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段九环节什么意思?

  1981年,苏秉琦先生正式提出了“区系类型”理论学说,第一次把异彩纷呈的考古学文化梳理出了头绪,从宏观的视野指导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具体实践,提出不同于“中原中心”模式的新解读,用“满天星斗”指引史前中国的探寻之路。2023年8月7日至9日,众多青年学者齐聚坝上草原,激扬思想,共同探讨“区系类型”理论。  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于8月8日上午在河北省尚义县开幕。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尚义县委有关同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主席台参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研讨环节。  环节一:区系类型的起始  该环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庄丽娜研究员主持。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战护研究员作题为“沟通南北、串连东西——尚义四台遗址考古发现”的发言,简要汇报了四台遗址发掘现状,并逐一介绍了发现的五期遗存,阐明了四台遗址发掘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龚湛清馆员重温了苏秉琦先生于1992年环渤海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词,强调要以世界性的视野研究中国。张萌副研究员从时空物-天地人六个维度论述了关于四台遗址的思考,并提出了四个关于区系类型的问题。赵潮副教授展示了他目前正在从事的阴山北麓新石器时代石制品研究的成果。李永强副研究员分享了他对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对冀西北生业方式的影响,以及区系类型作为文化互动视角的两则思考。  环节二:区系的自身发展与文化互动  本环节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党郁研究员主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明研究员发表题为“区系类型理论与红山文化研究”的专题发言。她简要回顾了区系类型学说的发展历程,认为红山文化研究自1921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区系类型学说发展历程的缩影,并进一步谈及了对区系类型理论的理解,以及如何以新的思路来研究红山文化大量的新资料。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韩金秋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当今考古学研究从文化史向社会史的转型过程中,应如何进一步发展区系类型理论。于怀石馆员表述了她对区系类型理论的理解,提出应关注类型差异所潜藏的原因,重申了区系类型理论在实践中的重大意义。汤超助理研究员认为区系类型理论实际上是多位前辈多年来研究成果与思考的集大成者。胡春柏副研究员提出了她对红山文化中积石冢、玉器、彩陶的理解。  环节三:区系类型与政治实体  该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委主持,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光辉副研究员作“区系类型视野下的早期国家建构:石峁和碧村”的主题发言,根据石峁和碧村具备完全一致的器用观念,其建筑方式相似且兴废同时,提出二者之间应存在层级鲜明的聚落等级关系,出于战略协防的需要,或同属一个政体。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沈百鸣助理研究员从文化互动的视角下重新阐述了关中盆地于夏文化的诞生中的意义。杨岐黄副研究员指出,应注意石峁、碧村及其周边遗址之间的分级与分工,以及石峁、碧村之间发现的玉器性质的差异。董霄雷助理研究员对区系类型理论提出了两点反思,认为区系类型是方法而非模型,文化谱系研究是区系类型研究的发展去向,并简要地回应了何以中原的问题。  在热列的讨论中,张东助理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石峁和碧村是否可能是两个政体,在碰撞中发展出文明。张光辉副研究员对此作出了回应。  环节四:区系的延续与断裂  本环节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主持。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小虎副研究员开展题为“中原地区史前文化的谱系及变迁”的主题发言。他介绍了中原地区的基本概念,并梳理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末期的文化谱系。随后又以具体的文化因素阐明了各阶段文化、类型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文化发展模式,即关中模式与中原模式,前者指本地文化延续性强,后者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转型或断裂。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崔天兴副教授强调区系类型理论仍是认识何以中原的一把利器,研究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的量化、器物的情境化研究以及科技考古提供的信息。刘丁辉副研究员指出中原文化区应是文化地理的概念,而中原文化区在文化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三次兴衰。张建副教授发现中原周边地区的文化明显有影响中原的迹象,并提出应深入研究各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环节五:区系传统的稳定与变换  本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东助理研究员发表题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反思”的主题发言。他简述了区系类型及其后续发展的理论以及淮河流域古自然环境与分区,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格局与演进情况,而文化区系的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进行社会演进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朱超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从瓮棺到棺椁制度——海岱区系重要特征的形成”的主题发言。