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秒可职场教ppt靠谱吗怎么样?

黎贝卡(方夷敏),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后,曾先后担任《新快报》记者,《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2014年,创办时尚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获得了巨大的粉丝量和阅读数,被人们称为“时尚教主”,其公众号也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时尚自媒体。

2017年12月,黎贝卡回到校捐资助学,设立“黎贝卡创业异想金”,她说暨大是一个能让人做梦的地方。

2016年11月,母校110岁生日,黎贝卡作为“百年侨校·百年商科”企业家高峰论坛嘉宾,她讲述了如何从一个媒体人转型为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下文转载自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听暨南女神、时尚教主黎贝卡分享职场经验。

时间过得太快,“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马上就开号四周年了!前几天好多人发这个榜单给我看,

留言区里读者们打Call的队形非常一致,都是“黎贝卡的女人绝不认输!”

四年前,当我手忙脚乱发出第一篇推送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我会写这么久,会变成全职博主,会拥有这么多“黎贝卡的女人”!

前几天跟阿花聊天,她自从加入我们工作室以后,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忍不住问我:这样的生活,你是怎么能坚持四年的?!

那天晚上,我扪心自问深思苦想,自己四年的博主生涯回顾了一遍,彻夜未眠悲从中来……(不许笑!)这四年真的经历了很多事,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然而心里只有工作的我,想到曾经答应过你们要写一篇职场掏心窝。干脆借着这次回顾,把这个坑填了。

后台每天都有人留言,分享关于职业困扰:刚毕业不知道选择什么职业、想辞职但是没有勇气的、正在上升期纠结要不要备孕、工作了五年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干嘛、不知道继续留在安逸稳定的公司里还是自己创业……

崔斯坦说,再不写,之前问你该不该怀孕的那个姑娘就要二胎了。今天我要分享的,其实谈不上是职场建议,你不会读到跌宕起伏的办公室争斗,也没有一夜暴富的秘诀,都是一些亲身经历后的体验,希望对你们有用。

这是首要的前提。也是我面对很多想成为时尚博主,或想加入我们工作室的人,会提的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个行业么?

因为被职业的光环所吸引和热爱这件事是两回事。

时尚博主当然有风光的一面。拿我来说,很多人觉得我总是满世界飞,不是拍广告,就是看秀,参加活动,看起来又风光又好玩。

但是,和看起来很光鲜的“博主生活”并存的,是频繁的舟车劳顿、是孤独的码字时光,是倒不过来的时差……

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一边排队过安检,一边抱着电脑到处找wifi。第二天如果有活动拍摄,就提前熬夜或者利用周末不更新时写写写;参加活动不方便带电脑,就用手机写写写。有时候连拍广告,都会把电脑带到现场见缝插针写写写……这直接导致见到这些场景的人,尤其是很多公关,会很惊讶地说:啊,你到现在还要自己写推送啊?!

印象很深的一次,在佛罗伦萨看完GUCCI的秀,跟几个杂志编辑一起闲聊,说起“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参加after party”,她们全部惊呆,表示绝对不可能,看这么多次秀,怎么可能第一次after party!

原因很简单:每次看完秀我都匆匆忙忙赶回去写稿了,只有那天正好不用更新,才有了那么难得的一次闲暇。而每个人都羡慕的看秀时间,其实只有20分钟而已。

但如果你问我,后不后悔错过这么多派对?可能有一点。可是直到现在,写写写这件事,仍然是整个博主生活里最能让我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一件事。我也很爱写完了一个一个地选评论(没错,你收到的评论回复大都是我回的~),与其说这是我的工作,还不如说是我的能量补给环节,每次看到你们说有用或者喜欢,都会让我觉得很开心。如果这时还有一杯香槟,那就是我的after party了。

说这些并不是要强调我有多累多不容易。我之前就说过,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收获你们这么多的爱,还能赚到钱,我已经够幸运了!而我之所以能把这件事坚持下来,最大的动力,就是因为喜欢。

