困难,我和爷爷相依为命,一老一幼在死亡线上挣扎,多亏了亲朋好友的接济,否则我俩早已饿死了。我12岁时爷爷去世了,是1942年,爷爷活了80岁,就埋在卡拉的塔里木河岸边”。
  爷爷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探险的故事,深深地刻在我心灵中。他年青时是渔猎手,奶奶过门后就帮助晒渔干,满沙滩都是渔干,家中生活美满,丰衣足食,无虑无忧民。爷爷说塔里木河中的鱼成群结队能拧成绳子,垂手可得。后来卡拉出现了吃人的老虎,人畜都处于警惕之中。这只老奸巨滑的吃人虎,能避开猎人的暗箭和陷井,闻出埋在地下的铁夹,一切家畜都是被攻击的对象,连猎犬也怕它三分,见到此虎夹着尾巴悄悄地避进了牧人的帐篷,后来,竟胆大包天吃起活人。有一天,奶奶正在晒渔干,虎从芦苇丛中猛然跃出,向奶奶扑了过来,奶奶大喊一声“吃人虎来了,救命!”就被老虎扑倒在地,血盆大口欲咬奶奶,刹那间,身强力壮的爷爷,丢下正在补渔网的活儿,操起一根木棍直向恶虎捅去,直捅得虎口鲜血直流,吼不出声来,老虎只好落慌而逃。奶奶经过这次魔难大病了一场,从此以后这只吃人虎再也没出现。爷爷说那胡杨木棍坚而硬,很有分量,捅穿了老虎的食道和咽喉。后来在一稠密的红柳丛发现了吃人虎的腐烂尸体。
  日,奥尔得克发现楼兰,是上帝给了他好运,探险的驼队在罗布泊西岸向南挺进,下午扎营时发现唯一的一把铁锹丢失了,赫定图拉大发雷霆。因为挖井汲水,解决人畜饮水,没有铁锹就等于死神的降临!事关重大,奥尔得克策马回原路寻找,找到铁锹后回来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有经验的奥尔得克策马扬鞭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人坐马卧,躲过了风头。第二天风息以后,发现铜钱、古特满地,佛塔、房舍皆是。奥尔得克回到营地,带回了铁锹,也带回来楼兰古城被发现的信息。因此,斯文赫定名扬世界,奥尔得克也永载史册。从历史上消失一千多年的楼兰古城再现风彩。
  采访结束时,尼牙孜汗和她的弟弟司马依沙迪克提出“希望把爸爸的坟也迁入陵园,与爷爷作伴,因为爸爸也是中瑞考察队的一员,他死时是日,享年60余岁”。
  我们的竟见,包括阿布都热依及他的弟弟阿布都米丽提阿吉,托克达阿訇等人都是斯氏罗布泊探险队的功之臣,都应该享受迁入陵园的殊荣。
一部可遇不可救的探险大片题材!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把它写好与拍好!~~
赵工的人生真的很精彩,但是,他的家人可跟着担惊受怕了~~~~~
如果工作就是快乐,那么人生就是天堂!
再顶,为即将的出行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出门FB&&安全第一&&开拓旅版权所有 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割绳子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