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领导,小李再着急需要赶工,能不能让小王连续一周都不休息的去帮忙,最后分不清楚工作到底是谁的?

第一章 导论 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解释现象 3、验证 答案: 1、经济学:研究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现象的科学。 2、解释现象: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对现象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并由此推出可验证的含义,然后加以验证。 3、验证:用观测到的事实与理论含义对照,以确定理论是否错误的过程。 判断题 1、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检验经济模型就要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是实证表述。( ) “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 ) 答案:1、错 2、对 3、错 4、错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2、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都是 3、下列假设小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 A.人们有偏好 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 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 答案: 1、C 2、A 3、C 四、问答题 1、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哪些是规范的?为什么? (1)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2)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3)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 (4)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5)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1)是规范表述。了含价值判断,表述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是实证表述。不涉及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 (3)是实证表述。因为这也是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不涉及收入差别扩大是否应该的问题。 (4)是规范表述。因为强调效率更重要就表明认为一个经济应该实现效率优先。 (5)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说明了效率是什么。 2、解释现象包含哪四个过程? 答案:提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推出可验证的含义、验证。 第二章 成本与收益 名词解释 1、理性人假设 2、成本 3、收益 答案: 1、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2、成本:是指人们选择时放弃的最大利益. 3、收益:指人们获得的稀缺资源。 判断题 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 2.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 3.竞争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 4、“有胜于无”的东西都是资源。( ) 5、收益是指人们获得的物质或金钱。( ) 答案: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单项选择题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至少有某些物品价格特别高 3、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三上大学而不是打工的机会成本是读大学的费用 B、经济学的中生产成本是指机会成本 C、成本都是可以计价的 D、沉没成本不是经济学所说的成本 答案:1、B 2、C 3、B 4、B 问答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稀缺性存在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作出选择? 答:稀缺性的含义是指不足,即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言是不够的,表现为“多胜于少”。 稀缺性存在意味着我们的资源不能满足所有欲望,要有取舍,意味着我们必须作出选择。 2、理性选择的含义是什么?分别举出一个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的例子。 答:理性选择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最好地达到做出选择的目的的那种选择。例如,一个人的目的是为了把经济学这门课考好,如果他把时间用于复习经济学就是理性选择,如果他把时间用于看电影就是非理性选择。 议论题 1、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利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王小张和小李在一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