其实不止时尚行业,很多工作“看上去”都比实际上要光鲜亮丽很多。我之前做电影记者的时候,也老有人流口水,可以天天见明星真好,老是能提前看还没上映的电影,肯定很爽吧。但当时跟我一起跑线的记者,没有一个不是每天累得想辞职次的。

最近《奇葩说》有个辩题是“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之间,要选哪一个,网上很多人在讨论,这也是我们玩“二选一”游戏时必备的一题。

我选的是“低薪很喜欢”。因为喜欢,就是一种生产力啊。

更何况,低薪只是暂时的。环视我身边的人,工作了这么些年后,那些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人,即使一开始收入不怎样,后来大都做得风生水起。而那些做着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工作的人,很多都是多年后也不见什么起色。

把一件事做好,不是拼苦力,也不能只靠运气,它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前提一定是:你要足够热爱这件事,你能够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多少,这个曾经专门写过。

只有真的喜欢,我们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因为我们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做得更好;而不管哪个行业,一旦成为行业的尖子生,回报往往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足够热爱?

这也是后台经常收到的问题。我自己的判断标准是:那件事你是不是足够想做,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想做,做的时候你是不是发自内心觉得快乐。

一般在问完“你真的喜欢这件事”之后,我的下一个问题会是:你觉得自己能喜欢多久?

放心,在这篇推送里,你不会看到“勤奋”、“坚忍”这样的建议,这些品质固然很重要,但也总带着一种咬紧牙关的意味。

当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情,不太需要这么强行鸡血自己。

想想看,你吃小龙虾、麻辣火锅,需要努力才能坚持不懈么?不需要。我得每天把手机强行关机才能克制住自己叫外卖的欲望。

但即使是我这么喜欢写的人,在高强度高负荷的运转中,也难免有状态不佳的时候。前不久不凑合小姐说自己最近太累,累到没有分享和写稿的激情了,问我有没有过这种状态。我说,当然有,而且时不时会有。

实在焦头烂额的时候,跟崔斯坦求助,“你来写一篇好不好?就算是“好色”也可以~”她都斩钉截铁地拒绝,说:太累了,别说写“好色”了,就算金城武脱光了在我面前我也不一定色得起来(这一定不是真爱!)。

是的,就算是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会有时候累(挫败/沮丧/自我怀疑……)到想放弃。

这种时候,让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就是好奇心了。

越是自己热爱的的事,越不能丢掉对它的好奇心。

辞职之前,我在报社做记者做了很久。当时纸媒的环境已经很差了,不管是同辈还是新人,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问我:纸媒的环境都这样了你怎么还不走?

如果说是情绪化的“老娘不干了”的时候,我当然也很多。但觉得腻到想要离开,还真的没有。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对这个职业一直葆有好奇心。从高教、时政到电影,我甚至还写过很长一段时间讣文。之所以喜欢当记者,就因为通过这个职业,可以接触和了解很多人、很多不同的领域,学习很多不同的知识,发现很多可能性。

后来离开传统媒体,开了这个公众号,做自己的“异想世界”,同样是因为对自媒体和时尚业充满了好奇心。你们应该发现了,虽然被归类为时尚号,但我分享的内容不只是穿衣搭配、美容护肤,还有家居装修、旅游出行等等……好不容易有个自己的平台,简直什么都想写。

博主生涯里,除了写写写拍拍拍,还要出大量的差,参加活动。有些不太熟悉的朋友看到我的状态,会劝我:“钱是赚不完的,别那么辛苦了。”其实,如果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多接几个推广就好了哈哈。

之所以满世界跑,去采访、去看秀,去参加活动,甚至去做一些看起来跟我的本职工作没什么关系也没有任何金钱回报的事,就是希望能接触更多不同的、未知的领域。

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每天都更新,真的不担心被掏空吗”这个难题。我们的助理小妞有时候也会和我讨论这个话题,说总是在写感觉没什么时间学习。我一直跟她们说,这是个伪命题。

学习这件事,只要你有好奇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东西,反之,就算让你重回学校,也未必能学到什么。

