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女士老年人发现有小脑萎缩的症状与治疗,家中奶奶父亲均有相同症状,通过治疗得到改善?


目前,许多神经系统疾病难以治愈,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瘫痪、丧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难等折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神经再生和修复的理想细胞来源。近年来,干细胞已经成为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治疗新方向。
研究证实:干细胞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安全可行
2019年7月,由某医院以及某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干细胞学术期刊“StemCell International”发表了新成果,提供证据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潜力改善神经系统疾病。
这项研究评估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回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静脉回输具有独特的特征,能够使干细胞直接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
新研究涉及14种疾病37例病人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共评估了14种疾病37例患者,其中脑梗塞12例,创伤性脑损伤1例,脑出血1例,老年痴呆症2例,运动神经元疾病5例,脊髓损伤4例,脊髓炎3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多系统萎缩症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脑病综合征1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例,多发性硬化症1例,热射病1例。
在这项临床研究中,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基线评估,并回输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剂量为100万细胞/千克,连续4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一周。4次治疗后,患者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
研究人员通过不良事件、脑脊液测试结果、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这次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所有类型干细胞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将此次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发生概率最高的不良事件是发烧(3.42%)和轻度头痛(2.05%),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回输后,30例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加,26例脑脊液中蛋白浓度均超过正常值,其他脑脊液指标维持正常。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没有异常变化。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头痛、发烧、恶心和颈部疼痛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几乎一致,甚至更低。
根据以上的数据,科研人员认为,重复回输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案例
1、帕金森综合症病例
易某,男,69岁
症状:入院4年前开始四肢震颤,右侧较严重,右侧肢体明显肌肉萎缩,肌强直。口水不能自主下咽,垂涎。沉默不语。油脂脸,“面具脸”。面部、手、脚颜色呈暗红色。顽固便秘(6-7天一次),大便如石块。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一直吃药维持,出现过幻听、幻视。
诊断:帕金森综合症。
治疗:接受干细胞疗法,药物全部停用。
治疗后情况:治疗6个月后老人面色红润,手脚颜色均匀正常。皮肤白皙有光泽。身体肌肉丰满且有弹性,面具脸消失,油脂减少。口水可以自主下咽。震颤已几乎不再出现。步幅接近正常,并且可以小跑,打乒乓球,放风筝。大便2-3天一次,条状黄软便。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2、脑出血后遗症病例
郭某,男,55岁
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感觉减退5年,在多家医院治疗都无进展。
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入院情况:左侧上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肌力I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肌力III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病理症阳性,左深浅感觉减退。
治疗方法:进行了4次干细胞治疗。
治疗后情况:腿比治疗前更有力,走路更轻松。天冷后身体僵硬程度减轻很多,温度升高。左侧上肢自近端向远端感觉较前灵敏,定位至手心,手指感觉无明显变化。左侧下肢自近端向远端感觉较前好转,定位至足心,足趾无变化。左侧下肢支配身体有明显好转,现可以自主活动。左侧上肢紧张时肌张力增强好转。
3、共济失调症病例
吴某,男,31岁
症状:于11年前在骑车下坡时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四五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自主运动,写字、拿筷子时症状加重,未给予诊断。2年后在当地医院行头颅MR显示:小脑萎缩。后就诊于合肥市神经研究所诊断为: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具体治疗不详。4年前出现行走不稳;3年前出现言语不清、面部肌肉痉挛,脖子不能自主抬起;2年前出现饮水呛咳。并且以上症状逐年加重。
诊断:共济失调
住院治疗过程:住院24天,给予干细胞治疗4次,同时配合功效营养素、康复、针灸等综合治疗。
出院时症状及体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精细动作诸如写字较前明显规范,使用筷子较前灵活,绿豆大小食物也可以顺利夹起,饮食呛咳明显减少,行走平稳步态基本正常,上下楼梯较容易。查体:言语不清,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张力略高,灵活性稍差。浅感觉、深感觉及复合感觉正常。双侧指鼻试验、指指运动、快复轮替试验、跟膝胫反射:欠稳准,闭目难立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广东省某医院为29位ALS患者进行了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14 天,患者的穿衣、卫生和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且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 天,由此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LS短期效果好且安全。
北京合作医院收治了47例ALS患者,有22人在回输干细胞后机体功能获得改善,其中8人尤其明显。一位患者李女士刚入院时言语不清、上肢乏力、下肢抬举困难,治疗后可以迈开双腿走路。对住院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99位ALS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ALS患者的运动功能,在短期内(半年内)效果较好,整个过程是安全的。
结语
多个临床治疗数据表明,干细胞治疗后能够改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急性脑损伤,患者总体状况得到改善;与单独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同时接受干细胞治疗的病人拥有更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进展,干细胞将为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声明:本站点内容均为转载存储不代表本站号立场。相关数据本号并未验证,仅供参考,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如发现本号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lbltg@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发现有小脑萎缩的症状与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