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陶宝阁网上古董拍卖是真的吗是假?

在宋代,最好的茶是建州的北苑贡茶,最好的盏是建窑建盏,然而那时候的盏不是现在这样直接上手拿的,得搁盏托上用。宋代最好的盏托是什么样的?

观察宋代的茶画会发现,茶盏和盏托常常一起出现,可谓焦不离孟。

我们今天喝茶采用泡茶法,不需要盏托,故而多数人对它感到陌生,但是在宋代,盏托曾是不可或缺的点茶器具。

直到今天,日本茶道使用天目茶碗点茶时,仍然会将茶碗放在盏托上使用,而且过程只能面对面传授,不允许录影,规格很高。

宋代的盏托,形制很像一个高台。宋代的茶盏和盏托一同传入日本,前者被称为天目,后者就被称为天目台;材质有陶瓷、金属、漆器等,很多样化。

盏托和茶盏一样,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如同宋代生产黑釉茶碗的窑口那么多,蔡襄等人最为推崇的还是建盏一样。如果珍贵的茶盏随便抓个大路货盏托搭配,总有些格格不入。

既然点茶是一门讲究的事,挑选盏托也不能马虎。

日本那边给国宝、重要文化遗产这些高级别的建盏搭配的盏托基本上是流传到日本之后自行搭配,或者宋代传过去之后混搭,经常有些违和。

▼日本杂志拍摄的馆藏建盏和盏托,盏是真的好,不过朱红的盏托搭配兔毫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正确的搭配是?答案就在宋人的书里。

和建盏最相配的盏托是?

盏托对于茶盏有多重要?与建窑黑釉盏最为匹配的盏托,应该是什么样的?

查阅南宋的《茶具图赞》或可窥见一二。该书作为中国第一本茶具图谱,集宋代茶俗之大成,总结出宋代点茶必备的十二种茶具,冠以宋代官职,称为十二先生。

该书毫不意外地将建盏作为茶盏的典型代表,并系统介绍了宋代点茶步骤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茶具。

书中认为,茶盏代表应为“陶宝文”,即建窑兔毫盏,盏托则应首推“漆雕秘阁”。

书中写道,“漆雕秘阁,危而不持,……而亲近君子。名承之,字易持,名古台老人。”

“漆雕秘阁”四字意为:此具复姓“漆雕”,指一种漆器工艺。而“秘阁”原指藏书之地,宋时有直秘阁官制,阁、搁同音,以秘阁称盏托,暗喻把建盏搁在盏托上这个动作,秉承《茶具图赞》一贯的双关幽默作风。

再其名为“承之”,意即承茶盏与茶之重。字易持”,则指其“盏托”的真实身份,起便于端持之用。所号“古台”,指其外形似台。

其余句子大意是,点茶需要将茶盏预热,是会烫手的,有茶托才能用于持危,使之不颠。用盏托端着茶盏不怕烫,不会将茶盏打翻。

盏托是兔毫盏的绝佳辅助器具,用来给君子托举就饮,是极好的。

从《茶具图赞》的文本和配图上看,可以证实盏托在宋代点茶中的关键作用,自然也证明其对建盏的重要,不过还是有一些疑问需要分析解决。

问题1:《茶具图赞》推崇的“漆雕”盏托,具体指哪种漆艺?实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问题2:《茶具图赞》为何认为这类漆器盏托是建盏的最佳辅助?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先了解漆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漆器的工艺分类。

漆器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

传统漆器使用的漆是生漆,也叫大漆,是天然植物漆,以漆树上采集的乳白色胶装液体制成,和现代工业社会人工合成的油漆不同。

我们的祖先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已经用生漆加工器物,生漆制品性质稳定,无毒无害,而且容易加工(在古代而言,在现代和合成漆相比耗费的时间会长很多),可谓天赐的涂料。

