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个职场小白转变为一个,成长为职业经理人?


法务工作很难用几句话或者一篇文章概述,我时常思考如何定位自己的工作,某一深夜,当我面对着满屏的述职图表,电脑关机的那一刻,“在专业和管理间跨界而行”这一句话突然浮现在脑海中。
律师助理——从职场小白到熟手
15年前离开校园,来到一个珠三角小城,开始为期两年的律师助理工作。其间,因尚未有律师执业资格,主要负责合伙人的法律顾问客户服务,附带支持这些顾问客户诉讼案件的诉前准备、诉中支持、诉后跟进,简而言之除了不能独立开庭,啥都做。经过两年的训练,从没有任何经验的职场新人逐渐成长为所负责领域的业务熟手,后因为合伙人重心不断往一手房按揭法律服务转移,随着标准、流程及版本的熟悉和固化,越发觉得无趣,遂辞职转换跑道。
公司法务——从初级法务到管理者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台资制造业公司(下称W公司)做法务专员,在应聘法务专员时,原在律师所服务于不少法律顾问客户的履历和经验帮助我顺利通过面试,入职成为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招聘的第一位法务。记忆尤深的是,入职第一天即被工程部门同事在客户面前郑重其事地介绍为“张法师”,虽为笑谈,却也足以体现出,当时在这个小城的人才市场上,法务是多么稀缺的工种。
W公司是一家管理和制度体系非常完善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其营业额及出口创汇额常年稳居所在城市前列。在这里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一个人到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从专员到主管,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跳板心态到心灵逐渐安放的过程,一转眼,12年过去。在这期间,作为法务难免会被问到:法务是什么?法务做什么?答案一直在变化:
“法务是在企业中为本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
“法务是在企业内部提供法律专业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的人。”
“法务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辅助决策的人。”
……
从法务出发,拥抱无限可能
2018年中秋节前,在猎头的推介下,从制造业转换到一家新兴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做法务负责人,后兼管品质,再后来兼管客服,经历了过往的职业生涯中从未经历过的工作强度,工作内容的离散度以及工作协调的复杂度。在此期间,有在法务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上司曾给我一个建议:“在管理品质的时候,你要忘掉自己是法务,当管理客服的时候,你也要忘掉自己是法务。”
总的来说,越是深耕公司法务的法律人在专业和管理间跨界而行的路上越无法回头,基于个人的职业体验,提供如下几点供探讨:
1.法律专业与商业思维
初级法务的工作更多是常规的合同审核或者法律咨询,而资深法务从业人员通常面临的是复杂的商业问题,需要解读商业问题,挖掘法律关系,提炼法律问题,综合运用法律逻辑、商业思维、管理方法,找出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有可能是方案A、方案B、方案C、法务常需要对各方案的成本、风险以及可行性比较分析后,给出法务的建议方案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2.法律方法与决策管理
或许,如前文所提及的建议方案的提供仍不是法务工作的最后一步,如结论并非显而易见,特别是决策者习惯根据数据决策时,可能还需要做量化分析,譬如对公开的生效法律文书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胜负概率,通过对法官的判决书分析来预判法官的裁判尺度与习惯,从同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寻找比较值或参考值,等等。
3.专业的力量与量化的魔力
数据在法务职场中的作用已然初见端倪,而我更愿意用“量化的魔力”来形容。之所以称之为魔力,是因为如果一个传统的文科法律人在深厚专业的基础上能摈弃对于量化分析或数据的畏难心理,破除法律人思维的桎梏,学会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就好比插上了魔法的翅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公司的管理层乃市场或技术出身,习惯于用数据掷地有声,难免让习惯于文字表达的法务与他们沟通时陷入相对尴尬的境地。如何跨越职场沟通的鸿沟,让你的法律意见和风险提示无可辩驳呢?量化的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诀窍。
刚接手新公司法务工作不久,鉴于整个团队都是新人,要求团队每天在解答咨询的时候都做记录,不仅要记录问题及答复,还需要记录咨询人所属品牌、部门及职级。为确保执行,安排了一个同事专门负责每日提醒跟进所有同事的数据记录工作,到月底的时候,再汇总所有的数据,赋予标签后进行定量分析与测算。两个月后,法务中心输出了以下工作成果:
(1)问题QA。
(2)针对所有平台直营门店,以管理大区为单位,通过对不同大区一线工作人员,商圈经理或店长,总监所咨询问题的分类及比较,从法务和管理的角度进行组织和业务诊断,提供组织管理和业务建议给城市总及品牌总。针对平台非直营门店,分品牌输出分析单元,并提示给对接品牌的运营团队及品牌主,用于组织诊断或业务分析。
(3)法务中心基于上述问题及诊断输出年度业务支持培训计划。
(4)输出咨询中涉及到的跨部门业务相关问题给兄弟部门做参考。
因此案例,法务团队获得了一句最朴素却又最鼓舞人心的评价:“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法务可以做成这样。”事实上,我们只是尝试做了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
4.打破禁锢,拥抱变化
作为法律从业人员,都格外珍视自己的专业,以本专业为荣,但法务并不宜因固守专业而阻断其他一切可能。如果有机会,跨界所带来的收获可能是一直在法务的天地中无法想象的。最近的一份工作,让我遍尝从法务到品质管理再到客服管理的不断跨界,不断分裂的思维以及左右手互驳的窘境,在一路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肯定中犹疑,直到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该模拟法庭所使用的是一个真实的隐私权纠纷案例,客户状告门店数员工侵犯隐私权。作为被告三代理人,开庭的过程中,发愁如何答辩的时候突然想到品质工作中所熟知的一项业务合作规则,瞬间豁然开朗,当庭提出,被告三对于原告信息的使用是平台商户在履行合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基于业务合作规则所不可避免需要接触、了解和披露给被告一的,此类披露已经于获得客户的授权同意,被告三对于被告一的滥用并不不知情。被告三代的答辩角度和切入点完全出乎原告代理律师的意料,打了一个措手不急,最终取得较好的庭审效果。如果没有因为跨界管理的过程中对业务规则的熟稔,不可能另辟蹊径出其不意。
可见但凡付出,总会在不经意间被回馈,飞鸟自空中飞过,亦非总是无痕。特别是对于公司法务来说,适度打破专业和职业的禁锢,拥抱新的领域,成为多面手,会让法务管理规模更大的团队,接触到更多的业务实质,扩宽视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且能更好地反哺法务工作。
