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位个别人要求你24小时全年无休,随领导要求24小时待命工作处理工作,这么反驳合适吗?

用专业技术将丢失的宠物寻找回来,让宠物主人失而复得,这本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行为,然而宋志龙却因此惹上了官司。

2020年7月,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失主通过寻宠服务网联系到宋志龙团队,称自己的小狗在去医院看病时跑失,想雇用宋志龙和他的团队成员帮忙找寻。

经过失主对狗狗丢失情况和丢失地点的描述,宋志龙带着队员和设备迅速展开搜寻工作。

这次的搜救行动进行得比较艰难。当时北京疫情形势严峻,而失主所在的地区处于高风险地区,疫情管控非常严格,宋志龙和团队成员所能使用的寻找方法和设备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找寻工作困难重重。苦寻几天后,这次找寻任务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失主觉得很失望,认为宋志龙团队并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宠物寻找服务,还将他们起诉至当地法院,要求全额退款和双倍赔偿。对此,宋志龙觉得有些委屈。

他说:“我们不能保证宠物的每一次丢失都能被找回,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经验尽力而为。”在宋志龙看来,职业寻宠人是一个新兴的职业,本就需要面对许多不被理解的时刻。

宋志龙团队把找到的宠物狗送回主人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宋志龙成为职业寻宠人的原因很简单——自己从小养大的柯基鸡丁曾经走失过。

那几天,身边没有鸡丁的宋志龙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不眠不休地找着,鸡丁被找回的那一幕让宋志龙至今难以忘怀——沾满污泥的毛发,稍显浮肿的眼睛,看上去虚弱又无助。

正是有了那一次失而复得的经历,宋志龙切身体会到丢失爱宠的感觉,也意识到找回宠物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如果盲目搜寻,很可能会错失最佳时间,也不容易找回来

宋志龙知道丢失心爱宠物的痛苦,因此,为了帮助更多失散宠物的家庭,他给自己选择了一条别样的职业路径,成为一名职业寻宠人。

在宋志龙看来,寻宠如同破案。与普通人自行搜寻相比,职业寻宠人拥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更专业的仪器设备,能更准确地判断宠物丢失后的行进路线和它们可能会出现的地方。

每次接到寻宠的任务,宋志龙会先跟失主了解宠物的基本情况,宠物是怎么丢失的,从哪里跑的,丢失了多久。然后根据宠物大致的行进路线,结合当时的环境、天气、丢失时间,有针对性地勘察现场。

寻找的次数多了,宋志龙对搜寻范围和位置也开始有了比较精确的判断。宋志龙介绍,通常猫的活动范围比较小,一般在一公里以内活动,偏好藏在下水管道、灌木丛、房檐这些更为隐蔽的地方。而搜寻狗则要比搜寻猫的难度大一些

我们第一天的搜寻范围会在两到三公里,越往后搜寻,难度系数会成倍增加。为了提高效率和找回率,我会借助无人机、生命探测仪、手持热成像仪、视窥镜等设备来缩小搜寻范围、探测到人体无法到达的角落,但这些仅仅是辅助,关键还是要有超群的判断力和一双慧眼。”

宋志龙最快的一次寻宠只用了五分钟。那次,一只橘猫在家中突然消失不见。通过勘察现场,他注意到失主所在的小区大楼和地下车库都有门禁,只有刷卡才能把门打开,并且楼顶天台也是常年紧锁。

宋志龙对此作出了初步判断,小猫如果不在楼道就在其他户主家中,如果小猫受到了惊吓,产生了应激反应,那么它躲在楼道角落、通风管道、下水道这些无人的地方的可能性很大。循着这一思路,他果然在楼道拐角处找到了这只橘猫。

但并非每一次搜寻都会那么顺利,耗时最长的一次是寻找一只黑猫。宋志龙团队花了三天时间反复查看监控视频,在小区里找猫的爪印、毛发和粪便,挨家挨户打听小猫的踪迹,却没有任何进展。

