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汉囗到襄阳从武汉出发的绿皮火车车取消了吗?前段时间还有最近取消了吗?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快速注册巴伐利亞酒神
2022-03-14 10:08:46
“让我们吃烂西瓜,肚子吃坏了怎么办?你付我们医药费吗?”
穿热裤的女人目露凶光,不断朝那位煮米线的阿姨施以言语攻击,激动地连马尾辫都在上扬,宛如一个正在挥刀砍人的日本武士。金色的晨光下,唾沫星子像散落在银河系的太空垃圾那般四处飞溅。至于有多少会坠落到她女儿的餐盘上,我想这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并不知晓,就像她并不知晓她的妈妈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那样。肇事者是酒店自助餐厅的几块西瓜。它们当中至少有一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腐烂,并且很不幸地被这位穿热裤的女人咬了两口。然而关于这场战争,这也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罢了。尖锐的噪音武器在我进来之前就已经火力全开了,一直到我离开的时候,它也仍未消停。我想尽快忘掉这一顿不太愉悦的早餐。打车来到安康站时,已有不少年轻的面孔,三三两两围拢在广场前。他们骑在箱子上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会儿基本买不到物美价廉的拉杆箱,从小商贩那里买来的假货,经常拉着拉着轮子就哧溜一下飞了出去,像挣脱束缚的鸟儿那般一边哼着歌一边越滚越远,尽情宣泄着重获自由的喜悦。看着这些大学生骑着箱子嬉闹,不知不觉便脑洞大开:假如有人开发一款像电动滑板车那样行走并且具备自动巡航功能的拉杆箱,岂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安康是一座被秦岭和大巴山夹在中间的山城,260多万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里交通闭塞,发展缓慢,老百姓出行非常不便。直到1975年襄渝铁路开通运营,当地人才第一次听到火车的轰鸣声。差不多同一时间,通往阳平关的阳安铁路也投入运营。这是一条秘密的战备铁路,负责将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这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连接起来,以方便沿线军工厂的物资转移和运输。尽管有了火车,但安康人依然笑不出来。他们惊讶地发现,火车这种神奇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十几个小时内把他们拉到四川重庆(当时重庆行政上还属于四川管辖)或湖北十堰,却不能在十几个小时内送他们到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的省城西安。罪魁祸首正是横亘在两座城市之间的秦岭主脉,它像大自然的天谴那般不可动摇。自古以来,能够穿越这些崇山峻岭的,只有一条汉代开辟的“子午道”。这条古栈道不仅仅起着交通运输的作用,更是兵家必争的重要通道。第一次听说它的名字,是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当时诸葛亮正在准备第一次北伐,魏延兴冲冲地找到他,提出了一个“奇袭子午谷”的大胆设想:主张率精兵万人,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再和斜谷北上的孔明会师。行事素来谨慎的诸葛丞相,最终没有采纳这一过于冒险的计划。多年以后,在那场导致蜀国灭亡的战争中,钟会却因此尝到了甜头。他率领的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其中一路,正是沿着子午谷直扑汉中。子午谷的北口,位于西安市的长安区;南口,位于安康市的石泉县。今天的G210国道,差不多就是沿着这条古栈道修建的。而连接两座城市的铁路,却最终拖到了21世纪。2001年1月8日,随着西康铁路的开通运营,安康人去一趟省城,再也不必兜圈子了。但这一次,火车没有爬上弯弯曲曲的展线,不断迂回翻过秦岭,而是从一座长达18公里的隧道里钻了过去。在终南山下挖隧道,可是一个比“奇袭子午谷”还要疯狂的想法。毕竟,以当时的施工技术来看,能不能挖出这种长度的隧道都是未知数。为此,中国不惜花费重金,从德国引进了两台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你可以把这种圆柱形的大怪物想象成一只“基因突变”了几百倍的超级穿山甲,它们很快展现出令人震惊的挖掘速度。一个由南向北,一个由北向南,势如破竹。沉睡了亿万年的巍巍秦岭,就这样被两只“德国穿山甲”搅了一个鸡犬不宁。一旦攻克了秦岭隧道,西康铁路的通车就只剩时间问题。如今,这条铁路不仅修好了复线,旅客还可以搭乘CR200J型动车组列车去西安了。在安康火车站的售票大厅,我前面的大叔就买了一张去西安的D字头车票,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排了20多分钟的队,轮也该轮到我了。若不是为了一张不会褪色的“红票”,何必挤在人工窗口前呢?最要命的,安康站仅有的两台自动售票机,竟然商量好似的集体选择“罢工”。这就让人工窗口前的人流量突然大增,而坐在里面的只有两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您好,我需要一张今天去达州的6065次车票。”我把身份证递给了眼前这位戴眼镜的女孩。“17块5,请问微信还是支付宝呢?”“支付宝吧。”打开付款码,往机器上一照,换来了一张油墨未干的纸质车票。尽管印着“仅供报销使用”这六个字,颜色却还是十几年前的粉红色,而不是蓝色。根据这两种的车票的过往表现看,红票基本不会褪色,蓝票则捉摸不定,有些个把月就隐身不见了。这对于收藏车票的玩家而言,实在是太糟心了。在一张身份证走遍天下的时代,还能找到一座可以打印红票的车站,就算达不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稀缺程度,也近似于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了。而列车使用的25B型客车车厢,也仍然是可以开窗的传统绿皮火车。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重返20世纪,除了“微信还是支付宝”的问候,取代它的本该是一句“现金还是刷卡”。从安康到达州,绿皮火车将要行驶在襄渝铁路上。就在一天前,我搭乘上海南——成都的K351次列车,沿着襄渝铁路来到了安康。按照原定计划,我将于今日搭乘6065次列车前往达州。稍事停留后,再换乘巴中——深圳西的K835次列车去重庆北。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晚上9点30左右我就能在龙头寺附近吃碗小面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将在一天之内通过两趟不同的列车,体验完襄渝铁路的剩余部分。如前文提到的,襄渝铁路曾是一条不对外公开的秘密战备铁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你都无法在中国出版的任何地图上找到这条铁路。和成昆铁路一样,襄渝铁路也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产物。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两条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一个“快”字,并且都征用了数十万名铁道兵开赴前线。1958年,当成昆铁路开始建设时,中国正处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时期。后来古巴导弹危机和东京湾事件先后爆发,让毛泽东寝食难安,做出了“成昆铁路要快修”的批示。在这般迫切的形势下,30多万筑路大军涌入大小凉山、金沙江畔和大渡河峡谷的不毛之地。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在这片“筑路禁区”中修建出一条不可思议的山岳铁路,震惊了联合国。成昆铁路修了12年,比它短100多公里的襄渝铁路,却仅仅耗时5年多,便开始了临时运营。这是因为:一来,成昆铁路的施工难度确实太大,要不断地炸山和架桥,铁道兵们几乎是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搏命;二来,襄渝铁路1968年开工之时,附近的贵昆铁路和川黔铁路都已竣工,成昆铁路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襄渝铁路,不但投入了庞大的人力,还获得了更多的物资供应。