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病医疗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怎么在个税中报销?


发布时间:2019-09-17 09:15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宁波晚报
从宁波税务部门了解到,随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明确了全国统一的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式样及填列内容,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细节也进一步明确了。
作为个税改革后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之一,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虽然用到的工薪族不多,但该项规定也颇受关注。据税务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其扣除内容是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扣除标准是个人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药费支出不作考虑;跨年未及时报销的等特殊情况,应以在医保报销的数据及报销时间为准;以一个自然人为单位归集药费支出、单独计算扣除标准。
据了解,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仅限纳税人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纳税人本人可选择由夫妻某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可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父母双方不得分摊)。扣除时间的规定是,纳税人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按规定据实扣除。纳税人应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作为备查资料。
那么,此次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有哪些新规定呢?
“首先是进一步明确可扣除的支出项目。”税务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说,即在医疗电子票据的“其他信息”栏次里,直接列示“个人自付”的金额,并明确个人自付费用明细为:患者本次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中由个人负担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的金额;开展按病种、病组、床日等打包付费方式且由患者定额付费的费用。
此外,对“大病”的概念作出了详细解释。只要个人发生了医保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即可进行扣除,而不论病情病种,也不区分门诊支出和住院支出,只要属于医保范围内且个人承担的支出,在医疗电子票据其他信息的“个人自付”列明的金额,均可进行扣除。
那么,如果纳税人自行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是否影响扣除?
个人发生医疗费用支出,除基本医疗保险外,个人自行购买了其他商业医疗保险,并获得了保险赔付,该赔付费用不影响大病医疗的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费用支出,即医疗电子票据“个人自付”一栏中列明的金额,可以正常进行扣除。
打印 关闭}

最近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新闻层出不穷。 想必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自己的所得税细节。 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信息中共有6项扣除项目。 其中,大病医疗与其他项目有所区别。 由于疾病属于不确定因素,申报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大部分用户不清楚这些,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申报的条件和具体扣除方式。 下面Downzz小编就针对这些问题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申报条件介绍
1.必须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有自己的个人记录;
2、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过15000元的部分;
3.接受与医疗费用相关的账单原件或复印件。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最重要的是,纳税人需要先缴纳医疗保险费,否则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会有相关记录,自己承担的费用不会超过15000元。 问题是这些资金不能申报和扣除,如果没有自用费用的收据,就不能顺利报销。
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扣除方式介绍
个人所得税想抵扣的大病医疗保险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抵扣。 比如小明的父亲出院,产生了3万元的费用,那么其中15000元申报本纳税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抵扣重大疾病个税申报,其中小明需要缴纳的是3万元重大疾病个税申报,但最终税扣除将从父亲的工资中扣除。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成功申请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项目。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