第三天夜里,他们在小区附近放置了狩猎相机,直到黑猫现身在镜头前,他们才明白原来找错了地方。那只黑猫离开了监控视野,早已走出了小区。

“抓住每一条线索,还要结合起来进行比对和分析。虽然监控不会说谎,但也不能完全相信。”无论成功与否,宋志龙都会吸取先前的经验,在一次又一次的寻宠过程中自我精进。

“白天找狗,夜里找猫,全年无休,随时待命”,这是职业寻宠人的自画像。在这背后,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在宋志龙看来,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首先一定是三观正、爱小动物,最好是家里有养过宠物的,或者自带吸猫体质;其次是需要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侦察、善于沟通;最关键的是要肯吃苦,因为这份工作性质特殊,要时刻待命,赶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而且搜寻过程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恶劣环境,中途也不容许休息。

很多养宠者会把宠物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与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旦与之分开便会伤心难过,宋志龙认为,侦探、救援、帮助他人找回丢失的家庭成员,这便是他从事寻宠工作的意义。

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只有养过宠物的人才能理解。给予充分的尊重,做好本分工作,对失主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在宋志龙的印象里,天津有一位老人因为丢失了一只小鹿犬而茶饭不思。因为老人没有儿女,老伴也去世了,唯一与他作伴的就是这只小鹿犬。

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宋志龙下定决心要帮助老人。他费尽力气摸排线索,张贴启事,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个遍,但一直没有等来好消息。虽然有些泄气,但他仍旧坚持把寻宠启事张贴在小鹿犬可能出现的地方,也正是这张寻宠启事让奇迹发生了。

七天后,老人附近的宠物医院联系到宋志龙,说来了一只小鹿犬,很有可能就是老人丢失的那只。宋志龙兴奋地把消息转告给老人,老人也终于成功地把小鹿犬找回来了。

有时候,宠物找到了,却不尽如人意。一只布偶猫在小区里走失,猫的主人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她告诉宋志龙,这只布偶猫陪伴着她度过了在国外独自求学的日子,她俩感情十分深厚。回国后,小姑娘还在胳膊上文了这只布偶猫。

根据宋志龙的直觉和经验,布偶猫跑不远,如果不在楼道或者别人家里,那么它就是凶多吉少了。最后,宋志龙在下水道的出水口发现了这只布偶猫。

当他们把猫的尸体抱到女孩面前时,女孩崩溃大哭。宋志龙心里明白嗜猫如命的人的情感,但他更希望女孩能尽早地走出悲伤。

精力要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宋志龙把宠物猫送回主人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虽然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可职业寻宠的行业并没有完成正规化,行业内部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缺乏统一的市场标准和监管,伴随而来的便是失主的误会、质疑和投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宋志龙渐渐感觉有些疲惫。

他说:“这不是一个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受雇佣的状态下,以我们的经验和技能,提高找回宠物的概率。

但现实是,这个行业只靠结果说话。换言之,失主并不会给工作过程的每一项评分,也不在乎团队为此付出的心力,他们只看重自己丢失的宠物最终是否能回到他们身边。

宠物若找不回来,失主可能就会从头到尾给团队挑毛病,比如设备没用全、监控也没查仔细、工作时长少于约定,服务人员不够专业等。

面对这些质疑和投诉,宋志龙从一开始希望通过沟通得到包容和理解,到现在渐渐地学会了冷静处理。

在很多人看来,职业寻宠是暴利行业,它准确地抓住了失主不计成本找回爱宠的心理,收费普遍都高于宠物的市场价格。面对一些付不起费用但执意寻找的失主,宋志龙也会委婉劝说他们不要再花费这么多钱。

话虽如此,宋志龙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位失主放弃过。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创业者加入到寻宠行业,滋生了更多不正规的团队。有的以拥有更为精良的设备为由,漫天开价却不认真找;有的借此赚取赏金差价,用2000元赎回宠物,却和失主索要5000元酬金;还有的打着寻宠的名义诈骗,拿了钱就失联。

此外,寻宠作为一个新兴职业,还面临着收费标准不一、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无法考证、服务质量无从评价、信息被同行恶意盗用,甚至是因合同责任条款不明引发的各种纠纷等问题

一个新兴行业的成长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宋志龙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去逃避,做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团队。

从2018年入行以来,宋志龙已经为2000多个主人找回丢失的宠物。每当看见失主与宠物重逢时的喜悦,宋志龙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近,北京的天气渐渐变冷,宋志龙正计划着给公司周围流浪的猫狗搭个窝。他说:“做这件事也不图什么,只是觉得救猫救狗一命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到它们,自己也有所慰藉,这就够了。”(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0月下期杂志)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

