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盈利了吗如今发展得怎么样?


何以盈利?怪兽充电,作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一年却亏了七个亿。共享充电宝现在的价格越卖越贵,一小时的租用费用普遍来到了3到4元一小时,高昂的价格也让许多人在选择共享充电宝时开始犹豫,涨价并没有给共享充电宝企业带来相应的营收上的增长,也让一众共享充电宝企业“叫苦不迭”。今日,怪兽充电公布了过去一年的财报,在巨额亏损的背后,也显露出了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困境。随着线下经济的逐渐回暖,怪兽能否逆转颓势?怪兽充电在目前的市场上还有什么优势?共享经济的发展走到头了?
1、亏损7亿,赢面不在?共享经济,是资本市场曾经最为看好的赛道之一。怪兽充电作为最早进入共享充电宝赛道的玩家之一,却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亏损至今,根据怪兽充电2022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怪兽充电的总营收为28.38亿元,同比下降了20.84%,净亏损高达7.11亿元,同比扩大超4.7倍。时间回到2019年,怪兽充电尚且能保持1.67亿元的盈利,自2021年上市之后,便是出现了连年的亏损,而亏损数额更是从2021年的1.25亿扩大至了7亿元。巨额的亏损和惨淡的业绩背后一方面是整个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大环境不景气,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怪兽充电目前的营收结构并不健康。
目前在共享充电宝市场上,普遍出现了“又贵又慢”的现象,随着手机快充120w的迅速普及,共享充电宝却还在使用着5V1A或者5V2A的落后的“低速慢充”。并且,一个共享充电宝的额定容量普遍在5000mhA,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容量的安卓旗舰手机,也就是说,用户在付出高昂的租用价格之后,甚至不能把自己的手机充满,并且还要面临着发热,找不到归还点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市场颓势的时候,怪兽充电也并没有能逆势崛起。从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末,怪兽充电的点位共有99.7万个,可用的充电宝数量达到了670万。用户规模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也有所增加,总用户数规模来到了3.34亿。但是,用户规模的上涨没能带来相应的营收上的回报。
目前,怪兽充电的主营业务分为三个板块: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移动电源销售以及其他业务。其中营收主要依靠的依旧是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在28.38亿的营收当中,有27.54亿元都来自移动充电宝业务,其他业务的收入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单一的营收结构使得怪兽充电在目前动荡的市场上缺乏了些许抗风险的能力,想要改善现状,便必须要拓展第二增长点,只依靠租借充电宝带来的营收并无法支撑起目前怪兽充电的体量。
2、技术赋能,怪兽充电的回暖之路2023年一季度,随着线下经济的复苏,共享充电宝行业也迎来了回暖。怪兽充电选择了明星联名营销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销量。怪兽选择了华晨宇,张杰等当红明星,推出了定制IP的充电宝,并发起全城寻宝活动来吸引粉丝参与,后续又推出了天线宝宝联名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营销并不是最终能拯救怪兽的方式。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怪兽充电用于销售和营销的费用高达27.12亿元,高达总营收的95.57%。巨额的营销方面的投入是“拖垮”怪兽的一根稻草。仅依靠明星和IP效应,很难长时间,持续性地帮助怪兽带来用户的增长。在重营销支出的同时,怪兽的研发投入也并不足够。怪兽充电再研发方面的投入,整个2021年,仅为9388.2万元,而到了2022年更是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仅为9062.5万元。而这样的研发投入占整个营收的比重更是不到4%,并不是一个科技公司的良好发展样态。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是怪兽难以长久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手机厂商和传统充电宝厂商都开始卷“快充”的时候,似乎只有共享充电宝厂商不为所动,依旧躺平在“涨价”带来的短暂红利上。
共享充电宝厂商想要技术升级,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以目前的怪兽充电为例,共布局了670万台充电设备,如果希望能够跟上手机厂商的脚步,一方面更新换代周期短,需要极高的成本投入。全部换新带来的产品报废同样也是一笔难以支撑的不小收入。另一方面,目前无论是安卓厂商还是苹果,充电协议都不相同,共享充电宝厂商不同与传统充电宝厂商,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所需要的产品。面向更多使用不特定手机型号的用户,“保守”的最低速兼容也成为了许多共享充电宝厂商的共识。但想要在这沉寂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改变也是必需要做出的。谁先走上快充兼容的道路,谁便能够获得市场的先机。怪兽想要成长为市场上足以吞下这块蛋糕的怪兽,技术赋能也是必经之路。更高的研发投入换来更好的充电体验,才是获得新增长的高速路。“科技并不以换壳为本”。科技公司还应当回归技术本身。
