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多少钱 探究不同行业工人的英国月薪工资水平平?

行业工资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业工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是工会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和制度,是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的重要机制,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的通行做法。  工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对于弱势和低收入群体,在和谐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的21世纪,在把广大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民生”的现时代,合理解决工资问题,保证生活底层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的原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工资集体协商也是新世纪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有效机制。  为了掌握晋城市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执行程度,我们分别对泽州、沁水、陵川、高平四个县、市的36家餐饮业履行工资协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整体情况作一分析整理。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执行开始起步。  作为劳工领域相对专业的一项工作,工资集体协商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从我市的四个县、市来看,高平市则是四县市中落实情况最好的,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工会组织,85%以上的企业都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沁水县有5家餐饮建立了工会组织。陵川县共产生了2家建制大型餐饮企业,小饭店、小餐馆还没有纳入工资专项合同覆盖范围。泽州县由于其所辖餐饮基本上是乡镇煤矿开办、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交叉,因此,此项工作的落实相对缓慢,且参差不齐。从职工的工资收入来看目前是等于或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与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前相比74.3%的职工感到工资有所增长。  二、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劳动者的关注。  从沁水县的调查中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60名职工中,认为工资协议有明显作用的112人,占总人数的70%;5家接受调查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应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认可率达到100%。大家认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高平的调查显示,669名被调查职工,有248人认为工资协商有明显作用,341人认为有一定作用,两项合计为589人,占总人数的88%;18家接受调查的企业负责人中,有17人认为企业应该建立工资协商制度,认可率达到94.4%。  三、政府的重视力度还不够。  从四县市餐饮业的工人工资来看,普遍以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企业执行的基本工资标准,而且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和双休日,加班费的执行也很脆弱。即使履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单位,合作也制定的非常简单,流于形式,协商程序也仅限于领导层,形同虚设。正如高平的情况说明中所言:“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有20。3%的企业不向职代会报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有17。7%的企业未建立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组织部。最根本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推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向来是我国出口经济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优势,地方政府也给予这些企业很大的政策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各地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进程和成效的参差不齐。  四、存在问题分析  推动此项制度,主要是相关法律和法规滞后。从外部环境来讲:一是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立法层次偏低、刚性不强。二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与企业工资决定制度相关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制定和发布,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还不能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用人单位决定劳动定额和工资水平的需要;特别是劳动定额管理缺位,缺乏全国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水平和质量。三是一些地方领导担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会影响地方投资环境。因而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重视,没能放到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的高度给予积极推动。四是一些企业经营者认识片面。有的企业经营者将“企业自主决定”理解为企业单方面决定工资,认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就意味着为员工加薪、提高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因此对开展工资协商不积极、不配合。  从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工会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适应。一些工会干部和职工方代表缺乏必要的劳动工资方面的法律政策知识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在实际协商中不会谈、谈不好,也是制约工资集体协商水平的重要因素。二是工会缺乏相关信息资源。一些企业不依法向工会提供相关资料信息,造成支撑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信息资源不足,与企业行政方面相比,占有信息资源不对称。  工会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工资三个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动立法和完善政策,就使工资共同决定、正常增长和支持保障机制的形成有了法律依据;推动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就能够体现出中国的国情和特色,有利于当前现实问题的解决;建立起企业、行业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不断完善,就形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核心机制。【行业工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会计行业调研报告范文01-14银行业调研报告01-14医药行业调研报告01-14关于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1-14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1-13关于物流行业调研报告2篇01-14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8篇)01-13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8篇01-13各类行业调研工作的函11-29学校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1-14}

2023-04-04 07:19
来源:
小黄瓜去讲游戏发布于:四川省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目前技术工人的缺口达到2000万。用工荒已经成为很多制造型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很多工厂的生产线都不能全力开动,甚至会面临有订单却不敢接的问题。在我国制造业全力转型升级的今天,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这一过程也需要大量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来推动产业进一步迈向高质高效。面对技术工人巨大缺口的难题,我们的制造业该何去何从?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技术工人大量短缺,但另一方面技术工人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工人平均年薪是5万多。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工资年收入为56856元,折合下来一个月不足5000元。当然技术工人中也有月薪上万乃至数万的高级技师,而且不同行业的技术工人工资差别也相对较大,建筑工人,焊工等收入相对较高,但总得来说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依然在各行业中处于较低层次。
一些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在招聘工人时开出8000元报酬,但工人拿到手的实际收入却往往仅有5000左右。在这样的工资收入下,大量技术工人流失,年轻人也不愿意进入这一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况且工人的整体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发展前景受限,社会形象欠佳,更进一步制约了人才的进入。
大量的劳动力开始转向其他服务性行业,尤其是随着“联网+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快递行业、外卖行业需要大量的青年劳动力,只要踏实肯干,这些行业的年轻人,收入可以远超于同年龄段的技术工人。虽然同样辛苦,但工作环境仍然远远好于后者。所以我们看到两千万技术工人的缺口,既是由于历史原因,也是由于收入因素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
如今我们都在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实质就是以踏实的精神耐心钻研。但没有光明的前途,没有可以保障生活条件的收入,又有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钻研呢?而且大幅提高技工收入,也可以极大地改变工人的社会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让这些年轻人可以骄傲地对外宣布自己是技术工人,这才是治标治本的方法。
当然这依然面临着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制造型企业不堪重负的问题。但所有的市场经济问题本就是相互连接的,比如对技工培训的行政补贴,完全可以作为对技术工人的收入补贴。一家之言,权作探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月薪工资水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