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医理论来调节和中医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宝山区
【宝医?中医药在你身边】如何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1三大中医思想
助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宝山区科普项目L094?经历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免疫力。的确,人体的免疫力在抗病、促康复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三大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第一、?保持精、气、神“精气神”是不是精神,力气,神志?非也。中医里“精”,有形的精微物质;“气”,无形的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神”泛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活动。也就是说,保持精、气旺盛,情绪开朗,就保证了免疫力。精、气、神一年四季均需调养,古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二季,自然界阳气旺盛,养生重在防止人体阳气的耗散;秋冬自然界气候寒冷,适宜滋补身体,收藏精气,早睡晚起。冬季服用膏方调养身体、培补“精、气、神”是很多人的选择。膏方是将中药配伍后反复煎煮,去渣浓缩,添加辅料,收成膏状,每日少量服用,起到滋养气血,调和阴阳,强脏腑功能,健脑益智,调畅情绪的功能。第二、顾护脾胃第二大思想是保护脾胃功能,中医学的“脾胃”,更多指人体的消化功能,而非解剖学的脾脏和胃。
古人云“脾”运化食入的水谷,运化水液代谢,即脾的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精华,滋养人体气血,所以“脾”是气血生成的源泉,脾功能失调,一则造成气血不足,二则水液代谢异常,会形成水肿、痰饮、湿邪。“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胃的功能是接受和进一步消化食物。胃功能异常,会产生腹胀,恶心等。
顾护脾胃重点
1.饮食营养均衡,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每天的食物最好包括5大类:①谷类;②动物性食物如肉、禽、蛋、鱼、奶;?③豆类;④蔬菜和水果;⑤适量的油脂,糖类。
2.忌食辛温、辛辣、过于寒凉等刺激性食品。
3.忌食霉变、熏制、腌制、残留农药等的食物。
4.多食有一定抗癌作用的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包心菜、大白菜)、芦笋、芋头、薏苡仁、百合科蔬菜(洋葱、大蒜)、黑木耳、黑豆、海带、蛤蜊等。第三、调畅情志中医理论中有七情,指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情绪变化过度会导致不同脏腑功能受影响,如过怒气上,伤肝;过喜气缓,伤心;过悲忧气消,伤肺;过思气结,伤脾;过恐气下,伤肾。所以控制情绪,保持心境的平和对保存精、气、神,保持免疫力必不可少。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肿瘤患者更要注意情绪的调畅,得病不要惊恐或过于悲伤。治疗过程会产生副作用,如果过忧、过思、过怒均不利于治疗。要相信医学,相信医生,“既来之则安之”,信心是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 END?-文
王文海
编辑
陆海萍
审核
宣传处}

2022-12-11 21:08
来源:
一起读书吧发布于:山西省
梳理统计发现,全国至少33市已宣布除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均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一些城市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都不再查验。不过,防控措施放开了,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
此时,疫情拼的其实就是自身的免疫力。而中医理论中没有“免疫力”一说,面对疫情,中医如何应对呢?其实很简单,而且可比免疫力更加牢固可靠,那就是 补“气”。相比真 等遇到疫情了再想办法急救, 中医更提倡“治未病”,提前从根上预防。
经常看中医的灸友们应该知道,在药方子里总能看到诸如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之类的药。
它们似乎如同普通的感冒药一样,常被使用。
是的,它们比感冒药更常用,效果也很好,但是相比普通感冒药损坏身体健康,这些天然的药物更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那就是补气,从根上帮你把身体这块土壤浇灌得肥沃起来。
气是人的根
中医医生也会把“ 气”挂在嘴边,比如 气虚、气血亏虚,肝气旺,肾气虚等等,有些刚接触中医的小白, 有时候可能听不懂,但也感觉说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 气”的确非常重要,扁鹊在《难经·八难》中说:“ 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气就是人的根,中医认为气伴随人的一生,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疾病、喜怒哀乐,表面看是身体的变化,根源却是气在波动。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我们甚至可以把人看成是一口气,这个气从胎儿就开始了,它旺盛人就强大,它枯萎人就萎靡。
人的任何状态都与气有关,免疫力也是一样,很多人想要提高免疫而不能够,其实可以通过补气来进行,并且中医认为,补气是最快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那么,具体该怎么补气呢?