3、共享经济,没有新可能了?随着线下经济的复苏,越来越多的音乐节,演唱会开始举办。共享充电宝又再一次活跃到大众的视线当中。和共享单车一样,目前的共享充电宝也进入了存量市场的厮杀。最终能留下来分蛋糕的,也就寥寥几家公司。怪兽不像阿里,美团那样,背后有着巨大的集团做支撑,那想要最终留在牌局之上需要的便是依靠足够大的用户体量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一个市场上,低价,是永远的竞争力。瑞幸席卷咖啡市场的时候,依靠的是疯狂送优惠券的砸钱战术,共享单车品牌的厮杀同样也是卷价格,网约车起步阶段同样也是价格战,而目前的共享充电宝,或许需要有人打响一场价格战争。
对目前一年亏了七个亿的怪兽来说,真的能支撑得起一场价格战吗?2021年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之后,怪兽并没有拿出之前在融资市场那样的优异表现。如果想要支撑起一场价格战,怪兽充电也必须要在“节流”方面有所表示,而减少高昂的营销费用,则是最关键的一步。怪兽需要重新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便需要给出更漂亮的财报业绩。把高额的支出从IP联名营销,转移到降低价格来拓宽市场赢得用户口碑,增加用户体量和用户规模,覆盖更多的充电点。再配合未来技术升级,带来更高速,更低温,更稳定,容量更大的共享充电宝,是怪兽破局的关键。另外,怪兽的第二增长曲线也需要尽快发展。例如和目前高速发展的新能源电车市场相结合,推出共享充电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又或者兼顾租借充电宝和售卖充电宝,在研发时增加可以售卖的传统充电宝品类,发展零售经济。这一只充电的怪兽需要尽快“发育”了。数据来源:天眼查图片来源:网络参考文章:今报在线《与明星、IP联名合作 怪兽充电花式迎接线下流量回归》金融界《越涨越亏,怪兽充电玩不起“共享游戏”》雷达财经《怪兽充电巨亏7亿,“充电刺客”难解亏损困境?》}

告别一元时代――继共享单车之后,已经逐鹿约5年时间的共享充电宝,近期以涨价之姿重回公众视野。
“我逛商场就会用到共享充电宝,涨得挺多的,但是由于经常忘记带,所以还是会用。”张丹(化名)是一位共享充电宝长期用户。其近期一项订单显示,9月12日19时51分租用小电充电宝,21时归还时收费4.5元。
如今,租用来电、云充吧等共享充电宝两个小时费用均为4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共享充电宝调价后普遍为2元/小时,以餐饮、酒店等大众消费区为主。而在景区、口岸等特殊场景,有涨到5-8元/小时的情况。
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基本形成“三电一兽”的格局,这一行业也早已进入盈利阶段。对于涨价,专家表示,回归正常商业逻辑后,调整价格系常态。业内人士则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共享充电宝涨价存在渠道裹挟的情况。行业地推入场竞争较为畸形,共享充电宝企业互相竞争让利,一些入驻门店坐地起价。
●巨头时代
“三电一兽”称霸市场,收费告别“白菜价”
“总有会忘带充电宝,或充电宝不够用的情况。”林森(化名)今年4月排队等吃饭时用过共享充电宝,彼时共享充电宝已经供不应求,但仍是“白菜价”:租用一个小时1块钱。
涨价风潮起于今年下半年。街电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今年春节后,公司为达到运营平衡开始调整价格,定价普遍涨到2元/小时,有些场景入驻竞争激烈的定价还更高。9月时,一家餐饮门店的怪兽充电宝显示,收费标准2.5元/小时。来电同样有可能加入涨价行列,其大部分场景定价为1-2元/小时。
“我们不希望看到涨价。但是如果其他友商都涨价,也不排除,日后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酌情动态调整。”来电科技CMO任牧9月25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此次并非一刀切式的全行业全场景提价,也没有清晰的提价轮次,但从总体上看,行业的收费标准的确比之前有所提高。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共享充电宝已经涨价至2-4元/小时,大多收费集中在2元/小时。
如今涨价的玩家,主要为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三电一兽”。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预计将超过3亿人。2019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份额,街电以40.5%占比排名行业第一,而小电、怪兽及来电占比分别为23.6%、20.9%和11.7%。
2017年是共享经济元年,资本的青睐让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乘着风口,2017年春夏之交的40天时间里,共享充电宝行业拿到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入局,融资额约为12亿元,这个融资数额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一哄而上快速迎来洗牌重整。当年10月,乐电宣布停止运营,在此之前,已经有河马充电、小宝充电等企业出局。此外,包括泡泡充电、创电等多家企业走到项目清算阶段。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基本进入到巨头阶段,“三电一兽”背后多有资本力量加持。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宣布完成对街电的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将持有街电60%的股份。曾任职阿里的唐永波则在2016年创办了小电,其曾先后完成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腾讯、元?Z资本近亿元A轮融资,红杉中国和高榕资本领投的3.5亿元B轮融资。
此外,创建于2014的来电科技,曾获得SIG海纳亚洲、红点创投中国基金、九合创投等2000万美元A轮融资。而怪兽充电的创始人蔡光渊曾任优步上海的总经理兼全国市场总监,创始团队来自美团、优步、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怪兽充电在2017年获得两轮融资,顺为资本、小米科技、高瓴都曾参与。
不过,进入2018年,融资趋缓,2018年3月小电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18年底,怪兽充电完成了新一轮3000万元融资。除此之外,共享充电宝行业再难看到资本注入。