1969年,襄渝铁路建设迎来了第二个年头。这一年,中苏两国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了武装冲突。谁也未曾料到,这场边境线上的小规模战斗,却险些导致全世界的毁灭。苏联人开始研究向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可行性,中国境内时刻有升起蘑菇云的危险。作为一条连接襄阳、十堰、达州和重庆等三线建设重要城市的战备铁路,同时也是打通中西部的铁路大动脉,加紧襄渝铁路的建设,已然刻不容缓。解放卡车拉来了一车车稚嫩的面孔。他们中有刚刚从贵昆、成昆下来的铁道兵,也有很多民兵以及参与三线建设的年轻学兵。在铁路建设的最高潮时段,一度有超过83万人置身于筑路前线。在那个物质贫瘠技术落后的年代,投身于如此艰巨的铁路工程,牺牲自然在所难免。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走出大山,永远长眠于襄渝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中。今日搭乘的6065次列车,刚好要穿过襄渝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山区地带。这其中的重头戏,便是翻越大巴山。按照这条铁路的行车规律,所有安康——达州方向的下行列车,将会沿着襄渝铁路的老线过巴山。也就是说,尽管绕不开长达5000多米的大巴山隧道,但却完美避开了上行线——襄渝铁路二线10000多米的新大巴山隧道。这就意味着有更长的盘山铁路远离黑暗隧道的吞噬,沐浴在朝露与云海之中。从观赏风景的角度讲,选择下行方向的6065次列车,显然完胜上行方向的6066次列车。6065次列车的乘客有阵日子没坐绿皮车了。一上去,我就把两边的窗户都打开了。翻出相机,对着周围一阵瞎拍。甭管是头顶上的电风扇,还是那些美式咖啡配色的硬座。但这样的一番举动,似乎引发了一位中年男人的“不适”。我和他一不小心打了个照面,撞见的是一副怒目而视的表情。“你这有啥好照的呢?”他将怒容转换为疑惑。“是没啥好照的,随便拍拍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手机不是也能照吗?”他继续发问道。“但照相机就是照相机。”我笑了笑说。他没有接我的话,开始焦躁不安地在车厢里踱步,看上去有几分心事重重。六月的秦巴地区,待在一节没有空调的车厢里,很容易大汗淋漓。更何况,这还是一节的静止的车厢。距离发车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位中年人的耐心也跟着消耗殆尽了。“这球车咋还不开呢?”他对着空气怒斥道,“这二球车!”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脾气不太好的大叔套近乎了。在列车停靠的第一座车站——大竹园,他就一个箭步下车了。至于他为何挂着一张不开心的脸孔,又为何看上去急吼吼的样子,这都已成为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团。好在我为此并不懊恼。当列车从安康站缓缓驶出后,我便迷失在窗外的山区景观中。在这种门户大开的绿皮火车上,光是呼啸而来的风,就足够让喜欢火车的人喝一壶了。有时候甚至觉得,不是人在观赏风景,而是风景不请自来,就像风不停地往身上钻那般。因为火车的疾行,这些沉默的山峦,也仿佛有了生命似的。风是它们派来的使者,专为与人类交换秘密而存在。“这位先生,麻烦您把口罩戴好!”一个雄浑的声音,盖过了窗外的山间吹来风。抬头望去,是位穿铁路制服的家伙。来者大概50多岁,圆平头,慈眉善目,乍一看有点像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我赶紧把口罩拉了上去,并朝他微微一笑。“不好意思,请问打热水的地方在哪里?”他对我使用了敬语,我也必须“还以颜色”。“3号和5号车厢都有。”他指了指隔壁的5号车厢说,“那边最近了。”我谢过他,正欲离开,耳畔突然传来一句,“你是哪个单位的?”我一时语噻,没有作答。上次被陌生人这样问住,还是在重庆开往内江的5612次列车上,当时一个九龙坡的工人问我,”你是哪个厂的?”“目前暂时没有单位呢。”我只能以一种尽可能诚实但也许在他眼里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来回答。“来我们这儿玩吗?”他的表情看上去波澜不惊。“是啊,我要说我就是专程来坐这趟绿皮火车的,您信吗?”“为啥不信啊,之前也有一些搞摄影的来过。我们这边山清水秀的,空气特别好。”这位长得像张艺谋的列车员,是安康市紫阳县人。每天他都要在列车经过家乡的时候,对着一整节车厢大喊“紫阳到了”。然后打开车门,第一个走到站台上,目送一堆旅客回家,再目送一堆旅客离家,最后关上车门,跟随列车马不停蹄地奔向远方。如此周而复始,如太阳东升西落。对一个铁路基层员工而言,这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算是屡见不鲜了。“张艺谋”说他已经连续跑车20多天,再也不想和同事睡在二人一间的行车公寓里了,尽管那里的条件并不算差。“我不放心家里的鱼,我老婆总是忘记换水。”“张艺谋”轻叹一声,“我还想去看电影,《中国医生》过两天就要上映了。”“去紫阳的电影院看吗?”“不一定,也可能去安康看。我们小县城只有一家电影院,票价太贵了,不是很想去那里看。”脑补了一下这位列车员的业余生活:养鱼,也许还养很多花花草草;爱看电影,知道最近上映了一些什么片子。或许,他不是那种收藏了上千张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公司DVD光盘的狂热影迷,也并不关心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抢票问题,然而中国电影动辄十几亿的票房神话,或许正是由这些默默无闻的个体创造的。列车依旧沿着襄渝铁路往前跑,一如这程序化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折腾下去。驶入紫阳站的弯道时,“张艺谋”又一次对着全车厢大喊“紫阳到了”。这句话他已经喊了成百上千次,就像一部播放了成百上千次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火车,永远俗套的剧情。但好玩的事情在于,只要将视角由他转换成我,就变成了一部正在上映的新片。对我这样的闯入者来说,即便是一句平淡无奇的“紫阳到了”,也能在陌生的环境下产生奇效。更何况,隔老远我就看见一尊金光闪闪的巨型雕像,站在足以俯瞰全城的半山腰上,像一个突如其来的谜题,使异乡客困惑。这是一座屹立在汉江畔的小山城,也是中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城。汉江当然不是穿过朝鲜半岛的汉江,紫阳却是货真价实的紫阳真人。1075年,北宋道士张伯端在紫阳县翁儿山的仙人洞里,写下了论述内丹修炼的著名——《悟真篇》。内丹术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通俗说来就是“气功”。张伯端将老子的《道德经》和黄帝的《阴符经》作为内丹祖书,以诗歌词曲等体裁论述内丹修炼,指出修炼内丹才是得道成仙的唯一途径。《悟真篇》后来成为道教南宗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之一。今年年初,我在浙江台州的临海古城,误打误撞了张伯端故里。由灵江北岸的兴善门入,在千年古刹龙兴寺的注目下,突破星巴克和瑞幸的包围圈,沿着生机勃勃的紫阳街,悠悠哉哉往北走。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寻常人家,上面贴着“在混日子”的春联,止不住的写意。喝一杯蛋清羊尾拿铁,看两眼国营的红星理发店,老人和猫不经意间多了起来,再也难觅红花绿毛的游客。最后在古街尽头的广文路,止步于一座写着“紫阳故里”四个大字的宅邸。尽管张伯端在陕西安康修炼内丹并创作了《悟真篇》,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浙江临海人。由于装修,我们未能对这座宅邸一探究竟。不过从外观猜测,它的体量应该不小。这无疑符合紫阳真人的“修行价值观”:他一向反对形式上的出家,也不刻意选择归隐山林,而是秉持“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哲学思想。然而,临海人不过为张伯端申请了一条“紫阳街”,安康人却将其中一个县命名为“紫阳县”。不仅如此,他们还斥资5000万元打造了一座“文笔山公园”。火车上看到的巨型雕像,正是紫阳真人张伯端。6.6米的身躯,纯铜制作。加上底座,10米有余。事后回想“张艺谋”大喊“紫阳到了”的那一刻,和我看到这座雕像的时间基本吻合。