他介绍了海岱地区目前的文化谱系,随后梳理出瓮棺葬俗于海岱地区的起源时间,认为或可早至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开始出现棺椁葬具,此类葬具或与墓主的社会等级相关。他指出瓮棺葬俗于龙山文化时期出现断崖式衰落,并探讨了其衰落的原因。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马明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尧王城在城墙铺石、乱骨葬和玉器上与良渚文化的相似性。郭明建教授针对该主题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马牙串饰的分布区是否可以划为同一文化区,并思考区系最早是怎么形成的,二是认为区系是在文化整合过程中,人群之间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甘恢元副研究员认为目前苏皖地区做的工作仍太薄弱,文化谱系仍有空白。此外,他强调了淮河作为过渡地带,深受周边其他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环节六:大区系与小区域  本环节由南京博物院于成龙副研究员主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仲召兵副研究员进行主题发言,其题目为“长江下游区系类型的实践与思考”。他简介了长江下游所包括的四大地理单元,并从四个阶段阐明该区域的学术史。然后,他逐一以地理单元为单位介绍了四大地理单元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提出了对区系类型学说的几点思考。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小雷副研究员主讲题为“从苏鲁豫皖到沪苏浙皖:区系类型理论在安徽的实践”的主题发言,他在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苏鲁豫皖课题和作为经济概念的沪苏浙皖的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与讨论的问题与建议。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雷少副研究员简介了目前钱塘江以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遗址分布情况,展示了目前宁绍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推测文化衰亡大多与海侵有关。安婷副教授提出可以用μ-ct的方法来对陶器、烧土等物质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发掘,获取其中的植物、昆虫等信息,这有助于复原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孙瀚龙助理研究员就区系类型的多个问题发表了意见,包括区、系的出现先后,从文化史向社会史研究的转变,钱塘江以南文化区系的特性等。  环节七:区系的中心与边缘  本环节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广明研究员主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良智副研究员进行主题发言,题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区系类型的新思考”。他从贝叶斯统计理论得到文化发展方面的启示,认为应包括连续型、断裂型与重叠型,并以汤家岗文化和大溪文化为例,说明了文化的重叠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重新将长江中游文化谱系细分为五个谱系,又进一步分为三个文化区。最后他结合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原生型-次生型-续生型”与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的特点,作出了新的阐释。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关于王良智的研究成果,向其芳助理研究员肯定了其中的部分结论,然后提出了一个疑问,即所谓的文化的断裂性是否可能只是样本问题,并对王良智提出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意见。单思伟讲师梳理了长江中游学术研究的发展阶段,指出王良智的研究中具有启发意义的部分,并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疑问。一是文化谱系研究将如何继续下去,二是文化谱系研究应如何融入社会考古的研究。张大可馆员简介了湘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谱系的研究现状。  环节八:区系类型视野下的华南与周边  本环节由闽江学院黄运明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超助理研究员作题为“岛屿之路——环南中国海及太平洋视野下的海南史前考古新发现”的主题发言。他简介了英墩、莲子墩与桥山遗址的发掘情况,以及近年来在凌水内角和万宁湾仔头遗址的发掘情况,并进一步构建了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距今6300-4800、4800-4200以及4200-3300三个阶段海南岛出土的物质遗存与周边区域文化的关系。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范梓浩研究实习员指出文化区的划分标准不明的问题,不同的标准可能对应不同的历史意义。付琳副教授认为文化区内部存在不同环境与生业经济,类型的划分则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之间的互动,并建议东南沿海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应细化。赵春光助理教授认为讨论南岛语族的问题,应该回到语言学的背景之中。目前南岛语族的源头从语言学上,DNA上都可以指向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周然朝副研究员简介了云南目前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框架,指出云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仍存在较多的空白。  