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水排海后样子水到中国 水还能喝吗

2023-08-25 19:30
来源:
舍得教育
昨天北京时间12点,日本核污水排海已正式开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早前在相关阁僚会议会议上宣布,将从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
22日当天,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向海洋排放的详细步骤,按计划,将从24日起的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预计未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
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强烈质疑和反对,执意宣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面对这种“不讲道理”的国家,多国、多地区已开始采取防御措施:
中国海关总署: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
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禁止进口日本东京、福岛、千叶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
受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等因素影响,韩国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
那当核污水开始排放后,大概多久会波及我国?具体又有什么影响?
清华研究:
日本核污水预计240天到我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胡振中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随后,污染物会在赤道洋流作用下,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
研究人员进一步选取了日本宫崎、中国上海和美国圣迭戈这3个沿海城市进行对比,从污染物浓度变化图发现,在第4000天时圣迭戈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0.01个单位,是宫崎的3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
这主要受到洋流作用,大部分污染物向东扩散。
研究人员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氚的扩散模拟。
根据日本的排放计划,一单位氚污染物的浓度大约对应每立方米0.29贝可,相比于氚在海洋中的背景浓度来说不算大。
然而事实上,东电针对福岛核污染水的数据信息也不完善,尤其是除了氚之外的放射性物质。
这项针对日本排放计划的研究对于污染物长期扩散的预测、核废水排放计划的合理应对以及后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仍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排放核污水
对我国影响有多大?
不少人听到类似的消息,难免会产生恐慌的心理,担心自己万一不小心摄入了含核废水的水源或食物,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日本要坚持排污?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内不断产生越来越多带有辐射物质的核废水,但核污水处理不是只有入海一种选择。
根据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报告显示,曾提出注入地层、排入海洋、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
而在这5种方案中,显然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而固态埋入,需要花费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经过日本政府评估后,最终选择了排放入海这一“所需时间最短,花费也最少”的方案,打算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核废水入海,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隐患:
1、海鱼放射性物质超标180倍
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而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报道称,福岛核电站捕获的鱼类,放射性元素铯的含量是日本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的180倍。
而长期摄入放射性污染的海产品,可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2、核废水含一类致癌物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废水含有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锶-90都属于一类致癌物。
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都应谨慎购买,日本化妆品也可能会含有放射性物质,需斟酌购入。
如何降低核污水对我们的影响?
面对已成定局的日本核废水排放,如何做好防范?
1、选择正规商场购买,购买前仔细检查
看营业执照,从正规商家选购;看食品流通许可证;看中文标签,按规定,所有进口食品均需加贴中文标签;看卫生证书。
2、尽量少吃某些危险性食物
进口鱿鱼、秋刀鱼、鳕鱼、银鳕鱼、明太鱼类都存在一定风险,建议尽可能选择避免食用。
若不小心摄入辐射性食品,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若大量摄入辐射性食物,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自发性出血、腹泻、呕吐等,建议立即就医。
至于网上流传的“使用碘盐能防辐射”的说法,要理性看待。
利用碘预防放射性碘,需要一定的剂量,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年人需一次性摄入碘盐3千克,才能起到预防作用,这显然超出人类限制。
并且过量食用碘盐,同样会对身体造成胃肠不适、唾液腺炎症等伤害,对于碘盐防辐射,需要科学辩证。
面对日本核废水排放可能带来的环境灾难,无需过于恐慌,只要在我国政府的科学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
不管怎样,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并不是遥远的新闻,而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死攸关的切身利益,关乎当下和明天,关乎健康和后代。
除了呼吁和谴责,除了呐喊和愤怒,我们也希望国家乃至世界层面,有更严厉更妥当更有益于人类的举措。
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愿每个朋友,活在当下,活在此刻,活在此地,珍重每一口清新的空气和新鲜的食物,珍爱自己、他人和众生!
活在当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导语:核废水的影响非常之大,其中,我们一旦食用了核废水相关的水或食物,将会对我们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大家可能对此没有一个概念,但只要大家想想核辐射就知道了,同样的,核污水也会造成类似的危害。那么,核污水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具体核废水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一起来了解。核污水对人体的危害 核废水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核废水危害就核辐射危害来说:1、容易致癌。放射性物质容易产生破坏细胞的物质,导致癌症出现。2、导致基因突变。核辐射不仅会对受到辐射的这个人产生伤害,还会让后代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危害较大。3、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核辐射还会导致脂质过氧化以及透明质酸降低,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出现。虽然相比较直接的核辐射来说,经过稀释处理之后的污水产生的危害没那么大,但总归对人类健康不利。海洋产品还能不能吃了?核废水当核污水排入大海后,海洋鱼类应该是最先受到伤害的,前面也谈到了,碳-14等同位素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同时停留在体内。如果人类捕食后食用,对健康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日本今年3月份从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海域进行实验性捕捞,从捕捞上来的石斑鱼体内检测出了放射性元素,超出了国家标准的5倍,人类如果食用了这类鱼,危害不言而喻。俄罗斯的一位生物学博士表示,即便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经过稀释处理,但只要排入大海还是会污染鱼类,进而在人体中堆积。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核污水经过稀释了,但只要排放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而人类最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难逃其害。以后的海洋产品,可能需要经过更多的检测,安全之后才能吃吧。核废水的影响:核废水所谓核废水,其实就是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说氚,碳,钴和锶等等。这些同位素啊,不管是对于海洋生物来说,还是对于人类它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一旦沾染上这些放射性污染物,它就会直接进入动植物的内部,造成基因序列的突变,诱发严重的疾病,比如说癌症等等。而同时它对下一代的影响也非常大,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生代的严重畸形和遗传性的疾病。虽然说这些核废水经过人为等干预处理以后浓度会大大降低,但是比如氚等这些物质是无法根本去除的。所以,这些核废水一旦投入太平洋,不管说是对海洋生态环境还是对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危害。而说到这些核污染物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全地消解,这里没办法给出一些准确的数据,但是可以预测的是它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因为本身这些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就是非常久的,最短的也有30年,比如说钴他的半衰期就达到5.27万年,这里而我们需要知道,半衰期指的是放射性物质原子数衰减到一半所用的时间,所以并不是说经过5.27万年以后钴就消失了,而只是减半,因此要经过无数个半衰期这样放射元素才能达到安全范围。相关推荐:核废水是什么 核废水怎么来的核废水的危害有多大 核废水的影响有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废水已经排到海里了吗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