大胆猜测一下,也许他每次高喊这四个字之前,都要先歪着脑袋看一眼文笔山上的大金人有没有浮现在车窗外。高滩站一带风景麻柳站是襄渝铁路老线上的一座小站。列车离开紫阳后,差不多要行驶45分钟才能抵达这里。我被这座车站独特的构造吓了一跳:火车停在了两座隧道当中。这并不稀奇,中国铁路有太多这样的“洞中车站”了。稀奇的是,所谓的“站台”并不存在,绝大多数车厢停靠的地方,只有大桥的钢铁围栏。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座“桥上车站”。乘客下车以后,必须小心翼翼地沿着这些钢铁围栏,从万丈绝壁中穿过,还不能过于紧贴列车,以免发生危险。此刻,一位拎绿色购物袋的大叔,正手扶钢铁围栏,侧身缓行着。不知不觉,我竟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幻痛”:明明迈腿的是他,可腿软的却是我。他越稳当,我越腿软。没辙,只好将目光对准一块写着“青春无悔”的石碑,才慢慢缓过神来。石碑竖立的年代不详,不晓得是为纪念长眠于此的18名铁道兵,还是扎根于大巴山深处的三线学兵。将麻柳站夹在当中的两座隧道,分别是北侧的何家湾隧道,和南侧的邬家湾隧道。两座隧道口均刻有毛泽东的诗词,但由于何家湾隧道刚好位于下行列车的尾部方向,终究未能一见。邬家湾隧道很短,目测只有百米出头,上面刻着“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字样,这是毛泽东在1969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最高指示”。2004年7月27日上午10时,麻柳镇党委书记陈勇(男,38岁)和副镇长施雪飞(男,31岁),正准备搭火车前往紫阳县城开会。当日天气异常炎热,他们便躲进了一处铁路隧道,坐在铁轨上乘凉。未曾料到,一趟快速列车疾驰而过,将猝不及防的两人当场撞死。根据华商网的报道——“出事的隧道是一个百米左右长的明洞”判断,让二位基层干部不幸殉职的隧道,应该就是这座邬家湾隧道。因为这则报道,眼前的这座百米明洞,突然变成了一座恐怖的杀人隧道,这不免使人胆寒。报道中还说,这两位年轻的乡镇干部,平时工作十分敬业,深受当地人拥戴。在大巴山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即便是一名正科级干部,去县城开会也只能坐绿皮火车,的确令人很难想象。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大巴山的悲壮,和它的巍峨一样不可撼动。能够检验它的成色的,唯有这趟6065次绿皮火车。一出麻柳,它便开始了翻越大巴山的征程,再也无法回头。吊诡的是,你绝不能以字面意思去理解这里的回头。毕竟前方是接二连三的180度马蹄弯,列车反而要在襄渝铁路上不断“回头”,才能完成这一翻山越岭的壮举。最使人叹服的一段旅程,当属列车缓缓驶入松树坡展线岔河大桥的那一刻。如果你有幸倚靠窗前,会发现河谷中的溪流,早已扭成一根银色的绳子。房屋像积木一样渺小,群山在忽然之间,集体矮了你一截。这种感觉让你得意忘形,开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俯瞰它,看山坡的阴阳面,茂密的森林和植被,仿佛一只轻盈的鸟儿。翻越大巴山如果说这是一场美妙的幻觉,那么就让巴山站负责清醒。当你看到站房上那些艰苦奋斗的标语时,就会明白这里从来与浪漫二字绝缘。游客可以坐着绿皮火车,在惊鸿一瞥的邂逅中感慨大自然的壮美,可对于扎根于此的铁路职工来说,大巴山实在是太苦了。“巴山精神”不能当饭吃,但必须写在墙上,它的作用是为每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年轻人,提供一种阿司匹林般的慰藉。毕竟在这座小站,任何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普通养路工,都有可能是个受过表彰的劳动模范。巴山一过,便是蜀水。一条碧绿色的溪流,很快开始围着襄渝铁路打转,像一个顽皮的小跟班。这是后河,自打从车窗看到它的那一刻起,列车便已驶入四川省达州市地界了。第一个站点叫官渡,和《三国演义》里曹操袁绍之间奠定北方霸权的战役重名。但这并不是一个巧合,随便打开某个地图类软件,你都可以找到一堆“官渡”。这些“官渡”天南地北,却有一个共同的交集:傍水。显而易见,这些地方之所以叫官渡,纯熟其行政职能所赐:由官府成立经营的渡口。后河会一直缠绕着襄渝铁路,在万源市境内延伸。地势陡然放缓,那些随时会滚落巨石的山崖,早已敛起狰狞,退守至云雾缭绕的地平线尽头。不过列车仍在夹缝中扭曲前行,这回蒙蔽视野的不是黑暗的隧道,而是钢筋水泥。抬头便是摇曳在风中的标语,上面写着每平方米XXXX元的价格。列车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城市一个囫囵吞下了。火车站建在一处铁路弯道上。从遮雨棚的壮观程度上判断,这显然是一座等级较高的车站。放眼窗外,到处是整洁的街道和拔地而起的山景房,就连站台上踱步的年轻人,也都一脸神清气爽。万源,一座令人激动的城市!当列车擦着建筑物,在有弧度的铁轨上慢慢勾勒出城市的形状时,不禁使人想起纳博科夫在《初恋》中的那段话:“当我们穿过德国一些大城镇时,火车放慢车速,庄严地缓行,几乎就要蹭到房屋的正面和商店招牌。火车与城市这种随性的交会正是令人兴奋之处。”后河从现在开始,你再也听不到自带喜剧色彩的陕西方言了,取而代之的是洗脑效果更强的四川话。6065次列车由陕入川,仿佛穿越的不只是时空,还有平行宇宙。人还是那么些人,尽管有上有下,但就像能量守恒定律那样,基本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准上。奇怪的是,明明我隔壁座位的老头,刚才还和同伴“额滴神呀”个不停,现在只顾闷头大睡。隆隆前行的火车,带来了地缘上的转变。对一个陕西人来说,也许当主场不复存在了,就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客场。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式生存哲学,即便在火车这样相对开放的场合,人们也依然心照不宣地遵循着。离开万源,一条铁路支线会岔出襄渝铁路,朝大山深处的白沙镇延伸,这是通往7102厂的专用线。7102厂是隶属于航天工业部的一座三线军工厂,对外联络名为长征机械厂。这座神秘的三线工厂不仅仅养活了单位职工,还让白沙逐渐兴旺起来。1978年4月,白沙工农示范区建立,一年后更名为白沙工农区。它和金口河工农区、华云工农区一起,成为四川省三大工农区之一。也许你已经窥出了些许端倪……没错,这三大工农区均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镇。白沙有造火箭的7102厂,金口河有中核工业的814厂,而作为后来成立的华蓥市前身,华云则拥有一系列生产常规兵器的军工厂……工农区也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的县级行政单位,只在多山且便于隐藏的四川地区出现过。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过去只能生产单一军品的三线工厂,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迫于形势,长征机械厂也开始了军转民,甚至一度研发盒式录音磁带等产品,以求拓展新的市场。他们最终在汽车减震器项目上取得突破,一举奠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白沙并没有因此获益,1993年10月,白沙工农区撤销,白沙变成万源市下辖的一个镇。1997年10月,长征机械厂的王牌——减震器项目,举家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曾经的7102厂,就此一分为二。虽然直到今天,这座留守大山深处的老厂,仍能接到不少航天项目的订单,但由于它保密单位的特殊性质,让白沙始终默默无闻,得不到什么发展的契机。即便有人听说大巴山脚下有一个“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却也未必知道它就坐落在万源市白沙镇境内。天空没由来地阴沉起来,后河水呈现出一种略带寒意的翡翠色。列车依旧马不停蹄地奔跑着,废弃建筑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窗外。它们拖着红砖砌成的老迈身躯,沉默地矗立在铁路边,像一具掏空内脏的尸体。时代残酷地抛弃了它们,就连流浪汉都懒得进去撒泡尿,也许只有预算有限的导演才会欣喜若狂,毕竟随便一间屋子都可以拿来拍摄恐怖电影。列车行驶至青花镇时,我被一只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它几乎把远山和铁路之间的全部空当都塞满了。到处都是废弃厂房,三根大烟囱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再也不会吞云吐雾了。