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启的葡萄酒叫什么牌子的啊。

10年前,赵薇豪掷4000万买下法国酒庄,每年卖给中国人5万瓶红酒。记者问她:有钱为什么不投资本国酒庄?她冷笑道:法国红酒享誉世界,本土都是低端货!未料3年后,被一“煤老板”狠狠打脸。

2011年,赵薇凭《还珠格格》等多部戏中攒下数亿资产,还嫁给富商,事业和爱情双丰收时,豪掷4000万买下法国酒庄,年产5万瓶酒,全数送回国内卖。

一瓶成本价不到50元的酒,回到国内,最低卖500元,大赚国人钱。暴利后,连续在法国卖了4个酒庄,开启日进斗金的日子。

在一次新酒发布会上,赵薇卖力安利自家的法国酒庄,引起某记者的追问:宁夏已经入选世界葡萄酒产区,你在国内赚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去宁夏投资酒庄,为国产葡萄酒助力。

没成想,赵薇冷笑道:本土种的葡萄都是低端货,能酿出什么好酒,再说法国才有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然而,这番话却在3年后,狠狠地被打脸。2014年,“煤老板”刘金启带着宁夏葡萄酒,参加法国“吉伯特葡萄酒大赛”中惊艳世界,大赛中42个奖项,被这款曾被无数老外,国人看不起的葡萄酒,拿下36个奖项。

大赛评委一致认定:其他酒品,在这酒面前黯然失色。法国前总理更给出了“东方波尔多”的美誉,甚至提醒法国各酒庄主,警惕宁夏葡萄酒,未来必定成为法国红酒的劲敌。

可让人没想到,”煤老板“刘金启是从”门外汉“转型种葡萄,酿红酒,他的传奇故事,不得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2006年,刘金启突然飞到宁夏,豪掷3000万购买7500亩戈壁滩,前后投入6亿,折腾8年,一分未赚,被好友怒斥:放着亿万富豪不当,你是不是疯了,简直就是拿钱烧着玩。

然而,这个“疯子”刘金启,不是第一次干异于常人的事。

刘金启,出生在山西大同,家境不好,从小辍学跟着父亲挖煤。家穷没钱,常常被老板看不起,克扣工钱。见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脑瓜子精灵的刘金启明白,要不被人欺负,就得创业赚大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90年代,国家开放私人开采煤矿,刘金启敏锐地意识到:人生逆袭在此一举。为了凑足20万买矿的钱,他放下尊严,头都磕破,四处借钱。

乘着红利的”东风“,刘金启大挖第一桶金。此后接二连三拿下8个煤矿的采矿权,短短10多年,从一个“农村娃”变成“亿万富豪”。

人人以为年逾50岁,赚下2-3代人都花不完的财富,他该满足了。未料,他丝毫不消停,直接跑到宁夏戈壁滩开荒种树。

朋友如上文那样嘲讽他:二傻子,但他内心却甘之如饴,用他的话来说:“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投资赚钱,更要为当地老百姓造福。”

宁夏西海固、闽宁镇的农民有多穷?看过扶贫剧《山海情》都知道,”口袋没钱、锅里没食、井里没水“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听说宁夏适合种植优质葡萄,酿好酒,作为葡萄酒死忠粉的他,心想:一瓶葡萄酒远超一吨煤,每年去法国高价买上千万的酒,作为公司应酬,不如做个酒庄,顺便帮助苦难的百姓。

动了这个心思,刘金启二话不说,花3000万买7500亩戈壁滩。朋友赶紧拉住他,如赵薇鄙视国产红酒的口吻劝他:老刘,国产红酒有人买吗?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未料,刘金启立刻暴怒:老外的酒有什么了不起,葡萄酒专家李华都说,宁夏能产出跟波尔多媲美的优质红酒,我酿出好酒,给世界和国人瞧瞧,咱绝不比外国差。

说干就干,面对“峥泓萧瑟不著一草木,狞风拗怒都向空中号”的戈壁滩,刘金启吃尽苦头:风沙肆虐,一开口满嘴沙子;没水没电没住所,只能风餐露宿,但为争一口气,过惯香车豪宅日子的他,一待就是15年。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他请来1000多个工人,一拨人修渠挖井,引进黄河水;为了防风固沙,他耗资1000万种上200多万棵树;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他高价种上有机葡萄苗......