中国人在几千年和生漆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璀璨的漆器文化。

古人的首饰盒、胭脂盒、食盒、屏风、碗碟等都常以漆艺制作,还撰有专门的漆艺书籍《髹饰录》等(髹,音xiū,意思是用漆涂在器物上)。

漆器防蛀、防腐蚀、防水、轻便,而且历久弥新,便于保存。在现代漆出现之前,是很好用的材料。

许多传世的漆器,过了千百年,还光亮如新。

不过传统的漆器工艺耗时耗工(生漆采集是季节性的,制漆和上漆都要以年为单位,还得全手工),所以到现代主要以艺术品、奢侈品的姿态出现,比较少作为日用品。

▼江诗丹顿将日本漆艺——莳绘融入表盘设计中。梵克雅宝等大牌也做过莳绘表盘

▼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百花齐放,有平价的素漆,也有螺钿、犀皮、剔犀、剔红等奢侈的装饰手法。这些技艺多数都已经被列为非遗保护项目。

其中剔犀和剔红,也就是《茶具图赞》中说的漆雕

“剔”指硬碰软的动作。

剔犀、剔红之所以称“剔”,就是因为这类工艺是一层一层地刷生漆,然后在漆半干的时候用刀加工出立体的纹样,最后的成品会非常惊艳。

第一,漆要刷很多层;第二,漆的软硬度要把握好,太软会粘刀,太硬就剔不动,必须得在软硬适中的时候剔刻。

漆雕对工匠的手艺,要求非常严苛。所以需要极大的成本。自然成为漆器中的奢侈品。平民消费不起,都是显贵官宦才能使用。

这里就可以看出“漆雕秘阁”和建盏一样是宋代茶具中的奢侈品。不过具体来说,“漆雕秘阁”究竟是指剔犀还是剔红的盏托呢?答案也是有史可考的。

漆雕秘阁究竟是剔犀还是剔红?

宋代的剔红器皿,传世很少,而且刀法都比较浅,到元代以及明清才开始越来越深(刻得越深难度越大),而且剔红工艺的装饰纹样多为花鸟树木。

而剔犀工艺在宋代已经发展成熟,且采用的装饰纹样多为如意云纹,真相来了,《茶具图赞》中的“漆雕秘阁”白描图,纹路简直便是如此。

“漆雕秘阁”的真面目,应当是剔犀盏托无误。

素雅的剔犀盏托,与建盏天生一对

剔犀盏托从身价和艺术性来说,都是建盏的绝配。

剔犀盏托工艺复杂,价格不菲,是宋代的顶级漆器,和宋代的顶级茶盏——建盏地位相当。

剔犀工艺需先以红、黑两色或三色(第三色多为黄色)相间,刷在胎骨上,直到相当的厚度后,斜剔出纹饰,故在刀口断面露出不同的色层。

剔犀盏托的材质特性与建盏匹配。

首先它防水耐烫,不怕被热水溅到。虽然瓷制、金属制盏托也防水,但是后二者太重了。

本身建盏就是厚重的铁胎瓷器,若是盏托和盏一样重,甚至更重,会给端盏的手带来不少负担,所以还是轻滑温润的漆器好使。

其次,漆器还耐碰撞,不需要轻拿轻放。

而且剔犀盏托耐久性很好,即使经年累月,仍然光亮如新,和宋代建盏千年后仍然斑纹清晰、釉色亮泽的性质一致。

剔犀盏托的外观与建盏风格一致,审美上甚为协调。

漆器质感与金银器的冷艳亮丽殊为不同。而剔犀盏托又有粗看朴素,细看却内有乾坤的特点。

毕竟剔犀器皿刷漆层数极多(单层漆只是薄膜,刷到能够剔出立体花纹的厚度,可见层数得有多少),又是以不同颜色错开刷漆,导致剔成后,形成独特的漆层线,纹理层次分明、富于变化;而且剔犀器常以如意云纹装饰,大方优雅。