毫无疑问,这曾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型工厂,也许整个青花镇的温饱问题,都要靠它来解决。这样的巨无霸企业,竟然说死就死了,还偏偏死在铁路旁。以至于每当有火车经过时,所有乘客都会齐刷刷地将目光对准它,仿佛打量一头曝尸荒野的史前巨兽……多么残忍的一个玩笑啊!废弃的青花电厂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得知,这座死去的工厂,正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青花钢铁厂。它于2000年关停,还一度引发了5000名下岗职工的维权行为,令人唏嘘不已。时至今日,那些曾在高炉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小年轻,头发都差不多掉光了,每天的话题离不开快手、麻将桌、中美贸易战和孩子的终身大事……我本不想提这些柴米油盐,全赖后河畔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宅所赐。火车把我拉到距离它不到100米的地方,让我一眼就能看到墙上的那块广告牌:房子买的好媳妇娶的早这是万源火车站附近的一处楼盘广告,它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青花镇和花楼坝之间的某个鸟不拉屎之处。但“媳妇娶的早”就真是一件好事吗?我很想问问花楼坝上车的四位年轻妈妈。她们人手一个娃娃,有男娃有女娃,目测年龄都是个位数,却一个比一个乖。此时莫要天真,千万不要以为还能安享一段宁静的火车旅行,四川妈妈会用她们堪比火车喇叭的大嗓门,给你上一节生动的达州方言培训课。她们的嗓门有多大呢?请恕我无法提供XX分贝这样的具体数据,我的想象力早已在此起彼伏的“哇啦哇啦”中落荒而逃。不过,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趟列车是可以开窗的,所以每当火车钻进一座黑漆漆的隧洞时,那风就会憋足了劲儿往车厢里倒灌,就像达里奥·阿基多的经典恐怖片《阴风阵阵》里诡异的背景音乐。而车轮摩擦铁轨时发出的哐当哐当声,又会和恐怖风声一起形成双重噪音。这时候就算有人和你讲话,也必须贴在你的耳边大声嚷嚷……但是,这四位妈妈争辩的声音,却能以微弱的优势压倒车窗外的噪音,让我甚至可以听见她们在聊什么。“武昌是武昌,武汉是武汉。不是一个地方!”黄头发妈妈说。“就是一个地方嘛,不是一个车站。”黑头发一号妈妈说。“那汉口又是哪个?”黑头发二号妈妈说。“你个哈儿,汉口和武昌都是武汉的一个区。”黑头发三号妈妈说。她们就这样你来我往,从花楼坝一路吵到宣汉,又从宣汉一路吵到终点站达州。话题千变万化,可以从武汉热干面的麻酱种类一下跳跃到绿皮火车为什么不安空调,反正总能掏出一个值得反复争辩的话题。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们能一直维系友谊的原因。宣汉一带景色6065次列车本务——韶山7C 01676065次列车本务——韶山7C 0167除了襄渝铁路,达州站还有连接成都的达成铁路,和通往重庆万州的达万铁路,可谓四方通达。出站时,我看到了那台刚刚解挂的本务车头——韶山7C型电力机车,此刻它一身轻松地从4站台旁边驶离,“嘴巴”上写着SS7C 0167的编号。走在我前面的,是那四位年轻的妈妈。黑头发的一二三号分别牵着自己的娃,黄头发的背着箩筐,里面坐着一个更小的崽儿。一双大眼儿使劲瞪着,写满了对全世界的好奇。如果你在这种箩筐里发现了人类幼崽的身影,就表明你已经来到了云贵川渝的地界。她们身上的箩筐,也已不再是菜篮子,而是婴儿的驾驶舱。80后和90后也许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一款街机游戏——《名将》,四个可以选择的角色中,就有一台绿色的机甲,而驾驶员正是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此时此刻,这些背着箩筐的妈妈,仿佛一台台勇往直前的“人肉机甲”。如果我是综艺节目的导演,就把她们请到演播室,拍一部“披荆斩棘的妈妈”。在云贵川渝随处可见的人形机甲妈妈然而无论如何,这些“机甲妈妈”最擅长的进攻方式,永远都是噪音武器。当我在达州站前的“乡村基”休息时,就很不幸地再次吃到一记暴击。这次惹事的换成了“熊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不知何故赖在地上,可怜的妈妈耐着性子,连哄带骗,依然无法令其起身。无可奈何之下,年轻妈妈气沉丹田,释放出了终极大招——吼。“走嘛!!!”餐厅里所有的客人,全都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放下手中的筷子,露出惊恐的神色。空气死一般凝重,连手机外放视频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这一瞬间,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昔日长坂坡张三爷喝死夏侯杰的那一声吼。很抱歉,我不是故意提起张三爷的。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曾经担任过一个“巴西太守”的职务。这个巴西就是“巴西郡”,大概位置就是今天四川省的南充和达州一些区县。襄渝铁路穿过的宣汉和渠县,都是当年张三爷的地盘。我已搭乘6065次列车路过了宣汉,稍晚一点,我还要搭乘K835次列车路过渠县。渠县可是一个好地方。当年张飞大败张郃的“宕渠之战”,就发生在渠县。这或许是张翼德人生中最高光的一刻,毕竟对手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儁乂。而张飞在战前故意饮酒麻痹对方,大获全胜后的“立马勒铭”,都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一切都在按照既定计划顺利进行:K835次列车正点抵达,我也完成了刷身份证进站上车的一系列过程。襄渝铁路的最后一段行程,看上去就要在三个多小时后彻底终结。谁也没有料到,一出悲剧正在悄悄上演……K835次列车像钉子一样嵌在达州站,纹丝不动。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晚点或让车,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意识到出事情了……“前方好像铁路塌方,所有火车都停了!”不知道从何处传来这样一句话,车厢里顿时骚动起来。“重庆那边一直在下雨啊,有车已经停了8个多小时了!”一个操广东普通话的小伙子哭丧着说。列车员正被一群愤怒的乘客穷追不舍,他不断的摇头,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面安抚,也没有任何广播做出一句解释。所有乘客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干等。一小时过去了,有乘客开始忍无可忍,拖着拉杆箱,骂骂咧咧下车了。旁边一个四川大妈,用干瘪的普通话对广东仔说,“早知如此,为什么还要骗我们上车呀!”和他们相比,我的忍耐力多了半小时。这要感谢那个卖盒饭的人,他不但为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为我消除了一段原本焦虑的时光。而就在我刚刚吃完的一瞬间,我看见一趟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隔壁站台。罢了,那就让我做一件致敬“杰克伦敦”的事情吧。一口气走到8号车厢,全列仅有的一扇门正敞开着。不愿等待的旅客,将要穿过这扇门,开启一段全新的旅途,亦或一段全新的人生。“出站后别忘记去窗口退票哈,全额退款呢!”杵在门口的列车长,一看我要下车,连忙笑嘻嘻地对我说。“谢谢啊,但我不需要了。”我指了指站台对面的绿色动车说,“我要上那趟车。”“那趟车到成都啊!”列车长惊讶地说。“我管它去哪儿呢!”我朝他做了个拜拜的手势。这便是故事的结尾,像一部被篡改了结局的小说:起了一个大早,坐了一天的火车,然而在子夜的钟声敲响前,抵达的却不是重庆,而是成都。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多做几次就习惯了。成都也好,重庆也罢,都只是一个目的地罢了。重要的是那趟列车,而不是目的地。反正只要能带我走,火车旅行就永远不会结束。天大地大,我管它去哪儿呢。旅行
火车
火车旅行
摄影
游记回应
转发

收藏
赞赏巴伐利亞酒神
(上海)
冰岛铁道部部长 老挝海军总司令 公众号: 齐栋的铁道旅行
}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快速注册巴伐利亞酒神
2022-03-14 10:08:46
“让我们吃烂西瓜,肚子吃坏了怎么办?你付我们医药费吗?”