耗时5年,其中遇过霜冻,全园葡萄奄奄一息;遇过沙尘暴,差点把他卷飞,但都没有吓退他,反而越挫越勇,豪横投下6亿,把昔日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变成瓜果飘香的绿洲。

2014年,第一批葡萄酒问世,以“浑厚的酒体,浓郁的果香,独特的风土味道”,一举征服了老外评委的心,成为宁夏闯进世界的黑马。

听说赢了36个奖项,刘金启瞬间泪如泉下,抱着工人嗷嗷大哭:“我们做到了,再也没有人敢瞧不起咱们国产红酒。”

央视记者问他:是什么支撑你走到现在?

“许多人说我将儿子挣来的钱投到这片荒滩,太傻。但我不后悔,我一定要将宁夏的灵魂带到法国,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知道宁夏,知道宁夏的葡萄酒。”刘金启自信地说。

如今,闽宁镇的1万多移民在他那里工作,最少一年能赚5-6万元,而宁夏红酒在他的带领,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名片。于国家和人民,他这样大写的企业家,才是我们需要的。

如果你也爱喝酒,不妨可以在图片下方【看一看】下单,助力宁夏扶贫,支持刘总家富有爱国情怀的葡萄酒。

}

曾几何时,“土豪”、“富得流油”、“日进斗金”成为了山西煤老板的代名词。

买悍马,修佛庙,生日宴吃空运的日本神户牛肉,那都是小儿科。

20多年前,就有煤老板在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一次性花费1亿3000万买下109套房子;还有煤老板建了3000多平河景房,为了将家门前的黄河改道,还特意修了座大坝。

煤炭之“富”,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当一夜暴富的煤老板们纸醉金迷,争相斗富之时,却有一个名叫刘金启的煤老板,放着如日中天的8个煤矿的生意不做,偏偏投入6亿巨资,独自跑去黄沙满天,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开荒种葡萄。

顶着“钱多人傻”、“脑子进水”的嘲讽,他默默地在荒漠中耕耘了16年。

刘金启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这,就要从16年前的一次宁夏之行说起了。

2006年的一天,刚步入50岁门槛的刘金启,无意中看到了一则关于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招商宣传片。宣传片上的介绍称,宁夏要招商引资,打造一个“葡萄长廊” 。

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刘金启飞到了宁夏考察。

然而,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后,刘金启才发现,这里的环境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

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风卷黄沙刮得脸生疼。触目所及之处,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基础设施基本等于零。

当地人的生活也同样非常艰苦。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来块,孩子上不起学,穿的是破烂衣服,吃的是生硬的冷馍馍,就连喝水都异常困难,需要到5、6公里外的地方打水。

可想而知,想要在这里投资葡萄酒产业,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不确定的未来。

同行的老板们无一例外地表示不看好这一项目。他们认为:“这里环境太差,投资大,见效慢,而且还存在很大的风险,不划算。”

这时,有村民得知有老板过来投资,专程过来欢迎他们,其中有人还给了刘金启几个熟鸡蛋。对于物资极其匮乏的村民来说,这些鸡蛋是很珍贵的。平时自己舍不得吃,只有招待贵客才会拿出来。

看着村民们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和纯朴憨厚的笑容,刘金启又是感动,又是酸楚。当下,他就在心里做了决定:就在这里投资建葡萄园!

于是,刘金启一次性投入3000万,承包了7500亩戈壁滩,一包就是30年。

其实,在来这里之前,刘金启就曾了解过,宁夏贺兰山东麓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砂石土地的矿物质含量高,非常适合种植葡萄酿酒。

还有一个原因,是刘金启内心总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刘金启说,自己这些年来做煤矿赚了钱,是因为赶上了好的政策和风口,现在日子好了,希望还富于民,承担起一个企业家的责任,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让农民们改善一下贫穷的现状。

煤炭生意虽是暴利行业,但煤炭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而葡萄酒却不受此影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刘金启还记得,一次和朋友一起喝红酒的情景。

当时,朋友拿起手中的进口葡萄酒问刘金启:你知道这瓶酒多少钱吗?