我身边很多长得漂亮、活得也漂亮的女朋友,她们都不是时尚或媒体行业,我们在微信群里很少聊工作,聚在群里最主要的话题无非是最近发现了什么好买的地儿什么好吃的参观什么好玩的事。看起来都是一些很“轻”的话题,但我一直都还蛮受感染的,她们在这么高强度的生活节奏下,对正在发生的潮流、新的事物依然充满好奇心。

我能想象得到,工作中的她们,对行业的动态,对更优的工作方式也同样会很敏感和积极。

在那期漫画小剧场总有一些小事,让你瞬间开心起来 的最后,我说,希望我们都能保持脆弱,选择快乐。评论里好些人在问,为什么要保持脆弱。

因为在我看来,脆弱意味着对外部世界保持非常灵敏的嗅觉和触觉,只有全面打开自己的触觉,才有更强更丰富的感受力。

三、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式

确定行业和领域之后,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式也很关键。

这两年小视频很热,几乎每天都有人建议我拍,或者帮我做视频栏目;直播火起来以后,又不断有直播的邀约……我都没有“轻举妄动”。

是不同的平台和渠道有高下之分么?不是。只是因为我不擅长。有一些博主,可能就是比较擅长在街拍里展示自己,有一些博主,就是特别懂得通过视频来跟粉丝互动。

我呢,虽然也有拍片、拍视频,但这么多次过去了,每次站在镜头面前,还是觉得不够放松。一开始我觉得是因为害羞,慢慢拍得越来越多了发现,其实是因为我并没有很享受这件事。

出席活动的时候,不是很容易遇到其他的博主么。其中的一次,有位博主没吭声的时候看上去很普通。但一站到镜头前,他就好像被点燃了一样,整个人都在发光,我都看呆了。他自己也很享受,让人羡慕。

对我来说,这个让我最舒服的沟通方式始终是“写”。

前段时间我不顾劝阻非要开一个碎碎念的个人号,崔斯坦惊呆了,问我:“你已经每天都在写了,还有那么多想要碎碎念的吗?”我说,“有啊,因为每天的推送是有主题的,还有很多生活里的琐事啊所见所闻所想,不适合在现在的号上分享,但我想记录下来啊……”

虽然这几年我也在努力做新的尝试,希望能拓宽自己的能力边际,但直到今天,我还是发现:写写写,是真正让我发自内心感到平静和快乐的一件事。很多段自己觉得难熬的时光,写着写着就好起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看上去我好像换个领域,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会用“转型”之类的字眼,但我自己感觉还好。因为我一直都在媒体,都在做文字工作。

在我看来,什么风口都比不上合适更重要。比如这几年综艺节目大火,很多明星都有受邀。有的人气大涨,突破了从艺好多年都突破不了的瓶颈,有的则明显水土不服,反而减分不少。

你们身边肯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眼前一时的诱惑或其他一些原因,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方式,结果自己并不开心做得也未必很好。

至于怎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电影《我和爸爸》里劝女儿别一根筋、多试几个男人的话,用在职场也合适。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呢?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哈比人,皮肤不够好,因为对干锅田鸡火锅麻辣火锅咸柠七杯子蛋糕爱得深沉,我的身材也并不完美。

经常有品牌拿到我的尺码之后惊呼:哇,好小的码啊!然后几番挣扎之后再弱弱地问道: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一下,这个胸围和腰围是不是写反了?(好烦,写完就去健身)

但正因为我是哈比人,我才会特别去关注怎么通过穿衣搭配来让身材比例显得更好;正因为我牙齿不齐,我才会去矫正牙齿,跟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整牙过程。(哈哈,还专门有号回顾了之前的丑照呢)

但后来很多人都跟我说,受了我的影响去矫正了牙齿,结果收获到的不只是整齐的牙齿,还有满满的自信,开心!不瞒你们说,光是我们自己工作室里,受我影响带牙套的人,已经十个手指数不完了。

没有人生来完美。缺点也可能变成你的特点,人跟人之间,也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才得以区别开来。