穿热裤的女人目露凶光,不断朝那位煮米线的阿姨施以言语攻击,激动地连马尾辫都在上扬,宛如一个正在挥刀砍人的日本武士。金色的晨光下,唾沫星子像散落在银河系的太空垃圾那般四处飞溅。至于有多少会坠落到她女儿的餐盘上,我想这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并不知晓,就像她并不知晓她的妈妈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那样。肇事者是酒店自助餐厅的几块西瓜。它们当中至少有一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腐烂,并且很不幸地被这位穿热裤的女人咬了两口。然而关于这场战争,这也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罢了。尖锐的噪音武器在我进来之前就已经火力全开了,一直到我离开的时候,它也仍未消停。我想尽快忘掉这一顿不太愉悦的早餐。打车来到安康站时,已有不少年轻的面孔,三三两两围拢在广场前。他们骑在箱子上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会儿基本买不到物美价廉的拉杆箱,从小商贩那里买来的假货,经常拉着拉着轮子就哧溜一下飞了出去,像挣脱束缚的鸟儿那般一边哼着歌一边越滚越远,尽情宣泄着重获自由的喜悦。看着这些大学生骑着箱子嬉闹,不知不觉便脑洞大开:假如有人开发一款像电动滑板车那样行走并且具备自动巡航功能的拉杆箱,岂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安康是一座被秦岭和大巴山夹在中间的山城,260多万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里交通闭塞,发展缓慢,老百姓出行非常不便。直到1975年襄渝铁路开通运营,当地人才第一次听到火车的轰鸣声。差不多同一时间,通往阳平关的阳安铁路也投入运营。这是一条秘密的战备铁路,负责将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这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连接起来,以方便沿线军工厂的物资转移和运输。尽管有了火车,但安康人依然笑不出来。他们惊讶地发现,火车这种神奇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十几个小时内把他们拉到四川重庆(当时重庆行政上还属于四川管辖)或湖北十堰,却不能在十几个小时内送他们到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的省城西安。罪魁祸首正是横亘在两座城市之间的秦岭主脉,它像大自然的天谴那般不可动摇。自古以来,能够穿越这些崇山峻岭的,只有一条汉代开辟的“子午道”。这条古栈道不仅仅起着交通运输的作用,更是兵家必争的重要通道。第一次听说它的名字,是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当时诸葛亮正在准备第一次北伐,魏延兴冲冲地找到他,提出了一个“奇袭子午谷”的大胆设想:主张率精兵万人,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再和斜谷北上的孔明会师。行事素来谨慎的诸葛丞相,最终没有采纳这一过于冒险的计划。多年以后,在那场导致蜀国灭亡的战争中,钟会却因此尝到了甜头。他率领的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其中一路,正是沿着子午谷直扑汉中。子午谷的北口,位于西安市的长安区;南口,位于安康市的石泉县。今天的G210国道,差不多就是沿着这条古栈道修建的。而连接两座城市的铁路,却最终拖到了21世纪。2001年1月8日,随着西康铁路的开通运营,安康人去一趟省城,再也不必兜圈子了。但这一次,火车没有爬上弯弯曲曲的展线,不断迂回翻过秦岭,而是从一座长达18公里的隧道里钻了过去。在终南山下挖隧道,可是一个比“奇袭子午谷”还要疯狂的想法。毕竟,以当时的施工技术来看,能不能挖出这种长度的隧道都是未知数。为此,中国不惜花费重金,从德国引进了两台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你可以把这种圆柱形的大怪物想象成一只“基因突变”了几百倍的超级穿山甲,它们很快展现出令人震惊的挖掘速度。一个由南向北,一个由北向南,势如破竹。沉睡了亿万年的巍巍秦岭,就这样被两只“德国穿山甲”搅了一个鸡犬不宁。一旦攻克了秦岭隧道,西康铁路的通车就只剩时间问题。如今,这条铁路不仅修好了复线,旅客还可以搭乘CR200J型动车组列车去西安了。在安康火车站的售票大厅,我前面的大叔就买了一张去西安的D字头车票,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排了20多分钟的队,轮也该轮到我了。若不是为了一张不会褪色的“红票”,何必挤在人工窗口前呢?最要命的,安康站仅有的两台自动售票机,竟然商量好似的集体选择“罢工”。这就让人工窗口前的人流量突然大增,而坐在里面的只有两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您好,我需要一张今天去达州的6065次车票。”我把身份证递给了眼前这位戴眼镜的女孩。“17块5,请问微信还是支付宝呢?”“支付宝吧。”打开付款码,往机器上一照,换来了一张油墨未干的纸质车票。尽管印着“仅供报销使用”这六个字,颜色却还是十几年前的粉红色,而不是蓝色。根据这两种的车票的过往表现看,红票基本不会褪色,蓝票则捉摸不定,有些个把月就隐身不见了。这对于收藏车票的玩家而言,实在是太糟心了。在一张身份证走遍天下的时代,还能找到一座可以打印红票的车站,就算达不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稀缺程度,也近似于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了。而列车使用的25B型客车车厢,也仍然是可以开窗的传统绿皮火车。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重返20世纪,除了“微信还是支付宝”的问候,取代它的本该是一句“现金还是刷卡”。从安康到达州,绿皮火车将要行驶在襄渝铁路上。就在一天前,我搭乘上海南——成都的K351次列车,沿着襄渝铁路来到了安康。按照原定计划,我将于今日搭乘6065次列车前往达州。稍事停留后,再换乘巴中——深圳西的K835次列车去重庆北。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晚上9点30左右我就能在龙头寺附近吃碗小面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将在一天之内通过两趟不同的列车,体验完襄渝铁路的剩余部分。如前文提到的,襄渝铁路曾是一条不对外公开的秘密战备铁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你都无法在中国出版的任何地图上找到这条铁路。和成昆铁路一样,襄渝铁路也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产物。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两条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一个“快”字,并且都征用了数十万名铁道兵开赴前线。1958年,当成昆铁路开始建设时,中国正处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时期。后来古巴导弹危机和东京湾事件先后爆发,让毛泽东寝食难安,做出了“成昆铁路要快修”的批示。在这般迫切的形势下,30多万筑路大军涌入大小凉山、金沙江畔和大渡河峡谷的不毛之地。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在这片“筑路禁区”中修建出一条不可思议的山岳铁路,震惊了联合国。成昆铁路修了12年,比它短100多公里的襄渝铁路,却仅仅耗时5年多,便开始了临时运营。这是因为:一来,成昆铁路的施工难度确实太大,要不断地炸山和架桥,铁道兵们几乎是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搏命;二来,襄渝铁路1968年开工之时,附近的贵昆铁路和川黔铁路都已竣工,成昆铁路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襄渝铁路,不但投入了庞大的人力,还获得了更多的物资供应。1969年,襄渝铁路建设迎来了第二个年头。这一年,中苏两国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了武装冲突。