刘金启心想,不就是一瓶酒吗?再贵也贵不到哪去吧?就随口说了一句,几千块吧?

谁知道朋友却说出了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数字:20000元。这让刘金启内心震撼不已,感觉国外红酒的利润空间非常大。

他想,既然有钱人对葡萄酒如此追捧,对于国内的葡萄酒市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此,在他拿下宁夏戈壁滩的葡萄园项目以后,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不相信中国种出的葡萄比外国差。我就要酿出最好的葡萄酒,让国人以后一喝葡萄酒就只会想起中国。

当时的刘金启并没有想到,他投入葡萄酒行业的这16年,煤炭行业正悄然发生巨变。

由2003年的鼎盛时期到2013年进入市场拐点,很多煤矿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破产重组等境况。

而他因为转型成功,不仅避免了行业的困顿期,反而成就了另一番事业,打造出了中国葡萄酒的神话。

刘金启投资宁夏葡萄园区,并不像外界所评论的那样“钱多任性,一时头脑发热”。

事实上,刘金启一直是个胆大心细,有勇也有谋的人。

出生于山西大同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刘金启,有兄弟姐妹6人,当挖煤工的父亲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因为人多地少,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为了帮父亲分担家庭重担,刘金启很小就辍学,也当起了煤矿工。

但刘金启明白,煤矿工这个职业非常危险,收入也不高,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心思活络的刘金启总在留意其它的赚钱机会。

之后,他做过销售,搞过运输,也因此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90年代初,煤炭价格不稳,波动频繁,不少煤老板不看好煤炭市场发展,因此纷纷抛售煤矿。而此时,刘金启却反其道而行,他相信煤炭价格还会迎来上涨,在煤老板低价抛售之时,他却举债20万,买下一个煤矿。

不得不说,刘金启确实有眼光,这一把,他赌赢了。

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是国内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刘金启赶上了这波千载难逢的时机,从1个煤矿逐渐积累到8个煤矿,发展起10多个港口,成为了日进斗金的“煤老板”。

短短10多年,刘金启就积累起了数亿的身家,成为当地有名的煤矿大亨。

而与其它生活奢侈,高调炫富的煤老板们不同,发迹后的刘金启,仍旧保持着朴素简单的生活习惯:从不穿名牌、不戴名表,吃穿住行和普通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从不配备保镖,连“女秘书”也没有。

务实勤奋,善于动脑,眼光超前,使刘金启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

但要在茫茫戈壁滩上种植葡萄,绝非易事。

就连朋友们也不看好刘金启这个“疯狂”行为,说他去投资这样一个投入周期长又不一定有回报的项目,挺愚蠢的。还有人笑他疯癫,说他吃饱了撑的。

但刘金启毫不理会众人的议论。他把煤矿生意交给儿子,独自背起行囊,开始长期扎根荒漠。

平时,他就和民工一起,穿着黑衣布鞋,顶着刀割般的风沙,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但现实之苦,还是让他始料未及。

比如,他原本想在地上烧水煮面条吃,但是,不知何时会突然刮过来一阵风,过后锅里全是沙子,面条根本没法吃。于是,此后顿顿只能啃馒头。

因为风太大,有一次,他们睡觉的屋顶半夜被风卷走了。

来到贺兰山,刘金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来1000多个民工,和他们一起,一边推土平地,一边修渠引进黄河水。