补气有补元气、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之分。
1、补元气: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
发高烧、做手术、生孩子、长期用抗生素等,这种情况的患者都是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大补元气的人参,可以吃人参的含片,可以泡人参茶喝,都能使身体早日复原,但用人参的时候,宜多喝水,这样会吸收好,不易上火。
组方推荐:保元汤
原方出自明嘉靖的《景岳全书》,由黄芪、人参、甘草、肉桂组成。主要体现在补脾气、补肺气、补肾气三个方面,字面上理解,就是保住真阳。由于人参太补,常用党参代替。
保元汤:党参3克,黄芪9克,甘草3克,肉桂1.5-2克。
除了保元汤,平时我们也可以多吃点山药补气。山药是 补气作用最齐全的食物,味甘,性温,入肺、脾、肾三经,肺气,脾气,肾气它都能补。山药的药性平和,作用缓和,本身就是一个药食两用的好东西,所以常吃山药对身体是很有益处的。
2、补心气:西洋参、红参
加班,劳累,刚开始会觉得心跳加快,严重了就会心慌、气短,这是心脏病前期心气虚的表现,出现了这种情况西洋参和红参就是首选,提前服用点补心气的参类,能避免过早地步入心脏病一族。
3、补脾气:白术、山药、白扁豆
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为主症。
这样的人常常伴有胃炎,有些人还有胃下垂、脱肛,或有子宫下垂等,这些都属于脾气虚的表现。
补脾气的中药有白术和山药,用这些药对脾气有一个提升的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以着重加一些白扁豆,这样既补脾气又能祛湿。
4、补肾气: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韭菜子
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有腰酸、乏力、精神不佳、容易腹泻、容易腰膝酸痛等,尤其在老人群体中,由于肾气不足,容易患得感冒,并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还表现在爱吃味道浓的东西;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17~19点发低烧;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春天手脚冰凉;盗汗等。
5、补肺气:甘草
肺气虚主要表现在说话没力气、盗汗、失眠、心慌气短,妇科病月经提前、量多量少、产后乳房肿块等。
咳嗽气喘是现在最常见的病症,毫无疑问这样会伤肺气,导致肺气虚,患了咳嗽气喘的人对甘草片都不陌生,甘草在止咳的同时,最主要的一项作用就是补肺气。
在止咳平喘的同时,补肺气也是重中之重。另外,我们给灸友们推荐的食疗药材都是药食同源的,灸友们日常饮食就可以补充进去,非常方便。
补气最快的方法,还有艾灸
艾灸,是补气的最快方法,这些穴位灸好了,免疫力就会蹭蹭蹭地提高!
1、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人体强肾第一要穴,生命活力之源,可强身健体,补益肾精,调理血压,改善宫寒,调理失眠,对于防病保健,效果也十分突出。
2、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本身为全身强壮要穴,对消化系统的调理补益作用很好,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被成为人体第一保健大穴。
3、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的作用。
4、神阙穴
在脐中部,脐中央。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它处于人身阴阳相交的地方,诸气会聚之处,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故神阙可谓一穴而系全身。
5、关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意为“关锁元气”,该穴位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效果。
在艾灸时,可以选择使用艾条悬灸,每个穴位艾灸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为宜。
当然,在不方便艾灸的时候,揉按以上穴位,也有一定的作用,常用常健康!
此外,近日天津新冠防控官方新闻发布会也给出了防治新冠肺炎的四个艾灸穴位:肺俞、列缺、合谷、足三里四个穴位,灸友们可以学习起来,为自身和家人健康多准备一道防御工具。
-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请随时联系。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 请勿随意试药。
一个专门跟艾灸死磕的公众号
艾灸大学堂: 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在这里,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上愁!赶紧扫描关注下面二维码,进入艾的怀抱吧!
双十二大促开始了,戳这里,立即进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