2022年医师节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三名医生不幸去世。

一位是年仅37岁的杨宏发,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高年资主治。8月21日晚,他在实验室忙碌到半夜,回到宿舍后再也没醒过来,第二天早晨被室友发现;

这让他的同学感到唏嘘:一名心内科医生,却死于心源性猝死。(见报道《又一位抗疫医生猝死……》)

一位是44岁的张颜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8月16日,他因过度劳累不幸猝死。

还有一位,是53岁的刘伟,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同样是医学博士。8月16日凌晨,他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细看三位医生的履历,和相关文字记载,生前他们都是口碑好、技术佳的好医生,且都在不停追求职业上的突破……

令人痛心的消息就没有间断过——

2022年3月20日,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主任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2022年3月27日,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教授,因突发冠状动脉夹层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7岁。

2022年4月20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蒉纲教授不幸突发心血管意外逝世,终年51岁。

2022年4月20日,30多岁的深圳二院麻醉科主治医生潘传龙倒在工作岗位;

2022年4月23日,鹤壁浚县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利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年仅45岁……

每一位医生的成长,都经历过过五关斩六将,出师路漫漫。这些掌握精湛医技的好医生,最终因未能照顾好自己的生命健康,不幸早逝,实属遗憾!

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谁来呵护?

他们都是患者信赖的好医生,同行心中的榜样。

杨宏发是一众实习生眼中的好学长,不仅脾气好、技艺精湛,还随叫随到。曾有学弟学妹感慨「他是激励前行的一道光」。

他是湖南首批支援湖北黄冈医疗队成员,58天支援期间,他不仅成为队友们的主心骨,还是开心果,被亲切地称为「发哥」;因表现出色,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荣誉加身,他竟有些诚惶诚恐,找到院领导说:「自己去抗疫,根本没有这些想法,这些荣誉太重了。」

院领导评价他,不贪天之功,不推己之过,在当今社会,他的表现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本质秉赋,读书人的铮铮铁骨,却又有医者的侠骨柔肠。

张颜波去世的前一天,同事还在为他评选院十佳青年医师投票。

他是一位热心肠的医生。同事发文回忆,每次有熟人看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找他,他就一句话,「把我电话给病人,让他直接找我,我给你安排处理好。」每次他总能把病人处理得妥妥当当、满满意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行「全院共享一张床」制度,神经内科床位住满后,张颜波把门诊里需要住院的姬大爷被收进心内科二病区,「您放心,我会去心内科查房,治疗和护理都是一样的。」

这已经是张颜波那天收治的跨病区住院的第7个病人,同时也创下了当月跨病区收治77个病人的历史记录

守护无数患者心脑健康的医生,却没能守护自己的心脑健康。40岁刚出头的张颜波两鬓已经花白。

图:2020年9月12日,党员志愿者义诊活动中的张颜波,时年42岁。

刘伟的过往履历也非常亮眼——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师从我国著名显微神经外科专家赵洪洋教授和朱贤立教授。

2002年8月博士毕业后,他作为人才引进入职青岛市立医院;2016年11月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至今。

为了晋升高级职称而去读博

细看他们生前的人生轨迹,都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一般,不停追求上进!

杨宏发从南华大学毕业后,入职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的8年多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值急诊班,晚上随时待命,每隔4天值一个24小时班。除了这些排班外,几乎每个白天杨宏发都会待在医院。

疫情来了以后,这样的情况更加普遍。有来自青海的健康界网友说,今晚一个病人非要转院,原因是输液完了后,压了床头铃,没有第一时间来给他拔针,说是我们的服务跟不上,会耽误他们的治疗。

殊不知,全科40~50病人,只有一个医生,三个护士,没第一时间来拔针,是因为在其他病房做治疗,并非是坐着不动。其余医护人员全部参加当地全员核酸,从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出发,有时连早饭没来得及吃,一直坚持到中午12点,完了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要继续回来上班,没有休息,没有请假,也没有怨言,这样的上班是连天连夜。