第一年,刘金启在摸索中种下了第一批葡萄苗。但因为没有经验,葡萄苗的周边没有做任何防护,第一批种下的葡萄苗全部被风卷走,数百万的投入就这样打了水漂。

这时,刘金启才意识到,想要种活葡萄苗,必须先改善环境和生态。

于是,他买来200多万棵白杨树,把葡萄园附近的5个村子层层包裹起来,筑起了一堵风沙不进的紧固的“避风墙”。

然后,刘金启又挖水渠,花巨资引进设备,取黄河水为葡萄苗灌溉。原本,他可以直接引水到葡萄园,但考虑到村民们取水的不便,他又额外花钱多修了50km的水渠,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用水问题。

之后,他又收购村民们的牛羊粪便,改良沙石的土壤结构。

为了保证葡萄酒的质量,刘金启更是重金聘请全球顶级的葡萄种植专家,以及世界一流酿酒专家,只为打造出中国独有的“贺兰山葡萄酒”。

2014年,在经过整整8年的艰辛和努力后,刘金启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一天。

这一天,宁夏贺兰山一间大厅里。

随着一声浑厚的“开瓶”声音响起,来自海内外的30多名品酒师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现场人声鼎沸,气氛热烈。

瓶盖刚一打开,顿时酒香四溢,芳香扑鼻,整个大厅弥漫着浓烈的酒香。品酒师们一边轻啜着红酒,一边惊叹:“味道非常醇正!”、“这是我所喝过的口感最好的葡萄酒!”、“与波尔多的葡萄酒不相上下!”

8年的辛勤付出,此刻终于有了回报。刘金启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搂着工人就哭。

然而,正当刘金启憧憬着贺兰山葡萄酒的美好明天时,他又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

原来,刘金启的红酒虽好,但因为国外红酒的先入为主,国内葡萄酒没有知名度,因此消费者并不买账,葡萄酒一上市就遭遇了滑铁卢。

对此,刘金启的家人和好友都劝他,给红酒贴个国外的标签,再转回国内销售,就可以变成抢手货,而且价格比原来要高上几倍。

刘金启听了之后大为恼火:“我们自己生产的葡萄酒,为什么要贴上国外的标签? 国产酒就这么丢脸吗?就算亏完身家,我也要让宁夏红酒闯出名堂!”

而刘金启的“固执”,也让家人怒极生怨:前期烧了8年的钱,花了6个亿,却1分钱也没赚到。照这样烧钱下去,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老婆一气之下要回娘家,儿子更是扬言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

刘金启再次顶住了来自家人的巨大压力,他一边持续投入推广市场,在国内10多个大城市设立直营店,一边寻找机会参加国外葡萄酒大赛。

2015年,“法国吉伯特国际红酒挑战赛”中,一款来自中国的葡萄酒,在12450个酒品中经盲品脱颖而出,成为震惊国内外的黑马,一举拿下金奖。

而这款酒,正是来自刘金启的宁夏葡萄酒。

自此,刘金启的葡萄酒一战成名。

刘金启载誉归来之时,正是贺兰山红酒的翻身之日。

一扫往日“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局面,海内外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多年的积累,刘金启的葡萄园不断扩展,从当初的7500亩,变成了现在占地3万多亩,还解决了当地1万多民众的就业问题。

除了经营好自己的葡萄酒酒庄外,刘金启还计划,划出一半的地,用来建造100个小酒庄对外开放,帮助其它有意发展葡萄酒事业的人。

他说,买家只要有意愿,他可以帮他们建造厂房、引进机器、配备酿酒人员。所有葡萄酒种植和酿造方面的技术,他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他们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如今,在刘金启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加入这里,宁夏也因此打造出“拥有葡萄产地55万亩、酒庄200多个”的特色名片。而当地村民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从最初的4000元/年收入,增长到40000元/年收入。

刘金启也因此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刘大善人”。

电视剧 《山海情》 中,扶贫干部们历经重重困难,从零开始,帮助宁夏西海固的百姓,把飞沙走石的荒漠戈壁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塞上江南。

而刘金启,也用自己16年扎根荒漠,勤恳耕作的努力和汗水,为宁夏浇灌出了一张闪闪发光的葡萄酒名片。

凭着一腔坚忍和毅力,坚持“还富于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初心,刘金启创造了戈壁荒漠上的葡萄酒神话。

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企业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启葡萄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