建盏正好也是一眼看去不甚亮眼,但对着光线细看,斑纹若隐若现,变幻多姿,颇有别致意趣。

另外,剔犀盏托作为使用连续纹样装饰的手工制品,讲究线条的流畅、连续与对称。

建盏的斑纹是天然形成的,恣意率性,两者的点缀方式互补,都非常耐看,搭配起来再合适不过。

不得不说宋人品茶确实很有一套,对点茶步骤中涉及的每一种茶具都很有讲究,甚至特意为它们写书,还配图。才能给后人丰富的材料去追溯当时的盛况。

剔红器拍卖价早已不菲,剔犀器不应落后

了解剔犀盏托与建盏的相配之处后,很多朋友会好奇,它的收藏价值比起建盏来如何,国内市场现状怎样?

我们先来看一只成交价230万港币的剔犀盏托▼

这只剔犀盏托直径20cm,漆层肥厚、光泽蕴亮、雕工精细、刀锋犀利、刀口深峻,纹饰也流畅委婉,不过纹饰有些许不规整。

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较为罕见的红、绿相间漆层,而非传统剔犀器的红黑相间。拍出这个价格是比较合理的。

根据观察,这应该是市场上剔犀盏托拍出的最高价了。而下图这只只估价达800万的盏托,最终是流拍的,原因不是价格虚高,而是有价无市。

这只剔犀盏托为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李氏家族(收藏家李汝宽父子)漆器专场拍品,产于宋代,直径16cm。纹饰刀工极其精巧,手持处为优雅的葵瓣形,保存得又非常完好。

这只盏托可说是剔犀器中的极品,至于原因,和其他常见的剔犀盏托对比就清楚了。

一般剔犀盏托的云纹多有中心留白,除张成这样的顶级漆工之外,留白容易刻得大小不同。

而上图这只盏托精巧之处就在于,每一处空间都利用到极致,剔刻出的如意云纹,连续性、对称性都无可挑剔,布局也十分完美,显得踏实稳重,如行云流水,毫无凌乱之感。

具有类似纹样的产品传世很少。

博物馆中也只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就是本文前半部分所帖图片中那只,品相和刀工稍逊于李氏家族所藏盏托)、美国洛杉矶市立美术馆有收藏相似的款式。

中国的博物馆都没有收藏这个等级的剔犀盏托(也可能是我没找到,欢迎盏友补充指正)。

李氏家族所藏这只剔犀盏托,工艺如此精湛,存世又稀少,应属宫廷用品,很可能是宋徽宗御用的,800万的估价十分合理,可是却流拍了。说明收藏界对剔犀的接受度还不够高。

同样是奢侈的雕漆器皿,剔红就比剔犀火。

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一件明代永乐帝御用剔红牡丹大圆盒成交价1287万港币,创下剔红拍卖纪录。

2004 年,另一件永乐云龙纹剔红盒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又拍出1194万人民币,剔红器自此成为漆器中的收藏热门。

同样是盏托,有一只明永乐剔红「穿莲龙纹」盏托估值达3000万港币▼

一些建盏流传到日本后,日本藏家会自行搭配元、明时期的盏托,也会附上木盒,成套拍卖,亦有成交的例子。但是这些另附的盏托年代晚于宋,工艺不如剔犀的贵重,色彩又偏艳丽,与建盏不甚相符。

堆朱是剔红的「平价仿版」,工艺更简单。

因为饮茶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变迁,剔犀工艺虽然也被传承保护起来,但很少人将它和建盏联系在一起。

即使是高段藏家也未必会在收到好盏之后,去特意寻找真正匹配的盏托。

这就造成,多数好盏没配适合的盏托,极品剔犀盏托又没搭配极品建盏(如下图大英博物馆展品)的现状,个人觉得这点还是挺遗憾的。

喜欢建盏的朋友,多数都是尚雅好古之辈。

宋代与建盏绝配的盏托,不应就此被埋没,剔犀盏托这样美好的器皿,值得和建盏一起被更多人知道,故撰此文,以示读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缘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