谁也未曾料到,这场边境线上的小规模战斗,却险些导致全世界的毁灭。苏联人开始研究向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可行性,中国境内时刻有升起蘑菇云的危险。作为一条连接襄阳、十堰、达州和重庆等三线建设重要城市的战备铁路,同时也是打通中西部的铁路大动脉,加紧襄渝铁路的建设,已然刻不容缓。解放卡车拉来了一车车稚嫩的面孔。他们中有刚刚从贵昆、成昆下来的铁道兵,也有很多民兵以及参与三线建设的年轻学兵。在铁路建设的最高潮时段,一度有超过83万人置身于筑路前线。在那个物质贫瘠技术落后的年代,投身于如此艰巨的铁路工程,牺牲自然在所难免。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走出大山,永远长眠于襄渝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中。今日搭乘的6065次列车,刚好要穿过襄渝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山区地带。这其中的重头戏,便是翻越大巴山。按照这条铁路的行车规律,所有安康——达州方向的下行列车,将会沿着襄渝铁路的老线过巴山。也就是说,尽管绕不开长达5000多米的大巴山隧道,但却完美避开了上行线——襄渝铁路二线10000多米的新大巴山隧道。这就意味着有更长的盘山铁路远离黑暗隧道的吞噬,沐浴在朝露与云海之中。从观赏风景的角度讲,选择下行方向的6065次列车,显然完胜上行方向的6066次列车。6065次列车的乘客有阵日子没坐绿皮车了。一上去,我就把两边的窗户都打开了。翻出相机,对着周围一阵瞎拍。甭管是头顶上的电风扇,还是那些美式咖啡配色的硬座。但这样的一番举动,似乎引发了一位中年男人的“不适”。我和他一不小心打了个照面,撞见的是一副怒目而视的表情。“你这有啥好照的呢?”他将怒容转换为疑惑。“是没啥好照的,随便拍拍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手机不是也能照吗?”他继续发问道。“但照相机就是照相机。”我笑了笑说。他没有接我的话,开始焦躁不安地在车厢里踱步,看上去有几分心事重重。六月的秦巴地区,待在一节没有空调的车厢里,很容易大汗淋漓。更何况,这还是一节的静止的车厢。距离发车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位中年人的耐心也跟着消耗殆尽了。“这球车咋还不开呢?”他对着空气怒斥道,“这二球车!”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和这位脾气不太好的大叔套近乎了。在列车停靠的第一座车站——大竹园,他就一个箭步下车了。至于他为何挂着一张不开心的脸孔,又为何看上去急吼吼的样子,这都已成为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团。好在我为此并不懊恼。当列车从安康站缓缓驶出后,我便迷失在窗外的山区景观中。在这种门户大开的绿皮火车上,光是呼啸而来的风,就足够让喜欢火车的人喝一壶了。有时候甚至觉得,不是人在观赏风景,而是风景不请自来,就像风不停地往身上钻那般。因为火车的疾行,这些沉默的山峦,也仿佛有了生命似的。风是它们派来的使者,专为与人类交换秘密而存在。“这位先生,麻烦您把口罩戴好!”一个雄浑的声音,盖过了窗外的山间吹来风。抬头望去,是位穿铁路制服的家伙。来者大概50多岁,圆平头,慈眉善目,乍一看有点像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我赶紧把口罩拉了上去,并朝他微微一笑。“不好意思,请问打热水的地方在哪里?”他对我使用了敬语,我也必须“还以颜色”。“3号和5号车厢都有。”他指了指隔壁的5号车厢说,“那边最近了。”我谢过他,正欲离开,耳畔突然传来一句,“你是哪个单位的?”我一时语噻,没有作答。上次被陌生人这样问住,还是在重庆开往内江的5612次列车上,当时一个九龙坡的工人问我,”你是哪个厂的?”“目前暂时没有单位呢。”我只能以一种尽可能诚实但也许在他眼里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来回答。“来我们这儿玩吗?”他的表情看上去波澜不惊。“是啊,我要说我就是专程来坐这趟绿皮火车的,您信吗?”“为啥不信啊,之前也有一些搞摄影的来过。我们这边山清水秀的,空气特别好。”这位长得像张艺谋的列车员,是安康市紫阳县人。每天他都要在列车经过家乡的时候,对着一整节车厢大喊“紫阳到了”。然后打开车门,第一个走到站台上,目送一堆旅客回家,再目送一堆旅客离家,最后关上车门,跟随列车马不停蹄地奔向远方。如此周而复始,如太阳东升西落。对一个铁路基层员工而言,这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算是屡见不鲜了。“张艺谋”说他已经连续跑车20多天,再也不想和同事睡在二人一间的行车公寓里了,尽管那里的条件并不算差。“我不放心家里的鱼,我老婆总是忘记换水。”“张艺谋”轻叹一声,“我还想去看电影,《中国医生》过两天就要上映了。”“去紫阳的电影院看吗?”“不一定,也可能去安康看。我们小县城只有一家电影院,票价太贵了,不是很想去那里看。”脑补了一下这位列车员的业余生活:养鱼,也许还养很多花花草草;爱看电影,知道最近上映了一些什么片子。或许,他不是那种收藏了上千张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公司DVD光盘的狂热影迷,也并不关心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抢票问题,然而中国电影动辄十几亿的票房神话,或许正是由这些默默无闻的个体创造的。列车依旧沿着襄渝铁路往前跑,一如这程序化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折腾下去。驶入紫阳站的弯道时,“张艺谋”又一次对着全车厢大喊“紫阳到了”。这句话他已经喊了成百上千次,就像一部播放了成百上千次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火车,永远俗套的剧情。但好玩的事情在于,只要将视角由他转换成我,就变成了一部正在上映的新片。对我这样的闯入者来说,即便是一句平淡无奇的“紫阳到了”,也能在陌生的环境下产生奇效。更何况,隔老远我就看见一尊金光闪闪的巨型雕像,站在足以俯瞰全城的半山腰上,像一个突如其来的谜题,使异乡客困惑。这是一座屹立在汉江畔的小山城,也是中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城。汉江当然不是穿过朝鲜半岛的汉江,紫阳却是货真价实的紫阳真人。1075年,北宋道士张伯端在紫阳县翁儿山的仙人洞里,写下了论述内丹修炼的著名——《悟真篇》。内丹术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通俗说来就是“气功”。张伯端将老子的《道德经》和黄帝的《阴符经》作为内丹祖书,以诗歌词曲等体裁论述内丹修炼,指出修炼内丹才是得道成仙的唯一途径。《悟真篇》后来成为道教南宗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之一。今年年初,我在浙江台州的临海古城,误打误撞了张伯端故里。由灵江北岸的兴善门入,在千年古刹龙兴寺的注目下,突破星巴克和瑞幸的包围圈,沿着生机勃勃的紫阳街,悠悠哉哉往北走。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寻常人家,上面贴着“在混日子”的春联,止不住的写意。喝一杯蛋清羊尾拿铁,看两眼国营的红星理发店,老人和猫不经意间多了起来,再也难觅红花绿毛的游客。最后在古街尽头的广文路,止步于一座写着“紫阳故里”四个大字的宅邸。尽管张伯端在陕西安康修炼内丹并创作了《悟真篇》,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浙江临海人。由于装修,我们未能对这座宅邸一探究竟。不过从外观猜测,它的体量应该不小。这无疑符合紫阳真人的“修行价值观”:他一向反对形式上的出家,也不刻意选择归隐山林,而是秉持“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哲学思想。然而,临海人不过为张伯端申请了一条“紫阳街”,安康人却将其中一个县命名为“紫阳县”。不仅如此,他们还斥资5000万元打造了一座“文笔山公园”。火车上看到的巨型雕像,正是紫阳真人张伯端。6.6米的身躯,纯铜制作。加上底座,10米有余。事后回想“张艺谋”大喊“紫阳到了”的那一刻,和我看到这座雕像的时间基本吻合。大胆猜测一下,也许他每次高喊这四个字之前,都要先歪着脑袋看一眼文笔山上的大金人有没有浮现在车窗外。高滩站一带风景麻柳站是襄渝铁路老线上的一座小站。列车离开紫阳后,差不多要行驶45分钟才能抵达这里。