5.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专业人士转型做管理,沟通,共情,目标管理和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认知与格局,还有对人性的洞察能力,纵与天赋有关,但若能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事半功倍。在公司内部组织调整期间的一次岗位竞聘中,曾经被问到“你所理解的团队文化是什么?”“如何进行团队文化建设”,答辩当时面对此问题,瞬间联想到“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结合法务团队的特点以及过往的管理工作实践,分别从“人”“目标”“组织”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辅以简单的案例分享。竞聘结束后,各地同事交流时,纷纷表达此类问题回答起来不太好把握,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法务伙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法律人初涉管理,大都是凭借知识与经验本能,少有进行系统、专业地学习和提炼。做法务,不仅要在本行业深耕专业,更要关注和学习管理科学,并艺术地运用于工作实践。
以上,即是本文所要尝试的一个法律人关于转型和跨界的私人讲述。就职场而言,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送给所有即将或者已经在专业和管理的道路上跨界而行的法务。
本文不代表赛尼尔法务管理观点
}

职场利器有哪些
  “我们渴望像安迪一样成功,却未必能付出像小曲一样的努力;我们希望能过得像小曲一样随性,却常常只能像关关一样拘束;我们想要和关关一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却遇事只能像小蚯蚓一样头脑一热不管不顾;我们许愿自己能如同小蚯蚓般单纯直接,却往往都是像樊姐一样思虑过多;我们想要自己学会樊姐的善解人意,却总是更像安迪不善交往。”
  《欢乐颂》里的“五美”在职场各具特色:邱莹莹敢闯敢拼,关雎尔踏实努力,樊胜美精于世故,安迪聪明干练,曲筱绡八面玲珑,每一位职场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的些许影子。《欢乐颂2》热播中,很多人都在感叹,如果自己能集“五美”的优势于一身,职场晋级必将一路坦途。
  肯干敢干加巧干,你是哪一“美”?
  关雎尔在生活中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工作上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勤奋踏实,做事认真细致,每天只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不惜力,没日没夜的加班,这类职场人做事情领导会很放心。对于从事翻译、文员、行政等工作的职场人来说,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正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型代表,邱莹莹敢想敢干,坚信未来有一天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心机不深,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尝试,且执行力超强。这类职场小白只要改掉鲁莽冲动的毛病,还是很有机会做出好业绩的。对于像销售、市场等靠成绩说话的职场人而言,邱莹莹无疑是他们的榜样。
  而职场老司机樊胜美,“高情商”是她的第一利器。对于很多岗位而言,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同时更决定了事业的'上升空间。在剧中,樊胜美充分发挥自身善于沟通的优势,跳槽成为一名高级理财师。除了理财师外,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等职位同样需要与人做密切的沟通,拥有樊姐一样的高情商无疑会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安迪作为职场精英的代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在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干练、聪明、独立,深得老板的信任的安迪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的典型代表。
  最后再看曲筱绡,她借助家里的支持自己创业,但在工作上的竭尽全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懂得如何利用人际资源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些正是创业者或合伙人最难能可贵的闪光点。
  从小白到精英,如何修炼才能顺利晋级
  看完“五美”的“工作照”,职场人难免会审视自身的职场境遇,那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职场晋级路上走得更加顺风顺水?
  工作态度是首要的,态度积极端正,工作努力的职场人更容易得到领导的关注,并愿意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由其来完成。关雎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日常工作中勤勉且踏实,逐渐积累晋级的砝码。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晋级路上必备的一项能力。以邱莹莹为例,她在进入咖啡厅后,出于对互联网的敏感,提议在网店销售,不仅受到领导的赞赏,也丰满了自己的“荷包”。思路决定广度、勇气决定深度,现在正值高校毕业季,90后乃至95后将步入职场,职场新人思维还未固化,往往能抛出一些创新的好点子,而这一优势也正是他们实现升职的“加分项”。
  在努力和创新的同时,人际关系也需要关注,就像剧中的樊胜美,虽然大众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通过其自身高情商能够很快融入团队,左右逢源,为自身发展在职场中的构建有利的外部环境,工作顺利不说,晋升之时也会有人帮你摇旗呐喊。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专业能力往往是获得晋升的根本。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提高职场竞争力最直接的方式,“五美”中安迪就是这类典型,从老谭对其的赏识就可见一斑。
  职场如人生,晋级有技巧。刘侃强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职场技能,才能更早的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实现职位的晋升。
【职场利器有哪些】相关文章:
职场礼仪有哪些01-11
职场有哪些生存法则11-19
职场充电目的有哪些09-18
职场口才锻炼途径有哪些02-08
关于职场新人有哪些法则12-02
职场人际沟通技巧有哪些01-25
职场男士穿西服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10-26
职场交友准则有哪些12-01
职场交往策略有哪些03-23
在职场需要哪些电脑技巧09-0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一个职场小白转变为一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