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坚强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1.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下面小题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在医院里,阿韦尔巴赫教授坦率地告诉保尔,恢复视力是不可能的……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析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

我们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

因此,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及早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自然界的物种还是人类社会的人,要想活下去,要想谋得立足之地,要想有所发展和壮大,都必须自强自立,都必须要经历很多风雨的磨砺。

随处可见的草木的顽强生命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树木和小草在四季轮回里,要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经历酷夏炎热的炙烤,接受严寒冰霜的侵袭,在春天到来时,又以生机勃勃的葱茏姿态傲娇地展现在山坡上,道路旁,河岸边,平原上,漫山遍野,苍翠欲滴,绿意盎然。

如果草木不经历暴风骤雨酷暑严寒的打击,或许,它们就不可能这样旺盛地在大地上生长和繁衍,以至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霜雨雪烈日考验,依然始终如一地将绿色的生命奉献给人类。

雏鹰扑棱着稚嫩的弱小的翅膀,爬出巢穴,一寸一寸在地上挪动,迎着风,飞到小石头上,飞到小树丫上,然后,越飞越远,越发越高,飞向苍茫之中,从此,摈弃了安乐窝,走上了养活自己体现自己价值的飞翔之路。

鹰的飞翔之路绝非一帆风顺。不知道有多少次,它们被风刮得晕头转向,被雨淋湿了疲惫的翅膀,在迷雾中被乱石撞得遍体鳞伤。但它们依然用快乐干净的声音迎接黎明的到来,在天晴时用矫健的姿势在蓝天上划过美丽的弧线,在乌云滚滚时勇敢地向浓云迷雾宣战凌空翱翔。

小小的蚂蚁从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白点儿开始,跟着成年蚂蚁开始外出觅食。它们从不畏惧庞然大物的冷酷或鄙视的目光,旁若无人,专心致志,成群结队走自己的路,想方设法从自然界和人类的遗弃物中寻觅和搬运自己需要的食物。

蚂蚁虽小,却活得最勤奋最自信最独立。它们在其它生灵争奇斗艳杂乱纷纭相互争斗的夹缝中,活出了一种乐观和坚定、超然和洒脱。

人类,更是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最勇敢最坚韧的智慧生命。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人类不断剖析眼花缭乱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不断在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中探索自然规律、与自热灾害和毒蛇猛兽斗争的历史。从传说中的混沌初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燧人氏发明火、神农氏种植谷物......,人类走过了漫长的茹毛饮血、危机四伏、生命如风雨飘摇的蛮荒时代,一直走到今天的经济繁荣、教育普及、科技发达、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的现代化社会(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人类智慧的发展,更是在世代延续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卫星上天,蛟龙潜海,高铁遍布,人工智能对人脑神经元的模拟……,人类社会的高科技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人类正在用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实践去解开大自然的奥秘,达到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众所周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全人类前赴后继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奋斗史。

而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的个人命运,从来不会与当时的社会脱节,不会与特定的时代脱节。凡是能够与时代共进的人,无一不是勤奋的勇于创造的劳动者。不管这种创造是基于创造个人安定富足的生活或者功名利禄,还是创造社会共同的福祉,都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甘愿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无数平民百姓个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汇聚成浩瀚恢弘的人类发展史。

民间广为流传的古代一些士大夫小时候勤奋苦学的故事,比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无一不是无数老百姓和其中的优秀人物艰苦奋斗的缩影。

我们必须正视,正是无数个人的奋斗,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推进了文明的进步。

然而,也正是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物资条件的改善,才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将更多的人文关怀送达到一些贫瘠的、荒芜的、甚至是伤痕累累的精神土壤。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主要论点是“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是的,我们不仅在书上看到了,耳朵听到了、在现实中看到或者经历了,这的确是无法避免的地球物种生存竞争的规律。

但是人类与自然界其它生灵最大的不同是:人类具有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和沟通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催生了人文文化,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情怀。人类的思想需要人文精神的照耀,人类的感情需要人文情怀的滋润。

如果说人类以前的生活环境太险恶太残酷,把“活着”放在第一位,现代社会,应该把“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放在第一位。

为此,社会体系研究的触角,社会组织机构,生活在社会中的有一定能力的人,都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在社会竞争中暂时的落后者的精神创伤,用更多的鼓励和爱的力量,帮助他们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站稳当,朝前走。

我们不应该像低等动物那样,丢弃那些能力弱的、跑不动的、受伤的、意志薄弱的同伴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该用最大的善意,激励和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韧不拔、独立自强,在困难面前具有狼性,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只具备狼性的一面,还应该具备善良和友爱的一面,在对待同胞时,我们应该具有基本的道德情怀,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去帮助弱小,扶危济困。

对于具有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又兼具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现代人而言,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是我们每一个人活着的责任;团结友爱,帮助弱小,是我们作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

我们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不应该让鄙夷甚至是歧视那些在书本知识学习和应试教育上的落后者成为一种时常发生的现象,不应该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四面挤压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环境中,不应该让他们感到被孤立、看不到前景而心灰意冷或者自暴自弃。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引进了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除了人们普遍知晓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以外,还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多元智能理论”被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具有“倡导弹性的、多因素组合的智力观”、“提倡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观”、“倡导积极的、平等的学生观”、“倡导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等多种重要教育价值,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好的理论依据,并且,开始在一些学校进行尝试。

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理论研究层面和基础教育层面,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的进展,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

我们不应该让“多元智能理论”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形同虚设,或者只是用来装潢应试教育的门面,而应该将这种切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多多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让有着不同的智力优势的人的智能强项在学校得到挖掘和培养,在社会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和技能强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扬长避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我们自己应该努力成为能发光有力量的人,我们也有责任减少社会对一些暂时弱小和落后的人排斥和打击,我们应该引导这些暂时弱小和落后的人成为能发光有力量的人。我以为,这是社会团结进步的象征之一,是社会强大的象征之一。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善良,不在同胞之间制造分裂和传播歧视及仇恨,人们才会愈来愈团结,人们才能彼此成就共同进步共同强大,博爱的星星之火才能形成燎原之势;人类才能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才能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地球上更好地相依为命,以谋求更幸福和谐的生活;才能让人类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甚至成为宇宙的主宰——这不是没有可能。

努力奋斗吧,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地位,从事什么职业,都要用坚强的意志排除万难,做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同时,我们努力做一个充满善良和博爱的人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要去鄙视、欺凌那些不如你的人——这是做人的基本良心。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始终勤奋努力,生活就不会太差;始终勇敢坚强,一切困难都打不败我们;始终与好人为善,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暖。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顽强的生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