我相信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喜欢我,不是因为我有多完美,而是在关注我的过程中,发现就算是这样不完美的我,也可以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有的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并不是所有职场都是时尚圈,也不是所有的缺点都是生理上的。职场残酷,可容不得你拥抱缺点。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当记者的时候,有过一个同行。日报的节奏太快,他作为一个慢性子,又对自己的文字要求极高,每篇稿子都精雕细琢,结果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每天一次的截稿时间,把自己和编辑都折腾得痛苦不堪。

无奈之下去了月刊,他也彻底放弃跟截稿做斗争了,晚交稿就晚交稿,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为先,没想到这样一来“旧疾”居然成了优点。

软弱有时可以使人变得更强大。每次写关于时间管理或者理财的文章,都有人问我是不是处女座,怎么这么自律。但你们不知道,其实我骨子是一个非常懒散的双鱼座。所以你们会看到,我连续三年都在说要晒马甲线,然后它现在依然无影无踪…… 其实,正是因为天生非常不自律,我才需要用很多方法来管理自己。

所以,我说拥抱缺点,并不是抱残守缺。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晰认知的时候,你才有可能修正它、或者真正接受它。

在我当了时尚博主之后,听到的最多的羡慕是:很多品牌送你东西吧!逢年过节都有收不完的礼物,你现在还需要买买买吗?

其实任何职业都一样,当你在一个领域做得越来越好,甚至形成影响力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机会向你涌来。

老读者们都知道,从我一直把“推广”跟“推荐”完全分开。是广告就光明正大标明“推广”,而纯分享的内容,只要声明没有软性植入,就是绝对不会悄悄植入。

一直有人劝我:反正你的分享也是各种产品的推荐,能不能植入xx一下?像软植入这样的提议,每天都要拒绝很多个。相信我,很多品牌或者产品,都有很好的知名度和极高的美誉度,有时候连我自己拒绝完都会心痛。

倒不是因为我视金钱如粪土,我还是很爱钱的,毕竟只要赚够一个亿,我就可以住到我男朋友木村拓哉家隔壁了呢!

我曾经很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有些我自己本来就喜欢或者觉得值得推荐的,是不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植入一下呢。

因为我知道,一旦这样做了,我自己的标准和界限会慢慢变得越来越模糊。

那种纯粹的分享才是我开这个公众号的初心,也是我可以持续热爱,并对这个行业保有好奇心的地方。我喜欢买买买,喜欢当小白鼠,如果买完都没办法想种草就种草,想吐槽就吐槽,那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

曾经也有过一两个人挑衅地说:你说没有软植入就没有了,谁信啊!

那就不信好了。信任感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相互的。

我始终相信,谁也不是傻子,是真的在分享,还是偷偷摸摸做了广告植入,读的人是有判断力的。如果为了短期的利益这样做,就算大家一时之间不会发现,慢慢也能感受到。侥幸心理,在职场、在情场、在什么场也许偶尔能蒙混过关,但一定不能走得很远,最终消耗的都是自己。

每个人的职场不同,所处阶段不同,坚持的原则也会不同。但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对自己有多诚实,跟他她最后能在职场走多远是有直接联系的。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很久以前有一次采访章子怡的时候,她说的。当年我还是电影记者,去探《太平轮》的班,看到她在北京零下十几度的天里,几乎天天泡在水里,一泡就是一整天……

后来电影票房和口碑都不佳。我问她:为了这部戏吃了那么多苦,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你会觉得后悔吗?

她当时的回答我到现在都记得。她说:“我是个不惜力的人。每一部戏我都会全力以赴,尽量做到最好。至于结果怎么样,那不是我能控制的”。

不惜力,在我看来是一种职业精神。

网上有人发帖问“黎贝卡凭什么那么红”之类的,媒体采访也很爱问这些问题,我一般都会回答是运气好(我确实是!)。如果是同行或者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问我,我会先问她们:过了最初的激情期和甜蜜期后,你还能不能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日更新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巨大考验。每个工作日,风雨无阻,无论失恋还是中彩票,无论发高烧还是刚飞完16个小时长途,每天都能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写完当天的推送。能做到这一点,再讨论其他。

连续做了四年,瓶颈期当然是有的,状态不佳的时候也时时有,写的不满意的稿也有很多。有很多次,推送发完了,因为不满意,还会沮丧到失眠。但值得我自己骄傲的是,对于这件事,我没有敷衍过。