●激烈抢食
充电宝企业地推竞争有些场景入场费不菲
“共享充电宝涨价和共享单车涨价是一个逻辑,经过前期竞争,市场格局洗牌之后,头部企业出线,用户消费习惯也被培育。如今调整价格,赚取利润是合理的商业发展轨迹。”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告诉新京报记者。
实际上这也是国内地推江湖的潜规则。任牧告诉新京报记者,共享充电宝涨价其一主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渠道成本进一步提升。此外,在一些场景,涨价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共享充电宝企业手里,而是商家。有时,商家为多获收益,会主动要求在店里定更高的价钱。“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给商家提建议,但是否采纳,主动权在商家。”
业内人士文先生(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共享充电宝涨价需要分两个情况来看,第一种是正常涨价,行业玩家慢慢在调价,大家需要赚钱,行业需要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必然规律。另一种涨价存在渠道裹挟的情况,有些场景入驻需要不菲的入场费,尤其是一些娱乐场所。
“一瓶矿泉水正常零售价就1-2元,但是在饭店、酒吧、KTV,以及车站机场等场景的售价就可能达到几倍或十几倍。”文先生表示,行业地推入场竞争较为畸形,共享充电宝企业互相竞争让利,一些入驻门店坐地起价,也令消费者使用费水涨船高。刚开始,共享充电宝企业与入驻门店商定五五分,但是其他企业提出三七分,或者一九分。
“共享充电宝的地推竞争比较激烈,当时有多家品牌前来推广,目前门店有街电和小电两家。”福州一家连锁餐饮的门店负责人万达(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共享充电宝是新事物,许多门店都有入驻,消费者的使用频率也高。对于共享充电宝品牌入驻,门店并不吃亏,可以得到一笔收入,目前分成是五五开。
实际上,如此稳赚不赔的生意入驻商家也很青睐。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商家与共享充电宝品牌合作的主要原因,是获得共享充电宝利润的分成和与同行竞争者保持一致,其次才是吸引消费者和提升消费体验。
●涨价背后
共享充电宝行业实现盈利,上调价格“造血”
低价战略只是商业推广的手段。对以租金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上调价格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企业需要逐步缓解之前巨额补贴所带来的亏损压力,逐步提高费用标准减少收支差,这也有利于企业的后续融资。
共享充电宝诞生之初,艾瑞咨询数据曾显示,来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宝的成本100-150元,每个充电宝一天平均租借频次为一次,单次收入为1元左右,单个充电宝回本周期平均4.5个月。
若按此推算,共享充电宝行业早已进入盈利阶段。街电CEO万里曾透露,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经过市场验证实现规模营收,“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实现了盈利。”截至2019年上半年,街电累计用户量已达1.07亿,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累计用户量首个突破亿级别平台。而聚美优品的财报显示,街电去年营收超8亿,营业利润约3700万元。
“目前各玩家订单流水不错,财务数据也还行,无论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都算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19年将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关键年份,资本将关注该行业,格局或生变。
今年4月,有消息称,蚂蚁金服或正在攒局撮合国内两大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与小电合并。对此,街电方面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消息不属实。”小电方面则表示,不予置评。
对于共享充电宝“闷声发大财”的观点,任牧认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经过5年发展竞争,在很多城市已经发展相对成熟,头部几家玩家全部具备了盈利能力,并且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甚至盈利。他提到,企业要为合作商家创造价值,实现多方共赢,承担较高的运维及入场成本。还要面向未来,加大技术研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久发展。
“回归正常的商业逻辑后,调整价格是一个常态,但个别场景涨价太过分,由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是不可取的。”丁道师表示。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前景,丁道师认为,共享充电宝可以赚钱,只要能活下来,养护成本比共享单车低,也没有政策风险,目前正处于回归正常理性的阶段。
一位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行业是一个挺好的投资赛道,可以赚钱。而近期,美团点评被传出,将在全国大规模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2017年,美团共享充电宝项目第一次开始小规模测试,后被搁置。此次再启动扩张,或许也看到了其他玩家甜头。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责编:牛镛、岳弘彬)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怪兽充电盈利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