我被这座车站独特的构造吓了一跳:火车停在了两座隧道当中。这并不稀奇,中国铁路有太多这样的“洞中车站”了。稀奇的是,所谓的“站台”并不存在,绝大多数车厢停靠的地方,只有大桥的钢铁围栏。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座“桥上车站”。乘客下车以后,必须小心翼翼地沿着这些钢铁围栏,从万丈绝壁中穿过,还不能过于紧贴列车,以免发生危险。此刻,一位拎绿色购物袋的大叔,正手扶钢铁围栏,侧身缓行着。不知不觉,我竟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幻痛”:明明迈腿的是他,可腿软的却是我。他越稳当,我越腿软。没辙,只好将目光对准一块写着“青春无悔”的石碑,才慢慢缓过神来。石碑竖立的年代不详,不晓得是为纪念长眠于此的18名铁道兵,还是扎根于大巴山深处的三线学兵。将麻柳站夹在当中的两座隧道,分别是北侧的何家湾隧道,和南侧的邬家湾隧道。两座隧道口均刻有毛泽东的诗词,但由于何家湾隧道刚好位于下行列车的尾部方向,终究未能一见。邬家湾隧道很短,目测只有百米出头,上面刻着“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字样,这是毛泽东在1969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最高指示”。2004年7月27日上午10时,麻柳镇党委书记陈勇(男,38岁)和副镇长施雪飞(男,31岁),正准备搭火车前往紫阳县城开会。当日天气异常炎热,他们便躲进了一处铁路隧道,坐在铁轨上乘凉。未曾料到,一趟快速列车疾驰而过,将猝不及防的两人当场撞死。根据华商网的报道——“出事的隧道是一个百米左右长的明洞”判断,让二位基层干部不幸殉职的隧道,应该就是这座邬家湾隧道。因为这则报道,眼前的这座百米明洞,突然变成了一座恐怖的杀人隧道,这不免使人胆寒。报道中还说,这两位年轻的乡镇干部,平时工作十分敬业,深受当地人拥戴。在大巴山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即便是一名正科级干部,去县城开会也只能坐绿皮火车,的确令人很难想象。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大巴山的悲壮,和它的巍峨一样不可撼动。能够检验它的成色的,唯有这趟6065次绿皮火车。一出麻柳,它便开始了翻越大巴山的征程,再也无法回头。吊诡的是,你绝不能以字面意思去理解这里的回头。毕竟前方是接二连三的180度马蹄弯,列车反而要在襄渝铁路上不断“回头”,才能完成这一翻山越岭的壮举。最使人叹服的一段旅程,当属列车缓缓驶入松树坡展线岔河大桥的那一刻。如果你有幸倚靠窗前,会发现河谷中的溪流,早已扭成一根银色的绳子。房屋像积木一样渺小,群山在忽然之间,集体矮了你一截。这种感觉让你得意忘形,开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俯瞰它,看山坡的阴阳面,茂密的森林和植被,仿佛一只轻盈的鸟儿。翻越大巴山如果说这是一场美妙的幻觉,那么就让巴山站负责清醒。当你看到站房上那些艰苦奋斗的标语时,就会明白这里从来与浪漫二字绝缘。游客可以坐着绿皮火车,在惊鸿一瞥的邂逅中感慨大自然的壮美,可对于扎根于此的铁路职工来说,大巴山实在是太苦了。“巴山精神”不能当饭吃,但必须写在墙上,它的作用是为每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年轻人,提供一种阿司匹林般的慰藉。毕竟在这座小站,任何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普通养路工,都有可能是个受过表彰的劳动模范。巴山一过,便是蜀水。一条碧绿色的溪流,很快开始围着襄渝铁路打转,像一个顽皮的小跟班。这是后河,自打从车窗看到它的那一刻起,列车便已驶入四川省达州市地界了。第一个站点叫官渡,和《三国演义》里曹操袁绍之间奠定北方霸权的战役重名。但这并不是一个巧合,随便打开某个地图类软件,你都可以找到一堆“官渡”。这些“官渡”天南地北,却有一个共同的交集:傍水。显而易见,这些地方之所以叫官渡,纯熟其行政职能所赐:由官府成立经营的渡口。后河会一直缠绕着襄渝铁路,在万源市境内延伸。地势陡然放缓,那些随时会滚落巨石的山崖,早已敛起狰狞,退守至云雾缭绕的地平线尽头。不过列车仍在夹缝中扭曲前行,这回蒙蔽视野的不是黑暗的隧道,而是钢筋水泥。抬头便是摇曳在风中的标语,上面写着每平方米XXXX元的价格。列车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城市一个囫囵吞下了。火车站建在一处铁路弯道上。从遮雨棚的壮观程度上判断,这显然是一座等级较高的车站。放眼窗外,到处是整洁的街道和拔地而起的山景房,就连站台上踱步的年轻人,也都一脸神清气爽。万源,一座令人激动的城市!当列车擦着建筑物,在有弧度的铁轨上慢慢勾勒出城市的形状时,不禁使人想起纳博科夫在《初恋》中的那段话:“当我们穿过德国一些大城镇时,火车放慢车速,庄严地缓行,几乎就要蹭到房屋的正面和商店招牌。火车与城市这种随性的交会正是令人兴奋之处。”后河从现在开始,你再也听不到自带喜剧色彩的陕西方言了,取而代之的是洗脑效果更强的四川话。6065次列车由陕入川,仿佛穿越的不只是时空,还有平行宇宙。人还是那么些人,尽管有上有下,但就像能量守恒定律那样,基本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准上。奇怪的是,明明我隔壁座位的老头,刚才还和同伴“额滴神呀”个不停,现在只顾闷头大睡。隆隆前行的火车,带来了地缘上的转变。对一个陕西人来说,也许当主场不复存在了,就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客场。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式生存哲学,即便在火车这样相对开放的场合,人们也依然心照不宣地遵循着。离开万源,一条铁路支线会岔出襄渝铁路,朝大山深处的白沙镇延伸,这是通往7102厂的专用线。7102厂是隶属于航天工业部的一座三线军工厂,对外联络名为长征机械厂。这座神秘的三线工厂不仅仅养活了单位职工,还让白沙逐渐兴旺起来。1978年4月,白沙工农示范区建立,一年后更名为白沙工农区。它和金口河工农区、华云工农区一起,成为四川省三大工农区之一。也许你已经窥出了些许端倪……没错,这三大工农区均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镇。白沙有造火箭的7102厂,金口河有中核工业的814厂,而作为后来成立的华蓥市前身,华云则拥有一系列生产常规兵器的军工厂……工农区也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的县级行政单位,只在多山且便于隐藏的四川地区出现过。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过去只能生产单一军品的三线工厂,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迫于形势,长征机械厂也开始了军转民,甚至一度研发盒式录音磁带等产品,以求拓展新的市场。他们最终在汽车减震器项目上取得突破,一举奠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白沙并没有因此获益,1993年10月,白沙工农区撤销,白沙变成万源市下辖的一个镇。1997年10月,长征机械厂的王牌——减震器项目,举家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曾经的7102厂,就此一分为二。虽然直到今天,这座留守大山深处的老厂,仍能接到不少航天项目的订单,但由于它保密单位的特殊性质,让白沙始终默默无闻,得不到什么发展的契机。即便有人听说大巴山脚下有一个“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却也未必知道它就坐落在万源市白沙镇境内。天空没由来地阴沉起来,后河水呈现出一种略带寒意的翡翠色。列车依旧马不停蹄地奔跑着,废弃建筑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窗外。它们拖着红砖砌成的老迈身躯,沉默地矗立在铁路边,像一具掏空内脏的尸体。时代残酷地抛弃了它们,就连流浪汉都懒得进去撒泡尿,也许只有预算有限的导演才会欣喜若狂,毕竟随便一间屋子都可以拿来拍摄恐怖电影。列车行驶至青花镇时,我被一只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它几乎把远山和铁路之间的全部空当都塞满了。到处都是废弃厂房,三根大烟囱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再也不会吞云吐雾了。