原标题:能省一笔钱!厦门人赶紧去做这件事!
点击 蓝字关注 回复 “个税”获取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入口
前段时间
柒柒提醒了大家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你已经确认了吗
如果没有
就别再拖啦
事关你明年工资哦
专项附加扣除可在个税税前扣除
相当于少交了一笔税
赶紧来看看怎么确认↓↓
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2022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了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支出等7项。 专项附加扣除与你的个人所得税挂钩,在其他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越高,你的个人所得税越低。
为了能够在2022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纳税人需要对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提醒大家, 即使信息没有变化,也建议核对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写的正确。
哪些情况要修改信息?
1.2022年夫妻一方填写子女信息,2023年变更为另一方填写,2023年夫妻一方需要先删除子女教育信息,再确认,另一方填写信息即可。
2.2022年填写的租赁合同显示“已失效”,需要重新修改租房信息,再确认。
3.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4.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如2023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
5.2023年需要修改老人信息。
6. 继续教育信息有变化的。
7.家有新生儿的或者家有3岁以下子女,首次填写,需要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信息。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何确认
1
办理入口
网上办理入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确认,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在【 厦门本地宝】
后台聊天对话框回复【个税】获取个人所得税APP下载入口、个税计算器等
2
信息确认流程
如果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进入个人所得税APP后,在首页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点击【一键带入】
图源:个税APP截图
进入后可以查看到你之前申请的各项信息。打开待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核对信息。如有修改可以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点击一键确认;如有“已失效”状态的信息,则点击“删除”:
图源:个税APP截图
4.点击一键确认后,信息则提交成功。不需要重复确认,否则之前确认的信息将被覆盖,系统会以最新确认的信息为准。
图源:个税APP截图
如果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
可以在页面点击想要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项目,例如点击“子女教育”,扣除年度选择“2023”,填写信息后即可完成添加。
图源:个税APP截图
3
个人养老金个税扣除优惠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2022年个税办理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 目前缴纳个人养老金也能享受到个税扣除优惠哦。
个人缴费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时,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申报页面如下:
图源:个税APP截图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情况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情况有:婴幼儿照护支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子女教育支出扣除、继续教育支出扣除、大病医疗支出扣除和赡养老人支出扣除等7种。
(上下滑动查看)
婴幼儿照护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纳税人未满三周岁的子女在照护期间产生的相关支出。
扣除标准:1000元/月/每孩(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
1、父母(监护人)选择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2、父母(监护人)各扣除50%。
注: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扣除时间: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
住房租金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按扣除标准享受定额扣除。
扣除标准: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2、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扣除方式:
1、纳税人未婚:本人扣除。
2、纳税人已婚: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一方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分别扣除;
扣除时间:
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期间可享受个税专项扣除。
扣除标准:1000元/月(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
1、纳税人未婚:本人扣除。
2、纳税人已婚:夫妻双方可选一方扣除。
3、夫妻双方婚前各自购买住房: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对各自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扣除时间: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注意事项:
1、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2、不得与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同时享受。
3、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子女教育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
1、学前教育支出:子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
2、全日制学历教育支出: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标准:1000元/月/每孩(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
1、父母(监护人)选择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2、父母(监护人)各扣除50%。
注: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扣除时间:
1、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2、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及标准:
1、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2、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2、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本人扣除。
扣除时间: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
2、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大病医疗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扣除标准:每年在不超过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方式:
1、本人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扣除时间: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赡养老人支出扣除
扣除范围: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支出。
扣除标准:
1、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扣除方式:
1、独生子女:本人扣除。
2、非独生子女:赡养人平均分摊、自行约定分摊比例或指定分摊比例。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常见问题答疑
01
子女6月高中毕业,9月上大学,7-8月能不能享受子女教育扣除?
可以扣除。对于连续性的学历(学位)教育,升学衔接期间属于子女教育期间,可以申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02
申请赡养父母扣除,父母均要满60岁,还是只要一位满60岁即可?
父母中有一位年满60周岁的,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标准扣除。
03
合租住房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吗?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因此,合租租房的个人(非夫妻关系),若都与出租方签署了规范租房合同,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
04
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时,要注意什么?
纳税人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上一年度医药费用情况。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填报相关信息申请退税。
05
我实际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与预期不一致,怎么处理?
1.请检查您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否有误。
2.与扣缴义务人确认是否存在其录入金额错误或未及时下载您填报的扣除信息等问题。
3.在您与扣缴义务人均填写正确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咨询专业人士或税务机关。
06
子女9月份满3周岁,9月份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在当年能否同时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扣除?
可以同时扣除。
宝子们有空了
赶紧进行确认操作吧
也可以把文章分享给亲友
一起享受这项能“少扣工资”的优惠政策
●厦门哪里可以做单管核酸?阳性结果怎么查?
●上好闹铃!厦门线上购药/购买抗原线上平台汇总!
●厦门2022年第五批廉租房来了!岛内岛外均有房源!
-END-
右下角,您点一下在看小编工资涨1毛
厦门本地宝推荐服务
回复【单管】获取厦门单管采样点位安排
回复【发热门诊】获取厦门发热门诊最新名单
回复【个税】获取个税专项扣除确认入口
回复【风险】获取全国风险等级查询入口
回复【厦马】获取2023厦门马拉松最新消息
回复【预约】获取厦门免费景点预约入口
回复【 鼓浪屿】获取鼓浪屿优惠购票入口
回复【植物园】获取厦门植物园 优惠购票入口
回复【园博苑】获取厦门园博苑免费预约入口
回复【免费核酸】获取厦门核酸免费预约入口
回复【进出厦】获取进出厦门最新政策
回复【廉租房】获取厦门廉租房意向登记指南
回复【保障房】获取厦门保障房申请指南
回复【九价】获取厦门九价预约入口
回复【免费二价】获取厦门免费二价预约入口
回复【两癌】获取厦门免费两癌筛查预约入口
▌声明:本文由厦门本地宝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来源:国家税务局官网、个人所得税APP,厦门本地宝综合整理
▌图源:摄图网、图虫创意,已获授权!
▌编辑:只想撸猫的柒柒
▌审核:Cici
▌点击查看: 合作微信
注:手机添加时,若无法找到,请选择“找公众号”即可添加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全国隔离政策查询入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病医疗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