有来自四川的健康界网友诉苦道,在医院上班就几乎与各种假期绝缘了,从来没听过什么年假什么强休假,过年能够回家一趟都算福气了。

有健康界网友评论称,为什么(要宣扬医务人员)全年无休,为什么吃不上一口热饭,畸形的观念,这种就不应该值得鼓励。

杨宏发的妻子同样是医生,她曾描述,丈夫每天回到家的第一感觉就是累,「他经常坐在沙发上都能睡着」。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不能晋升高级职称,早已超负荷运转的他,仍选择去读博士,与医院签约委培。

熟悉他的同事说,他读博期间一门心思搞科研,绝大部分时间扎根实验室。

据他所在医院的院领导评价,在学历不断拔高与内卷的时代,杨宏发读博士是一种积极的应对与自我完善,更是一种自我修炼,其实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任。

有与杨宏发同样来自湖南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在医院,没有博士学位,进不了正高,评不了博导,外加一个国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有来自江苏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他以前有个同事,医疗水平很高,治愈率很高,病人满意率很高,50多岁了依然是主治,因为他的学历是大专。

张颜波生前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等项目5项。在Neurosignals、Int J Mol Sci、NRR、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3部。

张颜波被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有148篇,总下载量达18227。

他去世后,同事发文感叹,「愿天堂不再有繁忙工作、不再有SCI压力、不再有烦心琐事」

刘伟,在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二十余年间,对脑血管病、颅底及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展了各种显微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手术数千台。

如何让医务人员别太累?

近些年来,医生猝死的消息,屡见报端;中国医生很累,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常常听说,有的医生因为连续做手术十来个小时,没时间吃饭、休息,下了手术台已虚脱;连续出诊多个小时,看几十个号,中间顾不上喝一口水,结束后口干舌燥;此外,他们还要应对考试、做科研、写论文……

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一直在透支。就像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会掉下来。

有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就算不是疫情,她们一个月也只能休一两天假,抽调守高速路口、采核酸。医院间内卷得很厉害,工作任务完不成,大家都要扣钱挨批,所以大家只能被推着走,白天看门诊、收住院、处理病人,早晚和可以休息的时间给学生做体检,完成公共卫生的任务。她希望国家强制执行医务人员休假制度,「不要再有所谓的英雄出现」!

有来自沈阳基层医院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一轮又一轮的全民,一波又一波的入户,手里拿的不是麻醉针,是一根根的棉签,直到医院开诊,我拿起麻醉针,针是抖的,我的心也是抖的,因为时间太久,业务都不熟练了。

疫情三年值过深夜里的预检分诊,转运过国外落地沈阳的人,严守过沈阳的高速路口,参加了数不过来的全民,入户入到对管区内的小区了如指掌,我可能快忘了,我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麻醉医生。

而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生工作强度大,平均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经常会熬夜、晚睡,仅8.1%从不熬夜,因为值夜班是医师工作的常态。

有来自陕西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白班连着夜班上,第二天中午下班。然后在凌晨三点起来采核酸。什么时候是头,累的我心肌缺血。

有来自安徽的健康界网友评论称,一个夜班下来查房、手术,没有一个下夜班是(中午)12点之前能回家的。

那么,如何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猝死,表面看来像是种突发的症状。但其实所有的猝死前期并不是毫无征兆的,这是蓄谋已久的事件。临床上,很多猝死的人,都会经历一个高压、长时间的精神紧绷、高强度工作事件。

「医生过劳」不仅要依靠医生本人的自我调适,也要有外力推动,需要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做保证。

因此,2001年美国医学会硬性规定,任何单位不得让医师工作超过每周80小时,并且不得24小时以上连续值班。值班12小时后立即下班,不承担任何职责。

有违反者,即使霍普金斯、哈佛、耶鲁、杜克等知名医院,都被严重警告,全国通报,主任撤职,院长警告。

这一思路,或许值得我们借鉴,毕竟,医院人才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

中青年医生正处于家庭和事业关键期,既希望在业务上有所突破,也有学术科研的任务,还要面对病人及自身家庭的压力。

有来自广东的健康界网友呼吁:把医护还给病人!

从院方、主管部门,到全社会,都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理解、尊重和关心医疗战线上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正视他们的付出,让他们的健康权益得到应有保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要求24小时待命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