去年我们开始做自己的服装品牌。很多人问我,我在内容上做得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做服装品牌?这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情。

确实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用了最费力的方式——自己搭建团队,建平台、自己找供应链,从定制面料、打板,到找加工厂......为了寻找好的羊绒,我们试了无数供应商,最后锁定了苏格兰的纱线厂;为了调整版型,好多个单品都反复打了至少N次版,设计师都快被我折磨得想放弃了;为了做出我心目中满意的包,花了两年时间找满意的皮和工厂,打了十几次版,嗯,到现在还没能跟大家见面……

当然,目前品牌还有很多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但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不保留力气地去做好它。因为对我来说,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是我最初的“异想”之一。

想起曾经有个初入职场的女孩找我聊职场困惑。她说“如果做多做少赚的钱都差不多,那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呢?”我跟她说,为了你自己。

不惜力,与其说怕让别人失望,倒不如说怕让自己失望。我们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法重来,我希望当我回过头来看自己做过的事情时,无论它们的结果如何,至少自己是没有遗憾的。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长,还有很多话,还是留给下次“掏心窝”吧!”哈哈。

最后想分享我年初在手帐首页写下的一句话:更有趣、更自由、更广阔。

虽然平时出现在你们面前的我,是乐观和积极的。但我本质上是个悲观主义者,觉得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对人生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目标。如果说有什么是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到的,那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多做一些有趣的事。

生命的长度也许有限,但深度和广度是可以无限拓展的。

希望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停止生长。

文章来源: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编辑助理:波力小海苔、Jennie、JOY

为我们的暨南女神点赞!

}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里现象的科学,它的实践性非常强。心理学家们能够通过各种测试获取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以及目前的压力状态,帮助你缓解心理压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50个最有趣又好玩的心理测试图吧!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的是少女还是巫婆?

测试结果:看到少女的,说明你今天心情好,看到巫婆的,说明心情很坏。

看到的是女人还是老头?

女人:你的个性觉得人性本善,虽然世界上太多例子让人相信似乎人性本恶,但你总能设身处地怜悯,觉得那些弱者是因为太多的压力与不公平,导致人性变质造恶,你还是觉得人性可以通过教导回到善良。

老头:你的个性觉得人性本恶,虽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尽力协助,但出力前还是会评估对方会不会是演戏而假装孱弱,应该说社会的太多案例让你觉得人性本恶,因为再善良的人也有可能遇到私利的事物而变得邪恶!

城府测试:第一眼看到的是天使还是魔鬼?

}

创作立场声明:第一篇深度影评韩国电影《新世界》得到了许多值友的热烈响应,以后就在大妈这里作首发地了,请各位值友支持!

深度解析电影《血观音》——一次讲足中国职场文化

引子:从古老的传统文化来解读这篇文章,来看看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建议看完此片后进行二刷,你会发现此片的精彩在前半部分),内容有强烈剧透。

特别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近期发现有个别自媒体未经授权使用本文内容进行电影解读,请自觉将部分收入捐往武汉。

1、混职场,要摆清位置,影片细节让人惊叹

同样的粉色系,不着痕迹的身份表露(咱俩是一路的);

一个队伍的怎么分主次呢?看看日本夫人那什么都没有带的脖子,没有修饰的头型,浅一些的粉色系,清淡的彩色搭配,无一不在衬托,谁是boss,谁是老妹;

影片进行到这里,棠家的接待是深得王夫人认可的,大白话说就是,伺候舒服了!

2、混职场,一个细节的闪失,会让你前功尽弃

传统官场文化里,位置越高,越迷信,为什么?苏轼曰,高处不胜寒。

本来请的是吉祥,是富贵,但你准备的却损坏了,不管是人为还是其他因素,就三个字:不吉利!!!!!!!

所有之前的精心布置全部失去意义,而且此后开始了夹枪带棒的发泄不满。

骂的哪是丫头,骂的是你妈!

上一句还说画展准备的如何如何好,下一秒就变乞丐讨饭了。你说这脸翻的快不快?