毫无疑问,这曾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型工厂,也许整个青花镇的温饱问题,都要靠它来解决。这样的巨无霸企业,竟然说死就死了,还偏偏死在铁路旁。以至于每当有火车经过时,所有乘客都会齐刷刷地将目光对准它,仿佛打量一头曝尸荒野的史前巨兽……多么残忍的一个玩笑啊!废弃的青花电厂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得知,这座死去的工厂,正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青花钢铁厂。它于2000年关停,还一度引发了5000名下岗职工的维权行为,令人唏嘘不已。时至今日,那些曾在高炉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小年轻,头发都差不多掉光了,每天的话题离不开快手、麻将桌、中美贸易战和孩子的终身大事……我本不想提这些柴米油盐,全赖后河畔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宅所赐。火车把我拉到距离它不到100米的地方,让我一眼就能看到墙上的那块广告牌:房子买的好媳妇娶的早这是万源火车站附近的一处楼盘广告,它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青花镇和花楼坝之间的某个鸟不拉屎之处。但“媳妇娶的早”就真是一件好事吗?我很想问问花楼坝上车的四位年轻妈妈。她们人手一个娃娃,有男娃有女娃,目测年龄都是个位数,却一个比一个乖。此时莫要天真,千万不要以为还能安享一段宁静的火车旅行,四川妈妈会用她们堪比火车喇叭的大嗓门,给你上一节生动的达州方言培训课。她们的嗓门有多大呢?请恕我无法提供XX分贝这样的具体数据,我的想象力早已在此起彼伏的“哇啦哇啦”中落荒而逃。不过,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趟列车是可以开窗的,所以每当火车钻进一座黑漆漆的隧洞时,那风就会憋足了劲儿往车厢里倒灌,就像达里奥·阿基多的经典恐怖片《阴风阵阵》里诡异的背景音乐。而车轮摩擦铁轨时发出的哐当哐当声,又会和恐怖风声一起形成双重噪音。这时候就算有人和你讲话,也必须贴在你的耳边大声嚷嚷……但是,这四位妈妈争辩的声音,却能以微弱的优势压倒车窗外的噪音,让我甚至可以听见她们在聊什么。“武昌是武昌,武汉是武汉。不是一个地方!”黄头发妈妈说。“就是一个地方嘛,不是一个车站。”黑头发一号妈妈说。“那汉口又是哪个?”黑头发二号妈妈说。“你个哈儿,汉口和武昌都是武汉的一个区。”黑头发三号妈妈说。她们就这样你来我往,从花楼坝一路吵到宣汉,又从宣汉一路吵到终点站达州。话题千变万化,可以从武汉热干面的麻酱种类一下跳跃到绿皮火车为什么不安空调,反正总能掏出一个值得反复争辩的话题。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们能一直维系友谊的原因。宣汉一带景色6065次列车本务——韶山7C 01676065次列车本务——韶山7C 0167除了襄渝铁路,达州站还有连接成都的达成铁路,和通往重庆万州的达万铁路,可谓四方通达。出站时,我看到了那台刚刚解挂的本务车头——韶山7C型电力机车,此刻它一身轻松地从4站台旁边驶离,“嘴巴”上写着SS7C 0167的编号。走在我前面的,是那四位年轻的妈妈。黑头发的一二三号分别牵着自己的娃,黄头发的背着箩筐,里面坐着一个更小的崽儿。一双大眼儿使劲瞪着,写满了对全世界的好奇。如果你在这种箩筐里发现了人类幼崽的身影,就表明你已经来到了云贵川渝的地界。她们身上的箩筐,也已不再是菜篮子,而是婴儿的驾驶舱。80后和90后也许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一款街机游戏——《名将》,四个可以选择的角色中,就有一台绿色的机甲,而驾驶员正是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此时此刻,这些背着箩筐的妈妈,仿佛一台台勇往直前的“人肉机甲”。如果我是综艺节目的导演,就把她们请到演播室,拍一部“披荆斩棘的妈妈”。在云贵川渝随处可见的人形机甲妈妈然而无论如何,这些“机甲妈妈”最擅长的进攻方式,永远都是噪音武器。当我在达州站前的“乡村基”休息时,就很不幸地再次吃到一记暴击。这次惹事的换成了“熊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不知何故赖在地上,可怜的妈妈耐着性子,连哄带骗,依然无法令其起身。无可奈何之下,年轻妈妈气沉丹田,释放出了终极大招——吼。“走嘛!!!”餐厅里所有的客人,全都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放下手中的筷子,露出惊恐的神色。空气死一般凝重,连手机外放视频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这一瞬间,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昔日长坂坡张三爷喝死夏侯杰的那一声吼。很抱歉,我不是故意提起张三爷的。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曾经担任过一个“巴西太守”的职务。这个巴西就是“巴西郡”,大概位置就是今天四川省的南充和达州一些区县。襄渝铁路穿过的宣汉和渠县,都是当年张三爷的地盘。我已搭乘6065次列车路过了宣汉,稍晚一点,我还要搭乘K835次列车路过渠县。渠县可是一个好地方。当年张飞大败张郃的“宕渠之战”,就发生在渠县。这或许是张翼德人生中最高光的一刻,毕竟对手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儁乂。而张飞在战前故意饮酒麻痹对方,大获全胜后的“立马勒铭”,都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一切都在按照既定计划顺利进行:K835次列车正点抵达,我也完成了刷身份证进站上车的一系列过程。襄渝铁路的最后一段行程,看上去就要在三个多小时后彻底终结。谁也没有料到,一出悲剧正在悄悄上演……K835次列车像钉子一样嵌在达州站,纹丝不动。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晚点或让车,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意识到出事情了……“前方好像铁路塌方,所有火车都停了!”不知道从何处传来这样一句话,车厢里顿时骚动起来。“重庆那边一直在下雨啊,有车已经停了8个多小时了!”一个操广东普通话的小伙子哭丧着说。列车员正被一群愤怒的乘客穷追不舍,他不断的摇头,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面安抚,也没有任何广播做出一句解释。所有乘客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干等。一小时过去了,有乘客开始忍无可忍,拖着拉杆箱,骂骂咧咧下车了。旁边一个四川大妈,用干瘪的普通话对广东仔说,“早知如此,为什么还要骗我们上车呀!”和他们相比,我的忍耐力多了半小时。这要感谢那个卖盒饭的人,他不但为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为我消除了一段原本焦虑的时光。而就在我刚刚吃完的一瞬间,我看见一趟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隔壁站台。罢了,那就让我做一件致敬“杰克伦敦”的事情吧。一口气走到8号车厢,全列仅有的一扇门正敞开着。不愿等待的旅客,将要穿过这扇门,开启一段全新的旅途,亦或一段全新的人生。“出站后别忘记去窗口退票哈,全额退款呢!”杵在门口的列车长,一看我要下车,连忙笑嘻嘻地对我说。“谢谢啊,但我不需要了。”我指了指站台对面的绿色动车说,“我要上那趟车。”“那趟车到成都啊!”列车长惊讶地说。“我管它去哪儿呢!”我朝他做了个拜拜的手势。这便是故事的结尾,像一部被篡改了结局的小说:起了一个大早,坐了一天的火车,然而在子夜的钟声敲响前,抵达的却不是重庆,而是成都。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多做几次就习惯了。成都也好,重庆也罢,都只是一个目的地罢了。重要的是那趟列车,而不是目的地。反正只要能带我走,火车旅行就永远不会结束。天大地大,我管它去哪儿呢。旅行
火车
火车旅行
摄影
游记回应
转发

收藏
赞赏巴伐利亞酒神
(上海)
冰岛铁道部部长 老挝海军总司令 公众号: 齐栋的铁道旅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武汉出发的绿皮火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