环节九:国外学界的“区系类型”实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默然副研究员主持。山东大学马欢欢副研究员作题为“两河流域史前时代:以区系类型理论为视角”的主题发言。她简述了两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以及目前确定的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并指出区系类型在西亚已有相关的应用,通过介绍杨建华教授以及彭博博士的研究成果,她认为目前区系类型理论在两河地区仍大有可为。  进入学术对谈环节。王佳静助理教授分享了她关于新英格兰地区墓碑的研究成果。涂栋栋助理教授介绍了南利凡特的文化区、系划分情况,并指出这些区、系仅作为西方学者的讨论工具,但他们不会深入研究区、系之中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问题。高伟助理研究员指出目前上埃及史前文化序列中,涅伽达I/II/III似乎是成熟的年代框架,但实际上仍存在问题。尽管有学者呼吁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史前文化框架,但由于从事埃及考古的团队众多且高度国际化,所以暂时还没有统合推进这项工作的可能性。  最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作总结发言。赵辉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以青年学者为主的学术会议,并对本次会议的主题表达了他的一些思考。赵辉教授作总结发言  首先,区系类型理论是考古发现、考古材料以及相关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从整体及宏观的角度,对当时的考古学文化作出的一次总结与概括。其目的之一,就是搭建一个历史研究的框架。他指出,苏秉琦先生实际上是从斗鸡台瓦鬲的研究起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继而产生了文化谱系的思想。区系类型理论当中贯穿着文化传统的思想,同时也是对文化过程的一个动态把握。这给了我们一个动态地把握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学说。该学说背后蕴含着苏秉琦先生从物到人的思考,其最初的渊源又可以追溯到斗鸡台瓦鬲研究中关于周人、戎人群体互动的思考。区系类型理论的意义可归纳为两点。  第一,区系类型理论实际上就是讨论考古学文化的内外各种关系,它在实际的工作中起到了一种指导性的方法论的作用,为当时的考古学者们提供了田野工作的思路以及考古研究的方向,推动了对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整体结构的把握。  第二,区系类型学说是一个史观,它打破了以往的黄河中心论,认识到各区域的文化发展应是满天星斗的。后来经过再认识,严文明先生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重瓣花朵的结构。这是从浅层的材料,逐渐把握到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过程。尽管区系类型不是一个新的学说,但它在今天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仍需要做文化史的工作,尤其是诸如冀西北等区域仍存在空白及薄弱环节,必须依赖区系类型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  其次,他指出目前在文化划分上存在不同的层次问题,如部分学者主张将仰韶文化细分,又或者一些学者将多种文化类型统一归入良渚文化之中。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必太僵化地看待此问题。此外,从更宏观的文化结构来看,他肯定了童恩正先生提出的半月形传播带,并指出随着气候的变化,南、北方人群经藏彝走廊南迁或北上,这勾连着北方与云南地区。半月形传播带及与之相邻的广大的岭南地区,恰好形成了一个环形的结构,这些区域存在一个逐渐地中国化的过程。上述的这些思考,其基石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区系类型。总而言之,学者们关于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划分,背后自然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意义,因此没有必要太僵化地看待。  再次,他强调考古学文化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物质表现,只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折射,只是帮助我们探索人类共同体运动的一种线索。而区系类型学说,本质上就是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其意义在于引导我们发现物质文化背后的社会现象。与西方的考古学研究相比,我们对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也不会永远停留在表面的物质研究层面上,最终还是要回到研究人的社会中去,二者是殊途同归的。此外,他认为区系类型学说中的满天星斗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各地区的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路径,需要理解各区域文化怎么在文化互动过程中扬弃、发展并融合。因此,把握中国文明化的进程,与其仅仅从某一个时间节点来把握文明化进程的特点,不如从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理解更加合适。由此可见,区系类型作为一种史观、一种方法,在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  最后,他提到了目前遇到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区系类型只是研究物质文化史,只能起到启发作用,那么,考古学文化研究能不能直接和古代社会对应起来?划分文化和类型,其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把握人,考古学文化研究与其背后的社会研究应怎样结合和深化,这仍有待来日的研究实现。(整理:范梓浩 吕国豪 本纪要未经发言者审核)(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段九环节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