什么是高段位?就是处变不惊,不动声色。

一个的聚焦,告诉观众,骂的就是这里。

3、混职场,没城府工作做再多,那也是头猪,宰你只是时间的问题

王夫人轻描淡写的说出三代的丑事,大女儿转身就负气走了,忍住了小太妹,忍不住第二波攻势,而小女儿则平静,在影片里第一次表现出接班的气质。

让家长十分下不来台,从领导学来看,不堪大用,也为接下来的命运下了注脚。

4、混职场,看破不说破,勿作小清新

看到母亲虚伪的那么虔诚,大女儿挖苦似的猛敲,别装了,别装了,太尼玛能装了。

母亲还是似笑非笑的回应,但心中的波澜已经变成波浪,此人不堪大用。

5、混职场,看似心直口快的往往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段位

就这么自然的告诉你,我花了好多银子,你倒是很舒适,装听不懂我就直接引导你。我看上你的玉了。

作为同段位的日本夫人,心里明镜似的,装出听不懂的样子,看表情多自然,一点也没懂你们是在谈我。

县长夫人:你不接我就继续这么自然。

议长助理也加入,做顺水人情,小弟,从来都是被玩的,

臻入化境的大棠子看了一会,见林夫人是不肯出血了,为免气氛尴尬,做总结性发言,功不可没!(潜台词,大家就到这吧,人家是有功的)

6、混职场,你要时时低调,有求于你的下人,能量可能比你大

天庭来的,议长助理马上变成了小萝莉,但却是大棠子的资源。

7、混职场,抓不住细节,你只能等着被坑

就这么自然得,领导把关键环节说给了大棠子。(潜台词,我没问题,得搞定他)

卡在哪里,公关到哪里。敲黑板:大女儿陪得不是领导!

懵逼一脸 ,一脸懵逼,高效率得工作怎么领导不回应呢?不点赞呢?

也就是从这个饭局开始,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独善其身,只能逼着大棠子拉你下水了。

领导在给你指路,你却傻傻得等待幸福。

8、混职场,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是嘴上

敲打起来没完了,对方直接来了个将军,一下老实了。

就这么自然得告诉你,你好像知道得太多了,什么下场呢?

只是夫人罢了,狐假虎威也就算了,但你要真想趟浑水,你有着胆量吗?

夫人秒懂,虽然大棠子毕恭毕敬,但那是尊你是县长夫人,官太太可以,但不要过界。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好太太。

8、混职场,不要轻易给人下定义,越狠的角色,往往是善恶难辨

贫苦朴实的老母亲,对于大棠子的帮助感激涕零。

很多时候,你是不会清楚高人的行为动机的,所以佛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时你的贵人只是单纯的帮你,有时你的贵人帮你的同时早已安排好你日后的角色,有时你的贵人起初只是帮你,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给你安排合适的角色。你认为大棠子属于哪一种呢?

记者:行吗干妈?(家属大闹媒体炒)

10、混职场,想走的远,切忌高高在上

干儿子把家属带来了,大棠子没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伪装下的掏心掏肺,让你觉得虽然人家没帮上忙,但苦衷也是那么由衷的

什么叫放下身段,走到高位的皆是如此,还记得刘德华给王宝强的那一跪吗?真正的地位绝不是靠“装”得来的。

11、电影中背后的政治交易你看到了吗?

很多涉世未深的影迷很容易观影二元化,要么厉害,要么不厉害,而为什么厉害?怎么厉害的?压根不会去想,所以容易错失很多细节,好电影也看不出好来。

这三张图片,背后的政治交易您看出来了吗?我们听评书总会有一句话,叫做书中暗表,简单的三张图片,你到了什么?

1、为什么来的署长恰好是老将军的部下?

2、如果是巧合的,为什么署长不避嫌的当晚就来了大棠子家?

3、作为已经失势的嫂子凭什么说不照应你们还照应谁?

是什么神秘力量将二者自然的联系在了一起,谜底就是:

这个布的大局里面,署长早已经是确认的冯方棋子,冯早已和署长进行了高段位的政治交换,棋局中林家一定要被灭门的,自然会扯上大棠子,所以计划实施前一定是得到过署长确认的,这样的棋局才高明。所以冯上位,必然回报署长以丰厚的政治果实。这才是电影牛逼的地方,草蛇灰线,让你惊奇。

署长那句既是客气话,也是不露声色的提醒,再次确认,事成了别忘了老弟哦!

12、混职场,低风险高收益才是高手

我们常说,高风险才高收益,低风险只有低收益,这个道理确实说的有道理,但在官场,能做到低风险高收益才是万中选一的高手!政治上,赌的成分越高,输的越快,控制风险,追求确定性才是长久之计。

常人思维会想,既然已经入局,想把事情办好,署长怎么还带来一个貌似和署长不是一条线的廖队长呢,这使唤起来多不顺手,还有泄密的风险。难道是上级指派,署长没法控制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带着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廖队长,才是高手下的棋。

对于署长而言,虽然冯上位能够得到最多,但也要考虑到冯上不了位的情况。如果王院长上位了,大棠子捅了这么大的漏子,难免不会报复,如果彻查林家灭门案怎么办?

而有了廖队长做挡箭牌,这棋下的就漂亮了。

1、冯上位,署长有大功,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但暗地里指导方向功不可没;

2、王上位,林家灭门案重查,廖队长有包庇之责,署长不参与直接调查,仅仅是失察,你看风险多小!

就这么自然,帮了冯家,又没有直接干预案情,高!实在是高!

13、到底是谁去追杀了段忠段义?

如果我们不想当然的去理解电影,那么,就不能简单的将追杀段中段义的黑手理解成大棠子的神秘力量,我看到有一种解读说是大棠子派出的杀手,那这和派出的是高达、孙悟空、钢铁侠其实没什么区别,因为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总之就是死了,死了一个,跑了一个,这么解读没有意义。

1、两兄弟是军人!还是混迹于缅甸战乱的军人!什么概念,就是铜锣湾扛把子来十个八个基本只有等死的份,职业军人和打手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是经历过战火的军人。

2、导演如果是严谨没有逻辑错误的话,电影细节会给我们暗示的。暗示在哪?

看来在座的可不仅仅只有署长是老部下。

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追杀段中段义两兄弟的,是署长的功劳,只有军人对军人才靠谱。或者是在场的手下,或者是署长私密的关系(警匪自古是一家)。

杀这两个兄弟应该是棋局之外的事情,因为塞了糖(威胁大棠子)才导出了后面的追杀,恰好发生在署长在饭局的这个时点,那么书中暗表的应该是饭局后,大棠子当场和署长研究了情况,毕竟她知道两兄弟的藏身处,才有了后来的追杀。

走私偷渡都能控制,如果棠家势力能染指到这么大,还有必要下棋吗?你可以认识偷渡的势力,你可以买通,但你无法给人炸了啊,黑势力为了钱把客户炸了,传出去还有人坐船吗!这不是大棠子这个掮客的能力范围,而极有可能是署长的功劳,以查船的名义放个炸弹,照顾走私船老板在狱中的兄弟,走私船老板在查的某个案件给与帮助,这些都可能是署长的诱饵。

14、一将功成万骨枯,镜头照下已无言

二位夫人一上一下,棋局终了

二位夫人胜着为白,败着为黑(暗应胜者王侯败者寇)

墙上逝者,骨枯魂飞,恰好安排在大棠子身旁,是胜利者的代价

小棠子正襟危坐,虽无言却已具王者之气

代表权杖的翡翠,和平交出,爱,是世上最重要的事情。

都读到这里了,别忘点赞、点喜欢、收藏,加关注!

本人相关原创深度影评:

    韩国电影《新世界》原创深度影评(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这可能是你读到的该片最全面的解读这个春天,不片荒!来#影视摘星计划#分享你的星级典藏片单,大奖系列/优秀影人系列/口碑系列,这些好片子怎么舍得倍速?参与投稿,赢取专属观影好礼!>活动详情戳这里穿拖鞋的足球| 11 评论17 收藏15查看详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秒可职场教ppt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